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文言文重点
初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初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一、名词1.名词的构成(1)单音节名词:如人、天、地等(2)多音节名词:如梨花、柳树等2.名词的性、数(1)名词性:无性(牛、书)、有性(男、女)、物性(日、月)(2)名词数:单数(书、树)、复数(书籍、树木)3.名词的用法(1)主语、宾语、定语、状语(2)名词做宾语时,需加"之"、"者"4.名词的辨析(1)人名:姓氏、名(2)地名:州、县、城市(3)生物名:动物(狗、猫)、植物(树、花)二、动词1.动词的构成(1)单音节词:如走、吃、喝(2)多音节词:如飞翔、游泳2.动词的时态(1)一般时:如走、吃、喝(2)进行时:如在走、在吃、在喝(3)完成时:如已走、已吃、已喝3.动词的用法(1)及物动词:需接宾语(吃饭、读书)(2)不及物动词:不需接宾语(走路、跳舞)4.动词的辨析(1)动词与形容词的区别(2)动词与副词的区别三、形容词1.形容词的构成(1)单音节词:如高、矮、瘦(2)多音节词:如美丽、漂亮2.形容词的性、数(1)形容词性:无性(高、矮)、有性(美丽、漂亮)、物性(光明、明亮)(2)形容词数:单数(高、漂亮)、复数(高大、漂亮)四、副词1.副词的构成(1)单音节词:如很、更、非常(2)多音节词:如非常美丽、十分漂亮五、代词1.代词的构成(1)人称代词:如我、你、他(2)物主代词:如我的、你的、他的2.代词的性、数(1)代词数:单数(我、你、他)、复数(我们、你们、他们)(2)代词性:无性(我、你、他)、有性(她、它)六、连词1.并列连词(1)如和、与、及2.递进连词(1)如而且、况且、甚至3.转折连词(1)如但是、然而、却七、介词1.表示关系(1)如在、于、对2.表示时间顺序(1)如在、经过、通过3.表示地点、方向(1)如在、向、远离4.表示目的、原因(1)如为了、因为、所以八、句子1.句子成分(1)主语、谓语(2)宾语、定语、状语2.句子成分的排列(1)主谓宾:如我吃饭(2)主谓:如我吃(3)主谓宾宾:如我给他吃饭总结:文言文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介词和句子成分等基本知识点,在日常学习中需要重点掌握。
初二文言文必背知识点总结
初二文言文必背知识点总结《左传》1. 顺天行道,乱天犯道。
《孟子》1. 民无信不立。
《荀子》1. 人莫不争,争则存。
《庄子》1. 古之人,人居室,言未尝群,行未尝勇。
《论语》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 君子成人之美。
3.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孙子兵法》1.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韩非子》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大学》1.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中庸》1. 中庸之道,在天下人。
《孙子兵法》1.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三国演义》1. 顺时而动,谓之轻,违时而动,谓之重。
1. 人不知而不愠,不闻而不怒,不见而不忧,不说而不怨。
《水浒传》1.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西游记》1.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2. 三界无地,二十四番佛。
《儿女英雄传》1.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红楼梦》1. 一夜乍听春去后,几番新雨梦依稀。
《骆驼祥子》1. 人因梦想而伟大。
《海底两万里》1. 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乐趣,就是为了认识事物而认识它们。
《浮士德》1. 搞一门业务,重要的不是年年有收获,而是一年比一年的收获多。
《古事记》1. 最险要的不是高山,而是不敢攀登。
《异闻录》1. 人要不自由,宁死也不随便受人摆布。
《安妮日记》1. 生命就像骑自行车,必须保持平衡才能朝前走。
《摆脱吸血鬼》1. 一个勇敢者,一个能活抱希望的人,将会好像一颗星星,永远在漆黑的黑夜中站立发光。
1. 难于革命中的这个时刻来说,我们不应该保留和回避一件无用的东西,包括感情。
《皮囊》1. 世界本和而生,各自依天,各自有贵贱,但到底也没有不平的。
初二下册必背古诗词文言文
初二下册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在中国的中学教育中,古诗词和文言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初二下册的学生来说,以下是一些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它们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也是考试中常见的内容。
# 古诗词1. 《春望》 -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 《望岳》 -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 《游子吟》 -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文言文1. 《岳阳楼记》 - 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2. 《出师表》 - 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3. 《桃花源记》 - 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4. 《醉翁亭记》 - 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5. 《滕王阁序》 - 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这些古诗词和文言文作品,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在学习时,不仅要背诵,更要理解其深层含义和文化背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八年级下册语文书文言文(实用6篇)
八年级下册语文书文言文(实用6篇)八年级下册语文书文言文第1篇原文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guān ),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chì)咄(duō),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sì)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qiè)曳(yè)屣(xǐ),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jūn)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jìng)不能动,媵(yìng)人持汤沃灌,以衾(qīn)拥覆,久而乃和(hé)。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pī)绮(qǐ)绣,戴朱缨(yīng)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xiù),烨(y è)然若神人;余则缊(yùn)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我幼年的时候就特别喜爱读书学习。
但是家里贫穷,没办法买书来看,常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借,用手亲自抄录,算好约定的日子归还。
(即使)天气非常寒冷,砚台里的水结成了坚硬的冰,手指冻僵不能弯曲伸直,也不停止抄书。
抄录完毕,跑着送过去,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人们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因此能够读到各种各样的书。
已经到了成年,(我)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自己无法和才学渊博的老师、有名望的人交流。
我曾经奔向百里之外,手捧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前辈德高望重,(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他)没有稍微把话说得柔和一点,也没有把脸色放温和一些。
初二文言文必考知识点总结
初二文言文必考知识点总结一、文言词的辨析1、一亩三分地(ㄦˇ):比喻一个不大但是属于某人或某团体的活动范围或权力范围例句:居之不疑,绝其ㄦ,而后不至。
2、马头琴(音鬻):一种蒙古族常用乐器例句:望幸而传圭角之音,不忘身之渡音,以咏灵幽海。
3、闲言碎语(ㄋㄛˋ-):指信口雌黄、妄加评论例句:窃意文月所唱,ㄋㄛˋ与有以事者耳。
4、纳履决括(ㄋㄚˋ):指要求对方答应自己的请求或者诺言做出具体的承诺例句:使此人从拾荒者之位,得脱荒民之名,致力作歌唱之人,山腹客也,不亦愈乎。
如唯文月与山腹客所愿,当ㄋㄚˋ乎君。
5、徼幸(ㄧㄠˊ),意为冒险、碰运气例句:饮美酒、游佳乡,ㄧㄠˊ氏之足之所休也。
6、杀花戏蝶(ㄕㄚ):对爱情的戏谑和调情例句:予志之薄,如毫如丝,114之心,花竭蝶留,伊人是何杂耶!二、成语故事1、另辟蹊径:出自《管子》原文“沈所又琛取乎”故事。
2、捭阖纵横:出自《史记》“梁孟不寐,而捭阖侍坐”故事。
3、锐不可当:出自《孟子》原文“如濡之于水,如斯之于民”故事。
4、不可名状:出自《汉书》原本“帝孝宣崩”,故事。
三、文言文的基本语法1、省略:指只用一些词语而不用全部词语。
如“故人悠悠,而他人糟糠”省略了“糟糠之妻”,这是借词省略。
2、虚词:文言文中很多词语仅用来连接整个句子,这些词语就是虚词,如“本人老矣”中的“本和矣”。
3、句式: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并列句和前后句。
四、文言文的阅读特点1、注解:阅读文言文,要注解好生涩的词语和文句,这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之一。
2、修辞:文言文中很多语句都是借助修辞来增加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五、文言文的作文技巧1、字音、字义和句法:书写文言文作文时要注意字音、字义和句法的准确。
2、表达方式:写文言文作文时要套用文言文的经典表达方式,比如各种句式、成语和典故。
以上就是初二文言文必考知识点总结,以上知识点有助于考生在考试时加强对文言文的掌握水平。
希望考生可以认真复习,争取在文言文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初中八年级文言文大全必背
初中八年级文言文大全必背一、古文观止1.《大风歌》——《楚辞》“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烟惨惨,雨濛濛,黄鹤楼,烟笼波。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滕王阁序》——王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论语》大全学而:“三光者,以追先王之迹;五常者,以立圣人之道。
”4.《庄子》大全逍遥游:“且夫天地之无不持也,万物之无不载也,而不顺之者,唯人乎!”5.《红楼梦》大全“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6.《三国演义》大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二、唐诗宋词1.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3.苏轼《赤壁赋》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泡汤,三杯酒,十年生死两茫茫。
4.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5.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三、文言文1.《孟子·公孙丑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红楼梦·第五十回》从来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4.《资治通鉴·唐纪五十七》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5.《庄子·天下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6.《庄子·齐物论》大块朵颐,俯仰无愧于心。
以上就是初中八年级文言文大全必背的一些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二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点
初二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在初二的语文知识点学习中是一个知识难点。
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二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初二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点(一)词类活用文言文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些实词临时改变它原来所属词类的意义和功能,当成另一类词使用,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 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中的“域”意思是限制。
一狼洞(打洞)其中妇抚儿乳(喂奶)名(取名)之者谁公将鼓(击鼓)之置人所罾(用网捕)鱼腹中狼不敢前(上前)愿为市(买)鞍马不能名(说出)其一处也② 名词作状语。
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中的“箕畚”指用箕畚(装土石),表示运输的工具。
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③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如:“此皆善良”中的“善良”指善良、诚良的人。
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新的知识)择其善(优点长处)者而从之亲旧(亲戚朋友知其如此)将军身被坚执锐(坚固的盔甲锐利的武器)百废(废弃的事情)具兴④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如:“亲贤臣,远小人”中的“亲”“远”意为亲近,疏远。
京中有善(擅长善于)口技者恢弘志士志气(发扬光大)⑤ 动词活用为名词。
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中的“出”“入”意为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
猛浪若奔(奔跑的马)屠(屠户)惧,投以骨⑥ 意动用法。
某些名词、形容词带了宾语,语意含有“以……为……”,“认为…… 是……”A:名词的意动,主观上认为宾语是什么例:父利其然也。
利:原为名词,现做意动动词,可译为“认为这样是有利的"B:形容词的意动,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某种特征、特点。
例:不耻下问(认为…是耻辱)一览众山小(认为…都是渺小的)固以怪之矣(认为这样很怪异)⑦ 使动用法A:动词的使动用法。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使…恼怒)B: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初二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点(二)文言实词古汉语实词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他们有实在的意义,能单独回答问题。
初二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本文言文古诗词知识梳理
初二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本文言文古诗词知识梳理一、文言文梳理(一)桃花源记【魏晋】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文学常识1.《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言,有“田园诗人”之称,他也是田园派的鼻祖。
2.记,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
可记人和事,可记山川名胜,可记器物.建筑等。
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二)重点词语实词【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明亮的样子。
【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阡陌:田间小路。
【未果】没有实现。
【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代汉语里的“无论”。
【便扶向路】就顺着旧路(回去)。
扶,延.顺着。
向,从前的,旧的。
【寻病终】随即,不久。
通假字便要还家。
(通“邀”,邀请。
)古今异义(1)芳草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食物味道好。
)(2)豁然开朗(古义:地方开阔,光线充足。
初二文言文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文言诗文知识点归纳-人教版八下复习八年级下册文言诗文知识点归纳霜林菊影一、通假字1、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
2、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
3、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
4、食之不能尽其材:“食”通“饲”,喂养。
“材”通“才”,才能。
5、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6、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养。
7、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
8、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
9、百废具兴:“具”通“俱”,全,皆。
10、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
11、玉盘珍羞直万钱:“羞”通“馐” ,美味的食物。
“直”通“值”,价值。
1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见”通“现”,出现。
二、词类活用1、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分别指向高处伸展和向远处伸展。
2、以乐其志:乐,形容词使动用法,使……乐。
3、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词作动词,鞭打,驱使。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数量词作动词,行千里。
5、腰白玉之环:腰,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
6、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緼袍敝衣,名词作动词,穿着旧棉袄、破衣服。
7、手自笔录:手,名词作动词,动手;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8、心乐之:以…为乐,形容词意动用法。
9、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名词作状语。
10、下见小潭:下,向下,名词作状语。
11、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12、似与游者相乐:形容词作动词,嬉乐,逗乐。
13、潭西南而望:西南,向西南,名词作状语。
14、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一样。
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
15、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16、凄神寒骨: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
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寒冷。
17、近岸,卷石底以出:近,形容词作动词,靠近,接近。
1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
文言文初二必背知识点
文言文初二必背知识点文言文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初二的同学来说,掌握一定的文言文知识点是提高语文素养和应对考试的关键。
以下是初二必背的一些文言文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文言实词文言实词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初二阶段需要掌握的实词数量较多。
1、通假字通假字是古人在书写时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的现象。
例如,“便要还家”中的“要”通“邀”,意思是“邀请”;“诎右臂支船”中的“诎”通“屈”,意思是“弯曲”。
2、古今异义古今异义指的是同一个词在古代和现代的意义有所不同。
比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今义是“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是“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是“没有出路的境地”。
3、一词多义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
例如,“故”字,在“温故而知新”中是“旧的知识”的意思,在“故虽有名马”中是“所以”的意思。
4、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原来的词性和用法。
常见的词类活用有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等。
比如,“渔人甚异之”中的“异”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是“对……感到诧异”;“斗折蛇行”中的“斗”“蛇”是名词作状语,分别是“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
二、文言虚词文言虚词虽然数量不多,但在文言文中的作用却不容忽视。
1、“之”(1)作代词,可代人、代物、代事。
例如,“渔人甚异之”中的“之”代指“桃花源的景象”。
(2)作助词,可分为结构助词“的”,例如“忘路之远近”;无实义,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凑足音节,无实义,例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3)作动词,意思是“去、到、往”,例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其”(1)作代词,可代人、代物、代事,例如“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中的“其”代指“桃花源中其他人的”。
(2)作语气助词,表推测、反问、期望或命令等语气,例如“其真无马邪”中的“其”表反问语气,意思是“难道”。
人教版八下语文必背古诗词及文言文
人教版八下语文必背古诗词及文言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中,必须要背诵的古诗词和文言文非常重要,下面按照列表为大家介绍:
一、古诗词
1.《登高》——唐代:杜甫。
名句:“临风听雨忆江南,误入藕花深几许。
”
2.《江雪》——唐代:柳宗元。
名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3.《寻隐者不遇》——唐代:贾岛。
名句:“蓬门今始为君开,还是春风好个时。
”
4.《静夜思》——唐代:李白。
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5.《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代:韩愈。
名句:“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
二、文言文
1.《醉翁亭记》——元代:欧阳修。
名句:“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
2.《论语》——先秦:孔子。
名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3.《红楼梦》——清代:曹雪芹。
名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
4.《资治通鉴》——唐代:司马光。
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的必背古诗词和文言文,是我们孩子学习中文、提高语言表达的好素材。
只要我们能够背诵这些经典的作品,一定能够在汉语言表达上有所突破,为以后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和文言文
八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和文言文1、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2、小石潭记唐·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3、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4、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初中古诗词文言文必背初二下册
初中古诗词文言文必背初二下册《初中古诗词文言文必背初二下册》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些经典作品,适合初二下学期的学生学习和背诵。
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古诗词和文言文,供学生参考和学习:1. 《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2. 《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3. 《滕王阁序》——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4. 《赤壁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5. 《出师表》——诸葛亮“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6. 《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7. 《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8. 《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9. 《岳阳楼记》中的诗句:“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0. 《滕王阁序》中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1. 《赤壁赋》中的诗句:“对海而唱,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12. 《出师表》中的诗句:“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13. 《陋室铭》中的诗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4. 《爱莲说》中的诗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5. 《桃花源记》中的诗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这些古诗词和文言文作品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历史信息,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背诵,深入理解,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
初二(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大全_古诗大全
初二(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大全_古诗大全初二(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共计8篇,分别如下:文言文《与朱元思书》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翻译】风停了,烟雾都消散尽净,高爽晴空一尘不染,与青青的远山融为一色。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浮移动,随心所欲地任船所致观赏景物。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oRG独一无二的美景。
富春江水都呈青绿色,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
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
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
像老鹰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
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五柳先生传》出自古文观止。
其诗文如下:【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初二语文文言文要点
一、与朱元思书知识要点:1、通假字蝉则千转不穷。
转:通“啭”,鸟鸣声窥谷忘反。
反:通“返”,返回2、词类活用负势竞上。
竞:动词作副词,争着;上:名词作动词,向上任意东西。
东西:名词作动词,往东往西猛浪若奔。
奔:动词作名词,奔跑的马互相轩邈。
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向高处,向远处横柯上蔽。
上:名词作副词,在上面烽烟俱净。
静:形容词作动词,消散,散静3、古今异义一百许里。
许,古义:附在整数之后,表示大约的数量。
今义:应允,或者,可能鸢飞戾天者戾,古义:至,到达。
今义:罪过,乖张4、一词多义绝天下独绝形容词,绝妙猿则百叫无绝动词,断,停绝巘多生怪柏形容词,姿态怪异的百一百许里数词,确数猿则百叫无绝数词,很多自自富阳至桐庐介词,从,由自非亭午夜分连词,如果上负势竞上动词,向上横柯上蔽副词,在上面直直视无碍副词,一直,直接争高直指形容词,笔直5、特殊句式省略句:(高山)互相轩邈。
省略主语(我的小船)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省略主语急湍甚(于)箭。
省略介词二、五柳先生传知识要点1、词类活用亦不详其姓字。
详:形容词作动词,详细地知道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亲旧:形容词作名词,亲戚朋友街觞赋诗,以乐其志。
乐:形容词使动用法,使……乐2、古今异义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造,古义:往,到。
今义:创造,制造等。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赞,古义:专辑结尾处评论性文字。
今义:赞美,夸赞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或,古义:有时,有人。
今义:或者,连词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以为,古义:以之为,把它作为。
今义:认为3、一词多义许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名词,处所,地方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名词,表示大约的数量,左右杂然相许动词,赞同旧亲旧知其如此名词,旧友,老朋友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副词,从前,过去期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期望,希望期在日中,日中不至约定,约会如亲旧知其如此像箪瓢屡空,宴如也……的样子好好读书,不求甚解动词,喜好,爱好秦氏有好女形容词,形容貌美以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介词,把忘怀得失,以此自忠介词,凭借之或置酒而招之代词,他葛天氏之民欤?助词,的其言兹若人之俦乎?结构助词,不译其亲旧知其如此代词,他其言兹若人之俦乎?反问,表示揣测亦不详其姓字代词,他的或或置酒而招之副词,有时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如果,表假设连词于不戚戚于贫贱,不…于…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相当于“被”“为”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过”4、特殊句式判断句: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倒装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初二文言文必考知识点归纳
初二文言文必考知识点归纳初二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还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文言文的深层含义和文化背景。
以下是初二文言文必考知识点的归纳:1. 文言文阅读能力:学生需要能够流畅地阅读文言文,理解其基本含义,包括生僻字词的解释、句子结构的分析等。
2. 文言文词汇:掌握文言文中的常用词汇和成语,了解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变化和应用。
3. 文言文句式结构:熟悉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结构,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并能够正确地翻译成现代汉语。
4. 文言文修辞手法:了解并掌握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并能够识别和分析这些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5. 文言文文化背景:了解文言文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背景,包括作者的生平、作品的时代背景、文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等。
6. 文言文思想内容:深入理解文言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包括作者的观点、情感态度以及文中所蕴含的哲理。
7. 文言文写作特点:掌握文言文的写作特点,如简练、含蓄、典雅等,并能够模仿文言文的风格进行写作练习。
8. 文言文翻译技巧:学习并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如直译、意译等,能够将文言文翻译成流畅的现代汉语。
9. 文言文鉴赏能力:培养对文言文的鉴赏能力,能够欣赏文言文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10. 文言文综合运用:将所学的文言文知识综合运用到阅读理解、写作、口语表达等各个方面。
结尾: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练习,初二学生不仅能够提高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还能够深入领略古代文学的魅力,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
希望以上的知识点归纳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二下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
初二下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原文:《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一、衍生注释:“关关雎鸠”:关关,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
雎鸠,一种水鸟。
“窈窕淑女”:窈窕,美好文静的样子。
淑,好,善良。
“君子好逑”:逑,配偶。
“参差荇菜”:参差,长短不齐。
荇菜,一种可食的水草。
“寤寐”:寤,醒时。
寐,睡时。
“思服”:思念。
“悠哉悠哉”:形容思念之情绵绵不断。
“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钟鼓乐之”:敲钟击鼓使她快乐。
二、赏析:这首诗是《诗经》的开篇之作,以雎鸠鸟相向合鸣起兴,引出一位男子对美丽女子的爱慕与追求。
诗中通过对男子求之不得时的辗转反侧,以及想象追求到女子后的琴瑟钟鼓之乐,生动地展现了爱情的美好与真挚。
其语言优美,节奏明快,情感细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三、作者介绍:《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关雎》的作者已不可考,但它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和情感。
四、运用片段: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漫步在公园的湖边,看到一对情侣相依而坐,那甜蜜的样子,不正像诗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所描绘的美好画面吗?他们的爱情仿佛就是那关关雎鸠,相互和鸣,充满了温馨与浪漫。
原文:《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一、衍生注释:“蒹葭”:芦苇。
“苍苍”:茂盛的样子。
“伊人”:那个人,指所思慕的对象。
“溯洄”:逆流而上。
“溯游”:顺流而下。
“晞”:干。
“湄”:岸边,水与草交接之处。
“跻”:升高,这里形容道路又陡又高。
初二下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目录
初二下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目录
初二下学期的语文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和背诵的古诗词和文言文是
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诗词和文言文目录,
这些作品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是考试中常见的内容:
1. 《诗经》中的部分篇章,如《关雎》、《蒹葭》等。
2. 《楚辞》中的《离骚》节选,屈原的代表作。
3. 唐诗,如李白的《静夜思》、《望庐山瀑布》;杜甫的《春望》、《登高》等。
4. 宋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
5. 元曲,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等。
6. 明清小说中的诗词,如《红楼梦》中的《葬花吟》等。
7. 古代散文,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桃花源记》等。
8. 古文观止中的一些篇章,如《出师表》、《陈情表》等。
9. 其他文言文,如《左传》、《史记》中的一些节选。
这些作品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背诵,还要求理解其内涵和艺术特色,能够在考试中准确运用和分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深入
理解每篇作品的背景、作者、主题以及艺术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素
养和审美能力。
初二语文下文言文知识整理
不以木为之者(为:刻制、制作,动词)
又为活板(为:发明,动词)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为:被,介词)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为:是,动词)
不以木为之者(以:用、拿,介词)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以:用来,连词)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以:把,介词)
以中有足乐者(以:因为,介词)
计日以还(以:相当“而”,连词)
执策而临之(策:鞭子,名词)
一食或尽粟一石(食:吃,动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食:喂养,动词)
马之千里者(之:不译,定语前置的标志)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之:的,助词)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之,凑足音节,无义)
执策而临之(之:它的,代词)
无丝竹之乱耳(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义,助词)
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担心,动词)
无冻馁之患矣(患:忧患,名词)
援疑质理(质:询问,动词)
非天质之卑(质:智力、天资,名词)
益慕圣贤之道(道:学说,名词)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道:谈、讲,动词)
策之不以其道(道:方法,名词)
色愈恭,礼愈至(至:周到,形容词)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至:到,动词)
五、文言句式
16、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作动词,使……劳累)
17、有龙则灵(形容词作动词,成为灵验的水)
18、京中有善口技者(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19、食之不能尽其材(使动用法,使……尽)
20、是可谓善学者矣(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21、遥闻深巷中犬吠(形容词作状语,远远地)
四、一词多义
策之不以其道(策:用鞭子打,动词)
初二语文下册
课内文言文主要有《马说》、《陋室铭》、《山市》、《活板》、《核舟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铭乾 2011-1-13文言文《与朱元思书》3、中心:.《与朱元思书》一文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历历如画,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
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4、结构:第一段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写了自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
5.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
(4分)(1)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句中表现作者对自由的渴望;(2)从“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句中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歌颂;(3)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句中表现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
(重点)6、理解背诵。
按要求写出句子。
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从流漂荡,任意东西)总的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总领全文的句子)(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写江流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苦奔)写听觉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对偶句)写山“奇”的句子: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苦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那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7、重点句翻译。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烟雾全部消散尽净,晴空和青山呈现同样颜色。
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那些为名为利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⑤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
⑥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治理社会事物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⑦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树木在江面上边遮蔽着,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
8、欣赏。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特点是水流湍急,快如箭马。
作者在此连用两个比喻,将急水猛浪的迅捷之势表现得十分生动形象9、中心:“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
(重点)(也是本文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10、讨论。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对这里的山水的总的评价,试根据作者的描写,分析这里的山“奇”在何处?答:奇在“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句中连用“负、竟、轩、邈、争、指”等字,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写活了,似乎仍在生成变化中,其次写山中各种声音,简直是一只自然交响曲,使人感到山间处处《五柳先生传》、人物欣赏:(1)五柳先生的形象: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
(2)从三方面描写其形象的:一是: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二是:志趣(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三是: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3)对“五柳先生”的评价: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自画像。
他不慕荣利,厌恶官场的追名逐利,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是值得肯定的。
可令另一方面他逃避现实,隐居起来,不去撞击社会矛盾的思想是消极的。
(4)本文与,《醉翁亭记》中的“醉翁”同是嗜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五柳先生:在饮酒中自得其乐,并忘却荣辱得失。
醉翁:借饮酒助山水游乐之兴。
是与民同乐。
3、名句及成语:(1)不求甚解:现指: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理解。
本文指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下功夫。
(2)不戚戚于贫,不汲汲于富贵。
意思:不为贫而忧虑,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5、重点句子翻译:(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到别人家里去喝酒,一来、就要把酒喝光,希望一定喝醉。
(3)好读书,不求甚解:喜欢读书,但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
(4)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
(5)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一边喝酒一边做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快乐。
6、理解背诵:《五柳先生传》中(1)表明先生的吃穿住的句子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2)先生的三大志趣是: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
(3)文中引用前人之言,赞扬五柳先生的高洁人格并且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戚戚于贫我是猪,我说脏话,不汲汲于富贵。
(4)文中描写“五柳先生”不追名逐利,恬淡自足的诗句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马说》三、阅读理解:1、本文中心句:(中心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本文写法:托物寓意(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统治者不能识人才,埋没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慨):s4、表明千里马与伯乐依赖关系的句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5、千里马必然被埋没的原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6、描写千里马可悲命运的句子及作用: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作用:从反面论述了中心论点。
7、表明食马者无知的句子: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8、食马者无知所造成的恶果的句子及作用: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再次从反面论证论点,揭示被埋没的原因。
9、写食马者的愚妄(平庸浅薄)的句子: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0、'其真不知马也'的作用:与开头呼应,点明全文主旨。
11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比喻意义:伯乐比喻知贤识才的人,千里马比喻出类拔萃的人,食马者比喻埋没摧残人才的统治者。
12、《马说》中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13、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①伯乐不常有。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③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14、在《马说》第三段中,作者认为对'千里马'的摧残、埋没体现在哪三个方面?①策之不以其道。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15、策马者是怎样的不认识千里马?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6、《马说》中提出人才培养需要外在条件的句子是: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17、《马说》中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18、《马说》的主旨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9、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千里马常用,而伯乐不常有。
20、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比喻有才之士;食马者比喻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浅薄愚妄的统治者。
21、对食马者进行强烈讽刺是哪一句?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送东阳马生序》 3、理解背诵。
(1)为什么作者在众多富有的同学中能“略无羡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表明第2段观点的句子是: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4、思考、(1)从几方面概括作者求学时的客观条件?路途:遥远艰难。
衣着:破旧不能御寒。
饮食:每日两顿,毫无滋味。
(2)太学生的优越条件,表现在那些方面?有书可读,有师可问,无奔走之劳,无冻馁之患。
(3)第一、二段文字采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对比,增强说服力,突出中心。
(4)应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答:学习条件不好,仍然能学习好,像宋濂那样;学习条件好,却不一定序、学得好,像某些“太学生”那样。
学习条件好坏对学习能够有所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学习成功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坚”专心致志,这是宋濂起身体会,也是古今学有所成的人的共同体会。
(5)本文揭示了怎样的道理?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6)本文是写给马生的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写自己求学的事?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增强作品感染力和教育作用。
(7)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下刻苦学习精神对你有什么启发?结合自己实际谈一下。
5、课外积累。
古人刻苦求学的事迹。
东周时代,苏秦读书欲睡锥刺骨。
西汉,孙敬昼夜苦读,以绳系头悬屋梁。
西汉,匡衡勤学无烛凿壁偷光读书。
晋朝,车胤(yìn)囊萤读书。
晋,孙康家贫,映雪读书。
《醉翁亭记》1、文学常识。
本文出自《欧阳文正公文集》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
2、生字环滁(chù)林壑(hâ)琅琊(láng yá)饮少辄醉(zhã)岩穴瞑(míng)伛偻(yǚ lǚ)酒洌(liâ)山肴野蔌(sù)觥筹(gōng chïu)射者中(zhîng)弈者胜(yì)颓然(tuí)阴翳(yì)3、重点解词环滁:环绕着滁洲城。
环,环绕。
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了。
霏,雾气。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负,背。
临于泉上者:靠近。
泉香而酒冽:泉水甜,酒儿清。
冽,清。
山肴野蔌:野味野菜。
蔌,菜蔬。
杂然而前陈者: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
杂然,错落的样子。
陈,陈列、摆开。
觥筹光错:觥,酒杯。
筹,酒筹。
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
翳,遮盖。
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的意思。
醉翁之意:情趣。
深秀者:秀丽。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酣,尽兴地喝酒。
丝,弦乐器。
竹,管乐器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芳,香花。
发,开放。
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搀着走。
这里指老老小小的行人。
伛偻,驼背,这里指老人。
云归而岩穴暝: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
暝,昏暗。
4、重点语句翻译(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译: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座山峰中间飞淌下来,这就是酿泉。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象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酿泉上面,这就是醉翁亭。
(临,靠近)。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上,而在乎山水之间啊。
(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并寄托于酒。
(5)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早上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6)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译: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
(7)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苍老的容颜,雪白的头发,醉醺醺地坐在人们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