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平面镜成像(1)

合集下载

初二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详解及考点

初二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详解及考点

初二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详解及考点初二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详解及考点在我们的学习时代,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

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初二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详解及考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是虚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镜中人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看镜子中的钟的时间要看纸张的反面,物体远离、靠近镜面像的大小不变,但亦要随着远离、靠近镜面相同的距离,对人是2倍距离)。

2、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平静的水面就好像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镜中花);对实物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树木和房屋上各点与水面的距离不同,越接近水面的点,所成像亦距水面越近,无数个点组成的像在水面上看就是倒影了。

(物离水面多高,像离水面就是多远,与水的深度无关)。

3、平面镜成虚像的原因: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没有会聚二是发散的,这些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画时用虚线)相交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通过人眼观察到,故称为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注意:进入眼睛的光并非来自像点,是反射光。

要求能用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像、物关于镜面对称)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同一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后,反射光的反向延长线交于像点)作光路图(作出物、像、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通过上面对平面镜成像知识的总结内容学习,希望同学们对上面的知识都能很好的掌握,同学们要好好学习哦。

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关于物理中透镜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知识哦。

透镜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

分类:1、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2、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4.3 平面镜成像

4.3 平面镜成像
3.像和物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数学理解:
物、像关于平镜面对称
S1 S
二、平面镜成虚像 1.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2.不能被光屏承接。 三、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1. 用来成像 2. 用来改变光路 3. 太阳能发电
O1 O2
N1
N2
课堂练习
1.某人身高 1.70 m,站在穿衣镜前 2m 处,他在镜中的像到 2 镜面的距离是______m ,当他向镜面前进0.5m时,人与像间的距离 3 1.7 是______m ,像高_______m 。当他走向穿衣镜时,他在镜内的像将 大小不变 。(填“ 逐渐变大、大小不变、逐渐变小”) _________ 2. “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两岸秀美的山峰在平静的水面 清晰地映出“倒影”,它是( D ) A.山的影子 B.山的实像 C.山的倒立的虚像 D.山的正立的虚像 3. 如图,S′是S在平面镜中成 的像,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② 截取OS′, 让OS′= OS ;
③ 标出像点S′(等大)。
A′
A
取等距
标像点
S′
Hale Waihona Puke ⑵ 作出物体AB经平面镜后所成的像A′B′
B′
注意:虚像画图时 要用虚线。
B
二、平面镜成虚像
1. 平面镜成虚像
在下面的画面中,小猫正在寻找平面镜后面的另一只小猫。 我们知道,平面镜后面并没有小猫,但是,小猫却看到平面镜后 面有另一只小猫。这是为什么呢?
二、平面镜成虚像
1. 平面镜成虚像
从点 S 射向平面镜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人眼, 引起视觉。
2. 平面镜成虚像的特点
① 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② 虚像不能被光屏承接。
S1
虚像

第3节 平面镜成像(1)

第3节  平面镜成像(1)

第3节平面镜成像(1)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B.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30°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像会变大D.老年人通过放大镜看书,看到的字的实像2.一个刚学站在竖直平面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A.1mB.2mC.0mD.0.5m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外线具有较强的荧光效应B.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C.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D.能从不同方向看清物体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4.如图所示,平静的水面上有一座石桥,桥孔看上去是原形的.当水面上升时,看到桥孔的形状的是下图中的( )5.一只小鸭浮在平静的湖面上.下图能正确表示小鸭和它在水中所成的倒影的是( )A B C D6.小新同学对着平面镜检查仪容,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 )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C.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D.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7.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中有以下说法:①平面镜所成的是等大的虚像;②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放在口腔中的内窥镜是平面镜;③为了扩大视野,在道路弯道处安装一块大的平面镜;④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通常选用较薄的透明玻璃板进行实验。

对这些说法,判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都正确B.①②③正确,④错误C.①④正确,②③错误D.①②④正确,③错误A B C D8.小兰同学笔直站在寝室门口竖直放置的整容镜前0.5m处,他后退0.5m,镜中的像大小变化情况以及镜中的像与他的距离变为( )A.不变,2mB.不变,1mC.变小,1mD.变小,2m9.舞蹈训练室竖直墙壁上安装有平面镜,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平面镜前的位置如图所示,他们位置连线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甲在直角顶点,乙、丙连线平行于平面镜。

3、平面镜成像总结

3、平面镜成像总结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
光的反射
S 入 射 光 线
入 射 角
法 反 线 射 角
反 射 光 线
0入 射 点
规律: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
一、平面镜 反射面是平滑的表面 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反射面是平的?
镜子
平静的水面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平面镜所 成的像与物体 之间有什么关 系?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如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器材: 薄玻璃板、支 架、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 、白纸一张、刻度尺、笔 替代平 面镜 替代 蜡烛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数据记录与分析
物到镜 的距离 /cm 像到镜 的距离 /cm 比较像 与物的 大小
2m处,他在平面镜中成的像高为
1.8m 4m
m。像离他本人的距离为
m.。若他向平面镜靠近
0.5m,则他在平面镜中成的像的大
不变 小 。像和他的距离变为
3m m
思考:
如图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一台表 面无数字的指针位置,此时钟所指的 实际时刻是( C )
A、8点20分 B、4点20分 C、3点40分
D、10点40分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
• 总之,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 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 像的大小由什么决定?
擦玻璃镜
三、平面镜成像原理
s
s
虚像用 虚线
s’
• 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 • 每个物(发光或反光)点,都有 其对应的虚像点,虚像用虚线。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 4.3 平面镜成像(含答案及考点)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 4.3 平面镜成像(含答案及考点)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 4.3 平面镜成像一、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共9题;共19分)1.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B. 物体靠近平面镜时,所成的像将远离平面镜C. 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越大D. 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2.一个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的同学向远离平面镜的方向走去,他在平面镜中的像的高度与本人相比,高矮变化是()A. 变矮B. 变高C. 不变D. 无法判断3.如图所示,小华站在地铁玻璃安全门外候车。

地铁到站后,玻璃门向两侧打开,小华在左右两侧玻璃门中成像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是()A. 都成完整的像,两个像的间距等于两玻璃门的间距B. 在两侧玻璃门所成的像越来越小C. 都成完整的像,两个像的位置重合D. 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4.照镜子时,你会在镜子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子里的这个“你”就是你的像。

下列关于这个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 镜子里的像是虚像B. 像的大小与镜子的大小有关C. 镜子里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 人向镜子靠近0.3m,像将远离镜子0.3m5.在平静的湖面上,一只气球慢慢升起,关于这只气球在水中的“倒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的反射形成,像逐渐变小B. 光的折射形成,像逐渐变小C. 光的反射形成,像的大小不变D. 光的折射形成,像的大小不变6.一人从平面镜中看到对面墙上钟的像如图所示,则实际时间为()A. 4:40B. 4:20C. 7:20D. 8:407.爱米将手机的屏幕当平面镜使用。

她将手机靠近自己时,屏幕中的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她到屏幕的距离和像到屏幕的距离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8.“天空之镜”位于青海的茶卡盐湖,如图。

这是由于光在湖面处发生________反射(选填“镜面”或“漫”),形成了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使白云的倒影与湖水相接,美动人心。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第3节 平面镜成像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第3节  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光路图 小孔成像光路图
1.作出箭头 AB 在平面镜中的像 A′B′。 要求: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 A 点的像 A′ 点。 ——垂直、等距 利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画出 B 点的像 B′ 点。 ——反向延长线
uA A
B
A′ B′
注意: 1.光线用带箭头
的实线。 2.法线、延长线、
辅助线用虚线。 3.虚像用虚线。
2.平面镜成虚像 3.平面镜的应用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虚像的成因和辨别方法
4.球面镜
凸面镜:形状、成像、对光的作用、应用 凹面镜:形状、成像、对光的作用、应用
趣味制作 潜望镜 要求: (1)制作一个潜望镜。 (2)画出人眼看到的像的位置。
等效
棋子 A 和棋子 A 的像比较大小。
B
等效替代法
4.实验 1: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1)设计实验: ①将玻璃板竖立在桌面上作为平面镜,把棋子 A 放在玻璃板的前
面,观察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②把另一个完全相同的棋子 B 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比较棋子 B
和棋子 A 的像的大小关系,观察二者是否能完全重合(从各个方向观
x = 0.5 m u = 1 m
v=1m
2.假设一厚玻璃板的厚度为 1 cm,则物体在玻璃板中的两个像的 位置相距__2__cm。
Δx = 2( u+d )- 2u = 2d
u u+d
交流与讨论 我们能看到平面镜里的像,是因为像发出或反射的光进入了眼睛吗?
实验与观察 1.用光屏在镜面后面遮挡,还能看到像吗? 仍然能看到像。 2.用光屏在镜面前面遮挡,还能看到像吗? 不能看到像。 3.进入眼睛的光来自哪里? 进入眼睛的光来自镜面的反射。 4.能否像小孔成像那样,用光屏承接到像?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1、成像特点:①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②像、物大小相等③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对称④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2、“正立”“等大”“虚象”“像、物关于镜面对称3、成像原理:光的反射5、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6、平面镜成像的作图问题一般分为两类:①已知平面镜、物体和像的三者中的两者的位置关系,求剩余一项的位置。

此种类型的问题,我们能够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来作图②求可见范围,此种类型问题,我们能够利用光的反射规律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来作图。

规律总结:作图的方法有两种: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规律,具体用哪种方法,要根据题目的要求。

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图,先要确定像的位置;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先要画出法线。

【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离开平面镜越来越远时()A.像越来越小,像离人的距离变大B.像越来越小,像离人的距离变小C.像的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小D.像的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大2.决定平面镜中成像大小的是()A.平面镜的大小B.平面镜的放置C.物体的大小D.物体离平面镜的远近3.如图4-3-1所示,是从平面镜内看到钟表的钟面指针位置,此时的实际时刻是()A.1时15分B.2时15分C.9时15分D.9时45分4.一平面镜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如图4-3-2所示,一小球以1 m/s的速度沿桌面向平面镜匀速滚去,则小球在平面镜里的像相对镜子()A.以1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B.以1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C.以2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D.以2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5.白天在室内照镜子(窗户朝南开),为了能较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面容,镜子的反射面应该()A.朝北B.朝南C.朝东D.朝西6.池中水的深度是2米,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105千米,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A.2米B.4米C.7.6×105米D.3.8×105千米7.平静的湖面所映出的岸上景物,平时常叫作倒影,它是景物所成的()A.正立的虚象B.倒立的虚象C.缩小的实象D.放大的虚象8.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比平面镜大的物体,不能在镜中成完整的像B.平面镜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C.在平面镜后面的物体,会遮挡平面镜成像D.平面镜成的像可能是虚像,也可能是实像二、填空题1.一个人立在平面镜前,当它走近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______,像跟人的距离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1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1

课题四、平面镜成像课时共2课时本课第1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理解平面镜中像的主要特点,知道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重点难点平面镜成像的性质教学过程设计一、自主学习根据提纲,每两人一组进行小组学习1、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2、理解平面镜中像的主要特点2、知道实像与虚像的区别二、合作探究(一)什么是平面镜做一做:用手摸一摸小平面镜,并说出自己的感觉。

想一想: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可以看成平面镜?(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观察与思考:观察课本P69图片3-35“浇不灭的烛焰”,展开想象的翅膀,并提出问题和猜想:这是为什么呢?2.猜一猜:回忆我们平时照镜子的情形,猜一猜,平面镜成的像与物有什么关系?(1)平面镜所成的像可能在平面镜(上/前/后);(2)平面镜所成的像可能与物的大小(相等/不相等);(3)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相等/不相等)。

3.设计实验:结合所给的器材,小组讨论:怎样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怎样确定像的位置?比较像与物的大小的方法:确定像的位置的方法:4.实验验证:(1)在实验桌上铺一张白纸,并用笔画一条直线,将玻璃板沿直线竖直在桌面上,在玻璃板前后各放一枚相同的棋子A、B。

(2)调节棋子B的位置,使棋子B与棋子A在镜中的像重合,并用笔做好记号。

思考:重合代表什么?这一步骤操作,既能比较,又能确定。

(3)改变棋子A的位置,重做几次。

分别测量出对应的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并记入表格。

实验序号 1 2 3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实验三次的目的是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得到的结论是:(4)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上,直接观察白纸(不能再透过玻璃看,而要在另一侧直接看白纸上),(有/没有)出现像。

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

比较:平面镜所成的像和小孔所成的像:小孔所成的像(能/不能)被人看见,(能/不能)在屏幕上呈现,是像;平面镜所成的像(能/不能)被人看见,(能/不能)在屏幕上呈现,是像。

3.3 平面镜成像特点(第1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册

3.3 平面镜成像特点(第1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册

(选填“靠近”或“远离”)水面,倒影的大小将__不__变____(选填“变
大”“不变”或“变小”)。
3.3 平面镜成像特点(第1课时)
新知复习
返回目录
1.光滑平面 2.相等 相等 对称 3.实 虚 虚
知识精练
例1 (1)暗 (2)位置 (3)反射 (4)薄
(5)未点燃 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等效替代法
图1
3.3 平面镜成像特点(第1课时)
返回目录
(5)在玻璃板后移动__未__点__燃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
的蜡烛B,发现蜡烛B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该现象说明 ____像__与__物__的__大__小__相__等______ 。 这 里 运 用 的 物 理 实 验 方 法 是 ___等__效__替__代__法___。
图5
3.3 平面镜成像特点(第1课时)
返回目录
4.(知识点1)(2023徐州)如图6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
点时,应将茶色玻璃板__竖__直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放一个
棋子A,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将另一个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
板后,使它与___棋__子__A_的__像____重合,记下两个棋子的位置,两个位置之 间的连线与玻璃板__垂__直____。
镜面___对__称___。
图1
3.3 平面镜成像特点(第1课时)
返回目录
(8)在实验过程中,若移去蜡烛B,并在其原位置放一光屏,则透
过玻璃板___能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直接
观察光屏__不__能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虚____像。
第三章 光和眼睛

八年级物理实验课《3平面镜成像》评课稿两篇

八年级物理实验课《3平面镜成像》评课稿两篇

八年级物理实验课《3平面镜成像》评课稿两篇八年级物理实验课《3平面镜成像》评课稿(篇1) 八年级物理实验课《3平面镜成像》是一堂富有探索性和实践性的课程。

本节课旨在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规律,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精神。

以下是对本节课的评课稿,主要从实验设计合理性、学生参与程度、知识与技能传授、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互动与氛围、实验效果评估以及创新点与亮点等方面展开。

一、实验设计合理性本节课的实验设计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探究兴趣。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平面镜成像的过程,深入理解成像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实验器材简单易懂,操作步骤清晰明了,确保了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实验操作。

二、学生参与程度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参与程度极高。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实验中积极思考、勇于探索,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实践欲望。

三、知识与技能传授本节课不仅注重实验操作,还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

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详细讲解了平面镜成像的相关知识点,使学生对其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同时,教师还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了实验技能和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多样且有效。

教师采用了启发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

同时,教师还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实验过程和现象,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五、课堂互动与氛围本节课的课堂互动良好,氛围融洽。

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频繁,学生与学生之间也积极交流讨论。

在这种积极的氛围下,学生更加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实验效果评估通过本节课的实验操作,学生不仅掌握了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还提高了自己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精神。

从实验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实验任务,并准确解释实验现象。

平面镜是什么成像原理

平面镜是什么成像原理

平面镜是什么成像原理
平面镜是一种光学器件,它的成像原理基于光的反射。

当平行光线射向平面镜时,根据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入射角相等、反射角相等的法则,光线会被镜面反射。

在平面镜的反射过程中,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但光线的轨迹仍然保持在同一个平面内。

根据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光线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入射角和反射角是相等的。

2.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在同一平面内。

3.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共点,即它们的延长线在同一点上。

基于这些原理,平面镜可以产生清晰、直立的虚像。

当一个物体放置在离平面镜一定距离的位置时,光线从物体射向平面镜,经过反射后,在空中形成一幅虚像。

该虚像与实物的尺寸相等,但位置相对于实物是翻转的。

此外,虚像的位置与实物的距离、大小和形状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可以通过反射定律和几何光学的方法来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平面镜只能产生虚像而无法产生实像,因为反射光线并不会汇聚于焦点。

这种成像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平面镜的设计和制造,以及许多光学器件和光学系统中,如反光镜、倒车镜等。

第3节平面镜成像(PPT课件(人教版))

第3节平面镜成像(PPT课件(人教版))
2.3 平面镜成像
塔在水中的倒影
活动: 视察平面镜中的像: 请同学们用平面镜视察自己的脸,思考下 列问题: (1)脸和脸的像大小相等吗? 脸和脸的像大小相等 (2)眨右眼时,平面镜中的像也眨右眼吗? 平面镜中的像是眨左眼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猜想与假设: 像和物体的大小可能相等,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相 等。
(1)手影
( 光的直线传播 )
(2)水中倒影 ( 光的反射 )
(3)吹糠见米 ( 光的直线传播 )
(4)杯弓蛇影 ( 光的反射
)
课堂作业: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 像是虚 像,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它们的连
线跟镜面垂直 ,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
2、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米处,他在镜中的像
距他有 6 米,如果他向平面镜靠近,则他在平面镜
中所成的像将不变。
3、我们在河边看到树木和建筑物的“倒影”和吹糠
见米的“影”,前者是光由的反射
引起的,后
者光是沿由直线传播
引起的。
4、作出物体在平面镜的虚像。
_的_虚__像___。若小明同学身高1.5m,他站 在大衣柜的穿衣镜前2m处,他在镜中的 像高__1_.5__m;像与他相距___4__m;若 他逐渐远离穿衣镜,那么镜中的像大小 将不_变____。(选填“变大”、“变小”、 “不变”)
8、指出下面各句话中的“影”所说明 的光在传播过程中所遵从的物理规律,
设计实验
一、实验器材: 四个完 全一样的棋子、白纸一张、一块玻璃板、 一个光屏、刻度尺一把
二、实验步骤: 1、将玻璃板垂直置于白纸的中央,在玻璃板的一 侧立一棋子,透过玻璃板视察其另一侧面 的棋子的像。 2、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视察 光屏上有无像。 3、将相同的棋子放在像的位置,视察像与 棋子的大小关系。 4、移动棋子的位置,视察其像的大小有无变化。 5、量出棋子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知识点与典型习题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知识点与典型习题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知识点与典型习题(一)、知识点: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光的反射现象。

2、生活中的平面镜成像现象有:(1)看到穿衣镜中的自己;(2)水中的倒影;(3)房屋在平板玻璃中的像。

3、表面既光滑又平坦的物体叫平面镜。

4、生活中属于平面镜的物体有:(1)穿衣镜;(2)平静的水面;(3)地面瓷砖;(4)平板玻璃窗;(5)平板墙面瓷砖。

5、平面镜成像的性质: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6、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要用 2 根相同的蜡烛,目的是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要用刻度尺测量像距和物距,目的是判断像距和物距的大小关系。

要用平板玻璃而不用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7、平面镜所成的像,像与物的连线垂直于平面镜,像到镜的距离等于物到镜的距离。

8、平面镜成像时,平面镜在像与物的连线的中垂线上。

9、平面镜所成的像一定与物体大小相同,与平面镜大小无关。

10、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反射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用光屏不能承接。

11、平面镜所成的像上下不会颠倒,左右要颠倒。

12、平面镜对平行光的作用是平行平行。

13、面镜对光都是反射作用。

面镜分为平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

14、平行光射到凹面镜上,经凹面镜反射后,要会聚于凹面镜前的一个点,这个点叫焦点,用字母 F 表示。

15、凹面镜的焦点是实际光线会聚而得到的,所以是实焦点。

凹面镜有 1 个实焦点。

(第一空选填:不是实际、实际)16、根据光的可逆性,从凹面镜焦点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反射后将成为一束平行光。

17、凹面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因此凹面镜对光的作用是平行会聚。

18、生活中的凹面镜有:(1)手电筒的反光镜;(2)车灯的反光镜;(3)太阳灶;(4)电视的卫星接受天线;(5)探照灯、投影仪、显微镜的反光镜。

19、凸面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

用凸面镜做观后镜的原因是:同样大小的平面镜和凸面镜比较,通过凸面镜观察到的范围要大些。

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

20、实像和虚像:实像是实际光线汇聚形成的,用光屏能够承接;虚像不是实际光线汇聚形成的,用光屏不能够承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和应用。

平面镜既与生活联系紧密,又是学生首次接触“像”概念,为“凸透镜成像”作了铺垫。

所以,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内容包括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像的原理和平面镜的应用。

教学中以实验为主体,让学生在真情实景中观察和实验,直接获得平面镜成像的信息,由实验得出结论。

让学生体会成像的原理、感悟物理实验方法对物理学习以及学会学习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能成虚像。

(3)理解平面镜在实际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虚像的概念。

二、教学方法:
根据新的课程理念,本课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分析论证——交流评估——应用拓展等程序,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具体的方法:教师引导探究法,学生自主探究法,讨论法等.
三、学法指导
平面镜成像是学生最熟悉的,在本节的学习中,要让学生在生活中、自然现象中仔细观察平面镜成像,用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并尝试用自己探究到的知识解释观察到的平面镜成像现象,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索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也会得出错误的结论,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实验进行证实。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平面镜成像现象,但不知其物理原理,物理探究兴趣比较高。

四、教学程序:
1、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列举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些平面镜成像的现象,提出一些感兴趣的问题,为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作铺垫。

(1)像在平面镜中的什么位置?
(2)在平面镜中,你的像的大小跟你的大小一样吗?
(3)当你改变与平面镜的距离时,你的像的大小变吗?你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怎样变化?
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热点
(1)、问题提出:
由于学生对平面镜成像很熟悉,但是对成像的规律及特点并不一定很清楚,教师先引导创设出问题的情景,鼓励、启发学生提出一些平面镜成像的有关问题,然后从中筛选,再引出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平面镜成像时,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平面镜所成像是实像还是虚像?教师此时提示物像的关系可能有很多方面的关系,如像与物的上下、左右关系、像相对于物体运动的快慢关系、物像大小关系,目的是为学生留有再思考的余地。

此环节由学生提出疑问,老师引导提出问题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自然地引到平面镜成像这个问题上来。

(2)、猜想与假设:
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的核心环节,进行科学探究,需要一定的猜想和假设能力,猜想和假设一定要有科学依据。

教师必须把住猜想与假设这一关,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合理的猜想与假设,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探究。

此环节可以这样进行:实验桌上事先准备一个平面镜,让学生在平面镜中观察文具盒中铅笔、橡皮、刻度尺、量角器等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形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观察像与物体的上下关系、左右关系,观察当铅笔前后左右移动时,铅笔在镜中的像的移动情况, 并观察像的大小与形状有无变化。

然后请多组同学阐述自己的猜想与假设,这里要尽量地让多数学生有发言的机会以提高他们的探究兴趣。

此环节让学生去完成的目的:一是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二是可以让学生充分去猜想,不受老师特定思路的限制。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是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一环,一开始老师不要急于向学生出示实验的原理,器材,实验步骤,而是先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讨论,确定实验器材,制定实验计划及实验步骤来验证前面的猜想与假设。

这样做可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在课堂讨论中老师可适当提问加以引导,让学生自己分析找出实验所需的器材,设计实验方案及实验步骤。

此环节让学生去完成目的:一是学生自己制定的计划与设计的实验,会使学生思路更加清晰,探究活动更有兴趣,实验探讨更有主动性与创造性,印象更加深刻。

二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趣味性,使学生有了敢于思考,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具体操作如下:
① 学生进行讨论要确定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应选用平面镜还是平板玻璃来作镜面?找几组学生分别说出自己选择的理由。

在讨论过程中视学生情况老师可作适当的提示。

经讨论学生一般能找出用平板玻璃做实验的理由,一是玻璃板有平面镜的作用可以代替,二是玻璃板透明,可以看到他后面的物体。

②学生讨论用平板玻璃作平面镜时,选择什么物体来成像效果最好、最清楚?学生可利用桌面上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探讨,并分组得出结论。

如果学生有困难,老师在讨论过程中可适当给出提示。

例如:请同学们比较铅笔、没有点燃的蜡烛及点燃的蜡烛在平板玻璃中的像,哪个成像效果更好?学生经讨论得出用点燃的蜡烛做实验效果好。

③老师此时给出实验器材供同学们选用:同样大小(长短、粗细)的蜡烛两只,小蜡烛一只、大蜡烛一只,平面镜一面,平板玻璃一块,支架一幅,方格纸一张,同样大小的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

④学生四个人(两个课桌)一组,讨论选用的实验器材、如何确定像的位置,如何确定像与物的位置关系,大小关系,左右关系,以及如何确定实像还是虚像的具体实验方案(8-10分钟)。

⑤ 老师请不同组的同学阐述自己的观点,每种方案都要阐述如何确定像的位置、如何比较物象大小关系、如何确定物象位置关系,尤其是物像大小关系要说出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探讨,还要阐述如何知道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并引导学生找出每种方案的优点与不足,找出最佳实验方案。

实验探究中用了两支相同的蜡烛,一支点燃放在玻璃板前面,另一支没有点燃,放在玻璃板后面,这样做的好处一是确定了像的位置,二是能方便的比较物体与像的大小。

(4)、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
学生开始四人一组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来验证前面的猜想与假设(15—20分钟)。

此环节由学生完成目的一是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与发散性,二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与探索能力。

(5)、分析与论证:
实验结束,必须进行分析与论证才能确定自己的探究结果是否正确,各实验小组在课堂上交流自己的实验探究结果,让学生讲解探究结论中有哪些内容与猜想相符,有哪些不符。

此环节由学生去完成目的:一是学生总结不受限制,可能会提出与结论不一致的问题,二是在学生互相质疑的过程中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由于时间关系请2—4个小组即可,其它组有不同意见的可以提出来进行分析与论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老师可将以下问题用投影或电脑打出来:
①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
②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③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④当物体远离或靠近平面镜时物体的像的移动情况、像的大小、形状的变化情况是什么?
(6)、评估与交流:
评估与交流这一环节必不可少,学生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探究思路、探究方法、探究步骤、探究结论等,检查是否有错误和疏漏,从而对结论的可靠性进行评估,为以后的实验探究少走弯路,少出错误作很好的铺垫。

此节由学生完成目的:每一组每一位学生的思维方式,探索思路与探索方法不尽相同,让每个同学总结更能体现个体差异,可以以作业的形式留给学生自己总结。

(7)、交流与合作:
各小组将自己的探究过程,收集到的证据和作出的总结向全班报告,进行质疑与答辩。

此环节视课程情况而定,可以揉到其它环节中。

3、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