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弗氏柠檬酸菌酶法合成L-酪氨酸

合集下载

L-酪氨酸的酶法合成及分析

L-酪氨酸的酶法合成及分析

五、工艺路线
工艺路线一 • L-酪氨酸是目前仍采用酸水解法生产的少 数氨基酸之一,收率低,环境污染严重, 应用酶法取代水解法生产L-酪氨酸具有重 要的应用价值。用TPL合成L-酪氨酸,首先 开展的工艺是丙酮酸路线。 • Para等将包埋于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 C.intermiedius固定化细胞作为催化剂, 分批添加底物,建立75mmol/L丙酮酸钠、 45mmol/L硫酸铵、45mmol/L氯化铵和 55mmol/L苯酚的转化体系,反应5h后可积 累L-酪氨酸10g/L。若将反应体系置于连续 的柱反应器内,苯酚对L-酪氨酸的转化率 达90%,且稳定性可维持5d。
试样制备: • 1. 高氯酸滴定液(0.1mol/L) • 配制:取无水冰醋酸(按含水量计算,每1g水加醋酐 5.22mL)750mL,加入高氯酸(70~72%)8.5mL,摇匀, 放冷,加无水冰醋酸适量使成1000mL,摇匀,放置24 小时。若所测供试品易乙酰化,则须用水分测定法测 定本液的含水量,再用水和醋酐调节至本液的含水量 为0.01%~0.2%。 • 标定: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 约0.16g,精密称定,加无水冰醋酸20mL使溶解,加 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本液缓缓滴定至蓝色,并将滴 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高氯酸滴定液 (0.1mol/L)相当于20.42mg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根 据本液的消耗量与邻苯二甲酸氢钾的取用量,算出本 液的浓度。
进行电位滴定时,被测溶液中插入一个参比电极, 一个指示电极组成工作电池。随着滴定剂的加入, 由于发生化学反应,被测离子浓度不断变化,指 示电极的电位也相应地变化。在等当点附近发生 电位的突跃。因此测量工作电池电动势的变化, 可确定滴定终点。
试剂: 水(新沸放置至室温), 冰醋酸,无水 甲酸,高氯酸滴定液(0.1mol/L),基 准邻苯二甲酸氢钾,无水冰醋酸,结晶 紫指示液 仪器: 烧杯,玻棒,电子天平,棕色试剂瓶, 滴定管、滴定池、指示电极、参比电极

化学-酶法制备 15N-L-酪氨酸的研究

化学-酶法制备 15N-L-酪氨酸的研究

Ke r s L tr sn ;a p rae a n ta se a e s b e ioo e p e a ai n y wo d : N- - y o i e s a t t mio r n f r s : t l s tp ; r p r t a o
L 一酪氨 酸属芳 香 族氨 基酸 ,属 半 必需 氨基 酸 ,
N— — s a t c d h c d y o rev s n t e p ’ e c fa p r t mi or n f r s r m c l.h o — L a p r c a i ,w ih ma e b u s ] e ,i h l s n e o s a t e a n ta se a e fo E.oi e c n i e a T
达 4 . %。 08 7
关键词 :N L — 一酪氨 酸 ; s 天冬氨酸转氨酶 ; 稳定性 同位素 ; 制备 中图分类号 :Q 6 . T 44 7 文献标识码 : A
S u y olp e a a in o t b eio o e I b ld t L- y o i e b h m ia — n y t d l r p r t f a l s t p a ee N- t r sn y c e c l e z ma i  ̄ y t o s S t wa c
g o e u s t e e r h n f 5 L t r s e wa 86 % . .4 d c i e a o a e o t e rw t r l 1 — o d r s h : h n i me to N— — y o i s9 . 2 c n 0 4 % e l sc mp r d t h a ma e a _ 5 n i N I a p a c a i . n h t ia in r t f s a i cd a d t e ui z t a e o N s4 . 8 . 一 l o wa 0 7 %

酪氨酸生产工艺

酪氨酸生产工艺

酪氨酸生产工艺酪氨酸(Tyrosine)是人体所需的一种重要氨基酸,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品和食品等领域。

目前,酪氨酸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化学合成法和微生物发酵法。

本文将重点介绍酪氨酸的微生物发酵法生产工艺。

酪氨酸的微生物发酵法主要采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或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作为发酵微生物。

下面将以大肠杆菌为例,介绍酪氨酸的生产工艺。

首先,对大肠杆菌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主要包括培养基的配制、菌种的激活、菌液的接种等步骤。

培养基中包含了碳源、氮源、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等,为菌体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激活菌种是将冷冻保存的菌种接种到新鲜培养基中,使其重新恢复生长活力。

接种时,要保证菌种的纯度和活菌数,以提高发酵效果。

接下来,进行扩大菌种培养。

通过连续扩大培养来提高菌体密度和活性,以提高酪氨酸的产量。

扩大菌种培养一般需要具备合适的温度、pH和培养时间等条件,使菌体能够快速增殖。

然后,进行主发酵。

将扩大培养的菌种接种到发酵罐中进行主发酵。

主发酵过程中,需控制发酵条件,如温度、pH、通气速率和搅拌速度等。

此外,还要监测发酵液中酪氨酸的积累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和优化发酵过程。

最后,进行酪氨酸的提纯和纯化。

通过离心、过滤、浓缩和色谱等技术手段,将发酵液中的酪氨酸从其他杂质中分离出来。

提纯后的酪氨酸可以作为药品原料或者添加到食品和保健品中使用。

酪氨酸的微生物发酵法相对于化学合成法来说,具有操作简单、产量高、原料可再生等优势。

同时,微生物发酵法还可以通过调节培养条件和菌株筛选等手段,来提高酪氨酸的产量和纯度。

因此,目前微生物发酵法成为主流的酪氨酸生产工艺。

总之,酪氨酸的微生物发酵法生产工艺包括预处理、扩大菌种培养、主发酵和提纯纯化等步骤。

通过合理控制发酵条件和优化操作流程,可以实现高效、高纯度的酪氨酸生产。

未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酪氨酸的生产工艺将进一步精细化和优化,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

用弗氏柠檬酸菌酶法合成L-酪氨酸

用弗氏柠檬酸菌酶法合成L-酪氨酸

项目四用弗氏柠檬酸菌酶法合成L-酪氨酸——预习方案一:基础知识弗氏柠檬酸菌直径约1.0,长2.0~6.0μm,单个和成对。

弗氏柠檬酸杆菌隶属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枸橼酸杆菌属(Citrobacter)。

该菌革兰氏阴性,需氧或兼性厌氧,为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人和动物(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及两栖类)肠道内正常的菌群。

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氟罗沙星、头孢曲松、环丙沙星、恩诺沙星、依诺沙星、氧氟沙星、左氟沙星等7种抗生素高度敏感。

L-酪氨酸中文名称:L-酪氨酸中文别名:L-β-对羟苯基-β-丙氨酸;(2S,3R)-2-氨基-3-对羟苯基丙酸英文名称:L-TyrosineL-酪氨酸属氨基酸的一种,白色结晶体或结晶粉末,无味,易溶于甲酸,难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和乙醚。

在稀盐酸或稀硝酸中溶解。

一种含有酚羟基的芳香族极性α氨基酸。

是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的一种,是哺乳动物的必需氨基酸,又是生酮和生糖氨基酸。

【性状:】L-体从水中结晶出来者,无色至白色丝光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d-体从水中结晶者为无色晶体;dl-体从水中结晶者为有光泽的针状晶体。

纯品稳定,烃类共存下则易分解。

化学性较活泼。

微溶于水(0.04g/100ml,25度)。

溶于稀无机酸和碱性溶液。

不溶于无水乙醇和乙醚。

属非必需氨基酸。

【制备或来源】⑴由含蛋白质的物质(废丝、酪蛋白和玉米等)水解液中提取;⑵以葡萄糖为原料,经短杆菌出发诱导的l-酪氨酸生产菌发酵而得;⑶以苯酚、丙酮酸、氨为原料,利用β-酪氨酸酶催化制取【用途】a.医药用作甲状腺功能亢进;b.食品添加剂。

c.是一种重要的生化试剂,是合成多肽类激素、抗生素、L-多巴等药物的主要原料。

d.广泛用于农业科学研究,也作饮料添加剂和配制人工昆虫饲料。

超声波超声波是物质介质中的一种弹性机械波,它是一种波动形式,因此它可以用于探测人体的生理及病理信息,既诊断超声。

L-酪氨酸纯化工艺的优化

L-酪氨酸纯化工艺的优化
关键词 : 酪氨酸 ; 胱氨酸 ; 纯化工艺 ; 纯度
中 图分 类 号 : 53 Q O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6—87 (oo o 08 0 10 3 6 2 l )3— 0 0- 3
L一酪氨酸 ( L—T rs e 是 一种 重 要 的生 化试 yoi ) n
为0 .5—1 0 将 溶液 加 温至 8  ̄ 加 入 3 3糖 用 活 ., 0C, 0
3 1 按照 试验 方法 2 2 1 对 L一酪氨 酸粗 品(I) . .. , 进行 了两 组对 比试 验 。每组 试 验 重 复 4次 , 测 出 共
性 炭后 搅拌 脱色 4 n 测定 脱色 液 的透过率 , 0mi, 当滤 液 的透 过率 ( ) 到 9 . % 以上 时 过 滤 ; 制 滤 液 T达 80 控
出高纯度的酪氨酸非常困难 。若采用传统的分离方 法, 不仅 费工 费 时 , 成 原 辅 料 的消 耗 和 产 品 的 流 造
失, 而且 分离效 果并不 理想 , 所得 到 的 L一酪 氨酸 产
碱 溶p t5
L・ Ty (I) r
优 化 的 L一酪 氨 酸 生产 工 艺 路 线及 参 数 , 图 见
品 的 比旋光 度和透 过 率 两项 指 标 较低 , 品质 量 产
较 难达标 , 而 限制 了产 品 的销 售 和 经济 效 益 。本 从
剂, 是合 成 多 肽类 激 素 、 生 素 、 抗 L一多 巴 等 药物 的 主要 原料 , 广泛 地应 用 于 医 药 、 品添 加 剂 、 物化 食 生 工 和饲料 等领域 , 医 药上 能用 作 甲状 腺 功 能亢 进 在 症 治疗 。 目前制备 L一酪氨 酸 的方 法有 三种 :1 从 ()
入 3 3 用 活性炭 进行搅 拌 脱 色 6 i 过 滤 ; 0糖 0mn后 滤 液 于 5 ℃ , 2 0~ . o ・L 盐 酸溶 液 缓 慢 中 5 用 . 4 0m l 和至 p 85~1. H. 0 0后搅 拌冷却 至 4 ℃ 以下 过 滤 、 O 水 洗 , L一酪氨 酸 ( 。滤 液调 p 60回收利用 。 得 Ⅱ) H.

弗氏柠檬酸菌的酶法合成

弗氏柠檬酸菌的酶法合成

• TPL催化L-酪氨酸裂解的最适pH为8.2, pH6.0时该酶基本没有活性。一般认为这 种高、低pH情况下的酶活差异是由于pKa约 为7.8的二种催化碱的质子化引起的。
工艺路线
1、丙酮酸路线 • L-酪氨酸是目前仍采用酸水解法生产的少数氨基 酸之一,收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应用酶法取代 水解法生产L-酪氨酸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用TPL 合成L-酪氨酸,首先开展的工艺是丙酮酸路线。 • Para等将包埋于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 C.intermiedius固定化细胞作为催化剂,分批添 加底物,建立75mmol/L丙酮酸钠、45mmol/L硫酸 铵、45mmol/L氯化铵和55mmol/L苯酚的转化体系, 反应5h后可积累L-酪氨酸10g/L。若将反应体系置 于连续的柱反应器内,苯酚对L-酪氨酸的转化率 达90%,且稳定性可维持5d。
2、L-丝氨酸路线 • 由于L-丝氨酸可通过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 (EC2.1.2.1)催化甘氨酸和甲醛廉价制备,Lee 等用产气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aerogenes)和 E.Herbicola ATCC 21434分别作为丝氨酸羟甲基 转移酶和TPL的酶源,将以甘氨酸为底物合成L-丝 氨酸的反应和以L-丝氨酸为底物合成L-酪氨酸的 反应相偶联,反应体系含甘氨酸0.25mol/L、 PLP0.5mmol/L、四氢叶酸0.7mmol/L、初始苯酚 浓度0.32%,以37%甲醛启动反应16h后,可产生 L-酪氨酸26.3g/L,甘氨酸转化率为61.4%,但 该工艺存在甘氨酸对TPL抑制较强和操作复杂的明 显不足。
⒉ 结晶紫指示液 • 取结晶紫0.5g,加冰醋酸100mL使溶解。贮藏:置棕色玻 璃瓶中,密闭保存。 • 操作步骤:取该品约0.15g,精密称定,加无水甲酸6mL溶 解后,加冰醋酸50mL,照电位滴定法(附录Ⅶ A),用高 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 验校正。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8.12mg 的C9H11NO3。 • 注1:“精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称取重量的 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 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 注2:“水分测定”用烘干法,取供试品2~5g,平铺于干 燥至恒重的扁形称瓶中,厚度不超过5mm,疏松供试品不 超过10mm,精密称取,打开瓶盖在100~105℃干燥5小时, 将瓶盖盖好,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精密称定重量, 再在上述温度干燥1小时,冷却,称重,至连续两次称重 的差异不超过5mg为止。根据减失的重量,计算供试品中 含水量(%)。

一种L-酪氨酸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L-酪氨酸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46367.4(22)申请日 2019.03.29(71)申请人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双凤工业区凤锦路32号(72)发明人 韩成秀 郭恒华 张冬竹 刘树蓬 章晖 田宋魁 (74)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代理人 汤茂盛(51)Int.Cl.C12P 13/22(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L-酪氨酸的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属于酶催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 -酪氨酸的制备方法,以L -丙氨酸和苯酚为原料,以D -氨基酸氧化酶、丙氨酸消旋酶、过氧化氢酶和酪氨酸酚裂解酶为催化剂,以含氧气体为氧化剂,多酶偶联合成L -酪氨酸。

采用上述方案,反应简单、易于操作;底物L -丙氨酸和苯酚都是较为经济和便于获得的原料,L -丙氨酸市售价格约为两万元每吨,与现有技术中以丙酮酸为底物的制备方法相比,成本投入更低;中间产物丙酮酸和氨根离子又进一步参与到后续反应中,无中间产物堆积现象,并且中间产物的消耗也进一步加快了L -丙氨酸的反应速率;最终产物L -酪氨酸生成后即在混合液中结晶,便于分离提纯。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序列表2页 附图1页CN 109929889 A 2019.06.25C N 109929889A1.一种L -酪氨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L -丙氨酸和苯酚为原料,以D -氨基酸氧化酶、丙氨酸消旋酶、过氧化氢酶和酪氨酸酚裂解酶为催化剂,以含氧气体为氧化剂,多酶偶联合成L -酪氨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 -酪氨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向L -丙氨酸溶液中添加苯酚,搅拌均匀,得到转化液A;B)向转化液A中加入D -氨基酸氧化酶、丙氨酸消旋酶、过氧化氢酶和酪氨酸酚裂解酶,得到混合液B;C)向混合液B中通入含有氧气的气体,反应5~10小时后所得溶液即为L -酪氨酸溶液。

一种L-酪氨酸的酶法合成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L-酪氨酸的酶法合成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L-酪氨酸的酶法合成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蔡少丽,黄平,赵恒
申请号:CN202111237998.3
申请日:20211025
公开号:CN114164238A
公开日:
2022031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酪氨酸的酶法合成方法,属于医药领域。

所述L‑酪氨酸的酶法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培养高酶活酪氨酸酚裂解酶的培养液离心收集菌体;S2:采用固定化细胞技术制备凝胶球;S3:将制备好的凝胶球按(1‑2):(5‑10)的比例加入到提前制备好的20mL的反应体系,进行培养,培养结束后添加的氢氧化钠溶解L‑酪氨酸;S4:检测L‑酪氨酸的含量。

本发明在L‑酪氨酸制备方法中添加海藻酸锰、明胶和吐温‑80时,能够实现固定化细胞,其中海藻酸锰、明胶复配对固定化细胞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有一定的增强;吐温80可以增加海藻酸锰凝胶的通透性,有利于底物与目的产物的跨膜运输,提高L‑酪氨酸的产量。

申请人:福州一诺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350216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猴屿乡文明路35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泉州丰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雷少坤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L-酪氨酸微生物转化及代谢产物分析鉴定的开题报告

L-酪氨酸微生物转化及代谢产物分析鉴定的开题报告

L-酪氨酸微生物转化及代谢产物分析鉴定的开题报告第一部分:研究背景和意义L-酪氨酸(L-tyrosine)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氨基酸,在生物体内具有许多生理活性作用。

除了作为蛋白质的组成部分外,L-酪氨酸还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种作用。

近年来,L-酪氨酸在医学、食品、饲料、化妆品、生物能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微生物转化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代谢途径进行有机化合物结构转化的方法。

微生物转化可以利用微生物天然存在的酶系统,通过生物合成等途径合成多种化合物。

利用微生物转化的方法,可以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和改善产品质量等方式,实现对某些化合物的可控合成。

因此,微生物转化成为了合成多种有机化合物的一种重要手段。

代谢产物分析鉴定是一种分析方法,可以用来鉴定微生物代谢途径中产生的代谢产物。

该技术可以用于确定微生物中酶的催化机理,了解代谢途径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等。

近年来,代谢产物分析鉴定的技术手段得到了不断的更新和升级,为微生物代谢途径的解析提供了更为强大的工具。

本研究旨在通过微生物转化法,合成L-酪氨酸的代谢产物,并通过代谢产物分析鉴定技术,对其进行鉴定,为L-酪氨酸的生产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第二部分: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以L-酪氨酸为底物,通过微生物转化法,合成其代谢产物,并利用代谢产物分析鉴定技术,对其进行鉴定,探索不同条件对L-酪氨酸代谢产物的影响,为L-酪氨酸的大规模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2. 研究方法(1)微生物转化法合成L-酪氨酸代谢产物采用大肠杆菌等微生物,在不同条件下进行L-酪氨酸的转化反应,以合成其代谢产物。

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如反应时间、温度、pH值、底物浓度等),以获得最佳反应效果。

(2)代谢产物分析鉴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质谱联用技术(HPLC-ESI-MS)进行样品分析,获得代谢产物的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信息,以确定其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

L-酪氨酸连续发酵工艺研究

L-酪氨酸连续发酵工艺研究

L-酪氨酸连续发酵工艺研究王锐麒;刘韪玮;赵春光;徐庆阳【期刊名称】《中国调味品》【年(卷),期】2024(49)1【摘要】当前工业上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酪氨酸的工艺中,基本都是前期向发酵罐内加入基础培养基,中后期再流加各类营养物质,虽然整个发酵过程中减少了取料和放料的操作,保证发酵中物料不被浪费,但是,随着流加物质的不断增加,发酵液体系不断扩大,该过程在发酵后期需要不断地人为调控发酵参数,而人为调控中,难以避免调控参数波动,并最终影响发酵结果。

因此,实验采用高效连续发酵,该工艺可以大大提高菌体活力,并且有效延长产酸高峰期,为了优化L-酪氨酸的高密度连续发酵生产工艺,通过对大肠杆菌TYR-05发酵培养,考察了L-酪氨酸发酵过程并且分析了菌体量、产酸量、产酸效率、糖酸转化率的情况,确定L-酪氨酸高密度连续发酵过程中接种量、糖速率、糖耗量、底糖浓度等关键条件,以达到高密度连续发酵工艺控制条件优化。

实验结果表明在5 L发酵罐中,选择30%的种子接种量,发酵起始时,底物氯化胆碱浓度为1 g/L并每4 h向罐内流加0.2 g/L的氯化胆碱,发酵至12 h时,底糖耗尽,开始以12 g/(L·h)的补糖速率向罐内提供葡萄糖,并在此时开始放液,放液速率为0.13 L/h,使得装液量恒定在20%左右,发酵25 h时开始流加复合营养液,发酵35 h时最高菌体OD 600达到65,产酸量为55.8 g/L,糖酸转化率为25.4%,为L-酪氨酸连续发酵工业化生产提供了重要参考。

【总页数】6页(P107-112)【作者】王锐麒;刘韪玮;赵春光;徐庆阳【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宁夏伊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代谢控制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天津市氨基酸高效绿色制造工程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1【相关文献】1.无载体固定化米根霉半连续发酵产L-乳酸工艺研究2.日本协和的L-赖氨酸连续发酵工艺3.用酪氨酸苯酚裂合酶催化苯酚和 S-(O-硝基苯)-L-半胱氨酸合成 L-酪氨酸4.L-酪氨酸高密度流加发酵工艺研究5.L-酪氨酸清液发酵工艺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发酵法生产 L—酪氨酸

发酵法生产 L—酪氨酸

发酵法生产 L—酪氨酸
周亚璋
【期刊名称】《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年(卷),期】1986(0)1
【摘要】1、发明的名称:发酵法制备L—酪氨酸2、专利申请范围:采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属的L—苯丙氨酸缺陷型,以及对L—苯丙氨酸类似物及磺酰胺有抗性的突变株制造酪氨酸的方法,该突变株在培养基中可以生成和积累L—酪氨酸。

3、本发明的详细说明:本发明是关于发酵法制备L—酪氨酸。

用发酵法生产L—酪氨酸已知的有谷氨酸微球菌的L—苯丙氨酸缺陷型的制造方法、短杆菌属等的对一氟苯丙氨酸抗性株或棒状杆菌属的L—酪氮酸及L—苯丙氨酸的类似物的抗性菌株的制造方法等。

【总页数】4页(P54-57)
【关键词】苯丙氨酸类似物;棒状杆菌属;谷氨酸微球菌;氟苯丙氨酸;发酵法制备;谷氨酸棒状杆菌;缺陷型;抗性菌株;短杆菌属;磺酰胺
【作者】周亚璋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92
【相关文献】
1.发酵技术L-酪氨酸生产工艺问世 [J],
2.发酵法生产D-核糖技术的研究(Ⅲ)——生物发酵法生产D-核糖 [J], 赵祥颖;刘建军;张家祥
3.酪氨酸流加方式对重组大肠杆菌发酵生产L-苯丙氨酸的影响 [J], 王静;周海岩;李江华;王天文;刘龙;堵国成;陈坚
4.协和成功开发用发酵技术生产L-酪氨酸工艺 [J],
5.E.coliM15(pQTPL)高效发酵生产酪氨酸酚裂解酶的控制策略 [J], 时优;刘立明;段作营;李华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弗氏柠檬酸细菌酪氨酸酚解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与表达

弗氏柠檬酸细菌酪氨酸酚解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与表达

弗氏柠檬酸细菌酪氨酸酚解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与表达李华钟;孙伟;刘吉泉;陈坚【期刊名称】《工业微生物》【年(卷),期】2001(031)003【摘要】以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PCR技术从弗氏柠檬酸细菌( Citrobacter freundii )中扩增得到含有酪氨酸酚解酶基因的DNA片段,定向连接到质粒pUC118上,得到重组质粒pTPL,将此重组质粒转化到受体菌E.coli XL-1-Blue MRF'中,通过蓝白斑鉴定挑出阳性菌株.从此阳性菌株中提取质粒pTPL并将此质粒转入到E.coli JM109中,用E.coli JM109(pTPL)制备高活性的酪氨酸酚解酶.对质粒稳定性的研究表明,E.coli JM109(pTPL)在无选择压力下37℃连续培养50代以上,质粒丢失率仅有15%,说明质粒基本稳定.【总页数】4页(P9-12)【作者】李华钟;孙伟;刘吉泉;陈坚【作者单位】无锡轻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无锡,214036;无锡轻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无锡,214036;无锡轻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无锡,214036;无锡轻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无锡,214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相关文献】1.克雷伯氏菌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与表达 [J], 周文广;黄日波2.弗氏柠檬酸菌甘油脱水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和表达 [J], 齐向辉;朱绮霞;韦宇拓;黄鲲;黄日波3.克雷伯氏菌甘油脱水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与表达 [J], 周文广;韦宇拓;黄鲲;陈发忠;黄日波4.欧文氏菌SCB125中2-酮醛糖酸还原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与表达 [J], 陈芳;陈策实;尹光琳5.嗜麦芽假单胞菌酪氨酸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与表达 [J], 王戈林;沈萍;杨澜;彭珍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破碎细胞
• 菌体收集:取已经培养过夜的弗氏柠檬酸菌菌悬液于离心 管中,3000r/min离心5min,弃上清液,收集菌体。 • 细胞破碎:向离心后的沉淀中加入Tris-HCL(PBS)缓冲液 (1:20),在漩涡混合器混合。然后再超声破碎仪下破碎, 功率和时间根据菌液多少确定。功率不得太高,不要起气 泡。循环次数不要太多,运行2s,间歇6s。冰上破碎效果 更佳,菌液破碎前为乳白色,破碎后为透明。 • 收集破碎液:将破碎好的液体倒入离心管中离心, 3000r/min离心5min。弃沉淀,上清液备用。
• L-酪氨酸对皮肤的作用
皮肤白不白,主要取决于黑色素细胞合成黑色素的能力。 在人的表皮基层细胞间,分布着黑色素细胞,它含有的酪 氨酶可以将酪氨酸氧化成多糖,中间再经过一系列的代谢 过程,最后便可生成黑色素。黑色素生成得多,皮肤就越 黑;反之,则皮肤就越白皙。 研究证明,酪氨酸酶的活性 与体内的铜、铁、锌等元素密切相关。经常进食富含酪氨 酸和稀有元素锌、铜、铁的物质,例如动物内脏、肾,甲 壳类动物蛤、蟹、河螺、牡蛎,水产品乌鱼子,豆类的大 豆、扁豆、青豆、赤豆,硬壳果类花生、核桃、黑芝麻以 及葡萄干等,皮肤的色泽就较黑。因此住在海边的人,打 渔的渔民,由于吃以上水产品较多,因此皮肤色泽较黑。
弗氏柠檬酸菌的培养及破碎
弗氏柠檬酸杆菌隶属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枸橼酸 杆菌属(Citrobacter)。该菌革兰氏阴性,需氧或兼性厌氧, 为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人和动物(哺乳 类、鸟类、爬行类及两栖类)肠道内正常的菌群。 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氟罗沙星、头孢曲松、 环丙沙星、恩诺沙星、依诺沙星、氧氟沙星、左氟沙星 等7种抗生素高度敏感。
L-酪氨酸的酶法合成
• L-酪氨酸是目前仍采用水解法生产的少数氨基酸之一,应 用酶法取代水解法生产L-酪氨酸是近年来氨基酸工业的研 究热点之一。 • 酪氨酸酚裂解酶(tyrosine phenol-lyase),也称β-酪氨酸 酶,在生物体内催化L-酪氨酸裂解生成苯酚、丙酮酸和氨, 但在生物体外可将苯酚、丙酮酸和氨转化为L-酪氨酸而L酪氨酸常作为营养增补剂、苯丙酮尿症患者的必须氨基酸、 对羟基苯乙烯等医药化工产品的制备原料。
参考文献
[1]杨金奎,何璧梅.微生物方法生产L-半胱氨酸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 药(抗生素分册).2001(04); [2]薛文华.电化学法制备L-半胱氨酸的研究[J].广州化工.2012(13); [3]吴玉芹;陈金龙.水溶性蓝光发射金量子点灵敏检测L-半胱氨酸[J]. 应用化学.2013(02); [4]朱婉华.L-半胱氨酸盐酸盐的电化学合成法及其应用[J].南京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03); [5]周昌平;怀丽华;白钢;杨文博;陈宁.酶法转化DL-ATC合成L-半胱氨 酸的酶促反应条件研究[J].生物技术通讯.2006(06); [6]周新月.蚝油酶法生产工艺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1994(04); [7]马少敏;韦航;蒙健宗.酶法生产海藻糖的定量分析方法[J].大众科 技.2008(10); [8]张晓驷,冯静波.功能性蛋白短肽的蛋白酶法生产研究[J].中国饲 料.2004(19).
• 实训操作:
• 1.检查培养皿是否干燥、洁净;若否,将其洗净并置于干 燥箱内120℃烘干。 • 2.规划:取宽约16cm、高约16cm的层析滤纸一张。在纸的 下端距边缘2cm处轻轻用铅笔划一条平行于底边的直线A, 在直线上做4个记号,记号之间隔2cm,这就是原点的位置。 另在距左边缘1cm处划一条平行于左边缘的直线B,在B线 以上A、B两线的交点为原点标明刻度(以厘米为单位)。
• 特征特性:革兰阴性杆菌,有周鞭毛,能运动,无芽胞, 无荚膜。具有氨苄青霉素(Ampr)、卡那霉素(Kanr)、 四环素(Tcr)及链霉素(Strr)抗性。光滑、低凸、温润、 半透明或不透明,表面有光泽,边缘不整齐。菌体杆状, 直径1.0,长2—6μm。菌落直径2—4mm。出芽繁殖为主, 酒类增香。用于白酒增香。可以含有10ppm MG的无机盐 培养基中正常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0℃。
实验操作
实验材料:
菌株:弗氏柠檬酸菌(Citrobacter freundii)
试剂:
LB培养基: 配方:酵母提取物 5g、蛋白胨 10g、NaCl 5g、琼脂 15~20g 、水 1000mL(调节pH 7.4~7.6)
• 1.菌种培养:
• 配制培养基 • 菌种活化 • 待灭菌后的固体培养基冷却至50℃时,倒入平板中(大约 每平板15mL),待平板凝固后,挑取菌种进行划线接种。 接种好的平板倒置于培养箱中,37℃培养24h。 • 扩大培养:挑取上面培养好的菌落,放入已灭菌好的液体 培养基的三角瓶中进行扩大培养。37℃、200r/min摇床过 夜培养。(培养时间不能太长• 福林酚试剂时磷铂酸与磷钨酸盐的混合物。它在碱性条件 下不稳定,能被酪氨酸中的酚基还原,生成铂蓝、钨蓝的 混合物。酪蛋白在蛋白酶作用后产生的酪氨酸可与福林酚 试剂反应,所生成的蓝色化合物可用比色法测定。
• 用弗氏柠檬酸菌酶法合成L-酪氨酸
• L-酪氨酸是目前仍采用酸水解法生产的少数氨基酸之一, 收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应用酶法取代水解法生产L-酪氨 酸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用TPL合成L-酪氨酸,首先开展的 工艺是丙酮酸路线。
• 3.点样:在每个圈下用铅笔记上每种氨基酸的代号(混合 样可写M),然后用毛细管吸取样品,轻轻地点到相应的 氨基酸圈内,待晾干或冷风吹干后再点第二次。前三种氨 基酸各点3次,混合液点6次。将点过样的滤纸用针线卷成 筒状(点样面向内),注意纸的两边不能接触,留一定缝 隙。 • 注意:点样用的毛细管和试剂瓶上的氨基酸是一一对应的, 千万不能混淆,以免污染。
• 酪氨酸酚裂解酶主要分布于肠细菌内,也存在于一些嗜热 菌和节肢动物体重,其中酶活较高的微生物主要是草生欧 文氏菌、中间柠檬酸菌、弗氏柠檬酸以及嗜热菌和Symbiobacterium toebii等。近年来,来源于上述微生物的TPL, 其空间结构和作用机制已得到较深入研究,并在工业化应 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 制备或来源:
1.由含蛋白质的物质(废丝、酪蛋白和玉米等)水解液中 提取; 2.以葡萄糖为原料,经短杆菌出发诱导的l-酪氨酸生产菌 发酵而得; 3.以苯酚、丙酮酸、氨为原料,利用β-酪氨酸酶催化制取。 用途: 1.医药用作甲状腺功能亢进; 2.食品添加剂。 3.是一种重要的生化试剂,是合成多肽类激素、抗生素、 L-多巴等药物的主要原料。 4.广泛用于农业科学研究,也作饮料添加剂和配制人工昆 虫饲料。
酶法合成产物L-酪氨酸的分析鉴定
• 实训原理: • 纸层析法是利用各物质不同的分配系数,使混合物随流动 相时而得到分离的方法。
• 纸层析法是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的。滤纸纤维与水亲和 力较强,而与有机溶剂亲和力弱,所以纸层析以滤纸纤维 和结合水为固定相,以有机溶剂为流动相。当有机相沿滤 纸流动经过样品点时,样品点上的溶液在水相和有机相之 间进行分配,样品移动速率与样品的极性及水亲和力有关, 因此,极性氨基酸移动较慢,而非极性氨基酸移动较快。
• 实训器材及试剂:
• 层析缸、毛细管:5只/组、培养皿:1只/组、层析滤纸 (长16cm、宽16cm的):1张/组、直尺、铅笔、电吹风、 针、白线、小试管:4只/组、移液管、喷雾器。
• 1.展层剂和平衡液: • 正丁醇:冰醋酸:水=4:1:5,充分摇匀,用分液漏斗取上 层做展层剂;下层液(弃去)。 • 2.样品液: • 用水配成酶1mL含有丝氨酸、亮氨酸、脯氨酸各mg/mL的 氨基酸溶液,以及上述四种氨基酸的混合液(各4mg/mL) • 3.茚三酮: • 按展层剂0.25%的比例将茚三酮加入展层剂中,使其溶解。
项目四 用弗氏柠檬酸菌酶法
合成L-酪氨酸
目录
• • • • • L-酪氨酸 L-酪氨酸的酶法合成 弗氏柠檬酸菌的培养及破碎 酪氨酸裂解酶的活力测定 用弗氏柠檬酸菌酶法合成L-酪氨酸
L-酪氨酸
• L-酪氨酸属氨基酸的一种,结晶性粉末,无味,易溶于甲 酸,难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和乙醚。在稀盐酸胡哦哦稀硝 酸中溶解。从酪蛋白或玉米等含蛋白质物质的水解液中提 取,是人体非必需氨基酸。医药上用作治疗甲状腺功能亢 进,也可做为食品添加剂。 • 中文名称:L-酪氨酸 中文别名:L-β-对羟苯基-β-丙氨酸;(2S,3R)-2-氨基-3-对羟苯 基丙酸 英文名称:L-Tyrosine 分子式:C9H11NO3 分子量:181.19
• 4.层析:将培养皿中放入2/3量的展层剂,迅放置于层析缸 中。把滤纸筒转移到此培养皿内,样品端向下垂直放置, 切勿使展层剂浸到样品点。当溶剂前言到达滤纸2/3处, 取出滤纸,用铅笔描出溶剂前沿。
• 注意:点样端朝下,点样处不能没入层析液中,滤纸不能 贴壁。 • 显色:热风吹干滤纸至显出氨基酸斑点,用铅笔描出轮廓。
• Para等将包埋于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C.intermiedius固定化 细胞作为催化剂,分批添加底物,建立75mmol/L丙酮酸钠、 45mmol/L硫酸铵、45mmol/L氯化铵和55mmol/L苯酚的转 化体系,反应5h后可积累L-酪氨酸10g/L。若将反应体系置 于连续的柱反应器内,苯酚对L-酪氨酸的转化率达90%, 且稳定性可维持5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