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量P(DMC-AM)实验室研究

合集下载

AM-DMC共聚合成纸张增强剂的研究

AM-DMC共聚合成纸张增强剂的研究
我 国 木 材 资 源 缺 乏 ,目 前 大 量 使 用 的 造 纸 原 料 是 草 浆 、 浆 和 废 纸 再 生 浆 等 这 些 原 料 由 于 纤 维 短 、 苇 杂 面 尚有 不 尽 人 意 之 处 , 此 未 能 广 泛 应 用 于 生 产 。人 因 们 希望 在保 持 其性 能 的同 时降低 成本 , 善 其缺 点 。 改
得到 的离 子 聚丙烯 酰 胺 , 改 性 制 备 的离 子 聚丙 烯酰 与
为分散 剂 , 1 在 O到 1 0万 之 间 的 为 增 强 奇 , 1 0万 0 U在 0
以 上 的 用 于 絮 凝 剂 [ 。 聚 丙 烯 酰 胺 具 有 3 的 絮 聚 作 1 ] l强 用 , 在 粒 子 之 间 架 桥 , 且 根 据 其 离 子 性 , 具 有 不 可 并 而 同 的 作 用 机 理 。 聚 丙 烯 酰 胺 上 的 极 性 基 团 还 可 以 和 纤 维形成 氢键 结合 。
1 实 验 原 理
细 胞 含 量 高 、 水 值 高 等 缺 点 , 重 影 响 纸 张 的 抄 造 和 保 严 纸 张 的 质 量 。 主 要 表 现 为 印 刷 适 应 性 差 、 张 干 湿 强 纸 度 低 、 断 纸 等 【 。 纸 张 的 强 度 一 般 由 以 下 三 种 因 素 易 1 ]
胺 相 比具 有 制 备 方 法 简 0- 且 避 免 了 改 性 所 用 的 胺 类 , 和 醛 类 等 毒 性 单 体 使 用 的 优 点 。 因 此 , 实 验 对 阳 离 本
子 聚丙 烯 酰 胺 采 用 了共 聚 合 的 方 法 。
2 实 验
21 . 原料
聚 丙 烯 酰 胺 是 一 种 水 溶 性 高 分 子 物 质 , 应 用 于 其 纸 张 干 强 剂 方 面 , 果 显 著 。 做 干 强 剂 使 用 的 聚 丙 烯 效

阳离子絮凝剂P(DMC—AM)的合成及其絮凝性能

阳离子絮凝剂P(DMC—AM)的合成及其絮凝性能

体系 p H一4 5 单 体 浓 度 4 、 .、 O 阳离 子 度 4 % 、 应 时 间 2 5h 烘 干 温 度 6 O 反 . 、 O℃ , 物 的特 性 粘 数 为 1 . L 产 34a / g 。在 污水 处 理 实 验 中 , 其 处 理 过 的 污 泥 的 透 光 率 、 水 率 等 指标 均 与 国外 同类 产 品 的 絮 凝效 果 相 当 。 经 脱
温 度 等 因 素 对 产 物 特 性 粘 数 的 影 响 , 对 所 得 产 并
絮凝 性能用 污泥处 理后 上层清 液 的透 光率 和
收 稿 日期 :0 8一 6—1 ; 改 稿 收到 日期 :0 8一O —1 。 20 O 2修 20 6 6 作 者 简 介 : 红 霞( 9 1 , , 士研 究生 , 学 工 艺专 业 , 卢 1 8 一) 女 硕 化
主 要 从 事 精 细化 学 品 合 成 和 应 用 研 究 。E mal o g i8 O O — i :h n xa 1 68
@ 1 6 c m。 2 .o
*通 讯 联 系 人 。
第2 5卷 第 5 期
卢 红 霞 , . 离 子 絮 凝 剂 P D — ) 合 成 及 其 絮 凝 性 能 研 究 等 阳 ( MC AM 的
P( C AM ) 一 种 多 功 能 、 活 性 的 阳 离 DM — 是 高
1 3 产物 特 8 , 一 点 法 在 ( 0± 20. — 9 用 3 0 0 )℃ , mo/ C 水 溶 液 条 件 下 , 乌 氏黏 .5 1 lL Na I 用
摘 要 : 用 氧 化还 原 剂 和 偶 氮 化 合 物 组成 的 复合 引 发 体 系 , 成 了 阳离 子 絮 凝 剂 P DMG AM) 采 合 ( 。探 讨 了 反 应

新型絮凝剂P(AM—DMC—VTMS)的反相乳液聚合及其脱色性能研究

新型絮凝剂P(AM—DMC—VTMS)的反相乳液聚合及其脱色性能研究
聚合 法合成 了一种新 型的疏 水型阳离子絮凝剂 P A D — T S 。P AM— MC V M ) P A D ) ( M— MC V M ) ( D — T S 比 ( M— Mc 具有更好 的脱色效果 ,
且随着 V M 的增加脱色效果增强 ; TS 在疏水单体含量一定的情况下 , 随着 阳离子度 的增加 , 最佳剂量 减小 , 色效果 提高 ; a 1 脱 NC 浓度 的增加使脱色效果降低 , 但下降幅度不大 ; 在酸性条件下 P A — M — r S ̄脱色效果较好 , (M D C VM ) 且在 p = 时脱色效果最佳。 H 5
维普资讯
Jn ∞ 8 u e2

现 代 化 工
Mo en Ch ri I d sx d r ene n u t T
第 2 卷 第 6期 8
52 ・
20 年 6 (8 1 月
新型絮凝剂 P A D ( M— MC— T ) V MS 的 反 相 乳 液 聚 合 及 其 脱 色 性 能 研 究
阳离 子 聚 丙 烯 酰胺 ( P M) 年 来 被 广泛 地 应 cA 近 用 于工业 水处 理 、 污泥 调节 和造 纸 等方 面 , 现 有絮 但 凝剂处 理 含有 有 机 物 质 的废 水 絮 凝 效 果 并 不 理 想 , 为 了改善 其对 有 机 污水 的絮 凝 效 果 , 究 者 通 过 化 研 学改 性 _I 自由基共 聚 _等方 法在 絮凝 剂 主链 或 12和 J 3 ] 者侧链 上 引入 一些 疏水 基 团 , 备 了水 溶 性 疏 水 改 制 性 聚丙烯 酰胺 。 目前疏 水 改性 的单 体 大多是 丙 烯酸 酯类 、 烷基 或 者芳 香基 取代 的丙烯 酰 胺 _I Ⅳ一 46和苯 J 乙烯及 其 衍生 物 _ , 7 由于 这 些疏 水 单 体 和 水 溶 性 单 ]

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分子量测定方法研究

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分子量测定方法研究
仉D ・y = 1 9 6 + 3 .9 1 3 - 8 0 3
点, 二者 的 差距 一 般在 ( . ~2 之 间 . 子量 O1 ) 分
维普资讯
第1卷 期 8 第3
20 0 2年 5月
高分子材料科学 与工程
P OIYM ER ATERI CI M AI S ENCE S AND ENGI NEERI NG
v18 。 。1N. ., 3
M a 0 2 y20
超 高 分 子 量 聚丙 烯 酰 胺 分 子量 测 定 方 法研 究
[ ]再 根 据 MakHowik方 程 , r u n
计 算 出 粘 均分 子 量 。
] =K/ W
为 了简 化实 验操 作 , 可 采用“ 点 法 ” 也 单 计
特 性 粘 数 的测 定 按企 业 标 准 QC~4 0进 8
Ma o r n法
S [mo — u a法 oo n Ci t
算 [] ,常用 的“ 单点 法 ” 如下 三种 : 有
[] q7n7)( +7c = -1( /1 )

[ 们: '— ' LT ) C v2 L n , / /(
,-
M :

c c √ 一
收 稿 日 期 :0 00 —4 修 订 日期 ; 00 1— 1 20 81 ; 2 0 — 10 作 者简 舟 立 新 { 9 8 )女 , 士 , 程 师 蛐 16一 . 工
l 实 验 部 分
H gis u g 方程 n
Krn 一K。 :]f
“ 外推法 ” 是用 实 测的 玑 / c及 L7/ n C值 对 c作
图 并 外 推 至 C一 0得 到 的 极 限 值 —— 特 性 粘 数

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P(DMC-AM)与无机絮凝剂复配处理生活污水研究

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P(DMC-AM)与无机絮凝剂复配处理生活污水研究


维普资讯
阳 离子 高分子 絮 凝剂 P ( MC—A D M) 与无机 絮 凝剂 复 配处 理 生活 污水 研 究 AC 1 ( O )5种 无机 絮凝 剂相 比 ,P ( MC 11、A: S 4 D

谭江月
表 5 投 加 量 对 处 理 效 果 的 影 响
处 理效果 比较 见表 3 。
表 3 6种 絮凝剂处理生活污水效果 比较
测定 试剂 ;D F一11 电动 磁 力 恒 温 搅 拌 器 ;P S 0B H

3 B精 密 p 计 ;J R 一2型 节 能 C D 恒 温 加 热 H H O
絮剂 用 (/—蔫 凝 量m )— g L
器。
快 ,产生污泥量少 ,处理效率高等诸多优点,而且 使用 后易 为环境 中微 生物所 分解 ¨ 。 J
目前 ,生活污 水处 理 中常用 的无 机絮凝 剂有 硫
酸铝 、氯 化 铝 、三 氯 化 铁 、硫 酸 亚 铁 、硫 酸 铁
种絮凝剂分别投入 6个烧杯 中,搅拌 3 i 后 ,降 mn
低 转速 至 4rmn 0/ i,搅 拌 5 n mi。静 置 2 mn后 ,取 0i 上 层 清液进 行水 质分 析 。 14 水 质分 析 .
维普资讯
云 南环境 科 学 20 06,2 ( ) 6— 8 5 3 :3 3
C5 N 3—19 / IS 10 9 7 0 3X SN 0 6— 4 X
阳 离子 高分 子 絮 凝 剂 P ( MC—A D M) 与 无 机 絮 凝 剂 复 配 处 理 生 活 污 水研 究
P ( MC—A D M) 自制 (1 4 . m / ) , 1 =7 4 6 lg ;三 氯 化铁 ,分 析纯 ;硫 酸亚 铁 ,分析 纯 ;硫 酸铁 ,分 析 纯 ;三氯化 铝 ,分 析 纯 ;硫 酸铝 ,分 析 纯 ;C D O

聚丙烯酰胺合成工艺

聚丙烯酰胺合成工艺

聚丙烯酰胺合成工艺王双成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PAM〔以下简称PAM〕的常用合成工艺,简单介绍了PAM 的性质,重点介绍了PAM的溶液聚合,反相乳液聚合和反相微乳液聚合。

关键字:PAM 合成工艺溶液聚合反相乳液聚合1.简介1.1PAM合成历史人类最早使用PAM,是由Moureu等人在1893年首次制得的,我国那么是起源于上世纪的60年代初,在建成第一套PAM的工业装置。

[8]1995年,国PAM 生产企业有60一70家;20世纪后,我国PAM的年生产能力已经超过65万吨(折算成100%浓度)。

1.2PAM的用途1.2.1、水处理工业,作为絮凝剂和助凝剂在水处理方面,主要利用PAM中酰胺基可与许多物质亲和、吸附、形成氢键的特性。

高分子量PAM在被吸附的粒子间形成“桥联〞,生成絮团。

到达微粒沉降的目的。

依水质的不同,可应用非离子、阴离子、阳离子型等不同类的聚合物。

目前,我国用于水处理方面的絮凝剂80%是PAM产品。

随着水资源保护和环境意识的增强,PAM在工业水处理方面将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

据国外某公司预测,至21世纪初,我国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用于水处理方面的PAM 将到达(6~8)×104t/a,该公司已针对水处理市场方案在中国建一套年产4×104t 的PAM装置。

[9]1.2.2石油行业,作为增稠剂,调剖堵水剂,稳定剂等。

随着油田生产年限的延长,原油产量呈下降趋势。

以油田为例,2001—2006年年均递减率达3%以上。

2006年原油产量为4338万t。

这期间,如果没有采用PAM驱油,其递减速度将更快。

油田是国第一家使用PAM提高石油采出率的油田.从1996年开场工业化应用注聚合物驱油技术。

截至2006年累计使用PAM65万t.累计为油田增产原油9000多万t。

2007年的PAM用量已超过10万t。

预计“十一五〞期间油田对PAM的需求将继续增加。

我国、胜利、辽河、华北、大港等油田均已进人生产后期.只有通过三次采油技术才能保证产量。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蔡开勇王久芬 (华北工学院 , 太原 030051摘要本文阐述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聚合的研究进展 , 着重对引发体系、聚合反应的发展进行了概述 , 并指出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丙烯酰胺 ,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 , 引发体系Abstract In this paper , the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ultra 2high weight poly 2 acrylamide has been described. A summary has syste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olymerization in the fu 2 ture is pointed out.K weight , initiator system聚丙烯酰胺 (PAM 及其衍生物是一类新型的精细功能高分子产品 , 是现代水溶性合成高分子聚电解质中最重要的品种之一〔 1、 2〕。

它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地质、煤炭、石油、造纸、轻纺、水处理等工业部门。

据统计〔 3〕 , 1989年全世界 PAM 产品已逾 20万 t , 美国产量达 6万 t , 日本年产约 2万多 t , 我国产量约 016万 t 。

随着各行业对 PAM 的需求增加 , 新品种、合成新工艺不断涌现。

近年来 , 国内外进行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 (PAM 的聚合研究相当活跃。

研究重点多集中在如何获得超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产品、如何使超高相对分子质量的 PAM 更易溶于水 , 以及使 PAM 大分子功能化等方面。

1引发体系制备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的方法很多 , 而通过选择适当的引发体系以合成出相对分子量高的产品是简单可行的途径之一。

由于氧化 2还原 (Redox 引发体系具有分解活化能低、引发温度低、聚合反应易于控制等优点 , 所以在合成超高相对分子质量的 PAM 研究中引起人们对氧化 2还原引发剂这一领域的极大关注。

微波辐射下纸张增干强剂P(AM-DMC)的制备

微波辐射下纸张增干强剂P(AM-DMC)的制备
: .5 引发 剂 用 量 为 0 3 g , 变 不 同 的 微 波 辐 射 时 37 , .5 时 改 间 进 行 微 波 聚 合 , 其 粘 均 相 对 分 子 质量 和 抄 纸 后 的 抗 测
加 入去离子水搅 拌 溶解后 , 将三 口烧瓶 置于加 装 有 回流 冷凝 装 置的微 波 炉 中, 在一定 的微 波功 率下, 续辐 射 连
工艺 , 用红外光 谱对产物 的结 构进行 了 征 。 并 表 结果 表 明: 微 波辐射 功 当
率为5 8 引发剂 用量 为08 g 单 体 配比AM: 2 W, .5 , DMC 2 .5 辐射 时间 为1 : 7 ,
为4 i 聚合 物 对纸 张 的增干 强性 能最好。 a 时 rn
关键 词 : 波 聚合 ; 张增 干 强剂 ; 微 纸 丙烯 酰胺 (M; A )甲基丙烯 酰氧 乙基三
它 存 无机物 合 成 、 有机 合成 、 分析 化学 、 分子 聚合 高
氯化 钠 ( ) 分析 纯 , 南 焦作 市化 工 三 乙 醇 NaC1 , 河
( CH CH, OH), 析 纯 , 封 化 学 试 剂 总 分 开
中得 到 了广 泛 的 应 用 。采 用 家 用 微 波 炉 , 究 了微 波 辐 研
11 原料 和仪器 .
丙 烯 酰 胺 ( ), 析 纯 , 津 市 科 密 欧 化 学 AM 分 天 试 剂 有 限 公 司 ;甲 基 丙 烯 酰 氧 乙 基 三 甲 基 氯 化 铵
是 高频 率 的 电磁 波 , 它具 有 内部 加 热 、 速 加 热 、 择 快 选
性加 热和 节能 等优 点 , 以极大 地提高 化学反 应速 度, 可
圜 CNL Y TH o 2 o G 0 E 1 0
微 波辐 射 下 纸张增干

AM—DMC接枝共聚合成纸张增强剂的研究

AM—DMC接枝共聚合成纸张增强剂的研究
维普资讯
论 文 ・报 告 ・综 述
A — MC接枝共聚合成纸张增强剂 的研究 MD
Asil a d Re iw t s n ve c

A D M— MC接枝共聚合成纸张增强剂的研究
刘书钗 , 赵立会
( 陕西科技大学造纸工程学院 , 陕西 成阳 72 8 ) 10 1

要: 文中着重介绍 了丙 烯酰胺与 阳离
强和增湿强的作用 ; 可以少加或不加 聚合的方法。
子醚化剂接枝共 聚的背景 、 反应原理 , 阳离 并对
子醚化剂的用量进行了实验 , 得出阳离 子醚化 剂
的最佳 刚量 为丙烯酰胺用暹的 1% 5 5 2 %.
矾土 ;适用于广泛的 p H值范围, 3 实验 内容 可
c 一 洲 2 2 c_ C RM
引剂 发
D C 7%)广州土旺贸易有限 M (8 :
公 司
使用增强剂可使纤维素之问产生新的 氢键, 从而使纸的强度得以提高。
目 , 前 增强剂市场上 1本的增强 3
_ H f 0 弋厂 c c
NH,
一 if ) 广 M
分子式 1
电子天平 , 乌氏粘度计 , 自制恒 子物质 ,其应用于纸张干强剂方面 , 对这类单体的选择多样性决定了这 浴锅 , 真空泵 , 电子天平 , 真空烘 效果显著 。 做干强剂使用的聚丙烯酰 类方法制得的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 温水浴槽 , 因此根据加入的不同的单体 箱 , 电触点温度计 , IL V L Y打浆机 , 肖 胺(A , P M)主要有阴离子聚丙烯酰胺 多样性 。 其 氏打浆度仪 , 抄片器( 德国) 。 ( P M) 阳 离 子 聚 丙 烯 酰 胺 得到聚丙烯酰胺具有不同的特征 , AA 、 . (P C AM) 和 两 性 聚 丙 烯 酰 胺 中用离子型单体和丙烯酰胺共聚得 33 实验 方 法 在一定浓度 的丙烯酰胺水溶液 与改性制备 的 ( P M) E A 。阴离子聚丙烯酰胺要 以硫 到的离子聚丙烯酰胺 ,

酸化用胶凝剂DMC/AM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酸化用胶凝剂DMC/AM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9 .% , 9 0 用 :0 6 mm 的 乌式 粘 度 剂 测 得 特 性 粘 .0
l 实验部分
1 1 主 要 药 品 . D MC( 业 品 ) A ( . ; a S ( . ; 工 ; M A R) N H O A R) ( H )S 0 ( . 。 N 4 22 8 A R)
数 [ ] 6 0 0~ 1 . L g 叼 为 0 . 660m / 。
2 1 1 引发 剂浓度 对特 性粘 数的 影响 . .
实 验采 用 了 ( H ) S0 N 一 N HS 为 引 发 体 a O 系 , 的浓度 对特 性粘 数 的影响 如 图


犁 冀
即得胶 凝剂 粉末 。用其 特性 粘数 [ 表 征其 相 对分 叼]
子质量 的大小 , 果 [ 越 大 , 聚 合物 的相 对 分 子 如 卵] 则 质量越 大 。特性 粘数 [ 用 = .0 m 的乌 式 粘 ] 0 6 m 度计在 ( 0 0±0 1 o 3. . )C的恒 温 水 浴 中用 一 点 法 测
图 2 溶 液 的p 值 对 聚 合 物 特 性 粘 数 的 影 响 H
2 1 3 反应时 问对 聚 合物特 性 粘数 的影 响 . .
时, 聚合物 的特 性粘 数最 高 。 2 12 p . . H值 对聚 合物 特性 粘数 的影 响
考察 了 p H值 对 聚 合 物 的特 性 粘 数 的 影 响 , 见
2 实验结果-讨论 5
第3卷 7
第5 期
酸 化 用胶凝 剂 D / M 的合成 及 性能评 价 MC A
将 D C溶 液 和 A 的水 溶 液按 一 定 的 比例 混 M M
合 , 于 反应容 器 中 , 蒸 馏 水 稀 释 到所 需 浓 度 , 置 加 调

P(DMC—AM)共聚物的合成及其盐效应

P(DMC—AM)共聚物的合成及其盐效应
维普资讯
第2卷 第 2 8 期
2 0 年 4月 07
青 岛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自然 科 学 版 )
V 12 . o. 8No 2
A r2 0 p .0 7
J u n l f n d o Unv r i f c n ea d T c n lg ( a u a S i c d t n o r a o g a i s yo i c n eh oo y N tr l c n eE i o ) Qi e t S e e i
文 章 编 号 :6 26 8 (0 7 0 —1 20 1 7—9 7 2 0 ) 20 4 —4
P( MC AM ) 聚 物 的合 成 及 其 盐 效 应 D — 共
陈庆芬 。许 军 ,张娜 娜 ,武 玉 民
( 岛科 技 大 学 化 工学 院 , 东 青 岛 26 4 ) 青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山 60 2
( d a a i o y e ia i n a d c n t n e e a u e p l me ia i n n H n p l m e — a ib tc p l m r to n o s a t mp r t r o y rz to )a d p o o y r z t
浴聚 合) P 值等 因素对 聚合 速 率和 相 对 分 子质 量 的 影 响 , 及 H 并探 讨 了 C AM 在 各 种 无 P 机 盐溶液 中的黏性 行为 。结果表 明 , 成 C AM 的 最佳 条 件 : 合 P 采用 绝热 聚合 方式 , 引发 剂
及 引发促 进剂 用量分 别为 0 2 ×1 g・ 。 5 0 0 g・ 。单 体质 量 分数 3 /, .5 0 g _ 、 . ×1 g_ , 09 6
ia i n r t n l c l rwe g r n s i t d.Ad ii na l z to a e a d mo e u a i htwe e i ve tga e d to ly,t ic st h vi he v s o iy be a or o he c ol m e n a u ou ol to a i us s ls wa t i d.Th e uls i ia e ft op y r i q e s s u i n ofv ro a t s s ud e e r s t nd c t d t tt tmum o ii s we ei ta orc c n r ton 0. 5 1 一。 ・g ha heop i c nd ton r nii t on e t a i 2 0 g _。 i iit c ,一 ta ora — n 。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_AM_DMC_的合成与表征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_AM_DMC_的合成与表征

ChemicalIntermediate2008年第07期瓶中,加入一定配比量的松香钠和2.7g(0.01mol)TAEE,一定体积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搅拌,控温,反应至预定时间,加入0.2g对苯二酚,改为减压蒸馏装置,除去溶剂DMF。

然后将其溶于20mL乙酸乙酯。

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加入80mL水,摇匀,静置,分离,用20mL乙酸乙酯洗涤水层两次,合并乙酸乙酯层,用80mL水洗涤3次。

乙酸乙酯层用旋转蒸发仪甩干,得棕黄色粘稠液体,即为粗产品。

纯化步骤同前所述,洗脱剂为体积比1∶10的乙酸乙酯-石油醚。

本文探索了一种酯化反应的新途径。

即在氢氧化钠的催化下TsCl与HEA反应合成TAEE,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n(HEA)∶n(TsCl)=5∶1,氢氧化钠用量0.9g,反应温度0℃,反应时间2h,产率可达83.9%。

再以DMF为溶剂,松香钠与TAEE反应合成RAEE,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n(松香钠)∶n(TAEE)=1.3∶1,反应温度60℃,溶剂用量30mL,反应时间3h,产率可达72.6%。

以硅胶H填充的色谱柱层析分离纯化TAEE和RAEE粗产物,能有效地除去副产物。

摘自:化学试剂,2008,30(4):255-258.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AM-DMC)的合成与表征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是一种线型高分子聚合物,具有正电荷密度高、水溶性好、特性黏数较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造纸、采油、污水处理及饮用水处理等行业。

为了提高聚合物的特性黏数和溶解性,国内外许多学者在改变聚合方法和引发体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而且有许多专利与文章发表,但对于络合剂、助溶剂及表面活性剂等各种助剂对聚合物特性黏数和溶解性影响的研究,却很少有文献报道。

本文在所确定的较佳复合引发体系条件下,着重考察了络合剂、助溶剂及表面活性剂种类和浓度对产物特性黏数和溶解性的影响,获得了特性黏数和溶解性均较好的聚合产品。

合成材料-水溶性高分子

合成材料-水溶性高分子
合成材料—水溶性高分子
亲水基团:OH, COOH, CONH, NH2, -O分为三类:天然/半合成/合成 天然(淀粉/海藻/植物胶/动物胶)—阿拉伯胶/明 胶/干酪素—食品/造纸 半合成(改性纤维素/改性淀粉)—CMC/HPMC/磷 酸酯淀粉 合成:聚合类—PVA/PAM/PA/PEO/PEG/PVP
☺缺点: 1.需要固体产物时,胶乳需经凝聚、洗涤、脱
水、干燥等工序,成本较高; 2.产品中留有乳化剂杂质,难以完全除净,有
损电性能等
23
乳液聚合
☺乳液聚合多用于生产丁苯、丁腈及氯丁等合成橡 胶,也广泛用于制造涂料(水性涂料)、粘合剂 及纸张和织物等的处理剂,如 PVAc乳液、丙烯酸 酯类涂料和粘合剂等。其它如糊状PVC树脂,苯 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偏二氯乙烯等单体都可 用此法聚合。
5
水溶性高分子--PVA
(5)防泡剂:三丁基磷酸盐/聚乙二醇醚 8.应用 (1)造纸工业:颜料粘合剂/纸板上胶剂 (2)纺织工业:浆料 (3)乳化剂、分散剂 (4)聚合物水泥/耐水涂料 (5)土壤改良剂 (6)钢的淬火剂
6
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又称水溶性树脂或水 溶性聚合物,是一种亲水性的高分子材料, 在水中能溶解或溶胀而形成溶液或分散液。
18
么么么么方面
• Sds绝对是假的
化妆品中也常用到聚丙烯酰胺,但由于含有可能 引起健康疑虑的化学物质——丙烯酰胺单体起了国
内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机构检测得出结论:化 妆品中存在5ppm(百万分率或百万分之几)以下 的丙烯酰胺残留是安全的。另外,在采矿、冶金、
煤炭、高吸水性树脂、粘合剂、皮革复鞣剂等领 域,聚丙烯酰胺也有应用领域。
2
合成材料—水溶性高分子
高分子水溶液应用的分子量依赖性:M-[η](分散剂-絮凝剂) 用量最大的水溶性高分子:改性淀粉/聚丙烯酸/PVA/PAM 水溶性高分子最大应用场合:水处理/造纸/食品/纺织/建材

阳离子高分子P(DMC-AM)絮凝剂絮凝性能的研究

阳离子高分子P(DMC-AM)絮凝剂絮凝性能的研究

阳离子高分子P(DMC-AM)絮凝剂絮凝性能的研究作者:赵素梅来源:《商情》2020年第17期【摘要】通过实验对P(DMC-AM)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的絮凝性能进行了评价,探讨了溶液pH值、絮凝剂用量、废水温度以及搅拌速度和时间等对絮凝性能的影响,明确了产品的适宜使用条件,说明该絮凝剂絮凝效果优良。

【关键词】絮凝剂絮凝性能影响因素能使水溶液中的溶质、胶体或者悬浮物颗粒产生絮状沉淀的物质称为絮凝剂。

絮凝技术是一种处理效率高、经济、简便的水处理技术。

在水处理技术的方法中,国内外大多数厂家都采用絮凝沉淀法。

絮凝剂在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治理等领域发挥着重要越来越作用。

下面对P(DMC-AM)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的絮凝性能进行实验研究。

1、实验1.1 实验药品及仪器。

氢氧化钠,盐酸,自制的P(DMC-AM)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

DBJ-621型定时变速搅拌机,pHS-2C型酸度仪,JA21002型电子天平,721型分光光度计等。

1.2 絮凝实验。

絮凝性能用上层溶液透光率来表示。

用DBJ-621型定时变速搅拌机在250m1的烧杯中进行实验:取100m1博汇纸业集团生产线上的中段废水,用稀HCI或稀NaOH溶液调节废水的pH值,再加入一定量的絮凝剂,先100r/min搅拌约3min,使絮凝剂充分分散在废水中,随后降低转速30r/min搅拌约8min,静置20min后在距离烧杯底部约2cm处取水样,用去离子水作参比,在610nm处,采用1.5cm的比色皿,用721分光光度计测其透光率,对絮凝剂的絮凝性能进行研究。

2、影响絮凝性能的因素2.1 pH值对絮凝性能的影响取博汇纸业集团生产线上的中段废水,用稀HCI或稀NaOH溶液调节废水的pH值,加入约0.4mg的絮凝剂,先快速搅拌,随后降低转速搅拌,静置后取水样,测其透光率,从pH值对上层溶液的透光率的影响来看,pH值对絮凝作用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增大pH值有利于提高絮凝效果,但是pH值超过6时絮凝效果开始下降,pH值在4-8范围内时,有利于造纸中段废水纤维的絮凝、沉淀,pH值在6左右时效果最好。

DMC共聚物双水相体系的制备的开题报告

DMC共聚物双水相体系的制备的开题报告

AM/DMC共聚物双水相体系的制备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共聚物是指由两种或更多单体按一定比例合成的高分子。

AM/DMC (N-乙烯基丙烯酰胺/二甲基二氨基甲酸酯)共聚物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
的高分子材料,在医药、生物、环境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
AM/DMC共聚物常常是难以溶于常规有机溶剂中的水溶性高分子,而液
液界面是多相催化反应和材料制备中常用的反应体系。

双水相体系因应
用简便、优异的分离和纯化效果而成为共聚物制备的理想反应体系。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AM/DMC共聚物在双水相体系中的制备方法以及对
反应条件对共聚物物性的影响,为其应用于医药、生物、环境等领域提
供基础研究和实验数据支持。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1. AM/DMC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利用垂直上升式磷酸铵盐桥法制备AM/DMC共聚物,将溶解在水相
中的单体和溶解在辅助剂中的引发剂、还原剂、稳定剂等配合物质混合
均匀,注入磷酸铵盐桥体系,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和亲核取代反应完成共
聚物的合成,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值等因素对反应结果有显著影响。

2.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
等分析方法对产品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共聚物的物理性质进行测试,如
热稳定性、耐水性等。

四、研究意义及预期结果
该研究将为AM/DMC共聚物在双水相体系中的制备方法提供新思路,探究反应条件对共聚物物性的影响,为其应用于医药、生物、环境等领
域提供基础研究和实验数据支持,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预期结果
为成功制备出结构性能优异的AM/DMC共聚物,并对其性质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光引发聚合P(AM-DMC)的工艺探讨和性质研究

光引发聚合P(AM-DMC)的工艺探讨和性质研究

光引发聚合P(AM-DMC)的工艺探讨和性质研究马帅;章俊伟;聂容春【摘要】采用光引发方式,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阳离子单体与丙烯酰胺(AM)共聚合成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考察聚合过程精确的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n(AM∶DMC)为5.3,单体质量浓度35%,光引发剂用量体积浓度为0.016%,光照时间为90min,系统反应温度为31℃,PH为6.5.最佳实验条件下,产物CPAM特性粘度为686mL/g、阳离子度15.83%、AM转化率为99.49%,通过红外光谱进行结构表征符合AmPAM结构特征.【期刊名称】《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34)003【总页数】4页(P385-387,394)【关键词】光引发;CPAM;特性粘数;AM转化率【作者】马帅;章俊伟;聂容春【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安徽淮南232001;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安徽淮南232001;安徽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安徽淮南232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14.241.1 实验原料DMC,纯度78%,AR,山东淄博益利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AM,纯度98%,AR,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光引发剂,AR 实验室自制;所用试剂均为化学纯和分析纯。

1.2 实验过程将按照一定摩尔配比AM、DMC溶解后移入光引发剂,向反应体系通入氮气趋氧后进行光引发,一段时间以后聚合完全,取一定量的产品进行性质测定。

1.3 两性聚丙烯酰胺的性能测定特性粘数,采用一点法;AM转化率,采用溴加成法,阳离子度,采用沉淀滴定法测定;均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12005.1-1993。

2.1 单体配比对CPAM性质影响表1、图1实验条件为:单体质量分数32%,光引发剂用量体积浓度为0.015%,光照时间为120min,反应温度为35℃,PH值为7.0。

从表1、图1可以看出随着AM与DMC摩尔配比逐渐增加,CPAM的特性粘数和AM的转化率均出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这是由于随着AM与DMC摩尔配比增加,在DMC过量的情况下,单体的扩散速率和反应活性较低,导致特性粘数、阳离子度和AM转化率降低;随着DMC的逐渐降低到适量时,体系聚合度变大,使聚合物特性粘数、阳离子度和AM转化率不断升高,当体系DMC含量过低时难以满足体系聚合反应进行,导致性能指标逐渐降低,综合考虑n(AM:DMC)为5.3[1]。

用混凝及污泥回流处理二沉池出水的研究

用混凝及污泥回流处理二沉池出水的研究

用混凝及污泥回流处理二沉池出水的研究张海洋;庞金钊;杨宗政;张凤山;孙亚军;毛定坤【摘要】选择液体用聚合氯化铝(PAC)作为混凝剂,对二沉池出水进行了混凝及污泥回流实验,考察了pH值、PAC用量、污泥回流量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废水pH值为6.5-8.2、PAC用量3 mL/L、污泥回流率40%-60%时,处理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混凝方式,CODcr由400mg/L降至100mg/L左右.【期刊名称】《中国造纸》【年(卷),期】2010(029)002【总页数】4页(P35-38)【关键词】二沉池出水;聚合氯化铝;CODcr;混凝污泥回流【作者】张海洋;庞金钊;杨宗政;张凤山;孙亚军;毛定坤【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天津,300457;天津科技大学,天津,300457;天津科技大学,天津,300457;华泰集团,山东东营,257335;华泰集团,山东东营,257335;天津科技大学,天津,30045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93(*E-mail:***********************)Abstract:The effluent for m secondary sed imentation pool inpapermill'swaste water treatment system was further treated by coagulation using PAC as flocculant and returning part of the sludge backto the system.The influences of pH value ofwastewater,the adding amount of flocculent and return sludge flow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ppropriate pH value is from 6.5 to 8.2,the adding amount of PAC is 3 mL/L,and the appropriate return sludge is from 40%to 60%.The effectof treatment ismore significant than the traditional coagulation.The concentration of CODCrfalls from 400 mg/L to 100mg/L after the treatment.Key words:effluent from secondary sedimentationpool;PAC;CODCr;coagulation sludge return制浆造纸工业废水排放量大,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木素和各种化学药品,耗氧量大,是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1]。

DMC共聚物双水相体系的制备的开题报告

DMC共聚物双水相体系的制备的开题报告

AM/DMC共聚物双水相体系的制备的开题报告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AM/DMC共聚物双水相体系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已有部分研究涉及该体系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但仍存在着制备方法不够
简便、操作不够稳定等问题。

因此,研究该体系的制备方法具有重要的科研意义和应
用价值。

2. 研究内容
本课题旨在通过实验研究AM/DMC共聚物双水相体系的制备方法,并对其组成、结构、热性能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具体包括以下研究内容:
(1)选择合适的引发剂、表面活性剂和溶剂,优化共聚物的制备条件;
(2)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动态光散射(DLS)等手段,研究共聚物双水相体系的结构、形貌、粒径分布等;
(3)利用热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DSC)等手段,研究共聚物热性能的变化规律。

3. 研究方法
(1)制备AM/DMC共聚物双水相体系,并通过调整实验条件来优化制备工艺;
(2)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动态光散射等手段,对共聚物双水相
体系进行形貌分析和粒径分布分析;
(3)通过差示扫描量热、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共聚物的热性能进行研究。

4. 预期结果与意义
预计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优化AM/DMC共聚物双水相体系的制备方法,提
高其制备效率和稳定性。

同时,对于体系的组成、结构、热性能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能够为其应用领域的拓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对于开展相关研究、推动其应用等方
面具有一定的意义和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间 , 化 还 原 体 系 ( z — Na O 虽 然 需 要 的 时 氧 Kz Os S HS a )
引 发 体 系 和 聚 合 工 艺 是 影 响 聚 合 的 重 要 因 素 。 一 般 而 言 引 发 体 系 可 分 为 氧 化 一还 原 和 有 机 偶 氮 类 2 种 。 因 不 同 的 引 发 体 系 对 阳 离 子 聚 丙 烯 酰 胺 的相 对 分 子 质 量 影 响 很 大 , 此 必 须 对 引 发 体 系 进 行 重 新 因 的 筛 选 , 且 对 聚 合 工 艺 进 行 改 进 才 能 够 制 备 出 高 并
2 西 南 石油大 学 四川成 都 6 0 0 ; 都 财贸职 中 金堂分 校 , 川 成都 . 1 5 0 3成 四
6 02 ) 1 3 4
摘 要 : 文 利 用 实验 室 自 制 的 混 合 快 速 引发 体 系 , 且 通 过 对 丙 烯 酰 胺 和 ( 本 并 AM ) 2 甲 基 丙 烯 和 一
1 1 主 要 原 料 与 试 剂 .
丙烯 酰胺 ( AM )工 业 品 , 西 ; 基 丙 烯 酰 氧 乙 江 甲 基 三 甲 基 氯 化 铵 (DM C) 溶 液 ( 量 分 数 7 ) 水 质 5 ,
山东 星火 化工 ; 气 , 度 9 . 9 , 岛合 利 工业 氮 纯 99 青 气 体 中 心 l N2装 置 ; 一 0 5 m m 的 乌 式 粘 度 计 ; 通 .7
酰 氧 乙 基 三 甲基 氯 化 铵 ( DM C) 段 共 聚 法 , 成 高 分 子 量 的 PAM — DM C 阳 离 子 聚 丙 烯 酰 胺 。 并 且 找 两 合
到 最 佳 的 实 验 条 件 引 发 剂 的 浓 度 为 0 0 ; 合 浓 度 4 一 4 ; H 一 5 5 6 5 聚 合 反 应 温 度 在 . 4 聚 0 5 p . — . ; 6 ℃ 。并且 对 其作 为稠化 剂进 行 可行性 评 价 , 现 P 0 发 AM — DM C 是 一 种 用 量 少 具 有 良 好 配 伍 性 的 抗 温
酸 - y  ̄稠 化 剂 。
关键 词 : DM C ; 速 引 发 体 系 ; 液 稠 化 剂 ; 分 子 量 快 酸 高 阳 离 子 聚 丙 烯 酰 胺 P( DM C — AM ) 一 种 线 型 是
下 ,0 8 ℃干 燥 5小 时 , 碎 。 用 一 0 5 mm 乌 式 粘 粉 .7
水 溶 性 高 分 子 化 合 物 , 被 广 泛 应 用 于 各 种 工 业 和 它 生 活 废 水 的 处 理 以及 石 油 酸 化 施 工 过 程 中 酸 液 稠 化
剂 C 。 DM C— AM ) 为 稠 化 剂 时 可 以 弥 补 阴 离 子 i P( ) 作
酸液 稠 化剂 ( AM P 的 聚 合 物 ) 格 比 较 高 、 且 与 S 价 而 地层 中的高 价 阳 离子 容 易 与 阴离 子 型 胶 凝剂 结 合 , 形 成 不 溶 性 沉 淀 物 , 会 堵 塞 流 动 通 道 , 成 储 层 伤 还 造 害 的 缺 点 , 一 种 良 好 的 酸 液 稠 化 剂 。 是
阳离 子 聚 丙烯 酰 胺 的 聚 合受 多 种 因 素 的影 响 ,
进 行 引 发 , 用 水 溶 性 偶 氮 引 发 剂 ( 一 5 ) 独 引 即 v 0单 发 , 化 还 原 体 系 ( 2 一 Na ( , 一 5 氧 K2 O8 S HS ) ) V 0一 K 2 一 Na O 以 及 V 一 5 2 O8 S HS 0和 实 验 室 自 配 的 快 速 氧化 还原 体系 , 种 体 系对 分子 量 的影响 见 表 1 各 。从 表 1中 看 出 , 水 溶 性 偶 氮 引 发 剂 ( 一 5 ) 独 引 用 V 0单 发 , 生 的 分 子 量 高 ; 是 需 要 比 较 高 的 温 度 和 时 产 但
分子 量 的阳离 子聚 丙烯 酰胺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间 和 反 应 温 度 较 低 , 是 分 子 量 较 低 , 一 5 但 l V 0一 K z 一 Na O 体 系 的 分 子 量 比 较 高 , 是 反 应 z 0。 S HS 但 时 间 长 温 度 高 l 一 5 和 实 验 室 自配 的 快 速 引 发 体 V 0 系 , 作 者在 实验 研究 中摸 索 出的两 段聚 合 体 系 , 是 具 有时 间反应 短 , 子 量 高的 特征 , 破 了以往 阳离 子 分 突 共聚 物分子 量 低 的瓶颈 。 表1 不 同 引 发 剂 体 系 对 分 子 量 的 影 响
度 计 的 ( 0 0 0 1 ℃的 恒 温 水 浴 中 用 一 点 法 测 定 3. 士 . ) 特 性 粘 数 , 计 算 出相 对 分 子 量 。 并
2 结 果 与 讨 论 本 论 文 选 用 了 几 种 不 同 的 引 发 剂 体 系 对 该 反 应 2 1 不 同 引 发 剂 体 系 对 相 对 分 子 量 . 々影 响
本 文 利 用 实 验 室 自制 的 混 合 快 速 引 发 体 系 , 并
且通 过 对丙烯 酰胺 和 ( AM ) 2 甲 基 丙 烯 酰 氧 乙 和 一
基三 甲基 氯化 铵 ( DM C) 段 共 聚 法 , 成 高 分 子 量 两 合
的 P AM — DM C 阳 离 子 聚 丙 烯 酰 胺 。 1 实 验 部 分
维普资讯

内 蒙 古 石 油 4 r L- -
20 年 第 8期 06
高 分 子 量 P( DMC—AM ) 验 室 研 究 实
韩 明俊 贾振 福 徐 福 海 钟 静 霞。 , , ,
( .中 国石化 胜利 油 田有限 责任 公司 孤 岛采油 厂 , 1 山东 东 营 2 7 3 ; 5 2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