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技术机构如何促进产业自主创新

合集下载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课题组:彭留双姜中华陈瑾梁青建董含星科技创新平台是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技术转移、技术研发、资源共享、孵化企业等功能,是培育高科技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载体,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更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的助推器。

为系统深入地把脉分析我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查找不足,提出对策,我工委在常委会领导的带领下,走访了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并听取了市科技局专项工作汇报和市经济开发区关于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设情况汇报,在此基础上,比较参照先行地区高新技术发展路径和科技创新平台运作模式,形成调研报告,以供参考。

一、我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和特点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作为政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来抓,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按照“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发展理念,引导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强化研发平台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为基础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一是科技创新政策环境趋于良好。

以创优环境为先导,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宏观推动,专门召开科技创新大会,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宏伟目标,深入开展创新型在全市营造浓烈的科技创新氛围;一手抓政策驱动,结合本市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常州市的一系列科技政策,先后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关于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意见》等,对企业实施科技创新过程中涉及到的税收政策、奖励政策、资金投入、人才引进、立项审批等方面,加大了扶持优惠力度,具有很高的含金量。

二是产学研合作日趋活跃。

为了适应企业日益迫切的产学研合作需求,我市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政府服务、企业发展,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思路,以组织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为载体,致力于建立完善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模式,不断开拓深化产学研合作的新领域、新途径、新方式,大力提高产学研的组织程度和合作层次,取得了良好成效。

深化开放合作作为推进自主创新的应有之义

深化开放合作作为推进自主创新的应有之义

深化开放合作作为推进自主创新的应有之义十四五期间,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交汇期,也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关键时期。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面向现代化建设总体目标要求,着眼应对瓶颈制约和风险挑战,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扩大开放拓展创新空间,完善融通创新生态,提升新型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加速汇聚资本、数据、人才等要素,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一批国家创新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提升,高校院所等基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我国创新体系建设持续完善,为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打下坚实基础。

一、深化开放合作作为推进自主创新的应有之义(一)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供思想指引以科技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成为破解各国关心的一些重要全球性问题的必由之路。

要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着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共同应对未来发展、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人类健康、气候变化等人类共同挑战,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惠及其他更多国家和人民,推动全球范围平衡发展。

深刻认识到,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既是我国广泛吸纳全球力量提高我国创新水平的需要,也是携手全球应对共同挑战的需要。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持续推进扩大开放、兼容并蓄,在开放创新中提升自己、实现更高层次的自主创新。

科学技术是全世界科学家们相互学习、彼此互鉴、接力传递、共同创造的成果。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

特别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创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加快流动,各国经济科技联系更加紧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所有创新难题。

回顾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发展历程,是开放合作的受益者,也是开放合作的大力推动者。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强自主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强自主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强自主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4.30•【字号】川府发[2007]23号•【施行日期】2007.04.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强自主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川府发[2007]23号)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四川省关于加强自主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已经省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四月三十日四川省关于加强自主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为实施《四川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推动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制定并重申如下若干政策。

一、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品(一)统筹落实高新技术产业战略产品专项经费。

根据我省发展需要,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支持,遵循“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报经省政府批准后,以专项计划的形式逐项启动实施。

(二)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重点产品发展的引导。

积极争取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高技术发展资金、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资金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关资金,加大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支持力度。

各级财政法定增长的科技投入资金应重点加大对自主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引导。

创新投入机制,加大和整合政府资金支持力度,采取贴息、项目资助等方式重点支持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与生物农业、核技术与新能源等6大领域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产品发展。

(三)鼓励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

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开发并申报国家级自主创新产品。

经认定为国家级自主创新产品,给予后补助;对具有产业化前景的在孵高新技术产品,给予适当补助;对通过审定的动植物超级品种,优先纳入良种补贴。

(四)对引进国外或省外重大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经省科技管理部门认定,省政府给予一次性后补助。

大变局下的检验检测认证企业创新发展之路

大变局下的检验检测认证企业创新发展之路

《中国质量监管》2021年第3期|工作研究大变局下的检验检测认证企业创新发展之路◎广东省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黄勇检验检测认证不是可有可无,在构建国内循环 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中,贯穿于研发生产 流通服务的全链条,对于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 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在质量强国中发 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检验检测认证离实现“五化(市场化、集约化、专业化、国际化、规范化)目标还 有差距,即拥有的市场化份额不够大、集约化程度 不够高、中小型企业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不够、检验 检测国际化的话语权还不强。

“自主创新是企业的 生命,是企业爬坡过坎、发展壮大的根本”。

企业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贏得主动的关键就在于创新,企业要主动融人时代发展,积极承担创新主体责任,努力站在产业发展前沿,创新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 展的必由之路。

一、创新是企业在大变局下高质量发展必由之路(一)创新的现论现代创新理论的最初提出者约瑟夫•熊彼特在 1912年德文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创新就 是强调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经济发 展过程中的至高无上的作用。

基本观点有:创新是 生产过程中内生的、创新是一种革命性变化、创新 同时意味着毁灭、创新必须能够创造出新的价值、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定、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

“现代管理学之父”、“大师中的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认为,创新精神是企业的灵魂,大多数成功创新者在现实生活中都不 是有浪漫气质的人物,他们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流动 资金的估算上,而非武断的冒险尝试,他们并非专 注于风险,而是专注于机遇。

(二)4近f总1i i d强调企业创新要性2020年9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沙 市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察看装备 制造流程,了解技术研发、生产制造情况,对他们 的创新精神表示赞赏。

总书记强调,自主创新是企 业的生命,是企业爬坡过坎、发展壮大的根本。

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一体化相关资料整理

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一体化相关资料整理

一、整合改革工作的大背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等六大改革主线,涵盖15个领域、包括60个具体任务。

《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决定》要求: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

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

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让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

二、整合改革工作的必要性(为什么要进行机构改革)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是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促进我国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做强做大的重要举措,对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具有现实意义。

(一)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是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一项重要任务。

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明确提出,整合一批业务相同或相近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任务分工的通知(国办发〔2013〕22号)将这项工作列为一项重点任务,明确由中央编办、质检总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2013年到2015年按年度分三批完成。

201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又转发了《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4〕8号),对10个重点部门23个相关部门,进一步明确了6个方面19项推进整合的任务。

“科技引擎”驱动转型发展——浙江省质检院自主创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之路

“科技引擎”驱动转型发展——浙江省质检院自主创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之路

2 1年还被质检总局评为 “ 国质量监 新为 重点 的技术提 升和 规范生 产 的帮 0 1 全 督检验检疫工作先进 单位”。
扶计 划 。2 1年 ,帮扶 活动 结 出了硕 01
技术创新推动产业 升级
在 全 国 皮 革 产 业 最 集 中 、规 模
创 新 促 发 展 、荣 誉 催 奋 进 。近 果 ,省质检 院帮 助教玩 具行业 协会 起
作 出 了精 彩诠释 。 “ 检 测 科 技 的 创 新 与 贴 近 产 增 强块状 产 业产 品的整体竞 争力 。在 将

业 、服 务企业 、满足 需求 相结合 ,发 帮扶过程 中,浙江质 检 院注重 发挥块 口的产 业聚集 地 ,海宁皮 革产 业面 临
挥 科技创 新 的引擎推 进作 用 ,实 现机 状 产业 中行 业协会 和龙头企 业 的领头 欧美 等国 的技术 贸易壁 垒一年 比一 年 构转 型发展 与经济社 会 发展共赢 。” 作用 ,帮助 浙江 的皮革 、小 家 电、建 严峻 ,然 而皮革企 业却普 遍 缺乏足 够
机 制 创 新 为保 障 ,以 科 技创 新 为 动 审 定 ,即将颁布 发行 ,教玩 具行 业无 致 力于创 新检 验方法 、建 立行 业标 准 力 ,将 科 研 与检 测 工 作 紧 密 结 合 ,
标 生 产 的历 史 终 于 划 上 了 句 号 , 帮 扶 体 系 破 解 技 术 贸 易 壁 垒 、注 重 科 研
| j 瞪 li j 豇掰
l j

■ 文 /李庆 丰
这是 一 串令 人欣喜 的荣誉 :2 0 抓 经济转 型升级 的契 机 ,以浙江 教玩 材 、低压 电器 、纺 织等行 业建 立起数 09 年 ,浙 江 省 质量 技 术 监 督 检 测 研 究 具 产业 为帮扶对 象 ,派 出以丁浩 博士 十个企 业先进 标准 ,有 效地推 动 了产 院连 续第 3 获得 “ 江省 科 学 技术 为核心 的全省质 监系 统玩 具重点 实验 业 实现 采标生 产 、技术升 级 、结构 调 年 浙 1 奖” ;2 l ̄ ,获得 国家质检总局 “ OO 科 室技术 专家 组 ,深 入浙江 教玩具 产业 整 。制定 发布各类 标准 5 项 ,其 中国 技兴检 奖 ” ,中国轻工业 联合 会科技 聚集地— — 温州 的企业 车间调研 ,动 家 标准 2 项 ,行 业 标 准7 ,地 方 标 6 项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释义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释义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释义前言国务院于2003年9月3日公布的《认证认可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检查机构、实验室,应当具备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基本条件和能力,并依法经认定后,方可从事相应活动,认定结果由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公布。

”根据此条规定,确立了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检查机构、实验室资质认定制度,并经国务院确认,成为国家认监委实施的一项行政许可事项。

2006年2月21日,根据《认证认可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国家质检总局制定发布《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令第86号,以下简称86号令),于2006年4月1日起施行。

86号令的施行,使《认证认可条例》确定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制度逐步规范、完善和发展。

目前,资质认定制度已经成为我国检验检测市场公认的准入制度,在《食品安全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越来越多的法律、行政法规中被所引用,资质认定结果被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广泛采信。

截至2015年初,我国2.5万家检验检测机构取得3.6万张资质认定证书,分布于我国31个省市区和26个行业,上述检验检测机构每年向社会出具2000余万份检验检测报告。

取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在加强质量监管、促进产业发展、支撑自主创新、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检验检测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深化改革、依法治国的新形势、新要求下,资质认定制度在实施过程中,86号令的一些规定,已经明显不适应当前改革和事业发展的需要,亟待修订。

其修订的必要性体现在:一是解决资质认定制度实施中存在问题的需要。

例如:资质认定申请主体资格不明确;资质认定以及技术评审的程序繁琐、期限过长;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期过短则;检验检测机构法律责任特别是行政处罚规定缺失,检验检测机构的一些违规施检行为无处罚依据;监督管理方式、方法较为单一,资质认定后市场退出机制不完善,导致实际工作中重许可、轻监管,重准入、轻退出。

关于加强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意见

关于加强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意见

关于加强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意见检验、检测、标准、认证、计量等(以下简称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是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关键环节,也是质量强省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

建设具备人才密集、技术先进、附加值高、带动性强等行业优势的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是加快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加强我省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目标要求。

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聚焦产业转型升级热点,布局建设覆盖全省主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加快检验检测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做强做大,为我省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提供重要技术保障。

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全省检验检测市场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新型服务业态不断涌现;检验检测新技术、新方法得到充分应用,检验检测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检验检测能力和机构布局更加合理,以检验检测技术为核心的产业链服务与产业集聚区、开发区(园区)更加融合配套;在食品、冶金、石化、建材、机械、电器、纺织等传统产业领域,电子信息、汽车、智能制造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形成一批创新能力强、服务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居全国前列的检验检测行业品牌机构,为集群企业提供检验、检测、认证、计量、产品研发、标准制(修)订、咨询培训等全过程、全产业链和一站式服务。

(二)基本原则。

——科学规划,坚持需求导向。

面对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重大需求,围绕《湖北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纲要(2015-2025年)》,充分调研湖北地区产业发展现状和规划设计,立足实际情况,贴合产业集群发展特点配套检验检测能力,明确重点部署的领域和方向,更好地发挥政府资源调配和宏观决策的服务作用。

深圳市特检院抢占检验技术制高点:靠自主创新填补多项国内空白,与国际一流实验室合作搞尖端试验

深圳市特检院抢占检验技术制高点:靠自主创新填补多项国内空白,与国际一流实验室合作搞尖端试验
维普资讯
多项 国 内空白 ,与国际一流实验 室合作搞尖端试验
● / 讯 员 谭 羽 文 通
白 ,并 且 其 电梯 检 验 认 证 已 被 多 个 国 家 认 可 , 为 深 圳 电梯 产 业 的
机 构 之 一 , 目前 该 业 务 开 展 情 况 良 好 , 今 年 已 完 成 江 苏 赛 富 龙 钢 制 品 有 限 公 司 、 境 外 企 业
极 完 成 国 内 检 验 任 务 的 同 时 , 特 检 院还 努 力开 展境 外 检验 业 务。 今年 先 后委 派检验 人 员远赴 美 国、 日
美国奥的斯公 司与深圳 市特检 院合作进行研发试验 年 底 ,深 柳I 拥 市
有 在 用 特 种 设 备 近 年 来 , 随 着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的 迅 速 发 展 , 各 种 特 种 设 备 层 出 不 穷 , 这 对 特 种 设 备 的 检 测
已超过 1 0万 台 。 以 电梯 发 展 为 例 , 检 验 人 员 就 无 法 深 入 研 究 产 品 , 20 0 3年 至 2 0 0 6年 间 , 电 梯 平 均
要认 真落实 < 关于切 实加 强起重机 械等特种 设备安 全监察工 作的 紧急通知 > 国质检 明发 [ 0 ]2 ( 2 65 号 0
地 区重 大建设项 目作为重点检查对 象 ,查清项 目建设中使用 的特种设 备数量 、安全状况、作业人 员持证情况 检查相 关单位对有关行政许可制度 的执行 情况 ,对 发现的 问题应督促 有关单位 认真及时进行整改 ,违 反规定
配合 经济快 长 沙 支 线 天 然 气 管 道 无 损 检 测 工
速发展 开展多 作 等 大 型 承 压 项 目检 测 。 积极参与企业研发 保持检验 项授权项 目 据统 计 2 0 06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检验检测行业做优做强的指导意见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检验检测行业做优做强的指导意见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检验检测行业做优做强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日期】2021.09.10•【文号】国市监检测发〔2021〕55号•【施行日期】2021.09.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检验监管,认证认可正文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检验检测行业做优做强的指导意见国市监检测发〔2021〕5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检验检测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高技术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在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升级、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快速发展,结构持续优化,市场机制逐步完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但仍存在创新能力和品牌竞争力不强、市场化集约化水平有待提升、市场秩序不够规范等问题。

为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检验检测行业做优做强,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围绕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现代检验检测产业体系,推动检验检测服务业做优做强,实现集约化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深化改革。

坚定不移推进经营性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化改革,破除制约行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坚持创新驱动。

坚持把创新作为驱动检验检测发展的第一动力,完善检验检测创新体系,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行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坚持市场主导。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增强检验检测行业发展内生动力,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提高陕西省医疗器械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

提高陕西省医疗器械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
2 4 专 业 学 科 建 设 滞 后 .
医疗 器械 是 用 于人 民群 众 康 复 、 健 、 断 和治 疗 疾 病 的 重 要 保 诊 商 品 。医 疗 器 械 监 督 管 理 条 例 》 《 规定 : 医疗 器 械 是 指 单 独 或 者 组 合 使 用 于 人 体 的 仪 器 、 备 、 具 、 料 或 其 他 物 品 , 括 所 需 要 的 软 设 器 材 包
件。 医疗 器械在人体 体表及体 内发挥 的作用 , 不是通过药 理学 、 免
疫 学 或 者 有 关 代 谢 的技 术 手 段 获 得 , 这 些 技 术 手 段 可 能 参 与 并 但
虽 然 我 省 的科 技 型 高 校 较 多 , 没 有真 正建 设 规模 化 、 规 格 但 高 的 医疗 器 械 专 业学 科 , 而且 军 品技 术 、 民品 技 术 与 医疗 保 健 产 业 的 结合不到位 。
中, 国家 又增 加 了 我 省 电 磁 兼 容 实 验 室 的建 设 项 目。 家 的 巨 大投 国 入 , 大 大 提 高 自主 创 新 能 力 发展 的 资金 保 障水 平 。 会
3 3 应 进 一 步 加 强 产 学 研 相 关 机 构 的 联合 创新 .
目前 , 省 正 在 加 强 高校 、 疗 科 研 机 构 与 检 测 研 究 单 位 的联 我 医 合创 新 。 第 四军 医 大学 与 陕 西艾 尔 肤 公 司 联 合 开 发 人 造 皮 肤 , 如 产
我省 医疗器械产业 的专业人 才不但 自主创新 意识淡 薄 , 而且
也 缺乏 自主 创 新 的实 践 经 验 。 同时 , 疗 器 械 生 产 企 业 缺 乏 吸 引人 医 才 和稳 定 人 才 的 良性 用 人 机 制 , 才 流失 严 重 , 人 因此 在 基 础 理 论 和

检验检测行业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分析

检验检测行业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分析

检验检测行业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分析国家产业政策对于检验检测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通过对国家产业政策的分析,可以了解政府对该行业的关注程度以及提供的支持措施,从而为企业在该行业的投资和发展提供参考。

一、政策导向和定位1.1 行业地位和发展规划国家将检验检测行业定位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具有促进质量安全和贸易便利的重要作用。

政府对该行业的发展规划包括提升技术水平、加强标准建设、改进监管体系等。

1.2 创新驱动和科技支持政府鼓励并支持检验检测行业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自主研发能力。

通过研究和开发先进技术和设备,改善产品质量和升级服务水平,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

二、财政金融扶持措施2.1 资金支持和投资优惠政府出台一系列财政金融扶持政策,包括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检验检测机构和企业的技术改造、研发创新以及设备更新。

另外,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

2.2 贷款和信贷支持政府加大对检验检测行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银行增加对该行业的信贷投放。

通过提供低息贷款、贷款担保等方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三、标准规范和监管体系建设3.1 标准制定和推广政府积极参与制定和推动检验检测行业的国家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和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同时,鼓励企业采用最新的标准,并加强标准的宣传推广工作。

3.2 监管和执法机构建设政府加强对检验检测行业的监管和执法力度,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负责行业监督管理。

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市场竞争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四、人才培养和技能提升4.1 教育和培训支持政府加大对检验检测行业人才培养的投入,优化院校教育体系,设立相关专业课程,培养专业人才。

同时,鼓励企业开展内部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4.2 人才引进和激励政府制定人才引进政策,鼓励高层次人才来到检验检测行业工作。

提供优厚的薪酬和福利待遇,加强人才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五、国际合作和交流5.1 国际标准对接和认证互认政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认证机构的活动,加强国际标准与国内标准的对接,提高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医疗行业如何推动科技创新应用

医疗行业如何推动科技创新应用

医疗行业如何推动科技创新应用在当今时代,科技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医疗行业也不例外。

科技创新为医疗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推动科技创新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医疗行业推动科技创新应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科技创新能够提高医疗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如高精度的影像诊断设备、基因检测技术等,可以帮助医生更早期、更精准地发现疾病,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

其次,科技创新有助于优化医疗服务流程。

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患者可以更便捷地挂号、就诊、查询病历,减少等待时间,提高就医体验。

再者,科技创新能够降低医疗成本。

新的药物研发技术、医疗器械的创新设计以及医疗管理模式的创新,都有可能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和社会的负担。

要推动医疗行业的科技创新应用,加强产学研合作是关键。

医疗机构、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应携手合作,形成创新合力。

医疗机构为科研提供丰富的临床数据和实践需求,高校和科研机构凭借其强大的科研实力进行前沿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企业则负责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产品和服务。

例如,某知名医疗器械企业与多家顶尖医院和高校合作,共同研发出一款新型的微创手术机器人,不仅提高了手术的精度和安全性,还缩短了患者的康复时间。

这种合作模式充分发挥了各方的优势,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了科技创新在医疗领域的快速应用。

加大对医疗科技创新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

政府应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设立专项科研基金,鼓励科研人员开展医疗科技创新研究。

同时,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医疗科技领域,为创新项目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企业也要积极投入研发资金,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某制药企业每年将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投入到新药研发中,经过多年的努力,成功研发出了一种治疗疑难病症的特效药物,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此外,还应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吸引更多优秀的科技人才投身医疗行业,为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计量促进仪器仪表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和建议

计量促进仪器仪表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和建议

文章标题:探索计量促进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与建议一、引言计量作为一门科学技术,对于仪器仪表产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当前形势下,仪器仪表产业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为了更好地促进其发展,本文将探讨计量如何成为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指导,并提出一些建议。

二、计量在仪器仪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1. 确保产品质量计量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可以为仪器仪表产品的质量进行准确的评估和监测。

通过精密的测量和检测技术,可以确保产品达到一定的准确度和稳定性,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 支撑科研创新在仪器仪表产业中,科研创新始终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计量技术可以为科研实验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撑,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产业技术的升级和创新。

3. 维护公平竞争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公平竞争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基础。

通过计量技术的应用,可以确保各类仪器仪表产品在市场上的公正竞争,维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推动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计量促进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1. 推动计量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仪器仪表产业也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

应当加大对计量技术与仪器仪表产业的融合力度,推动计量技术的创新应用,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2. 强化计量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计量工作离不开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而现实中计量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

为了更好地促进仪器仪表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大对计量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从源头上保障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持。

3. 完善计量法规标准体系规范引领产业发展,计量法规标准体系的完善至关重要。

应当继续加强对仪器仪表领域计量法规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建立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规范体系,从而为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法规保障。

四、个人观点与建议在当前全球化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仪器仪表产业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

作为其发展的重要支撑,计量技术不仅在提升产品质量、推动科研创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产学研深度合作。

两项经济利好政策惠泽技术创新型企业

两项经济利好政策惠泽技术创新型企业

两项经济利好政策惠泽技术创新型企业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中国宏观调控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在今后两年多时间内安排4万亿元资金强力扶持实体经济,拉动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同时国家大力倡导科技创新,在2009年初国务院再次紧急出台了10项行业振兴规划;其中对于产业整形带动企业发展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而08年底和09年初所出台的两项经济利好政策,对于高科技企业而言,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很多行业、企业都将从政府的措施中直接受益,例如制造业行业、纺织、医疗文教、特种计算机行业等。

在民营企业中,例如深圳的研祥集团,不仅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而且在上半年保持了170%的高速增长,在各行各业低迷的时候,研祥仍是一片生机盎然。

之所以产生如此大的“反差”,是因为在政府出台的两项措施中,有很多是与研祥这样的企业息息相关的,研祥的特种计算机在这些行业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首先来看2008年的4万亿投资措施:1、十项措施中提到,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电网,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

而研祥特种计算机在很多农业现代化设施、水利灌溉、农村电网系统中起到了核心的控制作用。

2、提出要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研祥生产的特种计算机大多应用于城市基础设施中,基础设计建设投入加大了,研祥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势必会随之增加。

北京地铁工程预计在未来五年内每年新增一条线路,而这其中的地铁闸机(AFC)、自动售检票机、车载监控系统等都采用了研祥的特种计算机产品;同时,今年人大已经立法,政府投资、政府采购的时候,在同样性能、同样价格情况下优先采购本土品牌。

研祥作为特种计算机的巨头企业势必会成为政府采购的首选。

此措施的出台,必将为研祥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3、措施中提到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将环保产业作为未来十几年的发展重点。

而研祥也已经先行一步,领先同行推出了多款污水、废气排放检测装置和系统平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08年第1期 文章编号:1005-3387(2008)01-0044-47检测技术机构如何促进产业自主创新朱崇全 李 翔 于冀平 杨国武(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深圳 518055)摘 要:企业是产业自主创新的主体。

在产业自主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检测技术支持。

建设一个具有综合学科的、具有基础性/共性研究的、为整个产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公共检测技术平台,是政府促进产业自主创新的最佳方式之一。

然而,我国现有的公共检测技术机构建设存在诸多问题。

在分析了公共检测技术平台的作用与特点后,本文重点讨论了平台该如何建设、如何运作并以怎样的方式来促进产业自主创新。

关键词:检测技术;自主创新;公共技术平台0 引言检测技术资源作为科技基础条件之一,是国家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在产业自主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检测技术资源也体现为一个地区投资环境优劣的指标之一。

检测技术机构该如何更好地促进产业自主创新,受到各国政府的大力关注。

1 产业自主创新主体及其检测技术需求企业是产业自主创新的主体。

企业的最大特点是贴近市场,了解市场的需要,且能前瞻性地掌握市场发展所产生的潜在需求,使其研究开发的目标更具针对性,更能以市场为导向。

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而进行产业技术创新,可使企业尽快地将创新成果转化为满足市场需要的生产力,并能从中收回创新成本,从而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在产业自主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检测技术支持。

表现在如下方面:(1)产品(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在研发与生产之前的设计阶段就需要标准化与检测技术。

高新技术产品不同于传统产品,在产品性能、数据的接收与传送、信息网络连接上需要同其它产品兼容、适配,在产品设计时就必须进行标准化。

标准的制定,需要以现有的产业技术水平为基础,需要检测手段来评估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离不检测技术支持;(2)检测技术服务贯穿于产品研发与生产的全过程,有利于形成生产过程的标准化。

在基础研究→产品研发→产业化过程中,通过检测活动提供产品及其研制过程的质量信息,按照这些信息对产品的研制过程进行修正、优化,保证成品质量与性能的稳定。

高水平的检测手段还可帮助企业寻找最优的生产流程,达到生产过程的标准化;(3)产品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配件、组件需要进行标准体系符合性检测,以确定其与产品中的其它部件兼容、适配,这离不开检测技术支持;(4)产品成品需要进行产品标准的符合性检测;(5)通行全球的产品认证体系也需要检测技术支持。

如I S O14000认证,需环境检测技术。

产业发展所需的检测技术需求可由图1表示。

图 产业发展所需的检测技术需求——1442 公共检测技术平台的建设是促进产业自主创新的最佳方式 企业进行产业的自主创新,需要政府完善创新环境。

建设一个具有综合学科的、具有基础性/共性研究的、为整个产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公共检测技术平台,则是政府促进产业自主创新的最佳方式之一。

这是因为:1)产业创新所需的检测技术需求是综合的、多学科的。

如电子信息产业的检测需求就具有多学科综合的特点,包括电磁兼容性检测、音频/视频/射频/电信端口/电信终端界面检测、性能及可靠性检测、电学安全性检测、环境适应性检测、电声学检测、光学检测、化学有害物质检测、精密电子仪表的计量检测、原器件及原材料的精密几何量检测等。

若这些检测能力全部由某个企业投资建设,仅化学检测实验室、电磁兼容(EMC)实验室就各要数千万元的投资,要满足全部检测需求至少需上亿元的投资,一般企业不可能具备这样的能力。

公共检测技术平台可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2)产业创新所需的检测技术需求大量是共性的。

如电子信息、医疗器械、光机电一体化等产业的共性检测有化学安全性检测,电学性能检测、电学安全性检测,电磁兼容性检测、环境适应性检测,声学检测,光学检测、精密仪表的计量检测等。

不同产业中有如此多的共性检测需求,这是检测技术平台与其他研究型技术平台的显著区别。

产业技术创新还需要个性的检测技术需求,如医疗测试仪器检测就包括超声检测、医用放射性检测、生化指标检测、压力检测等。

不论是共性的还是个性的检测技术需求,若企业建设全面的检测能力,仅为企业自已服务,就会出现业务不饱满、投资闲置的现象。

公共检测技术平台可实现检测资源的最大效率的利用;3)产业创新需要基础性、前瞻性的检测技术。

随着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激烈的竟争,产品技术不断更新,产业升级不断加快,为了在激烈的竟争中获得发展,企业产品生产的专业化分工愈来愈细,这促使企业只能在限有的技术领域、以最快的时间开发产品并尽快地收回投资。

而产业创新所需的基础性、前瞻性的技术(包括检测技术)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但对未来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企业不可能在产业发展所需的基础性、前瞻性的检测技术方面进行投资,而公共检测技术平台正可以发挥所长;4)产业创新需要政府利用公共检测技术平台来规范社会经济秩序、保护知识产权和创新环境。

在维护产业国家安全、公众卫生健康、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全社会都离不开公共检测技术平台的技术支持。

在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公共检测技术平台也可发挥十分重大的作用。

通过平台提供充分可靠的检测数据,政府部门也才能真正做到科学管理、依法行政。

我院对深圳4000家不同类型的工业企业(包括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模具制造、光纤制造、精细化工与石油产品、新材料与环保等产业)进行了调查,发现86.7%的被调查企业对公共检测技术服务有需求,具体表现在研发测试、原材料检测、产品研发测试、产品质量控制、认证测试、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等方面,反映了我市工业企业对公共检测技术服务的依赖程度相当高。

深圳工业中,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其资金、信息、人才有限,研发能力不强。

借助公共技术平台的技术支持,中小企业就可弥补自身发展条件的不足。

然而,我国现有公共检测技术机构建设存在诸多问题。

政府所属的检测技术机构多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部门所有、条块分割,这样导致机构功能交叉、检测设施重叠、低端能力重复、高端技术空白,许多高新技术检测需求不能满足。

以企业为主体建设的公共技术平台,由于担心产品关键技术和商业秘密泄漏,企业不愿也不可能将产品的研发、检测拿到以其它企业为主体的公共技术平台进行测试,从而地使公共技术平台的“公共”作用得不到发挥。

因此,目前大部分以企业为主体的公共技术平台只是作为企业的“自有”实验室。

公共检测技术平台该如何建设、如何运作并以怎样的方式来促进产业自主创新,成为政府目前十分关注的问题。

3 公共检测技术平台建设模式思考公共检测技术平台建设是为政府行政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为产业自主创新提供发展动力、为企业产品质量提供帮助、为我国产品的国内外市场准入提供技术服务、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依据。

为保公共检测技术平台发挥如上作用,平台应具有如下特征:(1)政府主导。

为保证平台为政府、社会、消费者提供公共技术服务,国外对公共检测技术平台的建设和发展非常重视,大多由政府主导,且投资巨大。

如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 I ST)的主要经费来源为财政预算拨款,2006年预算达9.3亿美元。

欧盟国家的公共检测投入也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如比利时的公共检测机构的政府投资达到了%;()公益性。

为维持—5—10024平台正常运行,不依靠政府长期资助,平台可适当收取检测服务费,以维持平台的日常运转。

但平台服务收费应体现公益性,不以赢利为目的。

随着平台技术服务量的扩大,平台运行创造的利润可以用于再投入,主要是更新设备,以保持平台的先进性。

这样,平台可通过自我积累来解决资金的不足,无需政府不断“输血”,增加纳税人的负担;(3)综合性。

由于不同产业中检测需求的共性与交叉,若将不同产业的检测技术建设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平台,就有利于整合资源,不搞重复建设,大大节省政府投资。

学科综合的检测技术平台,也有利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信息互动,有利于边缘学科的发展,有利于新的检测技术成果的出现。

此外,由于产品检测需求的多样性,只有学科综合的公共技术平台才能提供一站式的综合检测技术服务;(4)专业性。

平台应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合理规划专业建设,将基础性、前瞻性、共性、关键性的测试领域或检测项目作为建设的重点,加大投入,按国际一流的水准来进行建设,才能更好地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

国际上对公共检测技术平台的投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1)政府实验室方式。

实验室主要在行政执法、司法鉴定、医药卫生、食品安全、环境保护、法医学、动植物检疫、消费品安全等方面为政府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实验室由政府直接设立并运作,大多实行政府全额财政预算,基本不参与市场竞争。

代表实验室有美国F DA、FCC、EP A及加拿大食品检验署;(2)半官方独立检测机构(公益型)方式。

受政府授权或委托承担法定业务,机构的主要业务范围涉及安全及卫生,重点为公共事业、公众和企业的研发服务,兼营商业检测,市场份额相对稳定。

投资主体主要是政府或国有股份,为非盈利公益性质,经费来源依靠政府拨款、业务收入等。

如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英国国家物理研究院(NP L)、加拿大CS A集团。

(3)独立商业实验室方式。

实验室主要业务面向市场,承担小部分政府委托业务,以盈利为目的,以国际贸易中的公证检验为主业,呈国际化、集团化形态。

代表机构有SG S、英国I ntertek等。

在公共检测技术平台的三种方式中,只有政府实验室、半官方独立检测机构才具有长期为社会服务的公益性质,才具备为产业创新与发展提供前瞻性、基础性、共性技术研究的机制和条件,因为这些工作需要政府部门长期、有效的资金支持。

商业实验室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完全以检测市场为导向来进行检测能力建设,不会进行投入大但收益不明显的前瞻性、基础性、共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不具备公益性质。

进一步将政府实验室、半官方独立检测机构进行比较,可发现政府实验室因其工作量和机构收入没有关联,机构的服务意识、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不高。

而半官方、非赢利的检测机构,资产归政府所有,向社会提供有偿的服务,每年的收入用于支付职工工资、激励以及机构的发展性再投入,可大大地提高了机构服务的意识和积极性,是公共检测技术平台建设的最好方式[1]。

国际上公共检测技术机构的管理模式有如下四种:(1)政府所有,政府管理,即所谓的“G OG O”(G overnm ent O wned G overn m ent Operated)模式。

以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 I ST)为例,其院长由总统任命,每年的运作经费有80%左右来自国会拨款;(2)政府所有,委托管理,也就是“G OCO”(G ov2 ernment Owned Contr actorOperated)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