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陆俭明, ppt
《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陆俭明 ppt课件

戏台上演着京戏 戏台上正在演京戏
左侧的两个句子结构完全相同: (1)都是“名词+动词+着+名词语”结构(词类序列相同) (2)内部构造层次相同(“切分”相同) (3)各层面直接组成成分之间的语法结构相同(“定性”相同)
通过“变换分析”可以揭示这两个句子之间的不同,但不能解释 为什么不同
11
三、一些特殊句式的分析
像 木头 似的
动宾结构 助词结构
像 木头 似的
助词结构 动宾结构
像病了似的 丢了魂儿似的
两种分析法都有道理,且在汉语中都有类似的句式。 但是可以从更大的范围来进行观察。
12
汉语中类似与“像……似的”的表达方式还有“跟……一样” , 通过观察“跟……一样” 的句式特点,可以提供参考。
英语的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基本上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且有 形态变化,因此词类序列和机构层次(包括形态)可以直接 组成成分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
汉语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基本上是一对多的对应关系,且无 明显的形态变化,因此词类序列和机构层次不能直接组成成 分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
层析分析法的基本精神是找出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称 之为“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 ,“直接组成成分”英文是 “Immediate Constituents” ,简称“IC分析法” 。 每一层次基本上是“二分” ,又称为“二分法” 。
28
(A)门口站着人 黑板上写着字 胸前别着校徽
(B)场上敲着鼓 大厅里跳着舞 舞台上唱着戏
这两组句式不同的变换方式归根到底是由句子中的动词决定的。 (A)组句子中的主要动词为“站”、“写”、“别” ; (B)组句子中的主要动词为“敲”、“跳” 、“唱” “站”、“写”、“别”等词都具有“使某物附着于某处”的语义 “敲”、“跳” 、“唱”等词则没有。 动词A( “站”、“写”、“别”等):【+使附着】 动词B( “敲”、“跳” 、“唱”等):【-使附着】 (A)组句子只能变换为“名词语+动词+在+名词(处所)” (B)组句子只能变换为“名词(处所)+正在+动词+着+名词”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摘要编排版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三版)陆俭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北京目录绪论0.1 关于语言0.2 关于汉语0.3 语法到底是指什么?0.4 语法和语音、语义0.5 关于语法单位0.6 三组重要的概念0.7句法结构中的两种结构关系第一章词类研究第一节汉语词类研究1.1 汉语词类问题一直被认为是个老大难问题1.2 关于划分词类的依据1.3 怎样依据词的语法功能来给汉语词分类?1.4 各家词类数目多少简析1.5 关于词的兼类问题1.6 汉语词类划分中难处理的问题第二章汉语句法分析第二节层次分析法2.1 句子成分分析法及其局限2.2 句法构造的层次性2.3 关于层次分析法2.4 运用层次分析法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2.5 层次分析法的作用2.6 层次分析法的局限第三节变换分析法3.1 层次分析法的局限和变换分析的产生3.2 关于“变换”这个概念3.3 变换分析的客观依据3.4 变换分析的基本精神和所遵守的原则3.5 变换分析的作用3.6 变换分析的局限第四节语义特征分析法4.1 变换分析的局限与语义特征分析的产生4.2 关于语义特征4.3 关于“名词[主语]+动词+名词1+给+名词2”句式4.4 关于“动词+了+时量+了”句法格式4.5 关于“v有……”格式4.6 关于“形容词+ (一)点儿!”祈使句式4.7 关于“名词语+了”句法格式4.8 关于语义特征分析第五节配价分析法5.1 语法研究中的“配价”思想及配价语法分析5.2 “喝啤酒助学生”和“喝啤酒的方式”在语法上有区别吗?5.3 “VP+的”这种“的”字结构的指称和歧义问题5.4 “放了一只鸽子”和“飞了一只鸽子”在语法上有区别吗?5.5 形容词都能受“对……”这一介词结构修饰吗?5.6 介词结构“对……”能作什么样的名词的定语?5.7 为什么可以说“他是王刚的老师”却不能说“※他是王刚的教师”? 第六节语义指向分析6.1 为什么“只吃了一个面包”里的“一”有时能省略,有时不能省略?6.2 语义指向和语义指向分析6.3 是不是每个句法成分都有语义指向的问题?6.4 对于句法成分的语义指向需考虑哪些问题?6.5 对被指向的成分是否会有某些特殊的要求?6.6 “究竞”在句中为什么有时能移位,有时不能移位?6.7 “吃了他三个苹果”到底该看作单宾结构还是双宾结构?6.8 语义指向分析的作用第三章范畴研究第七节汉语语义范畴研究7.1 汉语句法研究中所要关注的语义问题7.2 汉语中的数量短语和数量范畴7.3 数量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7.4 领属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7.5 自主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第四章汉语虚词研究第八节汉语虚词研究8.1 关于虚词用法的研究8.2 关于虚词意义的研究8.3 研究虚词意义的基本方法——比较分析8.4 虚词研究中的语义背景分析第五章形式学派与功能学派第九节形式学派的研究思路9.1 形式学派内的主要派别9.2 美国结构主义形式学派的语言研究9.3 关于切分、语言单位同一性的认定、分类9.4 再说层次分折9.5 两种描写模型9.6 乔姆斯基形式学派的研究思路9.7 乔姆斯基的思想观点9.8 乔姆斯基理论与汉语研究9.9 用乔姆斯基理论重新分析“NP+的+VP”这一名词性结构第十节功能学派的研究思路10.1 功能学派的兴起及其渊源10.2 功能学派面面观10.3 关于主语和谓语、主位和述位、话题和陈述10.4 “我不知道她不在家”和“我不希望她不在家”10.5 关于“汉语式话题句”10.6 汉语和英语在“东西”“南北”说法上的差异10.7 汉语和英语在回答是非问句时用“是”和用“不”的差异10.8 对双宾结构的再认识第六章汉语语法应用研究第十一节中文信息处理中的语法研究11.1 关于中文信息处理11.2 中文信息处理中的“字处理”11.3 中文信息处理中的“词处理”11.4 中文信息处理中的“句处理”11.5 基于规则的“句处理”策略11.6 基于统计的“句处理”策略11.7 实现中文信息句处理的策略第十二节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研究12.1 对外汉语教学是国家的、民族的事业12.2 语法教学的定位问题12.3 语法教学教什么?.12.4 语法教学怎么教?12.5 要加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性研究第十三节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法研究13.1 关于中小学的语文教学13.2 语文教学改革肋当务之急——树立新的教学理念13.3 语文课中讲授语法知识的目的13.4 语文课中需要讲授哪些语法知识?13.5 语文课中怎样讲授语法知识?13.6 针对语文教学的语法研究结束语——应有的研究素质索引后记绪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是在同学们先前学过的“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两门基础课程的有关语法知识的基础上所开设的一门专题性的选修课程。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专题ppt课件

1
绪论
一、关于语言 二、关于汉语 三、关于语法 四、语法和语音、语义 五、关于语法单位 六、三组重要的概念 七、语法结构中的两种结构关系
2
一、关于语言
1、语言的功用 2、语言的本体 3、语言的表现形式 4、小结
3
1、语言的功用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是人类赖以思维的工具
4
2、语言的本体
A、所有语言都是有声语言,所有语言 都是用来表情达意的。人有目的的发 出的、而他人能个声音和意义 相结合的符号系统。
5
2、语言的本体
B、语言是一个有规则的结构 何大安(1988)认为,作为一个结构应该
在印欧语里,词类和句法成分基本上是一 对一的对应关系。主宾语---名词
谓语---动词 定语----形容词 状语---副词
汉语则不同:
主宾语 谓语
定语
状语
名 词 动词
形容词 副词
20
名+动 广播新闻 动+动 研究讨论 研究结束 养殖研究
广播事业
打算回家 访问回来
广播赵忠祥
挖掘出来 讽刺说
具备三种性质:整体性、可分割性和内含 规则性。 整体、成分、关系(规则)是结构的三大 要素。
6
2、语言的本体
C、语言是一个变动的结构
7
3、语言的表现形式
语言有口语、书面语、体态语三种形式, 口语是语义最根本的表现形式,书面语是 在口语基础上提炼加工而成。每一种语言 都有体态语这种表现形式。
28
1、音节数对语法的影响和制约
我送她一支玫瑰花。(玫瑰) 她很喜欢牡丹花。(牡丹) 那丁香花真醉人。(丁香) 她采了一大把菊花。(菊)* 我喜欢桂花。(桂)* 她摘了一支荷花。(荷)*
汉语语法研究流派

汉语配价语法“价”(valence)指动词跟一定数目的名词性成分(记作NP)之间的依存关系(dependency).其中,动词是支配成分,NP 是从属成分。
从属成分又叫配价成分[简称"价"(valent)],或配项(dependencyconstituents)。
一般地说,能跟一个NP组合的动词叫一价动词(monovalentverb),如:(人)走;能跟两个NP组合的动词叫二价动词(bivalentverb),如:(他)买(菜);能跟三个NP组合的动词叫三价动词(trivalentverb),如:(爸爸)给(我)(一本书)。
因此,"价"是对动词的支配能力的数量表示,是根据动词的组合能力而聚合成的一种语法范畴。
法国语言学家泰尼埃尔(LucienTesniere)首创了配价语法,德国语言学家又大大地发展了配价语法的理论和方法。
他们称动词配价所支配的成分叫补充成分(Ergan-zugen),不受动词配价支配的成分为自由说明语(FreieAngaben)。
补充成分又分为(obligatorisch)和可有的(fakultativ)两种。
汉语配价语法主要是从这一系统借鉴和发展而来的。
不过,类似配价的观念在吕叔湘(1946)《从主语宾语的分别谈国语句子的分析》中也有过。
例如:"一个具体的行为必须系属于事物,或是只系属于一个事物,或是同时系属于两个或三个事物。
...动词可分为'双系'与'单系'..."朱德熙首先明确地把配价语法的思想引进汉语语法研究。
他在1978年发表的《"的"字结构和判断句》(《中国语文》第1.2期)中,用动词配价的观点分析动词性成分加"的"构成的"的"字结构的歧义指数等问题,引起了许多语法学者对配价语法进行研究的兴趣。
比如,文练(1982)《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中国语文》第1期)讨论了确定动词向的前提和标准。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网上课件)536页

从语言的本体来认识
• 语言是一个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符 号系统。
• 语言还是一个有规则的结构而且是一 个变动的结构。
• 作为结构,一定具备三种性质:整体 性,可分割性和内含规则性。
从语言的表现形式来认识
• 语言有口语、书面语、体态语三种形式。 • 口语指有声语言,也就是从嘴巴说出来的
话。是语言最根本的表现形式 • 书面语是指将口语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而加
• (5)同一种语法关系可以隐含较大的语义 容量和复杂的语义关系而没有任何形式标 志。例如:
•
吃苹果
•
(这锅饭可以)吃五个人
•
吃大碗
•
吃食堂
•
吃利息
•
躲高利贷
•
排电影票
• (6)语序固定,语序成为汉语表示语 法意义的重要手段。 例如:
• 眼睛大大的
大大的眼睛
• 吃饭了
饭吃了
• 客人来了
来客人了
• 来早了
二、汉语
• 1.语音上的特点 • 2.词汇上的特点 • 3.语法上的特点
1.语音上的特点
• (1)汉语每个音节都有声调。 • (2)汉语音节分明,构造简单而有规律。
汉语里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基本上都 是单音节的。因此汉语历来看重音节的分 析。汉语任何音节都可以分为三部分:声母、 韵母、声调。
2.词汇上的特点
早来了
三、语法
• 1.语法的定义 • 2.语法单位 • 3.语法和语音、语义
1.语法的定义
• (1)以马建忠氏的说法为代表。 • “葛朗玛者,音原希腊,训曰字式,犹云
学文之程式也。” • “凡字的分类与所以配用成句之式具在” • 特点:
比较多的继承了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目 的在于“学以致用”;注意汉语本身的语 法特征,强调词语组合中的意义联系,提 倡语法与修辞、逻辑的结合。
现代汉语语法教程陆俭明

现代汉语语法教程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教程陆俭明》是一本经典的语法教材,它以系统、全面的方式介绍了现代汉语的基本语法知识。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这本教材进行评价,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其中的知识。
首先,这本教材在选择内容和组织结构上都非常全面和合理。
它囊括了现代汉语语法的各个方面,如词汇、句法、语义等,其中每个章节都有清晰的主题和逻辑顺序。
这种系统性的安排使读者可以循序渐进地学习,从基础知识逐步深入到更复杂的语法现象。
其次,陆俭明教授在教材中采用了生动而易于理解的语言风格,这对于初学者来说至关重要。
他避免了枯燥的语法术语和复杂的句型结构,而是用简单明了的例子和比喻来解释语法规则。
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得学习者能够更轻松地掌握和运用语法知识。
此外,这本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法意识和语言运用能力。
在每个章节的末尾,教材都提供了大量的练习题和实践活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语法知识。
此外,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例句和语料,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进行语法分析和应用。
最后,这本教材的指导意义也非常明显。
它不仅介绍了汉语的语法规则,还探讨了不同语法现象的背后逻辑和用法习惯。
这使读者能够了解到语法规则背后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内涵,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语言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现代汉语语法教程陆俭明》是一本生动、全面且具有指导意义的语法教材。
它通过系统性的内容安排、简明易懂的语言风格、练习和实践活动的设计,帮助学习者掌握和应用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进阶学习者,都可以通过这本教材提升自己的语法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
陆俭明

陆俭明,男,1935年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国际著名语言学家。
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著有《陆俭明自选集》、《现代汉语句法论》、《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现代诒语语法研究教程》、《陆俭明选集》、《现代汉语虚词散论》等。
在我们语法课的书单上,这本书被列为了重中之重,老师说:如果只要买一本语言学的书,那就是这本书!但是注意,这本书不是一本快速浏览式的通俗读物,也不像以上提到的书——兴致来了几乎能一口气读完。
它红楼梦一样,如果你想两天读完红楼梦,那么很快就被其中的繁文缛节弄得看不下去了。
同样,这本书不适合飞快地阅读,因为其概念密度相当大,想快又快不了的感觉是很痛苦的。
请用品茶的心态慢慢阅读这本书,比如,我把书中比较分析比较繁杂的例子标记出来,有点空闲的时候,就读上一个例子的分析,也会感到在思路和方法上颇有收获的!成果内容简介本书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国家教学名师、北京大学中文系陆俭明教授和沈阳教授合作,在为北京大学本科生多年开设全校通识课“汉语和汉语研究”讲义的基础上,经过修改和补充写成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普及性读物。
本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列入“名家通识讲座书系”于2003年出第一版,2004年出第二版,面向全国和国外的汉语学习者和爱好者发行。
迄今本书已印刷6万册(根据版权页印刷次数计算)。
本书曾获得北京大学2005年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和2006年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等多个奖项,是近年语言学研究普及类读物中影响最大的最品。
1. 本书篇章结构和基本观点本书如书名所示,主要内容包括十五讲:除了前面第一讲“关于汉语”和第二讲“汉语研究概述”外,后面十三讲分别介绍了当代语言学的一些主要的理论方法和最新的研究成果,这些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结构理论”、“变换理论”、“特征理论”、“配价理论”、“空语类理论”、“移位理论”、“约束理论”、“指向理论”、“范畴理论”、“认知理论”、“语用理论”、“类型理论”,最后还讨论了汉语研究和应用的问题。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陆俭明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派跟其他两个结构主义学派一样,也是从研究、分析、描写语音开始的,然后他们把从语音研究、分析所得来的一套方法推广到形态和句法的研究方面。
语音方面的成绩大,主要是从事音位分析、音位的理论研究,并对具体的语言进行音位分析。
音位(phpneme)的概念和音位学,正是由结构语言学派建立起来的。
音位概念的建立,把语音研究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这里我们着重介绍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在语法,特别是在句法方面的研究思路。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研究,买你对未知语言的大量的语言材料,他们主要做这样的四步工作:一、运用国际音标采取如实记音的方法,尽可能记录大批语言资料。
二、分析这些语言资料,通过切分、语言单位同一性的认定,获得这个语言的不同层面上的单位,如音位、语素、单词、短语、小句、句子。
三、对每一个层面上的单位开出一个清单来,并分别考察他们的分布情况。
四、根据分布,对每一个层面上的单位进行分类。
在这四步工作中,除了运用国际音标记录语言资料之外,重要的手续是:切分(segmentation)、语言单位同一性的认定(identification)和分类(classification),而说运用的基本研究方法是替换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分布分析法、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
以上可以说是描写语言学研究语言的全部内容。
9.3 关于切分、语言单位同一性的认定、分类所谓切分,就是怎么把成段的话分割成一个个单位——从语法的角度说,分割到语素为止。
所谓语言单位同一性的认定,是说切分得到的两个或几个在形式甚至意义上相仿的单位是同一个语素呢,还是不同语素。
要做好切分和语言单位同一性的认定这两步工作,一是要采用替换分析法,一是要遵守“同一性”的原则。
替换(substitution)是描写语言学里最基本的一种分析方法。
所谓替换就是在一个语言组合里,一个语言项目替代另一个语言项目的过程。
举例来说,假“AB”这样一个组合,我们把B抽掉,填上C,而AC成立;或者我们把A抽掉,填上D,而DB成立,这一抽一填的过程就是替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语言的功用来认识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载体
-
5
从语言的本体来认识
• 语言是一个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符 号系统。
• 语言还是一个有规则的结构而且是一 个变动的结构。
• 作为结构,一定具备三种性质:整体 性,可分割性和内含规则性。
-
6
从语言的表现形式来认识
• 语言有口语、书面语、体态语三种形式。
• (2)在双音节词中,从构词上来看,合成词占 绝对的优势。合成词的构词方式主要有三种: 重叠(词根的重叠)、派生(附加)、复合 (词根和词根组合)
• (3)有丰富的成语,而且大多是四个音节的。 • (4)汉语有量词和语气词
-
12
•
• a piece of a cup of
• 他不愿意啊!
• 他不愿意吗?
-
15
• (2)只要语境允许,句法成分, 包括重要的虚词,可以省略。
• 英语中的主语、谓语、宾语不可 以省略。例如:
-
16
• Do you eat an/one egg every day?
• ——Yes,I eat an/one egg every day.
• ——*Yes, I an/one egg every day.
• ——*Yes, eat an/one egg every day.
• ——*Yes, eat every day.
• Who is Jiajun Wang?
• ——I am Jiajun Wang.
• ——Jiajun Wang. Is me.
• ——*I
• ——*Is me.
• ——*It’s me.
-
26
• (2)解释主体很少通过明确的 定义将他们的主张直接地表述出 来,类似仝国斌的说法“语法是 形式的哲学”。
-
27
• 特点:
• 比较多的受国外语言学理论的影响, 强调形式在语法研究中的根本作用; 提倡语法与逻辑、修辞分立,认为这 有利于学科的科学化和严谨化。
-
28
• (3)将认识的重心放在了结构功能 上。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
1
绪论
-
2
目录
• 一、语言 • 二、汉语 • 三、语法 • 四、三组概念 • 五、句法结构中的两种结构关系 • 六、国内语法研究简史
-
3
一、语言
• 语言,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认识它 • 一是从语言的功用来认识, • 一是从语言的本体来认识, • 一是从语言的表现形式来认识。
-
4
-
22
• (5)同一种语法关系可以隐含较大的语义 容量和复杂的语义关系而没有任何形式标 志。例如:
•
吃苹果
•
(这锅饭可以)吃五个人
•
吃大碗
•
吃食堂
•
吃利息
•
躲高利贷
•
排电影票
-
23
• (6)语序固定,语序成为汉语表示语
法意义的重要手段。 例如:
• 眼睛大大的
大大的眼睛
• 吃饭了
饭吃了
• 客人来了
-
17
• 今天下午全校大会 •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今天下午有全校大会
今天下午是全校大会 今天下午开全校大会 今天下午召开全校大会 今天下午举行全校大会
-
18
• (3)在汉语里,词类与句法成分 是一对多的对应。(与英语相比)
-
19
• 例如:
• 动词+名词:
广播新闻
广播事业
• 动词+动词:
研究讨论 打算回家 挖掘出来
来客人了
• 来早了
早来了
-
24
三、语法
• 1.语法的定义 • 2.语法单位 • 3.语法和语音、语义
-
25
1.语法的定义
• (1)以马建忠氏的说法为代表。
• “葛朗玛者,音原希腊,训曰字式,犹云 学文之程式也。”
• “凡字的分类与所以配用成句之式具在”
• 特点:
比较多的继承了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目 的在于“学以致用”;注意汉语本身的语 法特征,强调词语组合中的意义联系,提 倡语法与修辞、逻辑的结合。
• 他不愿意吧?
• 他不愿意呢?
• 他不愿意呗。
• 他不愿意了。
-
13
3.语法上的特点
• (1)缺乏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 A.词类无形态标志。在汉语里我
们不能从词形上看出哪个是名词, 哪个是动词或形容词、副词。
B.名词、动词、形容词进入句 子无形态变化。 例如:
-
14
例子
• 例如“研究” • 他研究 • 研究语法 • 研究清楚 • 打算研究 • 研究课题
-
8
• 其中使用人口在100万以上的语言有 117种,
• 使用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语言有17种,
• 17种语言,:汉语、英语、俄语、西 班牙语、印地语、印度尼西亚语、阿 拉伯语、孟加拉语、日语、、葡萄牙 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等。
-
9
二、汉语
• 1.语音上的特点 • 2.词汇上的特点 • 3.语法上的特点
• 口语指有声语言,也就是从嘴巴说出来的 话。是语言最根本的表现形式
• 书面语是指将口语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而加 以提炼加工的一种表现形式。
• 体态语主要是手势语,此外还有唇语,这 主要是聋哑人所使用的语言形式
-
7
语言定义
• 语言是人类藉以思维和互相交际的一个音 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一个变动的音义结 合的结构系统。
• 黄廖的《现代汉语》说“语法是词、 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 胡裕树《现代汉语》说“语法是语言 结构的规律。”
-
29
• 特点:
• 用“结构”或“功能”来衡量所有语 言单位的语法特证,整体上实现了内 容和形式的结合,理论体系也趋于严 整统一。
-
10
1.语音上的特点
• (1)汉语每个音节都有声调。 • (2)汉语音节分明,构造简单而有规律。
汉语里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基本上都 是单音节的。因此汉语历来看重音节的分 析。汉语任何音节都可以分为三部分:声母、 韵母、声调。
-
11
2.词汇上的特点
• (1)在古汉语里单音节词占优势;在现代汉语 里,双音节词占优势。
研究结束 访问回来 请他坐下
讽刺说 养殖研究
-
20
• (4)句子的构造规则和词组的构造规 则基本上是一致的。
•
这是由于汉语缺乏形态标志和形
态变化,以及词类和句法成分不是一
一对应造成的。
-
21
• 例如: • I study Chinese grammar. • To study Chinese grammar is important. • studying Chinese grammar is important. • * study Chinese grammar is important. • *It is important study Chinese gramm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