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化学科总结
2007年全国普通高考《考试大纲》各学科解读
2007年全国普通高考《考试大纲》各学科解读语文:夯实基础,提高能力考生切盼已久的《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新鲜出炉了。
与2006年相比,有显著变化。
学习、研读新考纲,明确今年高考可能的变化,以确定复习策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认识:夯实基础今年与去年相比在字音和字形识别的要求上,都加了“常用字”的限制,增加了内涵,缩小了考查的范围,将考查的对象限定在2500个常用字的范围内。
这种变化体现了不鼓励考生钻研冷僻字、繁难字,同时也引导考生不追求偏题怪题,多关注常用字,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的态势。
提高能力《考试大纲》仍然体现了对考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视,对写作的能力要求更加具体,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
比如在“有文采”一项中,原来有“词语生动”“文句有意韵”的提法,很笼统。
现在以“用词贴切”取代了“语言生动”,以“有表现力”取代了“有意蕴”。
一方面降低了难度要求,另一方面体现了对写作语言的表达能力的重视,体现了反对追求华美,追求词藻堆砌的不良文风,要求考生努力做到语言与内容的统一。
养成规范在写作的“丰富”一项中,多了“论据充实”四个字,这主要是针对议论文而言的。
虽然“论据充实”是写作议论文的必备素质,但今年进一步加以明确,体现了对议论文写作的规范要求。
考试时一旦选择了某种文体,就要具有此种文体的特点,不能写“非驴非马”“四不像”的作文。
展示个性在写作能力“综述”中,“常见应用文”修订为“常见体裁的文章”,可选择体裁的外延扩展了,表明除了书信等应用文,对戏剧、诗歌等文学作品的体裁也予以认可。
这对于在文学写作上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无疑是个利好消息,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
物理:遵循考纲,把握复习重点2007年高考《考试大纲》物理部分与2006年相比没有变化,只在“题型示例”中分别增加了两个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
它体现了近几年高考物理在“稳定中求发展”的命题原则。
但是今年的《考试大纲》与三年前相比,变化还是比较大的。
2007年10月全国高考理综卷(浙江卷)化学试题分析
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卷(浙江卷)化学试题分析一、对化学试题的总体评价1.紧扣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考试范围和能力要求化学试题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均无超越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重点对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主干知识进行了考查。
虽然有教师提出在27题中有CO32-和Al3+在溶液中的反应涉及到所谓的“双水解”,似乎是考纲边缘知识,但从本题解题要求来看,并不需要考生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即便考生将该反应理解为CO32-和Al3+反应生成Al2(CO3)3,也不会影响该考生的解题和得分。
若平时教学中让学生死记CO32-和Al3+反应会产生沉淀和气体,反而会对本题解题造成阻碍。
除此之外,其余各题均为考生所熟悉的知识内容。
“理综”的化学试题较好地体现了对学科能力的考查,全卷中只考查“是什么”的题、只要求学生单纯通过回忆和再现知识能解的题几乎没有,各题均较好地提供了一个问题背景,要求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
第II卷中26、27、29题均需考生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做出正确的推论,28题较为全面的考查了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
2.尽可能增大知识覆盖面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化学学科知识内容分布表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总分108分,其中客观题(选择题)8题,每题6分,共48分;主观题4题,每题15分,共60分。
上表列出了这12题的知识内容和分值,试题涉及中学化学全部25个知识点中的19个,占76%,覆盖面较广。
与2006年比较五大知识块分配比例对照:由于有的题中知识点是相互交错的,可以认为化学中的五大知识块近年来相对保持稳定。
3.试题平稳,难度适中全卷化学试题题型常见,知识分块清晰,保持了较好的稳定性。
对卷II中四道化学主观题进行统计,各题的难度值如下表: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化学主观题四个大题得分情况:平上。
由于没有采集到卷I中化学试题的得分情况,无法对全卷的化学试题难度做出统计。
但考虑到卷I中有两道化学选择题(第10题、第12题)有一定难度,所以估计07年理综卷中化学题的总难度要略大于前三年。
2007年高考备考总结
深化课堂改革,加强学科研究,提高备考效率——怀集一中2007年高考备考工作回顾过去一学年,怀集一中在推进学校规模建设的同时,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的办学理念,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我校高三级全体师生通过共同努力,团结拼搏,在07年高考中又取得了辉煌成绩。
全校上显示桌面.scf省专A线以上人数达1598人,其中上本科线以上人数927人,稳居全市重点中学第一名。
高三奥赛班徐添华同学取得总分659分、综合科单科满分150分的优异成绩,成为肇庆市理科总分状元和全省综合科单科状元。
全县上省专A线以上人数为1647人,稳居全市第二名。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怀集一中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点、行之有效的高考备考模式,保证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高考成绩每年跃上一个新台阶,受到上级的肯定和表彰。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着力营就紧张、活泼的高考备考氛围。
新一届的县委、县府领导班子以及县教育局的领导高度重视怀集一中的高考备考工作,他们多次亲临我校指导备考,并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极大的鼓舞了士气,激发了全体高三教师的工作热情,有力的保证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我校新一届领导班子充分的认识到学校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作为我们这一类的县级重点高中只有尽可能多地向高等院校选送更多的高素质毕业生,才能更好地向上级交待、向山区人民交待。
夺取高考胜利,始终是我们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几年来,学校不断完善高考工作层级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学校教研室、学术委员会、备课小组的积极性,部署、安排、协调全校的高考备考工作,并督促检查各项措施的有效实施,各备课小组进行经常性的学科研讨和经验交流,形成了层层促进、一级促一级的层级管理责任制。
几年来,我们的备考工作一个成功的地方就是组织落实、措施得力,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保证高考备考工作自始至终紧张、有序推进。
我们还根据学校毕业班年级多、教师多、学生多的实际,在营造整体备考气氛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各年级的积极性,动用各年级的资源,利用校会、级会、班会、校园广播、板报墙报宣传等向人们宣传质量意识、竞争意识、拼搏意识,培养正确的质量观、压力观,形成自上而下互动的高考备考氛围。
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I卷化学试题分析
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I卷化学试题分析及2008年高考趋势、复习备考策略的探讨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李素荣一、2007年全国理科综合试题(I)化学试题评价2007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I)卷化学试题符合《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要求,没有偏题、怪题。
试题难度适中,总体难度比去年略难,其中选择题比去年要难一点,大题中两道无机推断题比去年要难推断一些,而实验题难度与去年持平,有机题比去年要容易。
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所应具有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2007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I)卷,和2005年、2006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I)卷相比,从试题结构、内容要求及试题难度都保持了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从考试中心来说,高考命题追求一定的稳定性,2008年也会遵循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一)、试卷结构试题模式基本稳定化学试题分值108分,其中I卷6~13题共计48分,Ⅱ卷26~29题共计60分。
26、27两道无机推断题,28题为实验题,29题为有机题,试题在模式上继续保持相对平稳的态势,与05、06高考试题几乎完全一致。
(二)、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I卷化学每题考查内容、分值及难易程度表(三)、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I卷化学学科知识内容分布表19个,占76%,知识点覆盖率还算比较高,本卷几乎涵盖了化学学科的所有主干知识,五大块内容都覆盖了。
20 07年的化学试题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的考查有所增加。
化学计算有所削弱,而且都放在选择题中,只注重计算的基本方法与技能,没有繁琐的运算,数据处理简单。
(四)、试题评析1、选择题部分考查的内容是中学化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2007—6)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C.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
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复习建议
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复习建议一、对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试卷(浙江卷化学部分)的分析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试卷(浙江卷)(以下简称“全国I卷”)化学部分继续保持了近年的题型呈现方式,试题难度也基本稳定。
总体感觉既似曾相识,又推陈出新。
试题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紧扣大纲,考查主干“全国I卷“涉及的知识内容均没有超越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重点对中学化学的基础内容、主干知识进行了考查。
虽然有教师提出在27题(试题及相关分析见下文)中有CO32-和Al3+在溶液中的反应,涉及到所谓的“双水解”,似乎是考纲边缘知识,但从本题解题要求来看,并不需要考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便考生将该反应理解为CO32-和Al3+反应生成Al2(CO3)3,也不会影响该考生的解题和得分。
也有教师对该题中HSO4-的出现提出质疑,但由于NaHSO4系高中化学常见物质,其水溶液的强酸性以及SO42-的相关性质均为考生所熟知,且解推断题时可依据排除法和遴选法大大缩小目标范围,因此,如果考生对本题所涉及的主要离子的性质较为熟悉且具备较强的推理能力,NaHSO4的出现也不至于对考生解题产生太大的障碍。
除“全国I卷“选择题部分着重考查化学基本理论外,非选择题部分第26、28、29题对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基本实验原理和技能、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以及有机化合物之间的相互反应的考查,都很好地体现了考试大纲的主体要求以及化学学科的主干知识(见表1)。
另外从粗略统计看,近四年高考理综化学部分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也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这样做更有利于全面检测考生对化学学科知识的整体掌握情况(见图1)2.关注经典,突出推理化学学科经典试题在考查重点知识以及化学应用能力方面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因此经常被引用和借鉴,近年高考的一些化学试题常常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实际上就是这些经典试题的回归所致。
纵观“全国I卷”化学部分,第7题、第28题明显改编自全国高考化学试卷1997年第18题、1991年第32题(见表2)。
2007年高考化学(广东卷)考试分析报告
2007年高考化学(广东卷)考试分析报告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肖常磊2007年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后进行高考的第一年,也是广东省高考化学科自主命题的第三年。
2007年广东省高考化学试卷体现了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科考试大纲》以及广东省考试院相对应的《考试补充说明》等文件的要求,立足于能力考查,同时注重综合考查考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较好地反映了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理念,较好地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
该份试卷从命题思路到试题设计,都体现了高考选拔性的要求以及有利于推进中学化学新课程逐步深入的需要。
现对2007年广东省高考化学试卷和考生答题情况分析报告如下:(一)试卷设计1.题型结构2007年广东省高考化学试卷继续沿用了前几年的大致题型结构,即选择题、实验题、无机题、有机题四大题型,其中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分单项选择和不定项选择,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依次分为实验题、无机题、有机题等。
与前几年相比,2007年试卷的试卷题型结构主要变化之处是:(1)相对弱化化学计算能力的要求,取消了计算类型的大题,将化学计算的考查内容分散到其它题型中去;(2)题目分为必做题与选做题两大类,分别就“有机化学基础”和“物质结构与性质”两个选修模块设置的选做题,两题的内容、难度、能力要求、设问方式等方面都对称设置;(3)实验题、无机题、选择题等题型中都突出了对新课程所要求的“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近三年的高考化学试卷题型及赋分值对比见下表:近三年化学试卷题型及赋分值对比各题型分值及比重从以上两表可见:2007年试卷中选择题的比例接近全卷分值的一半,与2005、2006年基本相同;将有机题(必做)的比例适当减少,而在选做题中专门设置了一道有机化学模块的题目,这样对选修不同高中化学课程模块的考生相对公平。
2.考点分布2007年广东省高考化学试卷的必做题考点分布大致如下表:从上表可以看出,试卷中的考点安排有两个主要特点:(1)考点范围比较广泛,占考试大纲规定内容的比例大致超过90%。
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卷Ⅰ化学质量分析.doc
基础和能力并重平稳和规范突出(提纲)——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卷Ⅰ化学质量分析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一、总体评价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卷Ⅰ化学试题符合《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要求,以主干知识和学科内综合为主,注重考查化学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没有偏题、怪题现象,难度适中,区分度较好,有利于各类高校选拔合格新生,对中学化学教学有较好的正面导向作用。
但试题较传统,联系实际较少,与新课程理念要求有一些距离。
二、试题分析(一)试题特点1.符合《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要求,没有偏题、怪题现象,发挥了高考应有的“考查”功能,同时也保持了多年来高考化学命题的传统。
调查结果显示,国家考试中心的理综卷Ⅰ(湖北卷)化学部分总体讲,受到广大化学教师的肯定。
2.仍然突出考查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中学化学教学有正面指导作用。
今年的全国理综卷Ⅰ(湖北卷)化学试题涉及到的所有知识点和技能点全都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主干知识和基本技能,也都是我们平时反复强调和训练的一些知识点和技能点。
3.继续体现了学科内综合的特点,完全摒弃了学科间的综合。
但学科内板块间的综合程度与2005年、2006年差不多,但不如2004年。
4.试题突出了对能力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所应有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尤其突出了对化学科学基本素养、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考查。
如注重化学用语使用、推断题和框图题中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以及大部分的选择题的计算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查等。
5.试卷长度适中,试题语言精炼,文字表述较清楚、简洁,意图表达较准确,试题的阅读量和书写量都不大,但思维量不少。
在理解题意和阅读方面没有给学生设置特别的障碍,相应地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
6.试题难度适中,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
在理科综合试题中,化学试题难度对整套试卷的难度控制起到了平衡的作用。
7.试题对学生规范答题要求较严,如大小写、结构式对位、答题完整性、准确性等都要求较严。
07年化学高考试题分析
07年化学高考试题分析07年的高考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但其中的化学试题仍记忆犹新。
去年的高考化学试题遵循《考试大纲》,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立足基础,注重能力,引领课改。
在注重对化学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重要方法考查的同时,突出了对信息整合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试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1.强调主干知识,覆盖面很大。
试题十分注重考查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化学必做题仅10题,但却涉及了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与离子共存、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热化学、电化学、化学平衡、常见金属元素及化合物、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化学基本实验原理及操作、化学基本计算、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等内容,基本涵盖了高中化学的主干知识。
特别是选择题,所设置的选项有较为广泛的情景,一个题目中涉及到不同知识内容或同一知识点的不同角度,有效地检查了学生对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思维的敏捷性。
2.试题平和新颖,难度适中(1)平和新颖。
试题形式与样题一致,改变了过去多年Ⅱ卷以物质(元素)推断题、填空题、实验题等为主打题型的形式,采用以实际情景为依托、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融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理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等于一体的综合考查方式。
(2)难度适中。
试卷在三类试题中体现出明显的层次性:必做试题中的选择题基础、新颖,知识覆盖面大,侧重于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相对比较容易;必做试题中的填空解答题侧重于化学学科能力的考查,难度相对较大,有利于区分不同层次的学生,突出了试题的选拔功能;选做试题模块特点鲜明、重点突出、难度适中,对高中化学选修课的开设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以上是我的一点拙见,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2007年高考工作总结
四、突破策略
1.运用减数分裂图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2.出示染色体和基因的遗传图解进行讲解。
五、说教法
本节课所采用的是问题---探究的教学 方法,配合现代化多媒体手段,运用质疑、 启发、观察、归纳等方法,渗透直观教学, 帮助学生历经“提出问题——构建假说— —验证假说——获取结论”的科学过程。
教学过程中不可因为强调科学方法,而顾此失彼的几点:
3、关注概念教学、建立概念体系、揭示因果关系:本节
课遗传概念、术语很多,可以说就是由一系列概念组成的严 密的逻辑体系,概念是学习新知识的阶梯,扫清本课繁多的 概念障碍,使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坦途,为了整合全课,巩 固教学目标,反馈教学效果,师生一起总结和归纳,让学生 深刻理解分离定律的实质,就必须让他们建立相关概念并揭 示概念之间的关系:
遗传的基本规律
(一)基因的分离定律
说课教师: 学 校:
李 国 莲 克拉玛依第十三中学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基因分离定律是遗传学的奠基性规律,是“减数分 裂--受精作用--个体发育--遗传的物质基础--三大遗传 规律--可遗传的变异”这条主线上重要的环节,它承上 启下,上减数分裂是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下自 由组合定律又是在基因分离定律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尤 其是孟德尔选择正确的实验材料,从简单问题入手,利 用统计学方法和思路解决复杂问题的科学探索过程。对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想象力、实际操作能力等有重 要作用。
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环节中的体现
2、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通过低起点、小口径, 从具体到抽象问题的尝试,不仅为新知找到了良好的 生长点,还能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认识到实验 结果可重复出现,其中必蕴含规律性。 问题 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如何设计豌豆的杂 交实验? 问题 2、如果改变父母本请预测子一代结果如何?
2007年广东高考化学科考试说明解读
名师指津《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以下简称《考试说明》)在大家的热切期盼中出台了,仔细阅读内容,确有一些东西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以下是笔者的一些体会和看法,仅供参考。
《考试说明》命题指导思想明确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新大纲降低了难度,在新课标的学科知识范围内做了减法,尽可能地减轻学生的负担。
在维护统一考试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反映了新课标教学中倡导的这种多样性和选择性,可以较好的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总的来说,新的《考试说明》能较好地与高中新课程改革进行有效的衔接,应该能够很好地检验高中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
试卷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考查必考内容,必考内容涵盖“化学1”、“化学2”、和“化学反应原理”三个模块的内容;选做题考查选考内容,选考内容包括“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两个部分的内容,考生从中任选一个部分的试题作答。
题型包括选择题(70分)和非选择题(填空与问答题,80分),其中选择题分两大题,共20小题,均为必做题;非选择题包括7个题,共70分;最后为选做题,包括2道题,各10分。
考试内容比例分别为: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约45%(67.5分),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约18%(27分),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约8%(12分),化学实验基础约20%(30分),选考内容中《物质结构与基础》和《有机化学基础》各约7%(10分)。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是考查的重点,考生在进行复习时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近年常考的知识点更是重中之重。
比如:(1)阿伏加德罗常数;(2)氧化还原反应;(3)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4)离子共存;(5)溶液、离子浓度及其转变;(6)相对原子质量及同位素问题;(7)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和性质、核外电子排布;(8)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9)弱酸的电离平衡;(12)盐类水解、离子浓度关系(包括大小比较);(13)溶液的pH及其计算;(14)原电池、电解池及电化学腐蚀等。
2007的年广东高_考化学科考试说明解读
112007年广东高考化学科考试说明解读一、 2007年高考化学考纲与2006年高考化学考纲的比较二、《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化学科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共由“命题指导思想”、“考核目标和能力”、“考试范围与内容”、“考试形式”、“试卷结构和题型”、“内容比例”、“试题难易比例”、“题型示例”等八部分内容构成。
今年的《考试说明》与2006年的相比,在许多方面均发生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重要变化,现择要解读、说明如下。
Ⅰ、命题指导思想《考试说明》的“命题指导思想”符合选拔性的规律与要求,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反映化学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考查考生创新意识。
它从宏观上对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价值取向,以及命题遵循的基本原则等,作了明确规定。
《考试说明》的“命题指导思想”明确指出:2007年全国普通高考(广东卷)化学科考试的命题是以《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科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和《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为依据的。
尽管2007年高考我省将完全自主命题,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完全放手“另行一套”,而是必须要与教育部制定的“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的基本精神和要求,紧密地统一在一起。
鉴于教育部《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全部是根据普通高中化学科新课程标准来制定的,所以,未来的高考命题在实质上仍然会高度体现和落实新课程的基本精神和要求。
《考试说明》的“命题指导思想”规定:“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化学具体问题的能力,注重测量自主学习能力。
”它表明试题的基本取向是“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强调占“主导”地位的“能力测试”是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上进行的。
《考试说明》的“命题指导思想”规定:“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重视对考生化学学科素养的全面考查”。
2007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分析
2007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分析2007届化学科任教师李学斌2007年全国卷(II)理综化学试题紧扣考试大纲,很好地体现了遵照《考试说明》的命题依据。
题目不偏、不怪、难度适中,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依托,注重考生能力的考查,有较好的区分度。
和去年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1、试题结构和去年布局相同,仍是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周期表,元素化合物,实验,有机占据四大题位置,且答案仍有一定的发散性。
2、试题感觉比去年难些,第9、10、12三题选择题学生做起来感到有点吃力,二卷的26题,27题有一定难度,是能力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突破口不太明显,构成要素比较多,需要反复联系组合比较筛选才能得出答案。
不少考生反映,他们在考试中卡在这两个推断题上的时间较长。
3、试题回归传统,不回避常规题型、传统题型,甚至都不回避高考曾经考过的题目,有的还是课本上的题型。
比如27题就和高三化学课本第89页的习题二的题型相同;而28题则是根据1991年高考题第32题改造而成的。
虽不回避,但改造过的题目难度都要大于原题。
没有比较新颖的题型,常以信息题出现的有机题也向传统题型靠拢,全卷化学试题的面孔和平时的练习几乎相同,但有些题深入分析后才觉得有点难以对付。
没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较高的分析思维能力是无法完成的。
4、试题有意回避了工业生产、能量和实验设计尤其是其中的实验探究等一些大家看好的新教材中的重点内容,知识覆盖面并不大,学科内综合力度也不高。
一些热点物质,像过氧化钠、碳酸氢钠、铁、氧化铁、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硫酸亚铁、硫酸亚铁铵、氨气、铵盐、硝酸、氯气、氯化氢、乙二酸、乙醛、乙炔以及油脂、糖类、蛋白质、胶体等的性质或制法用途等没有涉及。
但试题所及的知识都是些重点的主干知识,而且有些知识点的考查的力度还比较大,这好像是这几年理综卷化学试题命题的比较稳定的思路。
像去年的化学方程式的考查力度就很大,而今年化学用语则转向对化学式、分子式、结构简式的考查,而且力度也比较大。
海南2007-2013年高考化学知识点分析
4 6(仪器连接顺序 21 3);11(4)17 16 (测量结晶水 4 10(4) 4 4 3(同素异形体、 同位素3)13 12 (9) 4(3);12 (4)
7
4(元素符号的 读取3)13(碱 12 性、最高价氧化 物等9) 9(4) 4 6(阳极反应式 3);12(4) 7
13(氮8)
8
3(实际电解物 质3)10(电镀 4)16(9)
8(4) 7(4) 18-2(第四、五 问)
4 4
8(4)8(14)
22
16(8)18-2 (14)
22
18-2(14)
14
15(第二问) 7(氧化性还原 性4) 4
有
有 6(还原产物3) 3
有
7(弱电解质浓 度比较4) 18(第四问) 1(3) 1(3) 18-1(6) 3 6 3 1(3) 有 2(3) 3 3 2(3) 有 有 1(沸点3)
11年
12年
13年 有
10(4) 18-1(6) 5(3);11(活 化能计算4) 3(3) 2(量筒的读法 17(氨气还原氧 11 3);9(工业分 化铜11) 析4) 10(4) 4 2(3);4(混 合溶液浓度计算 6
4 6 7 3
7(4) 18-1(6)
4 6 9(4) 5(3) 4 3
8(4) 4(3)14(9) 17(9) 12(4) 11(粒子数比较 4)
4
3
3
08年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气体分子数、 物质的量、摩尔 质量3);5 (3) 18(氢个数比 3) 8(根据键能3) 6 3 3
09年
8(失电子数、 粒子数、电子数 3) 18-1(3) 12(3)
《研究2007年化学学科试题,应对2008年高考》
《研究2007年化学学科试题,应对2008年高考》——有关校本课程的结题报告高三化学组马现伟在学校各级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经过2007~2008学年的高三化学组的全体老师的努力下,在08届高三理科班的密切配合下,我们高三化学组的全体老师认真研究了2007年各地的化学学科试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应对2008年的高考。
下面就“2007年各地的化学学科试题的特点及应对2008年的高考的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总结。
一、2007年山东省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学科试题分析2007年理科综合测试为实施新课程高考第一年,试卷内容形式有较大的变化,分学科的主干知识考查仍是此卷的重点,但考点分布及赋分值有较大变化。
就化学学科而言,以问题为中心注意联系实际,打破常规的命题形式,体现推陈出新的思想,试题内容独特、新颖,所考查的大多仍是往年考试的“热点”知识。
试卷取材方面与往年相比仍保持了相对稳定,题型则多属于各块知识的融合,单一的试题出现较少。
化学试题遵循《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要求,试卷注重体现新课程理念, 试卷排布与题型样式与考试说明中样题一致。
试题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为背景,注重学生信息处理和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基本能力的考查,尤其加强实验探究能力、科学创新意识的考查,发挥了化学学科在理综测试中的作用,对中学化学教学有较好导向作用。
试题较全面覆盖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重视学科内综合;注重处理必修、选修,必考、选考内容的关系。
三道选做题的难度基本一致,较全面考查了模块重要知识点和模块重要思想和方法,综合性比较强。
试卷难度较往年增大,没能保持试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部分试题文字叙述不顺畅,应答要求不明确,造成区分度降低,个别试题答案不全面。
(一)、试题特点:2007年普通高考理科综合测试山东卷化学部分共包括7个选择题和4个非选择题,其中选做部分3选1,共计78分,占全卷总分的32.5%。
历年高考国高考理国高考理综卷(I)化学试题的评价
全国高考理综卷(I)化学试题的评价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卷(I)化学试题,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难度适宜,体现了理综试题稳中求进,稳中求变的命题原则。
既保持了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特色,又表现出课程改革的特点,既有利于高校选拨人才,又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
从总体上讲2007年理综卷(I)表现出以下特征:1、试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注重基础,重视能力考查。
如第6题考查了社会热点环境问题中如何减少燃煤时SO2的量,酸雨的定义,空气中臭氧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含磷合成洗涤剂问题,每一知识点都源于课本,并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如第11题既考查了制取氧气的基本反应及化学议程式的书写,又考查了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
第13题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浓度对速率的影响以及化学平衡的移动问题,虽然这道题难度不大,但把化学平衡这部分内容除计算外全部考查到了第7、8、9、10、12题,着重考查了学生运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突出主干知识,重视实验考查,体现课改理念。
2007年化学试题,突出了主干知识的考查,化学基本概念、重要的化学反应、离子反应、原子结构知识、元素周期率的应用,平衡移动原理、电解原理、重要化学物的性质和制法、化学实险操作及设计,几乎都涉及到了。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化学离不开实验,在历年的高考化学试题中,对实验都给予了高度重视。
2007年化学试题28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实验设计题,该题在考查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同时,突出对化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的考查,突出了对推理能力、综合实验能力的考查。
通过6个小问题的解决,从实验原理、实验步骤、装置的选择、方案的设计、实验现象的描述等几个方面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相关知识和实验能力,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色和魅力。
3、遵循命题原则,重视方法考查,降低数学要求2007年化学试题在突出综合应用知识和能力考查的同时,强调对化学思维能力和思考过程,对信息加工能力、推理能力等有所考查。
[2007年高考试卷全面评析]化学
[2007年高考试卷全面评析]化学(2007-06-09 02:23:56)出场教师:石家庄一中赵金伶采写:本报记者许静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卷化学试题不偏、不怪、难度适中,很好地体现了遵照《考试说明》的命题依据。
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依托,注重考生能力的考查,应有较好的区分度,且既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也有利于落实中学的新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
2007年理综化学试题有以下特点:■注重考查学科主干知识试题涵盖了溶液pH、电离平衡、电解、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元素周期律、离子反应、有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化学实验等主干知识。
■注重基础知识,强调能力考查2007年化学实验题(28题)源于教材,但不是简单的课本实验的再现。
不仅考查了考生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离、提纯、鉴别的能力,也考查了考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该题看起来不很难,但要准确无误地正确解答,拿满分也不容易。
■注重考生的素质教育第6题考查了考生应用所学化学知识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可以激发考生深入从事化学研究的兴趣。
另外2007年理综试题化学部分Ⅱ卷26-29题,每题分值均为15分,与2006年不同,但与2005分值分布相同;2006和2007年有机化学试题均考到有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这一知识点通常是考生的难点。
还有,强调主干知识,不等于面面俱到,某些通常认为“热点”的知识点,如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和书写、铁的化合物等内容都没有考到,这不等于说明这些知识不重要,而是说明理科综合能力考试侧重于考生学习潜能的考查,不强调知识的覆盖面。
1、对格式的要求知网学位论文检测为整篇上传,上传论文后,系统会自动检测该论文的章节信息,如果有自动生成的目录信息,那么系统会将论文按章节分段检测,否则会自动按每一万字左右分段检测。
格式对检测结果可能会造成影响,需要将最终交稿格式提交检测,将影响降到最小,此影响为几十字的小段可能检测不出。
2007年高考化学科总结
2007年高考化学科总结2007年高考已落下帷幕,08年的高考复习又摆在了我们眼前,回首07年的高考和备考过程,感概良多。
一、2007年高考试卷特点2007年广东省普通高考化学科命题,严格执行化学考试大纲及其考试说明,遵循选拔性考试的规律与要求,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反映化学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体现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和选择性。
试题以能力立意,考查考生对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试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通过对考生化学科学素养的全面考查,为高校选拔出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学生。
化学科试卷共六大题,29小题;其中选做题2题。
必考内容涵盖考纲考点95%;选考内容对考纲考点覆盖率约60%。
各专题考查内容比例符合考试说明要求,整卷阅读量适中,以中等难度试题为主。
试题以能力立意为核心,注重对能力的全面考查;注重体现新课程的基础性和综合性特点;关注化学科学与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联系;注重试题的一定开放性与探究性,着重考查学生提出假设与实验设计能力。
体现课程多样性与选择性的统一。
二、2007年高考成绩统计和分析在07年高考中我们学校化学科单科平均分101.82分,参加考试人数212人,最高分126,各分数段人数:130~120分数段共7人,120~110分数段共63人,110~100分数段共63人,100~90分数段共44人;90~80分数段共24人,80~70分数段共6人,70分以下共5人。
从成绩分布看来,高分层分数不高,人数不多,中间分人数太多,无法向高分层分化。
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学生答题不够规范,造成失分严重所致。
三、2007年高考备考做法回顾07年的备考过程,我们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多方学习,采取了全方位的复习策略。
1、复习模式:“系统分块复习→专题指导→综合模拟”的复习模式。
综合性——2007年高考化学的亮点
20222426283001020304050V 1 / mL温度 / ℃综合性——2007年高考化学试题的新亮点广东深圳市宝安区教育局教研室 518101 左香华综合性是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后的首届高考化学试题的一大亮点。
本文以实施新课程改革后的四个实验省区的高考化学题、理综试题中的部分化学题为例进行解析并作适当说明。
例1.(广东卷第14题)将V 1mL1.0mol/L HCl 溶液和V 2mL 未知浓度的NaOH 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 1+V 2=50mL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B . 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能转化为热能C . NaOH 溶液的浓度约为1.0mol/L D. 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解析】图中为加入不同体积的盐酸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这里发生的化学反应为酸碱中和反应,且为放热反应,表明化学能可转化为热能。
分析各个选项,22℃为二溶液混合时的初始温度,并非环境温度,故A 错误;当V 1==30mL 时,V 2==20mL ,若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c ,据中和反应知:30mL ×1.0mol/L==20mL ×c解得:c==1.5 mol/L ,故C 错误。
该反应中生成了水并放热,但其逆命题并不成立。
如Ba(OH)2·8H 2O 与NH 4Cl 发生反应有水生成,却是一个典型的吸热反应。
还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铵、碳酸铵的受热分解均有水生成,也不是放热反应。
综合以上分析,答案为B 。
【点评】本题考察的知识点有中和反应、化学反应热效应、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实验数据的表示方法;考查的能力包括对考题给予信息的分析整合能力、对图中所给数据信息的提取与使用能力、将新的信息与自己原有知识整合重组的能力以及实验能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例2. (广东卷第15题)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 .1.0mol/L Na 2CO 3溶液:c (OH -)=c (HCO 3-)+c (H +)+2c (H 2CO 3)B .1.0mol/LNH 4Cl 溶液:c (NH 4+)=c (Cl -) C .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c (Na +)>c (CH 3COO -)>c (H +)>c (OH -) D .向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得到的pH =5的混合溶液:c (Na +)=c (NO 3-)【解析】在碳酸钠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Na 2CO 3==2Na + +CO 32—CO 32—+H 2O HCO 3—+OH—HCO 3—+ H 2O H 2CO 3 + OH—H 2OH ++ OH —据电荷守恒知:c(Na + )+c(H +)=c(CO 32—)×2 +c(HCO 3—) +c(OH —) ①据物料守恒知:c(Na + )=2c(CO 32—)+2c(HCO 3—) +2c(H 2CO 3) ②将②代入①得:c (OH -)=c (HCO 3-)+c (H +)+2c (H 2CO 3),答案A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高考化学科总结
2007年高考已落下帷幕,08年的高考复习又摆在了我们眼前,回首07年的高考和备考过程,感概良多。
一、2007年高考试卷特点
2007年广东省普通高考化学科命题,严格执行化学考试大纲及其考试说明,遵循选拔性考试的规律与要求,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反映化学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体现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和选择性。
试题以能力立意,考查考生对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试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通过对考生化学科学素养的全面考查,为高校选拔出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学生。
化学科试卷共六大题,29小题;其中选做题2题。
必考内容涵盖考纲考点95%;选考内容对考纲考点覆盖率约60%。
各专题考查内容比例符合考试说明要求,整卷阅读量适中,以中等难度试题为主。
试题以能力立意为核心,注重对能力的全面考查;注重体现新课程的基础性和综合性特点;关注化学科学与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联系;注重试题的一定开放性与探究性,着重考查学生提出假设与实验设计能力。
体现课程多样性与选择性的统一。
二、2007年高考成绩统计和分析
在07年高考中我们学校化学科单科平均分101.82分,参加考试人数212人,最高分126,各分数段人数:130~120分数段共7人,120~110分数段共63人,110~100分数段共63人,100~90分数段共44人;90~80分数段共24人,80~70分数段共6人,70分以下共5人。
从成绩分布看来,高分层分数不高,人数不多,中间分人数太多,无法向高分层分化。
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学生答题不够规范,造成失分严重所致。
三、2007年高考备考做法
回顾07年的备考过程,我们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多方学习,采取了全方位的复习策略。
1、复习模式:“系统分块复习→专题指导→综合模拟”的复习模式。
在完成选修教材内容后,补充了一个化学计算专题讲座后直接进入第一阶段复习。
第一阶段:系统分块复习。
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穿插于其中复习。
这样可以全面系统地复习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将教材中由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不同而割裂的系统知识在总复习中重新整合,找到各知识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起立体的、发散的、独立的知识网络体系。
第二阶段:
专题指导。
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根据大纲考纲要求和学生实际及命题趋势,对影响全局性的知识(即高考热点)进行专题指导,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深化和升华。
如:化学实验及方案设计,开放性试题研究等,在专项指导中针对性地讲关键、讲方法、讲思路和技巧。
第三阶段:综合模拟,规范指导。
在上述基础上进行高考综合模拟,通过模拟高考练习达到“理解、准确、熟练、规范”。
2.组织备课组成员,认真学习07高考考试大纲,明确今年高考的命题意向和在新课改中对知识点、题型的变化,明确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明确需要强化训练的得分点所在。
3.强化中学化学主干知识的教学,突出重点。
不管怎么变革,高考化学试题考查的重点内容必定都是化学的主干知识和
重点知识,复习过程不能回避常规题和传统题。
因此我们高三的化学复习起点一定要低,一定做到基本题不失分,但是又要清醒的知道作为新课程指挥棒的高考试题绝对不会允许过去那种“繁、难、偏、旧”试题的出现,所以,在训练过程中也要注意新题型的题目的训练,达到强化化学主干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4.结合新课程理念,研究高考命题改革,做好应试的准备工作。
(1)适量增加情景题在试卷中的比例。
对化学高考题来说,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常考常新,不变的是知识点,变化的只是情景。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尝试着不断引入“新活”的材料作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活化”学生的知识。
(2)充分利用主观题特点逐步加强对化学基本方法、化学思维过程的考查。
化学基本方法的掌握与化学思维过程考查是化学试题注重能力的根本体现。
(3)加大实验在平时纸笔测试中的分数比例,侧重对实验技能素质和基本实验知识的考查,重点关注实验与其它知识点的多重交叉、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结合点、化学现象与化学原理结合点。
这是应对新高考试题变化的最有效、最可能的基本方法与手段。
4、强化训练学生答题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对化学基本概念、化学用语要争取准确无误,会做的题争取不失分,文字表达要规范简要,能切中要点。
做题需要适时总结,在复习过程中,“做题”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一定量的训练就不会有一定的熟练程度。
但是一定要注意训练的针对性、代表性、典型性和思考性,要善于进行总结,每做一题,要注意解决一类问题,从而提高复习的效率和复习的质量,做到事半功倍,切忌搞“题海”战术。
做适量经过精心挑选的、难度适中的、有助于深刻理解重点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题,总结解题的规律和方法,形成能力并逐渐提高,这是能够做到也必须做到的,也是我们应对高考的根本策略。
所以在平时的习题、测验、模考中,对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都严格控制评分标准,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得分的技巧和喜悦、失分的遗憾和教训,并且在评讲中加以指导和归纳、总结,而且在第二轮复习后期还设计专题有针对性的给学生总结各类题型的审题方法、思考方向、答题的切入点把握、答题技巧,提高解题的能力。
五、2007年高考化学科试题试题解读后的反思:
面对2007年的广东省化学高考试题,毫不讳言地说,我和许多高三老师一样并不是很满意。
可能是大家对新课程后的第一次高考试题的期望值太高,对高考试题抱有一种不切实际的奢望或幻想。
不过如果要我们静下心思客观评价,我认为今年的高考试题作为“新课程改革指挥棒”的尝试,在大方向上是不容质疑的。
通过对本校2007年高考化学成绩的分析,我认为化学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1、把握主干知识,注重基础知识,夯实双基,同时加强原理的灵活应用,注重解题思路,及时归纳总结;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注重一题多解,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尤其是一些课改地区的高考试题,把握高考命题走向。
密切联系实际,关注与生产、生活及社会紧密联系的问题。
更要重视重要题型的研究,最起码要让学生知道有这类题型,了解解此类题的基本方法。
2.抓住学科特点,强化实验能力。
实验题的考查重点是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复习重点是课本上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
学生要注意常见仪器的规格与使用、常见物质的制备、基本实验操作、物质的分离提纯、多种基本操作的组合、实验的安全性等。
3.注重学生的整体提高,不能只抓尖子,忽视大多数。
因此,在选题上要照顾中等偏下的学生,千万不能追求偏难怪,也不能贪多,一定要适量。
4、化学考试中,一些题型是历年必考的。
根据近几年高考备考的经验,在复习中,我们不仅要将书本上的知识一章一节的复习到位,也要针对这几个重要的题型进行归纳总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已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比如选择题,这是取得高分的关键所在,选择题得满分是每一位同学的唯一目标,不管你现在的水平是高或是低。
选择题训练时要把准确率放在第一位,努力培养好习惯,好节奏。
做题不要快,审题要细致,四个选项一一弄懂,争取少失分。
平时训练少用排除法,少猜答案。
5、重视并挖掘出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材中的习题的导向作用。
如鲁科版化学I第25页的“练习与活动”关于抗肿瘤药物顺铂的习题,就是广东省高考试题第13题进行物质组成、化合价等化学基础知识考查的题源;让学生感到比较棘手的实验探究试题就可以在鲁科版化学I第17页“练习与活动”的“动手实验”中找到原型。
选择题第6题选项D关于粗硅提纯的知识可以在鲁科版化学I第110页“练习与活动”的第2题得到完整全面的补充。
第22题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图表处理能力可以在鲁科版化学II第56页的“本章自我评价”的第4题的解决中得到培养与提高。
总之,高考是高中学校和教师进行教育行为探索必须跨过的最重要的一道“坎”,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