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登高同步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登高》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
【高中语文】《登高》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教案编写者:教案编辑专员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登高》诗的内容。
(2)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
(3)了解作者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登高》诗。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爱国情怀。
(2)学会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培养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登高》诗的内容和意境。
(2)分析诗中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3)了解作者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教学难点:(1)诗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诗中意象、意境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登高》,提问:“登高”在诗中有什么寓意?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中的字词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解析诗中的意象,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
(2)分析诗中的表现手法,如对比、夸张等。
(3)讲解诗中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等。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培养人文素养。
四、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背诵《登高》诗。
2. 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诗中的难点句子。
3. 思考:《登高》诗中的意象和意境是如何表现的?请举例说明。
4. 课外阅读:了解杜甫的其他作品,下节课分享阅读感悟。
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探究。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
3. 采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人文素养。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
【高中语文】《登高》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
《登高》·杜甫公开课教案素养目标:1、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和写作背景,掌握七言律诗的相关知识。
2、通过炼字,分析意象的特点,理解《登高》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3、了解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感受诗歌营造的浓郁悲凉的意境。
4、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一、对联导入解题“登高”是古代重阳节的一种文化习俗。
题目表明诗歌描写的是诗人登高时的所见、所感。
这首诗被赞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写作背景本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的重阳节。
当时诗人流寓夔州,身体的病痛,生活的艰辛,时局的动荡,使得诗人备受摧残。
这一年的重阳节,诗人感慨万千,独自登高,写下了这首即景伤怀的七言律诗。
作者信息: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西)人。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
杜甫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其诗深刻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被称为“诗史”。
早年过着“裘马轻狂”的生活。
天宝三载(744)在洛阳与李白相识。
后寓居长安,进取无门,困顿了十年。
“安史之乱"发生后,他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故后世称其为“杜拾遗”。
乾元二年(759),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浣花溪畔。
曾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官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工部”。
晚年携家出蜀,病死途中。
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其诗歌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练,格律严谨,穷绝工巧,感情真挚,平实雅淡,描写深刻,细腻感人,形象鲜明。
著有《杜工部集》。
代表作品有“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二、书声琅琅1、诵读诗歌,把握停顿、节奏2、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是哪个字?这首诗给我们的总体感受是什么?明确:“悲”凄楚、悲凉、悲愤、孤独、伤怀、沉郁。
《登高》教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登高》教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1.1 理解并掌握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1.1.2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1.1.3 解读诗人的思想感情。
1.2 过程与方法1.2.1 通过朗读和默写,提高学生的语音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1.2.2 运用文本分析法,解读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1.2.3 运用背景分析法,了解诗人的生活背景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1 感受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
1.3.2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1.3.3 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第二章: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1.2 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1.3 诗人的生活背景。
2.2 教学难点2.2.1 诗中意象和修辞手法的深入解读。
2.2.2 诗人的生活背景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3.1 导入新课3.1.1 简介诗人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1.2 引导学生关注诗人的生活背景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3.2 朗读诗歌3.2.1 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注意语音的停顿和韵律。
3.2.2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3 文本分析3.3.1 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3.2 学生讨论、教师点评,深化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3.4 背景分析3.4.1 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生活背景。
3.4.2 分析生活背景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3.5 情感体验3.5.1 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3.5.2 学生分享、教师点评,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6 课堂小结3.6.2 强调课后作业的要求。
第四章:课后作业4.1 熟读并背诵诗歌。
4.2 结合诗人的生活背景,分析诗歌的创作背景。
4.3 思考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何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5.2 针对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5.3 展望后续教学的内容和目标。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自主学习6.1.1 学生自主探究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登高》教案统编版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登高》这首诗,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诗歌的基本知识,包括作者背景、诗歌类型、意象、情感等。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
3. 通过诗歌的学习,引导学生领悟人生的真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登高》的内容和主题。
(2)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意象的分析。
(2)诗歌表达技巧的把握。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基本知识和主题思想。
2. 引导法:引导学生分析和欣赏诗歌的艺术特色。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 参考资料:关于《登高》的背景资料、相关文学评论等。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诗歌和相关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诗人杜甫的背景和《登高》的写作背景。
2. 诗歌讲解:分析《登高》的内容、意象、情感等,讲解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分享自己的观点。
4. 欣赏与拓展:展示与《登高》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一步欣赏诗歌的美。
六、教学步骤1. 解读诗歌:分析“登高”二字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
2. 分析诗歌结构:讲解诗歌的韵律、节奏,分析诗句之间的联系。
3. 品味诗歌语言:赏析关键词语和修辞手法,理解诗歌的意境。
4. 领悟诗人情感:通过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词,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
5. 体会诗歌哲理: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汲取人生智慧,感悟生活真谛。
七、课堂练习1. 根据诗歌内容,完成填空题:(1)杜甫的《登高》描绘了一幅______的景象。
(2)诗歌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表现了诗人______的情感。
2. 结合诗歌,完成简答题:请简要分析《登高》中的意象及其作用。
八、课后作业1. 背诵《登高》。
《登高》教案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登高》教案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登高》全文。
2. 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
3. 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提高文学素养。
1.2 教学内容1. 朗读与背诵:《登高》2. 诗中意象分析3. 情感与主题探讨4. 文学鉴赏方法指导第二章:教学步骤与方法2.1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诗人杜甫及《登高》的背景。
2. 朗读与背诵:全班齐读,个人背诵。
3. 意象分析: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意象,如“风急天高”、“无边落木”等。
4. 情感与主题:探讨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5. 文学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想象、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文学鉴赏。
6.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2.2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的背景、意象、情感和主题。
2. 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理解能力。
3. 朗读法: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4. 鉴赏法:指导学生运用文学鉴赏方法,提高审美情趣。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 《登高》的诗意和诗艺。
2. 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
3.2 教学难点1. 诗中意象与情感的深入理解。
2. 运用文学鉴赏方法分析诗歌。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评价1. 学生朗读与背诵的情况。
2. 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
4.2 作业评价1. 学生对《登高》的理解和感悟。
2. 学生运用文学鉴赏方法的准确性。
第五章:教学拓展5.1 相关诗歌推荐1. 杜甫的其他诗歌,如《春望》、《月夜忆舍弟》等。
2. 期的其他诗人,如白居易、王之涣等的作品。
5.2 文学活动建议1. 组织诗歌朗诵会,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开展诗歌创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教材准备准备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材,特别是《登高》这首诗的相关内容。
6.2 教学资源收集杜甫的生平介绍、诗歌创作背景资料、相关诗歌等,以便进行教学拓展。
6.3 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教学课件等辅助教学工具。
《登高》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4.学习重点难点
总结诗歌鉴赏的方法。
5.学习评价设计
针对目标(1)、(2),根据诗歌每一联的特点分别设计了一个主问题,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杜甫的思想;
针对目标(3),在鉴赏完诗歌后,教师带领学生一同总结诗歌鉴赏的方法,并让学生学以致用,落实掌握情况。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登高》教学设计
学科_语文__授课年级__高一_
课题
登高
1.教学内容分析
《登高》选自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是一首达到了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高度统一的七言律诗。他把自己的感情集中在了秋天和大江这两个最富于想象力和联想力的形象中,诗歌饱含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身世的辛酸。因此,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在了解诗人身世遭际和写作背景的前提下,品味语言,感知意象,走进诗人的内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教师活动1
(1)教师出示问题:首联共写了几种意象?分别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写于765年,因为严武去世,杜甫失去依托,不得不离开成都,在从成都到重庆的途中。
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李白是仙,杜甫是圣。仙是超凡脱俗的,圣是超凡入俗的。仙出世,李白一生都在作浪漫的想象飞行;圣入世,杜甫一生都在现实的荆棘与泥水中行走跋涉。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高中语文鸽子胡适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鸽子胡适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季气!/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
/看他们寥寥无几,/回环来往,/夷如同意,——忽然里,翻身映日,白羽村青天,十分艳丽!(《新青年》 1918 年)从艺术上来看,这首中国初期新诗的代表作也有好多特点,特别是它较好地表现了作者自己提出的一套开民风的新诗理论。
如胡适曾指出:对于新诗的音节,靠的是“语气的自然节奏”和“每句内部所用的字的自然和睦”,老百姓其实不重要;而用韵方面,能够有多种自由,或“用现代的韵”,或“平厌互押”,“有韵诚然好,没有韵也不如”;至于艺术表现方法,则需要用“详细的做法”,换言之,“凡是好诗,都是详细的;越倾向详细的,越有诗意诗味。
凡是好诗,都能使我们脑子里发生一种或多种——明显的逼人的影像”((谈新诗》)。
比较《鸽子》一诗,正是这样。
第一,该诗的音节的确大概上做到了自然和睦,全诗基本上用自然的语气一气贯注下来,相当流利;其次,该诗注意押的,且全诗又押同一韵( i ),但是诗顶用的又是现代韵,也不受平区限制,这样,全诗既自由地表达了思想,但又拥有诗歌的音乐感;还有,该诗的要旨(表达新文化运动倡议者的骄傲感)虽是抽象的,但作品的确采纳了“详细的写法“,即把笔墨集中在描述洁白的鸽子在蓝天中“回环来往,夷如同意”和“研身映四’这幅艳丽的画面上,这就防止了“抽象的题目用抽象的写法”的弊端,也给读者留下了联想和回味的余地。
相隔一层纸刘半农房屋里拢着炉火,/老爷分付开窗买水果,/说“天气不冷火太热,/别任它烤坏了我。
”/房屋外躺着一个叫化子,/咬紧了牙齿对着寒风喊“要死”!/可怜屋外与屋里。
/相隔只有一层薄纸!(1917 年 10 月,北京)新诗运动虽从形式改革下手,可是改革形式的目的自然也是为了能容纳新的内容。
如果说胡适对于新诗运动的贡献主要在于倡议白话人诗与诗体解放,那么刘半农对新诗运动的贡献则在于他能更鲜亮地或许说更直接地重申诗的精神的改革。
旧持发展到清末,因为对传统的因循沿袭,诗体的约束与文言的迂腐已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
人教版高中语文《登高》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登高》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登高》的背景和意义。
2.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 欣赏诗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战乱年代登高远望,感叹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
2. 诗歌结构分析:介绍诗的起承转合,分析每一句的意象和表达的意境。
3. 修辞手法解析:讲解诗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引导学生理解其表达效果。
4. 诗歌欣赏:通过朗读和音乐配合,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美。
第二章:教学步骤与方法2.1 导入新课1. 播放配乐朗诵《登高》录音,让学生感受诗的音乐美。
2.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和作者,了解诗歌的背景。
2.2 自主学习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注意理解每一句的意象和意境。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教师给予指导和点拨。
2.3 课堂讲解1. 讲解诗的起承转合,分析每一句的意象和表达的意境。
2. 讲解诗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引导学生理解其表达效果。
2.4 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
2.5 诗歌欣赏1. 学生分组朗读诗歌,注意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美。
2.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音乐配合,进一步感受诗的音乐美。
第三章:课堂巩固与拓展3.1 课堂练习1. 让学生根据诗的意象和意境,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的画面。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描绘,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
3.2 课后作业1. 让学生背诵《登高》,加强记忆和理解。
2. 选择一首其他唐诗,进行分析鉴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课堂表现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态度积极与否。
2. 评价学生在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和课堂练习中的表现。
4.2 作业评价1. 检查学生背诵《登高》的情况,关注其记忆和理解程度。
《登高》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登高》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登高》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猿啸渚霜鬓潦倒作客做客
2分析诗作内容和主旨
3掌握本诗的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200年前,也就是公元767年,正在大西南漂泊的55岁的'杜甫在9月9日重阳节这天登上夔州山上的高台。
瑟瑟秋风中,面对浩浩江水,诗人感慨万千,于是挥笔成篇《登高》。
二分析内容和主旨
1内容:
风急渚清冷
所见- 秋景天高沙白→→ 渲染悲情
猿哀鸟回哀
木落水逝
离家:思乡之苦
身体:病痛之苦
自身无伴:孤独之苦
年龄:老弱之苦抒写悲情
所思事业:壮志未酬之苦
无酒:无计可消愁之苦
社会国运困难
2主旨:
通过描写秋天景物的特点来抒发自身的哀苦之情
三分析表现方法:
近景远景收眼底
视觉听觉写感受
俯视仰视写宇宙
动景(风猿鸟木水)静景(渚天沙)相结合
情景交融(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借景抒情(诗作开头对秋景的描绘)
四作业:
1选诗中的一两联进展扩展(说明:诗的语言都是高度浓缩的语言,象压缩饼干,体积虽小,但能量大。
所以请大家试着用描述性语句把它的内涵再现出来)
2课下和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描写秋景的句子进展比照,看看特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补充有关杜甫的材料:
⑴生活折磨了杜甫,也成全了杜甫
杜甫一生坎坷受穷,到处漂泊,死时已在西南漂泊了十一年,死后又漂泊了四十三年,才得以归葬故土。
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够广泛接触下层劳动人民,写出许多反映民之疾苦的不朽篇章。
由此可见,磨难本身确实是一笔。
《登高》(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杜甫生平、写作背景及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吟诵诗歌的基本方法。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教学重点: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就是诗歌星空中最灿烂的银河!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思亲怀乡的诗歌。
九月九日是中国的重阳节,那是一家人登高祈求长寿的欢快节日。
可是有这样一位老人,衣衫褴褛,满身疾病,年过半百,却只能漂泊异乡。
他步履蹒跚地登上长江之滨的夔州,面对处于战乱的国家,面对万里之外的故乡,面对漫天的落叶,面对滚滚长江水,百感千愁涌上心头……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老人。
共同来欣赏一千两百多年前他为我们留下的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投影课题)二、品读诗歌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学习一首古诗,首先就是要进行朗读。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品读诗歌。
诵读时请同学们注意四点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最后要求读出感情。
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
(学生自由朗读一分钟)1、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对他的朗读作一点评。
(一位学生朗读,几位同学点评,教师补充做朗读指导)2、听录音示范朗读,初步感知诗歌。
3、“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刚才我们读了这首诗,它给我们的总体感受是怎样的?明确:凄凉、悲伤、孤独。
4请大家融入这种感受有感情地齐声朗读《登高》。
(学生齐读《登高》)三、赏析诗歌1、诗人的悲在诗歌中体现在哪里?明确:流浪他乡、疾病缠身、壮志未酬。
明确:万、常、多、独、恨、停万:写出了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
常:写出了流浪他乡时间之久。
多:写出了疾病缠身,当时杜甫身患肺结核、疟疾和风湿病等多种疾病,“右臂偏枯耳半聋”一只手已经无法动弹了。
独:感叹独自登台,无亲无友,孤苦伶仃。
恨:时世艰难,而自己命途多舛,两鬓苍苍,功业无成。
《登高》教案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登高》教案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背诵《登高》全文。
分析并掌握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了解作者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语文素养。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和忧虑。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章: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登高》的诗意和诗意。
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杜甫的生平和对诗歌创作的贡献。
2.2 教学难点诗中深层次的意象和情感的理解。
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运用。
杜甫的诗歌风格和时代背景的联系。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杜甫的诗歌,引发对《登高》的兴趣。
提问学生对杜甫的了解,导入新课。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登高》,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学生分享对诗中意象、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理解。
3.3 课堂讲解讲解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讲解杜甫的生平和对诗歌创作的贡献,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
3.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探讨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分享学习心得。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和分享。
3.5 课堂练习学生进行朗读练习,体会诗的节奏和韵律。
学生进行诗歌创作练习,运用学到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思考和表达能力。
评价学生的朗读、讨论和创作表现。
4.2 作业评价评价学生提交的诗歌创作和课后作业。
4.3 学习成果评价评价学生对《登高》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包括背诵、分析和创作。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5.2 参考资料杜甫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的资料。
相关的研究论文和评论文章。
5.3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投影仪和幻灯片。
《登高》教案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登高》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登高》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余旺波(一)作者介绍:在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社会各个方面都发展到鼎盛时期,这个时期叫“盛唐”。
在这个欣欣向荣的历史时期,唐代文学特别是唐代诗歌发展到历史上的最高峰,诗坛上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和优秀的作品。
公元712年,诗坛上冉冉升起了一轮鲜红鲜红的太阳,这轮太阳姓杜,名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曾担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有《杜工部集》。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不仅将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而且也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的最高水平。
他的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因而被称为“诗史”,正因为杜甫写出了诗史,所以人们称他为“诗圣”。
他的代表作有一百多首,最有代表性的是古体诗“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他也特别擅长律诗和绝句的写作,许多作品都是千古名篇。
(二)诵读作品,细读注释,理解词句。
(三)作品赏析:作为能够写出“诗史”的“诗圣”,杜甫的作品是博大精深的。
他所生活的时代,正值安史之乱时期。
稍有历史常识的同学都知道,发端于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给唐代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诗人杜甫也深受其害,被迫流落他乡,过着有家难回的痛苦生活。
所以,他的许多作品中,不仅寄寓了深沉的个人情感,而且也饱含着深刻的社会内容。
《登高》就是这些作品中很有代表性的一首。
《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时诗人正因为“安史之乱”而客居四川,那年他已经五十五岁,动荡的社会,飘泊的生活,已使他疾病缠身,痛苦不堪。
这一年秋天的重阳节前后,他来到了夔州的一座山上,登高远眺,面对苍茫秋景和滚滚长江,他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端,为了抒发心中这种深切的情感,就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
后人给予这首诗以极高的评价,胡应麟就曾经说这首《登高》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这是毫不夸张的评价。
《登高》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登高》教案【课文出自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一第三单元】总体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经历和写作背景,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朗诵的技巧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忧国伤时、悲秋苦病的深沉情思。
二、教学重点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三、教学难点4.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忧国伤时、悲秋苦病的深沉情思。
四、教学方法3. 诵读法 4.讨论法五、教学用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现在我们开始上课!今天,老师将和大家学习一首著名的唐诗。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
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说起唐诗,大家会想到谁呢?李白、杜甫。
没错,李白和杜甫可谓是盛唐成就最高的两位著名诗人。
韩愈曾经就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年长。
我们才学习过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杜甫的《登高》。
我们之前学习过很多杜甫的诗歌,闻一多认为,杜甫的诗歌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而在他的众多诗歌中,《登高》一诗却称为“无法超越的古今七律第一”。
现在我们就来赏析一下杜甫的《登高》,看看他为何会得到如此高的赞誉。
2.创作背景介绍:老师之前告诉大家学习诗歌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知人论世,所以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杜甫。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出身于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祖父杜审言是著名诗人。
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有《杜工部集》。
他青年时期正值“开元盛世”,游历过南起吴、越,北至齐、赵等地。
35岁到长安求官,过了10年穷困落拓的生活,最后才得到一个八品小官。
安史之乱爆发,长安沦陷,杜甫曾陷贼中,后逃出投奔肃宗李亨,任左拾遗。
49岁时,弃官携家入川,在成都郊外建草堂定居,由好友严武保荐任过一段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常被称为杜工部)。
流落四川八年,57岁时出川,辗转流徙于湖北、湖南各地,58岁时在岳阳附近病死于一只小船上。
《登高》学案 高一语文同步(统编版必修上册)
《登高》学案【整体感知】1.正音2.朗读划节奏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朗读诗歌,思考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是哪个字?这首诗可分为几层?感情字:全诗分两层:前四句写登高所见:后四句写登高所感:【文本研读】●诗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首联写登高俯仰所见所闻,刻画了哪些意象?渲染了秋江景物的什么特点?●●诗文: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有人评论“无边”“不尽”用得好,请你简要阐述一下理由。
3.颔联写了萧萧而下的“无边落木(落叶)”、滚滚东流的“不尽长江”两种景物。
这样的景物,对于当时55岁(逝世前3年)、飘零流落在外,同时又是一个现实主义的有阔大胸襟的诗人的杜甫来说,会产生怎样的感慨?4.如何理解诗中出现的“猿鸣”、“飞鸟”、“落叶”、“长江”这四个意象?5.赏析前两联营造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诗文: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6.从“万里”、“作客”、“百年(老年)、“多病”、“独”这些字眼中,你能领悟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文: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7.尾联中“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还是个人?“苦恨”二字如何理解?这一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8.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9.本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情景交融,抒发了什么情感?【探究鉴赏】1.分析本诗的艺术特色。
2.杜甫是一位系念国家安危和人民疾苦的诗人。
沉郁顿挫,是杜诗的主要风格。
你是如何理解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风格的?3.这首诗被后人推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你认为它在哪些方面堪称此誉?答案【整体感知】1.正音2.朗读划节奏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高中语文蜀道难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蜀道难》教课设计教课目:1.基知目:认识作者、整体感知的寓意;2.思想教育目:认识李白的放达;3.能力培育目:合歌内容解要求。
教课重点:。
教课点:要求。
教课数:两教课程与步:第一一、范全二、提示1.“噫吁唏⋯⋯于上青天。
”两句全,确立了的咏基,但感情是豪放的,要得很有声。
全用散文化的句子,表示人在仰望蜀道情不自已,信口开河,也示了感的烈。
“噫吁唏”是惊异之辞。
“危”“高”,同重出,极言蜀道之高。
“乎”“哉”,皆可有延音。
“蜀道之” ,可得平,略作停后,再用升“ 于上青天” 五字,这样全要旨自明。
2.“蚕及⋯⋯而后天梯石相。
”一写蜀道来,当用表达。
“蚕” 四句秦蜀两地期隔,无路可通;“西当”两句“太白道” ,意即无人能攀越——些,都是下文作的,当得而平。
最后两句正意所在,着意加以衬着,仿佛眼到那怵目惊心的面,表示蜀道的开通是一件惊天地的大事。
3.“上有六回日之高⋯⋯以手膺坐。
”一承上文,写蜀道的高峻、含有道而人行之意,当用咏凋。
“上有”二句从不一样角度显现蜀道的概貌,要得慢些,使听者生移的感,重音要落在“六回日”“冲波逆折”二上。
“黄”二句,有徒何如之情,后可稍作停,下文蓄。
最后四句近似特写,叙人在青泥岭上行走的情况,有身其境的想,“百步九折” “ 参井”二可重,速度不宜快,至“仰息”作一,再末句并作停。
4.“ 君西游何⋯⋯令人听此凋朱。
”下未注明送何人入蜀,因此里的“ 君”不妨假设有其人,能够得切一些。
将行而“何”,已有不行行之意,重音要落在“不行攀”三字上,当用的气。
以下四句借声衬着旅途中凄凉凄清的氛,要放低声,有千里孤身之感,至“愁空山”渐渐而上。
而后用感的要旨句,至“凋朱”略作一,以表示犹未尽。
5.“ 峰去天不盈尺⋯⋯胡乎来哉!”还是不行行,但内容加深了一,因的是蜀道的。
前四句不是客的描绘,想是旅行者攀附于“ 峰” “ 壁”之上,置身于“ 湍瀑流”之,要使听者感觉惊心魄。
后可作稍停,再用“其也这样” 收住。
《登高》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登高》教学设计课题《登高》执教者本人指导老师暂无解读理念《登高》是一首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高度统一的七言律诗。
作者把感情集中在“秋天”和“大江”两个富有想象力的形象中,诗歌饱含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个人身世的心酸。
因而教学本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通过诵读,感知意象,品味语言,理解感情。
解读学生大多高一学生对诗的了解较为浅显,并不关注诗歌本身的意象、意境与情感。
因此,要引导学生诵读古诗文,教会他们品味诗歌的意象、意境,把握作者的情感,培养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教材分析《登高》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主要是古典诗歌。
《登高》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而广为流传。
诗歌表现了诗人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悲,把自己忧国忧民的满腔赤诚写进诗歌,使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历史的盛衰起伏紧密地结合起来,具有很深的审美意义和社会意义。
对于现在高中的学生对于诗歌情感是抒发方法的学习及诗人情感的体验有很好的益处。
教材地位本单元是诗歌单元,诗歌选取丰富多样,有古体诗有近体诗,有诗有词。
杜甫的这首《登高》是唯一的一篇律诗。
这首诗歌是诗人抒发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情之作,学习这首诗要善于把握景情交融的关系及诗人悲愁孤苦之情,并同当时战乱的时局联系在一起,深入感知诗中意境。
启发学生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图景和抒情主人公形象。
《登高》历经千锤百炼,今天依旧能够打动人心。
解读教材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诗歌,体会诗人沉郁苦痛的思想感情。
2.诵读并改写诗歌,学习杜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教学资源【戴建业】“古今七律第一”的《登高》绝在哪里?视频教学重、难点1.赏析首联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的沉郁悲凉的基调。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解读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启发式教学法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白板板书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结合本框内容,认真收集贴近学生实际的背景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划分学习小组,引导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认真制做好多媒体课件,带给学生最直观的感性体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语文】《登高》+教学设计+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
别诗体与诗风——《登高》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结合诗人的经历,理解诗歌的情感内涵。
2.分析意象,把握意境,鉴赏《登高》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3.通过意象比较,明确李白、杜甫诗歌艺术风格的差异。
学习重难点1.重点:分析意象,鉴赏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2.难点:明确李白、杜甫诗歌艺术风格的差异,理解诗人的生命状态。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2020年4月6日,BBC推出了一部关于诗歌的纪录片,主角不是莎士比亚,也不是但丁,而是遥远东方的一位诗人——杜甫。
杜甫被冠以“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第一次详细地介绍给西方世界。
从巩义、西安到成都、长沙,从出生到入仕,从开元盛世到战乱流离,回溯了诗人颠沛流离的一生。
这部纪录片的标题是《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杜甫究竟伟大在何处?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名作《登高》去寻找答案。
二、学习任务预习任务:1.根据诵读指导,自由放声朗读,把握读音、节奏、重音、基调。
朗诵指导:首联节奏感要强,要能感受其中所体现的画面的整体特点,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要读得高亢激昂,有节奏感,次句“渚清沙白鸟飞回”要读得回环婉转;颔联要读得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的意味,“无边落木”“不尽长江”要一气读出,然后在“木”和“江”两字上作适当延长,以显示余韵;颈联中的“悲”“常”“病”“独”要重读,以加重悲苦情绪;尾联将无限凄凉之情溢于言外,应该读得缓慢低沉,读出百感交集的意味。
2.《登高》呈现了哪些意象?各自有怎样的特点?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完成下表。
意象特点画面风急秋风强劲凛冽学习任务一反复诵读,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展示诵读效果。
2.听名家范读,投入诗境,体会诗歌情感基调。
3.请用一个词来表达读完这首诗的感受。
预设:悲伤凄楚孤独补充材料:《登高》一诗,阅罢尤觉“悲愁”铺天盖地,无一景不如此,无一语不如此,顿觉无处遁逃之感!——王国维学习任务二品析意象,赏析诗境全诗的诗眼是“悲”字。
那么,杜甫是怎样表现“悲”的?他又是为何而“悲”呢?1.诗歌的抒情离不开意象,请品读诗歌前二联,圈出意象,关注意象的描述性信息,体会意象的特点,在导学案上完善课前任务2的表格,分析意象抒发了怎样的情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高》教案
1、题解
杜甫诗以律诗见长,《登高》便成了杜甫的一篇最有名的七言律诗。
此诗是作者在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重阳节登高时所作。
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
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感慨。
2、学生自读感悟
自读全诗
根据注脚,解读诗歌的内容与结构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重在写景,以天、风、沙、渚、猿啸、鸟飞、落木、江水构图;后四句依景抒情,写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忧国伤时的感情。
)
思考情景间的联系
感悟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
——师生讨论:前四句所绘的秋景图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是一幅凄凉的秋景图。
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使顿生悲情;接着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自然而生,尤其是“无边、不尽”,透出其沉郁悲凉,不仅写出了空间的广漠,更强调无处不含悲秋之气。
)
——师生讨论:后四句的所思所感,是如何内化为整个民族的苦难与艰辛的?
(第三联从时空着笔。
由异乡飘泊到鑫病残生,“万里、百年”呼应上联的“无边、不尽”,使悲秋具体而沉痛。
第四联从白发日多写到护病断饮,使人联想到潦倒不堪的根源是时世的艰难。
这样,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
鉴赏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请同学以诗中的某一联为例,研讨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例句: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对仗极其工整。
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全诗八句皆对,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
)
——比较阅读感悟与王维的《山居秋暝》比较,感悟两位诗人不同的风格特征。
(两诗均以“秋景”为描写对象,但景物特点、绘景方式、抒情方式等有较大差异。
)
3、译诗
风猛天高猿叫声悲哀,岛清沙白鸟飞翔徘徊。
无边的秋叶刷刷落下,没头的长江滚滚奔来。
万里漂泊悲伤居他乡,年老多病一人登高台。
国衰国破可恨白发增。
穷困潦倒浊酒也停买。
3、分析《登高》一诗情景交融,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表现了作者大气盘旋,悲凉沉郁之感。
全诗语言精炼,词约义丰。
萧瑟的秋天,诗人的笔下写得有声有色。
首联落笔阔大,在猎猎的秋风中,诗人登上高处,随风传入耳畔的是长啸的猿声,日中所见的是清水白沙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
这两句包容了六种物象风、天、猿、渚、沙、鸟。
猿鸟哀鸣,飞鸟徘徊,描绘出一幅凄清的画面。
此联中“风急”二字绝妙精炼,猿哀、鸟鸣及下联的落木萧萧,长江滚滚都是由此产生。
颔联诗人具体描写秋景,“落木萧萧”“长江滚滚”,状景逼真,意境雄浑绵邈。
此联已成煤后人传诵的名言侍句。
以上四句写景,为下文悲秋抒情作了铺垫,实际上作者已经融情入景,景中已自有情。
在写景的基础上引发出
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萧瑟凄凉的秋,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的描绘流露出强烈的感情色彩。
颈联两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义,详述了人生凄苦的境况,“悲秋”二字,使人深感凄怆之情。
“常作客”则表明作者飘泊沦徙的生活。
“丰年”指暮年,面对苍凉寥廓的秋景,诗人想到自己客居他乡、老迈多病的处境,悲凉之情顿生。
“独登台”将凄清的景物和悲凉的心情结合起来,令人顿生同情。
尾联含义深刻,概括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现实,发现了诗人的衰叹。
“艰难苦恨”导致了诗人“多病”和“繁霜鬓”的境遇。
特别是因多病而断酒,诗人的悲情更难以排遣,这些都道出对时世“艰难”的不满,对自己人生之秋的悲叹。
律诗一般都是中间两联对仗,而且对得自然妥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胡应麟《诗薮》内篇五卷中赞誉它“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串,一气呵成。
”还称它是唐人七律中,甚至是古今七律中第好诗。
此诗虽是一首悲歌,但它给予我们的感受不是悲凉和消沉,诗人雄俊奔放的笔势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悲壮豪迈、心胸阔大的感觉。
诗的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
前两联的写景并后两联的抒情张本,写秋景,物象含蓄,极富特征,特别是在颈联才点出“秋”字,表明诗人构思用字的精妙。
后两联的抒情将国家的现实和诗人遭遇联系起来,感情表露得深沉、旷远,表现了杜甫高超的艺术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