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核吞噬细胞系统ppt课件
第七章-免疫细胞课件
B2细胞(CD5-)受外来抗原刺激,经活化,克隆扩增,发生体细胞突变,产生高亲和性特异性抗体。 而CD5+B1细胞对外原抗原只产生有限的应答,主要对一些自己抗原产生应答,其应答特征是不依赖T细胞的,其产生的抗体也无亲和性成熟。故CD5+B细胞产生的抗体为低亲和性和多反应性的IgM型自身抗体,及一些天然抗体。
T细胞亚群的分类:
根据TCRαβT细胞的功能可将其分为二类: 一类为调节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 (helper T lymphocyte, TH) 抑制性T细胞 (suppressor T lymphocyte, TS) 另一类为效应性T细胞 杀伤性T细胞 (cytolytic T cell, CTL或Tc) 迟发型超敏T细胞 (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 T lymphocyte, TDTH)
胸腺微环境
T细胞在胸腺的分化发育过程
三个阶段: 早期T发育为双阴性细胞阶段 其主要表型为CD4-和CD8-,故称为双阴性细胞(double negative, DN) 第二阶段为不成熟胸腺细胞 由DN细胞经单阳性细胞(CD4-,CD8+)进行分化为双阳性(CD4+,CD8+)细胞(double positive, DP)。 第三阶段为由DP细胞选择分化为只表达CD4+或CD8+的单阳细胞(single positive, SP),然后迁出胸腺,移居周围淋巴器官。
第七章 免疫细胞
第一节 造血干细胞
各种血细胞都起源于 共同的祖先细胞——造血干细胞
在人和动物周围血中,存在形态不同,功能各异的多种血细胞: 生命周期 红细胞 120天 粒细胞 20-60小时 血小板 5-10天 单核细胞 存在于骨髓 约为5天 存在周围血 可超过200天 淋巴细胞 数月至数年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生理特点
一般性质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单核吞噬细胞结构)MPS细胞又称大吞噬细胞,它具有吞噬细胞的一般特征,如何通过 吞饮摄入液体异物,也可通过吞噬摄取颗粒性异物,还可识别某些化学刺激物的浓度,表现出定向运动的能力, 即具有趋化性。MPS细胞在吞噬异物后,细胞内会发生一系列代谢改变,如糖代射增强,能量产生增加,活性氧 生成增多等。MPS细胞胞浆中还含有非特异性酯酶、碱性磷酸二酯和过氧化物酶等。在细胞分化和激活过程中, 这些酶的量及细胞内的定位可发生改变。此外,由于MPS细胞表达丰富的粘附分子,对玻璃与塑料制品具有强的 粘附性,故又被称为粘附细胞(adherentcell),借助这个特性可将MPS细胞与淋巴细胞分离。
主要特征
形态结构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单核细胞一般为圆形,直径约10-20μm;巨噬细胞大小不等,直径约10-30μm或更大,常 有伪足,呈多形性。单核/巨噬细胞有圆形或椭圆形的核,胞浆中富含溶酶体及其他各种细胞器。
细胞的表面分子
1.表面受体MPS细胞表面有多达80种以上受体分子,它们与相应的配体结合,分别表现感应与效应功能。包 括捕获病原异物,加强调理、趋化、免疫粘连、吞噬、介导细胞毒作用等。例如,免疫球蛋白Fc受体(FcγRⅠ 即CD64、FcγRⅡ即CD32、FcγRⅢ即CD16)补体受体(CD1即CD35、CD3即CD11b/18或Mac-1)可以分别与IgG的 Fc段及补体C3b片段结合,从而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活化和调理吞噬功能。此外,单核/巨噬细胞还表达各种细胞 因子、激素、神经肽、多糖、糖蛋白、脂蛋白及脂多糖的受体,从而可感应多种调控其功能的刺激信号。
免疫处自稳功能
机体生长、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衰老与死亡的细胞以及某些衰变的物质,它们均可被单核吞噬细胞吞噬、消 化和清除,从而维持内环境稳定。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MPS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由其衍生的各种组织器官中的巨噬细胞(m)的总称,组织中的巨噬细胞随所在器官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图1[单核吞噬细胞的分布])。
具有强大的吞噬能力。
主要功能为:①通过清除损伤和衰老的细胞及变异细胞维持机体自身稳定,即在机体内起“清洁工”的作用;②非特异地吞噬和破坏侵入机体的病原体和其他异物;③在机体的特异性免疫中,处理并呈递抗原信息给淋巴细胞,诱导免疫反应和调节免疫应答。
..梅契尼科夫于1882年在许多动物中观察到吞噬现象,并首先提出巨噬细胞一词。
K.A.Z.阿绍夫1913年把全身各处对胶体染料有强吞噬力的细胞归纳为网状内皮系统。
这包括血窦及淋巴窦的内皮细胞,脾脏、淋巴结等器官中的网状细胞以及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他认为网状细胞可能变为巨噬细胞,它们共同起源于间充质细胞。
后来发现网状细胞及内皮细胞无明显的吞噬能力,并且它们的起源不同。
1969年拉尔夫?范?菲尔特根据单核细胞的分化过程,提出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PS)一词,用以取代网状内皮系统一词。
单核细胞是这样分化的:造血干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集落形成细胞(CFU-GM,为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共同前体细胞)→原单核细胞→幼单核细胞→单核细胞。
各种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均由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迁移到组织中进一步成熟而形成,从单核细胞到巨噬细胞的变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二者的功能又相同,所以实际应用中二者常相提并论,其用名也十分混乱,后者又称吞噬细胞、组织细胞、大单核细胞,等等。
MPS细胞的形态单核细胞是血液中白细胞的一种,占白细胞总数的3~8%(240~480个/mm),在赖特(原译瑞氏)氏染色血涂片上,单核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0~18m,平均约15m,是最大的白细胞。
细胞质为弱嗜碱性,染色浅灰蓝色,内有大小不等的直径约0.1~0.2m的嗜天青颗粒(为溶酶体),核呈肾形或马蹄形。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与正常红细胞系统详解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与正常红细胞系统详解————————————————————————————————作者:————————————————————————————————日期: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单核-巨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MPS)是高等动物免疫系统的一部份,由可以进行吞噬作用的细胞组成。
包括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中固定或游走的巨噬细胞,在功能上都具有吞噬作用。
单核-巨噬细胞均起源于骨髓干细胞,在骨髓中经前单核细胞分化发育为单核细胞,进入血液,随血流到全身各种组织,进入组织中随即发生形态变化。
当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进入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后,一般不再返回血液循环。
巨噬细胞在组织中虽有增殖潜能,但很少分裂,主要通过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补充。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细胞具有吞噬能力,除了吞噬细菌等外来病原,还可吞噬自身老旧的细胞(如库普弗细胞吞噬红细胞)、抗原抗体复合物、蓄积的脂质等,并可在吞噬外来抗原后与辅助T细胞进行抗原呈现,活化特异性免疫反应。
吞噬细胞与淋巴球、肥大细胞、粒细胞等有互相促进或抑制的交互作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失调会造成疾病。
正常红细胞系统的介绍正常红细胞系统在成熟过程中的变化特点骨髓中幼红细胞存在于血窝(nlst)或血岛(Island)中,形成红细胞集落,常常是中心性网状。
脱核后红细胞的大小常常可作为各种原因贫血诊断依据、如巨幼细胞贫血,小细胞贫血以及正细胞贫血等。
在发育过程中其特点:(1)细胞由大逐渐变小;(2)细胞核中异染色质凝聚不断增加,核仁从明显到逐渐消失;(3)细胞成熟时整个细胞核诽出细胞外;(4)细胞质内核蛋白体、线粒体由多到少、最后消失。
与此同时细胞质电子致密度不断增加,由于血红蛋白合成不断增加之故;(5)随着红细胞逐渐发育成熟,胞质中铁蛋白颗粒由较多变为较少。
(一)原红细胞:较原粒细胞大,呈不规则圆形或卵圆形。
细胞核大,呈球形,核质淡,以常染色质为主,仅有少量异染色质在核周凝聚。
动物组织胚胎学--免疫系统 ppt课件
Marginal zone-红、白髓交界处。其与白髓之间有边缘窦,
是淋巴细胞由血液进入淋巴组织的重要通道。是脾脏首先捕获抗原的部位
ppt课件
10
Red 脾索-各种免疫细胞,淋巴细胞中以B细胞为主。 pulp 脾窦-多孔隙的栅栏状。
收缩状态
ppt课件
扩张状态
11
脾脏的血液通路模式图 具有特征性的笔毛动脉。
包括:血液单核细胞、结缔组织的组织细胞、淋巴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和交错突细胞、
肝枯否氏细胞、肺尘细胞、中枢神经的小胶质细胞、表皮朗格罕细胞、骨的破骨细胞。
功能 吞噬作用-外来异物和自身衰变成分。 参与免疫应答-处理并呈递抗原,启动免疫反应。杀灭外来病原体和肿瘤细胞 分泌活性物质-50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ppt课件
ppt课件
3
Lymph node
-体内最专一的淋巴器官
位于淋巴循环的通路上,具有数 条输入淋巴管。
实质包括外围的皮质和中央的髓质。
ppt课件
4
皮质
淋巴小结-生发中心:帽、明区、暗区。B细胞 副皮质区-弥散淋巴组织。胸腺依赖区。具有毛细血管后微静脉。 皮质淋巴窦-接收来自输入淋巴管的淋巴。滤过清除。
13
皮肤-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被皮系统
皮肤衍生物
毛与毛囊 皮脂腺 汗腺 乳腺
ppt课件
14
ppt课件
15
ppt课件
16
ppt课件
17
ppt课件
18
ppt课件
19
ppt课件
20
皮肤三层结构
ppt课件
21
表皮及其角质层
ppt课件
22
毛囊与皮肤腺
ppt课件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概念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概念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MPS)是人体内一组具有吞噬作用的单核细胞的系统。
它包括骨髓中的单核细胞系列、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
单核细胞系列包括骨髓中的幼稚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前体细胞。
这些细胞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各个组织,细胞分化为具有吞噬能力的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是MPS中的核心成员,它是一类具有吞噬功能的专门细胞。
在组织中,巨噬细胞可以出现在各个器官和组织中,如肝脏的Kupffer细胞、脾脏的多种巨噬细胞、淋巴结和肾脏中的巨噬细胞等。
MPS的主要功能是清除和吞噬体内外的病原微生物、细胞垃圾、死亡细胞和其他异物,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此外,MPS还参与调节免疫反应、促进组织修复和调节炎症反应等。
总结来说,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是一套由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组成的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吞噬病原微生物和清除细胞垃圾,起到机体保护和免疫调节的作用。
第12章 免疫系统PPT课件
Immune System
思考题:
1.名词解释: ①血-胸腺屏障;②淋巴小结
2.列表比较:淋巴结和脾的组织结构。
下次课内容:消化系统
1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5.上皮C
2.内皮基膜
1.内皮C
血-胸腺屏障
3.巨噬C
24
3、胸腺的功能——培育 T 细胞。
但须要2个条件: (1)稳定的内环境。 (2)激素的维持
(上皮性网状 C 可分泌胸腺素和胸腺生成素)
25
(二) 淋 巴 结(Lymphoid Node)
被膜 小梁
结构 :
(trabecula)
实质 皮质 (cortex) 髓质 (medulla)
网状组织模式图
7
(二)存在方式
1.淋巴小结(又称淋巴滤泡): (1)定义:以B淋巴细胞为主密集形成的圆球
性小体。 (2)功能:体液免疫。
淋 巴 小 结
8
(二)存在方式
2.弥散淋巴组织:T淋巴细胞为主,细胞免疫。 弥 散 淋 巴 组 织
9
(二)存在方式
3.淋 巴 索:B淋巴细胞为主,体液免疫。
淋 巴 索
巨噬 C、淋巴 C 等。
31
被膜下窦 小梁周窦
32
被膜下窦
被膜下窦
33
(2)髓质:
髓索:索状淋巴组织,含B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 胞等。 髓窦:和皮窦相同,巨噬细胞更多。
34
35
3、淋巴结内的淋巴通路
免疫细胞-幻灯片-(3)(1)
主要生物学功能包括:(1)细胞毒作用, 可识别和杀伤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2) 免疫调节作用:活化后释放IL-1、IL-2、 IL-3、IL-4、IFN-γ、TNF等细胞因子,调 节免疫应答
4.Th 、 Tc、Treg
Th细胞 根据分泌细胞因子的不同分为 Th1、Th2、Th3和Th17。Th1细胞偏向于 分泌IL-2和IFNγ;Th2细胞偏向于分泌IL-4、 IL-5 、 IL-6 、 IL-10 ; Th3 细 胞 分 泌 TGF-β 发挥负调节作用;Th17分泌IL-17
磷脂酰丝氨酸
Toll样受体:识别G+菌肽聚糖、磷壁酸和病毒RNA
巨噬细胞表面受体
调理性受体:IgG Fc受体、补体受 体
细胞因子受体
巨噬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识别、清除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 参与和促进炎症 杀伤肿瘤和病毒感染的靶细胞 加工提呈抗原并启动适应性 免疫调节作用
二、树突状细胞
5.Fc受体 成熟B细胞表面可表达IgG的Fc
的受体,与抗原-抗体复合物中IgG的Fc段 结合,有利于B细胞对抗原的捕获和识别。
6.MHC分子 MHC-Ⅰ和MHC-Ⅱ分子
7.丝裂原受体 美洲商陆和LPS的受体
(三) B细胞亚群及其功能
根据CD5的表达与否分为:B-1和B-2细胞 B-1细胞:产生于个体发育早期;表达CD5与
树突状细胞
Department of Immunology
树突状细胞功能
提呈抗原与免疫激活作用 免疫调节作用 免疫耐受的维持与诱导
三、NK 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 来源于骨髓淋巴样干细胞,是不同于T、B 淋巴细胞的第三类淋巴细胞。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第10章--免疫系统
成 淋巴组织 淋巴小结
胸腺 骨髓
组织学与胚胎学
淋巴结 脾
扁桃体
淋巴细胞
免疫细胞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抗原提呈细胞
概述
组织学与胚胎学
功能
❖免疫防御:体外 Ag(Antigen)
❖免疫监视:体内变异细胞 ❖免疫稳定:体内衰老细胞
组织学与胚胎学
免疫(immune)
组织学与胚胎学
血-胸腺屏障
①内皮C ②内皮基膜
③血管周隙 巨噬C
组织学与胚胎学
2.胸腺功能: 是形成初始T细胞的场所 分泌胸腺激素
二、淋巴结
* 颈部 * 腋下 * 腹股沟 * 肠系膜 * 脊柱前区
组织学与胚胎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
1.结构
肾形,豆形
致密结缔组织被膜,伸入实质形成小梁,成为 支架结构。 输入(凸面)和输出淋巴管(门部) 实质: 淋巴组织分成皮质和髓质两部分
实质
白髓 红髓
淋巴小结 边缘区
脾索 脾血窦
被膜 小梁
组织学与胚胎学
白髓 红髓
白髓
L小结 边缘区 A周围L鞘
组织学与胚胎学
红髓
脾索 脾窦
组织学与胚胎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
脾 窦 扫 描 电 镜
Splenetic sinusoid
组织学与胚胎学
白髓: A周围L鞘:中央A+弥散LT:TC区. L小结(脾小体):BC区. 边缘区: TC 和 BC.
组织学与胚胎学
以网状组织为支架,网孔中充满淋巴细胞和 其它免疫细胞。是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弥散淋巴组织(diffuse lymphoid tissue)
淋巴小结(lymphoid nodule)
大吞噬小吞噬实验PPT课件
称为嗜中性物质。
•
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胞质、核仁含较多酸性物质,染成较浓厚的蓝色;中幼红细胞既含
酸性物质,又含碱性物质,染成红蓝色或灰红色;完全成熟红细胞,酸性物质彻底消失后,染成
粉红色。
•
•
3.pH的影响 (pH6.4~pH6.8)
•
细胞各种成分均属蛋白质,因蛋白质系两性电解质,所带电荷随溶液pH而定,在偏酸性环
•
4.染色方法和注意事项
•(1)血涂ຫໍສະໝຸດ 干透后固定,否则细胞在染色过程中容易脱落。
•
(2)冲洗时应以流水冲洗,不能先倒掉染液,以防染料沉着在血涂片上。冲洗时间不能过
久,以防脱色。如血涂片上有染料颗粒沉积,可滴加甲醇,然后立即用流水冲洗。
• 2019/11/15
19
步骤
• 洗手 消毒 扎手指(一针见血)
态。
2.染色原理
•
既有物理的吸附作用,又有化学的亲和作用。各种细胞成分化学性质不同,对各种染料的亲
和力也不一样。如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为碱性蛋白质,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染粉红色,称为
嗜酸性物质;细胞核蛋白、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胞质为酸性,与碱性染料美蓝或天青结合,
染紫蓝色或蓝色,称为嗜碱性物质;中性颗粒呈等电状态与伊红和美蓝均可结合,染淡紫红色,
油镜检查:寻找中性粒细胞,如果染色结果正确,可见细胞核 及被吞噬的细菌染成紫色,而粒细胞的细胞浆则为淡红色。
2019/11/15
22
实验报告
画图:
• 大吞噬(巨噬、 鸡红细胞) 小吞噬(中性粒、 细菌、 红细胞及其他细胞) 小吞噬实验方法
注:画图要注意视野、比例、颜色、背景、标注
纸入盆,双凹片、针入瓷缸(前面),油片入玻璃缸(后面), 泡手
单核吞噬细胞
单核吞噬细胞细胞的特殊功能,由它们身上所具有的单核——吞噬细胞。
单核吞噬细胞可以在一秒钟内处理大量被抗原侵入细胞,通过分解外来微粒,达到清除体内异物的目的。
单核吞噬细胞这个称呼是因为它们在被称作粒细胞的其他血液成分攻击时会进行自卫性反击。
它们分泌的杀菌肽可以溶解病原体,并将其赶回外部环境。
单核吞噬细胞对抗原具有极强的敏感性,即使对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微小物质也同样敏感,只要其他白细胞能捕获并杀灭之,它便不会采取反击措施。
单核吞噬细胞分布广泛,主要位于淋巴组织、脾脏及胸腺中。
单核吞噬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特点决定了它在免疫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1922年英国生物学家霍华德·罗伯茨(howard roberts)从猪血浆中分离出了“单核巨噬细胞”。
它是一种体积很大的圆球状细胞,直径20~40μm,比血细胞稍大。
单核吞噬细胞表面呈凹凸不平,还有多种糖蛋白和糖脂分子附着。
其周围有粗大的微丝束环绕,又有发达的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等。
它们能吞噬各种微生物和异物颗粒。
在单核吞噬细胞中心部位有一囊状结构,叫做核。
其中包含有数量很多的染色质颗粒。
每个单核吞噬细胞有一个大型核仁,里面储藏有来自各种血细胞的核糖体,用以合成抗体。
1933年,苏联科学家鲁沙诺夫和加宁共同证实了b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指出b细胞能提取和加工抗原。
同年,美国生物化学家斯凡坦诺和哈根斯首次阐明了b细胞在抗感染免疫中的地位。
人的抗感染免疫是由抗原提呈细胞( b细胞)和抗体分子(a和c)两者相互作用而完成的。
b细胞是最早被发现并命名的抗感染免疫细胞。
随后,他们发现抗感染免疫细胞是由活跃的“浆细胞”(又称b细胞)、“记忆细胞”(又称浆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三者组成的。
它们在抗感染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b细胞可通过细胞间的接触和吞噬作用来识别和摄取抗原。
同时它能激活抗体,产生免疫效应。
此外,它能分泌多种具有不同免疫活性的细胞因子。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细胞功能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细胞功能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细胞的六个功能:(一)免疫防御功能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在激发免疫应答以前即可被MPS细胞吞噬并清除,这是机体非特异免疫防御机制的重要环节。
由于其吞噬能力较强,故有人将MPS细胞称为机体的清道夫。
在致病微生物激发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后,覆盖于病原体表面的IgG及补体激活片段C3b可与MPS细胞表面的FcR及CR1结合,发挥调理作用,使病原体更易被吞噬。
被吞入的细菌可被细胞内的某些酶类或活性氧所杀灭;另一方面,在对异物颗粒的吞噬、杀灭过程中,可能出现酶体外漏现象,从而造成对邻近正常组织的损伤。
(二)免疫处自稳功能机体生长、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衰老与死亡的细胞以及某些衰变的物质,它们均可被单核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和清除,从而维持内环境稳定。
(三)免疫监视功能MPS细胞构成机体肿瘤免疫的重要一环。
一般认为只有激活的巨噬细胞才能有效地发挥杀瘤效应,其机制可能是:?吞噬肿瘤细胞;?借助抗瘤抗体的ADCC作用杀伤瘤细胞;?产生TNf及IL-1等细胞因子,直接或间地发挥杀瘤作用;?产生某些酶及活性氧分子直接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四)抗原呈递功能MPS细胞是最重要的一类抗原呈递细胞。
外来抗原经单核吞噬细胞处理后呈递给T细胞,这是诱发免疫应答的先决条件。
此外,在抗原呈递过程中MPS细胞产生的IL-1也是TH活化不可缺少的刺激信号。
(五)免疫调节功能MPS细胞在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由于激活程度及分泌产物的不同,MPS 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有双相性;另一方面,体内各种因素也可通过影响单核吞噬细胞的膜分子表达等途径调节MPS细胞功能状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1.正相调节作用MPS细胞可通过下列途径启动和增强免疫应答,包括:?抗原呈递作用,诱导免疫应答启动;?分泌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各类生物活性物质,如IL-1、TNF-a、补体成分、各类生长因子等。
2.负相调节作用巨噬细胞过度激活可成为抑制性巨噬细胞,后者可分泌多种可溶性抑制物如前列腺素、活性氧分子等,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或直接损伤淋巴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及抗原呈递
1. 来源:骨髓内的幼单核细胞
2. 组成:骨髓内的幼单核细胞
各组织或器管内的巨噬细胞 肝的库普弗细胞 肺的肺泡巨噬细胞 骨组织的破骨细胞 神经组织的小胶质细胞 皮肤的朗格汉斯细胞
3 功能:捕获和呈递抗原,辅佐免疫应答。
交错突细胞、滤泡树突细 胞、及微皱褶细胞亦为抗原呈递细胞。
5 单核细胞 (monocyte)
形态:球形 结构: L/M: 最大;
核呈卵圆形、肾形或马蹄形,常偏位,染色浅; 胞质较多,弱嗜碱性,浅灰蓝色,内含许多细 小的嗜天青颗粒。 E/M: 细胞表面有微绒毛和皱褶; 胞质内有吞噬泡、RER及线粒体等。
功能:活跃的变形运动、趋化性、吞噬功能, 为巨噬细胞的前身。
可分为
a 辅助性T细胞
扩大免疫应答
b 抑制性T细胞
减弱或抑制免疫应答
c 细胞毒性T细胞 主要参与细胞免疫
人T淋巴细胞电镜图
2)B细胞
又称骨髓依赖淋巴细胞(bone marrow dependent lymphocyte) 主要参与体液免疫
3)大颗粒淋巴细胞(large granular lymphocyte,LGL )
功能: 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吞噬功能
3 嗜酸性粒细胞 (eosinophilic granulocyte, E)
形态:球形
结构:L/M: 核常分2叶; 胞质内充满粗大均匀的嗜酸性颗粒,在 Wright染色中呈桔红色
E/M: 颗粒有膜包被,内含方形或长方形结晶体。 为组胺酶,芳基硫酸激酶等。
功能:有趋化性;可减轻过敏反应;杀灭寄生虫。 在过敏性疾病和寄生虫感染时,E增多
E/M: 胞质内含2种小管系统:开放小管系和封闭小管系
2种血小板颗粒:特殊颗粒和致密颗粒。
功能: 止血和凝血
血小板功能
l 参于止血和凝血
表面糖衣,凝血因子Ⅲ;颗粒内凝血物质. 凝血因子Ⅲ ↓
凝血酶原→凝血酶
↓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
血细胞 血凝块
l 保护血管内皮,参与血管内皮修
复,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6 淋巴细胞 (lymphocyte)
形态: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等; 结构:胞核呈圆形,一侧常有小凹陷,染色深;
胞质较少,嗜碱性,呈蔚蓝色 功能:免疫防御功能
淋巴细胞的分三类:
即T细胞、B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K细胞和NK细胞)
1)T细胞
又称胸腺依赖淋巴细胞(thymus dependent lymphocyte)
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
造血干细胞:hemopoietic stem cell
又称多能干细胞,是各种血细胞的原始细胞。 基本特性:①具有很强的增殖潜能;
②多向分化能力; ③自我复制能力。
造血祖细胞: hemopoietic progenitor
是已失去多向分化能力的原始干细胞,只能向一 个方向分化形成某一系的血细胞。
4 嗜碱性粒细胞 (basophilic granulocyte,B)
形态:球形
结构:L/M: 胞核分叶或呈S型,常被胞质内颗粒掩盖; 胞质内含有嗜碱性颗粒,大小不等,分布 不均,染成蓝紫色。
E/M: 颗粒有膜包被,其内含组胺、肝素、白三 烯、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
功能:与肥大细胞功能相似,参与过敏反应
血细胞发生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1 胞体由大变小,巨核细胞除外
2 胞核由大变小,RBC核则消失;核着色由浅变深
杀伤细胞:K细胞 借助细胞膜上的Fc受体与抗原抗体复合物 结合,从而杀死抗原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 不依赖抗体的作用即能杀伤某些靶细胞
四 血小板
(blood platelet) 形态:外形呈双凸扁盘状,大小不一
结构:L/M: 星性或多角形;无细胞核,但有细胞器; 每一血小板周围部分染成浅蓝色,称透明区, 中央部分有紫色颗粒,称颗粒区
2 中性粒细胞 (neutrophilic granulocyte,N)
形态:胞体球形 结构: 胞核呈蓝紫色,染色质呈块状,着色深;
成熟的胞核多为分叶状,一般可分2~5叶, 常见为3叶核,幼稚的N胞核呈杆状。 胞质中含许多散在细小的颗粒。 嗜天青颗粒 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等 特殊颗粒 碱性磷酸酶,吞噬素,溶菌酶等
数量:占红细胞总数的0.5-1%.
网织红细胞
三 白细胞 (leukocyte, white blood cell, WBC)
1 白细胞的分类
白细胞
有粒白细胞 无粒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50-70%) 嗜酸性粒细胞(0.5-3%) 嗜碱性粒细胞(0-1%)
淋巴细胞(20-30%) 单核细胞(3-8% )
造血组织 红骨髓
血窦
网状组织 不同发育阶段的血细胞 巨噬细胞 浆细胞 脂肪细胞
造血诱导微环境
是造血细胞赖以生存、增殖和分化的场所。 骨髓造血微环境包括骨髓的神经成分、 微血管系统、纤维、细胞外基质及骨髓 基质细胞等。基质细胞包括骨髓中的成 纤维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网状 细胞和载脂细胞等。除作为造血细胞的 支架外,还可通过细胞间通讯、分泌多 种造血调控因子、产生细胞外基质等多 种途径调控血细胞生成 。
血液 Blood
内容
1 血液的构成 2 各类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3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4 血细胞发生
一 血液 的构成
血细胞 血液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水
血浆
白细胞,血小板 红细胞
血无机盐等
二 红细胞 (erythrocyte, red blood cell, RBC)
五 血细胞的发生
(一)造血器官
人的主要造血部位 出生前:血岛、肝(第6周)、脾(第4、5月)、骨髓 出生后:主要为红骨髓
(二)骨髓的结构
红骨髓:造血组织+血窦 黄骨髓:脂肪组织+少量的幼稚血细胞 造血组织:主要有网状组织和造血细胞构成。
(三)血细胞发生
分三个阶段:原始阶段、幼稚阶段和成熟阶段
骨髓光镜结构
形态:胞体双凹圆盘状; 成熟红细胞无核,无细胞器, 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hemoglobin)
特点:1、有一定的弹性和可塑性 2、细胞膜具有特殊的 ABO 血型抗原
功能:结合,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网织红细胞 (reticulocyte)
概念:指周围血液中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胞质内有残存的核糖体。 它可反映骨髓生成红细胞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