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 (2)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实验操作题实验一:探究热水降温的规律实验器材:铁架台、烧杯、热水、温度计、秒表、石棉网、三脚架。
实验设计:1、摆好铁架台、三脚架、石棉网、烧杯、把温度计吊在铁架台上。
2、在烧杯内倒上半杯热水,并调整烧杯与温度计的位置,使温度计的液泡完全浸入到热水中,不要接触到杯壁和杯底。
3、等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到最高点时,读出此时的温度,并将度数填入到表格中,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连续记录6次.4、把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点并连成线。
实验结论:热水变凉的过程,温度的变化是先快后慢。
实验二:研究液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实验器材:红墨水、热水、冷水、带塞的玻璃瓶、细管。
实验设计:1、准备一个中间插有空心管的胶塞,和配套的烧瓶。
2、往烧瓶里加满染了颜色的水,用胶塞塞紧瓶口。
3、记下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
4、把烧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位置。
5、再把烧瓶放入冷水中,观察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又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论: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三:研究气体在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实验器材:气球、水槽、烧瓶、热水、冷水。
实验设计:1、把气球套在烧瓶口。
2、把烧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现象。
3、把烧瓶放入冷水中,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四:研究固体受热和冷却后体积的变化实验设计:1、常温下,铁球能否刚好通过铁圈。
2、用酒精灯给铜球加热后,观察铜球是否能通过铁圈。
3、将铜球放入水中冷却,观察铜球是否能通过铁圈。
实验结论: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五:研究冰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实验器材:铁架台、石棉网、三脚架、冰块、温度计、秒表。
实验设计:1、取少量冰,测量它的温度。
2、用酒精灯加热冰,每隔1分记录录一次温度,直到烧杯中的水达到10℃为止。
实验结论:冰融化前的温度一直在升高,当温度升到0℃时,冰就开始融化,在融化的过程中很长时间保持在0℃,待冰块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还会继续上升。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第1节1、人全身的骨骼分为四个部分,它们分别就是头、躯干、手臂与腿脚。
2、人体的骨骼共有206块。
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骨骼就是空心的)骨骼占了人身体重量的20%即占五分之一。
3、与其她动物骨头一样,人的骨骼也就是又坚硬又结实,(大腿骨比花岗石还硬) 它就是空心的,但有生命,它可以生长。
4、骨头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
它能制造血细胞。
(即:骨头里有骨髓与血管)5、骨骼有哪些作用?(骨骼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支撑人的身体,支持运动,保护内脏器官等作用)6、一只手上的骨骼共有27块。
7、头骨保护人的大脑,脊柱、肋骨与胸骨保护人的内脏器官第一单元第2节1、骨头与骨头相连接的地方叫关节。
2、四种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分别为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鞍状关节。
3、人体的关节按照能否活动分为固定关节与活动关节(固定连接与活动连接)。
4、人体的六大关节就是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5、大腿与小腿之间的自由活动关节膝关节。
6、最灵活的自由活动关节就是球状关节,位于身体的肩部与髋部。
7、膝的弯曲与伸直就是典型的铰链关节的功能。
8、拇指关节属于鞍状关节。
9、肘部的旋转关节允许前臂运动。
10、、关节有什么作用?(有固定、连接小骨、运动与缓冲的作用。
)11、关节为什么可以自由转动?(就是因为我们身体里有旋转关节,如:手腕关节与踝关节。
能够自由转动就就是旋转关节所起的作用。
)第一单元第3节1、人体有600多块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即占五分之二,骨骼占了20%即占五分之一。
2、肌肉也可以分为三部分:头颅肌、躯干肌、四肢肌。
3、人体的各种动作都就是由肌肉的收缩与舒张带动骨骼、关节运动而实现的。
4、骨头上的肌肉总就是成对的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舒张(放松)。
收缩后的肌肉摸上去又紧又硬,还会变短。
如果肌肉连接着两块骨头,那么当肌肉收缩时,两块骨头就会相互靠近。
2021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知识点复习整理归纳
2021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知识点复习整理归纳在平直海面状态下,人们先看到船帆,后看到船身;在弯曲海面状态下,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15.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有什么区别?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心旋转,一天完成一周,是地球形成昼夜交替的基础;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年完成一周,是地球形成四季变化的基础。
16.什么是行星?地球为什么被称为行星?行星是指质量足够大、自身不发光、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
地球被称为行星,是因为它符合行星的定义,同时也是太阳系中最适合生命存在的行星之一。
17.什么是地球板块?地球板块有哪些?地球板块是指地球表面的大陆和海洋分别分布在若干个大块状的板块上,并在板块边界处发生相互碰撞、分离或滑动的现象。
地球板块包括亚欧大陆板块、非洲大陆板块、北美洲大陆板块、南美洲大陆板块、大洋洲大陆板块和南极洲大陆板块。
其中,亚欧大陆板块的面积最大,大洋洲大陆板块的面积最小。
1.地球与月球的差异地球表面有大气、土壤、岩石和自然水体,如海洋、河流、湖泊等;而月球表面没有大气,没有液态水,只有岩石和月壤。
月壤因热胀冷缩呈粉末状。
此外,地球表面有地壳结构和地质作用,因此有山地、平原、盆地等地形;而月球表面没有地质作用,大部分地形是由陨星撞击形成的。
2.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实验实验器材包括托盘、细沙、石子、泡沫球、手电筒等。
实验方法是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沙,从不同的高度和不同位置往沙盘里丢相同大小的石子,再从同一高度、不同位置丢大小不同的石子。
实验结论是月球上的环形山主要由陨石撞击形成的。
3.模拟月球公转观察“月相”的变化实验步骤是拉上窗帘,关上顶灯,打开台灯并放在教室中央。
手臂伸直,双手托住一只排球,球的位置比头稍高。
原地转动身体,让球一直保持在身体的前方。
观察球面受光的情形。
实验结论是月相之所以会产生,是由于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发生变化。
月球本身不透明,其一半的面积总会处于被太阳照亮的状态。
小学四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第1课骨骼1:人体各部分骨骼的数量都是多少?答:人体共有206块骨骼,分为三部分:头骨29块(脑颅骨8块,面颅骨15块,听小骨6块),躯干骨51块(脊柱26块,胸骨1块,肋骨24块),四肢骨126块,(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
2:在x光照片上找出手的骨折处?答:小指的第二节处有骨折显示。
3:骨骼有哪些作用?答:(1)塑造体形(2)支撑躯体(3)运动(4)保护内脏器官(5)制造血细胞(6)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4: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的骨头有哪些?答:(1)颅骨保护脑髓和感觉器官(2)胸骨和肋骨保护和支持着心、大血管、肺等器官(3)骨盆保护支持着消化、泌尿、生殖器官。
5:哪些骨头参与了以下运动?答:吃饭时,上肢骨、下颌骨、脊柱参与了运动。
跳绳时,上肢骨、下肢骨参与了运动。
第2课关节1:人体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有哪些?答: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2:关节的作用是什么?答:运动作用、缓冲作用3:关节的运动方式有哪些?答:屈伸、旋转、既能屈伸又能旋转4:找出与人体相对应的活动关节答:(1)铰链关节(膝的弯曲伸直)(2)旋转关节(肘部的旋转)(3)球状关节(肩部的运动)第3课肌肉1:人体肌肉最多的地方是哪里?肌肉最少的地方是哪里?答:肌肉最多的地方:脸部。
肌肉最少的地方:手和脚部的掌心2:肌肉是如何工作的?答:弯腰时,后背肌肉收缩,腹部、大腿前部肌肉放松。
曲臂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放松;伸臂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放松。
3:不运动时,身体的哪些肌肉仍在工作?答: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第4课骨骼、肌肉的保健1:我们的骨骼和老师的骨骼有何不同?答:我们的骨骼较软,易变形,骨骼短、细。
2: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答:肉类、海鲜、豆奶类、牛奶3:如何在运动中避免受伤?答:(1)穿戴适当的防护性装备(2)运动前做一下准备活动(3)遵守合理的运动规则(4)选择安全的运动场所(5)使用软垫第二单元《养蚕》1、我们来养蚕1: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答:如:(1)蚕爱吃桑叶;(2)蚕吐出的丝可以制作丝绸衣服;(3)蚕长大了会变成会飞的蚕蛾;(4)蚕室要经常消毒,门口应撒上鲜石灰粉。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2021】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冷和热第一课冷热与温度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2、光凭感觉是无法准确判断出物体的温度的:(温度计)可以准确测定物体的温度。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①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拿温度计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上端。
②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③要等温度计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让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4、—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由快到慢)5、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有(电子水温计)、(电子体温计)、(干湿温度计)、(红外线感应温度)等。
第二课热胀冷缩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①打开灯帽,将灯帽竖放在灯旁。
②用点着的火柴从灯芯下端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
③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的外焰上加热。
④加热完成后,用灯帽自灯芯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然后取下灯帽再盖一次。
2、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大)受冷时,体积会(缩小)。
这种现象叫作(热胀冷缩)。
3、生活中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有:①圈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能够复原。
②夏天架电线时,电线不能拉得太紧。
③轮胎在夏天容易爆胎等。
第三课水受热以后1、冰受热后从固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融化)。
2、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是:融化前温度(持续上升),融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融化后温度(持续上升)。
3、在一般情况下,水受热后,体积会(变大),当温度升高到(100℃)时,水会沸腾,并产生大量气泡,此时温度将(不再升高)。
水沸腾时的温度叫作(水的沸点)。
第四课水遇冷以后1、水蒸气遇(冷)后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结)2、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0℃)时,水会结冰。
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3、水是在自然界中能以(液态)、(气态)、(固态)三种状态存在的物质。
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且达到一定程度时,水会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
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第五课地球1、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形状变化推测地球是(球形)物体。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三年级起点)《第二单元 养蚕》知识点整理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三年级起点)知识点整理第二单元养蚕1、我们来养蚕1、蚕卵是(椭圆形)的,呈(淡灰色),中间有些凹下去,即将孵化的卵呈(紫灰色)。
2、蚁蚕是什么样的?刚孵出的小蚕叫(蚁蚕),颜色黑黑的,像蚂蚁,只有(两三毫米)长。
3、如右图所示刚出生的蚕叫做(蚁蚕)。
两天后表皮扩张前半部变成(白色)。
4、刚出壳的(蚁蚕)很弱小,不能用手去(捏)。
如果想让它挪动地方,可以用洗净的(干毛笔)或(羽毛)轻轻帮助它。
5、蚕最喜欢吃(新鲜的桑叶),还会吃(莴苣)。
蚕是靠(气门)来呼吸的。
6、最适宜刚出生的蚕宝宝的室内温度是(25℃—27℃)。
7、开始养蚕我们应该注意什么?答:给蚕宝宝准备好一个“家”,并保持“家”的清洁,及时清除蚕粪和病蚕,桑叶要新鲜,移动小蚕宝宝,要用洗净的干毛笔或羽毛。
2、给蚕宝宝记日记1、蚕宝宝爱吃(桑叶),一出生要及时用(干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
2、蚕宝宝每隔(七)天就要眠一次,不吃不喝也不动,经过眠之后,就会开始蜕皮,每蜕皮一次的蚕就多了一龄,蚕蜕(四)次皮就开始结蛹了。
3、蚕宝宝是从(头部)开始蜕皮的,蚕蜕皮的原因是(旧皮阻碍身体长大)。
4、蚕蜕皮时有约一天时间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
5、在蚕成长的过程中,要经过(4)次蜕皮。
蚕蛾交配后就开始(产卵)。
6、蚕卵(3月底、4月初)开始孵化,幼虫期一般(35天),蛹期(13天),蛾期(6)天。
7、蚕从吐丝到结茧完成大约需要几天时间?蚕茧的形状和大小如何?答:蚕从吐丝到结茧完成大约需要(两)天时间。
蚕茧的形状是(椭圆形)的,大约(5)厘米长,(3)厘米宽,一只茧的重量约(1.5—2.5)克。
8、剪开茧子后的蛹还能(正常发育)。
9、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是(羽毛)形状的,胸部有(三)对足,(二)对翅膀。
10、(蚕丝)是高级的纺织原料,被称为(“纤维皇后”)、(“第二肌肤”)的美称。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各课知识点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冷和热》第一课《冷热与温度》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光凭感觉是无法准确判断出物体的温度的,(温度计)可以准确测定物体的温度。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拿温度计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上端。
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要等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才能读数,并且要让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水平。
4、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
5、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有:(探针式电子温度计)、(电子体温计)、(温湿度计)、(红外线温度计)等。
第二课《热胀冷缩》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打开灯帽,将灯帽竖放在灯旁。
用点着的火柴从灯芯下端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
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的外焰上加热。
加热完成后,用灯帽自灯芯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然后取下灯帽再盖一次。
2、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增大);受冷时,体积会(缩小),这种现象叫作(热胀冷缩)。
3、生活中,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有:瘪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能够复原;夏天架电线时,电线不能拉得太紧;轮胎在夏天容易爆胎等。
第三课《水受热以后》1、冰受热后从固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融化)。
2、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是:融化前温度(持续上升),融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融化后温度(持续上升)。
3、在一般情况下,水受热后,体积会(变大),当温度升高到(100℃)时,水会沸腾,并产生大量气泡,此时温度将(不再升高)。
水沸腾时的温度叫作水的(沸点)。
第四课《水遇冷以后》1、水蒸气遇(冷)后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2、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0℃)时,水会结冰。
水结冰时,体积会(增大)。
3、水是在自然界中能以(气态)、(液态)、(固态)三种状态存在的物质。
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且达到一定程度时,水会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
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第五课《地球》1、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形状变化推测地球是(球形)物体。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冷和热1.冷热与温度1.冷和热是人类最早观察和认识的自然现象之一2.用手测量温度是不准确的。
要想知道准确的温度,必须使用温度计。
3.温度计主要由液泡、液柱构成。
4.用温度来表示物体冷热的程度,摄氏度是温度的一种计量单位。
5.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①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温度计上端。
②将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③待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水平。
6.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须轻拿轻放。
7.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水温是先快后假地下降。
8.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电子水温计:用来测量各种液体的温度,精度高,读数方便。
电子体温计:用来测量体温,读数更方便。
干湿温度计:用来测量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红外线感应温度计:探测物体的温度时不需要接触被测物,更方便、快捷。
9.在“探究一杯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水温是怎样变化的”实验中,假如继续观测下去,水温会怎样变化?答继续观察卜去,会发现水温卜降速度越来越慢,与室温相同,这个时候,温度就会停止下降,保持不变。
10.探究一杯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问题: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是先快后慢地下降,还是匀速下降,或是其他?假设: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是先快后慢地下降。
实验设计:①安装好测温装置。
②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水温,连续记录6次。
③把测得的数据记录下来,在方格纸上描点并连成曲线。
实验结论: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是先快后慢地下降.2.热胀冷缩1.下图这两支温度计里的液柱上升或下降的原因是什么?温度计中的液泡具有热胀冷缩的特点,当我们把温度计放在热水中,温度计中的液泡受热膨张,液柱就会上升,放在冷水中,温度计中的液泡受冷收缩,液柱就会下降。
2.用酒精灯加热时,要按正确的方法操作!3.酒精灯的使用方法:①打开灯帽,将灯帽竖放在灯旁。
②用点着的火柴从灯芯下端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
③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的外焰上加热。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单元一:水的特性与用途
- 水的分子结构及特性
- 水的存在状态和转化过程
- 水的重要性和用途
单元二:空气与气象
- 空气的存在和特性
- 大气层的组成和作用
- 气象元素的观测与测量
- 气象要素的变化与天气预报
单元三:动物的呼吸和消化
- 植物和动物的呼吸方式
- 动物的消化系统和消化过程
- 呼吸和消化对生命的重要性
单元四:植物的繁殖和生长
- 植物的繁殖方式
- 种子的结构和发芽过程
- 植物的生长需求和生命周期
单元五:生态环境与保护
-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相互作用
-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 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单元六:日常生活中的物体与材料- 物体的形状、大小和质量
- 物体的性质和用途
- 物体的分类和材料的选择
单元七:日常生活中的力和运动- 力的作用和效果
- 物体的运动和停止
- 力和运动对生活的影响
单元八:光的传播和反射
- 光的传播和光的源
- 光的反射现象和规律
- 光的用途和光学器件的应用
单元九:电的产生和应用
- 静电和电流的基本现象
- 电的产生和传导
- 电的应用和安全
单元十:生活中的化学变化
- 物质的变化和能量的变化
- 物质的分类和分离
- 化学反应的应用和环境保护
以上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的知识点汇总。
每个单元都包含了相关的主题和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和应用。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苏教版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苏教版)科学学习是小学生发展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拓展思维,培养科学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下面将对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的知识点进行整理。
第一单元:昆虫的生存环境本单元主要介绍昆虫的生存环境以及它们对生存环境的适应能力。
知识点1:昆虫的生活环境- 昆虫的生活环境包括陆地、水中和空中三个方面。
- 根据生活环境的不同,昆虫分为陆生昆虫、水生昆虫和空中昆虫。
知识点2:昆虫的适应能力- 昆虫对生活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例如蟑螂的抗饥饿能力强、环境适应能力强等。
第二单元:昆虫的生长变化本单元主要介绍昆虫的生长变化以及昆虫的生存特点。
知识点1:昆虫的生长变化- 昆虫的生长变化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 不同的昆虫在幼虫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知识点2:昆虫的生存特点- 昆虫的生存特点包括出生方式多样、数量庞大、寿命短等。
- 昆虫的繁殖方式也多样,有直接繁殖和间接繁殖两种。
第三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本单元主要介绍植物的生长变化以及植物的生存特点。
知识点1:植物的生长变化- 植物的生长变化包括种子发芽、生长、开花和结实等阶段。
- 植物的不同部分有不同的功能,如根的吸水和吸收养分、茎的支撑作用等。
知识点2:植物的生存特点- 植物的生存特点包括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
-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
第四单元:物体的运动本单元主要介绍物体的运动规律以及物体的运动方式。
知识点1:物体的运动规律- 物体的运动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和往复运动。
- 物体的运动需要力的作用。
知识点2:物体的运动方式- 物体的运动方式包括滚动、滑动和旋转等。
- 不同材质的物体在不同的运动方式下有不同的特点。
第五单元:水的循环和人类与环境本单元主要介绍水的循环过程以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知识点1:水的循环过程- 水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地下水循环等。
科学江苏版四年级下知识点
科学江苏版四年级下知识点科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的重要途径。
对于江苏版四年级下册的科学课程,知识点覆盖了多个领域,包括生物、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等。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知识点:一、植物的生长- 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土壤。
- 植物的生命周期: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果再到衰老死亡。
- 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如何通过阳光、水和二氧化碳制造食物。
二、动物的生命周期- 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从出生到成熟,再到繁殖和死亡。
- 动物的适应性:动物如何适应其生存环境。
- 动物的分类:了解不同动物的分类方法和特征。
三、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 物质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差异及其对物体浮沉的影响。
- 物质的溶解性: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四、力和运动- 力的作用:力如何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 摩擦力:物体表面之间的阻力。
五、电和磁- 简单的电路: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如电源、导线和用电器。
- 电流和电压:电流的形成和电压的作用。
- 磁场:磁铁的磁性和磁场的分布。
六、地球和宇宙- 地球的结构: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特征。
- 太阳系:太阳和围绕它运行的行星。
- 月相:月亮的圆缺变化和月相。
七、水循环- 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化。
- 水循环的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和径流。
八、天气和气候- 天气现象:风、雨、雪等自然现象的形成。
- 气候类型:了解不同地区气候的特点和成因。
九、科学探究方法- 观察和记录:如何科学地观察自然现象并记录数据。
- 实验设计:设计简单的实验来验证科学假设。
- 数据分析:如何分析和解释实验数据。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四年级的学生将能够建立起对自然界的基本认识,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同时,这些知识也为他们日后更深入的科学学习打下了基础。
江苏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
江苏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江苏科学四年级下册的知识点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自然科学、生物科学、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等。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知识点概述:1. 自然科学基础:- 物质的三种状态:固体、液体和气体。
- 物质的属性:密度、硬度、导电性等。
- 力和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的简单介绍,力的作用效果。
2. 生物科学:- 生物的分类: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的分类方法。
- 生物的基本结构: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
- 生物的生命周期:生长、繁殖和死亡。
3. 地球科学:- 地球的结构:地壳、地幔和地核。
- 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以及它们对季节和日夜的影响。
- 地质变化:地震、火山爆发和板块构造。
4. 环境科学:- 环境保护:污染的类型和防治措施。
-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的现象和原因。
5. 科学探究方法:- 观察和实验:如何进行科学观察和实验设计。
- 数据收集和分析:如何收集数据,使用图表和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 科学报告:如何撰写科学报告,包括假设、方法、结果和结论。
6. 科学与社会:- 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科技进步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 科学伦理:科学研究中的道德问题和责任。
7. 科学思维:- 批判性思维:如何质疑和评估科学信息。
- 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提出新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四年级的学生不仅能够获得基础的科学知识,还能够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践和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苏教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2篇【完整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1、人体中共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骨)、(躯干骨)、(手臂骨)、(腿脚骨)。
3、人的手骨共有(27)块。
4、骨(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
5、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能制造(血细胞)。
6、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
7、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关节)。
8、人体主要关节有:(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9、关节常见的类型有:(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
10、关节常见的运动方式有:(屈伸)、(旋转)、(既能屈伸又能旋转)。
11、关节的运动方式与相应的关节名称:(1)屈伸:肘关节、指关节、膝关节(2)旋转:桡尺关节(前臂)(3)既能屈伸又能旋转:肩关节、颌关节(下巴)、髋关节12、人体关节有(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13、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
14、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15、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
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
16、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17、人体静止不动时,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18、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和(肌肉)。
19、经常运动的好处有:(肌肉发达)、(体力充沛)、(改善柔韧性)、(更有耐力)…20、各种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柔韧性和耐力的效果不完全一样:增强体力的运动项目:举重、游泳。
增强柔韧性的运动项目:体操、伸展肢体、游泳。
增强耐力的运动项目:羽毛球、自行车、慢跑、游泳。
21、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和(钙)含量高的食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重点题目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
1、人体中共有()块骨头,它们共同了人体的支架——()。
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
3、人的手骨共有()块。
4、骨(),它们可以(),不但能(),还能()。
5、骨头里有()和(),骨髓能制造()。
6、骨骼具有()、()、()的作用。
7、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
8、人体主要关节有:()、()、(、(、()、
()、()、()。
9、关节常见的类型有:()、()、()。
10、关节常见的运动方式有:()、()、()。
11、关节的运动方式与相应的关节名称:
(1)屈伸:(2)旋转:
(3)既能屈伸又能旋转:
12、人体关节有()和()的作用。
13、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的参与。
14、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带动()、()而实现的。
15、人体肌肉共有()多块。
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
16、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在一起工作,一个(),另一个就()。
17、人体静止不动时,负责()、()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18、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和()。
19、经常运动的好处有:()、()、()、()…
20、各种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柔韧性和耐力的效果不完全一样:
增强体力的运动项目:
增强柔韧性的运动项目:
增强耐力的运动项目:
21、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些()和()含量高的食品。
22、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有:()。
钙含量高的食品有:()。
23、预防运动受伤的方法有:()、()、()。
第二单元《养蚕》
1、蚕卵是()的,呈( ),中间有些凹下去。
2、刚孵出的小蚕叫( ),颜色黑黑的,像蚂蚁,只有()长。
3、蚕吃的食物主要是()。
蚕是靠()来呼吸的。
4、蚕宝宝是从()开始蜕皮的,蚕蜕皮的原因是()。
5、蚕蜕皮时有约一天时间不吃也不动,这叫()。
6、在蚕成长的过程中,要经过()次蜕皮。
7、蚕从吐丝到结茧完成大约需要()天时间。
8、蚕茧的形状是()的,大约()厘米长,()厘米宽,一只茧的重量约()克。
9、剪开茧子后的蛹还能()。
10、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部分,胸部有()对足,头上的一对触角是()形状的。
11、世界上最先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
12、()年前,我国西汉的()用()打开了中国通往西域各国的贸易通道。
13、一个蚕茧的蚕丝约为()米长,最长的可达()。
14、抽丝要经过这样几道程序:(1)(2)(3)
(4)
15、蚕的一生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6、象蚕这样,一生经过几次变化,各个阶段的外形、生活方式都不一样的现象叫()。
17、蚕蛾和蝴蝶的相同点:
18、蚕蛾和蝴蝶的不同点: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
1、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这另外一个物体称为()。
2、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或()的物体。
例如:汽车的行驶,是以路旁的作为参照物的。
3、选择不同的(),判断物体是否()的结论也不相同。
例如:在开行着的火车中,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但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乘客就是运动的。
4、“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意思是:人随着小竹排在江中前进,如果以小竹排为参照物,人是不动的,就会感觉巍巍青山在后退。
5、()不仅对判断物体是否()是必要的,对判断物体()也是不可缺少的。
例如:以地面为参照物,子弹的速度很快;但是以飞行员为参照物,子弹就几乎是静止不动的,顺手就可抓住。
6、世界上没有()的物体,只有()的物体。
7、“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意思是:以地面为参照物,“坐地”的人是静止的;以地心为参照物,人随着地球自转一周,相对于地心行的路程是八万里;
地球在天空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一千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
8、刘翔参加的是(),他的最好成绩是()。
9、()就是常说的(),可以用()内通过的()来测量。
10、短跑运动员跑完60米用了10秒,他的速度是()米/秒。
11、龟兔赛跑的故事说明:在距离一定的条件下,所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
如果兔子不睡觉,当它到达终点时,乌龟还在路上呢。
这就说明在相同时间内,所走的路程越长,速度越()。
12、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时,除了有时间、风速、风级以外,还强调()。
13、有些看似不动的物体,实际上也在缓慢()或(),如指甲的生长等。
14、物体运动的方式主要有四种:()、()、()、()。
15、按运动的轨迹可将运动方式分为两类:()和()。
16、锯木头的动作属于()。
17、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有关。
拉力(),走得越快。
18、可按照()的科学探究过程进行探究。
19、在一个摆中,重物来回往返一次,我们算它()。
20、摆的快慢与()有关系,(),摆得越快。
21、摆的快慢与()、()没有关系。
22、同一个摆,每摆动一次需要的时间是()的。
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
1、力可以改变物体()。
2、力有()和()。
3、力是()的,但我们可以体验和观察到力()所产生的效果。
4、我们可以利用()来测量力的大小。
力的单位是()。
5、弹簧秤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否在(“0”处)。
(2)读数时,
()要与()平齐。
(3)被测的力不可超过弹簧秤标定的()。
6、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7、当物体受到()时,()会发生();去掉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
8、这种能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的力叫做()。
弹力的方向与受力的方向()。
9、物体的弹性是有()的。
10、在弹性范围内,拉力(),弹簧伸得()。
11、生活中利用物体弹性的例子:()、()、()、()等。
12、()使地球上的万物都受到()的()。
13、说明重力普遍存在的例子:树叶总是落到地面、人能安稳地居住在地球上、球扔得再高总要落回地面……
14、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时,在两个物体的()上会产生一种()的力,这种力叫()。
15、摩擦力是一种()的力。
16、物体穿过()或()时,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叫()。
17、鲸或海豚的身体形状都是两头尖,中间大,这种()的体形有利于克服阻力。
18、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1)(2)(3)
(4)
19、生活中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地方:
20、生活中需要减小摩擦力的地方:
21、降落伞下降的过程中主要受到()和()的作用。
22、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主要与()和()有关。
伞面(),下降速度越慢;物体的重量(),下降速度越慢。
第五单元《调查与预测》
1、某个地方有哪些东西存在,某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是两个事件之间是否存在关系。
这时,我们应该采用()的方法。
2、调查的常用形式有:()、()、()、()。
3、在科学探究中,()是对已经发生的事件和正在发生的事件作出合理的解释;而()是根据现有证据和已有的经验,对事物或现象的未来变化作出推测。
4、历时40年的研究,能够预测黑猩猩行为的科学家是()。
5、科学的()不是随意的猜想,而是()地推论。
6、在生活中成功预测的事例有:
(1)乌云从天边飘过来,预示着将要有一场雨。
(依据: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
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
(2)冬天往冰冷的玻璃杯里倒热水,杯子可能会爆裂。
(依据:由于受热不均匀,热胀冷缩会导致杯子爆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