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家族习惯法的社会调查与初步分析
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变迁研究
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变迁研究土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婚姻家庭习惯法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不断发生变化。
本文将对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的变迁进行研究,探讨其影响因素和现状。
土家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湖南、湖北、四川等省份。
土家族自古以来就有着独特的婚姻家庭习惯法,这些习惯法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变迁,受到了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调整。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的变迁与社会制度的变革密不可分。
在古代,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主要体现在父权制度下,男尊女卑的家庭结构中。
女性在家庭中地位较低,婚姻多是由家长包办,女性的地位和权利受到限制。
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和现代社会制度的建立,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也发生了变化,女性地位逐渐提高,婚姻自由度增加,家庭结构也逐渐呈现平等化的趋势。
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的变迁还受到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影响。
在古代,土家族主要以农业为生,家庭生产、生活和经济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和要求。
婚姻家庭习惯法主要是为了维护家族的财产和血统,婚姻关系更多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土家族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婚姻家庭习惯法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家庭关系更多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上,夫妻关系更加平等和和谐。
文化传承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也对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土家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对婚姻家庭习惯法有着深远的影响。
比如土家族的歌舞和民俗活动,都对婚姻家庭习惯法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和文化的多元化,土家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这必然会对婚姻家庭习惯法产生影响。
在当代社会,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仍在不断发生变化和调整。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多元化,土家族的家庭结构、婚姻观念、性别平等等方面都在发生变化,婚姻家庭习惯法也在不断适应新的社会形势与需求。
传统上土家族的婚姻都是由长辈牵线搭桥,但是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土家族青年选择自由恋爱和恋爱结婚,家庭结构也更加注重平等和和谐。
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变迁研究
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变迁研究土家族的传统婚姻家庭习惯较为保守,重视家族传承和维护家族道德。
在土家族中,男方向女方提亲,女方父母则会进行“劝夫”仪式,以寻求祖先神灵的保佑和祝福。
如果女方答应了男方的求婚,双方家族就会进行一系列的仪式,如缴纳聘礼、定期赠礼、选定婚期等,以示双方家族的承认和尊重。
婚礼一般采取“入洞房,认堂哥”的方式,即新娘进入新家后,要认识新家族的堂兄弟们,以示将来对他们的尊敬和礼仪。
在家庭方面,传统土家族非常重视家族传承和维护。
父辈有权威,儿孙应该听从。
子女应该将父母的意愿、要求、意见放在第一位,并尽可能维护家族和谐,保持家族的统一和团结。
土家族相信“孝顺是美德,被动听是爱”,因此强调对父母的孝敬,子女有义务照顾父母。
同时,父亲对家庭的财富拥有绝对的控制权,目的是想保持家族内部的稳定,确保家庭的顺利运转和子孙后代的繁荣。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土家族的婚姻家庭习惯也在不断地变迁。
首先,现代婚礼越来越讲究新颖和个性化。
新娘和新郎不仅会选择更加特殊的婚礼场地,如海边或雪山,而且也会选择更加个性化的仪式和表演,如彩虹婚礼、自我作词的婚歌、情侣专属的婚舞等,这种趋势也受到了土家族婚礼的影响。
其次,女性地位的提高也改变了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
如今的土家族女性学历越来越高,经济独立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她们对婚姻家庭的态度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许多女性可以意识到她们的权利和责任,并开始反对传统的别嫁人、不回娘家等传统文化,有些女性甚至会拒绝不公平的婚姻家庭习俗。
此外,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土家族传统家庭模式得到了改变。
越来越多的土家族人离开农村,迁移到城市,开始接受现代化婚姻家庭的概念和模式,家庭成员也逐渐变得独立。
三、结论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发生了变迁,这种变革体现了土家族对现代文明的融入和西方文化的开放。
然而,这种变化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一些婚姻家庭问题,如离婚率的上升,家庭暴力的增加等。
因此,需要继续深入探讨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的变迁,尤其是如何保持传统婚姻家庭习俗的核心和价值,同时接受更加开放的现代文化。
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变迁研究
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变迁研究土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重庆等地。
土家族的婚姻家庭习惯法在长时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发生了很大的变迁。
本文将对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的变迁进行研究。
土家族的婚姻家庭习惯法在古代主要以部落为单位,自然形成了一种以家族为中心的婚姻家庭习俗。
在这个时期,土家族的婚姻家庭习惯法主要体现为宗法制度,即婚姻关系主要是以家庭和宗族为单位,通过联姻来维系家族的继承和血缘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土家族的婚姻家庭习惯法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其中一项重要的变化是婚姻方式的改变。
在古代,土家族的婚姻主要是由父母和长辈们安排的,子女几乎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随着时代的发展,个人自由和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土家族的年轻一代开始逐渐拥有了自主选择对象的权利。
另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家庭结构的改变。
在古代,土家族的家庭结构主要是“三世一堂”,即祖父、父亲和儿子一起住在一起。
但是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大多数土家族已经采取了核心家庭的模式,夫妻和子女一起生活,形成独立的家庭单位。
土家族的婚姻家庭习惯法还发生了一些其他的变化。
过去婚姻主要是由父母和长辈安排的,相亲也是一种常见的婚姻方式。
但是在现代,相亲的程度逐渐减少,年轻人更倾向于通过社交网络等渠道自由选择对象。
离婚也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现象,土家族的离婚率逐渐增高。
土家族的婚姻家庭习惯法在长时间的演变中发生了很大的变迁。
从宗法制度到个人自由选择,从大家庭到核心家庭,从相亲到自由婚姻,土家族的婚姻家庭习惯法与时俱进,适应了现代社会的发展。
这一变迁不仅体现了土家族社会的进步,也为其他少数民族的婚姻家庭习俗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范例。
土家族的调查报告
土家族的调查报告土家族的调查报告一、引言土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中国的湖南、湖北、重庆、贵州等地。
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民族,土家族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土家族的生活、文化和发展现状,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研究。
二、土家族的历史与传统土家族源远流长,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左右。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土家族积极参与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做出了卓越贡献。
土家族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方式,他们善于利用山水资源,发展了独特的农耕文化和传统技艺。
三、土家族的生活方式土家族的生活方式与其他民族有所不同。
他们居住在山区,依靠农耕为生。
土家族人民勤劳朴实,他们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并饲养家禽家畜。
土家族人民重视家庭和睦,尊重长辈,注重家族的传承和延续。
此外,土家族还保留了许多独特的节日和习俗,如“赶山会”、“送亲会”等,这些活动丰富了土家族人民的生活。
四、土家族的文化特色土家族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特色。
他们以歌舞、乐器演奏和民间艺术为代表的文化形式,深受人们喜爱。
土家族的歌舞表演充满激情和活力,歌曲中融入了对自然、家庭和爱情的赞美。
土家族的乐器有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演奏技巧,如三弦、芦笙等。
此外,土家族的传统民居建筑也具有独特的风格,以“吊脚楼”为代表,其建筑形式既能适应山区的地理环境,又能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
五、土家族的发展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土家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现代农业技术的引入使土家族的农业生产更加高效,提高了土家族人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旅游业的兴起也为土家族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土家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这为土家族人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
六、土家族的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尽管土家族在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土家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失去了传承的土壤,年轻一代对土家族的认同感下降,这给土家族的文化传承带来了困难。
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变迁研究
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变迁研究土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习惯。
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在长期的发展中也经历了不少变迁,这对于了解土家族传统文化以及民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的变迁进行深入研究。
土家族是中国的第八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重庆、湖南、湖北、四川等地。
土家族的婚姻家庭习惯法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经历了起初的原始文化阶段、古代社会制度阶段、封建社会制度阶段以及现代社会制度阶段的变迁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土家族的婚姻家庭习惯法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影响了土家族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土家族的婚姻家庭习惯法在原始社会阶段主要以部落公社制度为基础,婚姻家庭关系主要表现为一夫多妻、家族集体结构和血统制度。
原始社会阶段的土家族,男女平等,婚姻家庭关系比较自由,婚姻多以亲属联姻为主,婚姻家庭关系相对比较和谐。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土家族的婚姻家庭习惯法也经历了很大的变迁。
在古代社会制度阶段,土家族的婚姻家庭习惯法开始受到宗族和家长的控制,形成一夫一妻制。
男女之间的婚姻关系开始受到更多的社会规范和约束,家族血统制度逐渐演变为家长媒人牵线,一夫一妻制逐渐成为土家族婚姻家庭的基本特征。
土家族开始出现家族私有制,土家族的婚姻家庭关系也开始受到家产和家族地位的制约,婚姻自由度大大受到限制。
在现代社会制度阶段,土家族的婚姻家庭习惯法经历了更多的变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土家族的文化和传统习惯也受到了更多的冲击和影响。
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土家族的婚姻家庭习惯法受到了更多的政策和法律的干预,一夫一妻制逐渐成为土家族婚姻家庭的主导形式,土家族的婚姻家庭关系也开始呈现出更多的现代特征。
在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下,土家族的婚姻家庭习惯法也逐渐朝着更加平等和和谐的方向发展。
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变迁研究
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变迁研究土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婚姻家庭习惯法在长期的社会发展变迁中经历了许多变化。
本文将对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的变迁进行研究,以探讨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土家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重庆、四川等地。
土家族的婚姻家庭习惯法深受其地域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影响,有着独特的传统习惯和风俗。
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影响下,土家族的婚姻家庭习惯法也经历了诸多变革。
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的变迁受到了现代法律制度的影响。
随着中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逐渐受到了国家法律的影响和调整。
传统上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中存在着男权主义和封建礼俗的现象,而现代法律制度则强调男女平等、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在现代社会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国家法律的调整和规范,逐渐向现代法治方向发展。
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的变迁也受到了社会文化的影响。
随着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土家族的婚姻家庭习惯法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传统上土家族重男轻女的思想逐渐受到挑战,妇女地位逐渐提高,女性参与家庭事务和社会活动的程度不断增加。
婚姻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传统包办婚姻的现象逐渐减少,个人选择婚姻对象和婚姻方式成为主流。
以上三点只是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变迁的一部分原因和影响,其中还存在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文化传承、社会变革、族群关系等。
需要指出的是,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的变迁既是历史文化传统的延续,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于土家族来说,保持传统和接纳现代并不矛盾,而是一种文化自信和自我发展的表现。
在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的变迁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正视其可能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婚姻观念的变化可能导致家庭结构的不稳定和角色关系的模糊,妇女地位的提高可能引发家庭内部矛盾和社会性别问题等。
在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的变迁中,我们需要综合考量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需求,推动婚姻家庭习惯法的合理化和现代化。
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变迁研究
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变迁研究土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其婚姻家庭习惯法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变迁。
本文将对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的变迁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原因和影响。
土家族古老的婚姻家庭习惯法可以追溯到上千年前。
在古代,土家族的婚姻家庭习惯法主要体现在夫妻关系、家族继承、家庭组织等方面。
在这个时期,土家族的婚姻家庭习惯法较为封闭,传统习俗和礼仪占据主导地位,禁忌和规矩严格,男尊女卑的观念较为普遍。
近代以来,土家族的婚姻家庭习惯法经历了剧烈的变迁。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改革开放,土家族的婚姻家庭习惯法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家庭结构逐渐从大家庭转变为核心家庭,男女平等意识逐渐增强,夫妻关系的平等和民主化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土家族的婚姻自由和离婚自由也逐渐得到保障和尊重,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家族妇女的地位和生活状况。
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的变迁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结果。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土家族群众的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土家族地区的经济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人们对于婚姻家庭的选择也更加理性和开放,婚恋自由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法律法规的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家族地区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保障土家族婚姻家庭的合法权益,加强家庭法制建设和宣传教育,推动了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的现代化进程。
文化传统的变迁也是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变迁的重要原因。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文化的多元化,土家族的传统文化逐渐被现代文明所冲击,传统的封建礼俗和观念逐渐淡化,新的婚姻家庭观念不断涌现。
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的变迁对土家族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土家族的家庭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过去,土家族的家庭关系比较封闭和保守,夫妻关系的平等度较低,家庭组织的权力分配不够合理,致使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磨擦较为严重。
而随着婚姻家庭习惯法的变迁,土家族的家庭关系逐渐变得更加平等和民主,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共识得到提升,关系更加和谐。
土家族民族文化调研报告
土家族民族文化调研报告土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和贵州等地。
土家族民族文化是土家族人民的宝贵财富,经过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习惯、建筑艺术、服饰风格等,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以下是对土家族民族文化的调研报告。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是土家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家族人民崇尚和平、勤劳、团结和友爱,在村落中形成了一种互助互爱的社会习俗。
例如,他们在重大节日和喜庆日子里举办集市,集中举行各种文体活动,人们相互赠送礼物,互相祝福,以表达对彼此的关心和祝福。
此外,土家族人民还崇尚节俭,反对浪费行为,他们善于利用自然资源,将一切可用之物变废为宝。
这种节约和环保的意识在土家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有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土家族的民居建筑是土家族民族文化中的重要艺术表达形式。
土家族人民居住在以竹木为骨架和草坯为墙体的房屋里,这种房屋结构既适应了当地的气候条件,又具有独特的风格。
土家族的民居建筑主要以木材和石料为建筑材料,房屋屋顶多为深色瓦片,墙体多为白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土家族的民居建筑不仅注重舒适度,还体现了土家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家庭的重视。
土家族的服饰风格是土家族民族文化中的重要方面。
土家族人民喜欢穿着彩色的衣服,女性常常是亮丽多彩的风格,男性则以深色为主。
土家族的服饰上经常绣有吉祥图案和寓意深远的纹章,反映了土家族人民对美好生活、幸福和繁荣的向往。
在节日和重大场合,土家族人民还穿上传统的盛装,展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以及对土家族文化的自豪感。
总之,土家族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是中国民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支。
土家族人民通过代代相传,保持和发扬了土家族民族文化,使其独特性得以延续和发展。
在现代化的社会中,我们应该重视和保护土家族的民族文化,传承和弘扬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只有这样,才能使土家族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发光发热,为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作出贡献。
微探土家族习惯法
微探土家族习惯法谢应波颜雷檀吓俤唐盼盼王英红内容摘要:土家族是分布在湘、鄂、川、黔毗连的武陵山地区的一个年轻而又古老的民族,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及其习惯法。
本文从土家族的婚姻习惯法、生产分配习惯法以及民间纠纷解决习惯法三方面内容论述了土家族习惯法,阐述了土家族习惯法的现实意义。
旨在通过对土家族习惯法的探讨,以期对当今的法学理论研究、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有所启迪。
关键词:土家族习惯法;婚姻习惯法;生产分配习惯法;民间纠纷解决习惯法土家族是远古巴人的后裔,1956年11月被确认为一个单一的民族,主要聚居于湘、鄂、渝、黔、交界的武陵山区,有738万余人,占全国总人口0.65%。
[①]位于湖北省的西南端的恩施州于1983年由国务院批准成立为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3年正式更名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为中国最年轻的自治州。
据2000年11月1日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其中土家族近170万人,占全州总人口44.99%。
恩施土家族和其他民族一样,经过长期的发展及历史传承,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惯及习惯法,并在土家族内部成员中普遍存在和共同遵守,自我约束。
一、土家族习惯法所谓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一定的生存环境下,受本民族普遍流行的价值观念的支配,为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长期传承下来的心理积淀和行为方式。
它主要包括衣、食、住、行、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等习惯性活动。
在人类社会未产生成文法之前,习惯就是法律,因此有“习惯法”之称。
[②]其由该组织或群体的成员出于维护生产和生活需要而约定俗成,适用一定区域的带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通过对恩施州的土家族民俗习惯调查,其习惯法规范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相当约束力,有的是由群众共同制定的条例,有的是祖辈流传下来的,也有不言而喻、自然形成的。
其具有广泛流传的群众性,在土家族内部成员中普遍存在和共同遵守;自我约束性,土家族往往依一定风俗习惯进行自我教育、自觉遵守、检验等等。
土家风俗总结报告范文(3篇)
一、引言土家族,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世居在湘、鄂、渝、黔的武陵山地区,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
土家族拥有独特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这些传统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也为世界民族文化的宝库增添了宝贵的财富。
本文旨在总结土家族的风俗习惯,以期为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这一独特的民族文化提供参考。
二、土家族概况1. 民族起源与分布土家族起源于古代巴人,后逐渐与汉族、苗族等民族融合,形成今天独特的土家族。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处的武陵山区。
2. 语言与文字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但大多数人通用汉语。
目前,只有少数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
土家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3. 宗教信仰土家族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他们崇拜自然,如土地、岩石、山、河、水等;崇拜动植物,如牛、羊、狗等;崇拜图腾,如鹰、白虎等。
特别是以白虎为祖先神,各地都有白虎庙,立有白虎神位,经常祭祀。
三、土家族风俗习惯1. 服饰土家族服饰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男子通常包头巾,穿对襟短衫收腰裤,白布裹围脚穿草鞋。
女子则盘发,穿短裙绣花鞋。
女装上衣矮领右衽,领上镶嵌三条花边,胸前钩花,袖口和衣襟上饰以小条花边。
已婚妇女袖口较大,便于哺乳。
2. 饮食土家族饮食以酸辣为主,尤喜将黄豆磨细,浆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叶煮熟,制成合渣。
其他特色食物还有粑粑、腊肉、油茶、合菜、团馓等。
土家族喜欢饮酒,其中常见的是用糯米、高粱酿制的甜酒和咂酒。
土家族居住在依山傍水的村寨中,房屋多为吊脚楼,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4. 节日与习俗(1)摆手节:土家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举行。
节日期间,土家族人民载歌载舞,庆祝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2)赶仗:土家族的一种狩猎活动,通常在集体劳动中举行。
人们围山打猎,收获颇丰。
(3)哭嫁:土家族女子出嫁时,要跳花鼓子哭嫁。
这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亲人的依依不舍。
(4)丧葬:土家族丧葬习俗独特。
土家风情调查报告总结与反思
土家风情调查报告总结与反思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土家族的风情文化,包括其特色民俗、传统饮食、服饰习俗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以深入了解土家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
二、调查方法1. 实地调研:我们深入土家族聚居的地区,参观了传统土家民居、土家族音乐舞蹈表演等,以感受并了解其生活方式和文化活动。
2. 采访调查:我们与土家族长者、文化专家、居民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入交流,听取他们的故事、见解和意见。
3. 文献资料查阅:我们查阅了相关文献,了解土家族的历史、起源、文化遗产等。
三、调查结果1. 特色民俗土家族有许多独特的民俗活动。
其中包括赶山会、摆手舞、踩高跷等,这些民俗活动不仅富有娱乐性,更是土家人向着幸福生活发展的象征。
2. 传统饮食土家族的传统饮食以农产品为主,注重用新鲜食材制作美味佳肴。
口味多样,包括酸辣口味、香辣口味等。
土家人还喜欢烤肉、吃腌笃鲜、喝土家米酒等。
3. 服饰习俗土家族的传统服饰以蓝色和黑色为主色调,绣有精美的花纹。
土家女性在重要场合会佩戴银饰,如银锁子、银项链等,这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4. 宗教信仰土家族的主要宗教信仰为土地崇拜、拜神、拜祖先等。
土家人相信自然界的神灵具有保护人类的力量,因此会举行相应的祭祀仪式。
四、调查心得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对土家族的风情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与土家族长者和专家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对待自己的文化底蕴充满自豪和热爱,让我们深受感动。
然而,我们也发现土家族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面临着一些困境。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土家族的年轻一代逐渐远离传统文化,导致许多传统的风俗、习惯逐渐衰落。
对此,我们认为应该加强土家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对土家族特色文化的扶持力度,通过设立相关文化活动、培训班等方式,鼓励土家族年轻人更加了解和传承自己的文化遗产。
同时,我们也呼吁媒体和旅游业界加大对土家族文化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人们前来了解、感受土家族的风情。
这样不仅能促进土家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能推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变迁研究
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变迁研究土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重庆等地。
他们有着独特的婚姻家庭习惯和法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这些习惯和法规也在不断演变。
本文将对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变迁进行研究,以了解其历史发展和现状。
土家族的婚姻家庭习惯法有着丰富的内容,涉及到婚姻、婚礼、夫妻关系、家庭责任等方面。
土家族传统婚姻制度中,一夫多妻是被允许的。
男性可以娶多个妻子,尤其是在贵族家庭中更为常见。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法律的规范,一夫多妻制度逐渐被取代,一夫一妻制成为土家族的婚姻制度。
这一变化使得土家族的婚姻家庭习俗经历了重大的改变。
土家族的婚姻习俗中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是婚礼。
传统的土家族婚礼通常是在村庄的集体活动中进行的。
婚礼持续时间较长,一般为三天三夜,期间有丰盛的酒席、舞蹈、歌曲表演等节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家族的婚礼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现代土家族的婚礼通常在宴会厅或酒店等场所举行,形式更加简洁而庄重。
但无论是传统婚礼还是现代婚礼,土家族的婚礼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社交活动,它不仅是新人的庆祝,也是整个村庄的欢庆。
在土家族的夫妻关系中,男性起着主导的作用,拥有家庭重要决策的权力。
而女性则主要负责家务劳动和照顾子女。
随着女性地位的提升和社会观念的变化,土家族的夫妻关系也在不断调整和平衡。
现代土家族的夫妻关系更加平等,男女双方在家庭事务和决策上享有平等的权利。
土家族的家庭责任也是婚姻家庭习俗法的一部分。
传统的土家族家庭责任主要是指男性对家庭的负责任调,包括经济支持、照顾子女、照顾老人等。
在现代社会中,土家族的家庭责任发生了一些变化。
现代土家族的家庭责任不仅由男性承担,女性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土家族的家庭责任也包括对家庭成员的关爱和尊重,家庭和睦相处,共同支持和帮助。
土家族的婚姻家庭习俗法在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中不断演变。
一夫多妻制被取代,一夫一妻制成为土家族的婚姻制度。
婚礼方式也从传统的村庄集体活动变为现代的宴会厅举行。
土家族传统民俗与习俗研究
土家族传统民俗与习俗研究土家族是中国的一个民族,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四川等地。
土家族自古以来就有丰富的传统民俗与习俗,这些民俗无论是在结婚、葬礼还是在节日庆典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对土家族传统民俗和习俗进行研究,以深入了解土家族的文化传统。
一、婚俗婚姻是一个社会的基本单位,对于土家族而言,婚姻更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土家族的婚俗有着丰富多样的特点,其中包括婚礼仪式、嫁妆习俗等。
1. 婚礼仪式土家族的婚礼仪式通常包括迎亲、订婚、求婚等环节。
在迎亲的环节中,新娘会穿上传统土家族的婚服,并由新郎一家去接新娘。
在整个婚礼仪式中,亲友们会一起唱歌跳舞,以祝福新婚夫妇幸福美满。
2. 嫁妆习俗土家族的嫁妆习俗也十分独特。
新娘家会准备一些礼金、衣物和家具等送给新郎家。
这些嫁妆物品通常都经过精心准备,代表着新娘家对新娘的爱护和祝福。
二、葬礼习俗土家族的葬礼习俗也有着浓厚的民俗色彩。
在传统土家族中,葬礼并不是一次悲痛的仪式,而是一种表达对逝者尊重和怀念的方式。
土家族的葬礼通常分为几个步骤,包括告别仪式、火化、跳坟舞等。
1. 告别仪式土家族的告别仪式通常会持续几天,亲友们会聚集在一起送别逝者。
在仪式中,亲友们会穿上传统的白色葬礼服,举行祭拜和祈福的活动,以表达对逝者的敬意与怀念。
2. 火化火化是土家族葬礼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仪式的最后一个环节。
在火化的时候,亲友们会齐声高歌,并在火化的过程中跳坟舞,以祈福逝者能够安息。
三、节日庆典习俗土家族的节日庆典也是传统民俗的一大特点,这些庆典活动丰富多彩,极具观赏性。
1. 清明节清明节是土家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祭祖的日子。
在清明节期间,土家族人会扫墓祭祖,并举行一系列的仪式和祈福活动,以示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
2. 彝族年彝族年是土家族的农历年,也是土家族最盛大的节日之一。
在彝族年期间,土家族人民会进行祭祀、舞蹈和民俗表演等庆祝活动,一起度过欢乐祥和的时光。
总结:通过对土家族传统民俗和习俗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土家族有着独特、丰富的文化传统。
论土家族地区习惯法
论 土家族地 区习惯法
刘 宗德
( 4 0 4 1 0 0 重庆广播 电视 大学 重庆 )
摘 要 : 习惯 法存 在具 有客 观 性 , 通过 习惯法存 在 的合 理性 和对 与社 会 关系调 解 中 的作用 的论证 , 探 究 习惯法在 调 控 民族 群 体 的 生产 、 生活 方 面 的积 极 意义 以及 习惯 法 尤 其 是 民族地 区习 惯 法与 国家 法之 间 的关 系 。 揭示 习惯 法存在 的长期 性及 其对 于社 会进 步 的积极 意义 。 关键 词 : 习惯法 ;土家族 ;禁 忌 关 于 土 家 族 习惯 法 的概 述 禁忌 “ 是关于社会行为、信仰活动的某种约束来限制观念 和 做 法 的总 称 。禁 忌 在其 产 生 之 时 ,就扮 演 着 法 的 角色 ,具 有 法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逐渐成了该 民族的习惯法,其 内容一部 分 成 了 阶级 社会 产 生 后 制定 成 文 法 的来 源 ,另 一 部分 成 了 人们 的社 会 习惯 。 在 禁 忌 与法 起 源这 一 问题 上 ,一 方面 民族 习 惯法 在 发 展过 程 中,受到了民族禁忌的深刻影 响,它直接影响着 民族习惯法 的内容和形式 ;另一方面,民族 习惯法对禁忌也有影响,民族 习惯法也不仅仅只是被动地受禁忌的影响 ,而是通过确认某些 禁 忌 ,使 禁 忌 具有 了法 的效 力 ,从 而 能 动 地保 障禁 忌 ,要 求全 体 社 会 成员 遵 守 这些 习惯法 化 了的禁 忌 ,违 反 者 要 给予 各 种处 罚 ,从 而强 化 了社 会 成 员 关 于禁 忌 的法 意 识 。 因而 ,禁 忌 是 人 类 社会 最古 老 的不成文 法 。 在 笔 者 看来 ,因 为有 了禁 忌 ,土 家族 民间 法 就更 加 具 备 了 法 律 的功 能 ,按 照 当前 的诸 多 观 点 ,法律 之 所 以不 同 于道 德 土 家族 ,一个最为重要 的特点是,法律有其强制作为后盾,正如 美 国法社会学家 ,罗斯科.庞德所说:可取的是要记住 ,正因 为法律作为社会控制的强有力的手段的力量 , 正 因为有了强力 , 他 就具备 了他应该具有 的优点。当然 ,即或是在我们看来 ,强 力 只是 法 律 的手 段 ,而 不 是 法律 的最 终 目的。也 就 是 说 ,禁 忌 作为土家族法 的一部分,在其土家族法 的体系中,充当了重要 的 角色 。它 从 思 想上 或 行 为 上强 制 着规 范 着 人 门去 遵 守 , 以确 保土家族习惯法的强制性和普遍性。 二、土家族习惯 法的类别
恩施州土家族习俗调查报告
恩施州土家族习俗调查报告恩施州土家族习俗调查报告学院:税务学院班级:注册税务师2011级姓名:谭若讷目录土家族风俗 (1)目录 (2)正文 (3)一、土家族历史 (3)二、土家族文化 (3)白虎崇拜 (3)民歌 (3)“毛古斯”舞 (4)“西兰卡普” (4)女儿会 (4)冬科喹 (5)薅草锣鼓 (5)南剧 (6)跳丧舞 (6)三、土家族婚俗 (7)四、土家族宗教 (7)五、土家族习俗 (7)六、土家族禁忌 (7)七、土家族习俗调查问卷 (8)八、问卷结果分析 (11)九、土家族传统习俗变迁衰落的正负影响 (12)十、对土家族传统习俗开发于保护的几点建议 (13)正文一、土家族历史土家族是中华大家庭中的一员,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发达的文化。
早在二千多年前,在湘西、鄂西就出现了他们的身影。
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土家族以起勤劳和智慧,铸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湖南西北部、湖北西南部、重庆西南部、贵州东北部等地为其主要聚居区。
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土家族的发展可分为四个时期:郡县制时期(秦至隋)——羁縻州县制时期(唐宋时期)——土司制度时期(元明至清初)——改土归流时期(清代中晚)。
在我国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土家族没有确定的族称,不过由于其历史渊源、居住地、白虎图腾等,被人们称呼为“廪君种”、“巴郡南郡蛮”、“白虎夷”等,从中也可见古代汉人对土家族的偏见。
到了明末清楚,大量汉人迁入土家族地区,为了区别于汉族,才出现了土家族这个族称。
在1956年10月,土家族被国务院正式确认为单一的少数民族,土家族野得以正式成为56个少数民族的一员。
二、土家族文化白虎崇拜土家族自称是“白虎之后”,可见白虎在其心目中的地位。
故老相传,土家五姓部落首领巴务——廪君带领族人乘船到达盐阳,杀死邪恶的盐水女神,让族人在此安居乐业。
廪君去世后,灵魂化为白虎升天。
此后土家族奉白虎为祖神,家家都需常年供奉。
除了虔诚的宗教式敬祭,白虎的影子出现在土家族生活的每一个地方。
土家族习惯法的社会调查分析
土家族习惯法的社会调查分析土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分布在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等地。
土家族习惯法是土家族长期以来形成的一整套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对土家族的社会生活、家庭关系、婚姻制度、礼仪习俗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
本篇文章将通过社会调查的方式,对土家族习惯法进行分析。
首先,土家族习惯法对家庭关系的规范具有重要影响。
在土家族社区中,尊重长辈、尊重家族法则是人们的共识。
在家庭中,长辈的意见往往是至高无上的,年轻人要遵守长辈的决策,并向长辈请教和寻求帮助。
此外,土家族重视家族的团结,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依赖、互助关系十分紧密。
其次,土家族习惯法对婚姻制度有着严格的规定。
土家族婚姻制度既注重个人婚姻自由的原则,又有着 clan 的限制。
根据土家族习惯法,在婚姻中,男方要支付一定的嫁妆给女方家庭,女方一般会接受这个嫁妆,表示双方婚姻的契约成立。
此外,在土家族中,亲属关系的修饰词较为复杂,这也表明了土家族对家族的重视。
土家族的婚姻习俗也是土家族习惯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传,土家族的祖先是从南方一座山上下来的,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日便是土家族最重要的节日,也是土家族婚姻的日子。
在这一天,年轻人会穿上传统的土家族服饰,到户外举办盛大的婚礼仪式。
婚礼上,新娘要扮乌鸦,在新娘离开家乡前,男方和女方的亲朋好友会在路上竖起三弯竹竿,象征婚姻顺利、家庭幸福。
土家族习惯法还对生活习俗、饮食习惯等方面有所规定。
土家族十分注重家居环境的整洁和卫生,人们的生活习惯中养成了随手关灯、节约用水、保持环境整洁等好的习惯。
土家族喜欢吃辣,餐桌上常有红辣椒、绿辣椒等辣椒制品,辣味是土家族饮食的一大特点。
土家族习惯法的社会调查也揭示了一些问题。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土家族习惯法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城市化、教育现代化、流动人口的增加,都对土家族习惯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些年轻人逐渐远离传统,更多地融入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土家族的习惯法在他们身上逐渐丧失了一定的影响力。
石柱土家族民俗文化调查报告1
石柱土家族民俗文化调查报告
在我国湘西、鄂西一带富饶美丽的土地上,自古以来居住着一个勤劳勇敢的兄弟民族,这就是土家族。
土家族有着悠久的文化风俗和历史底蕴。
希望大家多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了解土家族悠远民俗文化。
为了解大家对这些民俗的了解情况,我们做了调查:
家乡人对土家族民俗文化的了解情况如下:
从这张表可以看出土家人对土家民俗所知甚少,大多土家人近乎汉化,土家族的民俗了解程度在下降。
人们的民俗常识在下降,文化知识还远不够。
对此,我们对人们对土家民俗持有的态度进行调查整理:
家乡人对土家民俗的态度
从表中可以看出人们虽然对民俗的了解甚少,但是对民俗文化态度还是可观的,作为土家族人,还是希望土家族文化发扬传承!
社会实践调查研究促进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作为土家族人和中华民族大家族的一员:我们学生学习土家族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责任心.自豪感.我们搜集课外阅读资料,培养学生民族涵咏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使土家文化与中学生语文教育接轨,作为学生的课文课程的必要补充,传承并弘扬我土家灿烂的民族文化,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责任心.自豪心.。
土家族习惯法
土家族习惯法土家族是远古巴人的后裔,1957年1月被确认为一个单一的民族,主要聚居于湘、鄂、渝、黔、交界的武陵山区,有802万余人,位于湖北省的西南端的恩施州于1983年由国务院批准成立为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3年正式更名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为中国最年轻的自治州。
据2000年11月1日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其中土家族近170万人,占全州总人口44.99%。
恩施土家族和其他民族一样,经过长期的发展及历史传承,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惯及习惯法,并在土家族内部成员中普遍存在和共同遵守,自我约束。
一、土家族习惯法所谓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一定的生存环境下,受本民族普遍流行的价值观念的支配,为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长期传承下来的心理积淀和行为方式。
它主要包括衣、食、住、行、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等习惯性活动。
在人类社会未产生成文法之前,习惯就是法律,因此有“习惯法”之称。
其由该组织或群体的成员出于维护生产和生活需要而约定俗成,适用一定区域的带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通过对恩施州的土家族民俗习惯调查,其习惯法规范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相当约束力,有的是由群众共同制定的条例,有的是祖辈流传下来的,也有不言而喻、自然形成的。
其具有广泛流传的群众性,在土家族内部成员中普遍存在和共同遵守;自我约束性,土家族往往依一定风俗习惯进行自我教育、自觉遵守、检验等等。
土家族人民,在古代山地资源的使用规矩是谁先来占有就归谁,后来者则另觅场地,这是民间一般使用的先来后到的原则,先来者优先,后来者不能抢占先来者的所得。
这是土家族人民习惯遵守的,这就是占有、使用山地的习惯法,谁也无法例外。
由于土家族人民习惯地遵守着,就成了一种习惯法。
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用一个共同规则概括起来,设法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条件。
关于土家族习惯法的社会调查与初步分析
关于土家族习惯法的社会调查与初步分析少数民族习惯法作为不同于国家制定法的另一种社会规范的文化传统,是法学和法文化学研究的基本对象,尤其是文化人类学、法学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随着全球多元文化研究兴起,使民族习惯法的研究尤显重要。
本文拟对土家族习惯法这一至今尚无任何人涉足的领域进行研究[1],希望能有助于开展民族习惯法研究。
一、土家族地区存在土家族习惯法在湘、鄂、渝、黔边区生活的土家族社会中,存在着土家族习惯法,有着自身的内涵和特征。
(一)土家族习惯法的形成习惯法,是维持和调整某一社会组织或群体及成员之间关系的习惯约束力量,是由该组织或群体的成员出于维护生产和生活需要而约定俗成,适用一定区域的带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2]。
习惯法的强制性可以由政治权力实施,但更多的是由一定的区域的社会人群默认的社会约束力来实施,后者或因国家认可和未明确表示不认可而合法,或因社会授权而合法。
从现今搜集到的武陵山区土家族习惯法的资料看,一些习惯法规范具有相当约束力,有的是由群众共同制定的条例,有的是祖辈流传下来的,也有不言而喻、自然形成的。
生活在武陵山区的土家族人民,在古代山地资源的使用规矩是谁先来占有就归谁,后来者则另觅场地,这是民间一般使用的先来后到的原则,先来者优先,后来者不能抢占先来者的所得。
这是土家族人民习惯遵守的,这就是占有、使用山地的习惯法,谁也无法例外。
由于土家族人民习惯地遵守着,就成了一种习惯法。
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用一个共同规则概括起来,设法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条件。
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后来变成了法律”[3]。
而土家族人关于对偷盗的防止与惩治方法,则是后来集体议定的。
从远古以来,武陵山区土家族村寨,民风淳朴,昼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后来出现了偷窃盗取的事,日趋严重后,原先没有防止、惩治偷盗的习惯法,这时在群众的要求下,头人或首领便召集群众会议,共同讨论拟定出防止偷盗、惩治偷盗犯的条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土家族习惯法的社会调查与初步分析少数民族习惯法作为不同于国家制定法的另一种社会规范的文化传统,是法学和法文化学研究的基本对象,尤其是文化人类学、法学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随着全球多元文化研究兴起,使民族习惯法的研究尤显重要。
本文拟对土家族习惯法这一至今尚无任何人涉足的领域进行研究[1],希望能有助于开展民族习惯法研究。
一、土家族地区存在土家族习惯法
在湘、鄂、渝、黔边区生活的土家族社会中,存在着土家族习惯法,有着自身的内涵和特征。
(一)土家族习惯法的形成
习惯法,是维持和调整某一社会组织或群体及成员之间关系的习惯约束力量,是由该组织或群体的成员出于维护生产和生活需要而约定俗成,适用一定区域的带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2]。
习惯法的强制性可以由政治权力实施,但更多的是由一定的区域的社会人群默认的社会约束力来实施,后者或因国家认可和未明确表示不认可而合法,或因社会授权而合法。
从现今搜集到的武陵山区土家族习惯法的资料看,一些习惯法规范具有相当约束力,有的是由群众共同制定的条例,有的是祖辈流传下来的,也有不言而喻、自然形成的。
生活在武陵山区的土家族人民,在古代山地资源的使用规矩是谁先来占有就归谁,后来者则另觅场地,这是民间一般使用的先来后到的原则,先来者优先,后来者不能抢占先来者的所得。
这是土家族人民习惯遵守的,这就是占有、使用山地
的习惯法,谁也无法例外。
由于土家族人民习惯地遵守着,就成了一种习惯法。
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用一个共同规则概括起来,设法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条件。
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后来变成了法律”[3]。
而土家族人关于对偷盗的防止与惩治方法,则是后来集体议定的。
从远古以来,武陵山区土家族村寨,民风淳朴,昼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后来出现了偷窃盗取的事,日趋严重后,原先没有防止、惩治偷盗的习惯法,这时在群众的要求下,头人或首领便召集群众会议,共同讨论拟定出防止偷盗、惩治偷盗犯的条例。
法律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形态相适应的,一个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历史发展阶段,就有什么样的法律。
社会形态决定着法律的形式和内容。
土家族习惯法受所在地域的居住环境、生存条件、生产状况、生活方式的制约和影响,是土家族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等社会活动中总结、积累而成的,经过世世代代的继承、发展而成为本民族的社会规范的。
它一经形成便在较长时间内调整社会关系,并具有相对独立性,尤其是民族习惯法核心内容和基本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惯法观念又是民族意识民族心理的重要方面,因而又具有稳定性。
一个民族的习惯法实际上是该民族人们的“百科全书”,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
因此,习惯法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习惯法世代相传的过程也就是民族文化保存、继承、传递的过程。
从历史进程来看,土家族习惯法的形成、发展,是在当时中央王朝的
统一法律还不完善和施及力还达不到的情况下,对国家法律的一种补充,客观上起到了维护本民族内部社会秩序的作用。
我国历代中央王朝都制定、颁布过法律,都想在全国各民族地区推行实施,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许多少数民族居住在偏僻山林、沟谷、草原和岛屿,社会结构、发展程度各不相同,交通不便,与外界交往甚少,中央王朝的法律很难在各民族地区完全实施。
“而夷狄殊俗之国,辽绝异党之地,舟舆不通,人迹罕至,政教未加,流风犹微。
”[4]历代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都在北方,对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很大,国家法律对北方各民族实施较有力。
相对来说,北方少数民族的习惯法到了近现代已较少,西藏则自己有一套维护农奴主利益的严密而残酷的法律,相反在南方各少数民族社会中,习惯法还保持着较强的生命力。
对于武陵山区,东汉顺帝永和元年,对武陵蛮采取“羁縻而绥抚”[5]的政策,汉代以后,羁縻政策逐渐推广。
在少数民族地区,“大抵人物犷悍,风俗荒怪,不可尽以中国教法绳治,故羁縻之而已”[6]。
宋代以后开始实行土司制度,武陵山区土家族人的社会秩序、生产生活方式基本沿袭不变。
(二)土家族习惯法的特征
土家族习惯法代表和维护土家族人民的利益,反映土家族人民特有的心理意识,伴随着土家族的形成、发展而逐渐形成、发展,它对土家族的每个成员均产生强烈的熏陶和感染,本民族人对之深信不疑,矢志遵从,倍感亲切。
它只在本民族内生效,带有本民族文化的特色,深深打上了本民族的烙印。
当然,土家族习惯法是土家族特有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