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教师资格考试:通关技巧——区分思维的种类

合集下载

中公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笔记

中公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笔记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2、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广义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狭义教育: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学校教育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教育机构承担;3、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教育影响:教育内容、教育措施;4、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5、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四、教育的起源与发展一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桑代克、沛西能;3、心里起源说:代表人物孟禄;4、劳动起源说:米丁斯基、凯洛夫;二教育的发展历程1、原始社会的教育;2、古代社会的教育;3、近现代教育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问题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研究任务: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的基本规律,未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提供理论支撑,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服务;2、教育学的发展萌芽阶段:学记是中国古代、世界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着;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着名,这种教学方法又称“产婆术”;1.苏格拉底讽刺;2.定义;3.助产术;柏拉图: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秉承柏拉图的理性说;昆体良: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学理论着作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论演说家的培养教育学的创立阶段:1、培根:英国;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了出来;2、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1632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泛智教育”;“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3、卢梭: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4、康德: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5、佩斯泰洛奇: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6、洛克:提出“白板说”;7、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主要观点:8、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主要观点:第四节教育与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包含两方面:身体的发展;心里的发展;两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婴儿期、青春期人的发展规律:1、个体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4、个体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影响人发展因素的理论1、内法论2、外铄论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1、遗传: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因素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3、遗传素质的发展制约着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4、遗传素质不能预订或决定人的发展,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5、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2、环境3、人的主观能动性4、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第一,学校教育是有目的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第二,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更好;第三,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第一,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第二,学校教育具有加速的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第三,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及时和延时的价值;第四,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第五节教育制度狭义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衔接的关系;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学制发展历程(一)双轨制英国(二)单轨制美国(三)分支制苏联旧中国的学制:1、1902年,我国正式颁布第一个现代学制—“壬寅学制”,又称钦定学堂章程,该学制主要继承了日本的学制,是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只颁布而没有实行;2、1904年,“葵谋学制”,又称奏定学堂章程,该学制主要继承了日本的学制,是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3、1912-1913年,“壬子葵丑学制”,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4、1922年,“壬戊学制”或“六三三学制”,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义务教育制度:概念:义务教育,是指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特点:强制性义务性;普及性统一性;免费性公益性;1986年通过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志着中国已确立义务教育制度;2006年“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第六节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他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辨析题: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同一概念;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激励、评价;教育目的的理论:1、宗教本位论: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2、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授之于社会环境,所以要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意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事业;代表人物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扎德、巴格来;3、个人本位论: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第二章中学课程第一节课程概述在西方,课程作为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使见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广义的,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1、课程的类型:1、分科课程;2、综合课程;3、活动课程;分科课程又叫做学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综合课程是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是为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活动课程的代表是杜威;第六节教学组织形式1、班级授课制是我国现行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又称班级教学、课堂教学,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授课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首次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做了论述,奠定了理论基础;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2、古代中国、埃及、希腊的学校大都采取个别教学形式;3、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1、有利于经济有效的大面积培养人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学生的集体的作用;4、有利于学生多方面发展4、班级授课的辅助形式—个别辅导与现场教学1个别辅导: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的教学组织形式2现场教学:自然和社会现实活动中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便是现场教学;5、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第一节认知过程1、感觉的概念: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一、感觉观事物个别的反应外部感觉2、感觉的种类内部感觉3、感受性与感觉阀限4、感觉的特性: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像、感觉的相互补偿、联觉1绝对感受性: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的能力;2绝对阀限: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3差别感受性:刚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4差别阀限: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量;5感觉适应:在外界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视觉的适应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6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感觉对比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1、知觉的概念空间知觉2、知觉的种类时间知觉二、知觉运动知觉:真动知觉、似动现象3、知觉的特性:理解性、选择性、整体性、恒常性三、注意1、注意的概念2、注意的分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3、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分配;四、记忆1、记忆的概念2、记忆的分类:按内容分: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动作记忆按保持时间:瞬间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特点根据信息加工和存储内容的不同: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3、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再认回忆4、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学习材料的性质、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实际方法、时间因素、识记者的态度;5、遗忘的原因:消退说、干扰说、压抑说、提取失败说6、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5、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五、思维1、思维的概念2、思维的特征:间接性、概括性;3、思维的种类根据发展水平不同: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划分:直觉思维、分析思维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划分:聚合思维、发散思维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划分:再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根据思维过程的依据来划分:经验思维、理论思维六、想象1、想象的概念2、想象的分类:有意想象、无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理想、空想;3、想象的功能:预见功能、补充功能、替代功能七、问题解决1、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2、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1.问题的特征2.迁移3.定势4.功能固着5.原型启发6.动机的强度第二节学习概述1、学习的实质2、知识的类型与表征3、下为学习4、上位学习5、直观知识包括6、知识概括的措施7、技能的分类8、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第三节学习动机1、学习动机的构成:学习需要;学习期待2、学习动机的功能:激发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功能3、学习动机的分类: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远景动机和近景性动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奥苏泊尔成就动机的分类4、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5、学习动机的理论: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6、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过关攻略!教师资格证笔试50天通关技巧及计划安排

过关攻略!教师资格证笔试50天通关技巧及计划安排

因为疫情,很多实体店不得不转移到线上,服装批发市场的道路边,很多人冒着寒冬风雪在直播间吆喝,希望能够在线上将大量堆积的即将过季的衣服处理掉。

又因各种静默,发不了快递...因为疫情,很多无法在线上工作的中小型私营企业,业务搁浅,员工工资无法正常发放,老板面临巨大压力,员工面临欠发工资,面临失业。

相比其他岗位,也许只有拿铁饭碗的公务员和教师,在福利保障和稳定性上,受到的影响是最小的。

怪不得,每年将近1000万考生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

工作稳定,福利待遇好,受人增重,工作环境和氛围相对简单,铁饭碗,有国家财政兜底,旱涝保收。

虽然发不了财,但也会衣食无忧,不用担心会被辞退。

师拿久稳郑重劝告,将来有志当老师的考生朋友,留给你们的备考时间真的很少很少了。

超过30岁,特岗教师一般就不能报考了;超过35岁(有的要求30岁),基本上也告别了【有教师编制的岗位或由市、区/县统一组织的大型考试】。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到教师,就不要走一步看一步,这样你会没有目标和方向。

比如你把通过笔试,当成自己的目标,你眼里就只有笔试,而没有面试和更远的教师招聘笔试和面试。

万一笔试不过,你的目光,又都狭隘的集中到笔试上面了。

而拥有长远目标和规划的人,会以终为始,目标倒推。

知道如何合理安排时间笔试备考,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面试备考,也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教师招聘备考。

举个例子,真正有目标和规划的人,在笔试考完到成绩公布的这一个月的时间,会快速进入面试备考的状态,而不是傻傻的苦等成绩。

成绩出来,有两种结果:笔试合格,就会匆匆忙忙,盲目的再进行面试备考,如果不是学霸的话,70%的人过不了面试;笔试不合格,一是放弃了,劳资不考了,二是距离下次时间还长,等报完名再学也不迟,结果还是过不了!而有规划的人,在笔试成绩公布和面试报名之前,已经过了一遍教材,也掌握了学科理论和试讲技能,就差考前模拟和实战讲课训练了。

如果再有专门老师点拨指导的话,通过面试的概率,将会大大提升。

教资考试通关技巧——区分思维的种类

教资考试通关技巧——区分思维的种类

教资考试通关技巧——区分思维的种类春节过后不久我们就要迎来2014年的第一波教师资格考试,各位学员你们准备考好了么?中公讲师孙玮马上通过教师资格考试系列为大家梳理考试重点内容配上经典真题及新鲜出炉的模拟题,若你正在进行第一轮基础复习那就仔仔细细从知识点开始学起,认真钻研真题,再用模拟题加以检验,若是开始了第二轮强化复习则可快速浏览知识点后进入题目训练,若是已经进入第三轮冲刺复习,可直接从真题、模拟题开始,出现问题再返回个别知识点加以记忆。

本文内容是心理学部分的思维种类的区分,这部分内容在教师资格考试中主要以单选题的形式出现,但并不是掌握基本定义就可以,通常会描述一种思维状态,让你选出是那种思维类型,需要各位学员理解判断。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思维根据不同的划分依据有不同类型,这里,中公讲师孙玮将为考生解析考试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几种思维类型。

一、发散思维【定义】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分散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

这一过程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多种信息的过程,因为发散思维使思考者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一个方法。

【关键词】由一到多当题目中出现由一个问题想到多个答案的,由一到多,都属于发散思维。

【经典真题】1.“一题多解”的教学方式主要用于训练学生的( )。

A.直觉思维B.发散思维C.动作思维D.集中思维【答案】B。

2.“一事多写”旨在培养学生的( )。

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聚合思维D.发散思维【答案】D。

二、聚合思维【定义】聚合思维也称为集中思维、求同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集中到一个方向,从而形成唯一的、确定的答案。

【关键词】由多到一三、创新思维【定义】是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创新【模拟题】1.北京“鸟巢”的设计者主要运用了( )。

A.常规思维B.创新思维C.动作思维D.逻辑思维2.教师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 )。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考试大纲第1方面: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第一要点: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第二要点: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学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性的发育和成熟。

第三要点: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熟悉我国当前的学制。

第四要点: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第五要点: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第2方面:中学课程第一要点:了解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包括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等;理解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儿童、社会以及学科特征等。

第二要点:掌握基本的课程类型及其特征,其中包括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等。

第三要点:了解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涵义和相关理论。

第四要点:了解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改革目标及其基本的实施状况。

第3方面:中学教学第一要点:理解教学的意义,了解有关教学过程的各种本质观。

第二要点:熟悉和运用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分析和解决中学教学实际中的问题。

教育基础知识——思维的概念及分类

教育基础知识——思维的概念及分类

教育基础知识——思维的概念及分类不管是在教师招聘还是教师资格考试中,思维这个知识点都是一个高频考点,并且主要是做客观题考察,作为考生需要理解思维的特性以及思维的分类;接下来中公老师带领大家一起理解这一块知识点。

一、思维的概念(一)思维的定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点拨:要将思维与感觉、知觉加以区分,思维是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反映,而感觉和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直接的反映。

(二)思维的特性1.间接性间接性是指不是直接通过感觉器官而是通过其他媒介来认识客观事物。

点拨:间接性通过其他媒介来认识事物,例如医生通过看体检报告对病人的身体状况进行诊断体现的是间接性。

2.概括性思维的概括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思维反映的是同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

(2)思维还可以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和规律。

点拨:概括性是指反映本质属性或者内部联系,例如古人通过对每次看到“月晕”就要“刮风”,地板“潮湿”就要“下雨”,得出了“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结论;这种现象体现的就是概括性,体现的是发现事物的内部联系和规律。

二、思维的分类1.根据思维的凭借物(思维的内容):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1)直观动作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要以具体、实际动作作为支柱而进行的思维,这种思维所要解决的任务目标一般总是直观的、具体的。

点拨:例如幼儿通过掰手指数数主要体现的就是直观动作思维,家电修理工人在修理电器时一边操作,一边思维,体现的也是直观动作思维。

(2)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借助于表象而进行的思维。

表象是这类思维的支柱。

点拨:低年级小学生在数字运算时通过头脑中一个梨子加两个梨子的形象进行运算体现了具体形象思维。

(3)抽象逻辑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的思维。

概念是这类思维的支柱。

点拨:学生在学习有关的动物知识时,能够通过鹦鹉是卵生的,鸽子是卵生的,鹦鹉和鸽子属于鸟类,推理出鸟类是卵生动物体现的是抽象逻辑思维。

2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版第二章

2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版第二章

.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 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7)适当过度学习。
(五)思维 1、思维的概念及特征 2、思维的种类 :
(1)根据发展水平不同划分 根据发展水平不同,可将思维划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 (2)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划分,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3)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划分 ①聚合思维 ②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最能代表创造性的特征 ) (4)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划分 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可将思维划分为:再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5)根据思维过程的依据划分 根据思维过程的依据来划分,可以把思维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第二章:学生指导
第一节 心理学基础知识P50-P64
心理学概念: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 一、认知过程 (一)感觉 1、感觉的概念 2、感觉的种类 (1)外部感觉 (2)内部感觉 3、感觉的特性 (1)感觉适应 (2)感觉对比 (3)感觉后象 (4)感觉的相互补偿 (5)联觉
★(补充)童年期儿童的学习特征
(1)难以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
(2)学习动机是赞扬 (3)对学习过程形式感兴趣而非结果 (4)对学习结果的关注随年龄而增长
3、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倒U型曲线
(2)学习动机的培养
A、学习动机培养是学校思政教育的组成部分 B、设置目标 C、设置榜样
(1)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 (2)沉思型与冲动型 (3)辐合型与发散型 (4)具体性与抽象型
场独立型:自主判断,不受外界因素影响 场依存型:察言观色,易受外界因素干扰 沉思型:深思熟虑,减少错误
有意注意逐渐发展,无意注意仍起作用 注意的范围依然有限

2020云南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知识与能力:辨析之派生类属和相关类属

2020云南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知识与能力:辨析之派生类属和相关类属

2020云南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知识与能力:辨析之派生类属和相关类属1.派生类属:新知是原有知识的特例、例证、派生物,充实、证实了原有概念。

例如:学生一开始认为水果是一种多汁、味甜、可食用的食物后,学习苹果。

发现苹果也是一种多汁、味甜、可食用的食物。

其他经典例子:1.知道鸟是一种会飞、有羽毛、前肢为翼、无齿有喙的哺乳动物,之后学习麻雀,属于派生类属。

此时对于鸟的原先认知并未发生改变,只是原有知识的例证,目的是来证实原有概念的认知。

2.相关类属:新知类属于原有观念,扩展、修饰、限定了原有知识,使其精确化。

例如:学生一开始认为水果是一种多汁、味甜、可食用的食物后,学习香蕉。

发现香蕉是一种不多汁、味甜、可食用的食物。

其他经典例子:1.知道鸟是一种会飞、有羽毛、前肢为翼、无齿有喙的哺乳动物,之后学习企鹅,属于相关类属。

此时对于鸟的原先认知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对先前的鸟的认知——会飞,有羽毛、前肢为翼,无齿有喙,产生了新的认知,即鸟是一种前肢为翼,无齿有喙的哺乳动物,此时使鸟的认知更加精确化。

总结区别:原有观念是否发生本质变化。

未发生本质变化属于派生类属,发生本质变化属于相关类属。

习题检测:1.学生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正三角形时已经形成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在学习圆时,将“圆也是轴对称图形”这一命题纳入原有轴对称图形概念中,这属于( )。

A.上位学习B.并列结合学习C.相关类属D.派生类属1.【答案】D。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原先已经获得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后将圆也是一种轴对称图形直接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中,此时对于原先的认知未发生改变,属于派生类属。

所以,此题选D。

2.学生已知“平行四边形”这一概念的意义,教师再通过“菱形是四边一样长的平行四边形”这一命题界定菱形,使学生在掌握平行四边形概念基础上学习菱形这一概念,这种学习属于( )。

A.派生类属学习B.总括学习C.相关类属学习C.组合学习2.【答案】C。

根据题干表述信息,原先对于平行四边形的认知未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图形,而之后学习菱形时发现菱形时一种四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心理咨询师二级知识:思维的两种分类

心理咨询师二级知识:思维的两种分类

心理咨询师二级知识:思维的两种分类心理咨询师二级知识:思维的两种分类导语:思维最初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

思维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的界限。

它探索与发现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和规律性,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

思维的两种分类一、依据思维的凭借物或形态划分1、动作思维:以直观行动解决问题(操作)。

3岁以前的儿童最为明显,其动作停止,则“思维活动”也随即停止;成人也有,但建立在熟练掌握语言的基础上(对旧的)。

2、形象思维;以表象解决问题。

4~7岁最为明显,受具体知觉情境的影响;在某些成人身上高度发展成为概括化的形象思维。

3、抽象逻辑思维:以抽象逻辑解决问题。

其遵循思维的逻辑规律,具有比较明显的逻辑程序。

二、按思维的运作分类辐合思维(求同思维):指个人思考问题时,总是以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为根据,循逻辑规则去寻求唯一的正确答案,而不能抛开旧经验的'束缚。

发散思维(求异思维):指个人在解决问题时,同时会想到几个可能解决的方向,而不拘泥于单一答案或钻牛角尖式的探求。

发散思维的特性:(1)流畅性:心智灵活顺畅,能在短时间内表达多个不同的观念。

(2)变通性:思维方式变化多端,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随机应变。

(3)独创性:思想表现超越,对事物处理能提出创新办法和独特见解。

种类理论上说,分类越详尽越好。

但有些思维方式在训练与应用的过程中并不需要严格区分,一是很多思维方式总是共同起作用,二是有些思维方式统一在某种思维方式之中。

抽象性直观行为思维:直接与物质活动相联系的思维,又叫感知运动思维。

孩子最初的思维往往是直观行动思维。

运动员对技能和技巧的掌握也需要直观行动思维做基础。

这种思维主要是协调感知和动作,在直接接触外界事物时产生直观行动的初步概括,感知和动作中断,思维也就终止。

具体形象思维:以具体表象为材料的思维,是一般形象思维的初级阶段。

它借助于鲜明、生动的表象和语言。

在文艺创作中经常运用。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汇总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
(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
(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3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
(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81、理解是学生对教材中有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82、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面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感性材料是想象的基础,实践活动是推动想象的原因和动力。
83、想象的种类:
(1)根据想象时有无目的意图分:有意想象、无意想象。
43、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础。
44、德育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45、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54、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映象。
55、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56、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意识的基本特性:自觉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性。
75、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
76、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77、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考试知识点(最全)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考试知识点(最全)

心理学一.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2.心理现象的内容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

3.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多,主要包括观察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与实验法等四种研究方法。

4.心理学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科学。

二.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1.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或感觉的灵敏程度)。

2.绝对(差别)感觉阈限与绝对(差别)感受性之间都成反比例关系。

(感觉阈限: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是个临界值。

即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3.感受性的变化及其发展规律:(1)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a.感觉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觉器官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如:棉大衣久穿在身上而不觉其重。

b.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官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叫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有先后对比和同时对比两类。

如:吃糖后再吃苹果,会觉得苹果很酸。

(先后对比)(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同时对比,如同一灰色纸片放在白色背景上,显得较暗,放在黑色背景上则显得较亮。

)(2)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a.不同感觉间的相互影响:对一种感受器的微弱刺激能够提高对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对一种感受器的强烈刺激会降低对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

b.不同感觉间的相互补偿:一种感觉丧失后,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会有所提高,以获得由于这种感觉丧失而不能获得的信息,祈祷补偿作用。

如盲人丧失视觉能力,则其听觉和触觉能力相对提高。

c.联觉:联觉是指一种感受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彩色感觉最容易引起联觉。

(3)视觉后像: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持一段极短的时间,这种暂时保留下来的感觉印象称为后像。

视觉后像暂留的时间约为0.1秒,但延续时间的长短与刺激的强度和作用的时间有关。

(正后像:性质相同或相似。

负后像:性质相反。

)(4)感受性的发展:人的各种感受性的提高有极大的潜力,通过实践活动或专门训练可以得到发展和完善。

教师资格常考知识点:思维的类型

教师资格常考知识点:思维的类型

教师资格常考知识点:思维的类型思维的类型一直是我们教师资格中一个常考的知识点,在考试中主要以理解性的单选题形式出现,以主观题出现的概率较小。

这个知识点的考查方式有三种:1.考查分类标准与所分类型的对应;2.考查例子型的单选题;3.考查特点。

考生在学习的时候重在理解和区分,下面就让我们结合实际生活和例子仔细分析一下吧。

1.根据思维的凭借物(思维的内容):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1)直观动作思维(又称为实践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要以具体、实际动作作为支柱而进行的思维,这种思维所要解决的任务目标一般总是直观的、具体的,因此这种思维不能脱离动作而存在。

例:儿童掰手指算2+3=5;成年人修车、打算盘。

(注意:直观动作思维并非只是儿童才有,成年人也是具有的,例如上面例子里的修车就是,即在修理汽车时,一定是一边拆解一边思考,两者无法脱离,这也是一种直观动作思维。

)(2)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借助于表象而进行的思维。

表象是这类思维的支柱。

那么,表象是什么?表象就是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例:已经上小学的儿童在进行“2+3=?”的计算时,大部分已经不需要使用数手指的方法了,他们会在头脑中形成“手指”的表象来计算,如儿童在头脑中表象出爸爸给我三个鸡腿,妈妈给我三个鸡腿来计算出现在自己有5个鸡腿,但并不能像成年人一样直接计算数字。

再比如作家对于文学人物的塑造、服装设计、建筑、雕塑、汽车驾驶员在头脑中形成的到达终点有多少条通路的思维都是需要借助一些事物的表象,通过表象的变化进行思维,这就是具体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有三种水平:第一种是幼儿的思维;第二种是成人对表象进行加工的思维;第三种是艺术思维。

)(3)抽象逻辑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的思维。

概念是这类思维的支柱,因此抽象逻辑思维更加具有概括性。

例:儿童学习计算,最开始可能是数手指,后来在脑海中数手指,但是当儿童的思维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便可以不借助具体的事物,而是直接进行计算“3+4=7”。

选必三《逻辑与思维》中的特征类归纳

选必三《逻辑与思维》中的特征类归纳

选必三《逻辑与思维》中的特征类归纳
选必三《逻辑与思维》中各种思维的特征是高频考点,也是易错易混点,希望同学们能熟记并正确区分。

1.思维的特征:间接性(从现象到本质)、概括性(从个性到共性)、能动性(在头脑中加工改造)。

2.思维的基本形态的特征
(1)形象思维的特征有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2)抽象思维的特征有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3.科学思维的基本特征
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结果具有预见性、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4.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确定性、一致性和明确性的思维。

5.概念的基本特征:任何概念都是内涵与外延的统一。

明确内涵的方法是定义。

下定义最常见的方法是种差+属概念。

明确外延的方法是划分。

6.判断的特征:(1)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

(2)判断有真假之分。

7.辩证思维的特征:整体性和动态性。

辩证思维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8.创新思维的特征:
(1)思路具有多向性(2)步骤具有跨越性(3)结果具有独特性。

创新思维“新”的表现:思路新、方法新、结果新。

9.联想思维的特征:具有跨越的联结性、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10.发散思维的特征:过程具有流畅性,思路具有变通性,结果具有独特性。

I1.聚合思维的特征:过程具有严谨性,思路具有归一性,结论具有可论证性。

12.超前思维的特征:探索性、预测性和不确定性。

教师招聘心理学备考:思维的分类

教师招聘心理学备考:思维的分类

教师招聘心理学备考:思维的分类(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教师招聘心理学备考:思维的分类一、思维根据凭借物可以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1.直观动作思维直观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是凭借直接感知,伴随实际动作进行的思维活动。

思维的特征知多少

思维的特征知多少

思维的特征知多少思维的相关知识点在教师资格考试中作为一个常考考点出现,常以例子型单选题、辨析题出现。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应。

例如,看到家里干净,就可推测出已经有人打扫过了。

那么从概念中我们就可以提取出两个思维的基本特征,分别是概括性和间接性,在考试中也作为一个重点区分内容,今天就帮助大家系统的梳理一下。

1.概括性所谓思维的概括性,是指思维能够把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抽取出来加以概括,反映事物间的规律性联系。

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对一类事物的总结,总结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客观规律。

比如我们知道铁能导电、铜能导电,从而总结出金属能导电的本质属性。

再比如,每次“月晕”就会刮风,从而总结出“月晕而风”的客观规律。

从两个例子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从可能性上来说,概括性是必然发生的,这是我们做例子型单选题判断的重要标志。

2.间接性所谓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总是以一定的事物为媒介,来反应那些不能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即通过A现象推导出B现象,而不是直接观察得出来的。

在例子中可以体现三个方面,第一,通过现在推导过去,例如考古学家通过化石的现象推导出过去人类生产生活的现象而不是直接观察得来的;第二,通过现在推导现在,例如中医讲求望闻问切,通过现在的脉象推导出现在患者身体的病理现象;第三,通过现在推导未来,例如通过燕子低飞的现象推导出未来可能要下雨的现象。

综上所述,从可能性上来说间接性强调的是可能发生,而不是必然发生。

下面就通过练习题帮助大家区分。

1.每次燕子低飞就会下雨,从而总结出“燕子低飞就下雨”的客观规律,这体现了思维的( )。

A.理解性B.间接性C.选择性D.概括性2.清晨起床后,打开房间门发现地面都湿了,故推测昨天晚上一定下过雨。

这是思维的( )。

A.概括性B.间接性C.直观性D.整体性参考答案1.【答案】D。

解析:间接性是通过现象推导现象,通过一定的媒介来进行推断,而且是可能发生。

概括性是通过对一类事物总结出客观规律,是必然发生的。

思维的分类标准及分类类型

思维的分类标准及分类类型

思维的分类标准及分类类型1. 哎呀呀,从思考的速度来看,思维可以分为快速思维和缓慢思维呢。

就像开车,快速思维就像是一路油门踩到底,飞速前进,比如在紧急情况下瞬间做出反应;而缓慢思维呢,则像是慢悠悠地欣赏沿途风景,比如在做重大决策时仔细斟酌。

你想想,你在哪些时候是快速思维,哪些时候又是缓慢思维呀?2. 嘿,从思考的方式来说呀,有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哦。

发散性思维就如同烟花绽放,四处散开,能想到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点子,就好像创意大赛中大家天马行空的想象;收敛性思维呢,则像是把所有东西往一个中心点聚集,专注于找到一个确切的答案,好比解一道数学难题。

你有没有体验过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呀?3. 哇塞,按照思考的深度来分,有浅层思维和深层思维呀。

浅层思维就好像在水面上轻轻划过,只是看到表面的东西,比如我们看一部电影只是看个热闹;深层思维呢,则是潜入水底去探索,挖掘背后深刻的含义,就如同读一本经典著作,细细品味其中的内涵。

你平时是浅层思维多一些还是深层思维多一些呢?4. 嘿呀,从思考的指向性来讲,有直线思维和迂回思维呢。

直线思维就是直来直去,一条道走到黑,比如说认定了一个办法就不改变;迂回思维就像是弯弯绕绕的山路,会绕几个弯去达到目的,就像跟人谈判的时候灵活应变。

你觉得你更擅长哪种呢?5. 哎呀,从思考的逻辑来看,有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哟。

逻辑思维就像是严谨的科学家,一步一步推导得出结论,像解数学题那样;直觉思维呢,则是凭感觉一下子就有答案,就好像你莫名地觉得某个人很可靠。

你有没有过凭直觉做出决定的时候呀?6. 哈哈,根据思考的创新性,还有常规思维和创新思维呢。

常规思维就是遵循老一套,按部就班,就像每天走同样的上班路;创新思维则是打破常规,开创全新的方法或思路,好比发明一个前所未有的东西。

你想不想多一些创新思维呢?我的观点结论:了解这些思维的分类标准和类型真的很有意思呀,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思考方式,也能在不同的情况下灵活运用不同的思维,让我们变得更聪明、更有创意呀!。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逻辑思维能力章节考点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逻辑思维能力章节考点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逻辑思维能力章节考点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逻辑思维能力章节考点导语:“商品”这个概念的外延指具有商品这个概念内涵的,在市场上出售的所有商品。

关于逻辑思维能力的中学综合素质内容你清楚了吗?一、逻辑思维的基础知识[了解]:(一)概念1、定义反映事物(对象)本质属性和范围的思维形式;是思维形式最基本的组成单位,也是构成判断、推理的要素。

2、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或本质。

例如,“商品”这个概念的内涵就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笔”是个概念,内涵是“用来书写的工具”3、概念的外延就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事物,统称概念的适用范围。

例如,“商品”这个概念的外延指具有商品这个概念内涵的,在市场上出售的所有商品。

4、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关系任何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规定了概念的外延,概念的外延也影响着概念的内涵。

即概念的外延由它的内涵决定。

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那么这个概念的外延就越少;反之,如果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少,那么这个概念的外延就越多。

5、概念间的关系两类: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相容关系1)全同关系(同一关系) 2)包含关系3)包含于关系 4)交叉关系不相容关系1)全异关系 2)矛盾关系3)对立关系 4)不相容并列关系6、概念划分(1)划分的母项——属概念(2)划分的子项——种概念(3)划分的标准——给种概念分类的标准7、概念的限制和概括(1)限制——缩小概念从属概念推演到它所包含的某一概念的逻辑方法。

(2)概括——扩大概念从种概念推演到包含它的属概念的逻辑方法。

(二)判断1、判断的性质对于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人从认识主体出发对认识客体作出的一种断定,表达主体的观点。

(1)必须对事物的情况有所断定。

肯定或否定(2)必须有真和假的区分。

2、判断的语句形式一个语句只有有所断定时,才表达一个判断。

疑问句一般不表达判断,除非“无疑而问”(反诘句)。

3、判断的真假问题一方面判断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判断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是否合乎逻辑。

思维的种类

思维的种类

思维的种类思维分类根据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内容分:动作思维:以识记操作来解决直观的、具体的问题。

形象思维:以心象进行的思维。

抽象思维:也称为“语词逻辑思维”,指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

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分:聚合式思维: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发散式思维: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去探索新的远景,去追求多样性的思维。

根据思维的独创性分:常规思维: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思维分类根据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内容分:动作思维:以识记操作来解决直观的、具体的问题。

形象思维:以心象进行的思维。

抽象思维:也称为“语词逻辑思维”,指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

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分:聚合式思维: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发散式思维: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去探索新的远景,去追求多样性的思维。

根据思维的独创性分:常规思维: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进行问题解决的思维。

创造思维:产生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具有独创性。

根据思维适应人类实践活动目的的不同需要分:推理思维:按逻辑的推理规则进行的思维活动。

决策思维:人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实际与可能,确定行动目标,拟定多个可行方案,然后运用统一的标准,选定最佳方案的思维过程。

根据思维的意识性分:内向性思维:也称“我向思维”,只受意向和情绪操纵、不按逻辑规则、光凭想象、幻想或白日梦所进行的、无批判、无明显动机和目的、不受客观现实调节、以自我为中心的主观性思维。

现实性思维:和现实世界相适应,能真实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逻辑思维。

教师资格证考试常见考点:认知风格

教师资格证考试常见考点:认知风格

1.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著名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威特金场独立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做判断时,常常利用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场独立的学生比较喜欢理科,喜欢结构严密的教学,例如:在考场中,如果监考教师站在考生旁边,考生仍然正常发挥,则该考生就是场独立型;场依存型的学生:对事物作出判断时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容易受周围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

场依存的学生喜欢文科,喜欢结构不严密的教学。

例如:在考场中如果监考教师站在考生身边,该考生无法正常发挥,该考生则属于场依存型。

2.沉思型与冲动型杰罗姆•卡根据个体解决问题时的速度与精确度的偏好,将认知风格分为沉思型和冲动型。

沉思型个体在问题解决时常常不急于说出自己的看法,而是先对各种可能的答案进行分析,解决问题时往往强调精度而非速度,所以沉思型的人更善于对问题的细节进行思考;冲动型个体则常常以很快的速度形成自己的看法,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强调速度而非精度,冲动型的人更善于从整体角度思考问题。

3.辐合型和发散型辐合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辐合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搜集和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从多到一;发散型认知方式则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发散思维的特征,表现为个人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因而容易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念,从一到多,我们通常所说的“一题多解”就体现了发散型的认知风格。

综上,我们不能说场独立比场依存好,也不能说冲动型比沉思型差,因为认知风格没有好坏。

以上就是关于认知风格的全部知识点,希望对各位考生能有所帮助。

习题:1.如果监考教师站在考生身边,考生无法正常答题,则该名考生的认知风格属于( )。

A.场独立B.场依存C.冲动型D.沉思型1.【答案】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教师资格考试:通关技巧——区分思维的种类
春节过后不久我们就要迎来2014年的第一波教师资格考试,各位学员你们准备考好了么?中公讲师孙玮马上通过教师资格考试系列为大家梳理考试重点内容配上经典真题及新鲜出炉的模拟题,若你正在进行第一轮基础复习那就仔仔细细从知识点开始学起,认真钻研真题,再用模拟题加以检验,若是开始了第二轮强化复习则可快速浏览知识点后进入题目训练,若是已经进入第三轮冲刺复习,可直接从真题、模拟题开始,出现问题再返回个别知识点加以记忆。

本文内容是心理学部分的思维种类的区分,这部分内容在教师资格考试中主要以单选题的形式出现,但并不是掌握基本定义就可以,通常会描述一种思维状态,让你选出是那种思维类型,需要各位学员理解判断。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思维根据不同的划分依据有不同类型,这里,中公讲师孙玮将为考生解析考试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几种思维类型。

一、发散思维
【定义】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分散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

这一过程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多种信息的过程,因为发散思维使思考者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一个方法。

【关键词】由一到多
当题目中出现由一个问题想到多个答案的,由一到多,都属于发散思维。

【经典真题】
1.“一题多解”的教学方式主要用于训练学生的( )。

A.直觉思维
B.发散思维
C.动作思维
D.集中思维
【答案】B。

2.“一事多写”旨在培养学生的( )。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聚合思维
D.发散思维
【答案】D。

二、聚合思维
【定义】聚合思维也称为集中思维、求同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集中到一个方向,从而形成唯一的、确定的答案。

【关键词】由多到一
三、创新思维
【定义】是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创新
【模拟题】
1.北京“鸟巢”的设计者主要运用了( )。

A.常规思维
B.创新思维
C.动作思维
D.逻辑思维
2.教师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 )。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聚合思维
D.发散思维
【答案】1.B。

2.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