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点到直线的距离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教案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教案教案标题: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概念和应用。
2. 掌握使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计算点到直线的距离。
3. 运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投影仪、白板、黑板、白板笔、教学PPT、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铅笔、计算器。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使用一张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一个点和一条直线,并提问:如何计算点到直线的距离?2. 让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个问题,引导他们思考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可能性。
知识讲解:1. 通过教学PPT或黑板,向学生介绍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概念和推导过程。
2. 解释公式中的各个符号的含义,如点的坐标、直线的一般方程等。
3. 提供示例,演示如何使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计算点到直线的距离。
示例练习:1. 提供一些简单的示例问题,让学生尝试使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计算点到直线的距离。
2. 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和交流解题思路和答案。
拓展应用:1. 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确定如何应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进行计算。
3.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和讨论解题思路和答案。
总结归纳:1. 总结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应用和计算方法。
2. 强调学生掌握并理解该公式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和应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评估活动:1. 提供一些评估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提交答案。
2. 评估学生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2. 推荐相关的教学资源和参考书籍,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该知识点。
教学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
《点到直线的距离》的说课稿[大全5篇]
《点到直线的距离》的说课稿[大全5篇]第一篇:《点到直线的距离》的说课稿一、教学方法的选择(1)指导思想:在“以生为本”理念的指导下,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2)教学方法:问题解决法、讨论法等。
本节课的任务主要是公式推导思路的获得和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我选择的是问题解决法、讨论法等。
通过一系列问题,创造思维情境,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体验、探究、发现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以及思考问题的方法,促进思维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分工合作,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二、教学用具的选用在选用教学用具时,我考虑到,在本节课的公式推导和例题求解中思路较多,所以采用了计算机多媒体和实物投影仪作为辅助教具.它可以将数学问题形象、直观显示,便于学生思考,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不同解题方案,提高课堂效率。
三、关于教学过程的设计“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应注意沟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通过类比、联想、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等方式,使学生体会知识间的有机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
课标又指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为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把本节课分为以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索推导公式——变式训练学会应用——学生小结教师点评——课外练习巩固提高”五个环节来完成.下面对每个环节进行具体说明。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这一环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由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揭示本课任务.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2、具体教学安排:多媒体显示实例,电信局线路问题,实际怎样解决?能否转化为解析几何问题?学生很快想到建立坐标系.如何建立坐标系?建系不同,点和直线方程不同,用点的坐标和直线方程如何解决距离问题,由此引出本课课题“点到直线的距离”。
(二)[自主探索推导公式]1、这一环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发现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方法,并推导出公式.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围绕两条线索:明线为知识的学习,暗线为特殊与一般的逻辑方法以及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的渗透。
点到直线的距离计算公式
点到直线的距离计算公式
计算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也是许多实际应用中经常使用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点到直线的距离的计算公式,以及它的应用。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一个点到一条直线的最短距离。
计算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公式为:d=|(ax+by+c) / sqrt(a^2+b^2)|,其中a,b,c分别为直线的一般式方程的系数,x,y分别为点的横纵坐标。
在实际应用中,点到直线的距离有许多用途。
例如,在机器学习中,点到直线的距离可以用来衡量数据点与机器学习模型之间的差距,以便改进模型。
此外,点到直线的距离也用于图像分析,它可以用来衡量物体的形状,从而帮助识别物体。
总之,点到直线的距离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的计算公式为:d=|(ax+by+c) / sqrt(a^2+b^2)|。
它可以用于机器学习和图像分析,以帮助改进模型和识别物体。
点到直线的距离
点到直线的距离一、教材分析1、“点到直线的距离” 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二册(上)第七章第3 节两直线位置关系的第四部分,其主要内容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2、“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在学习了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直线方程、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以及用代数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以数论形,数形结合” 的数学思想方法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如何用点的坐标和直线方程求点到直线距离的重要工具,它使学生对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认识从定性的认识上升到了定量的认识。
它是点线位置关系、线线位置关系的桥梁,是我们以后研究圆锥曲线与直线位置关系的基础。
3、由于《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删减了三角函数中的一些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用《平面解析几何》(必修)的方法推导此公式显得繁琐,因此教科书借助于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4、按教参安排,本部分内容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侧重于公式的推导及记忆;第二课时侧重于公式的应用。
本节授课内容为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及其初步应用。
2、能力目标:1)使学生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及其结构特点,并能熟练运用这一公式;(2)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数形结合、转化、化归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研究探索能力。
3、德育渗透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2)培养学生个性品质,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新知;(3)通过对公式推导思路的探索、评价,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培养学生辩证统一的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及其结论以及简单的应用。
2、难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
在教材中,公式的推导使用了解析法或解析法结合平面几何、三角等知识,推导过程中渗透了多种数学思想(数形结合、转化、化归等)。
点到空间直线距离之间的公式
点到空间直线距离之间的公式
点到空间直线距离之间的公式是|AXo+BYo+C|/√(A²+B²),点到直线的距离,即过这一点做目标直线的垂线,由这一点至垂足的距离,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即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直线的垂线,交点叫垂足。
垂线段是一个图形,点到直线的距离是一个数量。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上各点所连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
点到直线的距离
《点到直线的距离》
学科(版本)
数学(华东师大版)
章节
第三单元
学时
1课时
年级
高一年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点到直线的计算公式及会公式的初步应用;
2.领会渗透公式推导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化归、数形结合等)。
(2)能力目标:
通过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观察、反思、总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及创新的能力。
以上教学安排,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变形,而且蕴含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能使学生真正参与教学
解决问题
(1)根据解决问题的方案引导学生联立方程解出Q点的坐标(x1,y1),发现计算很繁,代入两点之间距离公式后更繁;
(2)诱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能否不求Q的坐标而达到目的呢?最终我们要求的是什么?
(3)学生也能发现最终所要求的∣PQ∣是用x1-x0,y1-y0来表示;
(3)P(-1,-2);l:2x+y+4=0;(4)P(20,-1000),l:x=2.
分析:(1)用公式(7-2-6),d==
(2)先化l的方程为一般式:x+y-1=0,用公式(7-2-6),d= =
(3)P坐标代入l的方程,左边得到0,所以PÎl,所以d=0
(4)本题可以直接代公式,也可用数形结合的方法。
师:好,我再给你一点(2,0),你能求出点(1,-1)与点(2,0)与之间的距离吗?(师放映课件)
生:点(1,-1)与点(2,0)与之间的距离是
师:回答得很好!下面请大家观察直线x+y=0,点(1,-1)和点(2,0),过点(1,-1)和点(2,0)的直线与直线x+y=0有什么关系?
《点(线)到直线的距离》教案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觉得可以尝试增加一些更具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度,确保他们都能在实践中得到提升。
1.掌握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与数学抽象素养;
2.能够运用公式解决点到直线距离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建模与问题解决能力;
3.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与解决,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数据分析与空间想象能力;
4.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与沟通表达素养,激发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二)新课授(用时10分钟)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点(线)到直线距离的基本概念。点到直线距离是指从点到直线上的垂线段的长度,它是解析几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工程测量、建筑设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举例:解释点到直线距离的定义,并通过图形展示。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展示点到直线距离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举例:如何在不同情况下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实际问题中的距离计算: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确定相关点和直线,进行距离计算,这是学生容易感到困惑的地方。
《点到直线的距离》教案2篇
《点到直线的距离》教案2篇Teaching plan of distance from point to straig ht line《点到直线的距离》教案2篇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高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点到直线的距离》教案2、篇章2: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设计篇章1:《点到直线的距离》教案一.教学目标1.教材分析⑴ 教学内容《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全日制普通xxx中学教科书(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册(上),“§7.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第四节课,主要内容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公式应用.⑵ 地位与作用本节对“点到直线的距离”的认识,是从初中平面几何的定性作图,过渡到了解析几何的定量计算,其学习平台是学生已掌握了直线倾斜角、斜率、直线方程和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等相关知识.对“点到直线的距离”的研究,为以后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和圆锥曲线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2.学情分析高二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三角函数、平面向量等有关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利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能力.根据我校学生基础知识较扎实、思维较活跃,但处理抽象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的学习现状和认知特点,本课采用类比发现式教学法.3.教学目标依据上面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制定如下教学目标.⑴ 知识技能① 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② 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③ 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应用.⑵ 数学思考① 通过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探索和推导过程,渗透算法的思想;② 通过自学教材上利用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证明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③ 通过灵活应用公式的过程,提高学生类比化归、数形结合的能力.⑶ 解决问题① 通过问题获得数学知识,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② 由探索点到直线的距离,推广到探索点到直线的距离的过程,使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研究方法.⑷ 情感态度结合现实模型,将教材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篇章2: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设计【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掌握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及其应用,会用点到直线距离求两平行线间的距离;(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归纳等数学能力,数形结合、转化(或化归)、等数学思想、特殊与一般的方法以及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3)引导学生用联系与转化的观点看问题,了解和感受探索问题的方式方法,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及其应用.教学难点:发现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方法.教学方法:问题解决法、讨论法.教学工具:计算机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多媒体显示实际的例子:某电信局计划年底解决本地区最后一个小区p的电话通信问题.离它最近的只有一条线路通过,要完成这项任务,至少需要多长的电缆?经过测量,若按照部门内部设计好的坐标图(即以电信局为原点),得知这个小区的坐标为p(-1,5),离它最近线路其方程为2x+y+10=0.这个实际问题要解决,要转化成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学生得出就是求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师提出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点到直线的距离,并板书写课题:点到直线的距离.二、自主探索推导公式多媒体显示:已知点p(x0,y0),直线:ax+by+c=0,求点p到直线的距离.怎样求点到直线距离呢?学生思考,做垂线找垂足q,求线段pq的长度.怎样用点的坐标和直线方程求和表示点到直线距离呢?教师提示在解决问题时先可以考虑特殊情况,再考虑一般情况.学生提出平行于x轴和y轴的特殊情况.学生解决.板书:如何求?学生思考回答下列想法:思路一:过作于点,根据点斜式写出直线方程,由与联立方程组解得点坐标,然后利用两点距离公式求得.教师评价:此方法思路自然.教师继续提出问题:(1)求线段长度可以构造图形吗?(2)什么图形?如何构造?(3)第三个顶点在什么位置?(4)特殊情况与一般情况有联系吗?学生探讨得到:构造三角形,把线段放在直角三角形中.第三个顶点在什么位置?可能在直线与x轴的交点m或与y轴交点n,或过p点做x,y轴的平行线与直线的交点r、s.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方案,收集思路.思路二:在直角△pqm,或直角△pqn中,求边长与角(角与直线到直线角有关),用余弦值.思路三:在直角△pqr,或直角△pqs中,求边长与角(角与直线倾斜角有关,但分情况),用余弦值.思路四:在直角△prs中,求线段pr、ps、rs,利用等面积法(不涉及角和分情况),求得线段pq长.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视,根据学生情况演示探索过程.(思路一)解:直线:,即(思路四)解:设,,,,;,由,而说明:如果学生没有想到思路二、三,教师提示做课后思考作业题目.教师提问:①上式是由条件下得出,对成立吗?②点p在直线上成立吗?③公式结构特点是什么?用公式时直线方程是什么形式?由此推导出点p(x0,y0)到直线:ax+by+c=0距离公式:适用于任意点、任意直线.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不构造三角形可以求吗?(在前面学习的向量知识中,有向量的模.由于在证明两直线垂直时已经用到向量知识,且也提出过直线的法向量的概念.)能否用向量知识求解呢?思路五:已知直线的法向量,则,,如何选取法向量?直线的方向向量,则法向量为,或,或其它.由师生一起分析得出取=.教师板演:,,由于点q在直线上,所以满足直线方程,解得教师评析:向量是新教材内容,是一种很好的数学工具,和解析几何结合应用是现在新教材知识的交汇点.而且上述方法在今后解析几何与向量结合的题目中,用坐标联系转化是常用方法.三、变式训练学会应用练习:1.解决课堂提出的实际问题.(学生口答)2.求点p0(-1,2)到下列直线的距离:①3x=2②5y=3③2x+y=10④y=-4x+1练习选择:平行坐标轴的特殊直线,直线方程的非一般形式.练习目的:熟悉公式结构,记忆并简单应用公式.教师强调: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例题:3.求平行线2x-7y+8=0和2x-7y-6=0的距离.教师提问:如何求两平行线间的距离?距离如何转化?学生回答:选其中一条直线上的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师生共同分析:点所在直线的任意性、点的任意性.几何画板演示点和直线变化,选取点和直线.学生自己练习,教师巡视.教师提问几个学生回答自己选取的点和直线以及结果.然后选择一种取任意点的方法进行板书.解:在直线2x-7y-6=0上任取点p(x0,y0),则2 x0-7 y0-6=0,点p(x0,y0)到直线2x-7y+8=0的距离是.教师评述:本例题选取课本例题,但解法较多.除了选择直线上的点,还可以选取原点,求它到两条直线的距离,然后作和.或者选取直线外的点p,求它到两条直线的距离,然后作差.引申思考:与两平行线间距离公式.四、学生小结教师点评①知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公式推导以及应用.②数学思想方法:类比、转化(或化归)、数形结合、特殊与一般的方法.五、课外练习巩固提高①课本习题7.3的第13题----16题;②总结写出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多种方法.教学设计说明:一、教材分析我主要从三方面: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来说明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德育等方面的内容.我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有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要求、新教材的特点、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二、教学方法和教学用具1、教学方法的选择(1)指导思想:“以生为本”的理念,在课堂中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2)教学方法:问题解决法、讨论法.2、教学用具的选用采用了计算机多媒体和实物投影仪教具,不仅将数学问题形象、直观显示,便于学生思考,而且迅速展示学生不同解题方案,部分纯计算的解题过程,提高课堂效率.三、教学过程这节课在:“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自主探索推导公式——变式训练学会应用——学生小结教师点评——课外练习巩固提高”五个环节中,始终以学生为本.教师主导,学生自主探究,将问题解决.首先多媒体显示实例,引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引出数学问题.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图形观察,进而思考、分析、归纳总结选择较好的方法具体实施.学生分组练习,落实计算能力,培养合作学习能力.关于思路五,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这样的证法,我在课堂上选取这样的证法.主要是考虑到:向量是新教材内容,是一种很好的数学工具,和解析几何结合应用是现在新教材知识的交汇点.而且上述方法在今后解析几何与向量结合的题目中,用坐标联系转化是常用方法,这样思路五的给出不仅符合新教材的要求,也为今后的学习方法奠定了基础.我选择练习目的:熟悉公式结构,记忆并简单应用公式,主要通过学生口答完成.我强调注意在公式中直线方程的一般式.例题的选取来自课本,但是课本只有一种特殊点的解法.我把本例题进行挖掘,引导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注意体会解题方法中的灵活性.本节课小结主要由学生总结和补充,教师点拨,尤其数学思想方法教师加以总结概括.在整节课的处理中,采取了知识、方法来源于课本,挖掘其深度、广度,符合现代教学要求.--------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空间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空间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以空间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为标题在几何学中,我们经常遇到求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问题。
这个问题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比如在建筑设计中,我们需要确定某个点到一条墙壁的距离,以便合理安排空间布局。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空间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并解释其原理和应用。
我们来定义一个空间中的点P和一条直线L。
点P的坐标可以表示为P(x,y,z),直线L可以表示为一般式Ax+By+Cz+D=0。
我们的目标是求解点P到直线L的距离。
为了推导出点P到直线L的距离公式,我们需要先引入一个重要的概念:点P在直线L上的投影点Q。
投影点Q是指直线L上离点P 最近的点,可以理解为点P在直线L上的垂足。
现在,我们来推导出点P到直线L的距离公式。
首先,连接点P和投影点Q,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PQO,其中O是直线L上的任意一点。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来求解PQ的长度。
根据勾股定理,PQ的平方等于PO的平方减去OQ的平方。
PO的长度可以通过点P和直线L的距离公式来求解,即PO = |Ax+By+Cz+D| / √(A^2+B^2+C^2)。
OQ的长度则是0,因为投影点Q是直线L上的点,与直线L的距离为0。
将PO和OQ的长度代入勾股定理中,我们可以得到PQ的长度的平方为:PQ^2 = (|Ax+By+Cz+D| / √(A^2+B^2+C^2))^2。
由于我们需要求解的是P到直线L的距离,而不是距离的平方,因此我们还需要对PQ的长度的平方开平方根,即:PQ = |Ax+By+Cz+D| / √(A^2+B^2+C^2)。
这就是点P到直线L的距离公式,其中A、B、C、D为直线L的系数,x、y、z为点P的坐标。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方便地计算点P 到直线L的距离。
除了理论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在实际应用中也有很多具体的用途。
比如在计算机图形学中,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以用来进行线段与点的碰撞检测,判断一个点是否在直线上。
点到直线的距离
点到直线的距离
复习提问: 1、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①d
x2 x1
②d
y2 y1
③d
x2 x1 y2 y1
2
2
连线在坐标轴上或连线与坐标轴平行时,两点间的距离等于相 应坐标差的绝对值,如①②;若是任意两点,其距离公式为③; ① ②是③的特殊情形,与公式③并不矛盾.
即d
| Ax 0 By 0 C | A B
2 2
A( Ax0 BY0 C ) 2 B( Ax0 By0 C ) 2 ( ) ( ) 2 2 2 2 A B A B
( A 2 B 2 )( AX 0 By 0 C) 2 ( A 2 B 2 )2
| Ax 0 By 0 C | A2 B2
复习提问:
2、何谓点到直线的距离?
P(x0,y0)
Q(x1,y1)
从P点作直线的垂线, 点P到垂足Q的线段长.
新知探究:
已知:点P(x0,y0)和直线l :Ax+By+C=0,怎样求点P到直线L的距离呢?
解题思路: 过点P作直线l1⊥l 于Q, 则线段PQ的长就是点P到直线l的距离. 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PQ|. 步 骤
(求出Q点的坐标;
设Q点的坐标为(x1,y1).又Q(x1,y1)是L1与L的交点,则
Ax1 C 由1得y1 (3) B
把(3)代入(2)得
x1 x0
A( Ax0 By0 C ) (4) 2 2 A B
把(4)代入(2)得
| PQ |
B( Ax0 By0 C ) y1 y0 A2 B 2 ( x1 x 0 ) 2 ( y 1 y 0 ) 2
点到直线间的距离公式初中
点到直线间的距离公式初中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在初中几何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点到直线的距离这样的问题。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一个基本的几何概念,也是几何中的一个常见问题。
对于一条直线和一个点,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来求这个点到直线的距离。
本文将重点介绍点到直线间的距离公式以及相关的几何知识。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什么是直线和点。
在几何学中,一条直线是由无数个点相连构成的,它是一个没有端点和宽度的无限延伸的线段。
而点是几何中最基本的图形,它只有位置没有大小。
点到直线的距离就是一个点到一条直线之间的最短的距离,也就是从点到直线的垂直距离。
假设我们有一条直线l 和一个点A,我们想要求点A 到直线l的距离。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计算:1. 利用垂线的性质我们可以通过在点A 处画一条垂线与直线l 相交,这条垂线与直线l 的交点为B。
那么AB 就是点A 到直线l 的距离。
这是因为,垂线的性质是垂线与直线相交的两条线段互相垂直,并且交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最短的。
如果我们知道直线的方程式,我们也可以通过计算点A 到直线l 的距离。
假设直线l 的方程为Ax + By + C = 0,点A 的坐标为(x1, y1)。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点A 到直线l 的距离:d = |Ax1 + By1 + C| / √(A^2 + B^2)d 表示点A 到直线l 的距离。
这个公式是点到直线间的距离公式,在初中几何学中是比较常见的。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求出一个点到一条直线的距离,而不用画垂线来计算。
通过这三种方法,我们可以求出一个点到一条直线的距离。
在初中几何学中,我们一般使用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法来计算点到直线的距离,因为这两种方法更加简单直观。
而在高中数学中,我们则会更多地使用向量的知识来解决这类问题。
第二篇示例:在数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点到直线间的距离的问题。
这是一个非常基础但又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为在很多几何问题中都需要我们计算点到直线的距离。
点到直线的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
点到直线的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给定一条直线和一个点,求点到直线的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
最大距离的求解方法: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化简并求导,可得到最大距离时点到直线垂线的长度为直线的法向量与点的向量的内积除以直线法向量的模长。
最小距离的求解方法: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化简并将点的坐标代入,可得到最小距离时点到直线垂线的长度为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中的分子除以直线的模长。
- 1 -。
线段内部点和点到直线距离的计算规则
线段内部点和点到直线距离的计算规则一、线段内部点的定义:线段内部点是指在线段上的点,不包括线段的端点。
二、点到直线的距离计算规则:1.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从该点到直线上的垂线段的长度。
2.点到直线的距离计算公式为:d = |Ax1 + By1 + C| / √(A^2 + B^2),其中,A、B、C分别是直线Ax + By + C = 0的系数,(x1, y1)是点的坐标。
三、线段内部点到线段的距离计算规则:1.线段内部点到线段的距离是指从该点到线段上的垂线段的长度。
2.线段内部点到线段的距离计算公式为:d = |(x2 - x1)(y1 - y0) - (x1 -x0)(y2 - y1)| / √((x2 - x1)^2 + (y2 - y1)^2),其中,(x0, y0)是线段内部点的坐标,(x1, y1)和(x2, y2)是线段的两个端点的坐标。
四、点到直线距离的性质:1.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唯一的。
2.点到直线的距离与直线的斜率无关。
3.点到直线的距离与点的坐标有关。
五、线段内部点到线段距离的性质:1.线段内部点到线段的距离是唯一的。
2.线段内部点到线段的距离与线段的两个端点的坐标有关。
3.线段内部点到线段的距离与线段的斜率无关。
六、应用举例:1.计算直线2x + 3y - 6 = 0上一点(3, 2)到直线的距离。
2.计算线段AB中点M(2, 3)到线段AB的距离,其中A(1, 2),B(5, 6)。
线段内部点和点到直线距离的计算规则是几何学中的基本知识,掌握这些知识对于理解和解决几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这些规则的理解和应用,可以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习题及方法:1.习题:计算直线2x + 3y - 6 = 0上一点(3, 2)到直线的距离。
答案:将点(3, 2)的坐标代入直线方程,得到23 + 32 - 6 = 0,计算得到12 + 6 - 6 = 12。
所以,点(3, 2)到直线的距离是12。
空间点到一条直线的距离公式
空间点到一条直线的距离公式空间中点P到直线L的距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设直线L的方程为Ax + By + Cz + D = 0,点P的坐标为(x0, y0, z0)。
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a, b, c)。
点P到直线L的距离公式为:
d = |Ax0 + By0 + Cz0 + D| / √(A^2 + B^2 + C^2)。
其中,|Ax0 + By0 + Cz0 + D|表示点P到直线L的有向距禙,即带正负号的距离,而√(A^2 + B^2 + C^2)则是直线L的方向向量的模长。
这个公式的推导可以通过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进行推导,具体推导过程可以通过数学分析和几何推导得出。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空间中任意一点到给定直线的距离,是空间几何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除了上述公式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向量的方法来求解点到直线
的距离。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将点P到直线L的距离表示为点P到直线上的某一点Q的向量投影,然后求得这个向量的模长,即为点P到直线L的距离。
总之,空间中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一个重要的数学工具,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计算点到直线的距离,从而解决相关的几何和物理问题。
点到任意直线的距离公式
点到任意直线的距离公式运用坐标法求点到直线的距离,计算思路与方法容易想到,但推导过程中运算难度很大,这是本课时的难点之一.用向量法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向量投影、数量积运算的具体应用。
1.坐标法:本小节首先设置“探究”,在已知点P的坐标和直线乙的方程的条件下,让学生探究如何求点P到直线l的距离.,根据点到直线距离的定义,求点P到直线的距离就是求|PQ|。
根据直线PQ与已知直线/垂直,可以获得直线PQ的斜率,进而得到直线PQ的方程,由直线PQ和直线的方程,可以求出它们的交点Q的坐标,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PQ|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也是基本方法.教材指出,这种方法思路自然,但运算量较大,教师要询问学生,是否有这样的体会,教材在分析引起复杂运算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探究简化运算方法的任务,采取“设而不求”的策略,将方程组转化为关于x-x0,y-y0的方程组将③④两边分别平方后相加,得(A2+B2)(x-x0) 2+(B2+A2)(y-y0) 2=(Ax0+By0+C) 2.所以所以教材没有给出上述完整的过程,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探索求解的过程,然后进行补充完善. “设而不求”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教学时教师要积极引导,“设”的是什么,“求”的是什么。
能不能把点P到直线的距离用含有所设未知数的式子表达出来,进而得到整个式子的结果,而不是式子中具体未知数的结果,这就是“设而不求”的原因.2.向量法:平面向量的有关知识是推导的依据。
在本书第一章中用空间向量求点到直线的距离和点到平面的距离都利用了投影向量。
这些为本节课用向量方法推导平面上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提供了启示.以上述内容为基础,教材介绍用向量方法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在图2-7中,点P到直线l 的距离,就是向量的模.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点与直线上所有点的距离中最短的。
这个最短的距离是存在的、确定的,而且是唯一的.。
圆周上的点到直线的公式
圆周上的点到直线的公式圆周上的点到直线的公式是指圆周上的任意一点到直线的距离的计算公式。
在几何学中,圆周和直线是基本的几何图形,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几何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圆周和直线的定义。
圆周是由一组等距离于中心点的点所组成的闭合曲线。
直线是由无限多个连续的点所组成的,它们在同一方向上延伸而不会弯曲。
在几何学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圆周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使用圆的方程和直线的方程来解决。
假设圆的方程为(x-a)^2+(y-b)^2=r^2,直线的方程为mx+y=c,其中(a,b)是圆心的坐标,r是半径,m是直线斜率,c是直线的截距。
为了计算圆周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步骤:1. 首先,我们需要找到直线和圆的交点。
这可以通过将直线的方程代入圆的方程来实现。
将直线的方程代入圆的方程后,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关于x和y的方程。
解这个方程可以得到交点的坐标。
2.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来计算交点和圆心之间的距离。
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是根据勾股定理得出的,即d=sqrt((x2-x1)^2+(y2-y1)^2),其中(x1,y1)是圆心的坐标,(x2,y2)是交点的坐标。
3. 最后,我们可以使用勾股定理来计算交点到圆周上任意一点的距离。
假设交点的坐标为(x2,y2),圆周上的点的坐标为(x,y),则距离d=sqrt((x2-x)^2+(y2-y)^2)。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得到圆周上的任意一点到直线的距离。
这个公式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例如在工程学中,我们可以使用这个公式来计算圆周上的点到道路的距离,以确定道路的安全性;在地理学中,我们可以使用这个公式来计算圆周上的点到海岸线的距离,以确定海岸线的形状等。
总结一下,圆周上的点到直线的公式是通过使用圆的方程和直线的方程,结合勾股定理来计算的。
这个公式在几何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与圆周和直线相关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Ax1 By1 C 0 y y B (x x ) (2) 由1得y Ax1 C (3) 1 0 A 1 0 1 B
把(3)代入(2)得
x1 x0
A( Ax0 By 0 C ) A B
2 2
(4)
把(4)代入(2)得
X
用公式验证结果相同
(2)By+C=0
d | y 0 C B |
Y
P ( x0 , y0 )
X O
用公式验证结果相同
y P(x0,y0)
x d
O l:Ax+By+C=0
Ax0 By0 C A B
2 2
1.此公式的作用是求点到直线的距离; 2.此公式是在A ≠0 、B≠0的前提下推导的;
1
归纳结论
y
l1
P O
任意两条平行直线都可以写成如 下形式:
l2
l1 :Ax+By+C1=0
x
l2 :Ax+By+C2=0
设 P ( x 0 , y 0 ) 在直线 L1 上 则点 P 到直线 L 2的距离
d
| Ax 0 By 0 C 2 | A B
2 2
又 C 1 ( Ax 0 By 0 )
1.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是A(4,0)、B(6,7)、C(0,3) (1)求BC边上的高所在直线的方程; (2)求BC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的方程; (3)求BC上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
2.若直线l与两直线y=1,x-y-7=0分别交于M,N两点,且MN 的中点是P(1,-1),则直线l的斜率是( A ) A.-
A ( 1, 2 )
2
-1
4(y-2)=-3(x+1)
x=-1
(2)距离改为 5 ,
则得2(y-2)=x+1;
A ( 1, 2 )
2
2(y-2)=x+1
5
5
-1
(3)距离改为3(大于
5
),则无解
A ( 1, 2 )
2 -3 3
-1
课堂练习
1: 求下列点到直线的距离
⑴ A ( 2, 3), l : 3 x 4 y 3 0
一般情况 A≠0,B≠0时
解:设A≠0,B≠0,过点P作L的垂 线L1,垂足为Q, 由点斜式得L1的方程 y - y 0
B A (x - x 0 )
L1P(x ,y ) 0 0
L
( x1 , y 1 )
设Q点的坐标为(x1,y1).又Q(x1,y1) Q 是L1与L的交点,则 L:Ax+By+C=0
已知:点P(x0,y0)和直L:Ax+By+C=0,怎样 求点P到直线L的距离呢? 解题思路: 过点P作直线L1⊥L于Q, 根据定义,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点到直线的 则线段PQ的长就是点P到直线L的距离. 垂线段的长。 怎么能够得到线段PQ的长? 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PQ|.
L1
P(x0,y0)
3
3 10
B)
3点 P 在 直 线 x y 4 0 上 , O 是 坐 标 原 点 , 则 O P 的 最 小 值 是 (
A.
10
B. 2 2
C.
6
D. 2
4:已知点A(1,3),B(3,1),C(-1,0),求三角形ABC的面积. 5
小结
点到直线的距离
A B 1.此公式的作用是求点到直线的距离; 2.此公式是在A≠0且B≠0的前提下推导的; 3.如果A=0或B=0,此公式也成立; 4.如果A=0或B=0,一般不用此公式; 5.用此公式时直线要先化成一般式。
2 3
B.
2 3
C.-
3 2
D.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2
3. △ABC中,A(0,1),AC边上的中线方程为2x+y-3=0,AB边 上的高线为x+2 y-4=0,求△ABC各边所在直线的方程. AB直线的方程2x-y+1=0;BC方程2x+3y-7=0;AC方程y=1
点到直线的距离
复习提问 1、平面上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怎样? 2、何谓点到直线的距离? 答案:1.有两种,一种是点在直线上,另一种 是点在直线外. 2.从点作直线的垂线, 点到垂足的线段长.
| 18 ( 8 ) | 2 3
2 2
26 13
2 13
(2) L1: 3x+4y=10 , L2: 3x+4y-5=0
解 : 点 P (0,
则d 3
2
5
| 3 0 4
2
) 在 L1 ,
5 2 4
2
5| 1
d
| 5 ( 10 ) | 3 4
2 2
2 2
d
Ax0 By0 C
思考:
已 知 实 数 x , y , 满 足 5 x 12 y 60 0, 求
x y 的最小值.
2 2
d
C2 C1 A
2
B
2
直线的方程 应化为一般 式!
例 3 .求过点 A ( 1, 2 ) 且与原点的距离等于
2 2
的直线的方程
.
解:设所求直线的方程为y-2=k(x+1)
即kx-y+2+k=0 由题意得
|00 2k | k 1
2
2 2
∴k2+8k+7=0
解得 k 1 1
d
9
5 d 0 ⑵ B (1, 0), l : 3 x y 3 0 2 d ⑶ C (1, 2), l : 4 x 3 y 0 5 5 d ⑷ D ( 1, 2), l : 3 x 2 3
2.(1)求平行直线3x-4y+8=0和3x-4y-7=0的距离. (2)求平行直线3x-4y+8=0和6x-8y-7=0的距离. 2 (2)
k 2 7
∴所求直线的方程为x+y-1=0或7x+y+5=0.
变式练习 求过点A(-1,2)且与原点的距离等于 (1).距离改为1; (2).距离改为 5 ; (3).距离改为3(大于 5 ). 想一想?在练习本上画图形做.
(1).距离改为1, 则用上述方法得4(y-2)=3(x+1) 或x=-1(易漏掉)
L
步 骤 (1)求直线L1的斜率;
Q( x1 , y1 )
( k1
B A
)
B [ y y0 ( x x 0 )] (2)用点斜式写出L1的方程; A
L:Ax+By+C=0
(3)求出Q点的坐标; [ L1 L Q 设点 Q ( x1 , y1 )] (4)由两点间距离公式d=|PQ|. ( d ( x x ) 2 ( y y ) 2 ) 1 0 1 0
3 2 2
12 5
9 5
37
65 65
1 1
例2. 求平行线2x-7y+8=0与2x-7y-6=0的距离。 y
O
l1:2x-7y+8=0 两平行线间的 l2: 2x-7y-6=0 距离处处相等 x P(3,0) 在l2上任取一点,例如P(3,0) P到l1的距离等于l1与l2的距离
23 70 8 2 (7)
PQ | |
2
y1 y0
2
B( Ax0 By 0 C ) A B
2 2
( x1 x 0 ) ( y 1 y 0 )
(
A ( Ax 0 BY 0 C ) A B
2
2 2
2
) (
2
B ( Ax 0 By 0 C ) A B
2
2
2
)
2
( A B )( AX 0 By 0 C) (A B )
2 2 2
| Ax 0 By 0 C | A B
2 2
即d
| Ax 0 By 0 C | A B
2 2
当AB=0(A,B不全为0)
Y
(1)Ax+C=0
d | x0 C A |
O
P ( x0 , y0 )
3.如果A=0或B=0,此公式也成立;
4.用此公式时直线方程要先化成一般式
例1、求下列各点到相应直线的距离
① P ( 0 , 3 ), 3 x 4 y 0 ; ② P ( 2 , 0 ), 4 x 3 y 1 0 : ③ P ( 0 , 0 ), 4 x 7 y 37 ; ④ P ( 1, 2 ), x y 0 ; ⑤ P ( 2 , 3 ), x 1 0 ; ⑥ p (1, 1), y 2 0 .
2 2
d
14 53
14
53 53
直线到直线的距离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
练习
求下列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1) L1:2x+3y-8=0 , L2:2x+3y+18=0
解 :点P(4,0)在L1上
则d | 2 4 3 0 18 | 2 3
2 2
26 13
2 13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