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材料题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材料分析题(大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材料分析题(大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材料分析题(大全)材料1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材料2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摘自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⑴根据材料 1 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一切唯物主义有哪些区别?⑵根据材料 1 、 2 说明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首要的、第一的观点。

1 .⑴材料 1 中马克思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两个根本区别。

首先,旧唯物主义不懂得实践的观点是我们认识和理解一切事物的基础和出发点。

旧唯物主义虽然坚持了物质的第一性和本原性,但他们仅仅停留在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层面去理解世界,因此,看不到人的活动的能动性。

其次,旧唯物主义不懂得认识的辩证法。

由于他们只是在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上来理解物质的第一性和决定作用,看不到人对世界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作用,亦即不懂得主观与客观、物质与意识相互作用的辩证法。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这两个根本缺陷。

一、强调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二、正确阐述了认识的辩证法,强调了人的活动的能动性。

⑵材料 1 、 2 表明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作为自己哲学的首要的、根本的观点。

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上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

即: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材料分析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材料分析题及答案

绪论1 .[材料l]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 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 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25 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材料2]恩格斯在1895 年时指出:但是,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1848 年革命时期,编者)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

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

1848 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比较仔细地加以探讨。

[材料3]恩格斯指出:“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十分轻蔑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

”[材料4]恩格斯在《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一文中指出:“他说的很对,任何一种社会哲学,只要它还把某几个论点奉为自己的最终结论,还在开莫里逊氏丸(意即‘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引者注),它就远不是完备的;我们最需要的不是干巴巴的几条结论,而是研究.结论要是没有使它得以成为结论的发展,就毫无足取,这一点我们从黑格尔那时就已经知道了;结论如果变成一种故步自封的东西,不再成为继续发展的前提,它就毫无用处.但结论在一定时期应当有一定的形式,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应当摆脱模棱两可的不确定性,应当形成明确的思想."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马原各章材料题归纳(共五篇)

马原各章材料题归纳(共五篇)

马原各章材料题归纳(共五篇)第一篇:马原各章材料题归纳【绪论】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列举说明。

(1)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即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2)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指导我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如实事求是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社会基本矛盾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等。

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鲜明特征看当前我国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创新发展)。

(1)马克思主义具有批判的、革命的精神,而这恰好是我国创新发展所需要的。

(2)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3)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创新能让我们获得更多机遇。

(4)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有辩证关系,只有将理论和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创新。

理论与实践创新有重要意义,因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勇于创新,而且创新是让我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因此,我们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为什么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因为(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2)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马克思基本原理材料题

马克思基本原理材料题

马克思基本原理材料题马克思基本原理材料题:材料一: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掌握在资本家手中,而劳动力则被资本家购买和使用。

资本家通过支付一定的工资雇佣工人,工人利用自己的劳动力从事生产,生产出商品并创造价值。

然而,工人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他们所得到的工资,多余的价值被资本家占有,这就是剩余价值。

资本家通过掌握生产资料和工人的劳动力,可以获取剩余价值以增加自己的财富。

他们以商品的形式出售产品,获得商品价值,并将一部分利润用于再投资,扩大生产规模,进一步剥削工人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这种经济结构导致了贫富差距的加剧和阶级对立的存在。

材料二: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交换是经济运行的基础。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个方面。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实际需求的满足能力,而交换价值则是商品在交换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相对价值。

商品的交换是依据价值规律进行的,即以等价物交换。

价值是劳动时间的量度,不同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取决于所含劳动时间的多少。

例如,一辆汽车的交换价值应该相当于生产它所需的劳动时间,而不是资本家决定的价格。

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通过控制生产资料,能够操纵商品的价格,从而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他们通过垄断市场、操纵供需关系等手段来扭曲价值规律,使商品交换的比例失去公正性,进一步加剧了社会阶级的分化和不平等现象。

材料三:资本积累和危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获取剩余价值,积累大量资本。

资本的积累会导致一系列矛盾和危机的产生。

首先,由于剩余价值的追求,资本家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导致过度生产和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

这会导致商品的过剩和销售困难,进而引发经济危机。

其次,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剩余价值,不断压低工人的工资,这会导致工人的购买能力下降,市场需求减少,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危机。

最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无产阶级因为被剥削而日益贫困,对资本家进行抗议和反抗,这也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政治危机。

马原复习题材料分析题

马原复习题材料分析题

材料分析题一、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写道:“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

”他们又说:“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论述包含了什么哲学原理?并运用该原理论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答案要点】(1)以上论述所包含的是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

(2)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

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

由于条件的限制,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反映只能是相对正确的,即在认识的深刻程度上、精确度上都是有限的,或者是近似性的。

这是真理在深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其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3)在对待真理的问题上,必须反对割裂绝对真理、相对真理二者辩证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倾向。

绝对主义,就是只看到真理的绝对性,无视其相对性;而相对主义则相反。

(4)马克思恩格斯的以上论述,体现了他们坚持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的立场,也启发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反对教条主义、思想僵化;同时也要反对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而是应当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根据新形势新条件,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材料1 我国工业用水量从1980年起的508亿立方米增长到2010年的1 397亿立方米,其中60%以上的工业用水集中在火力发电、钢铁、石化、纺织和制造等行业。

马原材料分析题

马原材料分析题

1、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外贸组织进出口经营,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国际商品交换和国际竞争中来。

国人很想让“中国制造”响遍全球,但据商务部的统计,我国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其中假冒伪劣造成的损失就达2000亿元。

有一位政府官员指出,“中国信用”胜过“中国制造”。

我们该如何正确理解和对待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中国制造”与“中国信用”问题呢?答案: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2、中国制造和中国信用的关系,对应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中国制造”是一种社会存在形态,“中国信用”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诚信是国际贸易中的“通行证”“生死牌”,没有这个证、这张牌就难以和人长期交往。

中国企业诚信缺失与国内市场的监督和运营机制不健全有关,一些企业制造假冒伪劣产品而侥幸逃脱了惩罚。

这样的社会存在催生了某些畸形的社会意识——诚信机制并不重要,生产假冒伪劣的收益更高。

这些在国际贸易中却遭受严重打击。

因此,正确的意识形态不仅提高社会精神文化水平,也是谋取万年福利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快速和健康发展。

2、材料1“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或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但本身不是价值。

他在凝固的状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成为价值。

”材料2“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为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

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材料3“铁会生锈,木会腐朽。

纱不用来织或者编,会成为废棉。

或劳动必须抓住这些东西,使他们由死复生,使他们从仅仅是可能的使用价值变为现实的和起作用的使用价值。

它们被劳动的火焰笼罩着,被当作劳动自己的躯体,被赋予活力以在劳动过程中执行与它们的概念和职务相适合的职能。

”结合材料回答:(1)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是什么?(2)生产要素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什么?(3)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说明了什么?答案:(1)土地、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是商品生产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商品价值的源泉。

马原考试材料题及其答案简析

马原考试材料题及其答案简析

1.请仔细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118世纪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在《论精神》中给物质下了一个定义性的说明:"物质并不是一件东西,自然中只有一些我们称之为形体的个体,物质这个名词只能了解为那些为一切形体所固有的特性的集合。

"材料2霍尔巴赫为了克服17世纪机械唯物主义者的物质概念的狭隘性,给物质下了一个更概括的哲学定义。

他说:"物质一般地就是以任何一种方式刺激我们感官的东西;我们归之于各种不同物质的那些特性,是以物质在我们内部所造成的不同的印象或变化为基础的。

""一切物质的共同特性是广延、可分性、不可入性、形状、可动性、或为某个物质的运动所引起的性质。

"材料3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在总结哲学和科学发展成果的基础上,给物质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他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回答:(1)分析材料1和材料2中物质定义的局限性。

(10分)(2)分析列宁的物质定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0分)(3)结合客观实际,谈一谈你对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认识。

(10分)答案:(1)材料1中,爱尔维修他看到了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区别,认为自然中所存在的只是作为物质具体形态的个体,而不是物质本身,物质是对这些个体所固有的特性的抽象和概括。

但是爱尔维修没有看到物质的根本特性在于它的“客观实在性”,而仅仅局限于物质的一般特性,因此,这一定义仍是不科学的。

材料2中霍尔巴赫的这一物质定义,肯定物质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独立存在的,我们的感觉只是物质的反映。

他试图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高度来把握物质概念,这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列宁正是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角度为物质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

但是霍尔巴赫在具体说明物质时,又把广延、可分性、不可入性、形状、可动性等看成物质的普遍的不变的特性,这表明他的物质观还没有摆脱机械唯物主义的影响。

(完整版)马原部分的历年真题汇总

(完整版)马原部分的历年真题汇总

历年真题练习第一部分唯物论一、单选1.右边这张照片(图略)反映出由于气候变暖,北极冰盖融化,致使北极熊无处可去的场景,颇具震撼力。

它给我们地球上的人类发出的警示是(2010.3)A.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人与人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B.生态失衡已成为自然界自身周期演化不可逆转的趋势C.自然地理环境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决定力量D.生态环境已日益成为人类反思自身活动的重要前提2.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2009.1)A. 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B. 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C. 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D. 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2008.1)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4.最近,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利用一台粒子加速器,让两束原子在一个圆环轨道上做高速运动,发现这些原子自身的时间确实比外界时间慢了。

这项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作为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间具有(2008.2)A.客观性B.有限性 C.相对性D.一维性5.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

”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2008.3)A.普遍有效性B.客观规律性C.主体能动性D.直接现实性6. 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2006.1)A. 变是世界的本原B. 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C. 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D. 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7. 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2005.1)A. 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 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C. 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D. 先有精神,后有物质8.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后,开始出现了(2003.1)A.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C.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9. 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

2023马原期末考试题库马原材料分析题

2023马原期末考试题库马原材料分析题

2023马原期末考试题库:马原材料分析题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和立场特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请结合具体理论进行解释。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特点有哪些?请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
(1)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社会中的历史地位是什么?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时代性和现代性?
(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样的指导作用?请解释马克思主义在实际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应用。

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流派的区别与联系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的区别在哪里?请结合具体的哲学观点进行解释。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辩证法唯物主义的联系是什么?请从思想方法和认识论层面进行论述。

4.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应用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解决当代社会问题中的应用案例有哪些?请列举并分析其背后的哲学思想。

(2)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中发挥作用?请结合具体的理论举例进行说明。

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和实践价值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有哪些特点?请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进行解释。

(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指导实践有什么样的价值?请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以上是2023马原期末考试题库的马原材料分析题,希望同学们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回答,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祝同学们取得好成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材料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材料题

材料题一、材料: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观点中的一些对一般客观实际的阐述还任然符合实际,不过一些理论已经过时了。

问题:综合上诉材料,探讨对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

从这个意义上看,与时俱进就是要把握规律性,马克思要根据时代发展而变化,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这一理论。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

我们要突破亲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人类有益成果,做出新概括的过程。

二、材料:在17世纪牛顿曾坚信光是由微粒组成的。

这一学说得到了几何光学学家的质疑,后来到了费更斯时代,光的波动学说被认可,认为光是由微粒组成的,但是它具有光波动的方向和能量。

显然,量子学说所说的光量子是具有波动性的微粒。

它和牛顿所假设的微粒学说有着本质的区别。

问题:结合马克思基本原理,辨析这段文字。

答:1)辨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

否定是发展的环节与联系的环节,是包含肯定的否定,这种辨证的否定是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有规律的过程,即肯定至否定,否定至否定的过程。

事物这种否定至否定的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

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曲折迂回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马原材料题2022黄冈师范

马原材料题2022黄冈师范

马原材料题2022黄冈师范一、简答题 (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

共 30 分 )1. 【题干】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答案】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或者简要地说,它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 科学性:表现在,首先它不带任何偏见,其次在于它具有深刻性,再次它还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2) 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 ;(3) 以实践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考点】绪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2. 【题干】简述认识客体的含义、构成和性质【答案】(1) 含义: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 构成:主要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3) 性质:认识客体具有客观性和对象性。

【考点】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认识的本质3. 【题干】什么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它的本质是什么 ?【答案】 (1)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对世界和社会的系统看法和见解,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其核心是利己主义。

(2)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毕竟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之上,是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服务的,因而其本质上是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思想体系。

【考点】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4. 【题干】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国家垄断统治加强的原因和主要表现【答案】原因:(1) 仅靠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无法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

(2) 在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上,私人垄断资本无能为力或不愿进行投资建设。

马原之材料分析题

马原之材料分析题

马原之材料分析题第一篇:马原之材料分析题一、阅读下列材料早年,梅兰芳与人合演《断桥》,也就是《白蛇传》,剧情是白娘子和许仙两个人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梅兰芳在剧中饰演白娘子。

剧中,白娘子有一个动作就是面对负心的丈夫许仙追赶、跪在地上哀求她的时候,她爱恨交加、五味杂陈,就用一根手指头去戳许仙的脑门儿,不想,梅兰芳用力过大,跪在那里扮演许仙的演员毫无防备地向后仰去。

这是剧情里没有设计的动作,可能是梅兰芳入戏太深,把对许仙的恨全都聚集在了手指头上,才造成了这样的失误。

眼见许仙就要倒地,怎么办?梅兰芳下意识地用双手去扶许仙。

许仙是被扶住了,没有倒下。

可梅兰芳马上意识到,我是白娘子,他是负心郎许仙,我去扶他不合常理,这戏不是演砸了吗?大师到底是大师,梅兰芳随机应变,在扶住他的同时,又轻轻地推了他一下。

所以,剧情就由原来的一戳变成了一戳、一扶和一推,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白娘子对许仙爱恨交织的复杂心情。

这个动作,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演得出神入化,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从此,在以后的演出中,梅兰芳就沿用了这个动作,而且,其他剧种也都移植采用了这个动作处理,这个动作成了经典之作。

由此可见,不仅在舞台上,在各行各业,在各个岗位,在工作中,在生活中,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关键是出现失误和错误以后怎么去对待,怎么去处理。

处理不当,会酿成事故,导致全盘失败;处理得当,能败中取胜,化腐朽为神奇。

(1)为什么“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2)梅兰芳为什么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之作”?(3)当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出现错误或失败该怎样对待和处理?二、材料1应当承认,每个民族都有它的长处,不然它为什么能存在?为什么能发展?同时,每个民族也都有它的短处。

有人以为社会主义就了不起,一点缺点也没有了。

哪有这个事?应当承认,总是有优点和缺点这两点……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

(完整word版)马原材料题

(完整word版)马原材料题

1、材料分析题(20分)材料一: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者传给它而它便由以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

因此,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十八世纪的法国对英国(而英国哲学是法国人引为依据的)来说是如此,后来的德国对英法两国来说也是如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页。

材料二:毛泽东说:“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

那么,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是首先决定那一定形态的文化的;然后,那一定形态的文化又才给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63-664页。

材料三:2006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请回答:上述材料中蕴含的哲学原理是什么?该原理包括哪些内容?参考答案:材料中蕴含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原理。

社会意识的相对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具体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第二,社会意识发展水平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第四,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才能得以实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50道最新材料分析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50道最新材料分析题及答案

1.材料1恩格斯指出:“自然研究家相信,他们只有不理睬哲学或羞辱哲学,才能从哲学中解放出来。

但是,因为他们离开思维便不能前进,而且要思维就得有思维规定,而这些范畴是他们从所谓有教养者的那种受制于早已过时的哲学残渣的一般意识中盲目地取来的,或者是从大学必修的哲学课中听到的一点儿东西中取来的,或者从各种各样的哲学著作中缺乏批判的和杂乱无章的读物中取来的,——正因为这样,他们同样做了哲学的奴隶”。

材料2爱因斯坦认为:“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可是,科学的各个领域对那些研究哲学的学者们也发生了强烈的影响,此外,还强烈地影响着每一代地哲学思想。

”请根据材料,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回答:(1)恩格斯的这段话批判的是何种观点?(2)分析爱因斯坦在哲学与科学两者关系问题上的观点。

参考答案:(1)在哲学与科学关系问题上存在着两种错误观点:一是否认哲学对科学的方法论意义,因此要取消哲学;二是夸大哲学的作用,把哲学看成是凌驾于各门具体科学之上的东西。

恩格斯的这段话批判的这是第一种观点。

(2)爱因斯坦的这句话正确揭示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他认为,哲学给科学发展以根本方法论的影响。

哲学是对世界以及任何世界关系的总体性反映和把握,因此它对一切具体科学和实践活动具有普遍方法论的作用。

在科学研究中,往往运用哲学所提供的一般概念和范畴,按照某种一般方法论进行分析和推演;哲学能够从总体上确定科学发展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方向;哲学世界观和思维方式能够为科学家提供创造性的空间。

同时他也强调,科学是哲学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具体科学为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时政知识和基础;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哲学也会不断改变自己的内容和形式;哲学从具体科学中不断吸取养料,才能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和原理。

2.列宁强调:“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成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材料分析题(大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材料分析题(大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材料分析题(大全)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在于只从客体或直观形式去理解事物、现实和感性,而不将其视为人的感性活动和实践的产物。

这导致唯物主义无法理解人的能动性,而唯心主义则只是抽象地发展了这一点,因为它不了解真实的感性活动本身。

材料2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问题,而非理论问题。

人必须通过实践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现实性和力量,即思维的此岸性。

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纯粹的经院哲学问题。

答案: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实践观点是认识和理解一切事物的基础和出发点,同时正确阐述了认识的辩证法,强调人的活动的能动性。

而旧唯物主义则只是从客体或直观形式层面去理解世界,无法理解人的能动性,也不懂得认识的辩证法。

2.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发展的动力、检验真理性的标准和认识的目的。

因此,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XXX和XXX都认为科学发展是一个不断纠正错误、发展真理的过程。

XXX认为科学史是真理与谬误的斗争,不断证实真理、克服谬误、发展真理的历程;而波普则把科学的可证伪性、可反驳性、要检验性作为科学最本质的特征,把科学史简单地归结为一种理论推翻另一种理论的历史。

实用主义哲学思想认为真理是经验中的确定的、有作用价值的类名。

XXX认为,如果真观念对人生没有好处,或者真观念的认识是肯定无益的,而假观念却是唯一有用的,那么我们应该回避真理。

XXX则认为真理是人造的工具,是为了人类的利益而创造的。

XXX则认为真理的首要标准是与一个人的其他信念的一致。

这些观点都强调真理的实用性和相对性,即真理的价值和意义是与人的需要和信念相关的。

实用主义真理观认为真理的标准在于由信念所引起的结果是否令人满意,以真理的有用性和价值性作为真理的本质规定。

在真理和价值的关系上,他们消解了真理所要求遵循的客观性的“物的尺度”,代之以主观的“人的尺度”,把真理变成纯粹主观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材料分析题(大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材料分析题(大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材料分析题(大全)材料1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材料2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摘自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⑴根据材料 1 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一切唯物主义有哪些区别?⑵根据材料 1 、 2 说明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首要的、第一的观点。

1 .⑴材料 1 中马克思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两个根本区别。

首先,旧唯物主义不懂得实践的观点是我们认识和理解一切事物的基础和出发点。

旧唯物主义虽然坚持了物质的第一性和本原性,但他们仅仅停留在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层面去理解世界,因此,看不到人的活动的能动性。

其次,旧唯物主义不懂得认识的辩证法。

由于他们只是在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上来理解物质的第一性和决定作用,看不到人对世界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作用,亦即不懂得主观与客观、物质与意识相互作用的辩证法。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这两个根本缺陷。

一、强调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二、正确阐述了认识的辩证法,强调了人的活动的能动性。

⑵材料 1 、 2 表明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作为自己哲学的首要的、根本的观点。

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上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

即: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石磊马原答题模板

石磊马原答题模板

石磊马原答题模板1、(2011、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从实践是人和自然关系的基础的角度说明为什么“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答: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的基础。

这就要求我们充分注重实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发挥的作用,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消极,不过分,不要为所欲为,不要无所作为。

上述材料指出:人类每天都在产生垃圾,人们处理垃圾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焚烧,一个是掩埋,这样垃圾问题不仅没有解决,而且垃圾总量一天比一天多,后来,一句“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让人茅塞顿开,垃圾可以回收利用,乃再生资源。

这样垃圾问题基本解决。

上述材料中的“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既看到垃圾是废物的一方面,又看到正确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将垃圾“变废为宝”,全面的看问题,这是材料的合理性。

而焚烧和掩埋传统的处理方法只看到垃圾的一方面,没能正确处理垃圾问题,片面的看问题,这是材料的不合理性。

上述观点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只有按照马克思的上述原理的指导正确处理人的实践活动,我们才能成功!(2)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说明“没有退路就多想出路”。

答:矛盾分析方法是指矛盾是客观、普遍存在的,要正视矛盾,不要回避矛盾;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全面地具体地分析矛盾;用不同方法解决不同矛盾是辩证法的基本要求,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化解矛盾。

解决矛盾时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要看到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但要抓重点、抓关键、看主流。

这就要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正视矛盾,认识到人类每天必然产生大量的垃圾问题,我们不能回避矛盾,根据矛盾的特殊性处理垃圾问题,“没有退路就多想出路”把垃圾变废为宝,分类处理垃圾问题,我们的实践活动就能成功!2、(2010、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为什么“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答:上述材料讲述的梅兰芳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之作”的小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其哲学依据是: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与无限性的原理;实践和认识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材料分析题(20分)材料一: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者传给它而它便由以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

因此,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十八世纪的法国对英国(而英国哲学是法国人引为依据的)来说是如此,后来的德国对英法两国来说也是如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页。

材料二:毛泽东说:“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

那么,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是首先决定那一定形态的文化的;然后,那一定形态的文化又才给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63-664页。

材料三:2006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请回答:上述材料中蕴含的哲学原理是什么?该原理包括哪些内容?参考答案:材料中蕴含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原理。

社会意识的相对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具体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第二,社会意识发展水平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第四,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才能得以实现。

2、材料分析题(20分)下面是一段描述西方经济危机的对话。

一个煤矿工的儿子问妈妈说:“现在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火炉?”妈妈答道:“因为我们没有煤。

你爸爸现在失业,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因为煤生产得太多了。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期间,许多国家大量地炸毁炼铁高炉。

美国毁掉92座,英国毁掉28座。

1973年经济危机时期,英国单是伦敦一个城市,就有10万套新房空置而卖不出去,日本的电视机库存超过需求量的1倍以上。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阿特西里牛奶公司,把38000多加仑的牛奶倒入了臭水沟。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大量的工人失业,在业工人的实际工资急剧下降,购买能力不断丧失,生活贫困。

请回答:结合上述材料,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及其根源。

参考答案: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3、材料分析题(20分)材料一: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

热带民族的怯懦常常使这些民族成为奴隶,而寒冷气候的民族的勇敢使他们能够维护自己的自由。

这是自然的原因所产生的结果。

居住在山地的人坚决要求平民政治,平原上的人则要求由一些上层人物领导的政体,近海的人则希望一种由二者混合政体。

——摘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材料二: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当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树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

——摘自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材料三:我国耕地、水和矿产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比较低。

今后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对资源总量的需求更多,环境保护的难度更大。

必须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不仅要求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要根据我国国情,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

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克服各种浪费现象。

综合利用资源,加强污染治理。

——摘自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请回答:(1)对材料1的观点进行评析。

(2)比较材料1和2,指出恩格斯不同于孟德斯鸠之处,并说明为什么“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3)根据材料2和3,阐明我国为什么必须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答案:(1)孟德斯鸠用地理位置和气候状况等物质因素来解释民族的差别和社会制度的不同,有一定积极意义;但这种观点不是从社会内部,而是从社会外部的自然条件去说明,是非科学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2)恩格斯辩证地看待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肯定人类改造自然的胜利的同时,着重强调要尊重自然规律,保持人和自然环境的协调。

恩格斯认为,构成自然环境的各种自然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盲目地征服自然,破坏生态系统,必然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3)人类社会同自然环境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必须协调发展。

我们人口众多并不断增加,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只有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处理好我国经济、社会的当前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4、材料分析题(20分)材料1: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上什么也没有。

“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

”材料2: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材料3:《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材料4:“凡圜转之物,动必有机。

既谓之机,则动非自外也。

”材料5:“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永无止境的接近。

自然界在人的思想中的反映,要理解为不是‘僵死的’,不是‘抽象的’,不是没有运动的,不是没有矛盾的,而是处在运动的永恒过程中,处在矛盾的发生和解决的永恒的过程中”。

材料6:“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

请回答:(1)请指出材料1—6的共同哲学倾向。

(2)试简要分析说明材料1—6所包含的两种相互对立的世界观。

参考答案:(1)材料1—6都承认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是辩证法的观点。

(2)材料1、2、4、5、6认为运动是事物自身的运动、运动的动力来自事物自身内部;材料3则把运动归结为“心”或“精神”或“意念”等的运动。

前者是唯物主义,后者是唯心主义。

这是两种相互对立的世界观。

二、材料分析题(任选一题)1. 在十七世纪,牛顿曾坚信光是由很小的微粒组成的,这一学说得到了几何光学实验的证明。

后来到了惠更斯菲涅耳时代,光的波动学说被光的干涉和衍射实验以及后来的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所证实,从而否定了牛顿的微粒说。

二十世纪初,量子力学以其优美的数学形式和极其精确的实验再一次否定了光的波动说,认为光是由微粒组成的,但这种微粒是具有波动性的,称之为光量子。

显然量子力学所说的光量子是具有波动性的微粒,它与牛顿所假设的微粒有本质的区别。

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辨析这段文字。

【答案要点】(1)辨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是包含肯定的否定。

这种辨证的否定是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有规律的过程,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事物的这种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首先是惠更斯菲涅耳时代由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验证的光波动学说否定牛顿的光是由微粒构成的学说,最后被肯定光是由具有波动性的微粒构成的量子力学所否定,经过两次否定后,虽然量子力学中提到的微粒与牛顿提到的微粒有了本质的区别,但这却标志着人们已经对光有了本质的认识,体现了认识事物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2.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

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州里,惟其所以不得之故,则狗恶也。

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

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

田猎之获常过人矣。

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请问:⑴齐人由“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州里”到“田猎之获常过人”的转变中蕴涵了哪些哲学原理?⑵这些哲学原理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何意义?【答案要点】①齐人由于猎狗本领不强,所以打猎不成,后来他就回家耕田,耕田就赚到钱,有了钱就买了好的猎狗,有了好猎狗就捕到了很多猎物。

这一环套一环的关系中猎狗是最关键的,得到猎狗才能到猎物,所以主要是买到好的猎狗,为了买猎狗,他去耕田,赚了钱就可以买到,买到之后打了猎物他会赚更多的钱,这体现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性,也体现了抓主要矛盾、抓中心、抓关键的重要性。

②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时,不要一味蛮干,要考虑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找出关键所在,再想方设法加以解决。

关键问题解决了,事情就可以办好。

如果只是孤立地看问题,不考虑问题的症结,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事情也就无法办好。

3. 生态方面:人类的繁衍,使地球不堪重负,破坏性的开采使地球有限的资源几近枯竭。

由于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在2001年被迫全民移居新西兰。

人类的种种行为,已经违背了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已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人类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

爱因斯坦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

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是取决于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