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方法浅议
浅议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浅议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目前,在高中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很多学生都认为历史就是“死记硬背”,一上历史课就会产生畏难情绪,这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
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兴趣,由厌学到乐学,这是所有高中历史教师都要共同面对的课题。
根据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悟,浅谈一些看法,以求与各位同仁商榷。
一、激发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学习动机指的是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又称“学习的动力”。
它并不是某种单一的结构。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各种不同的动力因素组成的整个系统所引起的。
这其中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对某种东西产生兴趣,他就会不断地去探索,去学习,学生的学习就会由被动变为主动,课堂的教学效果就会实现最大化。
具体到历史学科的教学,要想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最关键的是导课,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有个好的开端,像一场戏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序幕。
导课的过程如果能紧紧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会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以人教版必修三第十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为例,这节课记忆的内容较多,比较枯燥,在导课时,我采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属相,学写甲骨文,学生都很新奇,都会学写自己的属相,这时教师适时提出问题,我们的属相(甲骨文)的字是怎样发展为我们现在形态?其中经历了哪些过程?我们接下来学习汉字的起源和演变的基本脉络与趋势……在极短的时间内,巧妙地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
二、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不管多么好的教学方法,如果长期使用,一成不变,都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传统的教学手段固然不可忽视,但现代教学手段更加重要。
教师尤其要发挥多媒体优势,提高思维效果。
多媒体教学可以激活历史,利用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特点,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浅议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工作要效率,学习要效果,这是一种通识。
教师的工作效率主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体现出来,教师教得怎么样、学生学得如何是我所要探讨的教学有效性问题。
在新课改理念的推动下,以课程标准为指针,以教材为依托,以学生为中心,以老师为主导的创新型教学正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
那么在这新环境下,如何使高中历史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呢?一、教学目的的有效性要想教学达到一定的效果,首先教学目的要明确:我们在教学时,要告诉学生什么?通过教学,学生学到什么、领悟了什么?只有目的明确,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比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i第17课《解放战争》:从课题看这是一节讲述战争史的课,其基本内容是“内战爆发”(背景和原因)、“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的”(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结果和意义)。
课程标准是“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基本内容和要求很清楚,我们通过教学主要告诉学生什么呢?我们可以尝试确立以下三个目标:目标一:中国与世界,即二战后世界格局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在此目标下,重点讲述背景部分,即引用相关史料,引导学生分析认识:在雅尔塔会议、美苏掌控世界格局基本划定、美苏秘密协定损害中国利益的背景下,美苏共同推动了国共重庆谈判。
重庆和谈表面上看是中国人自己的事,可事实是受到大国干涉,是在三国(美、苏、中)四方(美、苏、国、共)共同作用下召开的,也是中国和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力量对和平解决中国问题所做的一次有益尝试。
抗日战争虽然胜利了,但当时的中国并未能真正独立,和谈有美苏的影子,内战也是在美苏博弈和国民党政府不妥协的情况下爆发的。
由此引导学生站在世界角度观察和审视中国历史,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近代以来中国发生的一切几乎都和世界紧密相连。
如果学生通过学习形成世界史观,用普遍联系的方法思考历史,教学目标就达到了,教学也就是有效的。
目标二:战争及其教训。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历史课堂
课堂浅谈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历史课堂王友中摘要:根据新课程标准,健全课程体系,以保障高效课堂的构建,尤为必要。
作为高中历史教师要积极的探索新的教学方向,针对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结构,针对新课标提出的要求,沿着既定的方向,适当地进行课程的改革,变革教学的形式,巧妙的进行布置,精细化的设计教学过程,全面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以发展学生的历史素养为目的,寻找到学生喜欢的方法,以延伸课程内容,汲取丰富的课程经验,从而推进课堂教学整体教学效果和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构建;高效;高中;历史;课堂组织科学化的教学改革,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有计划地进行演变,获取更具特色的教学经验,有目的性的改造,以达到整体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高。
但是,在以往的高中历史课堂中,传统的教学体系,无法与学生的实际达成一致,课程变革的趋势,不能满足学生对课程的需求,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高效课堂的构建速度,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不能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改革。
鉴于此,高中历史教师要拥有高度的责任意识,以加强对学生的引领,适当的做出调整,加强对学习的训练,促使学生自主表达的意识,在不断提升,指导学生梳理历史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以达到学生历史素质的不断提升。
那么,应采用哪些具体可行的策略,以构建高效的高中历史课堂呢?一、优化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全面理解历史课程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更新和转化,是知识得以优化的过程,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主要渠道。
作为高中历史教师要打破传统的传授方式,多层面进行课程的展示,探索高效的教学模式,给学生一个全面学习的空间,促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水平得以全面提升,以保障高效课堂的构建。
比如在进行“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中鸦片战争的课程内容中,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制定科学的学习小组,探究出课程的特色。
除了这两个知识点之外,教师还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来研究引发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以及主要的导火索。
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
浅议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
浅议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通过对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论述;阐述了有效的历史教学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论证了历史教学应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过程。
在历史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成“才”,更应该培养学生成为“人”。
有效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新一轮课程改革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这一规定实际上强调了基础教育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转变。
初中生年龄一般在13~16岁左右,他们的智力发展突出表现为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发展,他们对具有故事情节及具体形象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感兴趣,最容易掌握那些用直观形象作支柱特征的概念,但要对此作全面的分析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进行历史教学时应注重强调的是如何得出历史结论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论本身。
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
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
”历史教学不应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受器而将现成的知识成果放在学生面前;历史应当是将学生当作主动参与知识获得过程的人,关注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在引导学生收集、比较、分析、归纳、运用历史材料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史实、概念,同时探讨历史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一、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目前的初中历史教学,教师大多只关注重课本中大事件的背景、影响、只关注考试的内容、考试的热点,这是有悖于新的教学观念的。
人文教育强调以人为中心,发展全面的人,所以“教与学的过程”是让学生成“人”,让他们拥有应有的人文素养。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把目光放在学生的未来发展,着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塑造学生的道德、情感、意志、价值观等,把体现美好人性的历史知识传播给学生,如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团结合作、仁爱勤劳、艰苦奋斗、不畏艰险执著追求、珍爱生命等方面的史实。
浅议中学历史教学有效开展历史观教育的途径
浅议中学历史教学有效开展历史观教育的途径历史教育是中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历史教学的有效开展不仅能够传授学生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正确的历史观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意识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效开展历史观教育成为了当前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中学历史教学有效开展历史观教育的途径。
一、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是开展历史观教育的前提。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老师往往只局限于教授死板的历史知识,导致学生对历史失去兴趣。
而要想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可以尝试从历史故事入手,通过讲述历史上的有趣事件和故事,让学生感受历史的魅力。
可以讲述一些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奇闻异事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历史更加感兴趣。
老师还可以将历史与当下的社会事件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思考历史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历史不仅仅是过去的事情,更是对当下和未来的影响。
二、让学生亲历历史让学生亲历历史是历史观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亲历历史,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历史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老师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参观博物馆和历史遗址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增强对历史的兴趣。
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历史研究和调查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历史的真相,增强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三、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思考历史是一个复杂的学科,需要学生进行反思和思考。
在历史教学中,老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思考,引导他们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对于一些历史事件可以发起讨论,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事件的原因、影响和教训,使学生在讨论和辩论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历史观。
老师还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历史论文或者研究性课题,让学生深入研究历史事件,增强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四、注重历史情感教育历史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情感和思考。
在历史教学中,老师可以注重历史情感教育,通过一些感人的历史故事和影视作品来引发学生对历史的情感共鸣。
中学历史教学下的史料教学问题浅议
中学历史教学下的史料教学问题浅议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记载和反思,而史料则是历史的真实载体。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史料教学,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过程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在史料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文将从史料教学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等方面进行浅议。
一、史料教学的意义1. 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通过史料教学,学生可以接触到原始的历史资料,了解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在研读史料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文本理解、历史考证和历史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2. 提升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史料教学可以使历史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
学生可以通过史料了解历史事件的真实情况,从而增强对历史的理解和兴趣。
史料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过程和影响,使历史更加具体和可感知。
3. 增强学生的历史记忆和认知史料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记忆历史知识。
通过亲自阅读和分析史料,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记忆历史事件,提高历史知识的记忆和认知水平。
二、史料教学存在的问题1. 史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问题史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一直是学术界和教学界关注的焦点。
许多历史事件都有多种不同的史料记载,有时甚至存在着矛盾和争议。
如何在教学中客观而又全面地呈现这些史料,成为了教师们面临的难题。
2. 学生史料阅读能力的不足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有限,史料教学往往面临着学生史料阅读能力的不足。
对于古代文言文史料的阅读理解,对于文字中特殊的历史专有名词,学生难以准确理解和把握。
3. 课时有限和教材选择的矛盾中学历史课程的课时有限,教师在进行史料教学时难以覆盖大量的史料。
教师面临着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合适的史料进行教学的矛盾。
学生在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方面往往存在一定的不足。
在史料教学中,学生需要进行历史考证和历史分析,需要运用多种历史知识和方法进行思考,这对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学浅议
法 的设计 很重 要 , 重视学 生现 有知识 与能 力水平 , 要 并 根 据 学 生通 过 自我 学 习 、合 作 学 习 能 够 达 到 的 标 准 选 取 教学 内容 。 教学 中敢于 放手 给学生 时间和 空 间 , 在 倾
听 学 生的 看法 、 察学 生 的思路 、 励 学 生 勇于 尝试 , 洞 鼓 培 养 积 极 思 维 的 习惯 。再 对 于 疑 难 问 题 归 纳 、点 拨 解
期 和特点 看可 分为 “ 新
航 路的开 辟及 其殖 民扩
张 ” “ 次 工 业 革 命 ” 、两 、 “ 济 全 球 化 ” 三 种 类 经
型 ,将 主 题 与 其 对 比 可 发 现 实 际 上 是 “ 界 市 场 ” 发 展 过 程 中 的 三 个 历 史时 世
目标 和 教 学 价 值 。强 化 专 题 意 识 、 统 思 维 意 识 , 专 系 以 题为 线索 , 问题为 中心进行 专题复 习 , 高 三复 习链 以 是 条 中 的 重 要 一 环 ,是 复 习 中 实 现 由量 的 积 累 到 质 的 飞
2在 分 析 总 结 专 题 的 阶 段 特 征 和 规 律 上 点 拨 。理 , 清 形 成 有 关 特 征 的 背 景 和 影 响 ,重 点 说 明 各 阶 段 内政 治 、 济 、 想 文化 三者 之 间的 内在 联 系 、 般规 律和 经 思 一 历 史 启 示 。 时 , 该 专 题 的 历 史现 象 与 同 时 代 的 世 界 同 将 史上 的 同 类 现 象 进 行 比 较 ,从 比 较 中 进 一 步 认 识 有 关 现象 的性质 , 在 此基础 上进 行一定 的评价 。 小专题 并 如
讨 论后 选代 表 回答 , 师 最后 总 结 : 征税 标 准 : 人 老 ① 由 丁为主转 向土地 资产为主 , 的“ 税 法” 其转 折 点 ; 唐 两 是 ② 税物形态 : 由实 物 转 向 银 两 , 明朝 的 “ 条 鞭 法 ” 其 一 是 转 折 点 ; 税种 和手续 : 繁 杂到 简便 , “ 条鞭 法 ” 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由 以 一
高中历史教学方法论文
浅议高中历史教学方法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已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
高中阶段的历史教育,界于初中历史教育与大学历史教育两个层次之间,肩负着普及又提高的双重任务。
从传授历史的角度说,是初中所学知识的扩展和加深;从培养能力的角度看,是运用历史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其蕴含的思维能力要求,开拓和培养较高层次的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改教育一、历史学科遭遇窘况的原因l.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历史学科的重视不足。
在长期应试教育的阴霾下,不少学校、家长乃至学生把历史学科视为“副科”,设置课程时。
历史学科的课时数很有限,历史学科的教学任务往往很难全部完成。
这就带来连锁反应: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法上仓促简单,敷衍对待,扼杀了部分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的兴趣。
有些学校违背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课改精神,过早地进行文理分科,报考文科的学生相对较少,成绩也相对较低,在历史学科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更是数量有限。
2.对历史教材使用不恰当,学生缺乏质疑意识的教育。
高中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教教材而非用教材的状况。
教材中的结论只是教材编写者对史实的解读,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所以必须有质疑的精神一些教师不仅自己设有质疑的精神和尊重历史的态度.而且扼杀学生的质疑意识,不允许学生质疑,既导致课堂教学的索然无味,又不利于高中历史教学的与时俱进。
3.教学评价模式单一,缺乏过程性评价。
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历史教学评价内容仅仅局限于考试这个单一的工具,而对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评价不够重视,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历史教育的真正价值无法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落实。
二、对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思考1.创新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历史教学因其包含的人文情怀,可以成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历史是一种基础知识,是一部社会的教科书,以史为鉴可以通古今之变,知社会之兴衰,重视历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成为有信仰、有理想、有精神的人。
历史教学方法
历史教学方法历史教学一直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历史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历史知识的掌握具有重要影响。
在历史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首先,讲解式教学是历史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可以系统地了解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背景,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历史知识的整体认识。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形象地呈现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讨论式教学也是历史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思考。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立一些问题或者情境,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另外,案例式教学也是历史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案例教学,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的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让学生通过研读案例,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和历史人物的形象特点,从而使历史知识更加具体和生动。
此外,实践式教学也是历史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历史事件的再现和历史文化的传承,增强对历史知识的体验和理解。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考察、实地考察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的魅力,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综上所述,历史教学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学生的历史学习创造更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
浅议高中历史新课堂的教育教学模式
浅议高中历史新课堂的教育教学模式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进行得越来越顺利,高中历史课程的改革也为教师和学生们带来一片新的历史天地。
本文作者通过多年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的经验和心得,详细分析了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育的特点和目标,为广大教师朋友们更加有效地实行新课改提供了实践参考和中肯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历史;与时俱进;选修模块;多媒体高中历史课程教育教学的改革已经初见成效,在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同时,运用了许多新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在严肃又不失活泼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知识。
在教学内容上,能够让学生们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多进行探究性学习,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动力有很大的帮助。
一、高中历史课程要与时俱进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不仅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还要让学生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总结和反思,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和对新事物的创造能力。
在高中历史的教育当中,我们要向着这个目标努力,将学生培养成未来建设祖国,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首先在历史教材当中,历史和政治应该是不分家的,我们要鼓励学生旗帜鲜明地坚持历史事实,对多领域、多层次的问题表达不同的观点。
在当代的历史教学中,我们应该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从教学内容的结构、模式、目标、内容、手段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进。
长期以来,我国的历史教育多为封闭、保守状,这样的教学现状不仅会令学生和老师产生疲劳,而且远远不能适应国家发展的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萌动、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变化的今天,整体环境对我们的影响已经不能单纯地从传统的历史教材中获得,还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方面做出改革。
不管对于学生还是祖国的下一代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在社会改革的进程中,学生应当是先进文化、优秀思想的拥护者和传播者。
教师在进行这方面的教学时,可以列举在历史的进程中,那些为祖国带来新思想和新文化的先进青年们,让学生从历史人物的事迹中感受历史、感受国家带给个人的自豪感。
浅议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2 0 1 4年 第 1期 ( 总第 2 0 7期 )
残 汉 如 何 匏建 高效 钓 南 历 史 课 堂 教
郭永敏 ( 内丘县 职业 技术 教 育 中心 , 河 北 内丘 0 5 4 2 0 0 )
摘要: 在也 进 入 了 素 质
教 育 的 关键 时期 如 何 构 建 高 效 的课 堂教 学 也 成 了教 育 者 深入
思 考 和研 究 的课 题 本 文 结 合 高 中历 史 学科 特 点 , 主要 从 激 发 学 生 兴趣 、 及 时把 握 生成 两 个 方 面 对 构 建 高 中历 史 高 效课 堂 教 学进 行 了探 讨 关键 词 : 高效; 高 中历 史 ; 课 堂教 学 当前 . 随着新课 改的不断推 进 , 新 课 程 的 理 念 逐 渐 被 广 大
一
、
现实的联系 . 让 学 生 能 以发 展 的 眼 光 来 看 问 题 . 进 而 开 拓 学 生 的视 野 , 引 导 他 们关 注社 会 现 实 ,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 培育 学 生 健 康 的时 代 精 神 二、 及 时 把 握 生成 。 构 建 灵 动 的 课 堂 苏 霍姆林 斯 基 曾经说 过 : “ 教 育 的 技 巧 并 不 在 于 能 预 见 到课 堂的所 有细 节 . 而在 于根据 当时的具 体情 况 . 巧 妙 地 在 学 生 不 知 不 觉 中作 出相 应 的 变 动 。” 课堂上 . 即使 再 优 秀 的 教
3 . 以史 为鉴 . 让 学 生 积 极 地 关 注 社会 现 实 以史 为 鉴 可 以 明古 今 。 古人 云 : “ 家事 、 国事 、 天下事 , 事事关心。” 高 中 阶段 的 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 , 满腔热血 , 激情澎湃 , 有 着 远 大 的 理 想 和抱 负 , 对 国 家大 事很 感 兴 趣 。 在历史教学中 。 教 师 应 当适 当地 引导 学 生 注 意 将 历 史 知 识 与 时 代 潮 流 相 结 合 . 揭示 历史 与
历史教学方法
历史教学方法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的重要途径,而历史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能够主动积极地学习历史知识,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和历史认识。
因此,选择合适的历史教学方法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
历史教学不应该仅仅是传授历史知识,而是要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历史规律,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比如,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提问、讨论、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
其次,我们应该注重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了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段。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比如,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播放历史纪录片、展示历史图片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使历史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再次,我们应该注重案例式教学方法。
历史是一个充满案例的学科,通过案例式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案例,通过讲解、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形成对历史的全面认识。
最后,我们应该注重实践教学方法。
历史教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而是要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身感受历史。
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参加历史考察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历史,增强他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综上所述,选择合适的历史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历史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案例式教学和实践教学方法的运用,使历史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真正爱上历史,从而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历史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讨论法运用
浅议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讨论法的运用历史是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训练学生辩证思维和创造力,确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人生航向的最好教材。
可是,历史所叙述的毕竟是过去的事情。
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不像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那样可以通过实践而真实地再现。
学生对历史的感知和理解主要通过阅读历史教科书和聆听教师讲授。
所以历史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就比较抽象、死板和枯燥。
加之多年来,有些教师总以为所谓历史教学就是教师把史实传给学生,学生记住史实的过程。
于是,“一言堂”、“灌输式”、“填鸭式”等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贯穿于历史教学全过程。
这样使得学生的个性被压抑,主观能动性被抑制,创造力被扼杀。
那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把历史教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教学效果呢?实践证明,讨论法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可以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新课标》强调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和平等的对话者。
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广大中学历史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尊严,给他们更多的时间独立思考,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表现自我,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
将讨论法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在课堂上无拘无束地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展示自己的思考,让学生在快乐中增长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讨论法适于高中历史教学的知识前提是,高中生具备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在学习中逐步掌握了唯物史观的一些基本理论,有一定的阅读理解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讨论法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大致分为五个步骤:(1)向学生提出难度适中的问题,所提的问题必须紧扣教材,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2)学生阅读有关问题的教材和资料。
(3)学生分析问题,写出发言提纲,并将自己搞不明白的问题写下来。
(4)课堂上学生分组讨论或集体讨论,达成共识。
浅议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但不能 激发学生 的探究性 趣 , 反 而 会 使 学
不但能 引发学生 的思考兴趣 , 还 能 引导 学
生感到无从下手 , 找 不到 思 考 的 切 入 点 , 对 生 积 极 去 阅 读 课 本 , 并思考一些 问题 : “ 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创设 问题情境 , 激活 学生思维
史地 图进 行 分 析 , 可 以 对 史 料 进 行 多 角 度 解读 , 也 可 以 对 历 史 人 物 进 行 多 元 化 的 评 领学生以课本 为切入点 , 鼓 励 学 生 查 阅 工
在学 习 《 北伐战争 》 时 , 教 师 设 计 的 问题 有
这样 一 个 问题 : 北 伐 军 是 如 何势 如 破 竹 、 消
摘 要: 问题 教学法从 2 0 世 纪五六十年代 开始被教 育界接 受 , 并成为新一轮课 改的一个 重要 方 面。 高中 历史教 师要 大胆进 行课 堂教学改 革, 以 问题 统 领课 堂 , 以 质疑 来 激 发 学生 的 思 维 。 教 师 对 问题 的 设 置 要 难 易适 度 , 以课 本 为核 心 , 促 使 学生 学 习张 弛 有 度 。 关 键词 : 问题教学法 高中历史 问题情境 难易适度 教材核 心 中 图分 类号 : G 6 3 3 . 5 1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3 - 9 7 9 5 ( 2 0 1 4 ) 0 2 ( c ) 一0 0 3 8 - 0 1 所谓 “ 问题教学 法 ” , 是 指 在 课 堂 教 学
创 设问题 情境 , 在 我 国 有 着 悠 久 的 历 发” 是最早对情 境教学的 阐释 ; 孟母三迁 , 育实践也表 明 : 发现疑 问、 提出疑问 、 解 决
历史(心得)之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几种方式浅议
历史论文之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几种方式浅议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几种方式浅议王建梅(贵州省习水县第一中学贵州习水 564600)历史故事生动、形象,中学生多喜听。
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及时转为有意注意,故事能起桥梁作用。
围绕教学内容,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讲第一次世界大战,可先讲“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斐迪南大公的故事”;讲新航路开辟时,可先讲“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讲新中国外交时,可先讲“尼克松筷子的故事”。
精心设计问题以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启迪求知欲望,把学生带入未知教学情景,使每堂课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用诗词或成语导入新课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强烈探索的兴趣。
如讲授《唐朝的衰落》,可将杜牧的《过华清宫》一诗抛出:“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因该诗学生在语文课中学过,可先请学生解释诗的含义,找出讽喻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
当同学们提及杨贵妃和唐玄宗时,教师马上引导学生回顾唐玄宗前期的清明政治,问: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了历史上的什么局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待学生答出:“开元盛世”和“唐玄宗前期的勤政,任用贤臣”后,又问:这首诗又是写唐玄宗的什么呢?引导学生答出“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
由此,自然引出唐玄宗后期的政治腐败,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
历史课上联系语文知识,使学生既感到新鲜又乐于学习,对激发学生兴趣收到很好的效果。
讲《春秋战国时期的变化》,可先讲“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成语,通过所述失马与得马,战争的爆发引起祸福不断转化,为了解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和上好全堂课打下良好基础。
历史教学模式从整体来说是讲与练的有机结合,其方式要针对教学内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深入分析,设计方案,以便根据课堂发展变化,灵活把握,尽量适应不同等级学生的需求。
历史教学中的讲练方式具体有如下几种方式: 1 指导式在教师指导下,以练带讲,以讲促练,使讲和练融为一体。
浅议历史课堂教学小结的几种方法
浅议历史课堂教学小结的几种方法【摘要】历史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历史素养的重要途径。
本文在引言部分介绍了历史课堂教学的背景和研究目的。
在探讨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实地考察和旅行教学、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及激发学生兴趣等历史教学方法。
结论部分总结了这些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展望了未来的历史教学方法,并提出了实践中的启示与建议。
通过本文的讨论,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和实施历史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小结,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实地考察,旅行教学,案例分析法,学生兴趣,优缺点,未来,教学方法,启示,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历史课堂教学一直是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了解历史、培养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都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方式往往以讲述和记忆为主,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许多教育者和教学研究者开始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将历史故事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交流思想,共同讨论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地考察和旅行教学能够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对历史事件的感知和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分析法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历史概念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兴趣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方式,如游戏化教学、角色扮演等,帮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历史知识。
通过对这些不同的教学方法的尝试和实践,我们可以不断总结经验,发现优缺点,探讨改进方法,从而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下面将具体分析这几种历史教学方法的优势和劣势,展望未来的历史教学方法,并提出一些建议和启示。
中学历史教学下的史料教学问题浅议
中学历史教学下的史料教学问题浅议一、引言历史是一门学科,它不仅仅是关于过去的记忆,更是关于人类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记录。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为史料是研究历史的基本材料,通过史料教学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研究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史料教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史料的选取、教学方法、学生参与等方面对中学历史教学下的史料教学问题进行浅议。
二、史料的选取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选取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史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和认识。
教师在选取史料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史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在选取史料时,教师需要保证史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尽量选取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史料,避免选取流传久远的民间传说或者未经证实的传闻。
2.史料的多样性。
历史是由众多的事件和人物构成的,因此在选取史料时需要注重史料的多样性,既要有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史料,也要有社会、文化、民俗等方面的史料,以便学生全面了解历史。
3.史料的适宜性。
史料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在选取史料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选取一些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史料,让学生在思考和分析中对历史产生兴趣。
三、教学方法史料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1.全面阐述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部分中学历史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对史料的全面阐述,让学生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相关人物的行为和想法,以及事件对历史的影响,让学生对历史事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分组讨论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争议性和复杂性较大的历史事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每组学生对同一事件的不同史料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最后再进行合并,从不同角度综合分析历史事件。
3.案例教学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个个具体的历史案例,让学生从案例中感受历史,了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浅议中学历史教学.doc
63浅议中学历史教学历史做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它更有着特殊的使命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是每一个从事历史教育的工作者,尤其是中学历史教师所必须明确的。
历史学科内容的过去性是毋庸质疑的,也是人所共知的,那么,如何使学生从思想感情上更乐于学习历史、研究历史,并从中接受熏陶、完善自我人格呢?一、在进行思想教育中,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从广义上来说历史是指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包括中外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综合的各种社会现象,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
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可谓丰富多彩、包罗万象。
所以说,丰富的历史知识本身就具有丰富的思想性,民族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首先情感修养的培养是离不开历史知识的。
“圣贤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
”我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历史教育,远古之时,历史是以口头传授的方式进行社会教育。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文中说“十口相传为古也”。
文字产生以后,历史教育更加系统化、经常化,历史一直是作为人们接受思想教育的重要渠道。
自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在中国确立以后,历史教育成为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正如江泽民主席所指出的:“对青少年进行历史教育,普及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可以使他们学习掌握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牢固的树立爱国主义业放正确地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他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
”因此,历史教育的作用尤为突出。
二、历史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地阵地目前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因此更应当重视思想教育工作。
而青少年阶段正是世界观的形成时期,相对来说,对于复杂的环境的分析能力还比较弱,不及时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些不良思想就乘机而入,腐蚀青少年学生,只有重视思想教育,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具有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有坚定的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 注重基础贴近 时代 遵 循时代 性、 基础 性 的原 则 , 高 中课程 内容 必须精选素质教育必需的基础 知识 : 在 历史上 产生过 重大影 响、 对现 实 仍具有一定影响或借鉴意义 的重要历 史事件 、 历史人 物和历 史现象 ; 反 映人 与 自 然、 人与社会 、 人与人 的全方 位互 动联系 , 与现代社 会、 科技 发 展 及学生生 活联系 的内容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 的知 识水平和认知 能力 , 制定恰 当的教学 目标 , 切忌过分拔高课程难 度和拓展课程 内容。 三、 高中历史教学评价方式的完善 随着 时代 的发展 , 高中学生所处 的环境不断变化 , 学生的学 习态度 、 学习方式 以及认知能力等也都发生 了较大改 变。在 新课改背景下 , 在高 中历史教学过程 中, 除 了改变 教师 的教 学方式 和学 生的学 习方式 之外 , 还需进一步完善高 中历 史教学 的评价 体系。一是 评价 内容综合 化。高 中历史新课程要求 , 重视学生知识 以外的综合素质 , 如学生在道德 品质 、 学 习的愿望和能力 、 交流与合 作、 个性 与情感 以及创新 意识 和实践 能力 等多方 面的发展 。二是评 价方式多 样化。 高中历史教 学要 重视采 用具 有 开发性 、 灵活多样的评价方 法, 将量 化评价 方法与 质性评 价方法 相结 合起来 , 如学 习档案 、 历史习作、 历史 制作、 历史调查 以及考试等 , 关 注过 程性评价 。三是评价主体 多元 化 , 从单 向转 为多 向, 建立 学生、 教 师、 家 长、 管理 者、 社 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 交互作 用的评价制度 。 总之 , 在历史课程新课改 的背景下 , 教学 工作也要 在新 的指导 下进 行调 整和完善 , 教师必须转 变观念 , 充 分利用教材 资源挖掘人文 内涵 , 提 高学生 的人文素养 ; 积极改革教 学评价 机制 , 这样才能 为培养 创新 型人
2 0 1 5 年 1
中 j 孕彳 辅 导
高中 历 史 教 学 方 法浅 议
@ 章 海 雪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 目的的重要手段 。教学效率 的高低 , 教学 效果 的好坏 , 直接取决 于教师教学方法的优劣。随着教育模式 和高考体 制的 不断改革完善 , 教师也逐渐从讲台上“ 走下来” , 开始 了教室 中“ 主宰者 ” 到“ 主导者 ” 角色的转 化。教 育体制正逐步实现教师主导作用 、 学 生主体 作用 的模式 。因此 , 师生互动在整个课 堂教学 中显得尤为重要 , “ 以学评 教” 的观念也被越来越 多的教 育工作者 和教育 关注者所赞 同。怎样 处理 “ 教” 与“ 学” 的关 系, 怎样做到“ 教” 与“ 学” 的协 调, 最终促进学生成 绩和 能力 的提高 , 是 当代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 高中历史教学课程的设计 历 史 教 育 的一 个 重 要 目 标 和 特 点 就 是 尊 重 历 史 、 尊重 真实 , 汲 取 人 类文 明进程 中的优秀文化和优秀成果。在高 中的历史 教学课程设计 中, 必须要 在坚持基础性 的同 时, 紧密的结 合时代 特征 和时代进 程 , 联 系社 会发展 和现实生活 。更要关 注学生 生活 , 关 注学生全 面发展 , 这也 是新 课改 中关 于历史教育教学 改革的一 个重要 理念。应该 从 以下 几个方 面 着手应对 : 一是普通高 中历史课 程 的设 计 , 要在 对基础 知识把握 的前 提 下, 体现和 突出多维度 、 多视 角、 多层次 以及 多类 型 , 以进一 步的引 导和 启迪学生全方位 的去思考历史 , 进而 开阔 了视 野 , 为学 生学 习历史 知识 提供多方面 的依据。二是课程 的设计过 程 中应 当减少 教师单 纯讲解 历 史知识 的比重 , 增加互动和讨论等环节 的比重 。三是课程 设计 中要 注重 培养学生的分析 、 综合 、 比较 、 归纳、 概括能力 , 以使学生在 学习的过程 中 建立宏观历史体系。 二、 高 中历史教学具体改革措施 1 . 努力营造 民主 、 和谐 的气氛 , 使 学生敢 于 自主探 究 民主和 谐的 课堂氛 围, 是 自主探究学 习的沃 土。建立和 谐、 融洽 、 民主 的师生关 系 , 形成 良好 的学 习氛围 , 是上好 一 堂历 史课 的前提 。在教 学过 程 中, 教 师 是导演 , 学生是演员 , 学生能否积极参 与教学过程 , 取决 于课堂的教学 气 氛。教师态度和蔼 、 亲切 、 不粗暴专横 , 热爱学生 , 师生关 系融洽 , 学 生精 神放松 , 则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探讨问题的热情 与积极性 。因此作为 新时 期的历史教师 , 应该找准 自己的定位 , 要彻底放下“ 师道尊严 ” , 重视 教学 相长 , 学会控制 自己的情绪 , 把微笑 和激励带进课堂 , 相信 每个学生都 有 发展的潜能。 2 . 培养学 生能力为高 中历 史教 学首要 目标 高 中历史教学 改革 决 不应是盲 目的 、 媚俗的。就 当前 的情况 来看 , 中学历史 教师 的手 脚一 定 要放开 , 一改枯燥无味 , 变得 生动起来 。学生 的兴趣也 一定会被 吸 引过 来, 学习历史就会 由头痛变得积极 主动起来。那么问题 的关 键就成 为如 何用历史教学来提高学生 的素质 了。这 就是要 在教学 过程 中提 高学 生 的 能 力 。 以 前 也 大 力 宣 扬 提 高 学生 的 能力 , 但 那 无 非 是 提 高 学 生 做 题 的 能力 、 考高分的能力。而现在所 说的能力是真正地理 解问题 ( 为人处 世、 人生等方面 ) 、 解决 问题的能力 。这 对教科书 的编撰 者、 历史教 师、 学 生 三方面来讲都是一个 挑战。特别 是对 于历史知 识的传授 者—— 教师 而
一
言, 尤 为 如此 。
、
Hale Waihona Puke 3 . 创新历史课程教 学方法 采取先学后教 法。首先 , 在课前 布置预 习, 提 示教学 目 标、 重点难点及预习提纲 , 要求整 理简要 自学笔记 ; 其次 , 通过 口头提 问或书面抽查 了解 预习效 果 , 从 中暴露存 在问题 , 后多 途径 地展开讨论 , 允许 出现差错 , 保 留个人意见 ; 再次 , 教 师进行纲 目式 总结 , 以解 析疑惑。 试用学分统计法 , 布置可 自主选择、 有弹性 的作 业, 即在题 目、 题型 、 时限甚至观点 、 结论上不作一刀切 , 数 量和难度 不定 框框 , 放权给学 生灵 活安排 , 也可 以逐 步搞 开卷 考试 , 鼓 励 白圆其说 , 经 查阅优 异者 酌情 加
分 。 这样 让 人 人 各 尽 所 能 , 都 可 体 验 到成 就 感 。
留给学生搜集信息 、 处理信息的空间 , 根据新课程 的理念 , 培养 学生 搜集信息 、 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 的能力 , 它既 包括在 以新课标 为基准 的 常规教学 中, 也包括在新开设 的综合实 践和研 究性学 习等课 程里 , 以及 学生课外 的历 史 学习 中 , 使学 生 真 正做 到 “ 以参 与求 体 验 , 以创 新 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