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质学案(共9页)-最新教学文档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导学案(1)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导学案(1)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制作人:高雪)———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习要求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通过阅读地形、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

3、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探讨东北地区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的建设,4、能够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学习重、难点:1.重点: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2.难点: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自主学习:一.地理条件1.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省和_______________东部2.地位: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__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3.地理条件分析⑴_____________——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①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地区范围农业的生产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②东北大部分地区归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区,冬季_____,夏季_______,雨热同季,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__________作物的需求,可是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____________的影响⑵地形、土壤条件①地形条件往往影响地区范围农业生产的______。

②一般来讲,平原地区适宜发展____________,而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___________ⅰ西部高原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是优质________;ⅱ中部和东北部_______广阔,面积占全国平原总面积的1/3 ;ⅲ周围山地环抱,______资源富厚,木材蓄积量占天下总量的31%③土壤肥沃_______、_______广泛分布,土层深厚,_______含量高。

⑶社会、经济条件:①工业: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形成农牧兴____、____促农牧的农村经济格局。

②交通:东北地区交通_____,对外联系方便,_________地区经济合作为拉动本区发展_____农业提供机遇。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案(4)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案(4)

人教版必修三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2课时)教案导入新课师(创设问题情境)东北的大米走上全国各地的餐桌,这是大家熟知的事实。

东北是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回忆必修Ⅱ“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说说商品谷物农业的发展条件。

生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

师(顺势利导)你能从已有的经验和事实中说明东北地区满足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条件吗?(提示学生结合课本72页活动题)生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广阔,黑土肥沃,水源充足);水陆交通很发达(松花江流域的河运和沿海地区的海运发达,铁路密度大,有京哈线、沈大线、滨绥线、滨洲线等重要铁路与外界相联系),地广人稀(从数据可得东北人均耕地面积居全国之首,为我国人均水平的2倍左右),机械化水平较高。

推进新课板书:发展总方向: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师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商品性生产又有哪些突出特点呢?生(阅读课本,合作探究)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具有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地区专业化生产的特点。

师(强化地域概念)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出粮食作物的分布区。

师(运用对比,加深理解,寻找发展思路)美国是世界上农业分区表现最为突出的国家,东北地区与之相比,存在哪些自然条件的差异,又有哪些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呢?结合第73页活动题2进行对比。

【知识拓展】教师出示美国的农业区划,分析美国各地区发展农业区域的优势条件,寻找东北地区发展商品性生产基地的借鉴之处。

按土壤类型、地势高低、气候、离市场的远近等因素,美国将其版图划分为10个农业产区:东北区、湖区、阿巴拉契亚山区、东南区、三角洲区、玉米带、北部平原、南部平原、西部山区、太平洋区。

东北区和湖区是国家的牛奶主产区,为乳畜带。

东北区主要指宾夕法尼亚州以东和以北的几个州。

湖区是指靠近五大湖的密歇根、威斯康星和明尼苏达三州。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导学案(共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导学案(共4页)
④、云南省昆明附近重点发展花卉种植业昆明——(地理条件)
知识点二:农业布局特点
学习策略:阅读教材文字和图表,课前自主学习
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划分依据: 、 、 、
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异及的不同。

我来填表

【问题 生

思考】 区
课堂 域 活动 3. 耕
阅读教
材图
4.3、图
4.4 和图 4.5,小 林 组合作
区北部
B 、东北地区大部分属于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
C 、热量和水分条件可满足两年三熟作物的需求
D 、东北地区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产类型多样,是我国
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5. 关于东北地区农作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玉米分布普遍,由北向南的比例逐渐减少
B. 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多
归纳东
北地区
农业布
局的自 然 条畜 件,并 牧 完成表 业 格 内区
容。
农业生产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主要粮(树、畜) 种
作 农
接受挑战,力争精练


业 和 特 产 区
布局的主要自然条件
3/4
耕作业
林业
畜牧业
【课堂反馈】 1、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和
良好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东北地区将建成
你一言,我一语, 大家一起动口哦!
2/4
①、珠江三角洲,邻近港澳台地区,港口铁路和航空等交通发达,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技 术水平高——(特色农业) ②、南疆光照充足,土地资源广阔,山麓地带有高山积雪融水可供灌溉,当地种植长绒棉历史 悠久,市场对长绒棉需求大——(特色农业) ③、海南岛成为我国热带经济作物(椰子)生产基地——(地理条件)

人教版必修3第四章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秀教学案例(高二区域地理专题复习课)

人教版必修3第四章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秀教学案例(高二区域地理专题复习课)
(二)问题导向
1.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如气候、地形、土壤等,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如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等,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引导他们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寻求答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采用课堂讲解法,系统地传授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区域分析能力。
4.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技术手段,展示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国家情怀和民族认同。
2.引导学生关注农业发展问题,提高学生对社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我国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气候、地形、土壤等方面,并掌握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2.使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并学会分析这些条件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
3.引导学生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并能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分析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2.提醒学生认真完成作业,要求字数充足、观点明确、论证充分。
3.强调作业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能力的重要途径。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质课件(共21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质课件(共21张)
第二十页,共22页。
采访记录 我【:课自后从研政讨府】鼓促励进支“持峨发桥展响油水菜涧生”产油以菜来产,业我的们进果一农步收发入展(sh,ōu真rù正)提实高现了经吗济?、 农社户会:、确环实境比效早益些的年统的一收(t入ǒn(gsyhīō),urù需)提要高采了取,哪但些是措和施出呢去?打请工各的同比学还课是后要研少讨很,多, 所为以家,乡很人多们年建轻言人献还策是。选择进城打工。
问题情景:东北大米为什么品质(pǐnzhì)优良呢?
我的"闺米"
第一页,共22页。
莹润饱满,颗粒分明,
米粒坚挺饱满,质地晶莹剔透, 颗粒分明细腻
软糯可口,绵久润滑
蒸煮时散发出独有的米香味 饭料表面有光泽口感松软可口
第四章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fāzhǎn)》(第一 课时)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学习目标(mùbiāo):学会分析并能评价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2、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时间长,有利于营养积累。
3、冬季有积雪,春季融化,能缓解春旱。
4、冬季长而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具有绿色食品优势。
5、冬季寒冷土壤(tǔrǎng)有机质易于积累,矿物质分解作用弱,土壤 (tǔrǎng)较肥沃
不利: 1、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只能一年一熟,春播秋收。 2、种植农作物品种有限(只能种喜温凉作物,如春小麦、甜菜、大豆等) 3、农作物生长易受到低温冷害(lěnghài)的影响。 4、长冬无法放牧,还要解决好牲畜的防寒和饲料供应问题。
沈阳机械制造
第十一页,共22页。
鞍山钢铁
长春汽车工业
东北地区社会经济(jīngjì)条件
2、交通(jiā交ot通ō网ng络)四通八达(sì tōng bā dá), 对内对外联系便利 有利于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案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4.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教学重点: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3.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教学难点:1.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1.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的大方向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不同的农业。

同一区域的自然条件往往适合发展多种农业,所以还要根据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市场需求,发展本区域有生产优势的农业。

2.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一个区域在确定农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再根据区域内部的地理分异特点,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使区域的农业发展与区域内特定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如: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东北地区。

该区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二、地理条件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3.地理条件分析⑴气候条件——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①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

②东北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雨热同季。

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但是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质课件(共22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质课件(共22张)

第二十二页,共23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4.1区域农业发展。1.了解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及三大地形的分布状况。3.通过分析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从而学会迁移知识去分析其他地区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
No 该地区年降水量分布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且山地多于平原,迎风坡多于背风坡.。年平均气
温由南向北递减,从平原向山区递减.。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 合发展提供(tígōng)了什么有利条件。但冬季长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故东北的土壤较 肥沃。预习下一课时
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作物生长期长,因此品质上乘,再加之 气候(qìhòu)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 几乎不需施用农药,天然具有绿色大米 优势。
第十页,共23页。
活动(huódòng)探究一:
2.东北地区农业(nóngyè)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 村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
有利于农忙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 (shēngchǎn);在农闲时,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还可以 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等。
中国纬度(wěidù)最 高的地区。
第八页,共23页。
(一)自然条件
温带(wēndài) 季风气候
冬冷夏暖 雨热同期 (tóngqī)
一年一熟 喜凉作物 品种 耕作制度 生长(季zu节òwù)
第九页,共23页。
活动(huódòng)探究一:
1.东北(dōngběi)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与 气候条件有什么关系?
第十二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3页。
(一)自然条件
土壤 (tǔrǎng):
黑土、黑钙土,是世界(shìjiè)三大肥沃黑土分布区之一。 (中国东北地区、乌克兰、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3新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学案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3新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学案

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1课时导学案【预习案】 一、地理条件 1(1)气候条件a .气候类型及特点:大部分属于温带⑦__________气候区。

冬季寒冷,夏季温暖,无霜期80~180天,年降水量300~1 000毫米,雨热⑧________b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生长季节:4~10月—农事活动:春播、夏管、秋收(2)地形、土壤条件a .地形条件:包括高原、⑪________和山地三类地形单元,便于开展农业多种经营。

b .土壤条件:⑫____________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3.社会、经济条件(1)工业基础:为农业提供了⑬__________、化肥等生产资料,对农业生产有原料需求,形成农牧兴工、工促农牧的经济格局。

(2)交通运输:⑭________发达,对外联系方便。

(3)人口密度:开发较晚,密度较低,农业经营规模大,有利于发展⑮____________和大农业。

二、农业布局特点1.区域划分依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⑯______的不同。

2.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1)耕作农业区⎩⎪⎨⎪⎧分布地区:⑰ 平原、三江平原、辽河 平原主要作物:玉米、⑱ 、小麦、水稻(2)林业和特产区⎩⎪⎨⎪⎧分布:大、小兴安岭和⑲主要树种: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等特产:长白山区——⑳ 、人参等 珍贵药材;延边——苹果梨;辽东低 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柞蚕茧; 辽南——苹果(3)畜牧业区⎩⎪⎨⎪⎧分布: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主要良种:三河马、三河牛、○21发展趋势:○22养畜业发展较快,并 向专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探究案】探究点一 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下图是我国东北地区略图,图中①是春小麦区,④是冬小麦区。

③处为三江平原,⑤处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区。

1.简述东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①④处均有小麦种植,但品种、复种指数不同。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案(5)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案(5)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本章规划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

在区域性经济发展中,经济总量增长与结构演进相互关联和互动。

经济总量的增长为结构调整、转换、升级提供了经济基础,结构演进则增强了资源配置能力,提高了资源利用的投入和产出的效率,实现经济总量的更快增长。

工业与农业是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工农业的增长和结构合理与否,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促进和延缓作用。

工农业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还可带来人类的不同生产、生活方式,进而形成乡村或城市等不同的聚落形态。

本章在学习《高中地理(必修)Ⅱ》“第二、三、四章”经济地理的基础上,结合典型区域,以案例的形式,提供基本的思维方法、原理,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通过区域的认识,还能促使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学习到有用的地理,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区域经济发展在不同的区域表现为不同的发展前景。

区域经济发展包括区域农业发展和区域工业化,它们都是在充分考虑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市场需求等共同因素下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经济体。

本章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区域农业发展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地理条件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以致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布局和方向。

我国有许多农业生产基地,不同的地区,其生产情况、面临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不尽相同。

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是我国农业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区域,发展条件优越,以东北地区为例,不仅可以了解区域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还能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我国工业基地既有面临困境的老工业基地——辽中南重工业基地,也有经久不衰的沪宁杭工业基地和京津唐工业基地,也有改革开放后以新兴工业和轻工业为主的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工业化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而从发展的方向来看,各地从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更可以找寻发展的有利条件,具有更广泛的借鉴意义。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实际案例为导入,让学生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现状,然后通过分析案例,引导学生掌握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资源等基本地理特征。
1.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关注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如土地资源利用、气候变化等。
2.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问题。
3.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
2.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综合分析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限制因素,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的自我评价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和教师评价,让学生从他人的反馈中获取改进的方向,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我国东北地区的美丽风景和农业生产场景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特点。
1.培养学生对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热情。
2.培养学生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引导学生关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对区域农业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省级高中地理优质课:人教版必修三4.1《区域农业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导学案

省级高中地理优质课:人教版必修三4.1《区域农业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导学案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农业布局特点、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2.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掌握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方法。

3.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分析区域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知识梳理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1.范围A黑龙江、B吉林、C辽宁三省和D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3.自然条件(1)气候:(2)地形:E高原、F平原、G山地,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3)土壤:黑土、黑钙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业生产。

4.社会、经济条件(1)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好。

(2)交通发达,利于外向型农业发展。

(3)开发晚,人口密度较低。

温馨提示“开发晚,人口密度低”一方面使得东北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大,经营规模大;另一方面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二、农业布局特点1.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划分的依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1.地位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是我国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突出特点(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2)地区专业化生产。

温馨提示--图解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建设四、农业发展方向一、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1.区域农业发展条件评价一个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和发展状况受发展条件的影响,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应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1)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作物。

(2)综合考虑该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如区位、交通、市场等方面,从上一步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一部分。

(3)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质学案(共9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质学案(共9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质学案(共9页)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学完本节你应该能够:1、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会评价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2、通过对比分析,了解东北农业布局的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3、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地区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课前预习]1、分类列举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域因素。

自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机械、科技2、说出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区域优势自然条件优越(水热充足、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市场广阔、交通便捷、机械化、科技化水平高、地广人稀3、归纳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4、阅读教材P61内容及图4.3,简述东北不同地形区主要农业发展方向。

(方法指导:在图中标第 2 页第 3 页[典型案例1]评价东北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1、读课本,思考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热量条件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有哪些不利影响?体现:种植农作物品种有限,一年只能一熟,春种秋收,春秋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和收成;漫长的寒冬需要解决牲畜的御寒和饲料供应问题。

2、读下图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9年12月1日~2019年4月15日气温距平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分析图示气温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6分)东北地区作物一年一熟,春播秋收(2分);春温较常年偏低,春播推迟(2分);生长期缩短(或收获延迟,作物易受秋季低温冷害影响)(2分)。

第 4 页3、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钱开始垦荒,日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

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

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导学案(共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导学案(共4页)

§4.1 《地区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导教案第1课时班级姓名【课程标准】以某地区为例,剖析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认识农业连续发展的方法与门路【学习目标】1、回首已有知识,认识地区农业生产可连续发展应当综合考虑的因素(条件)2、经过阅读教材文字和图表,剖析并能评论东北地区农业发展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3、经过对照和剖析,理解东北地区就地取材组织生产进行农业布局的特点,并能说出原由4、试试运用所学的地理原理及方法对其余地区的农业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剖析、评论。

【学习重难点】1、联合资料,会剖析评论地区(东北)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自然及社会经济)2、剖析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原由第一课时【学习过程】你能看懂电视里对于全国不一样地区农业发展的新闻吗?你知道我国为何在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出口创汇农业、而在东北打造全国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呢?学习过本节内容后相信你就理解了!知识点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学习策略:阅读教材文字和图表,课前自主学习问题我的结论我来思虑1. 地区农业发展的一般步骤和目的是什么?2.地区农业生产可连续发展应当综合考虑的因素有哪些?我来概括1、自然地理条件评析(东北):地点范围:(先画出重要经纬线)地位:①天气条件:天气种类 ________,特点:;对农业影响:(课本 P61 图 4.2)②地形条件(读上图及教材图 4.3 填表):地形种类齐备,包含:西部,宜业;中部和东北部,宜业;四周围绕,宜业。

③土壤条件: ___ __ 、黑钙土宽泛散布。

土层深沉,有机质含量高。

2、社会经济条件:1 / 4①重要的基地。

为农业生产供给必需的农业机具等生产资料。

②交通。

便于区内外联系,促使与东北亚地区的型农业的合作发展。

③开发较晚,人口密度。

农业经营规模,便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地面地貌种类及地形区散布优势农业构造资源山环西部 D资山地北部 E水绕源丰富东部 F沃野南部 C资读图,我最平原北部 A千里源丰富拿手啦!东部 B【深入思虑】讲堂活动1、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这与天气什么关系?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乡村的综合发展供给了什么有益条件?3.与我国东部主要农业地区对比,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劣势,可是也能够以为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优势,小组合作剖析热量对本区农业生产影响。

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3教学教案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3)

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3教学教案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3)

班级:组别: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区域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彭州中学陈小玲【课程标准】1、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教学分析】“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是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关于农业的两条课程标准。

在鲁教版《必修二》教材中第三单元“第一节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专门列成了一个知识点“三、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各版本必修三均设有“区域可持续发展”关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应章节内容。

在近年高考题中关于“区域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方面涉及的综合题也比较多,尤其是一些开放性试题。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地理学科的核心思想,人类生产活动是建立在地理环境基础之上的,人类生产方式合理、遵循自然规律,则对地理环境产生有利影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持续发展、生态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规律。

人类生产活动如果强度过大、违背自然规律则会带来环境问题。

针对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问题,解决措施就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农业生产活动是建立在充分利用土地自然生产力基础之上的,所以农业生产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破坏问题。

作为进入高三二轮复习的学生,对《必修二》和《必修三》教材相应内容已经复习,具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关于区域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影响方面的高考题也有一定练习和感悟。

在众多的农业考题中,本堂课的目的是教会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具备农业考题立意的分析解题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等地理环境要素的有利影响(效益)和不利影响(农业生产出现的问题);2、区域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3、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多媒体和导学案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高考题练习、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得出结论;并结合高考题进行实战演练、学生打分,最终掌握农业生产方面高考题的解题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学完本节你应该能够:1、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会评价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2、通过对比分析,了解东北农业布局的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3、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地区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课前预习]1、分类列举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域因素。

自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机械、科技2、说出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区域优势自然条件优越(水热充足、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市场广阔、交通便捷、机械化、科技化水平高、地广人稀3、归纳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4、阅读教材P61内容及图4.3,简述东北不同地形区主要农业发展方向。

(方法指导:在图中标出耕作农业区、林业和特产区、畜牧业区)[我的疑惑]只有能提出问题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典型案例1]评价东北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1、读课本,思考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热量条件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有哪些不利影响?体现:种植农作物品种有限,一年只能一熟,春种秋收,春秋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和收成;漫长的寒冬需要解决牲畜的御寒和饲料供应问题。

2、读下图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9年12月1日~2019年4月15日气温距平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分析图示气温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6分)东北地区作物一年一熟,春播秋收(2分);春温较常年偏低,春播推迟(2分);生长期缩短(或收获延迟,作物易受秋季低温冷害影响)(2分)。

3、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钱开始垦荒,日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

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

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

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该地生产的稻米质量优良的原因?夏季白昼时间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生长期长,有利于营养积累。

(2)“绿色”一般认为无公害、安全,通常少用农药化肥,请分析该地区少用农药化肥的原因?矿物质分解和淋溶作用较弱,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较肥沃;纬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虫害生存和繁殖,病虫害少。

[迁移案例](2013海南卷)西藏年楚河河谷所产油菜籽籽粒大、品质优,单位面积产量比我国东部平原高一倍。

分析年楚河河谷油菜籽单产高、品质优的自然条件。

【答案】年楚河河谷(位于青藏高原南缘)纬度低,地势高(2分),作物(油菜)生长期长(2分),光照充足(2分),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2分);(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2分)。

[典型案例2]农业布局特点1、阅读图4.3、图4.4和图4.5,思考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呈现什么规律? 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减少; 年平均气温自南向北递减,平均气温线自中间向高纬度突出。

2、为什么大兴安岭的东坡比西坡和松嫩平原年降水量要丰富? 夏季盛行东南风,大兴安岭东坡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

3、结合课本和以上问题答案,填写下表格。

1.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一般是( )A .一年两熟B .两年三熟C .一年一熟D .一年三熟 2.东北地区所处的气候区是( )①湿润地区 ②半湿润地区 ③半干旱地区④干旱地区 ⑤季风气候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⑤ D .①③⑤ 3.下列条件中,东北地区所具有的社会经济优势是( )A .土地平坦,土壤肥沃B .降水较多,水热配合较好C .纬度高,热量不足D .开发历史短,人均耕地多 4.下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耕地、林地、草地 B.耕地、草地、林地C.草地、林地、耕地D.草地、耕地、林地 5.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4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 .交通发达B .单位面积产量高C .水热条件好D .人均耕地面积广6.以下不属于图4中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A .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 .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C .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D .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7.甜菜是东北发展最快的工业原料作物,甜菜加工厂应布局在A .接近市场B .原料产地C .燃料产地D .临海地带8.玉米、谷子、高粱是东北地区三大杂粮作物,其中最为集中的“玉米带”分布在东北的 A .松辽平原 B .三江平原 C .辽南 D .内蒙古东部 9.东北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目的是A .增产粮食B .保护环境C .提高经济效益D .实现机械化 10. 2019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围垦三江平原,主要原因 A .保持湿地上的森林资源 B .保护湿地,改善生态环境C .我国粮食富足,不需要再生产粮食D .加人WTO ,我国可大量廉价进口粮食1.C2.C3.D4.D5.D6.B7.B8.A9.C 10.B 11.B 1.C 2.C 3.D 4.D 5.D 6.B 7.B 8.A 9.C 10.B 11.B2019安徽卷)35.(35分)图13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陕西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

20世纪90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

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新村缺乏等问题突出。

(2)简述该地区种植苹果的优势自然条件及其效益。

(14分)1.(2019高考题四川卷)(26分)图6和图7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9年12月1日~2019年4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30°E图4图6 图7(1)选择图6和图7中的一幅图,描述气温或降水与常年同期比较的差异情况。

(6分) (2)据图6和图7,指出春季气温回升后图示区域涝灾最严重的地区,并说明理由。

(10分) (3)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分析图示气温、降水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10分) 【答案】13题: (1)(6分)图6:图示地区域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或大部分地区偏低2-4℃)(2分);偏低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或由东向西)增大(2分);西部(或西部平原)偏低值最大,达4℃以上(2分)。

图7: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2分);偏多量大致由东北向西南(或由东向西)增大(2分);西南部(或西部平原)偏多量最大,达1-2倍(2分)。

(2)(10分)西部平原地区(2分);该区域气温较常年偏低值最大(2分);降雪(水)量较常年偏多量最大(2分);积雪量大(2分);地势平坦,积雪融化后地表水流不畅(2分)。

(3)(10分)东北地区作物一年一熟,春播秋收(2分);春温较常年偏低,春播推迟(2分);生长期缩短(或收获延迟,作物易受秋季低温冷害影响)(2分)。

东北地区以旱地为主(2分);土壤中含水量过大,难于耕作(2分);不利于作物生长。

122° 134°图 例-2~-1℃ ~-2℃<-4℃例等高线(米)~-0%0~50% 50~100%100~200%42°(2019高考题北京卷)读图1,回答第1~3题。

2.图中A .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B .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C .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D .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西藏年楚河河谷(图6)所产油菜籽籽粒大、品质优,单位面积产量比我国东部平原高一倍。

分析年楚河河谷油菜籽单产高、品质优的自然条件。

【答案】年楚河河谷(位于青藏高原南缘)纬度低,地势高(2分),作物(油菜)生长期长(2分),光照充足(2分),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2分);(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2分)。

(2019·新课标II 卷)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钱开始垦荒,日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

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图1国绿色米都”之称。

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

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6分)(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6分)(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4分)(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

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8分)【答案】(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2)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虫害生存和繁殖(3)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

控制施肥量(4)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

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