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200409--洛阳宜阳县城角村发现战国有铭铜戈_刘余力

合集下载

2004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

2004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

2004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近日,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文物天地》杂志社等共同主办的2004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正式揭晓。

自1990年以来,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已连续举办了15届,产生了十分广泛的社会影响,极大地推进了考古学科的发展、考古知识的普及和文物保护意识的培养。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希望对大家有用。

2004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1、广东广州大学城南汉二陵时代:五代十国发掘单位: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领队:冯永驱简介:2003年2月,广东、省政府和广州、市政府决定兴建广州地区高校新校区(广州大学城),选址广州市蕃禺区新造镇小谷围岛。

3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岛上文物进行全面调查。

2003年6月;2004年10月,对施工范围发现文物的地点进行考古勘探和抢救发掘。

分别在小谷围岛西部的北亭村的青岗和大香山发现2座南汉时期的砖室大墓,经发掘考证,为南汉的德陵和康陵。

南汉是五代十国时期割据于岭南的一个独立王朝,前后经历了55年的时间,其疆域最大时包括今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及湖南、贵州、云南的一部分,是岭南地区继南越国之后的第二个地方政权。

此次发现的南汉德陵和康陵,是南汉考古的重要收获。

经发掘,德陵虽未发现陵园建制,且墓室被盗,但墓道中出土的青瓷罐和釉陶罐,是广州第一次发现如此众多的五代瓷器,属官窑制品无疑。

其胎质坚硬,釉色青中闪灰,晶莹透亮,是五代青瓷中的上品,为研究五代十国陶瓷器提供了实物资料。

康陵哀册文碑的发现,不仅明确了墓主人的身份和下葬年代,还更正了《蕃禺县志》等文献史志对德陵和康陵的错误记述,解决了历史悬案。

康陵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这一时期唯一布局完整的陵园,围垣四隅双角闕和陵前设廊式建筑的建制也与历代陵寝制度有所不同。

将为研究我国古代陵寝制度的发展,提供新的材料。

2004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2、河北易县北福地史前遗址时代:新石器时代发掘单位: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发掘领队:段宏振简介:易县北福地遗址发现于1985年,是河北最重要的史前遗址之一,对研究北方地区史前文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直备受学术界关注。

宜阳博物馆文物介绍

宜阳博物馆文物介绍

宜阳博物馆文物介绍
宜阳博物馆是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的一家综合性博物馆,馆
内收藏了丰富的文物和历史资料,展示了宜阳乃至整个中原地区的历
史文化。

以下是关于宜阳博物馆的一些文物介绍:
1. 陶文化展厅
陶文化是宜阳的发源地之一,是中原地区最早的一个陶器生产中心。

宜阳博物馆的陶文化展厅收藏了大量宜阳陶器,其中包括春秋战
国时期的彩陶、汉代的灰陶和唐代的三彩陶等。

这些陶器以质地坚硬、工艺精湛、造型简洁见长,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珍品。

2. 钟鼎文化展厅
钟鼎文化是宜阳的又一项骄傲,宜阳博物馆的钟鼎文化展厅展示
了大量的青铜钟鼎和陪葬品。

其中最著名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编钟,
有残缺的编钟6组,可以推测造型完整时高约95公分。

在中国文化史上,编钟是青铜钟鼎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古代音乐器材中的精品。

3. 佛教文化展厅
宜阳博物馆的佛教文化展厅主要展示了唐代时期的佛教文物,这
些文物以佛像和经书为主。

其中最著名的是《大雁塔本金剛經》一部,此部经书是中国唐代佛教翻译的结晶,其版本最早可追溯到7世纪。

4. 物种展厅
宜阳博物馆的物种展厅是一处以动植物为展品的展厅。

这些展品
中不仅有国内外常见动植物,同时也包括极为罕见的珍稀动植物。


如藏原羚、黑颈鹤、极小蓝蛙等。

同时,物种展览馆还特别设有鸟类
观察区,游客可以近距离观察到各种颜色的鸟儿,领略自然之美。

以上是宜阳博物馆的部分文物介绍。

这些文物代表了宜阳乃至整
个中原地区的历史文化,也代表了人类生活的过去,让我们更好地了
解我们的历史和文化。

中国国家博物馆一级文物名录

中国国家博物馆一级文物名录

中国国家博物馆一级文物名录金缕玉衣金缕玉衣也叫金缕玉柙,是汉代帝王、贵族死后穿的一种殓服,用各种形状的玉片和金属丝编缀而成,人们认为玉能使尸体不朽。

国博收藏这件金缕玉衣在1973年出土于河北省定县(今定州市)八角廊村40号汉墓。

其墓主人为中山怀王刘修,刘修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死于公元前55年。

这件金缕玉衣共用金丝2567克,玉1203片,分为头罩、脸盖、上衣前片和后片、左右袖筒、左右手套、左右裤筒和左右脚套等部分。

此玉衣曾经在盗掘中被火焚烧过,但色泽却更为缤纷。

四羊方尊四羊方尊又称为四羊青铜方尊,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礼器,用于盛酒祭祀。

四羊方尊是中国十大传世国宝之一,也是中国青铜器艺术的杰作,展现了商代晚期的高超铸造技术和深厚文化底蕴。

国博收藏的这件四羊方尊就目前公开展出的最大的一件商代方尊,高58.6厘米,重34.6千克。

它的特点是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四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

整个器物饰有凤鸟纹、龙纹、兽面纹、蕉叶纹和雷纹,纹饰精美华丽,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

这件四羊方尊在1938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炭河里遗址)。

在抗日战争中遭到日机轰炸,四羊方尊被炸成了20多块。

后经多次转手和修复,最终被收藏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人面鱼纹彩陶盆人面鱼纹彩陶盆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彩陶器,195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遗址,是已发现的十件人面纹器物中最精美者,在半坡遗址出土文物中最为宝贵,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它是国家一级文物,被认为是仰韶彩陶工艺的代表作之一。

人面鱼纹彩陶盆由细泥红陶制成,高16.5厘米,口径39.8厘米,敞口卷唇,口沿处绘间断黑彩带,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人面鱼纹。

人面为圆形,头顶有类似发髻的尖状物和鱼鳍形装饰,额头右半部涂黑,左半部为黑色圆弧形,眼睛细而平直,鼻梁短,呈倒T形。

流失海外的珍宝

流失海外的珍宝

流失海外的珍宝文/青 彝拥有千年历史的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我国的“三大石刻艺术宝库”。

但是你知道吗?令人十分痛心的是,近百年来石窟内大量的艺术珍宝被盗凿并流失海外。

20世纪初,西方考古学家开始研究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等地的中国石雕,这引发了国内外很多商人对我国石雕的不法之心。

在西方文化强盗、古董商以及极少数利欲熏心的当地人的大肆盗凿下,石窟佛雕艺术品源源不断地流向了欧美和日本等地。

据考证,1907—1918年间是龙门石窟被大规模破坏、盗凿的开始阶段,1918—1935年间是龙门石窟有史以来遭遇劫难最为严重的时期。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两件文物——《皇帝礼佛图》和《皇后礼佛图》,它们曾是龙门石窟雕像群的中心和精华,但如今它们流落海外、分散在异域的两个地方。

这是文物贩子导演的一场悲剧。

聚散两依依说起中国早期的佛教艺术作品,不能不提到中国北魏时期的石浮雕《皇帝礼佛图》。

这浮雕中,居于中心位置的皇帝是北魏孝文帝,他头戴冕旒(miǎn liú,天子的礼帽和礼帽前后的玉串),身穿衮(gǔn)服,气宇轩昂。

皇室成员、御林军和手持伞盖、羽扇、长剑、香盒的近侍宫女簇拥着他,缓缓地走在去往79物保管所副所长的马的当事人,所以对骗与强制的手段,迫使石匠半夜摸进龙门石窟盗凿文物。

为了不惊动附近的居民,盗贼们采用深夜盗凿的方法,由石匠们用锤子、凿子把浮雕一块块凿下来,装进担子里,天亮前挑走。

一旦发现附近有人经过,把风的人就用暗号通知石匠暂停凿打。

实际上,北京琉璃厂的古玩商岳彬才是这《皇帝礼佛图》被盗凿后的残痕一事件的幕后黑手。

1934年,岳彬结识了美国人普爱伦,签订了“帝后礼佛图”的盗卖合同。

马龙图是岳彬的帮凶,他将“帝后礼佛图”运进了岳彬的家中,国宝就此流落海外。

流落在海外的《皇帝礼佛图》和《皇后礼佛图》都是不完整的,其面积只有原作的百分之七八十。

1953年,中国政府在清查青岛和上海的海关时,意外发现了部分“帝后礼佛图”的碎片,这都是岳彬当年拼装时留下的。

宋墓-洛阳宜阳仁厚宋代壁画墓发掘简报_司马俊堂

宋墓-洛阳宜阳仁厚宋代壁画墓发掘简报_司马俊堂

洛阳宜阳仁厚宋代壁画墓发掘简报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2010年6~8月,原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在洛河北岸、郑卢高速南部的洛阳市宜阳县韩城镇仁厚村北发掘了北宋墓葬1座(编号2010LYRM1,以下简称M1)(图一)。

墓室虽被盗扰严重,但该墓为壁画墓,且形制特殊,壁画内容主要为12幅孝义故事图。

现将该墓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一墓葬形制M1为单室土洞墓,平面呈靴形,由墓道、甬道及墓室三部分组成,方向170°(图二)。

墓道长方形竖井式。

位于墓室南壁偏东、甬道以南,开口于耕土层下,距现地表0.2~0.25米,长2.1、宽0.5~0.66、深4.74米。

墓道填土为花土,包含物有礓石颗粒等。

墓道北端有一晚期盗洞,口部呈圆形,直径0.6~0.68米。

甬道位于墓室南、墓道北,直壁,顶略平。

长0.62、宽0.4~0.5、高1.13~1.25米。

底比墓室底略低,高差0.15米。

墓室平面呈不规整长方形,长2.65~2.75、宽1.15~1.7、高1.3~1.6米,墓顶距地表3.3米。

壁面整齐,斜壁,顶南北向略弧,平底。

墓室东壁上部及北壁一角被近代砖室墓破坏。

由于盗扰及破坏严重,室内棺痕及随葬器物荡然无存,仅在墓室淤土内发现两个头骨及乱骨数根,据此推测,该墓应为双人合葬墓。

壁画保留于墓室周壁及墓顶,除西壁保存较完整外,其他三壁均遭不同程度的破坏。

墓顶壁画已脱落,仅存少许白色地仗层及墨框(图三)。

壁画的制作方法是:先在墓壁上抹一层草拌泥,泥上涂白灰作为地仗层,地仗层之上绘墨色栏框,框内作画,画与画之间用墨色曲线隔开,每幅画面先用墨线勾勒,后施墨或土红色彩。

图一墓葬位置示意图DOI:10.13619/11-1532/k.2015.04.005二壁画该墓壁画内容可分为门吏图与孝义故事图两类。

(一)南壁南壁墓门两侧各绘墨色栏框。

东侧栏框长0.53、高0.94米,框边宽0.08~0.1米。

框内绘一名站立门吏,保存较好。

该门吏头戴黑色细长翅直脚幞头,大耳,环眼,直鼻,“八”字须,面部肥厚圆润,神情威武严肃,身材魁梧,着红色团领长袖过膝长袍,腰间围抱肚,系勒帛,脚蹬短靴,双手持骨朵,挺胸收腹站立(图四)。

洛阳金村古墓出土器铭集释

洛阳金村古墓出土器铭集释

洛阳金村古墓出土器铭集释洛阳金村古墓出土器铭集释(一)洛阳金村古墓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古墓葬地,经过多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其中包括了一批珍贵的铭刻器。

这些铭刻器承载着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文化,对于我们研究古代历史和社会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将以洛阳金村古墓出土器铭集释为题,介绍其中两件铭刻器的内容和含义。

第一件铭刻器出土于金村古墓中,为一方铁制器物,边缘有铜钉装饰,器物正面铭刻着一段古文字。

文字行书书法风格,笔画粗细均匀,线条流畅,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铭文中记载了一位祖先的名字,同时也描述了他的生平事迹。

通过对这段铭文的解读,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这件铁制器物的铭文中提到了一位名叫刘绍的人,他是金村一位重要的地主和政治家。

铭文中记载了刘绍发展农业生产的经历和成就,他勤劳耕种,引进高产作物,并通过改良农具和灌溉工程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刘绍还积极参与政治事务,为村庄的安全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段铭文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农业社会的一面,以及那个时代人们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努力。

第二件铭刻器是一件漆器,出土于金村古墓的另一处墓葬中。

这件漆器为方形,底部有四个小柱脚,器物上部饰有各种图案纹饰,整体设计考究,工艺精湛。

铭刻在器物内部的铭文由许多小字组成,字迹清晰稳健,可见刻者的文学修养和绘画技巧。

铭文中的文字主要是有关人物的赞美和祝愿。

铭文开始讲述了一个人物的前世身世,与仙人有缘,获得了许多神仙的指点。

接着,铭文讲述了这个人物的努力奋斗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他在事业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并在社会上树立了崇高的声誉。

铭文最后表达了对这个人物的祝福,希望他能一路顺风,继续取得成功。

这件漆器的铭文揭示了当时社会对人物品质和成就的重视。

人们追求美好的人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成功,并受到社会的肯定和祝福。

这种价值观念在当今社会中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我们应该秉持正直的品质,追求自己的梦想,并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空首布 探寻铸币中国之始

空首布 探寻铸币中国之始

探寻铸币中国之始空首布近日,河南发现世界最古老造币厂的消息冲上“热搜”,备受国人瞩目。

郑州大学考古团队经过14C测年确认,河南荥阳官庄遗址铸铜作坊在公元前640—前550年开始铸造制式化金属货币。

这一数据首次提供了中国早期铸币遗址的绝对年代信息,也使官庄遗址成为世界范围内已知最古老的铸币作坊。

为什么不是铜贝币?中国古代货币经历了从自然物海贝到铸造物金属币的基本历程。

大约在春秋初期,不同形状的金属铸造物开始被用作货币。

从模拟海贝形状的铜贝币开始,乃至模拟农具形状的布金更耐磨损,非常适宜流通。

严格说来,这一使用原生合金矿石简单锤打而成的“打制金币”,并不是将冶金、治模、范铸融为一体的,有着规范工艺流程的金属铸币。

且以弗所古城遗址中,也尚未找到任何货币制造作坊遗址。

在地中海地区,目前经考古确认的铸币作坊,均不早于公元前400年。

官庄遗址是一座完整的西周至春秋中期城址,建于约公元前800年,约公元前450年被遗弃。

自2010年发掘以来,遗址发现了大面积的手工业作坊区,手工业活动涉及铸铜、制陶、制骨等。

官庄遗址的青铜铸造作坊位于大城内中北部,占地面积大,在对其进行发掘过程中,共发现四类与布币铸造相关的遗存,包括空首布币成品实物、尚未使用的芯范、已使用的芯范以及外范。

官庄遗址铸币生产相关遗存的平面分布(《古物》。

红点为出土芯范单位,绿点为空首布成品出土单位)吕底亚王国的“琥珀金币”(大英博物馆藏)3枚殷商铜贝,虽数量不多,却足证铜贝铸造年代确可溯至商代。

又如,1963年在山西侯马上马村一座春秋时代的古墓中,出土海贝8枚、骨贝100枚、铜贝1600枚及包金铜贝32枚。

铜贝币数量巨大,与天然海贝及其他材质的仿贝币形成鲜明对比,足见春秋时期铜贝币铸行之盛。

1971年山西保德出土海贝112枚、殷商铜贝109枚。

“保德铜贝”一度被视为中国金属货币之“鼻祖”。

如今看来,“保德铜贝”在世界范围内也属铸造时间最早者。

1981年,中国邮政发行的《中国古代钱币(第一组)》邮票,就币,模拟兵器形状的刀币,以及各种矩形、方形、条形金属币纷纷开始铸造,在各自的属国属地流通使用。

文物201408期--仓端王义鼎铭文考释_刘余力

文物201408期--仓端王义鼎铭文考释_刘余力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西周成周研究”(12YJC780002)阶段性成果。

仓端王义鼎铭文考释刘余力(洛阳理工学院中文系讲师)2012年,洛阳文物收藏学会在征集社会流散文物时,发现一件传世的战国时期有铭铜鼎。

据其铭文内容,可称为“仓端王义鼎”。

此鼎为洛阳出土,未见著录。

现对铭文的释读及相关问题略作考述,以求教于方家。

鼎为子口,口部微敛,沿内折,扁圆形深腹,腹上部附有略向外撇的长方形双耳,腹下部内收,圜底,三蹄形短足较粗壮。

盖隆起呈弧形,上有三环形纽,纽上各有一突起的乳丁。

腹中部饰凸弦纹一周。

整器呈扁球体状,造型工整,器身稀疏分布浅绿色锈,绿锈下面通体呈红黄色。

器盖、身外部有多处范模垫片痕迹,腹下和足部有明显范铸痕迹。

口径14.4、腹径17.6、通高17.2厘米,重2490克,容水2000毫升(图一、二)。

此鼎具有战国晚期铜鼎的典型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此鼎腹下足部没有烟炱痕迹,器身其他部位也未见擦碰等使用痕迹,保存完好。

全器四处刻有铭文。

腹部近左耳右侧横刻铭文“仓端王义”1行4字(图四、六∶1、七∶1);与此位置相对,近左耳左侧竖刻铭文“敬,一斗,工宜”2行5字(图三、六∶2、七∶2)。

鼎盖内侧近口沿处横刻铭文“仓端王义”1行4字(图五、六∶3、七∶3)。

铜鼎底部外侧亦刻有铭文,由于笔画纤细且漫漶不清,无法辨识。

所刻铭文如仓、端、义、敬、宜等字均具有秦国文字的特征,因而此鼎应为战国时期秦国铸造。

图一仓端王义鼎DOI:10.13619/11-1532/k.2014.08.0082014年·第8期图三仓端王义鼎腹部铭文“仓端王义”“仓”字与秦封泥“泰仓”、“泰仓丞印”的“仓”字构形相同[1]。

“端”字从立从耑,与《中国玺印集粹》中“端”字构形一致[2]。

此字与秦印“端乡”的“端”字构形亦相同[3],明显具有秦国文字风格。

“义”字从羊从我,与故宫博物院所藏“张义”秦印[4]、《秦印文字汇编》所收“义游”秦印[5]“义”字写法相类,亦明显具有秦国文字特征。

介绍一件扬州出土有铭战国戈

介绍一件扬州出土有铭战国戈

介绍一件扬州出土有铭战国戈刘刚蒋文【摘要】本文介绍了扬州市近年出土的一件有铭战国铜戈。

根据形制和铭文,考定为战国中期或稍晚的魏国兵器,并指出此戈与已著录的“司寇书戈”关系密切。

【关键词】三晋兵器;司寇;司寇书戈【作者简介】刘刚,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汉唐五代考古;蒋文,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秦汉出土文献。

(江苏扬州225002;上海200433)2011年9月,江苏省扬州市西湖镇蜀岗村润扬路西延建设工地发现一座西汉早期墓葬,墓中出土一件有铭战国铜戈。

铜戈出土于墓棺与侧厢隔板之间,伴出戈鐏1件(图一)。

戈通长22.9厘米、援长15.5厘米、内长7.4厘米、阑高10.2厘米。

形制为中胡,直内三面有刃,刃上一横向长三角形穿孔;窄援,外缘微向外弧,前宽后窄;阑侧三穿,上一穿呈盝顶形、下两穿呈长方形,阑下外侧有齿突。

铜戈内背刻有铭文(图二),2行共14字,其中“工帀(师)”作合文形式。

初步释文如下:十六年,□司寇■,右库工师■,冶脣。

“司寇”上一字原形作试,笔划清楚,但不能确识。

司寇私名之字左从“鸟”,右半暂不确识。

工师名从“五”得声,可能为“寤”字异体。

冶名上从“辰”,下似从“日”,应为“晨”字异体或“辰”字繁构。

这件扬州出土十六年戈应是一件战国魏国兵器。

首先,从文字写法来看,戈铭无疑属于战国三晋系;特征字“冶”作二、,此形体目前见于韩、魏兵器,而不见于赵兵铭文,可知此戈很可能应属韩或魏①。

图一扬州出土十六年戈、鐏图二扬州出土十六年戈铭文照片及摹本*基金项目:本文的写作受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马王堆汉墓遣策综合研究''(编号: 2019EYY001)资助。

本文初稿曾蒙吴良宝先生审阅,谨致谢忱!关于三晋文字“冶''的不同形体及分布,最新研究见吴良宝、徐俊刚:《三晋“冶''字新考察》,《古文字研究》第三十一辑,中华书局,2016年,第205210页。

运城博物馆出名文物介绍

运城博物馆出名文物介绍

运城博物馆出名文物介绍兽面乳钉纹方鼎●年代:商代(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出土地点:山西省平陆县坡底乡前庄村●尺寸:高82厘米、口边长50厘米、耳高14厘米、腹深44厘米、壁厚0.6厘米、足高23.5厘米●器物说明:口沿外折、方唇、沿面平直,附一对圆拱形立耳,耳外壁有凹槽,凹槽内饰三道圆拱形凸弦纹。

直腹,上腹饰一周饕餮纹,共八组;腹壁饰乳钉纹。

鼎足为空心柱体,上粗下细,中部偏上饰一周饕餮纹,共两组;足底平直,内含泥心。

耳、口、腹、足分开制作,为多范分体铸造。

白釉黑彩诗文枕●年代:宋(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尺寸:长43厘米、宽20厘米、高11.2厘米●器物说明:长方八角形,枕面出檐,前壁内凹,侧壁有气孔,平底。

枕面依枕形双线勒框,框内竖书五言行草诗文“柴门掩石泉,夏日亦闻蝉,冷落花廷竹,馨香草里兰”,左右两栏剔卷叶纹。

灰白胎,乳白釉,底面未施釉,有流釉痕。

这件器物属于河津窑口瓷器。

三彩女坐俑●年代:唐(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尺寸:高38.9厘米、通宽10厘米●器物说明:女俑面部白皙,脸圆润,细眼,高鼻梁,小口,头梳单高髻,带项圈,手镯,右手握物,左手下垂,两足落地,穿云头靴,端坐在圆墩上。

身穿黄绿地短襦,胸臂裸露,下着黄绿色相间竖道百褶长裙,长垂曳地,上贴环形花。

体态优美,形体俊俏,展现了唐代妇女的风采。

鎏金佛立像●年代:唐(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出土地点:平陆县圣人涧村红旗八队●尺寸:高13.2厘米、座长5.4厘米、座宽4.9厘米●器物说明:高肉髻,面相长圆,眉目清秀,两耳垂肩。

右臂上抬,手指撮合。

左臂前伸,手托一钵状物,作说法状。

身着通肩袈裟,跣足立于仰莲座上,莲座下托以莲枝,左右两侧有相对的莲蕾,座下端有长榫,插于长方形透空足床上。

唐薛儆墓石椁●年代:唐开元九年(公元721年)●出土地点:1994年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皇甫村薛儆墓●尺寸:通高205厘米、座宽345厘米、座长208厘米、顶宽364厘米、顶深216厘米●器物说明:青石质,由34块青石壁板及椅柱组合而成,雕饰莲花纹瓦当、雕刻脊瓦、勾头、滴水等。

龙走铭石:中国古代螭首碑的起源与

龙走铭石:中国古代螭首碑的起源与

艺术设计研究2022 06期赵汗青中国古代螭首碑发源于汉,成熟于唐。

在其形制演变的数百年间,也推动着古代碑刻式样的成熟。

关于螭首碑的定名,首见于唐人文献。

初唐《隋书》中记:“三品已上立碑,螭首龟趺,趺上高不得过九尺。

”①盛唐《唐六典》中记:“碑碣之制,五品已上立碑,螭首龟趺,趺上高不过九尺。

”②关于螭是什么形象,在早期文献中也有不同记载。

唐代颜师古在注《汉书·司马相如传》中,引载了一些汉末魏晋学者的解释:“文颖曰:‘龙子为螭。

’张揖曰:‘赤螭,雌龙也。

’如淳曰:‘螭,山神也,兽形。

’”③北宋宋祁在注《汉书·扬雄传》中,继续引载:“韦昭曰:摘要:本文通过对汉唐碑刻装饰中螭龙造型的考察梳理,讨论中国古代螭首碑的形成过程。

东汉后期,源于画像石艺术的四神装饰以及晕首碑的形制推动了螭首碑的形成。

北朝晚期,在孝文帝汉化改革的背景下,佛教造像艺术与传统汉地碑刻形式相融合,螭首碑的中轴对称、龙身缠绕、圭形碑额、六螭下垂等装饰元素相继形成。

隋唐之后,螭首面貌样式趋于稳定,源自佛教主题的火焰宝珠成为一种程式化装饰进入到世俗碑刻中。

二龙拱珠的造型装饰在盛唐之后进一步被强化表现,最终确立了中国古代螭首碑的典型样式。

关键词:晕首碑;螭首碑;六螭下垂;二龙拱珠中图分类号:J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18 (2022) 06-0102-06Inscription stone with the Dragon Decoration: The Origin and Formation of Chi Dragon Head Stele in Ancient ChinaZhao HanqingAbstract :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Chi dragon head tablet in ancient China by investigating and sorting out the shape of the Chi dragon in early stone tablet inscription decoration. In the late Eastern Han Dynasty, the four-god decoration originated from stone art and the shape of the halo head tablet promoted the formation of the Chi head tablet. In the late Northern Dynas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mperor Xiaowen's Sinicization reform, Buddhist statue art was integrated with Han traditional tablets, and the decorative elements of Chi dragon head tablet, such as middle axis symmetry, dragon bodies intertwine, Gui-shaped tablet forehead, and drop of six Chi dragons, came into being successive. After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the pattern of the Chi dragon head tended to be stable, and the flaming pearl derived from the Buddhist theme became a kind of stylized decoration and entered into the secular tablet inscription. The modeling and decoration of two dragons surrounding a pearl were further strengthened after the Tang dynasty, and finally established the typical pattern of the ancient Chi-nese Chi dragon head tablet.Key words : Halo head tablet ;Chi dragon head tablet ;six Chi dragons bowing ;two dragons surrounding a pearl ‘螭,似虎而鳞。

战国九店东周墓出土的文物

战国九店东周墓出土的文物

战国九店东周墓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发现,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

以下是其中一些代表性的文物:
1. 青铜器:包括鼎、簋、爵、斝等,多数为实用器,反映了战国时期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

2. 玉器:包括璧、琮、璋、璜等,多数为礼器,反映了古代中国对玉的崇拜和重视。

3. 陶器:包括壶、罐、盆、碗等,多数为生活用具,反映了战国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生活方式。

4. 石鼓:是一种古代石刻文字,记录了战国时期的历史和社会现象,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5. 车马器:包括车、马、驾驭器等,反映了战国时期的交通工具和军事装备。

这些文物的出土,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战国时期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

宜阳苏羊遗址发掘记

宜阳苏羊遗址发掘记

50Notes考古笔记文 图/谷向乐 任广苏羊遗址位于豫西宜阳县张坞镇苏羊村西部、下村南部,北临洛河,南望熊耳山,2019年10月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东西宽约970米,南北长约1050米,面积60多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最厚处达5米以上。

根据遗存的分布范围和文化特征将苏羊遗址分为苏羊区和下村区两个片区,苏羊区紧邻洛河,下村区在苏羊区南部。

苏羊遗址以新石器时代文化堆积为主,包含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王湾三期文化三个时期的遗存。

苏羊遗址所在的洛河中游地区是洛阳盆地史前遗址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相关资料显示,洛河中游洛宁县至宜阳县城西,全长约70公里的洛河两岸分布着40余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其中一些遗址与苏羊遗址同时出现,又同时废弃。

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在苏羊遗址发现有丰富的仰韶文化时期遗存,采集有石斧、彩陶罐、彩陶盆等。

2015年洛阳市考古研究院紧紧围绕“洛阳在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中的历史地位与宜阳苏羊遗址发掘记苏羊村掠影考古调查与研究工作,先后在宜阳、洛宁、伊川、嵩县等地进行考古调查与勘探。

在对苏羊遗址展开调查时,发现该遗址不仅面积大、文化堆积丰富,且整个遗址从选址、布局均呈现一定特殊性。

通过走访村民获知早些年遗址内曾出土不少高等级玉器,一系列的线索使我们隐约感到这应该是洛河中游地区一处极其重要的遗址,甚至可能达到区域中心性聚落的等级。

2016年3月,洛阳市考古研究院接到苏羊遗址被盗掘的举报,举报者称有完整的红陶器和彩陶器被盗掘出来,流落市场出售。

洛阳市考古研究院先后多次派人前往遗址调查盗掘情况,在遗址区多处可见盗洞、探孔。

在调查过程中也多次发现有人背负铁锨之类的工具出现在遗址区,令人十分痛心。

苏羊村位于宜阳县和洛宁县交界处,位置相对偏僻,民国时期此处土匪强盗横行猖獗,是“三不管”地带。

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诞生之地,是中国早期文明形成、发展的根和魂。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考古中国—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重大项目正式立项,苏羊遗址被纳入项目之中,也是洛阳盆地唯一一处被纳入的遗址。

【新书介绍】东周王城出土战国铜器铭文整理与研究

【新书介绍】东周王城出土战国铜器铭文整理与研究

【新书介绍】东周王城出土战国铜器铭文整理与研究
基本信息:
作者:刘余力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22年1月
印次:1
ISBN: 9787501072071
内容简介:
本书共收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周王城及附近新出土或新发现的战国铭文铜器18件。

这些铭文铜器,有15件出土于东周王城及附
近,有3件出土于其他地方,但是藏于洛阳文博机构或相关部门,一并收入书中。

这些铭文铜器,从时代来看,自战国早期至战国晚期;从国别来看,多属战国时期魏国、秦国,另有少量属战国时期周王室、燕国、韩国。

书中对这些铭文铜器进行介绍,并对铭文及相关问题进行考释,成十八篇文章;涉及东周时期的地名、职官、度量衡、文化制度、周王室历史等诸多方面。

目录
前言
壹三晋铜器篇
成君夫人鼎
安邑大官鼎
莆子鼎
右孠鼎
三年垣上官鼎
首垣鼎
王十一年大梁司寇鼎
信安君鼎
宜阳戈
贰秦铜器篇
我自铸铜铍
少府戈
王二年相邦义戈
中府铜鍪
苏公鼎
高陵君弩机
仓端王义鼎
叁燕铜器篇
太子鼎
王太后左私室鼎
参考文献
附录本书收录铭文铜器一览表后记
责编:韩翰。

王二年相邦义戈铭考

王二年相邦义戈铭考

作者: 刘余力[1]
作者机构: [1]洛阳理工学院中文系河洛文学与方言研究中心
出版物刊名: 文物
页码: 63-65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8期
主题词: 王二;文物收藏;2010年;战国时期;洛阳;铜戈;铭文;出土
摘要:2010年,洛阳文物收藏学会在征集社会流散文物时,发现一件传世的战国时期铭文铜戈,可称为“王二年相邦义戈”。

此戈传为洛阳出土,未见著录,现简要考释如下。

铜戈为长胡三穿,援身细长,脊部略隆,凹刃锋利,阑部突起。

内上一穿,上下及尾部皆有刃。

胡上三穿及内上单穿皆作不规则方形(图一、二)。

内上竖刻铭文“王二年,相邦义之造,西工封”3行11字(图三、四)。

字体刻划工整,戈身布满薄薄一层红、绿色锈斑。

通长21-8、援长13.2、援中宽2.4、内长7.6、内宽3、阑长12.4厘米。

文物200509--泰安市博物馆收藏的一件_淳于右造_铜戈_王丽娟

文物200509--泰安市博物馆收藏的一件_淳于右造_铜戈_王丽娟

文物200509--泰安市博物馆收藏的一件_淳于右造_铜戈_王丽

·93·泰安市博物馆收藏的一件
“淳于右造”铜戈王丽娟(泰安市博物馆馆员)
图一铜戈1999年4月,在泰山虎山东路拓宽工程中,发现了一处战国墓葬群,出土1件带铭文的铜戈。

此戈援长而狭,胡上三穿。

内微上翘,上有一穿,内末端及下侧有刃。

通长27.2、援长18.6、宽2.5~2.9,内长8.3、宽2.9厘米。

穿右侧自上而下铸有“淳于右造”1行4字铭文(图一~三)。

从“淳于右造”戈的形制、铭文看,应属战国中晚期的遗物。

铭文中的“右”,应是铸造兵器的“右库”之“右”。

齐国当时在都城设有左右库冶造兵器,下属小诸侯国亦设兵器冶铸库。

从目前所发现的铜戈铭文中,已有“淳于左造”、“淳于右造”可证明。

铭文中的“造”字从“舟”则为齐国兵器铸铭中所常见。

按淳于春秋时为州国都,州
灭后又为杞国都,战国时属齐国,
西汉置县,传统上认为在今山东
安丘东北,但近几年新泰、泰安一
带相继出土带有“淳于”铭的兵
器。

这件“淳于右造”戈的出土,
对研究齐国的军事制度及淳于的
地望等问题有重要的价值。

(责任编辑:李缙云)
图二铜戈摹本(约1/3)
图三铜戈拓片(约1/3
)。

谈洛阳伊川徐阳墓地出土的两件铭文铜器

谈洛阳伊川徐阳墓地出土的两件铭文铜器

谈洛阳伊川徐阳墓地出土的两件铭文铜器
孟德会;刘余力
【期刊名称】《文博》
【年(卷),期】2022()2
【摘要】洛阳伊川徐阳墓地出土两件铭文铜器,一件为西周时期的铜戈,另一件为春秋时期的铜勺。

铜戈上铸有铭文“成周”二字,铜勺上铸有铭文“宔之[主斗]”三字。

成周戈是洛阳地区首件经科学发掘出土的带“成周”铭文的铜器,成周戈的发现进
一步证明西周东都位于洛阳一带,也证明自西周中期始“成周”是西周东都的唯一
称呼。

“宔之[主斗]”,“宔”读为主,“[主斗]”为“斗”字的异体。

“主之斗”铜勺是目前发现的第一件自名为斗的铜勺,铭文表明此勺是内迁至伊洛河流域的戎人
首领所用之勺。

【总页数】5页(P69-73)
【作者】孟德会;刘余力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洛阳理工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
【相关文献】
1.河南伊川徐阳墓地的族属
2.河南伊川徐阳墓地
3.河南伊川徐阳墓地
4.河南伊川
徐阳墓地2020年度考古发掘5.垣曲北白鹅墓地M3出土的两件有铭铜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铜

青铜
2、青铜器品种较少,多属于日常工具和生活类,如刀、锥、钻、环、铜镜、装饰品等。
研究
动植物形象纹:“蟠虺纹”因图形为盘绕成组的蛇形得名,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虺是上古典籍记载的剧毒 蛇,所谓似蛇而小。“蟠虺纹”仅见于春秋时期。
“象纹”与“象鼻纹”也是青铜器上的常见纹饰。象,通相。既是一种温顺的大型动物,又常作为太平吉祥 的象征,还有就是“出将入相”的辉煌。
2015年3月,河南省周口市在配合项城某基建工地进行文物勘探时,发现一处战国至东汉时期的墓葬群,发 掘出土一批精美随葬品,其中的一把青铜剑,保存完好,十分罕见。

谢谢观看
四羊方尊:以羊为形象“兽面带纹”过去亦称“狩带纹”,是青铜器上一种变形为带状装饰纹的动物面部形象 组合。这种纹饰带出现于西周晚期,流行于春秋战国。
几何图形:指菱形、三角形、圆形及其他相连成组的变形图案等。比较典型的有:“圈带纹”或称“串珠 纹”,多为辅助纹饰,流行于商周时期;“三角云纹”常交错其他纹饰,流行于战国时期;“菱形斜格纹”多见 杂以“涡纹”和“S”形图案,流行于战国;“环带纹”,旧称“公字纹”,表现为连续的“S”形波浪带图案, 上下充填“窃曲纹”或环纹,流行于西周晚期;“窃曲纹”很早就见于《吕氏春秋》的记载,“窃曲纹”的变化 很多,如蜷曲若双环而其中之一有目形者,有两端内曲呈一如意头状者,不一而足。
考古发现
1973年陕西临潼姜寨遗址曾出土一件半圆型残铜片,经鉴定为黄铜。
1975年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约公元前3000左右)出土一件青铜刀,这是目前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 青铜器,是中国进入青铜时代的证明。相对西亚、南亚及北非于距今约6500年前先后进入青铜时代而言,中国青 铜时代的到来较晚,但却不能否认它是独立起源的,因为中国存在一个铜器与石器并用时代,年代距今约为 5500~4500年。中国在此基础上发明青铜合金,与世界青铜器发展模式相同,因而可以排除中国青铜器是由境外 传播而来之说。

纪国铜器及其相关问题

纪国铜器及其相关问题

作者: 崔乐泉
出版物刊名: 文博
页码: 19-27页
主题词: 纪国 商代晚期 侯城 春秋早期 春秋时期 西周晚期 西周中期 西周早期 斜角雷纹 鲁庄公
摘要: 近几年来,在山东烟台、莱阳、寿光等地先后出土了几批己(以下均写作纪)国铜器,特别是1983年12月,在寿光“益都侯城”内所发现的一批纪器,为纪国史的研究提供了一批新的资料。

本文拟对历年来山东地区发现的纪国铜器及传世之器略作考述,并结合有关纪国的文献记载,对纪国及与此相关的几个问题,作一讨论。

一就目前所发现之纪国铜器来看,其时代早可达商代晚期,中历西周,下延至春秋早期。

下面,我们按其时代先后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