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组织文化研究的维度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组织文化研究的维度分析
[摘要]从不同维度对学校组织文化进行研究会丰富学校文化的内涵,赋予学校文化以意义,全面理解和建构学校文化系统,将有利于探察学校文化的构成要素及相关关系,建构理想的学校文化模式,创造适宜的学校组织氛围,同时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学校组织文化维度
一、学校组织文化维度研究的意义
1.对学校组织文化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学校文化建设。从不同维度对学校组织文化进行研究,会使人们从不同层面挖掘学校文化的意义,更加明晰学校文化现状,了解所处的文化层次结构及文化功能,提升师生对文化建设的了解度和认知度,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对学校组织文化进行维度研究,其要旨在于多视角审视学校文化现象,形成科学的学校组织文化观。
2.通过学校组织文化的维度研究,寻找学校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学校文化内部要素及其结构的梳理、组织行为的研究、组织氛围的透视等,判断学校发展的健康状况,发现学校文化建设各要素、因子间的因果关系,探明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找出文化建设的路径和方法。
3.对学校组织文化的维度研究,有利于学校文化内部要素的整合。伯顿·克拉克认为,对于一个复杂的组织而言,其内部的整合体现为两个基本维度:结构性整合和规范性整合。结构性整合主要是通过组织中人们或群体间的互动联系来实现的,规范性整合则来自组织成员共享的信念、态度和价值。一方面,我们可以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场理论”(field theory)——“行为=f(人·环境)”,即行为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来解释学校组织行为,通过学校成员之间的工作关系、情感关系、权力关系、利益关系等的研究会使结构性整合更加合理。另一方面,通过剖析学校文化内部要素,查明各要素在现实中的作用和状态,提炼升华学校文化的核心要素——默许假设或核心价值观,将有利于达成文化的规范性整合。
4.对学校组织文化的维度研究,有利于拓展学校文化功能开发的视角。在组织管理上,“组织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管理模式,它能协调人际关系,增强组织凝聚力,培养团队精神,引导成员走向共同目标,在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①;在育人育德上,学校文化作为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对人才素质的形成具有巨大
的影响力;在学生的社会发展上,学校文化会加速学生的成熟步伐,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等。
二、学校组织文化研究的几个维度
对某一种文化进行判断评价,首先应当对其进行多层次、多视角的研究,发现其文化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了解其系统及功能。本文主要从学校组织的文化类型、组织氛围、组织行为、发展层次等几个维度进行探讨。
1.学校组织文化的类型维度研究。在文化类型上,学校文化有着一般组织理论所不能刻画的个性特征。斯坦霍夫和欧文斯(Steihoff,C.R. & Owens,R.G.)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家庭文化(family culture)、机器文化(machine culture)、表演文化(cabaret culture)、恐怖场所文化(little shop of horros cuture),分别隐喻了相互关爱、友善合作的,学校作为完成任务机器的,学校是表演舞台的和受专制强力控制的,冷漠冲突的几种学校文化形态,认为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的“根”。汉迪(Charles Handy)提出学校组织文化存在四种理想模式:权力文化模式(Power culture)、角色文化模式(Role culture)、任务文化模式(Task culture)和人的文化模式(People culture)。他用四位希腊神话人物(宙斯、阿波罗、雅典娜和狄俄尼索斯)来分别作为上述四种文化模式的象征,对崇拜“英雄”的组织、工具理性特色明显的组织、注重集体合作精神的组织和彰显人的地位尊严的组织进行了文化描述,但其四种文化模式更像组织或管理模式,理想化特征较为明显。此后,舒尔·多普森和伊安·莫克内进一步提出大学的四种组织文化模式:学院模式(Collegial Model)、官僚化模式(Bureaucracy Model)、团队模式(Corporation Model)和企业模式(Enterprise Model)。学院模式代表了一种学者治校、教授治教的围绕学术权威建立起来的具有强烈权力文化色彩的、部门连接相对松散的组织运行模式,不足之处在于极易滋生学阀专制、组织战斗力不强;官僚化模式代表了高度规范、等级森严、职责分明的组织形式,但其组织关系呆板机械、强权专制、人性化淡漠;团队模式描述了组织结构化程度高、任务明确、分工协作的组织形式,但其任务性取向和高度一致的目标追求限制了组织及个人的适应性;企业模式代表了以市场为导向、依市场变化办学的组织模式,迎合、追逐利益与效益会损害学术组织的核心价值追求。
前人对学校组织文化类型研究的价值在于:(1)把组织文化的理论引入到学校,为学校文化的诠释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2)对学校组织文化进行了明确的分类,开创了学校组织文化研究的新领域。
通过对以上学校组织文化类型的研究,我们会发现:无论哪一种组织文化类型都有其优势和不足,而在现实的文化形式中不存在某一纯粹的文化类型,大多是几种或多种文化类型的综合。那么是否有一个较为适合现代学校发展的组织文化类型呢?比较而言,扁平式的学习组织应当是一个较为适宜的文化组织形
式。“学习型组织理论”创始人彼德·圣吉(Peter M. Senge)总结了学习型组织的特点:(1)全体成员有共同的愿望和理想;(2)善于不断学习;(3)扁平式的组织结构;(4)员工的自主、自觉性管理;(5)员工家庭与事业之间的平衡;(6)领导者的新角色改变为设计师、仆人和教师。“学习型组织”的相对平等的人际关系、一致的价值理想、成员的积极主动的处事和工作态度等与现代管理的人本关怀精神相一致,表现出典型的健康学校的特征。“健康学校的特征为学生、教师和校长的行为协调一致,共同为教学的成功而努力工作。学校的制度高度完善,教师不会受到外力不合理的和敌意的困扰,校长为教师提供工作所需的各种资源,对上级能够产生影响,尽力为学校的教师提供各种支持。教师们喜欢自己的同事、工作以及自己的学生。他们被追求学术上的优异需求所驱动。教师们很自信,也信任他们的学生。”②
2.学校组织文化的氛围维度研究。学校组织氛围与学校文化类型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学校组织氛围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学校。”③“组织氛围是研究个人对组织环境的各个方面的认识。”④“文化是指行为规范、假定、组织信仰,而氛围是指组织中反映那些规范、假定和信仰的人的认识。”⑤
雷纳托·塔吉尤利(Renato Tagiui)对组织氛围作过描述,提出生态(建筑和设施、技术、教学法安排)、环境(种族、少数民族、性别、动机、领导、技能、社会经济水平、地位)、组织(交往模式、决策模式、等级制度、正式结构、科层制度)、文化(假定、价值观、规范信仰、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人工环境)四个组织氛围的子系统,从物质的、社会的、组织的和心理的方面搭建了组织氛围的框架。赵中建参照中外学者的理论,归纳出开放—控制型、健康—病态型、发展型压力—控制型压力型、监管—人本主义型、权威—民主型五种学校氛围。同时描述了每一种组织氛围与组织成员的态度、行为都有着密切相关性。哈尔平和克罗夫特在对开放—控制型进行研究时进一步划分了开放型、自主型、控制型、放任自流型、家长型、封闭型六种。开放型表现出高信任和组织低松散;自主型高度冷淡与低度关心,整个学校组织近乎完全自由;控制型高度重视工作、高度障碍和低度亲密;放任自流型低度重视工作、低度障碍和高度亲密;家长型低冷淡与高体贴;封闭型低信任与组织松散。李克特对学校组织氛围的研究结果表明,学校氛围越宽松,该系统的参与性就越强;学校组织的效能和卓越程度与参与型系统高度相关;在参与型学校系统中,教师的出勤率和工作效能都比较高,并且对校长富有好感;学生和教师对参与型学校氛围最为满意,而对权威型学校最为不满⑥。
由此我们看出,学校组织文化氛围研究的价值在于:(1)对学校组织文化氛围的研究,建立了一个探索研究组织环境与成员对组织环境的认知之间关系的可行性渠道;(2)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学校管理者创建有效组织氛围提供了理论依据。
3.学校组织文化的行为维度研究。学校组织行为与学校文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人们在组织生活中的行为是由内在动机需求、个性(气质、智力、信仰和悟性)以及环境的特征引起的,或者因为‘行为=f(人·环境)’。所以,组织环境是影响组织行为的关键。而且,虽然教育领导者没有能力改变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