孙以强《春舞》钢琴谱
孙以强钢琴曲《春舞》创作手法与风格特征
孙以强钢琴曲《春舞》创作手法与风格特征作者:陈国志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12期【摘要】钢琴曲《春舞》是孙以强先生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创作的一首著名钢琴曲。
该作品采用复三部曲式结构写成,在创作中将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素材融入其中,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与地方特色。
同时又借鉴了西洋作曲技法,充满着浓浓的浪漫主义气息,不失为我国作曲家在探索“钢琴音乐本土化”进程中的一首成功作品。
【关键词】曲式结构;材料特征;民族元素;音乐风格引言孙以强先生自幼学习钢琴,在钢琴演奏方面具有卓越的才能,曾在全国各地进行过多次巡回演出,并从事钢琴教育几十年。
同时,他在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方面也有佳作闻世,19岁时在上海音乐学院读大学时就创作了著名钢琴曲《谷粒飞舞》深受人们喜爱并被列入各地考级曲目。
他创作的另一首著名钢琴曲《春舞》更是蜚声乐坛,我国当代著名国家级钢琴家朗朗曾将其作为保留曲目多次在舞台上演奏,并在其专辑《黄河之子》中将其收录,其影响与魅力可见一斑。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钢琴家刘诗昆先生邀请孙以强先生一道前往新疆采风。
其时正值葡萄成熟之际,孙以强先生看到新疆人民在葡萄园忙忙碌碌地采摘葡萄、欢歌笑舞庆祝丰收的景象,触发其创作热情和灵感,创作了这首具有浓郁维吾尔族风格的中国经典钢琴作品《春舞》。
该作品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还大胆借用西方的浪漫主义创作技法,将民族元素与西洋元素成功地结合在一起,其独特的创作手法与别具的音乐风格在我国创作的钢琴音乐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曲式结构与材料特征分析该作品篇幅较长、结构庞大,采用复三部曲式写成。
1~21小节为引子,在D大调上陈述,可分四个乐句。
1~5小节为首句,高声部旋律从主音开始级进上行,左手低声部单线条与高声部呈反方向进行,使音乐具有一种内在的张力。
变格进行的和声进行也使音乐多了一种空旷深远的音响效果;6~10小节为第二乐句,引入连续的三连音节奏,如涓涓细流蜿蜒流淌。
新疆风格钢琴曲《春舞》的音乐学分析
歌海2016年第1期作者简介:孔令婕,女,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
新疆风格钢琴曲《春舞》的音乐学分析●孔令婕[摘要]钢琴曲《春舞》是旅美钢琴家、作曲家孙以强结合新疆民间音乐而创作的,全曲民族气息浓郁,旋律优美,形象地表现了辽阔草原壮丽多姿的风光及新疆少数民族跃马扬鞭,驰骋于广阔草原的欢腾场面。
结合演奏的心得,从乐曲的结构、节奏节拍、调式调性、力度、和声入手对钢琴曲《春舞》进行音乐学分析。
[关键词]新疆风格;钢琴曲;《春舞》;音乐风格新疆历来素有“歌舞之乡”之美誉,在这片辽阔美丽的土地上,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无时无刻都在冲击着大众的视听,维吾尔的十二木卡姆,哈萨克的阿肯弹唱等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让这片土地散发着夺目的光彩,也给很多的作曲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钢琴曲《春舞》就是旅美钢琴家孙以强根据新疆的音乐风格元素创作的钢琴曲。
一、钢琴曲《春舞》简介该作品是旅美钢琴作曲家孙以强先生1980年到了新疆采风之后创作的作品,在作品中体现了硕果丰收的维吾尔族人民农忙时节欢快的采摘葡萄的场景。
这部作品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与时代气息,带有的异域风情深受广大听众和演奏者喜爱。
二、钢琴曲《春舞》的音乐学分析(一)曲式结构《春舞》是一首复三部曲式的作品,主题旋律在各部经过变化音区、加花、改变织体等手段将乐曲逐渐向前推进。
D 大调的引子,首部是再现单三部曲式结构,展开性的中部。
其基本结构如下。
A (首部)B (中部)A 1(再现部)引子a +b +a 1c +d +e (过渡)a +b 尾声1-18小节19-3738-5354-7374-113114-167168-175176-206207-228D 大调d 小调D 大调d 小调b B 大调G 大调D 大调d 小调首部A 引子部分建立在明朗的D 大调上,首部主题a 建立在d 小调上,伴奏织体采用切分加均分的新疆手鼓的敲击节奏。
首部中段b 转入D 大调。
探析钢琴作品《春舞》的演奏处理
探析钢琴作品《春舞》的演奏处理作者:李唐来源:《北方音乐》2014年第06期[摘要]具有浓厚新疆民族特点的钢琴作品《春舞》,是旅美钢琴家、作曲家孙以强老师的代表作之一。
该作品旋律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鲜明浓郁的民族色彩和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文章从曲式结构入手,从引子、首部、中部、再现部四部分来探析钢琴作品《春舞》的演奏处理。
[关键词]钢琴作品;孙以强;《春舞》;演奏处理一、(《春舞》的创作背景孙以强,旅美钢琴家、作曲家,5岁开始学习钢琴,12岁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16岁就成为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音乐创作组的成员之一,此时他的创作理念已趋向成熟。
1980年,正值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作者在新疆采风期间,被新疆独有的地域风情和年轻人喜获丰收的情景所打动,于是一曲展现了新疆民族特色和描绘着年轻人载歌载舞的钢琴作品《春舞》应运而生了。
复三部曲式结构,加之优美清新的旋律,欢喜活跃的节奏以及满载着鲜活的地域风情和特色的民族文化,使这部诠释了浪漫主义气息的经典之作回味无穷。
二、《春舞》的演奏处理(一)引子第1-18小节。
以2/4拍、中板、明亮的D大调以及dolce的柔和力度,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安静甜美的画面,音乐的柔美和舒缓不禁把我们带到了世外桃源一般,倍感清新、典雅。
长达19个小节的引子是一个平行四句体乐段,从右手的主音开始,出现和声、节奏的不断变化,使音乐更加富于色彩。
在演奏时应注意到,第1-5小节右手要贴键、连贯、歌唱性的演奏,双音的落键整齐、轻松、舒缓;6-8小节三连音与八分节奏的衔接准确;16-18小节出现了极具民族特色的、如同手鼓的切分节奏,一下使整体音乐流动、活跃起来,演奏时要弹得活泼灵巧一些,随后通过左手的降b,转入d小调,进入首部。
(二)首部第19-73小节,此时的音乐更显活泼。
作为单三部曲式,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19-37小节,此部分是一个平行复乐段。
第一乐句从21-25小节由右手d小调主音开始,leggiem的轻快标识,加之灵巧的颤音和新疆民族特色手鼓舞的典型切分节奏的结合,在演奏时要有向前推进的感觉且富有动力;第二乐句为25-29小节,是一个下行的模进,回到主音。
探析钢琴曲《春舞》演奏方式
探析钢琴曲《春舞》演奏方式作者:王韵婷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01期[摘要]钢琴曲《春舞》是孙以强老师的作品,其再现了草原上的壮美风光,还有新疆少数民族跃马扬鞭,驰骋于辽阔草原的欢腾、壮观的场面。
本文着重探讨了钢琴曲《春舞》的演奏方式,而演奏方式具体分成《春舞》首部、中部、再现部这三部分来进行。
[关键词]钢琴曲春舞演奏方式[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1-0070-01钢琴曲《春舞》自从问世以来,得到了广大音乐爱好者的追捧,并且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开来,其网络的点击率也逐渐呈上升趋势。
但是很多学生在演奏《春舞》时,在技术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音乐处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准确把握好钢琴曲《春舞》的演奏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钢琴曲《春舞》共分为首部、中部、再现部三个部分,下面对各个部分的演奏方式分别进行论述。
一、《春舞》首部的演奏方式首部主题属于一个歌唱性,并且是比较轻快的旋律。
其刻画的是新疆维吾尔族少女载歌载舞的情景。
右手在弹奏主旋律之时,要做到轻快,并且是不断向前推进,第三乐句与第四乐句中托卡塔式的表现方式除了要做到准确与快速弹奏之外,需要在力度上面逐渐加强,低声部在对新疆的手鼓节奏加以模仿之时,左手一定要做到轻快明朗,这能突出新疆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并且适当配合主旋律能够给以音乐动感,第二个乐段其主旋律和内声部往往都会出现于高声部,这需要使用右手来进行弹奏。
所以,在进行弹奏时,需要充分注意突出整个钢琴曲的主旋律,充分控制好内部的音量,让内声部的音量和低声部都能达到一个平衡,并将低声部形成切分节奏,一起来烘托整个主旋律。
再现段中出现的八度跳音,在弹奏时,手臂一定要放松,并且让指尖钢琴键进行快节奏的弹奏之后,然后再迅速转移到高音区之内,使用轻巧的力度来弹奏加花应答句。
音阶形式华彩句在弹奏时要做到连贯、减慢,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其力度变化是从f-p-pp-ppp。
钢琴曲《春舞》的音乐分析与演奏技巧
钢琴曲《春舞》的音乐分析与演奏技巧作者:郭笑含来源:《艺术评鉴》2021年第21期摘要:本文以孙以强的《春舞》这首经典钢琴作品作为对象进行研究,从作品背景、作品简析、作品意义等三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涵括作品特点、曲式分析以及演奏技巧,希望能帮助大家更为准确的演绎这首新疆风格浓郁的作品,也希望与热爱这首钢琴曲、热爱民族音乐的朋友们进行分享与探讨。
关键词:孙以强春舞创作特点曲式分析演奏技巧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21-0078-03一、孙以强生平及创作背景(一)孙以强生平孙以强,我国著名钢琴家.作曲家,出生于上海,他创作的作品善于将浪漫主义音乐风格与民族民间音乐特色融为一体,具有较强的民族音乐特色与艺术感染力。
(二)《春舞》创作背景新疆音乐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本民族独具特色的节奏特点与音乐风格,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活泼鲜明,音乐风格既融入了本地生活的乳汁,又保存了古老的音乐文化形态。
因此,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优秀的音乐家们前去采风,感受音乐的魅力。
①1980年孙以强先生到新疆采风,为当地人民热情好客,勤劳善良,能歌善舞所感染,文思泉涌,创作出了春舞这首经典的钢琴作品。
二、简析《春舞》(一)作品简介作者创作《春舞》这首钢琴作品时运用了典型的民族音乐风格与手法,节奏风格鲜明、情绪热烈欢快,具有浓郁的新疆民族音乐特点。
孙以强采用了新疆手鼓舞的音型特点,以切分节奏为特征,将民族音乐元素与西方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相结合,利用钢琴宽扩的音域以及丰富的织体特点,使本曲在热烈欢快的情绪基调上又赋予强大的震撼力。
(二)创作特点1.旋律的特点旋律是音乐的灵魂。
本曲孙以强以旋律为主要素材,反复运用,并加以丰富的织体变化手法。
主题旋律共出现了五次,其中三次出现在呈示部,两次运用到再现部。
主题旋律出现后,接下来的每次再现都会在原有基础上加入装饰性的音符、变换的节奏等,丰富了曲子的节奏性与音乐织体性,增强了听觉的灵动性和曲子的舞动性。
浅析钢琴作品《春舞》的民族风格与演奏技巧(3)(1)
浅析钢琴作品《春舞》的民族风格与演奏技巧摘要孙以强作为中国著名的钢琴家、教育家、作曲家,他创作了充满浓郁的新疆维吾尔族音乐风格的钢琴曲《春舞》。
这首作品的旋律非常的优美,在欣赏时可以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
本文从《春舞》作品出发,对《春舞》中的演奏技巧、民族风格进行分析。
关键词:《春舞》民族风格演奏技巧目录1绪论1.1研究目的1.2研究内容1.3研究意义2《春舞》的创作背景2.1作曲家介绍2.2作品创作背景3《春舞》的民族风格3.1“中西结合”的风格3.2模仿民族乐器3.3民族节奏的应用4《春舞》的演奏技巧4.1踏板的运用4.2情感的掌握4.3跳音的演奏4.4八度的演奏5 结论6 参考文献7 致谢1绪论1.1 研究目的《春舞》是孙以强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的节奏与旋律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性,通过分析该作品的民族风格,可以更好的了解到我国的民族音乐特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在研究该作品的演奏技巧上,可以对我国民族音乐的演奏技巧有深刻的认知。
1.2 研究内容本文从三个部分对《春舞》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从《春舞》的创作背景入手,介绍了作曲家及作品的创作背景,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作品的民族音乐风格,最后从踏板运用,触键方式及跳音、八度演奏四个方面对演奏技巧进行探讨。
1.3 研究意义《春舞》是一部采用中西结合的手法创作的钢琴作品,使中国民族音乐与浪漫主义音乐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通过对钢琴作品《春舞》的分析,能深刻的了解到我国新疆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与演奏技巧,并且在分析其他少数民族的音乐作品上也有了对比和参考,为我国钢琴作品的创作做出了贡献。
2《春舞》的创作背景2.1 作曲家介绍孙以强在中国上海出生,5岁的时候就学习了钢琴。
他不仅在北京的中央乐团中担任过钢琴演奏,也在中国的很多城市举办过钢琴音乐会。
1980年孙以强去美国华盛顿继续他的学业,在美国学习的几年中,他就获得了钢琴硕士的学位,也在美国举办了很多场钢琴的独奏会。
孙以强不仅是一位著名的钢琴家,还是一位优秀的作曲家,他对作品的创作不止限于钢琴这一乐器,还创作了声乐作品、小提琴协奏曲等多种乐器的作品。
钢琴曲《春舞》的节奏形态分析
谱例2 第188-199小节谱例2中,第188-193小节右手第2拍上运用了XX.的节奏,从横向上看是用在由四个十六分音符组成的音阶式下行旋律之后,切分音充当了“刹车”的作用;从纵向上看是为了更加突出中间声部的主题旋律。
此外,首部和再现部的第二个段(见谱例1第四小节第一拍),右手虽然包含有两个声部,但若把第一拍上的这两个声部看成一个整体,其复合节奏仍然是XX.。
(二)一小节内的切分节奏整首乐曲都是以2/4拍为单位,一小节内的切分节奏主要有三种形态:、、。
这类节奏的主要特点是重拍上的音符时值短于轻拍上的音符时值,因此“感觉是运动受阻,具有明显分割旋律的作用”。
②首部和再现部的第二段广泛使用了节奏形态,如首部38-39、46-47小节及再现部207-208、215-216小节。
这几处曾在前面一拍内的切分节奏中提到,但如果就整个小节来看,两个声部的纵向结合又形成了两拍的切分节奏(见谱例1第四小节)。
切分音采用了三和弦的形式,音响上强调了切分音的重音感,由于弱起的使用,在听觉上又形成了三个十六分音符在前、一个十六分音符加四分音符在后的切分节奏形态:。
谱例3中,首部第二段结束处第53小节用了的节奏形态,切分音采用八度重叠式,且上方还标有重音记号,这就不仅造成旋律强有力地结束,也在和声上强调了属音A音的重要性,为接下来主题的再现提供和声支持。
首部结尾处补充段第67小节左手采用了节奏形态,由七和弦形式构成的切分音给予d小调DD7的和声支持。
谱例3 第51-53小节(三)跨小节的切分节奏这类型切分节奏的显著特点是使用同音连接线使切分音从弱拍或弱位延续到下一小节的强拍或强位,它往往给人一种“拍号被打破”的感觉。
中部第一段,第104-105小节和108-109小节使用了两次跨小节切分节奏(谱例4),标有重音记号的切分音实质上是省略七音的降六级属九和弦,切分节奏的运用在和声上起着强调的作用。
此外,由于切分音跨越了小节线,使得102-109小节在听觉上形成了5/4拍与3/4拍的交替。
中国钢琴作品《春舞》的音乐结构及演奏技巧分析
b部分从第38至53小节,同样为复乐段,其主题乐思从第38小节出现,持续到第45小节,相较于a部分,其结构并不规整,但依然保持了新疆舞的律动性,音乐情绪更为明朗,给人以全新的感受。
“4+4”是这一部分的结构形式,前4个小节婉转悠长,后4个小节则对比鲜明,始终围绕着新疆舞曲的特征进行变化。
第46~53小节同样为模仿创作部分,左手的低音声部在织体上有了变化,充分照顾到观众的听觉感受,避免了两个乐段的连接造成听觉上的审美疲劳,为此便把右手的节奏拉紧,又在高八度的位置上做了音阶式的变化处理,加快了b部分的主题乐思节奏、丰富了织体,由此将音乐推向高潮,为a’部分打好基础,而双手的交替演奏为重点,凸显了音乐律动性。
a’部分从第54开始,至第73小节结束,主要是对于a部分的再现处理,尤其是a的主题乐思,做了八度双音变化,同时又在高音区域安排了十六分音符,以此形成对答式的旋律,实现了横向上的延伸,渲染了载歌载舞的热闹氛围。
此后,紧接着的是华彩段落,做了音阶级进下行处理,通过与八度相连接,使得单音不至于过于突兀。
创作形式在这一部分变得不再规整,这是因为借用了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常见的散拍子,节奏相对自由,做了华丽收尾,随后再趋于平静,且这两句的音阶上下级进都基于增二度和弦的应用,改变了原有的自然规律倾向,凸显了一种异域风情,且大量的游移半音恰好符合新疆民族民间音乐的特征。
总而言之,整个呈示部至73小节完全结束,为三段体结构排列整齐且带有再现内容,内部采用了传统的复乐段体结构,理性表达中不乏感性,使人们切实感受到新疆人民的生活状态,且再现部分的音阶上行与长音结尾实际上是为了展开部做的准备。
(三)展开部部分(第74~168小节)为B段落,同样分为三个部分做讨论,b1由c、d 两部分构成,分别对应着第74~93小节、第94~113小节,b2同样由两部分构成,e与f,对应着第114~129小节、第130~145小节,而b3则用于连接后面的间奏,由第146小节至第168小节,这三句的音乐素材各不相同,为此对应着不同的音乐结构,体现了作品的多样性及变化性特点。
中国钢琴作品《春舞》之教学探究
中国钢琴作品《春舞》之教学探究姚丽娜【摘要】本文以《春舞》这部钢琴作品及其教学演奏技巧为分析视角,在音乐创作的基础上,论述《春舞》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特征。
结合作品的主题、创作布局,全面细致地分析《春舞》每个乐段和演奏技巧要点,旨在探究和提高《春舞》艺术美感欣赏,从而获得理论与演奏实践双重价值。
【期刊名称】《音乐时空》【年(卷),期】2015(000)023【总页数】2页(P114-115)【关键词】《春舞》;创作;演奏【作者】姚丽娜【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艺术系【正文语种】中文钢琴作品《春舞》创作于1980年,系中国作曲家孙以强应钢琴家刘诗昆之邀所写。
作曲家前往新疆采风,果园里维吾尔族青年男女喜获丰收的景象激发了作曲家的创作灵感。
以民族音乐元素为素材创作的钢琴作品《春舞》,旋律优美、色彩明丽、风格迥异,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在各种性质的器乐比赛中,时常听到参赛选手把《春舞》作为参赛曲目。
高校钢琴教师在教学中,选择中国钢琴作品时也比较偏爱这首作品。
由于这部钢琴作品演奏技巧要求较高,对音色和节奏的把握比较严苛,其丰富的和声效果、夸张的力度变化和精准的速度要求都需要演奏者有良好的演奏基础来诠释作品要表达的境界。
故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在演奏《春舞》时,不能很好地处理音乐技巧、把握音乐风格,本文试从以下五部分分析《春舞》本体,以期能为更好的诠释这首中国钢琴作品中的精品之作提供些许帮助。
《春舞》是一首复三部曲式的作品,2/4拍,中速,全曲柔美与激昂兼并,情绪跌宕起伏。
乐曲的呈示部与再现部采用相同的音乐元素,展开部则用一个新的音乐主题变化发展。
作品采用典型的新疆维吾尔族手鼓的节奏,曲中大量运用托卡塔式的演奏技法,加上速度和力度的要求,把音乐逐层推向高潮,展现了维吾尔族人民载歌载舞的欢乐情景。
其结构图示如下:第一部分:引子(1-18),中板,旋律建立在明朗的D大调上,通过柔美的音乐表情和P的力度描绘出清晨空旷的原野上冰雪融化、万物复苏的场景。
钢琴谱 春舞 五线谱
O
O
O
O
O
O
52
MMMMMMMMM
MM MM MMMMM M
MB
M MB
M M
>
a
?
M MM M
M M MM M
M MM M
M M MM
M
M M
MMMM M
M MM M
8va
MMMMM
8va
M
M
M
M
M
56
>
a c d MM M MM M
MM M MM M
MM MM
?
M
M MMM M MM M M M M M M M M
Oc
¬¬¬
M M
MMMMMMMM
Oc
¬¬¬
M M
MM M MMMMMM
?
a
c
¬¬¬
M M
a
c
¬¬¬
M M
a
175
> Oc M M M M M M M M M M c
a
a
M
? cM
a
M
M MM M M MM M M MM M
M
M
M
£
180
>
c
d MM M
d MM M
d MM MMMMMMMM M
d MM
?
MMMM MMMM MMMM M MM M M MMM
M
M
M
M
M
185
>
M
dMM M
d MM
£
MMMMMMMM
M
c
£
. e M M M M MB
?
钢琴曲《春舞》的分析与演奏
钢琴曲《春舞》的分析与演奏摘要:钢琴曲《春舞》是由作曲家孙以强先生于1980年构思并创作完成的钢琴作品,该曲生动刻画了新疆人民热情的民族特点与积极的日常生活,是一首具有鲜明新疆维吾尔风格的作品,它蕴含着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新颖的创作手法。
其独特的民族风格令《春舞》在当时的中国钢琴音乐中成了特别的存在。
本文深入了解与分析《春舞》的音乐风格和演奏技巧,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分析,帮助演奏者准确理解作品,并为其他类似作品的演奏提供方法和借鉴。
关键词:春舞;新疆舞曲;演奏音乐表现一、概述钢琴曲《春舞》是中国作曲家孙以强先生创作的钢琴作品。
1980年孙先生在新疆丰收之际到新疆采风,从而创作出这首描绘了新疆人民精彩生活的钢琴作品。
乐曲开始的引子安静而富有幻想,使人心旷神怡,仿佛眼前便是维吾尔族的年轻人踏着朝阳,赶赴果园的场景。
随后出现是一段典型的新疆音乐节奏,展现了他们民族的年轻人日常辛勤劳作、满载蔬果、尽情舞蹈歌唱的画面。
最后的音乐又回到了宁静恬美的意境之中,而前期充满生命力的感官冲击却依然萦绕不尽。
通过了解乐曲《春舞》的艺术特色和音乐风格,为我们后续更好地掌握与它相似类型的音乐作品,并且对它们的演奏方式、音乐表现进行分析。
二、《春舞》的音乐分析1、曲式调性《春舞》是新疆舞曲风格的钢琴作品,鲜明的民族特征使得这首曲子富与强而有力的音乐感染力,其曲调丰富多彩,音乐语言形象生动,有着浓厚的民族色彩,演奏技巧新颖。
作曲家运用西方的作曲技巧与中国民族音乐特色相融合,使得乐曲以轻快为主题的同时又不乏热烈的冲击力。
此曲是复三部曲式的乐曲结构,全曲一共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部分组成。
乐曲的呈示部与再现部使用一样的主题,展开部发展出一个频繁发展变化新主题。
每个部分都需要由单二部曲式以上的结构进行构成。
首部第一部分是再现单三部曲式结构,展开性的中部。
呈示部是一个较为完整的三段式结构。
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的周吉先生将一种维吾尔民族乐中特有的音型叫作“活音”,主音以外的任一音级上都有可能出现活音,孙以强先生就是运用变化二度音程关系模仿这种特殊的音乐效果。
钢琴曲《春舞》演奏分析
钢琴曲《春舞》演奏分析发布时间:2021-04-28T11:48:07.780Z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2期作者:吴宛仪[导读] 钢琴曲《春舞》是孙以强先生的优秀代表作品之一。
吴宛仪成都大学四川成都 610000摘要:钢琴曲《春舞》是孙以强先生的优秀代表作品之一。
他把西方音乐创作技法与新疆地区的民族音乐特点相结合,创作出了这首钢琴作品。
全曲大量的运用小切分节奏精准的抓住了新疆民族音乐的特点描绘出一副维吾尔族人民在草地上载歌载舞的欢乐场景。
本文将从钢琴曲《春舞》的创作背景入手,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民族音乐元素等特点,为该作品的演奏提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依据。
关键词:《春舞》;演奏分析;结构分析一、作者简介以及作品创作背景。
1、作者简介。
孙以强先生是旅美钢琴家、作曲家、教育家,美国华盛顿大学博士。
出生在中国上海市,他五岁开始学习钢琴,十二岁进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中学读书,后在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随名师李翠贞教授学习钢琴演奏。
11980年,赴美国华盛顿大学攻读学位,在短短的数年内,他获取了钢琴硕士学位,并修完了博士学位所需的所有科目。
在创作方面,孙以强先生自小凭着对音乐的喜爱,常在练琴之余,以在钢琴上模拟并写出收音机中传出的音乐为乐。
12岁进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读书,系统接受传统音乐教育,他将更多的感性思维升华为理性思想,由对作曲产生的浓厚兴趣发展为谱写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
这一时期,他创作了长笛与钢琴组曲以及声乐作品。
16岁那年,成为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音乐创作组的成员之一,此时的他在写作的理念上则渐趋成熟。
孙以强先生的创作再次印证了艺术创作源自于生活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代表性作品有《春舞》《谷粒飞舞》等。
2、创作背景。
1980年, 孙以强先生来到了新疆采风,感受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维吾尔族人民好歌善舞的性格感染了孙以强先生并创作出了《春舞》一曲。
这首钢琴曲作者运用大量新疆少数民族音调与节奏。
具有当地的音乐特色,其中又包含较难的钢琴演奏技术这样的特性使得这一钢琴曲被大量的应用于钢琴教学之中。
中国钢琴作品《春舞》的分析
中国钢琴作品《春舞》的分析
段召旭
【期刊名称】《黄河之声》
【年(卷),期】2012(000)012
【摘要】一、一般情况美籍华裔钢琴家、作曲家孙以强是一位融浪漫主义风格与中国民族音乐特色于一体的作曲家,他创作的作品如:小提琴协奏曲《送红榜》、《唱支山歌给党听》,还有被收录全国业余考级曲目的《谷粒飞舞》等都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与独具特色的艺术感染力。
《春舞》创作于1980年,孙以强先生来到新疆,被眼前的葡萄园,年轻人踏着朝露去果园摘葡萄的情景以及丰收的欢乐景象触发了创作灵感。
【总页数】2页(P53-54)
【作者】段召旭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国钢琴作品《春舞》之教学探究 [J], 姚丽娜
2.中国钢琴作品中民族风格的表现——以孙以强钢琴曲《春舞》为例 [J], 伍钰佳
3.中国民族钢琴作品《春舞》的演奏特点 [J], 牛婧
4.中国钢琴作品《春舞》的民族特色与艺术价值 [J], 胡文绣
5.钢琴作品《春舞》的音乐特征和技巧分析 [J], 张津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