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 核 、单核、淋巴、浆细胞理论1

合集下载

《实验诊断学》骨髓细胞学检查 内容整理

《实验诊断学》骨髓细胞学检查 内容整理

骨髓细胞学检查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造血干细胞髓性干细胞淋巴干细胞(原粒原单原红原巨核原浆)原淋巴(B/T)早幼早幼幼巨核↓中性嗜酸嗜碱↓↓↓↓中幼中幼中幼中幼颗粒巨幼浆中性嗜酸嗜碱幼单↓↓↓幼淋巴(B/T)晚幼晚幼晚幼晚幼产板巨成浆中性嗜酸嗜碱杆核杆核杆核网织中性嗜酸嗜碱↓↓↓↓分叶分叶分叶单核成红血小板淋巴(大/小)血细胞发育形态演变规律要点:胞体:由大变小,巨核细胞系则逐渐变大。

胞质: 量——由少到多(因细胞主要功能由分裂转向生理作用)色——由深蓝到浅蓝或灰红(带正电荷的Hb与伊红结合,带负电荷的早期细胞与美蓝结合)颗粒—由无到有(特异或非特异),但红细胞、小淋巴细胞无颗粒胞核: 体积——由大到小(红细胞无核,易于变形穿梭)形态——由圆到不规则(或消失),淋巴细胞的核型改变不明显染色质—由疏松细致到紧密粗糙颜色——由染淡紫色到深紫色(均是由于进一步浓缩,以减小核体积)核仁——从有到无(由RNA聚集形成,分裂时分散,结束后聚集)血细胞形态分析要点涂片质量:a.厚薄b.染色c.部位选取细胞发育连贯性:注意细胞发育过程中各阶段的主要特征结合细胞功能:细胞发育与细胞功能具密切关系临床应用1.适应症a.外周血数量、成分、形态等异常者b.经一定检查原因不明的发热、肝脾及淋巴结肿大c.出现原因不明的骨痛、骨质破坏、黄疸、紫癜等d.需作治疗观察和其他检查者e其他(活检、标记检测、染色体检查等)2.禁忌症a.血友病或凝血因子重度缺陷者b.穿刺部位有炎症或畸形c.晚期妊娠的孕妇骨髓穿刺方法:(一)部位的选择和条件穿刺部位通常选择—髓液丰富、浅表易定位、避开重要器官。

如髂后上棘、髂前上棘、胸骨、胫骨等。

被穿刺部位的体表皮肤应无破损和炎症及畸型。

(二)穿刺要求:1.耐心解释。

2.严格无菌操作。

3.髓液应控制0.2ml以内。

4.骨质疏松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需小心。

5.血小板减少等患者,穿刺后应予压迫。

6. 了解病史注意禁忌症。

巨 核 、单核、淋巴、浆细胞理论 ppt课件

巨 核 、单核、淋巴、浆细胞理论  ppt课件
染淡紫红色,似有半透明感。 核仁大而清楚,1~3个。 过氧化物酶阴性,后期可见弱阳性,呈弥散细颗
粒状。
ppt课件
18
原始单核细胞
ppt课件
19
原粒与原单的区别
原始粒细胞
ppt课件
原始单核细胞
20
二.幼单核细胞
胞体大小为 15~25μm,圆或椭圆。
胞质略增多,呈灰蓝色,有时可见伪足突起,胞
ppt课件
25
淋巴细胞系
ppt课件
26
淋巴细胞从原始阶段到成熟阶段因其形态变化较
小,特别在幼稚阶段不似粒红二系改变明显。所以淋
巴系统与单核细胞系统一样仅分原始、幼稚、成熟三
个阶段。
原始淋巴细胞和原始单核细胞及原始粒细胞有时仅
凭细胞形态较难区别。
淋巴细胞形态总体表现为胞核染色质较紧密、核形
较规则,胞浆量较少、呈天蓝色、颗粒较细少。
淋巴细胞系统自原始到成熟其细胞内过氧化物酶
(POX)染色均为阴性。
在光镜下仅凭细胞形态是无法区分T-细胞与B-细胞。
ppt课件
27
一.原 始 淋 巴 细 胞
胞体直径10~20μm,圆或椭圆。
胞质极少,呈浅蓝色,透明,如一条窄带绕于核
周,呈月芽形,近核处常有一透明核周带,无颗
粒。
胞核大,圆形,核染色质呈颗粒状。排列成粗网
核仁模糊或消失
ppt课件
8
幼稚巨核细胞
ppt课件
9
三.巨核细胞
1.颗粒型巨核细胞
胞体甚大,直径约。
胞质量极丰富,染粉红色或浅紫红色,有时可见淡
蓝色,胞质内含有大量粗细不等的紫红色颗粒,常
凝集成簇,但无血小板形成。

血液学红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单核细胞、组织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细胞系统特点和疾病识别方法要点

血液学红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单核细胞、组织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细胞系统特点和疾病识别方法要点

临床血液学红细胞系统、粒细胞系统、巨核细胞系统、单核细胞系统、组织细胞系统、淋巴细胞系统、浆细胞系统等细胞特点和常细胞疾病提示及识别方法与要点血细胞的命名:命名六系三过程,粒红巨单浆和淋;原始幼稚与成熟,早幼中幼晚幼型。

血细胞成熟规律:成熟规律有共性,由大到小是特征;质细到粗疏变密,仁有到无粒体生。

红细胞系统1、原红细胞:原红圆或椭圆形,色染深蓝不透明;浆有瘤状小突起,核大居中有核仁。

2、副原红细胞:副原红见红血病,浆核紊乱异步行;核熟要比胞浆早,浆含空泡核畸形。

3、早幼红细胞:早幼红属嗜碱性,浆多色蓝稍透明;核仁模糊或消失,质变粗密核居心。

4、中幼红细胞:中幼红呈多色性,核渐缩小无核仁;浆色灰蓝转灰红,质似碎墨龟背形。

5、晚幼红细胞:晚幼红小更好认,两大特点要记清;核质集聚如炭核,去核便是成熟型。

6、巨幼红细胞:巨幼红大是特征,原早中晚呈巨型;浆多丰满核晚熟,巨幼贫血常增生。

7、小幼红细胞:小幼红称侏儒型,老核幼浆是特征;核圆或呈梅花状,缺铁贫血所造成。

8、网织红细胞:网织红属过渡型,浆含线粒嗜碱性;活体染色呈网状,通常将它分五型。

9、成熟红细胞:成熟红为正常型,中凹边厚似圆饼;无核浆呈淡红色,周围略比中央深。

10、小红细胞:小红体小见增贫,合成障碍所造成;缺铁贫血常出现,或见血红蛋白病。

11、大红细胞:大红体大见溶贫,或见巨幼贫血人;胞体常比正常大,提前脱核所形成。

12、巨红细胞:巨红巨大是特征,巨幼脱核所形成;中央淡染不明显,恶性贫血常增生13、超巨红细胞:超巨红呈超巨型,病态造血所造成;红白血病常出现,抗癌化疗也增生。

14、红细胞大小不均:大小不均见增贫,巨幼贫血也增生;直径相差一倍多,粗制滥造所形成。

15、红细胞形态不整:形态不整称异形,常见骨纤和增贫;如梨似拍呈棒状,或呈纺缍和哑铃。

16、球形红细胞:球形红小圆球形,淡染消失厚度增;色深体比正常小,常见遗传和溶贫。

17、椭圆形红细胞:椭红遗传所造成,偶见缺铁和巨贫;胞体较长呈桶状,长径三倍于横径。

巨核细胞及其它细胞

巨核细胞及其它细胞

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
裸核型巨核细胞(naked megakaryocyte)
胞核同产板巨, 胞质无或有少许。
血小板(platelet)
胞体:直径2-4μm,星形、 圆形、椭圆形、逗点 状或不规则,
胞核:无。 胞质:淡蓝或淡红,中心部
位有细小、分布均匀 的紫红色颗粒。
血小板
单核细胞系
各阶段单核细胞
胞体:直径15-30μm,圆形或 不规则,可见指状或刺状 突起,边缘可附有血小板。
核:形:较大,圆形或不规则;
染色质:粗,紧密,分布不均, 有厚实感;
核仁:2-3个,常不清晰。
胞质:少,深蓝色,周边浓染, 无颗粒。
原巨核细胞
幼巨核细胞(promegakaryocyte)
胞体:直径30-50μm,常不 规则,常有伪足状突起。
单核细胞(monocyte)
胞体:圆或不规则, 可有伪足。 核:形:不规则,折叠、扭曲呈马蹄
形、笔架形等; 染色质:疏松,可呈条索状、
小块状; 核仁:无。
胞质:多,灰蓝或灰红、半透 明,可见细小、分布均 匀的灰尘样紫红色颗粒。 常有空泡。
淋巴细胞系
原始淋巴细胞
各阶段淋巴细胞
成熟淋巴细胞
幼稚淋巴细胞
1. 绘出所见巨核细胞系统各阶段细胞形态并简述其特点。 (原、幼、成熟巨核细胞及血小板)
2. 绘出所见成熟单核、淋巴、浆细胞形态并简述其特点。
原始红细胞 原始粒细胞
鉴别: 胞体:大小、形态、 胞核:形状、染色质、核仁 胞质:量、颜色
原核仁:无。
胞质:极丰富,充满大量细小 的紫红色颗粒而呈淡红 色或夹杂有蓝色。
颗粒型巨核细胞
(2) 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thromocytogenic)

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

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

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1.肥大细胞:起源于骨髓,呈圆形或椭圆形,胞质内含有粗大的颗粒和白三烯、组胺、肝素等物质,常见于疏松结缔组织内2.浆细胞: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是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转化而来的。

胞质嗜碱性,核偏向细胞的一侧,内含大量的RER和Glogi复合体3.致密结缔组织:一种以纤维成分为主的固有结缔组织,可分为不规则和规则两种4.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单核细胞和其分化而来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组成的系统,包括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破骨细胞、小胶质细胞、肝巨噬细胞、尘细胞5.网织红细胞:细胞内尚残余部分核糖体,用煌焦油蓝染色呈洗网状,故称网织红细胞6.造血干细胞:是生成各种细胞的原始细胞,又称多能干细胞,起源于人的胚第3周初的卵黄囊血岛,出生后,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与红骨髓,其次是脾和淋巴结,外周血也有少量7.造血组织:主要由网状组织和造血细胞组成8.骨单位:是长骨中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数量多,长筒状,其方向与骨干长轴一致9.骨板:骨质的结构呈板层状,称骨板10.间骨板:位于骨单位之间或骨单位与环骨板之间,是一些形状不规则的平行板,是骨生长和改建过程中哈弗斯骨板或环骨板未被吸收的残留部分11.同源细胞群:靠近软骨中央,细胞较成熟,体积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而且多为2-8个聚集在一起,它们一个软骨细胞分裂而来,故称同源细胞群12.软骨陷窝:基质内的小腔称软骨陷窝13.软骨囊:糖胺多糖在基质中的分布不均匀,紧靠软骨陷窝的部位硫酸软骨素较多,此处呈强嗜酸性,形似囊状包围软骨细胞,故此区域称软骨囊14.肌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节15.三联体:每条横小管与两侧的终池组成三联体16.闰盘:心肌纤维呈不规则的短圆柱状,有分支,互连成网,连接处染色较深,称闰盘17.肌浆网:肌纤维中特化的滑面内质网,位于横小管之间18.横小管: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小管--T小管19.终池:纵小管两端扩大呈扁囊状,称终池20.血脑屏障:有些星形胶质细胞末端扩大形成脚板,在脑和脊髓表面形成胶质界膜,或贴附在毛细血管壁上,构成血-脑屏障的神经胶质膜21.运动终板:躯体运动神经末梢的分支形成葡萄状终末,并与骨骼肌纤维建立突起连接,此连接区域呈椭圆形板状隆起,称运动终板22.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实现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通讯23.尼氏体:尼氏体由许多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构成24.运动终板:运动神经元的轴突终末与骨骼肌纤维共同形成的效应器,分布于骨骼肌内,支配肌纤维的收缩。

浆细胞病分类

浆细胞病分类

随访策略制定和执行情况
随访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 随访计划,包括随访时间、随访项目 等。
随访内容
随访内容包括临床症状、体征、实验 室检查等,以及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 情况。
随访方式
可通过门诊、电话、网络等多种方式 进行随访,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 管理。
随访结果记录与分析
详细记录每次随访的结果,并进行分 析,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随访计 划。
预后评估
浆细胞病的预后因疾病类型、治疗反应和个体差异而异。一般来说,早期发现、 及时治疗以及良好的治疗反应有助于改善预后。同时,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 并发症等因素也会影响预后。
02
常见浆细胞病类型
多发性骨髓瘤
起源与定义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 病,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属
于B淋巴细胞淋巴瘤的一种。
诊断方法
浆细胞病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液学检查、影 像学检查等多方面信息。血液学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清蛋白 电泳、免疫固定电泳等;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等可 用于评估病变范围和程度。
治疗原则及预后评估
治疗原则
浆细胞病的治疗原则包括化学治疗、免疫治疗、放射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疾病类型制定。
患者心理支持和生活质量改善措施
心理支持
浆细胞病患者往往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 ,需要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和情绪疏导

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与家人和朋 友保持联系,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和情感支持。
生活质量改善
通过合理的饮食、运动、休息等方式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 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专业机构支持

淋巴细胞记不清?看一遍就记住啦!

淋巴细胞记不清?看一遍就记住啦!

淋巴细胞记不清?看一遍就记住啦!彩图7解答:成熟淋巴细胞。

其胞核中有假核仁,这在成熟淋巴细胞中还是挺常见的,故应注意与幼稚、原始细胞鉴别。

后两者胞体大些、胞质更蓝,染色质呈颗粒状。

彩图8解答:双核成熟淋巴细胞。

这个细胞比较难。

这在教材及参考书中几乎均未提及,但我们实际上偶尔也可观察到双核,这不代表这是病态淋巴细胞。

如何分析该细胞呢?根据细胞特点,说明这是个成熟血细胞,粒系可除外,主要考虑淋巴及单核细胞,其胞核染色质粗但无折叠,胞质也较蓝,这些特征都是符合淋巴细胞的;你也可将双核细胞一分为二来判断,也是像淋巴细胞。

彩图11解答:涂抹细胞(下)及成熟淋巴细胞(上)。

该淋巴细胞核中有假核仁(如果是真核仁其周围染色质应呈颗粒状),胞质呈清澈的淡蓝色(这也是成熟细胞的特征之一)。

彩图21解答:淋巴细胞。

血片中的成熟淋巴细胞形态也是各种各样的,其胞体也可呈条带状。

彩图25解答:(大)淋巴细胞。

其胞体较大,胞质较多,清澈淡蓝色,并有少许紫红色颗粒,胞核肾形,染色质较粗(但副染色质不明显,这是多数成熟淋巴细胞的特点)。

该细胞的形态是有点似晚幼粒,但其胞质中无中性颗粒,这是两者最主要的鉴别点。

彩图29解答:成熟淋巴细胞。

血片中偶尔可见淋巴细胞胞质毛状突起,这是正常的,所以平时偶尔看到这样的细胞应归入正常淋巴细胞而不称为毛细胞。

在毛细胞白血病中,可见大量类似的细胞(即为毛细胞)。

小巨核是种成熟巨核细胞,其胞质中应含有许多颗粒,而原巨大些、染色质也细,故均不像。

彩图42解答:两个淋巴细胞。

左边似乎受周围细胞挤压而变形。

这两个细胞胞体不大、胞质不多也不深蓝,所以不是异淋哦,要抓住异淋的一些主要特征哦。

彩图47解答:淋巴细胞。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是单核细胞,可能觉得核杆状又无中性颗粒,其实淋巴细胞的核也可各种各样。

仔细观察该细胞,其胞体不是很大,胞质为较清澈的淡蓝色,核染色质致密。

胞核虽然呈杆状,但其核结构及胞质的特点均不像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第二十章 浆细胞病

第二十章 浆细胞病

链或λ 链,即本-周蛋白(Bence-Jones protein);③某
种重链的片段。
3
第一节 多发性骨髓瘤
(multiple myeloma ,MM)
概 述
多发性骨髓瘤 是骨髓内浆细胞单克隆异常
增生的恶性肿瘤。我国发病率约为1/10万,多发生
于50~70岁之间,男女之比约3︰ 1。
4
临床表现
1.骨骼损害:最常见而突出。腰背部最为多见,其次为 胸骨、肋骨及四肢骨。易发生病理性骨折。由于骨质破坏,可 产生高钙血症,X线检查可见骨骼有溶骨性损害或广泛性骨质 疏松。 2.高粘滞综合征:由于浆细胞的恶性增生,分泌大量异 常的单克隆Ig,或称副蛋白,使血液粘滞度增加,致微循环障 碍,出现头痛、头晕、视力障碍、意识丧失等症状。 3.肾脏损害:常见而重要的症状。由于异常Ig重链和轻 链合成失去平衡,过多的轻链(凝溶蛋白)从肾脏滤过,造成 肾小管损害,加上高钙血症等因素对肾脏的损害,因此出现腰 痛、下肢浮肿、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等表现,可造成肾功能 不全,常是该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4.造血功能障碍的表现:①贫血。常为中度。②感染。 常见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的感染,严重者可出现败血症。是 本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③出血。 5
2.巨球蛋白血症所致的症状:因血液粘滞性过
高,高粘滞综合征的症状比多发性骨髓瘤更常见而明显; 遇冷时因部分巨球蛋白沉淀可产生雷诺现象(肢端间隙性 发白与紫绀);因巨球蛋白干扰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功能, 引起出血倾向。
15
实验室诊断
1.血象:正细胞性贫血,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淋巴和单核细胞可增多。可出现少量(一般小于 5% )淋巴样 浆细胞(不典型幼稚浆细胞),颇似淋巴细胞,核染色质紧密 ,含1~2个核仁,胞质少,嗜碱性,在细胞一侧稍多。血片中 可见红细胞呈缗钱状形成。血沉增快,血液粘度增高。 2.骨髓象:骨髓穿剌可呈干抽,主要特征为淋巴样 浆细胞的增生,占10%~90%。可见数量不等的呈裸核的小淋 巴细胞及浆细胞,还有嗜碱性粒细胞和组织嗜碱性细胞散布于 异常细胞之间。

组织胚胎学—名词解释

组织胚胎学—名词解释

内皮:衬于心脏、血管、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为内皮杯状细胞:亦称杯细胞,是混在粘膜上皮中的粘液分泌细胞,底部狭窄,顶部膨大,充满粘原颗粒,HE染色为蓝色或空泡状浆液性细胞:核为圆形,位于细胞偏基底部,基底胞质呈强嗜碱性染色,顶部胞质含许多嗜酸性的分泌颗粒,称酶原颗粒,不同地浆液性细胞含不同的酶类。

电镜下可见胞质中有密集的粗面内质网,在核上区可见较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和数量不等的分泌颗粒粘液性细胞:核扁圆形,居细胞基底部,大部分胞质几乎不着色,称泡沫或空泡状。

电镜下可见基底部胞质中有一定数量的粗面内质网,核上区有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和极丰富的粗大黏原颗粒微绒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由细胞膜和细胞质组成。

可使细胞的表面积增大,有利于细胞的吸收功能纤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粗而长的突起,具有节律性定向摆动能力紧密连接:指两个相邻细胞的质膜紧靠在一起,中间没有空隙,而且两个质膜的外侧电子密度高的部分互相融合,成一单层缝隙连接:又称通讯连接,作为化学信息的离子和小分子可以通过此小管从一个细胞进入另一个细胞。

更重要的是细胞间传递化学信息和电信息桥粒:相邻细胞间的一种斑点状黏着连接结构。

其质膜下方有盘状斑,与10 nm粗的中间丝相连,使相邻细胞的细胞骨架间接地连成骨架网基膜:又称基底膜,是位于上皮基底面与其深面结缔组织之间的一层薄膜质膜内褶:是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垂直折向胞质形成的许多内褶,内含大量长杆状线粒体。

质膜内褶主要见于肾小管,扩大了细胞基底部的表面积,有利于水和电解质的迅速转运细胞外基质:由动物细胞合成并分泌到胞外、分布在细胞表面或细胞之间的大分子, 主要是一些多糖和蛋白, 或蛋白聚糖。

这些物质构成复杂的网架结构,支持并连接组织结构、调节组织的发生和细胞的生理活动成纤维细胞:普遍存在于结缔组织中的一种中胚层来源的细胞。

分泌前胶原、纤连蛋白和胶原酶等细胞外基质成分,伤口愈合过程中可迁移到伤口进行增殖胶原纤维:胶原纤维在疏松结缔组织中排列成束,彼此交织吻合,纤维束常有分支。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知识(打印)(1)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知识(打印)(1)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知识、名词解释1. basophilia (嗜碱性):苏木精染液呈碱性,可使多数细胞核内的染色质及细胞质内的核 糖体等染成蓝紫色,称嗜碱性。

2. acidophilia (嗜酸性) : 伊红是酸性染料,可使多数细胞的细胞质染成粉红色,称嗜酸 性。

3. metachromasia (异染性):肥大细胞中的颗粒经甲苯胺蓝等蓝色染料染色后呈紫红色, 种现象为异染性。

4. endothelium :(内皮 ) :衬于心脏、血管、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内皮。

内皮游离面光滑,有利于血液和淋巴液的流动。

5.mesothelium (间皮) : 衬于胸膜、腹膜及心包膜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间皮。

间皮细胞游离面光滑,便于内脏器官活动。

6. microvillus (微绒毛): 上皮细胞游离面细胞膜和细胞质共同伸出的细小指状突起。

7. cilium (纤毛):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粗而长的突起,可节律性定向摆动。

8. chemotaxis (趋化性): 巨噬细胞的这种向趋化因子定向移动的特性。

9.Reticulocyte ( 网织红细胞 ) :刚从骨髓进入血液的新生红细胞有的尚残留部 分核糖体,用煌焦油蓝染色呈蓝色细网状,称网织红细胞,在成人约占红细胞 总数的 0.5%-1.5% 。

10.isogenous group ( 同源细胞群 ) : 在软骨组织深部 , 软骨细胞逐渐长大成熟, 变为椭圆形,多成群分布,每群 2-8 个细胞 , 这些细胞由一个软骨细胞分裂增 殖而来,称同源细胞群。

11.bone lamella ( 骨板 ) : 在骨基质中,胶原纤维规律地成层排列,且与骨盐晶 体和基质紧密结合,构成骨板。

12.osteon ( 骨单位 ): 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呈纵行的圆筒状由 4-20 层同心圆排 列的骨板围绕中央管而构成。

13.sarcomere ( 肌节 ) : 相邻两条 Z 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包括 1/2I 带 +1/2I 带,是肌原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齐全组织胚胎学名词解释(3)

齐全组织胚胎学名词解释(3)

齐全组织胚胎学名词解释(3)齐全组织胚胎学名词解释▲内分泌腺: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构成的器官称腺,若形成的腺无导管,腺细胞的分泌物直接经血液或淋巴运输则称内分泌腺。

结构特点:腺细胞排列成索状、团状或围成滤泡;腺细胞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腺细胞能分泌高效能的活性物质,即激素。

▲基膜:又称基底膜,是位于上皮基底面与其深面结缔组织之间的一层薄膜,一般由靠近上皮的基板和与结缔组织相连的网板构成。

▲疏松结缔组织:又称为蜂窝组织。

其特点是细胞的种类较多,分散存在;纤维数量较少,排列稀疏,基质丰富,充填于纤维之间。

具有连接、支持、防御和修复的功能。

▲致密结缔组织:以纤维为主要成分,纤维粗大,排列致密。

主要功能是支持,连接和保护。

分为规则的致密结缔组织、不规则的致密结缔组织和弹性组织。

▲网状组织:由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构成。

网状细胞是一种有突起的星形细胞, 相邻的细胞突起相互连接成网。

▲异染性:染色后所呈现的颜色与所用染料颜色不同的特性。

▲分子筛:结缔组织基质以透明质酸为支架,结合许多大分子蛋白质,蛋白质上连着许多硫酸软骨素等多糖侧链,形成具有许多多孔隙的立体构型;具有阻挡大分子物质、细菌及异物通过的功能。

▲组织液:组织液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入基质中的液体,经毛细血管静脉端和毛细淋巴管分别回流入血液和淋巴。

▲肥大细胞:细胞体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胞质内含有粗大的颗粒和白三烯、组胺、肝素等物质,多见于小血管周围结缔组织内。

▲软骨陷窝:软骨基质为半固态凝胶,软骨细胞在软骨基质中所占的腔隙称为软骨陷窝。

▲软骨囊:软骨基质由纤维成分和基质组成,软骨陷窝周围基质所含硫酸软骨素较多,HE 染色呈强嗜碱性,形似囊状,包围软骨细胞,称软骨囊。

▲同源细胞群:从软骨周边向软骨中央,软骨细胞逐渐成熟,体积逐渐增大,变成圆形或椭圆形,常成群分布,而且多以 2~8 个细胞聚集在一起,它们由一个软骨细胞分-裂增殖而来,称同源细胞群。

▲骨单位:以中央管为中心,呈同心圆方式排列着4~20层骨板,是长骨骨干中主要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单位。

巨核、单核、淋巴、浆细胞理论1

巨核、单核、淋巴、浆细胞理论1
胞核呈圆形。染色质呈 网状,多无核仁。
内皮细胞
成骨细胞
胞体直径20-40μm, 呈椭圆或不规则形。常 多个成簇
胞浆丰富,深蓝色或淡
2
兰色,偶见少许嗜天青 颗粒。 胞核圆或椭圆形。常偏 于细胞一侧。呈粗网 状,可见核仁1-3个。
1
7
3
5
6 4
1 –7 均 是 成 骨 细 胞
破骨细胞
处有半圆形浅染区,有时可见空泡或少量紫红色细颗 粒。 胞核圆,占细胞1/2左右,居中或偏位,染色质已开始 凝聚并呈紧密粗糙感,染深紫红色,偶见残存的核仁。 此细胞有时亦可称为浆细胞样淋巴细胞、中间型细胞、 病毒细胞等。 幼浆细胞在鉴别时应特别注意与早幼红细胞的区别。
幼稚浆细胞
幼浆与早幼红细胞的区别
原红
原巨
基底部
二.幼稚巨核细胞
胞体明显增大,直径30~50μm,外形多不规则, 边缘如撕扯状,占巨核系统的10%~15%。
胞质量增多,染蓝色或浅蓝色,近核处呈淡蓝色 或浅粉红色,并可见少量天青胺蓝颗粒,少数幼 巨核细胞质内颗粒还开始凝集成血小板。
胞核不规则,呈重叠、扭曲、肾形、分叶形等, 染色质开始凝集呈粗颗粒状或小块状,排列紧密。
浆细胞
其他非造血细胞
在骨髓涂片中除了常见的各种不同阶段的血 液胞以外,还可以见到一些大小不一、形态各 异的其他类型的细胞,亦称非造血细胞。
这些细胞虽然在骨髓涂片分类计数时无须 计入百分比,但在观察时也应注意这类细胞的 多少及有无形态学上的改变。另这类细胞只存 在于骨髓涂片中,所以临床上将这些其他细胞 视作骨髓穿刺成功的标志。
玻璃样,有时边缘不规则,如伪足状,无颗粒。 胞核较大,圆形,核染色质纤细疏松如丝网状。

单核细胞及巨核细胞形态ppt课件

单核细胞及巨核细胞形态ppt课件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颗粒型巨核细胞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幼稚巨核细胞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幼稚巨核细胞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浆细胞病

浆细胞病
临床表现:
异常细胞增生和浸润所致症状:
巨球蛋白血症所致的症状
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症状
【一】检验
1.血象 正常细胞性贫血、中性粒细胞 和血小板减少,淋巴和单核细胞可能 增多。可出现少量(一般<5%)淋 巴样浆细胞(不典型幼稚浆细胞), 颇似淋巴细胞,核染色质紧密,含 1~2个核仁,胞浆少,嗜碱性,在细 胞一侧稍多。
2.骨髓象 骨髓穿刺可呈干抽,骨髓 象常呈多形性,主要特征为淋巴样 浆细胞的增生,占10%~90%。可 见数量不等的呈裸核的小淋巴细胞 及浆细胞。还有嗜碱性粒细胞和组 织嗜碱细胞散布于异常细胞之间。
3.其他检验 (1)异常球蛋白检查: 白蛋白偏低,
γ 球蛋白增加,球蛋白占总蛋白的 20%-70%; 免疫电泳显示IgM峰 血清蛋白电泳在γ 区或β 与 γ 区 间出现均一的M蛋白 血清中单克隆IgM >30g/L
2.其他能产生M蛋白的恶性病 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重链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恶性淋巴瘤,B细胞型 原发性淀粉样变 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
3.骨髓中浆细胞反应性增高 常见于药物过敏 有肉芽肿的慢性感染,如结核、梅毒、风
湿病、恶性肿瘤如肝、胆道肿瘤、脂质代谢紊 乱,慢性肝病、肝硬化等。
4.转移性癌的溶骨损害 转移癌多伴成表现,在溶骨缺损周围多有骨
2.骨髓象

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主要特点为
出现异常浆细胞(骨髓瘤细胞),骨髓瘤细
胞占有核细胞总数的10~15%,多者可高达 70% ~95%。

骨髓瘤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体积大小
不均,直径约15~30μm;核成圆形,可出现
凹陷,分叶等畸形,常偏一旁,染色质较正
常的浆细胞细致,常不呈车轮状排列,而呈

巨核细胞系统

巨核细胞系统

巨核细胞系统李顺义卢兴国李伟皓原始巨核细胞(彩图128)胞体较大,边缘多不规则,直径约为20~30μm。

胞核大,约占细胞直径的4/5,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可见凹陷,染色质粗颗状,排列紧密;核仁2~4个,可不明显。

胞质量较少呈深蓝色,无颗粒,可见伪足样突起。

正常骨髓中约占巨核细胞的0%~5%。

幼巨核细胞(彩图129)胞体增大,外形常不规则,直径约30~50μm。

胞核大,多呈不规则形;核染色质粗糙、排列紧密;核仁不清晰或消失。

胞质量增多,呈蓝色或灰蓝色,可见少量嗜天青颗粒和伪足样突起。

正常骨髓中较少见幼巨核细胞,约占巨核细胞的0%~10%。

颗粒型巨核细胞(彩图130)胞体巨大,外形不规则,边缘不清晰,直径约为40~100μm。

胞核巨大,极不规则,可见扭曲、折叠、分叶状或呈花瓣状等;核染色质致密、条块状;核仁消失。

胞质量极为丰富,充满细小的紫红色嗜天青颗粒,并可见聚集现象,但无血小板形成。

正常骨髓中颗粒型巨核细胞,约占巨核细胞的10%~50%。

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彩图131)形态与颗粒型巨核细胞相似,但胞质中嗜天青颗粒明显聚集,并可见胞质边缘有若干血小板生成或脱落。

正常骨髓中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约占巨核细胞的20%~70%。

巨核细胞裸核(彩图132)为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脱完胞质的巨核细胞裸核。

裸核大小不一,常由多个胞核重叠在一起,正常骨髓中少见,约占巨核细胞的0%~10%。

血小板(彩图133)血小板直径2~4μm,圆形、椭圆形、逗点状、星形或不规则形,呈淡蓝色或淡红色,有细小紫红色颗粒,常成堆。

巨核细胞分裂象(彩图134、135)骨髓中,巨核细胞有丝分裂相很少见到。

微小巨核细胞(彩图136)胞体较小,直径约为10~20μm,与大淋巴细胞相近,胞核多为1个,圆形或椭圆形。

核染色质致密、深染,一般无核仁。

胞质量少,呈浅红色或灰蓝色,边缘可有血小板生成或脱落。

见于MDS或其他恶性血液病。

小巨核细胞(彩图137)细胞略大于微小巨核细胞,胞体较小,直径约为20~40μm。

淋浆单巨

淋浆单巨

颗粒,有时可见胞质突起。
各期淋巴细胞划分的主要指标
划分的主要指标
• 原淋巴细胞与幼淋巴细胞
核仁、染色质、颗粒(有人只以颗粒为标 准) • 幼淋巴细胞与成熟淋巴细胞
染色质、胞体大小
淋系形态总特征
(1)胞体、胞核规则(可有小切迹)。
(2)胞体小,浆量少,淡兰色。 骨髓中淋巴细胞正常范围占20%-25%,为 成熟淋巴细胞(小淋巴为主),一般不见 原淋、幼淋。

胞核:胞核相对细胞来说较大,圆形或类
圆形,染色质细致、呈颗粒状,核
仁1-2个、清楚。
• 胞质:很少,淡蓝色、透明,无颗粒。
幼淋巴细胞(prelymphocyte)
• 胞体:直径10-16μm,圆形或类圆形,
• 胞核:圆形或类圆形,有时有核凹陷或切 迹,核仁模糊或消失,染色质开始 聚集。 • 胞质:少,淡蓝色、透明,可有少许深染 的紫红色嗜天青颗粒。
淋巴细胞(lymphocyte)
大淋巴细胞:
• 胞体:直径12-15μm, 圆形或类圆形。 • 胞核:椭圆形、常偏一侧,染色质紧密呈大 块状,核仁消失、有时可见假核仁。 • 胞质:较多,呈清澈的淡蓝色,常有少许嗜 天青颗粒。
小淋巴细胞
• 胞体:直径6-9μm,圆形或类圆形。
• 胞核:类圆形或有小切迹,染色质紧密呈 大块状。 • 胞质:极少、颇似裸核,呈淡蓝色,常无
(3)浆量丰富、常呈灰蓝色、有空泡。
注:骨髓中单系正常范围小于4% , 为成熟细胞,原单罕见、幼单偶见。
淋巴细胞系统
• 多能干细胞---淋巴定向干细胞---原始淋巴 细胞---幼稚淋巴细胞---成熟淋巴细胞
各期淋巴细胞形态特点
原淋巴细胞(lymphoblast)

实验五、六、七淋巴、单核、浆系统形态

实验五、六、七淋巴、单核、浆系统形态
实验五、六 、七 单核、淋巴、浆系形态观察
目的要求

掌握单核、淋巴、浆系各阶段细胞形态特征; 中性中幼粒与单核的区别; 用红蓝铅笔描绘淋巴、浆、中幼红细胞形态。
单核细胞系统
单核细胞系统的发育阶段:
原单核细胞→幼单核细胞→单核细胞。
正常情况下血中无原、幼单细胞,骨髓中
也极少见到。
原单核细胞(monoblast)
胞体:较大。
胞质:较其它原始细胞丰富,
灰蓝色不透明、毛玻 璃样,无颗粒。 胞核:圆形或不规则,核染 色质呈疏松网状。 核仁:常为1个且大而清楚。
幼单核细胞(premonocyte)
胞体:常较原单核稍大。
胞质:较多,灰蓝色、不 透明,可见细小的 嗜天青颗粒。 胞核:不规则形,扭曲、
折叠,核染色质较
原单粗糙呈丝网状。 核仁:可有可无。
核染色质 聚集呈浅红色
淋巴细胞系统
淋巴细胞系统的发育阶段: 原淋巴细胞→幼淋巴细胞→成熟淋巴细胞, 分为T、B淋巴细胞。
原淋巴细胞 (lymphoblast)
胞体:较原粒小。 胞质:量很少,淡蓝色透 明,无颗粒。 胞核:类圆形,染色质 结成稍粗的粒状。 核仁:1~2个,清晰可见。
幼淋巴细胞 (prelymphocyte)
单核细胞(monocyte)
胞体:圆形或不规则形。
胞质:量多,灰蓝色,半 透明毛玻璃样,有
细小灰尘样颗粒。
胞核:形态多样,核染色 质较疏松呈索条状。
单核细胞
区别:
中性中幼粒细胞 单核细胞
中性中幼粒细胞
胞质 颜色 颗粒 胞核 形态 粉红色 细小但分布均匀 一侧扁平或凹陷
单核细胞
灰蓝色 非常细小如灰尘样 半透明 形态多样,呈肾形、 马蹄形等 较疏松呈索条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破骨细胞




脂肪细胞

胞体直径30-50μm, 呈圆形或椭圆形。 胞浆量多,充满大量大 小不一脂肪空泡


胞核圆或不规则形。较
小、染色质致密,无核 仁。





胞体直径20-100μm, 呈椭圆或不规则形。 胞浆多少不一,淡蓝色 或淡红色。见较多嗜天 青颗粒和数量不等、品
吞噬细胞

种各异的被吞嗜物。
巨核细胞的辨认及计数一般先用低倍镜寻
找,高倍镜或油镜进行鉴别。但是对原始巨核
细胞的辨认必须用油镜观察,必要时须结合细
胞化学染色和免疫标记检测进行鉴定。
一.原始巨核细胞

胞体较大 15~30μm,占巨核系统的5%~10%, 边缘不规则,呈泡状突起。 胞质量少,染深蓝色,无颗粒,可见核旁淡染区。 胞核较大,圆或椭圆,常有凹陷或折叠,见紫红 色粗大之染色质颗粒,排列紧密。 核仁2~4个,呈淡蓝色,不甚清晰。 过氧化物酶阴性,糖原强阳性。
胞。
单核细胞与粒细胞同属一个祖细胞系,所以原单 细胞和原粒细胞有时仅凭形态较难区别。 单核细胞形态总体表现为胞核染色质疏松、核形 有时不规则,胞浆量较多、呈灰蓝色、有时可见空 泡等。 幼单核细胞有时需和中性中幼粒细胞进行鉴别。
一.原始单核细胞

胞体大小15~25μm,圆或椭圆。

胞质略多,呈灰蓝色或浅蓝色,半透明感,如毛
(相当于溶酶体)。

胞核仍较大,圆,偶见小的凹陷,染色质较原淋
紧密和粗糙。

核仁模糊不清或消失。 过氧化物酶阴性。
幼稚淋巴细胞
三. 淋
不等。



可分大、小二种淋巴细胞,直径可由8到18μm 大淋巴细胞主要体现在胞质量丰富,染浅蓝或浅灰
蓝,可见少量大小不等的天青颗粒,核略大,染色质
较紧密,呈深紫红色。 小淋巴细胞主要体现在胞质量很少,有时甚至不见 胞质,似裸核样,呈浅蓝色,颗粒少见,核染色质紧 密成大块状,染深紫红色。


幼稚巨核细胞
三.巨核细胞




1.颗粒型巨核细胞 胞体甚大,直径约40~100μm,外形多不规则,占 巨核系统的50%~60%。 胞质量极丰富,染粉红色或浅紫红色,有时可见淡 蓝色,胞质内含有大量粗细不等的紫红色颗粒,常 凝集成簇,但无血小板形成。 胞核较大,形态不规则,常层层叠叠、多叶扭曲或 分叶状等,核染色质较粗糙,排列紧密呈团块状, 紫红色。 无核仁。
一.原




胞体直径15~25μm,圆或椭圆。 胞质量较多,染深蓝色或灰蓝色,不透明,无颗
粒。近核处有一半圆形浅染区。

胞核较大,居中或偏位,核染色质呈粗颗粒网状, 染紫红色。 核仁清晰1~3个。

原始浆细胞
二.幼







胞体直径12~16μm,多呈椭圆。 胞质量稍多,呈深蓝色或灰蓝色,不透明,通常近核 处有半圆形浅染区,有时可见空泡或少量紫红色细颗 粒。 胞核圆,占细胞1/2左右,居中或偏位,染色质已开始 凝聚并呈紧密粗糙感,染深紫红色,偶见残存的核仁。 此细胞有时亦可称为浆细胞样淋巴细胞、中间型细胞、 病毒细胞等。 幼浆细胞在鉴别时应特别注意与早幼红细胞的区别。
颗粒巨核细胞
2.产生血小板型巨核细胞
占巨核细胞10~20%,主要体现为 胞体内见多少不一的血小板
产生血小板巨核细胞
四.裸核
巨核细胞释放出大量血小板后, 仅剩之核。
裸核形巨核细胞
单 核 细 胞
单核细胞从原始阶段到成熟阶段因其形态变化
较小,特别在幼稚阶段不似粒红二系改变明显。所以
单核系统仅分原始单核细胞、幼稚单核细胞、单核细
胞质略增多,呈灰蓝色,有时可见伪足突起,胞
质内见多少不一的细小之嗜天青颗粒。

胞核较大,核形多变,多见有折叠、切迹、凹陷 等,染色质较原始阶段稍粗,排列成网状,染紫 红色。 核仁可有可无。 过氧化物酶可见弱阳性,呈弥散细颗粒状。

幼稚单核细胞
三.单核细胞



胞体大小为 12~20μm,圆或不规则。 胞质量增多,呈灰蓝色或灰红色;半透明如毛玻璃 样;有时可见伪足突起,胞质内见多少不一、分布 较均匀的细小之嗜天青颗粒。 胞核核形多变,多见有折叠、切迹、凹陷等,染色 质疏松可呈条索状和小块状,染紫红色。 核仁消失。 过氧化物酶可见弱阳性,呈弥散细颗粒状。
粒。

胞核大,圆形,核染色质呈颗粒状。排列成粗网 状,核膜清晰。 核仁1~2个,清晰可见,呈浅蓝色或无色。 过氧化物酶阴性。

原始淋巴细胞
二.幼 稚 淋 巴 细 胞

胞体直径
10~18μm,圆或椭圆。
胞质仍较少,呈淡天蓝色,偶有少许圆形,边缘 整齐,直径0.3~0.6 μm的紫红色天青胺蓝颗粒
巨 核 细 胞 系
巨核细胞在骨髓中数量较少。正常情况下
一张标准骨髓涂片可见7~35个巨核细胞。
巨核细胞是一种多倍体细胞即细胞中染色
体成倍合成后而细胞并不分裂,可使细胞的
体积及细胞核逐渐变大,倍体越多细胞越大
其直径可从20微米到100微米甚至可达140微
米。
在普通光镜下较早能被识别的巨核细胞为
8倍体细胞,至16倍体以上的细胞较易辩认。
浆细胞
组 织 嗜 碱 细 胞

胞体直径12-20μm,
呈多形。

肥大细胞
胞浆丰富并充满大量粗 大、排列紧密、大小一 致的嗜碱性颗粒。 胞核较小、圆形。染紫

红色,有时被胞浆中的
密集颗粒所遮盖。

胞体直径25-20μm, 呈长尾形、梭形。





内皮细胞
胞浆量少,分布于细胞 的一端或两端,呈淡蓝 或淡红色。
玻璃样,有时边缘不规则,如伪足状,无颗粒。

胞核较大,圆形,核染色质纤细疏松如丝网状。
染淡紫红色,似有半透明感。 核仁大而清楚,1~3个。 过氧化物酶阴性,后期可见弱阳性,呈弥散细颗 粒状。

原始单核细胞
原 粒 与 原 单 的 区 别
原始粒细胞
原始单核细胞
二.幼单核细胞

胞体大小为
15~25μm,圆或椭圆。






胞体直径8-20μm,多呈椭圆 形。 胞质丰富,呈深浅不一的蓝色 和红蓝相混的蓝紫色,或呈鲜 红色(火烧云状),有泡沫感, 可有很多空泡,或少数嗜天青 颗粒,近核处有明显的半圆形 空白区(系高尔基复合体所在 处),另有部分衰退型浆细胞 的胞质染色较浅,甚至于呈淡 粉红色或无色。 胞核明显缩小,圆,偏位,染 色质凝聚成条块状,呈车轮状 排列。 核仁消失。
幼稚浆细胞
幼浆与早幼红细胞的区别
三.浆



胞体直径8~20μm,多呈椭圆形。
胞质丰富,呈深浅不一的蓝色和红蓝相混的蓝紫
色,或呈鲜红色(火烧云状),有泡沫感,可有 很多空泡,或少数嗜天青颗粒,近核处有明显的 半圆形空白区(系高尔基复合体所在处),另有 部分衰退型浆细胞的胞质染色较
原红与原巨的比较
原始红细胞
原始巨核细胞
原红与原巨细胞外缘突起的区别
原红细胞基底部宽于游离端
游离端
原巨细胞基底部窄于游离端
原 红
原 巨
基底部
二.幼稚巨核细胞

胞体明显增大,直径30~50μm,外形多不规则, 边缘如撕扯状,占巨核系统的10%~15%。

胞质量增多,染蓝色或浅蓝色,近核处呈淡蓝色 或浅粉红色,并可见少量天青胺蓝颗粒,少数幼 巨核细胞质内颗粒还开始凝集成血小板。 胞核不规则,呈重叠、扭曲、肾形、分叶形等, 染色质开始凝集呈粗颗粒状或小块状,排列紧密。 核仁模糊或消失

胞核圆或椭圆形。常偏 于细胞一侧。染色质较 疏松,核仁有时可见。
肥大细胞
粉红色或无色。

胞核明显缩小,圆,偏位,染色质凝聚成条块 状,呈车轮状排列。 核仁消失。

浆细胞
其他非造血细胞
在骨髓涂片中除了常见的各种不同阶段的血
液胞以外,还可以见到一些大小不一、形态各
异的其他类型的细胞,亦称非造血细胞。
这些细胞虽然在骨髓涂片分类计数时无须 计入百分比,但在观察时也应注意这类细胞的 多少及有无形态学上的改变。另这类细胞只存 在于骨髓涂片中,所以临床上将这些其他细胞 视作骨髓穿刺成功的标志。
淋巴细胞
浆 细 胞 系
成熟B细胞(抗原依赖期)受抗原刺激后,可进
一步分化成浆细胞,浆细胞属于组织细胞类,广泛
分布于机体的淋巴结、脾、胸腺、骨髓和肠粘膜等
各种组织中。正常情况下,浆细胞和幼浆细胞不进
入血循环。当机体产生各种良、恶性病变时,方能 在外周血中见到多少不一的浆细胞、幼浆细胞等。 浆细胞生存时间不详,有些浆细胞在分泌完抗体 后即刻死亡。衰亡的浆细胞被骨髓和淋巴结中的组 织细胞所清除。

胞核呈圆形。染色质呈
网状,多无核仁。
成 骨 细 胞

胞体直径20-40μm, 呈椭圆或不规则形。常 多个成簇
5
1

胞浆丰富,深蓝色或淡 兰色,偶见少许嗜天青
2 7 6 4 3
颗粒。

胞核圆或椭圆形。常偏 于细胞一侧。呈粗网 状,可见核仁1-3个。
1 –7 均 是 成 骨 细 胞







胞体巨大,直径为60100μm,呈多形性。 胞浆丰富并充满大量细小 的紫红色颗粒。 胞核数较多(1-100个)、 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呈 粗网状,染紫红色。有核 仁1-2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