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重大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什么
十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什么?答:《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中,把“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明确地提了出来。
这一总要求,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提出来的,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为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基本着眼点,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信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这就要求我们围绕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
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全社会诚实守信意识。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这就要求我们切实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了形势和任务,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取得了重要进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不懈努力。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的成效。
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拥有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种有利条件。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
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
同时,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任务艰巨而繁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第 1 3卷 第 4期
V0 .3 N . 11 o4
鄂
州 大
学
学
报
J u a fE h u Unv ri o r l o z o iest n y
20 0 6年 7月 J1 06 u. 0 2
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把握 的几个 问题
定 时 间 内 相 互适 应 , 形 成 相 对 和谐 、 宁 的 局 面 。 但 这 种 便 安
和谐 社 会 是 美 好 社 会 ,但 并 不 是 无 矛 盾 、无 差 异 的社 会 。 证 唯 物 主 义 原 理 告诉 我们 , 观 事 物包 括人 类 社 会 在 辩 客
内 , 是 不 断 发 展 变 化 的 , 盾 无 时 不 在 , 处 不 在 , 盾 是 都 矛 无 矛 事 物 存 在 的普 遍 规 律 和 根 本 法 则 ,是 一 切 事 物 发 展 的 内在 源 泉 和 动 力 。在 社 会 的发 展 演 化 进 程 中 , 谐 总 是 相 对 的 , 和 绝 对 静 止 的 和 谐状 态是 不 存 在 的 。 成社 会 的各 要 素 , 一 构 在
构 建 社 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主 义 和 谐 社 会 是 党 的 十 六 届 四 中全 会 明确 提
出 的 一 个新 的重 要 思 想 和 战略 任 务 。认 真 学 习 和 深 刻 领会 这 一思 想 , 于 不 断 推 进社 会 主 义现 代 化 事 业 , 证 经 济社 对 保 会 协 调 快 速 发 展 。 利 实 现 全 面 建设 小康 社 会 的奋 斗 目标 , 顺
化解利益冲突 , 由此实现利益关 系趋 于均衡 的社会 。 并
因 此 , 构 建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的 过 程 中 , 们 要 建 立 在 我 和 完 善 以 利 益 调 节 为 核心 的社 会 整 合 机 制 .建 立 规 范 的 对 话 和 协 商 机 制 , “ 表 最 广 大 人 民 的根 本 利 益 ” 把 代 的要 求 具 体 化 ,引 导 各 个 利益 群 体 以理 性 、合 法 的形 式 表 达 利 益诉 求 , 善 处 理 各 种 社 会 利 益 关 系 。 而 在 矛 盾 和对 立 中协 调 妥 从 社 会 各 阶层 利 益 , 整合 社 会 资 源 , 节 社 会 矛盾 , 护 社 会 调 维 稳定 , 矛盾和对立 中寻求合作与共 识 、 求共 同发展 . 在 谋 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问题分析
关键 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经济发展 性商品过剩与高档商品畅销并存 ,大量商品房屋 次,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
积压与广大 工薪阶层无房缺房、居住拥挤现象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 』 : 是指以人为主体的 社会和谐发展状态 , 它包括人与 自然之『 人与 Ⅱ ] 人之间、社会结构之间的和谐二 个方面的基本内 二 涵。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 , 社会的和谐 , 既包
问题 推 进
加快 经济结构调整是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 、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 一 条主线 ,也是构建和谐社 会重 [之重的任务。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首先 , I j 要协调产业 发展的父系。按 照统筹城 乡发展的要 求 ,加强农业基础 ,重视解决好农业、农村、农 民问题。加快发展现 代服务业,改造提高传统服 务业 ,提 高第三产业在 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其
国会 管 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 干问题分析
刘向红 大庆油田稳定工作协调眼务中心
康发展和实现共 富裕的目 。 标 3 生产结构与资源结构之间存在矛盾。从与 . 须 对和 谐社 会和 经 济 发展 的 关 系有一 个 全新 的认 识 。和 谐社 会构 建 与 经济 发展 是 相互 促进 、 相 互 自然资源关系看 ,生产结构仍未摆 脱对基础工业 作 用的 ,一 方 面经 济 发展 离不 开和 谐 社会 ,另一 的过分依赖 ,生产过程中能源 、原材料消耗高的 方 面它 又 为和 谐 社 会 的构 建 提 供 物 质 支特 。 为 产业低度化现象仍很普遍 ; 从与社会资源关系看, 此 ,提 出要 正 确认 识 影响 和谐 社 会构 建 的经 济 因 我国建设资金短缺 、劳动力严熏过剩与产业结构
含稳定 、协调 , 又高于稳定 、协调, 它是社会稳定 和协调的理想状态; 既体现公平又促进效率 , 它是 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既包含社会发鹱的动力机制 , 又包含社会发展的平衡机制 , 它是社会动力机制和 平衡机制的统 一; 既是一种价值 目 , 标 又是一种不 不平衡,因此直接制约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和谐社会必须确定按贡献分配的基本原则, 断推进的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 , 它是价值 目 标和社 二、 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发展对策 在生产劳动领域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 ,既要保 会历史过程的统一。 构建和谐社会应从经济发展和谐人手 ,要协 证不同性 质的劳动投入得到不同的报酬,又要保 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面临的经 调 内部各个方面的关系,使得彼此要相互适应 , 证同工同酬。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职工的收入 济发展问 题 相瓦促进 ,经济 发展进程要持久性、连续性和可 分配 ,应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非公有制 ( 一)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加剧了牡会不和谐 再生性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 企、职1 的收入 ,要确保各地政府制定的最低工 l 二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重复建设、盲目投资、片 ( 一)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资线得到执行 。在国民收入再分配环节 ,调整不 面追求速度的现象 ,已经不是单纯的经济现象 , 目前,我国虽初步建立起 了市场经济体制 , 同阶层的利益结构,调节好社会成员之 间的牧人 蔓延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这一方面是因为市场化 但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 、不规范 ,市场经济体制 差距,使经济 发展的成 果惠及全体入民。既要扩 程度的提高 , 会投资明显增加,投资主体越来 社 公平、公正的效用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全 大开支 ,提高满足,大群众共同需要的水平和社 越趋向社会化 ,投资成为一种普遍的公众行为 ; 国统一的大市场还没能建立起来,地方垄断盛行 会公共 产品的供给水平 ,又要强调社会公平 ,完 另一方面 ,随着行政体制改革 ,进一步调动了地 使市场竞争难 以做到 公平导致产 品供 需严重失 善社 会保障制度 ,解 决困难群众的基 本生活需 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过分的投资热情往往 衡,拉大了地 区间经济利益差距。市场价格机 制 要 。 形成一种冲动 ,并演变成区域性的投资增长 ,扩 的不完善 ,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的长期存在 ( 四)大 力发展循环经济 大了经挤发展不协调的社会性影响 。所以。经济 以往我国的传统工业 主要 是高投入 、高污 拉大了城 乡间的收入差距,而工业中上下游产业 发展 中的这些不协调的问题 ,进~ 步加剧了社会 产品间价格的剪刀差拉大了上下游产业闾从业人 染、高排放、低效率的 。三高一低。型产业,不 发展的不和 偕 ,由此 引发的士地 问题 、拆迁 问 员的收入差距 ,部分垄断行业的高收入也拉大 了 符合资源形势的要求和循环经济理念。在改造。 题 、环境 问题以 及其 他方面的社会 问题比较 集 三高一低。产业的时候 ,要根据循环经济的评价 与其它行业从业人 员闻的收入差距 。市场法制不 中,并呈现出群体性特点。 健全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仍较严重,近 原则.从生产制造—— 消费使用—— 废弃物处理 ( 二)经济结构 、产业结构的 矛盾扩火为社 年来我 国社会中不断出现的假 冒伪劣产品 ,对公 的全过稃米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建立激 会 矛盾 。 励机制,鼓励企业发展内部资源循环利用,采用 有财产的掠夺和侵 占,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权 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存 以 F几个方而的问 高效率的设备 、』艺 ,从源头 上杜绝资源浪费; : 力参与分配、血泪工厂对工人的残酷剥削等等, 题: 督促企、使用污染物综合处理设备,减少有害物 他 既扰乱 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 序,扭曲了资源的配 1 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 , . 特别是第三产业 比 质的排破;强制企、尤其是家电、汽车 、计算机 置,也加大了社会不和谐的因素。 重明 偏低,而 且 部结构不合理 。与世界多数 内 等电子 、饥械行业 ,回收其废弃产品,以达到资 因此 ,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市场 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任 C P 中所占 D 源的高效利用,从而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 经济体制。首先 ,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 , 比重偏低。 严厉打击各种地方保护主义,加强商品和要素在 参考文献 : 2 地区间产业结构不合理 ,这种不合理突出 . 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经济与社会发展 全 国范围内的流通 ,使各地区的市场主体在公平 …论 “ 表现在产业财经纵横结构趋 同,重复建设严重。 『 .韦玮20 年9 J 1 05 月 的环境 下充分 自由的竞争,以发展本地区经济, 据测算, 目前我国东、中 、西部工 业结构的相似 经济 展与 建 会主 和谐 会国 国 发 构 社 义 社 务院 资 缩小区域问的差距。其次 ,必须尽快完善市场价 研 究中 心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 率达 9 .% 3 5 以上,甚至省内地市间的产业趋同化 格机制,取消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 ,以缩小城乡 报【,自津夫20 年第6 J ] 04 期 现象也很严重,这不利于 国民经济的稳定协调健
在不断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中构建和谐社会
在不断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中构建和谐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社会问题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关注也日益增多。
为了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我们必须积极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构建和谐社会。
本文将探讨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中如何使社会和谐,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首先,要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我们需要深入分析社会问题的根源。
社会主要矛盾通常是指社会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矛盾集合体,是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
我们必须准确识别这些社会问题的本质,才能找到解决之道。
例如,在目前的社会中,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成为了制约社会和谐建设的主要矛盾之一。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和引导,推行相关政策措施,确保经济发展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其次,解决社会主要矛盾需要加强社会多元化的管理。
社会多元化是指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差异和多样性,包括文化、宗教、民族、性别等方面的差异。
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导致社会冲突和不和谐。
为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我们需要尊重和保护每个个体的权益,加强对于社会多元化的管理和引导。
例如,对于不同文化和宗教信仰的人群,我们应该倡导相互尊重和包容,构建一个没有歧视和偏见的社会环境。
此外,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还需要注重教育的作用。
教育是培养人才和传承社会文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育的力量,我们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减少社会不平等。
同时,教育还可以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社会公德和道德水平。
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善教育资源的分配,提高教育的质量,为社会和谐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然而,要构建和谐社会并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解决起来并不容易。
每个社会主要矛盾都有其特定的解决方案和策略,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其次,社会中存在的利益冲突和现实问题也可能阻碍和谐社会的构建。
在推进社会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和阻力,寻求各方的共赢和妥协,达到社会的整体利益最大化。
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党的十*大提出,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实现“社会更加和谐”。
*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
胡锦涛同志年初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要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大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团结。
构建和谐社会要做许多方面的努力,当前尤其需要认真把握和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明确提出,要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传统单位制的社会结构正在向多样化的方向转变,但社会管理体制并没有很好地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从而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因此,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更新管理理念,努力实现社会管理体制和方法的创新,已经成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在总结社会管理经验、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分别明确了党委领导核心的地位、政府社会管理的职能、社会组织协同和公民广泛参与的作用。
可以预计,随着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格局的不断完善,政府管理与社会调节良性互动的社会管理体制必将发挥出巨大的社会整合功能,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制度保证。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的作用。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
基层党组织要在各种社会组织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同时要支持和保证各种社会组织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充分行使职能。
只有坚持以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才能有效地协调各方,保证基层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只有既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又积极支持和保障城乡居民自治组织和各种社会组织依法开展活动,才能更好地推进城乡基层的社会工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什么为重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什么为重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这就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着力点),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同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1、民主法治,就是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2、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3、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4、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5、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以上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
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是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总体特征,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原则: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构建和谐社会的几个主要着力点
构建和谐社会的几个主要着力点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在多个方面发力,从制度建设、社会治理、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积极探索和落实。
一、加强法治建设法治是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石。
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着力点之一是加强法治建设。
我们应积极培育和发展法治文化,提高全民法治素质,增强法律意识和公德意识。
同时,加大立法力度,完善法律法规,确保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权益。
提高司法公正性和效率,加强对法律的执行力度,建立健全法治监督体系,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二、推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我们应当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要注重推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的有机结合。
加大收入分配改革力度,缩小贫富差距,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权益。
加强财政和税收制度改革,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
推进就业优先战略,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通过经济发展解决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三、加强社会治理能力社会治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我们要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完善社会管理机制。
建立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模式,发挥政府、市民、社会组织等多方主体的作用。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推动社区自治,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加强公共安全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全。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提高社会公信力。
通过加强社会治理能力,实现社会治理的科学化、法治化、智能化,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四、推动文化教育发展文化教育是培养和谐社会新人的基础。
我们要加大文化建设力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推广普及艺术、体育、科技等各类文化活动,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素质。
重视教育公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机会,培养具有良好道德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
通过文化教育的发展,促进社会公民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的和谐进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在发展 , 其结 构的平衡 就会不 断接受挑 战 , 当量 的 变化积 累到一 定程 度 时 , 会 的和谐 程 度就 会 发 社
们要建 立和完 善 以利益 调节 为核心 的社 会 整合机
制, 建立规范的对话和协商机制 , “ 把 代表最广大
护社会 稳定 , 矛盾 和对立 中寻求合 作 与共识 、 在 谋 求 共 同发展 , 能不 断提 高社会 和谐 程度 , 社 会 才 使
更 加美 好 。 二 、 建社 会 主 义 和谐 社 会 不 能脱 离 社 会 主 构
主义 现代化事 业 , 证经 济社 会协调快 速发 展 , 保 顺 利实 现全 面建设 小康 社 会 的奋 斗 目标 , 有重 要 具
意义 。本文仅 就和谐社 会构 建中应把握 的几 个相 关 问题 作一探讨 。
一
会是 动态 的和谐 , 是 动静 结 合 、 正 动静 相 间 , 会 社
才 能波浪式 发展 , 式 上升 。 螺旋 我 国是 一个多 民族 、 宗教 、 多 多党 派 、 阶层 多 的国家 , 当前 我 国又 正处在转 型 的关 键时期 , 整个 社会正 经 历 着 深 刻 变化 , 会 经 济 成 分 、 织 形 社 组 式、 就业方 式 、 利益关 系 和分 配方 式 日益 多样 化 ,
、
和谐社 会 是美 好 社 会 。 并 不是 无 矛 盾、 但
各 种社会 矛盾 凸显 , 不稳 定 因素 增 多 。我 国社 会 和谐社会是千百年来人们都在追求的美好社 存 在许多矛 盾 、 异 甚 至 冲突 自然也 是 不可 避 免 差 会 。和谐社会 应该 是 一个 社 会 各 阶层 和 睦相 处 , 的。 社会各 成员各 尽其能 、 各得其所 的社会 , 是人们 的 当今的社 会矛 盾 、 差异 和 冲突 往往 表 现 为利 聪 明才 智 、 创造 力 得 到充 分发 挥 和 全 面发 展 的 社 益 的矛盾 、 差异 和冲 突 , 会 的进 步 与 发展 , 得 社 使 会, 是经 济社会 协 调发 展 的社 会 , 人 与人 、 与 人 们越发 清楚 地认 识 到 , 是 人 现存 社 会是 一 个 不 同利 自然协调相处 的社 会 。 益 体构成 的整体 。利益结 构是社 会结构 的物质 基 和谐社会 是美好 社会 , 但并 不是无 矛盾 、 差 础 , 且是 决定 该社 会和 谐程 度 的重 要 因素 。社 无 并 异 的社会 。辩 证 唯物 主义 原 理告 诉 我们 , 客观 事 会发展 的历史 表 明 , 们不 可 能在 争取 社 会 和谐 人
构建和谐社会应关注的几个重要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应关注的几个重要问题一、正视“矛盾凸显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和各种社会矛盾凸显时期,出现了许多新型的社会矛盾。
其表现形式也具有时代特征。
一是新型社会矛盾主体日趋多元化。
二是新型社会矛盾表现形式发生了新的变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利益错综复杂及分化组合,社会矛盾的表现形式呈现了新的特点:群体性增强,如集体访、越级访、择机上访等;对抗性增强,当事人情绪越来越激烈,对抗的程度加剧;突发性增强,很多矛盾纠纷从发生到激化只有短短的时间,一触即发。
且新型社会矛盾内容错综复杂,涉及到各行各业、方方面面,并且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矛盾相互交错。
这些矛盾已成为新时期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主要因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正视目前社会客观存在的各种矛盾。
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矛盾不仅无处不在,而且无时不有;且各个时间、空间和条件下的具体矛盾的性质和表现形态又是不同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是不断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
任何社会都存在矛盾。
只有正视矛盾、准确把握矛盾、积极化解矛盾,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二、和谐的干群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信任前提和谐社会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这种和谐又突出反映在干群关系的和谐上。
干群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形式和重要内容,和谐社会的深层问题是干群关系问题。
只有解决好了这一问题,和谐社会的构建才会有扎实牢固的基础,才具有相应的完整性,才能营造一种真正的和谐氛围,进而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全面发展,使我们能更好地放手解决和处理其他社会矛盾。
就当前而言,人民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新闻媒体报道较多的,是因干群关系失调而引发的一系列矛盾和纠纷。
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由于干群关系缺乏和谐,致使一些本来可以做好的事情没有做好,一些本来可以解决的问题久拖不决,一些本来可以缓解的矛盾进一步激化,群众对身边的领导和干部失去了依靠感和信任感。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十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什么?答:《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中,把“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明确地提了出来。
这一总要求,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提出来的,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为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基本着眼点,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信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这就要求我们围绕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
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全社会诚实守信意识。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这就要求我们切实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一直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这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任务。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的基本路线和中心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党的一项伟大事业。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努力解决许多社会问题,包括贫富差距、城乡差距、民生问题等。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付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之一是解决贫富差距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富差距的问题日益突出,这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扶贫力度,推动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之二是解决城乡差距问题。
城乡差距问题是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加强城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之三是解决民生问题。
民生问题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我们党的根本任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加大对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投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之四是加强社会管理。
加强社会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健全社会管理体制,加强社会组织和社会服务机构建设,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法治化、专业化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之五是加强社会信用建设。
社会信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社会信用信息的共享和互通,加强社会信用监管,提高社会信用的诚信意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重视的问题
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 目的,二者是统一的, 相辅相成 的。在实现经济、 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的逻辑关 系中, 经济 、 社会 的发展是手段, 而人的发展是 目的, 否则, 所 谓的发展就失去了任何意义 。因此, 目的来看, 从 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其基本价值取向, 以人为本, 应是 以 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 。 要调动人 的积极因素。 不只是用 好人, 更要先发展人。 首先从物质 、 政治 、 文化生活各个
富强起来, 邓小平同志又提出“ 一部分人先 富起来” 让 ,
某些领导干部贪污腐化, 以权谋 私, 以及决策上 的严重
失误。这些 问题解决不好 、 解决不彻底 , 民的心里就 人
带动全社会走上共 同富裕的道路。这是从中国国情出
发的, 从而打破了平均主义、 大锅饭, 解放了人们的思 想, 起到了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 当我 国国民经 济有了持续高速发展。 社会财富有 了大量积累之后, 人 民收入上的差距也一 步步地显露 出来, 贫富差距 开始 扩大, 特别是广大农村的农民和一部分城市贫困人口 的收入仍然很低,社会财富分配不公 的现象较多地出 现。 这种不和谐 的现象, 使人们对党的政策和社会主义
坚持 以人为本, 才能调动一切积极 因素, 增强 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人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又是
一
、
和打击 。只有真正按照党的“ 立党为公 ” “ 、执政为 民”
办事, 关心群众、 相信群众, 依靠群众, 群众才能感受到
和谐社会 的温馨, 受到党 和政府 的关怀, 感 感受到社会 主义 的优越性,群众 的创造力才会连绵 不绝地喷发 出 来。
关系, 维护和 实现社会 公平。在社会生活 中, 人与人之 问存在着各种关系, 以维 系着社会 的存在和发展, 用 其 中最主要的并且影 响着其它方面 关系 的是 物质利 益 关系。社会生产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物质利益 分配关系。物质利益 分配关系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 着重要的反作用。 因此, 只有把握好社会物质利益分配 关系, 才能协调 好社会各方面 的利益关 系, 维护和实现 社会 的公平 。 这里所说 的公平, 指平均主义。过去 不是 段时间搞平均主义, 结果越搞越贫, 的积极性 调 人们 动不起来 , 社会发展受 到了极大的危 害。 这是与社会主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9大目标和主要任务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9大目标和主要任务。
这些目标事关国计民生,可谓给中国勾画出一幅清晰的和谐社会“走向图”。
完善民主法制:切实尊重保障人民权益目标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依法治国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但有法不依等不公正的现象损害着人民权益。
”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称,一些执法者自由裁量权空间太大;不少部门法规里,收费、审批、许可、扩大执法范围等有利于部门利益的条款较多,一些地方也存在着司法腐败情况。
法制的完备是维护人民权益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途径。
周天勇表示,政府部门要依法执政和依法约束自己的行为,企业依法设立和依法经营,居民依法享受权利和负起责任。
致力“共同富裕”:家庭财产普遍增加目标二: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家庭财产普遍增加”是为了将来达到“共同富裕”目标。
改革开放27年来,虽经济增长速度年均高达9.4%,使人民收入总体稳步增长,但城乡发展不平衡及垄断行业等因素,却造成了收入差距的鸿沟。
“收入差距的拉大达到警戒线的基尼系数,成为当前中国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周天勇说。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杨宜勇说,当前要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保障民生之本:构建社会“安全网”目标三: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据测算,今后几年城镇劳动力供求缺口每年在1000万人左右。
而社保体系依然薄弱,大多数农民尚未享受社保待遇……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表示,“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提法颇具新意。
“充分就业”是指劳动力的充分利用、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
当前应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使社会就业达到最大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十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什么?答:《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中,把“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明确地提了出来。
这一总要求,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提出来的,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为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基本着眼点,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信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这就要求我们围绕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
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全社会诚实守信意识。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这就要求我们切实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首次完整提出,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这个《决定》在第三部分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中,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并在第七部分集中阐述了“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问题,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今天,我就同大家一起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三个来共同探讨一下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将其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怎样理解这个概念呢,现在有很多讲法。
有的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同阶级阶层、不同民族、不同利益群体、不同区域、不同年龄层次、不同信仰的人们,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目标和崇高理想,相互尊重、平等友爱、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形成的自然界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诸多要素相互兼容、相互依存、稳定有序、协调运作、共同发展的社会。
它应该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管理体制不断健全的社会,也是稳定有序的社会。
还有的认为,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良性运行和相互协调的状态。
和谐社会也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把工作的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重视的几个问题
的本性 , 市场经济只讲利 益最 大化 , 正因 为所有 参与 市场竞 争的主体都 受利益最大化驱使 , 因此我们 才说市 场经 济最有 “ 效率 ” 不管你的政 策主张是 什么 , , 在这个环境 中效率 总是 优先。但是 , 于垄断地位和处于垄断条 件的产 品和服务 市 居 场, 是最没 有效率 的市场 , 因为它们 窒息竞争 , 以 , 所 建立 和 发展 市场经济体制 , 首要任务就是建立公平 的市场竞 争环境
社会 的根 本 条 件 。 。
[ 关键 词] 和谐社会 ; 社会安 全 ; 力监督 ; 权 公平 [ 中图分类号 】D 4 6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0 -4 5 (0 0 1—0 5 —o 0 8 - 0 3 2 1 )0 15 3 - 跨入新世 纪 , 全面建设 小康 社会 的进程 中 , 在 中国大地 上 出现 了一个崭新 的词 汇, 这就是“ 和谐 ” 。胡锦涛总书记针 对“ 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 什 发表 了极为重要的讲话 , 他指 出, 和谐 社会就是 民主法制 、 公平正义 、 诚信友爱 、 充满活力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重视的几个问题
江春 晖
( 中共蚌埠市委党校 , 安徽 蚌埠 2 3 4 ) 3 0 0
[ 摘
要]
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 义建设和发展 过程 中新 的奋 斗 目标 , 这一宏伟 目标 的 实现 , 需要 人们的观念 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新和制度创新。针 对改革 开放 以来在社会各个领域暴露 出来的种种弊端和 当前亟待解决 的社 会问题 , 本文认为 , 解决社会公 平问题 ,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 建立健 全社会安全体 系, 是和谐社会的心理保 障; 变政府 职能 , 转 完善监 督体 系, 是构 建和谐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的就医难等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
2003年以来,市、县(市区)疾控中心、传染病区、乡镇卫生院、卫生执法监督机构建设等市、县、乡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有了明显增强,经受了2号病、非典等重大疫情的考验,村卫生站建设得到一定程度的巩固,从业人员的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但是,我们通过视察和专题调研发现,处于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最前沿、最基层的村卫生站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诸如监管乏力,职责不明、待遇较差、技术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比较突出,很难满足农村广大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农民健康水平还较差,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提出的,在 2010年“建立基本设施齐全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的目标存在较大的差距,应该进一步引起重视、妥善加以解决。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监管力度不够。
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不平衡。
调查发现,有的行政村设有一个村卫生站,但却存在一站多点的现象,且每个点都挂有《村卫生站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而有的村却一个卫生站都没有。
二是设置不规范。
部分村医生受利益驱动,未将村卫生站设在规定的村,而是擅自设在场镇。
部分设在场镇的村卫生站,同时还挂上了一些药业公司连锁经销店的招牌,淡化了村卫生站的职能,也不便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三是卫生许可把关不严。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在发给村卫生站《医疗卫生许可证》前,未全面进行现场审查,致使执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基本条件达不到标准,每2年一次的考核工作也未完全实施。
四是管理执法不到位。
县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由于人员编制和面宽量大等原因,很少深入基层全面开展检查、考核和执法监督。
乡镇卫生院虽有管理权,但无执法权,管理无济于事,造成监管不到位。
2021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21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
全面分析了形势和任务。
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
作出如下决定。
中文名,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时间,2006年10月11日。
分析了,形势和任务。
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是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
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探索。
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
取得了重要进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不懈努力。
党的十六大以来。
我们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
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
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
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的成效。
经过长期努力。
我们拥有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种有利条件。
新世纪新阶段。
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
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
和平。
发展。
合作成为时代潮流。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同时。
国际环境复杂多变。
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我们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重大问题单选题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谁的自觉意识: √
A人民
B政府
C执政党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C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什么作为指导: √
A人民意识
B执政党意识
C政府决策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B
3. 我们党执政之前的主要任务是: √
A建立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的和谐社会为理想
B推翻反动统治
C解决敌我矛盾
D以上都包括
正确答案: D
4. 执政以后,我们党的工作任务主要是: √
A领导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C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D以上都包括
正确答案: D
5. 和谐社会的社会氛围应该是: √
A各尽其能
B各得其所
C和谐相处
D以上都正确
正确答案: D
6. 中国古代历史哪个时期不能算是和谐社会: √
A汉武帝朝代的盛兴
B贞观之治
C雍正王朝
D康乾盛世
正确答案: D
7. 和谐的和字最早是出现在哪种文字中: √
A竹文
B甲骨文
C碑文
D以上都正确
正确答案: B
8. 我国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具有哪些特征: √
A民主法制,公平正义
B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诚心友爱,充满活力
D以上都正确
正确答案: D
9. 社会主义中社会与和谐的关系是: √
A社会是属性,和谐是主体
B社会是实体,和谐是属性
C社会与和谐都是主体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B
10.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务实,具体是说: √
A既不急于求成,把几代几十代人做的事情急于完成
B也不能毫无作为,要脚踏实地解决今天方方面面的问题
C以上都包括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C
11. 我们需要信任和依靠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过程中的哪类社会群体: √
A具有积极性、创造性
B具有主动性
C能够带头致富
D以上都正确
正确答案: D
12. 分配的公平归根到底取决于: √
A生产的发展及其效率
B生产关系的发展
C人民素质的提高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A
13. 马克思思想中,生产与分配的关系是: √
A分配决定生产
B生产决定分配
C生产与分配无关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B
14. 我们的分配要参照哪些要素: √
A劳动
B资本
C技术
D以上都包括
正确答案: D
15. 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最高人民法院
C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治协商大会D以上都正确
正确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