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与标准教材

合集下载

规范建设物联网专业教材

规范建设物联网专业教材
略 性新兴 产业 柑关 专业 中报 和审批 工作 的通 进 程 控 制 、 全 防 范 、 程 维 保 、 线 升 级 、 课 程 设 置 相 关 的 工 作 外 ,有关 部 门 和单 位 安 进 在
知 ” 高厅  ̄[ 113号) 2 1 年 4 ( 教 2 01 0 ,在 00 月底 统 汁报 表 、 策 支 持 、 导桌 面 ( 中展 示 也 先 后 组织 了多 场 研 讨 会 。2 1 年 8 2 决 领 集 00 月 9 前完 成一 次战 略 性新 兴产 业 相关专业 的申报 的 C cpt ah or 等 管 理 和 服 务功 能 , ok iD sbad) 日 ,在 教 育 部 高 等 学 校计 算 机 科 学 与 技 术
业的申清, 中3 所院校获准丌设 物联网相 等 随时 随 地 获 取 物 体 的信 息 ; 其 7 关专 业 ,并从 2 1 年起 开 始招 生 。 0 1
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 出去 ;
涉及广泛 的技术领 域
物联 网被 称 为 继计 算 机 、 联 网之 后 , 互
3. 智能处理 , 利用云计算 、 模糊识别 感技术 、 FD智能 识别技术 、无线通信技 RI
次 申报之 列 : 知 公 布后 , 通 众多 高校 争相 中 a ev e) 务 : s S ri 服 a c
和 支持 下 , 由全 国 首批 批 准 设 立 物 联 网 相
报 ,截至 2 1 年 3 , 固 已有 近 70 高 00 伞 0所 等院校 向教 育部提 交 了增 没物联 网等 相关专
物联网具备以下特征 :
关专 的高校共 同发起 的 “ 国岛校物联 全
推 进 物 联 刚 及 l关 々、的 建设 与 发 展 。 卡 H I
1 .全面感知 ,即利用传感器 、R 网及 相 关 专 业 教学 指 导 小 组 ”F 成立 , ¨D J式 以

《物联网技术》课程标准(1+x 传感网应用开发考证版)

《物联网技术》课程标准(1+x 传感网应用开发考证版)

《物联网技术》课程标准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物联网技术课程代码:适用对像:3年制高职适用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建议学时:90学时学分:4学分修订时间:2020年1月二、课程性质《物联网技术》是三年制高职高专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该课程支撑了“1+X”传感网应用开发(中级)的主要考核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讲授数据采集、STM32 微控制器基本外设应用开发、RS-485 总线通信应用、CAN 总线通信应用、基于BasicRF 的无线通信应用、Wi-Fi数据通信、NB-IoT 联网通信、LoRa 通信应用开发等知识,同时,通过编程与实操来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物联网技术的能力培养。

由于《物联网技术》这门课程中涉及到许多专业知识,因此,学生在学习这门课之前应该在程序设计、硬件动手能力等方面有一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主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能根据各种传感器的基本参数、特性和应用场景,运用信号处理的知识选择处理方法,根据需求科学地处理信号;2.能根据ModBus 协议,运用RS485 总线原理、串口通信技术,独立进行基于ModBus 串行通信协议的编程组网;3.能根据CAN 总线协议,运用CAN 总线通信技术,独立搭建CAN总线并编程实现组网通信;4.能根据ZigBee 开发指南,熟练搭建开发环境并使用仿真器进行调试下载,并独立编码实现点对点通信并进行系统调试;5.能根据Wi-Fi AT 指令手册,完成热点功能验证、进行无线数据传输等操作;6.运用口通信技术,熟练使用云NB-IoT 工程,独立编程实现数据传输;7.能根据MCU 编程手册和LoRa 数现通信距离和传输速率的调整。

四、课程内容和学时课程内容(总计划90学时)模块一数据采集模块二STM32 微控制器基本外设应用开发模块三RS-485 总线通信应用模块四CAN 总线通信应用模块五基于BasicRF 的无线通信应用模块六Wi-Fi数据通信模块七NB-IoT 联网通信模块八LoRa 通信应用开发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板书或PPT进行对重要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能够直接、快速、精炼的让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为学生在实践中能更游刃有余的应用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标准(强世锦)

《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标准(强世锦)

《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物联网技术导论课时:40学时适用专业:本课程适用于通信技术(物联网方向)和电信技术专业第1学期开设的专业方向普及基础课,也可作为计算机类、工程类、管理类及经济类等相关专业的选修课。

(选修课也可放在最后一个学期)(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该课程是通信物联网方向和电子信息物联网智能技术专业的专业指导基础普适课程。

本课为新生物联网技术入门课程。

内容涵盖了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包括物联网的构成及内涵辨析,具体针对条码、传感器、MEMS、RFID、互联网、移动通信网、ZigBee、WIFI、蓝牙、WSN、EPC系统、综合通信传输网技术、数据库、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云计算、中间件和软件等知识的概念做了较为详细阐述。

通过学习让学生对物联网的总体框架有一个充分了解,并知道物联网技术体系的脉搏及所涉及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应用及发展趋势。

配20多个有宝贵而丰富的典型应用案例的音像动画视频资料。

做到理实一体,为教学提供了既便捷又生动的教学资料,以利于学生尽快深入理解相关的技术概念,同时开阔眼见。

前期课程:高初中科技技术课程后续课程:通信原理基础、自动识别原理、计算机通信、移动通信、自动控制原理、短距离无线通信、无线网关技术等综合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注重理论教学与多种多媒体视频和动画并重,要求理论与实践认识能够密切结合,强调技术应用。

以章节为主,每个章节凸显一个物联网技术的核心主题技术,由浅入深,层层展开。

对概念和技术应用问题从高到低的要求是理解、了解和知道三级,对基本分析方法,对核心技术的分析方法及技术手段是透彻、掌握和清楚三级。

以便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学习好后续的专业课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物联网的主题构架,技术核心和难点、智能传感器、RFID、工作频率的选择、传感网构架和特点、网络层中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种类、软件分类和中间件含义和意义、M2M的定义和物联网的关联、云计算与大数据的概念和特质。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最新版教学大纲课程简介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最新版教学大纲课程简介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物联网技术及应用课程编码:暂不填写学分: 2.0 总学时:32理论学时: 32 实验学时: 0 上机学时: 0 实践学时:0开设实验(上机)项目总数 0 个,其中,必修(0)个,选修(0)个开课单位:物联网工程学院自动化系适用专业:自动化一、课程的性质、目的该课程是物联网学院自动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旨在帮助学生对物联网有一个整体认识,掌握其体系结构和相关技术。

通过对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传感技术、定位系统、智能信息设备的学习,掌握感知识别层的基本知识;通过对无线宽带网、无限低速网、移动通信网的学习,掌握网络构建层的基本知识;通过对大数据与海量信息存储、数据库系统、物联网中的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学习,掌握管理服务层的基本知识;通过对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建筑等系统的学习,了解物联网技术在多个领域中的应用;最后还应将物联网前沿状况介绍给学生。

在这个过程中强调掌握物联网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提高自身对不断变化的物联网的适应能力。

二、课程培养目标1.立德树人通过课程学习了解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历史以及其应用成果,明确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军事力量的进步所发挥的作用,引领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的信念。

通过介绍国家在物联网领域所取得的进步和发展,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通过介绍我国物联网领域的前沿发展,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民族精神以及敢为人先、开拓创新、追究卓越的科学精神。

同时要意识到我国在一些领域与国外还存在较大差距,激发学生承担社会责任,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为己任,努力学习。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所具备的素质、掌握的技能、知识和能力如下:课程目标1. 使学生了解一定的物联网相关技术。

掌握低频、高频、超高频和2.4G 有源RFID 读写器的原理及应用;了解低功耗WiFi、ZigBee、Bluetooth 4.0 BLE等多种无线传感网络。

《物联网应用技术》教学教案(全)

《物联网应用技术》教学教案(全)

《物联网应用技术》教学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关键技术。

2. 使学生掌握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3. 培养学生对物联网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3.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4. 物联网的基本原理5.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关键技术、体系结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物联网应用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联网技术的实际应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对物联网技术应用的看法和想法。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物联网应用技术》2. 课件: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关键技术、体系结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3. 案例材料:物联网应用案例4. 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物联网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物联网的基本特征。

3. 讲解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

4. 讲解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5. 讲解物联网的基本原理,让学生了解物联网的工作原理。

6. 分析物联网的应用领域,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

7.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物联网技术的实际应用。

8.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对物联网技术应用的看法和想法。

《物联网应用技术》教学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联网协议和标准,掌握物联网安全技术。

2. 使学生了解物联网设备的组成和功能,学会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和调试。

二、教学内容1. 物联网协议和标准2. 物联网安全技术3. 物联网设备的组成和功能4. 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和调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物联网协议和标准、物联网安全技术、物联网设备的组成和功能。

物联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物联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物联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物联网技术课程旨在介绍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对物联网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课程将包括物联网的基础知识、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和安全性等相关内容。

二、课程目标1. 理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物联网的传感器技术和通信技术;3. 熟悉物联网的数据处理和安全性要求;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物联网基础知识- 物联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和应用领域- 物联网的标准和规范2. 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常见传感器的特点和应用- 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3. 通信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蓝牙、LoRa等)- 有线通信技术(如以太网、RS485等)- 通信协议和网络架构4. 数据处理- 数据采集和传输- 数据存储和处理- 数据可视化和分析5. 安全性要求- 物联网的安全威胁和挑战- 数据隐私和身份认证- 安全性解决方案和措施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课件、案例分析等方式,介绍物联网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原理。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传感器的实际操作、通信技术的配置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项目实践:安排学生进行物联网项目的设计与实施,促进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4. 讨论与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学习心得,并从中获得互相学习的机会。

五、评估方法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实验操作和课程作业等。

2. 项目成果:根据学生完成的物联网项目的设计报告和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物联网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

六、参考教材1. 《物联网技术导论》(主编:XXX)2. 《物联网通信技术与应用》(主编:XXX)3. 《物联网应用技术与实例解析》(主编:XXX)七、参考资源1. 物联网技术领域的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论文2. 物联网技术相关的互联网资源和开源项目八、备注本大纲仅作为教学安排的参考,教师有权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物联网技术》课程大纲-物联网技术基础教程(第3版)-李联宁-清华大学出版社

《物联网技术》课程大纲-物联网技术基础教程(第3版)-李联宁-清华大学出版社

“物联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物联网技术英文名称:Th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课程编码:课程学时:48 学分:3适用对象:计算机专业和网络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使用教材:李联宁主编,《物联网技术基础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6主要参考书:[1]刘云浩,《物联网导论》科学出版社出版[2]一、课程介绍从网络结构上看,物联网就是通过Internet将众多信息传感设备与应用系统连接起来并在广域网范围内对物品身份进行识别的分布式系统。

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当每个而不是每种物品能够被唯一标识后,利用识别、通信和计算等技术,在互联网基础上,构建的连接各种物品的网络,就是人们常说的物联网。

二、教学基本要求1.本课程主要讲述物联网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使学生了解物联网工程技术基础的主要内容2.培养学生物联网工程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第1章“物联网概述”讲述物联网技术的基本知识第2章“物联网架构技术”讲述物联网的系统结构;第3章“标识技术”所讲述的各个特定领域的标识与自动识别技术、不同的标识体系、“物品”的统一标识体系、电子产品EPC编码;第4章“通信技术”主要讲述无线低速网络、移动通信网络、设备对设备(M2M)及工业领域的无线网络等方面通信技术基础;第5章“网络技术”主要讲述RFID非接触射频识别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宽带网络技术、无线网格网、云计算网络等技术;第6章网络定位和发现技术涉及GPS全球定位系统、蜂窝基站定位、新兴定位系统(AGPS)、无线室内环境定位、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及时间同步技术;第7章“软件、服务和算法技术”讲述环境感知型中间件、嵌入式软件、微型操作系统、面向服务架构、物联网海量数据存储与查询、物联网数据融合及路由等技术;第8章“硬件技术”讲述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移动设备内置传感器硬件平台、数字化传感器及网络接口技术等。

物联网课程大纲

物联网课程大纲

物联网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物联网课程旨在介绍物联网的基本概念、技术和应用,帮助学生掌握物联网的原理、架构和方案设计。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物联网技术能力,适应物联网领域的职业发展需求。

二、课程目标1.了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熟悉物联网的技术特点和应用场景;3.掌握物联网的架构和通信技术;4.了解物联网的安全和隐私保护措施;5.具备物联网系统设计和开发的能力。

三、课程大纲一、物联网基础概念与发展A.物联网的定义和特点B.物联网的历史和发展趋势C.物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二、物联网技术与体系结构A.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和组成要素B.物联网的通信协议和标准C.物联网中的感知与识别技术三、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A.物联网的安全威胁与挑战B.物联网的安全架构和算法方法C.物联网的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四、物联网系统设计与开发A.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流程B.物联网系统开发平台与工具C.物联网应用开发案例分析五、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的融合A.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的关系与作用B.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C.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的创新与发展四、教学方法1.理论课程讲授:通过课堂教学,系统讲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技术原理和应用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物联网实验,包括传感器模块的连接与配置、数据采集与处理、通信协议的使用等,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的物联网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应用场景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应用思维和创新能力。

4.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物联网系统设计与开发,综合运用相关技术和工具,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考核方式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操作和作业完成情况等;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内容,撰写实验报告,评价实验结果和思考问题;3.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完成物联网系统设计与开发的任务,提交相应的设计报告和实施成果;4.期末考试: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综合测试。

物联网专业需要看的书籍

物联网专业需要看的书籍

课程1、物联网产业与技术导论使用电子工业出版社《物联网:技术、应用、标准、安全与商业模式》等等教材。

在学完高等数学,物理,化学,通信原理,数字电路,计算机原理,程序设计原理等课程后开设本课程,全面了解物联网之RFID、M2M、传感网、两化融合等技术与应用。

课程2、 C语言程序设计使用清华大学出版社《C语言程序设计》等教材。

物联网涉及底层编程,C语言为必修课,同时需要了解OSGi,OPC,Silverlight等技术标准课程3、Java程序设计,使用机械工业出版社《Java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等教材。

物联网应用层,服务器端集成技术,开放Java技术也是必修课,同时需要了解Eclipse,SWT, Flash, HTML5,SaaS 等技术课程4、无线传感网络概论,使用无线龙通讯科技出版社《现代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短距离无线通讯入门与实战》等教材。

学习各种无线RF通讯技术与标准,Zigbee, 蓝牙,WiFi,GPRS,CDMA,3G, 4G, 5G等等课程5、 TCP/IP网络与协议,《TCP/IP网络与协议》,清华大学出版社,等教材。

TCP/IP以及OSI网络分层协议标准是所有有线和无线网络协议的基础,Socket编程技术也是基础技能,为必修课课程6、嵌入式系统技,《嵌入式系统技术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等教材。

嵌入式系统是物联网感知层和通讯层重要技术,为必修课课程7、传感器技术概论,《传感器技术》,中国计量出版社,等教材。

物联网专业学生需要对传感器技术与发展,尤其是在应用中如何选用有所了解,但不一定需要了解传感器的设计与生产,对相关的材料科学,生物技术等有深入了解课程8、RFID技术概论,《射频识别(RFID)技术原理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等教材。

RFID作为物联网主要技术之一,需要了解,它本身(与智能卡技术融合)可以是一个细分专业或行业,也可以是研究生专业选题方向。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教材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教材

标签(芯片+天线)
清华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
读写器
10
物联网定义——1999年Auto-ID的EPC
EPC系统的构成
全球产品电子代 码的编码体系 射频识别系统
信息网络系统
主要内容
注释
EPC编码标准
识别目标的特定代码
EPC标签
读写器
EPC中间件
对象名称解析服务 (Object Naming Service,ONS)
IP地址:59.41.154.66
清华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
7
主要内容
互联网演变
物联网概述 物联网定义——EPC(Auto-ID, 1999) 物联网定义——ITU, 2005年 物联网体系结构
物联网应用案例
清华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
8
物联网定义——1999年Auto-ID的EPC
物联网这个词,国内外普遍公认的是MIT Auto-ID中心Ashton教授 1999年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来的。
实体标记语言 (Physical Markup
Language,PML)
贴在物品上或者内嵌到物 品
识读EPC标签 EPC系统的软件支持系统
类似域名解析服务(DNS)
类似XML
清华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
11
物联网定义——1999年Auto-ID的EPC
EPC系统工作流程
清华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
12
物联网定义——2005年ITU
17
物联网应用案例——智能交通
车联网示意图
清华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
18
物联网应用案例——智能交通
交通信息服务系统(ATIS):交通流量检测设备把流量信息通过无线网 络发送到交通部门数据中心;中心根据这些数据预测交通状态,并提供 给用户。

《物联网技术概论》课程标准

《物联网技术概论》课程标准

《物联网技术概论》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物联网技术概论》课程是高职物联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物联网的起源,物联网的概念,掌握物联网相关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了解支撑物联网的技术,熟知受到业界普遍认同的物联网体系架构,认识物联网在的工业、农业、军事、医疗、家居等领域的作用。

学习课程有助于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和了解物联网相关知识,为深入学习本专业有关后续课程和从事有关物联网方面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二、基本要求1.素质要求:(1)热爱物联网专业,对物联网学科的性质和发展具有正确的认知和责任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专业价值观和科研工程献身精神。

(2)具有创新精神和主动获取新知识,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推动物联网发展的态度。

(3)具有良好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2.能力要求:(1)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能准确传递物联网知识等信息的能力。

(2)掌握物联网基础的关键技术(3)具有物联网应用方案设计能力。

(4)具有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基本能力,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物联网未来发展的需求。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收集的基本方法,有效获取、评价和利用物物相连信息的基本技能。

3.知识结构要求:(1)掌握与物联网学科相关的理工知识和基本理论和方法。

(2)掌握物联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物联网科技发展动态。

(3)掌握物联网必需的传感器、RFID、EPC、通信技术等知识和专业技能。

(4)掌握物联网各层的关键技术。

(5)掌握物联网工程应用的基本知识。

(6)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四、教学方法建议1.宏观教学法本课程在多媒体教室和实训室上课,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建议以讲授教学方法为主,兼以实际训练、现场参观、讨论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教师、内容三者通过相互作用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

2.微观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贯彻任务引领的教学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潜力,增强学生掌握技能的实效性。

《物联网综合布线》课程标准

《物联网综合布线》课程标准

《物联网综合布线》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501031适用专业: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专业学时数:80学分:4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后续课程:物联网综合设计与施工(二)课程的性质《物联网综合布线》课程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专业开设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当具有计算机基础、电工电子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和组装与维修方面的知识。

在物联网综合布线的基础上,后续可以学习网络安全,物联网综合设计等课程。

(三)课程的理念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培养学生能力和素养为目标,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机会,使之参与活动,增加体验,获得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把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获得学习能力放在教学首位,以学生为中心,创新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重点培养动口、动脑、动手的实践精神和合作意识,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与发现欲,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搜集信息,发现、探究、解决问题,在逼真的生产实践环境和生产过程中,掌握科学方法和职业技能,养成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转变师生关系。

注重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

师生在平等的对话中进行活动,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思考,获取知识。

教师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提高的协作者,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引导者。

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

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

积极开发和运用多元、立体、开放的教学资源,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四)设计思路总体设计思路:主要掌握物联网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测试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依据综合布线系统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完成综合布线系统各个子系统的设计、工程施工、系统测试、工程验收和管理维护任务并能够进行智能家居的设计和施工。

《物联网应用技术》教学教案(全)

《物联网应用技术》教学教案(全)

《物联网应用技术》教学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物联网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起源、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理解物联网的基本组成和关键技术。

掌握物联网的应用领域和产业现状。

1.2 教学内容物联网的定义与起源物联网的发展历程与未来发展趋势物联网的基本组成物联网的关键技术物联网的应用领域物联网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起源、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和产业现状。

互动法:引导学生探讨物联网的基本组成和关键技术。

案例分析法:分析物联网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

1.4 教学资源教材:《物联网应用技术》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动画等1.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物联网基本概念的理解。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物联网应用领域的认识。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物联网知识的掌握。

第二章:物联网感知技术2.1 教学目标了解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掌握常用传感器的特点和应用。

理解物联网感知技术的作用和意义。

2.2 教学内容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与分类常用传感器的特点与应用物联网感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分类和应用。

实验法:进行传感器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感知技术。

案例分析法:分析物联网感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

2.4 教学资源教材:《物联网应用技术》传感器实验设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2.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传感器基本原理的理解。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传感器实验的操作和分析能力。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物联网感知技术的掌握。

第三章:物联网传输技术3.1 教学目标了解物联网传输技术的基本原理。

掌握常用传输技术的特点和应用。

理解物联网传输技术的关键问题。

3.2 教学内容物联网传输技术的基本原理常用传输技术的特点与应用物联网传输技术的关键问题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物联网传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关键问题。

实验法:进行传输技术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

物联网的基本概念(讲课)教材

物联网的基本概念(讲课)教材

物联网的基本概念、核心技术和信息安全一、物联网发展概述二、物联网基本概念三、物联网核心技术四、物联网信息安全五、物联网几点讨论六、物联网发展展望一、物联网发展概述一般认为,物联网的基本概念,最早于1999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Kevin Ashton、Sanjay Sarma和David Brock提出,其核心思想是基于互联网、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技术、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电子产品编码)标准(一个网络、一项技术、一个标准),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等,构造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物联网)。

自1999年到200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Auto-ID中心完成了EPC应用方面三个阶段(货堆、货箱、单个物品)的示范实验,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

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

报告引用了上述“物联网”这一名称,但其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扩展;报告中的“物联网”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报告指出,信息与通信技术的目标已经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连接任何人,发展到连接任何人与物品的阶段,世界上所有物体——从轮胎到牙刷都将纳入通信领域;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到来;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在国内,随着政府对物联网产业的关注和支持力度的明显增强,物联网已经从产业愿景走向现实应用。

物联网前期在中国更多地被认为是传感网。

1999年,中国科学院启动了传感网研究计划,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建立了一些适用的传感器网络,目前已拥有从材料、技术、器件、系统到网络的完整产业链。

《物联网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物联网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物联网应用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物联网应用技术》课程是是智能控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技术平台课下的职业基础能力模块课程之一,是该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地认识物联网的基本理论、技术基础、EPC电子编码体系,认识物联网在精致农业、食品卫生、社会治安、智能楼宇、感知城市、智能交通、节能环保、旅游观光、生产监控、新型商务和医疗护理等众多重点生产与生活领域中的应用。

课程内容包括物联网概述、物联网感知层技术、物联网传输层技术、物联网网络层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前导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单片机》、《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Protel设计与应用实践》等课程。

后续课程:《物联网系统综合实训》、《传感器检测与应用》等课程。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1.专业能力目标(1)能描述物联网的概念;(2)能规划简单的物联网系统;(3)能解释物联网的技术架构及技术基础;(4)能描述研究物联网的需求及技术基础;2.方法能力目标(1)能描述物联网在移动商务中的应用情况;(2)能阐述物联网专业人才素质需求、养成方法,能规划职业生涯发展路线。

(3)能描述物联网在智能家居、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基础设施中的应用情况;3.社会能力目标(1)培养科学的创新精神,并在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和自学能力方面均有所提高。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组织与协调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共事。

(3)具有创新精神、自觉学习的态度和立业创业的意识,初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就业观和人生观。

(4)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奋发进取;思路开阔、敏捷,善于处理突发问题。

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五、课程教学设计六、实施建议(一)教材选用与编写(1)《物联网技术应用》刘海涛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5月;(2)《物联网》胡铮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年10月;(3)《物联网技术及应用教程》贾坤、黄平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10月;(4)《物联网应用技术系列教材:物联网应用基础》彭力著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年7月(二)教学建议体现各课程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学方法的差异性;强调“精化理论、强化实践、拓展应用”。

2024年《物联网》教案

2024年《物联网》教案

《物联网》教案教案《物联网》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掌握物联网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2.培养学生运用物联网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物联网安全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物联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物联网的基本架构和关键技术3.物联网的应用领域4.物联网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基本架构和关键技术等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物联网在实际应用中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物联网技术的实际应用。

3.讨论法:针对物联网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

四、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介绍物联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起学生对物联网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讲解物联网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国内外物联网的发展现状。

3.讲解物联网的基本架构和关键技术:讲解物联网的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的基本架构,以及传感器技术、嵌入式技术、通信技术等关键技术。

4.分析物联网的应用领域:分析物联网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农业等领域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物联网技术的实际应用。

5.讨论物联网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组织学生讨论物联网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问题,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

6.总结课程内容:总结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基本架构、关键技术、应用领域和安全性问题,强调物联网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7.布置作业:布置与物联网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对物联网知识的掌握程度。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物联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课程报告:要求学生撰写与物联网相关的课程报告,评价学生对物联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与物联网相关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教学大纲物联网导论教学大纲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教学大纲物联网导论教学大纲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教学大纲物联网导论教学大纲《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是计算机科学、通信工程、电子工程等多个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物联网技术的原理、发展和应用。

本课程涵盖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关键技术、应用实例以及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等内容,是一门集理论、实践与应用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了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2、掌握物联网感知、通信、计算等关键技术;3、熟悉物联网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如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等;4、了解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基本概念和方法;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初步的物联网应用开发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物联网概述(8学时)1.1 物联网的定义与发展 1.2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技术组成 1.3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第二章物联网感知技术(10学时)2.1 传感器及其基本特性 2.2 无线传感器网络 2.3 物联网智能感知技术(包括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生物特征识别等)第三章物联网通信技术(12学时)3.1 无线通信技术基础 3.2 物联网通信协议与标准(如IEEE 802.15.4、ZigBee、6LowPAN等) 3.3 物联网定位技术(如GPS、北斗导航系统、Wi-Fi定位等)第四章物联网计算技术(8学时)4.1 云计算基础 4.2 物联网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如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 4.3 物联网智能计算技术(如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第五章物联网应用实例(10学时)5.1 智能家居 5.2 智慧城市 5.3 工业物联网 5.4 其他应用领域(如医疗物联网、农业物联网等)第六章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6学时)6.1 物联网安全概述 6.2 物联网安全技术(如加密算法、身份认证等) 6.3 物联网隐私保护技术(如数据匿名化、隐私保护协议等)四、教学方法与要求1、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图片、视频、案例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物联网的应用场景和技术实现;2、以案例驱动教学,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物联网的关键技术;3、加强实践环节,安排实验和项目,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注意安全与隐私保护的教育和引导,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隐私保护意识。

【2024版】《物联网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2024版】《物联网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物联网技术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物联网技术基础二、适用专业网络安防系统安装与维护(090700)、物联网技术应用(091900)、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运行(040700)、计算机网络技术(090500)、计算机应用(090100)、计算机与数码产品维修(091100)、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电子与信息技术(091200)、电子技术应用(091300)、通信技术(091500)、通信系统工程安装与维护(091700)、服务机器人装调与维护等(092200)、无人机操控与维护(083300)、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053600)、光伏工程技术与应用(032000)。

三、学时与学分108学时,6学分四、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类、交通运输类、加工制造类、能源与新能源类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从事物联网应用系统服务与营销、物联网应用工程施工与调试、物联网应用工程运维与管理等工作必须学习的课程,将为后续学习其他专业方向(或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五、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物联网技术基础相关的基础知识,能完成物联网典型应用智能家居系统工程的安装、调试、管理、服务等工作任务,了解物联网技术行业发展及应用,达到以下具体目标:1.了解物联网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行业趋势等,能掌握物联网典型应用智能家居系统基本工作原理;2.了解物联网架构与应用的基本概念,能了解RFID感知技术、传感器技术基本概念及技术应用;3.了解智能家居系统工程基本结构与组成,掌握智能家居主要子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及运维;4.了解物联网有线协议与无线协议的基本概念、参数特性及应用场景;5.了解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物联网与其发展的关系;6.了解智能建筑、安全防范、建筑建设备监控等系统的基本概念,熟悉其过程常用设备器材;7.能掌握物联网设备的基本操作,具备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施工的基本技术技能,能掌握各类线缆、端子的制作安装方法,能掌握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8.具有自主学习和迁移创新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与客户服务意识;9. 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科学思维模式,养成标准化、模块化、层次化的设计规划方法和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节能意识,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

《物联网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物联网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物联网技术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物联网技术基础》是一门面向____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物联网领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培养学生对物联网系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实际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以实际应用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项目实践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物联网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前沿的技术知识。

3、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和应用领域;掌握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物联网核心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熟悉物联网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维护流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物联网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系统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物联网应用项目开发;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和质量意识,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职业道德;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能够适应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变化。

二、课程内容1、物联网概述(1)物联网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2)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3)物联网的应用领域,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

2、传感器技术(1)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工作原理。

(2)常见的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

(3)传感器的接口技术和数据采集方法。

3、无线通信技术(1)无线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如蓝牙、WiFi、ZigBee、LoRa 等。

(3)无线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和组网方式。

4、网络技术(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

(2)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网络基础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