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菊谱》[清]邹一桂
【国学常识】“子部”包括哪些典籍
【国学常识】“子部”包括哪些典籍?四库全书将中国历史上创立一种学说或建立一个学派的人物文集列入“子部”,包括哲学、宗教、科技、医、农、兵、法以及类书、杂著等诸多方面。
实际上,凡经、史、集无法容纳的皆入子部,十分庞杂。
《四库全书总目》将其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历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等十四类,总收典籍930部,17566卷。
其中“杂家”类也收录现在图书分类中归于文学类的诗文评的一些笔记,如俞文豹《吹剑录》、周密《齐东野语》、王士祯《池北偶谈》等。
“子”类书籍坊間出版过《十子全书》、《二十二子》,其中以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世界书局出版的《诸子集成》最为完备,其中收录老子、庄子等二十六子,多用清儒校本。
二十六子典籍为:《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列子》、《墨子》、《晏子》、《尹文子》、《管子》、《商君书》、《慎子》、《韩非子》、《孙子》、《吴子》、陆贾《新语》、刘安《淮南子》、桓宽《盐铁论》、扬雄《法言》、王充《论衡》、荀悦《申鉴》、王符《潜夫论》、葛洪《抱朴子》、刘义庆《世说新语》、颜之推《颜氏家训》。
《四库全书》中子部的儒家类有:王肃《孔子家语》、《荀子》、陆贾《新语》、桓宽《盐铁论》、贾谊《新书》、刘向《新序》、扬雄《法言》、荀悦《申鉴》、王符《潜夫论》、徐干《中论》、傅玄《傅子》、王通《中说》、唐太宗《帝范》、林慎思《续孟子》、《伸蒙子》、司马光《家范》、张载《张子全书》、朱熹编次《二程遗书》、吕本中《童蒙训》、朱熹《延平答问》、《近思录》、《杂学辨》、《小学集注》、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真德秀《大学衍义》、《读书记》、《心经》、《政经》等。
兵家类有吕望《六韬》、孙武《孙子》、吴起《吴子》、司马穰苴《司马法》、尉繚《尉繚子》,黄石公《三略》、《素书》、李靖《李卫公问对》、李荃《太白阴经》,曾公亮《武经总要》、许洞《虎钤经》、唐顺之《武编》、何良臣《阵纪》、郑若曾《江南经略》、茅元仪《武备志》、戚继光《纪效新书》、《练兵纪实》等。
芥子园画传文字说明
《芥子园画传》前所附之文宜熟读,初学画者先须从此出来。
:石壶论画语要《芥子园画传》,又名《芥子园画谱》,是清代初期开始陆续编绘印行的绘画图谱著作。
每卷首集有《画学浅说》,后有画法歌诀。
摩诸家图式,并附简要说明,末附所摩名家画谱。
《芥子园画传》的编绘印行相当漫长而复杂。
初集山水谱共四卷,包括树石谱、山石谱、(点景)人物屋宇谱、名家山水画谱。
全书前有“芥子园”主人李渔(笠翁)的序。
《芥子园画传》初集,由清初画家王概(安节)以明代画家李流芳(长蘅)的四十三页课徒稿为基础,加以增编,扩充为一百三十三页,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用开化纸五色套版印成。
《芥子园画传》第二集兰竹梅菊谱,共四卷。
起初由诸曦庵编画兰竹谱,王蕴庵画梅菊及草虫花鸟谱,后又增添诸升、王质所绘图谱,王概、王蓍(宓草)、王臬(司直)兄弟三人论订。
第三集花卉、草虫及花木、禽鸟谱,共四卷,为王概兄弟编画。
二、三集成书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也是用木版五色套印。
以上《芥子园画传》共三集,以李渔金陵(南京)别墅“芥子园”之名刻印,故名《芥子园画传》。
编绘《芥子园画传》的主要是王概。
王概,字安节,他的父亲名辅,字左车,其先为浙西人,后居于江宁(今南京)莫愁湖之东。
王概和两个弟弟王蓍、王臬,都爱好诗书画,。
王概善画山水。
他的山水学龚贤(半千)笔法,擅作大幅山水及松石等,以雄快取势,苍劲有余,冲和不足。
康熙中期,王概以明代李流芳旧课徒稿,增补编画,并在范画的前面著“画学浅说”。
王概领头编画《芥子园画传》,对清代和近代中国画教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芥子园画谱》中提到的李流芳(1575~1629年),字长衡,号檀园,又号香海、泡庵,晚称慎娱居士,本安徽新安歙人。
侨居嘉定、常熟。
万历十三年,李流芳中举人。
天启间阉党专权,遂绝意进取,专意于诗、文、书、画和刻印。
他的山水画学元代人黄子久、吴镇一路,《明画录》记其:“于吴仲圭尤为精诣。
”现存《长林丰草图》轴画,笔法爽朗,墨色清秀。
邹一桂 百科
邹一桂百科∙字元褒,号小山,江苏无锡人,雍正进士,官至礼部侍郎。
长于花卉,绘风工致明净。
有《水仙红梅图》等。
另著有《小山画谱》、《小山诗集》。
邹一桂,号小山,无锡人,雍正丁未进士,入翰林,改侍御,今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工花卉,分枝布叶,条畅自如,设色明净,清古冶艳,恽南田后仅见也。
深邀睿赏,题诗荣之,诗载《乐善堂集》。
一桂尝作《百花卷》,每种赋诗,一经进呈,皇上亦赐题绝句百篇,一桂复写一卷,恭录御制于每种之前,而书己作于后,藏于家。
少司寇钱香树尝偕小山游盘山,时杏花盛放,香树出藏纸索写《盘山杏花图》,小山即于花下点染,屋宇垣墉,山岚花气,一一入妙,人皆知其花草之工,不知其山水之佳,著之。
清·张庚《国朝画征续录》卷下邹小山一桂,花卉极有重名。
余家藏有数帧。
所绘五色菊,用重粉点瓣。
后以淡色笼染。
粉质凸出缣素上。
虽极工丽,究嫌板刻。
非雅构也。
山水钩皴率易。
尤无气韵。
知当时之声誉未足凭矣。
清·秦祖永《桐阴论画》恽南田后写生一法,自以蒋文肃公为最。
恒轩相国继之。
同时无锡邹小山宗伯以清艳之笔竞美艺林,其所写《百花卷》,洵为平生杰作粉本,流传于世。
片叶一花,互相摹仿。
间作倪、黄山水,风格隽冷,不亚瓯香馆。
其配恽兰溪夫人亦工画,见孙太史子萧《天真阁集》。
清·蒋宝龄《墨林今话》卷一【评】对邹一桂的评鉴,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体现出清末评论家们在审美意识上的活跃。
- 来源:中国历代文献精粹大典·下∙别名(字或号):原褒小山籍贯:江苏无锡生年(公元和历史纪年):公元1686清康熙25年丙寅卒年(公元和历史纪年):公元1774清乾隆39年甲午- 来源:中国历史人物生卒年表∙清画家。
字原褒,号小山。
江苏无锡人。
雍正进士,选庶吉士,乾隆时,累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工画,山水法宋人,花鸟分枝布叶,条畅自如。
著有《小山文集》。
- 来源:中国历史人物辞典∙字小山,号元褒,又号让卿,晚号二知老人。
中国第一本花卉画专著《小山画谱》解读与批评
中国第一本花卉画专著《小山画谱》解读与批评①孔六庆(南京艺术学院 美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摘 要]清代邹一桂所著《小山画谱》,因为是中国第一本花卉画专著,同时也兼具第一本花鸟画论专著的性质,长期以来影响较大。
其中主要思想为“八法四知”论,虽有“以万物为师,以生机为运,见一花一萼谛视而熟察之,以得其所以然则韵致丰采自然生动而造物在我矣”前提,但思路却在“见一花一萼谛视而熟察之”角度处处用“细”,所论重形而下。
为此,甚至否定谢赫“六法”论“气韵生动”的第一性。
此著若作为个人画法经验无可厚非,但若作为画论专著,则在理论层面处于因过细而反足为累的境地。
这一点,必须明察。
[关键词]邹一桂《小山画谱》;八法四知;形而下[ 中图分类号 ] J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75(2018)02-0009-04收稿日期:2018-01-11作者简介:孔六庆(1955- ),男,江苏无锡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画系花鸟画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中国画创作、中国美术史。
①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TAPP)。
此文《小山画谱》版本,参见黄宾虹、邓实编《美术丛书》第一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513——535.所引文字,则见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十四册,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701——719.在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分科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总的中国画论一直是理论指导。
以此为前提,其中的人物画论成熟最早,影响最大,甚至作为中国画论的总论指导了整体中国画的发展,例如顾恺之“以形写神”和谢赫“六法”论即是。
山水画论成熟得很早,约比顾恺之小30岁的宗炳《画山水序》的较完整表述即首开端倪,接着历朝历代的积累之多,成为中国画论中的体量之最。
花鸟画论的产生,虽早有战国韩非子谈论绘画写实性时说“犬马最难”那样的零星片语,数百年后也见谢赫“六法论”视野中对所记载花鸟画家的零散品评,但较多内容的出现还是自宋代。
邹一桂书画,成交价:RMB:9,100,000
邹一桂书画,成交价:RMB:9,100,000纸本镜心款识:篱边作赋非招隐,上苑移根以出潜。
岁晚莫嫌霜气冷,五云多处宝光炎。
臣邹一桂敬和并图。
钤印:侍臣邹一桂掖花宫漏鉴藏印:乾隆鉴赏乾隆御览之宝宜子孙三希堂精鉴玺嘉庆鉴赏嘉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宝笈三编乾隆御题:西蜀未吟传杜甫,东篱兀对想陶潜。
凄清自领闲风露,不作争时与附炎。
丙寅七夕御题。
钤印:乾隆出版:《秘殿珠林石渠宝笈》三编。
备注:乾隆御题诗收录于 1、《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第1册P84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2、《乾隆御制文物鉴赏诗》P284,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年。
ZOU YIGUICHRYSANTHEMUMS AND ROCKS Mounted, paper 118×65cm46 1/2×25 5/8 in约6.9平尺历仿前贤出机杼笔端胜境自天真—钱维城《仿宋元十家山水册》赏析程良锋钱维城擅长山水画,他的绘画远学“元四家”即黄公望、倪瓒、吴镇、王蒙;近学清初“四王”即王时敏、王鉴、王骧、王原祁;而且还直接得到董邦达的指点。
在钱维城的绘画中,带棱角的石形、双勾少皴的树干,以及中锋含蓄的细笔、淡墨勾皴的线条,都存有董邦达的笔意,但他更擅长缜密的用笔和青绿、赭石相间的设色,其中也显示出清初“四王”的流派风格,他的作品经常呈现出来的是一派宫廷富贵的气息。
这件《仿宋元十家山水册》,就是典型的钱维城画风的作品,这件作品后署款为:“臣钱维城恭仿古意十种。
”由此可见,这是他向皇帝的进御之作,所以在这类画幅的署款上也必定要写上“臣”字,这一类的作品也不同于一般自娱或应酬的作品,不管从画工上还是从认真程度上,都是有着相当大的区别的。
这件仿古册页主要手法是,淡的石绿以赭石过渡,雄浑的笔法、淡润的色彩、烂熟的技巧使其笔下的山川、树木秀美而不失蕴藉;散淡而不显枯寂。
画中皴点老硬雄浑,勾勒坚劲韧练。
从此册可见钱维城的山水形拙而不呆板,用笔平淡而不事奇巧,使得册中风景逸气横生、淋漓深润、变化万千。
中国历代花卉名著
77、《问秋馆菊录》附《霜圃识余》,清·臧谷(1888年)
78、《东篱纂要》,清·邵承熙作(1889年)
79、《艺菊法》清·慕陶居士作
80、《艺菊琐言》,清·陈葆善作(1902年)
81、《菊说》(《春晖堂菊说》),民国·许衍灼作(1922年)
89、《兰言》一卷,清·冒襄作(17世纪)
90、《艺兰杂记》,清·鲍维省作(18世纪)
91、《第一香笔记》,清·朱克柔作(1796年)
92、《兰蕙镜》一卷,清·屠用宁作(1811年)
93、《树蕙编》一卷,清·方时轩作
94、《兴兰谱略》,清张光照作(1816年)
95、《艺兰记》一卷,清·刘文淇作(约1819年后)
51、《牡丹谱》一卷,清·计楠作(1803年左右)
芍药
52、《芍药谱》,宋·刘攽作(1073年)
53、《扬州芍药谱》(《芍药谱》)一卷,宋·王观作(1075年)
54、《芍药谱》,宋·孔武仲作(1075年)
菊花
55、《菊谱》(《刘氏菊谱》)一卷,宋·刘蒙作(1104年)
56、《菊谱》(《史氏菊谱》、《史老圃菊谱》)一卷,宋·史正志作(1175年)
96、《兰蕙同心录》,清·许鼎龢作(1865年)
62、《种菊法》一卷,明·陈继儒作(17世纪)
63、《渡花居东篱集》,明·屠承(火魁)作(17世纪)
64、《艺菊志》,清·陆廷粲作(1718年)
65、《菊谱》,清·秋明主人作(1746年)
66、《洋菊谱》一卷,清·邹一桂作(1756年)
67、《菊谱》,清·叶天培作(1776年)
68、《艺菊简易》一卷,清·徐京作(1799年)
32、《花卉园艺学》,民国·童玉民作(1933年)
“子部”包括哪些典籍?
“子部”包括哪些典籍?“子部”包括哪些典籍?本文为大家介绍“子部”包括的典籍,提供给大家阅读。
四库全书将中国历史上创立一种学说或建立一个学派的人物文集列入“子部”,包括哲学、宗教、科技、医、农、兵、法以及类书、杂著等诸多方面。
实际上,凡经、史、集无法容纳的皆入子部,十分庞杂。
《四库全书总目》将其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历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等十四类,总收典籍930部,17566卷。
其中“杂家”类也收录现在图书分类中归于文学类的.诗文评的一些笔记,如俞文豹《吹剑录》、周密《齐东野语》、王士祯《池北偶谈》等。
“子”类书籍坊間出版过《十子全书》、《二十二子》,其中以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世界书局出版的《诸子集成》最为完备,其中收录老子、庄子等二十六子,多用清儒校本。
二十六子典籍为:《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列子》、《墨子》、《晏子》、《尹文子》、《管子》、《商君书》、《慎子》、《韩非子》、《孙子》、《吴子》、陆贾《新语》、刘安《淮南子》、桓宽《盐铁论》、扬雄《法言》、王充《论衡》、荀悦《申鉴》、王符《潜夫论》、葛洪《抱朴子》、刘义庆《世说新语》、颜之推《颜氏家训》。
《四库全书》中子部的儒家类有:王肃《孔子家语》、《荀子》、陆贾《新语》、桓宽《盐铁论》、贾谊《新书》、刘向《新序》、扬雄《法言》、荀悦《申鉴》、王符《潜夫论》、徐干《中论》、傅玄《傅子》、王通《中说》、唐太宗《帝范》、林慎思《续孟子》、《伸蒙子》、司马光《家范》、张载《张子全书》、朱熹编次《二程遗书》、吕本中《童蒙训》、朱熹《延平答问》、《近思录》、《杂学辨》、《小学集注》、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真德秀《大学衍义》、《读书记》、《心经》、《政经》等。
兵家类有吕望《六韬》、孙武《孙子》、吴起《吴子》、司马穰苴《司马法》、尉繚《尉繚子》,黄石公《三略》、《素书》、李靖《李卫公问对》、李荃《太白阴经》,曾公亮《武经总要》、许洞《虎钤经》、唐顺之《武编》、何良臣《阵纪》、郑若曾《江南经略》、茅元仪《武备志》、戚继光《纪效新书》、《练兵纪实》等。
邹氏天台支源流考
邹氏天台支源流考作者:邹亮来源:《寻根》2018年第04期邹氏天台支《邹氏家乘》以邹一桂重修本最为完备。
邹一桂,号小山,清雍正五年(1727年)传胪,书画家,有《小山画谱》存世。
七十三岁致仕,汲汲于家乘,越五年通谱告成。
乾隆庚辰(1748年)《小山公重修邹氏家乘例十二条》云:“邹氏散处他邑者,在苏州为岳桥支,余姚为样山支……各支有谱序,附录外篇,见支世难分,同出一源。
再有在他省及天台、徽州等处者,俟查明补人。
”常州、无锡《邹氏家乘》始修于南宋绍兴戊辰(1148年),由七世邹栩(字德广)创修。
邹栩为邹浩之子,四库全书集部三(第1121册)收录其《道乡集》四十卷,其提要云:“宋邹浩,字志完,常州晋陵人。
元丰五年进士,官至直龙图阁,赠宝文阁学士,溢忠。
事迹见《宋史》本传。
此集乃其子柄、栩所辑。
”邹浩两子:邹柄、邹栩。
南宋宝祐四年(1256年),十一世邹应熊重修家乘,其《谱序》日“德久公仕于天台,德章公进士未仕”。
仕天台的德久公,即邹浩长子邹柄。
元代谢应芳编《思贤录》,列邹浩年谱,详录“元丰七年甲子长子柄生,绍圣元年甲戌次子栩生”,可知邹柄生于1084年,邹栩生于1094年。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邹仁溥主修的《邹氏家乘》,编录邹奕孝撰《德久公家传》,述邹柄生平事迹,言“绍兴五年,朝廷以公直臣之后,擢御史,出守天台,卒葬其地”,又云“德久公为忠公冢嗣,风节卓然,其家于天台,后嗣弗详焉,家乘失之也”。
邹应熊、邹一桂、鄒奕孝等修谱先贤所言天台支,源自邹柄知台州。
台州,“盖因天台山为名”,“守天台”指出任台州知府。
邹氏修谱先贤猜测,邹柄守天台,卒葬其地,后嗣或在天台瓜瓞繁衍,遂成天台支。
邹柄后嗣,始终“弗详焉”,家乘缺载,标明“俟考”。
邹柄其人其事邹柄,字德久,毗陵人。
毗陵,江苏常州古称。
邹浩《道乡集》有多篇给长子邹柄的诗章,如《寄蓬莱并示柄》《冠柄文》《将往昭州示柄》,对其谆谆教诲,殷切期望。
咸淳《重修毗陵志》卷十七(明初刻本),述其生平:柄,字德文(“文”为“久”误刻),庄重笃学,幼负俊声。
“活”与“脱”——论《小山画谱》的两字诀
学术前沿“活”与“脱”-论《小山画谱》的两字诀文》董左《小山画谱》是清代画家邹一桂的著作,分上、下两卷,上卷详论“八法四知”说,次列举各类花卉的生态特点及颜色制炼之法,下卷先录古人画说并参己意,再附以胶矶纸纠用笔用水诸法,末附洋菊谱其中邹一桂在芳中提出了“两字诀”的屯张,并贯穿画谱始终:一、“两字诀”提岀的背景活代是文人画转型9笔墨趣味深化的时期:“笔墨”作为中IH画特冇的艺术语,已具有一定的独Cc性审美价他,这在清代尤其明显.张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了取法自然是中国绘画艺术的源头:但在清代高压的文化政策和西学东渐的时代背景下.踮家们逐渐忽视「“外师造化”的基本要求,陷入了对笔墨趣味的探索中这造成了绘画与门然的关系渐行渐远:邹一桂在《小山画谱》中说:“今之画花卉者,苞蒂不全,奇偶不分,萌麋不备,是何异山无来龙,水无脉络,转折向背、远近高下之不分,而曰笔法高古,岂理也哉!”这一方面说明了清代画坛对自然的忽视程度,另一方面也批评了脱离自然之下的所谓“笔法高古”的荒谬性.由此可见,《小山画谱》的写作背景和初衷,正是针对当时的画坛风气来谈的,二、“两字诀”所涉及的关系在《小山画谱》中,邹一桂提出了颇具独创性的观点“两字诀”:画有两字诀,曰“活”,曰“脱”活者,生动也,用意、用笔、用色,——生动,方可谓之写生或曰当加一“泼”字,不知活可以兼泼,而泼未必皆活,知泼而不知活则堕入恶道,而有伤于大雅若生机在我,则纵之横之,无不如意,又何尝不泼耶?脱者,笔笔醒透,则画与纸绢离,非笔墨跳脱之谓,跳脱仍是活意.花如欲语,禽如欲飞,石必岐噌,树必挺拔,观者但见花鸟树石而不见纸绢,斯真脱矣,斯真画矣I"“两字诀”是《小山画谱》全篇的核心思想,其所涉及的“活”与“脱”的关系是国绕“生动”来谈的从“若牛.机在我,则纵之横之,无不如意,又何尝不泼耶?”中可以看出邹一桂曽先对写生提出J'“生动”的要求.进而乂阐述了“活”(生动)与“泼”的关系一“活”(生动)是“泼”的基础,只冇在这基础之上才可“纵之横之,无不如意”,没有“生动”,便不成立.再从“脱者.笔笔醒透.则画与纸绢离.非笔墨跳脱之▲***丄曲'44***•■*>><)**%人*令片"<1<<J'Attt烹涉•-*%»z>f$%A■4▲■話电-畋*-4A.L.仏鼻$*4u»r*«・;:.4-r4♦<"f:».y;:";tn n»清邹一桂人太古云岚图-•轴188cmx78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120中国JU►AR1INCHINA学术前沿谓,跳脱仍是活意「花如欲语,禽如欲飞,石必峻噌,树必挺拔,观者但见花鸟树石而不见纸绢,斯真脱矣,斯真画矣"又可看出“脱”既是对“活”(生动)的另一种诠释,同时又是“活”(生动)所产生的自然效果.创作者通过对“生动”的准确把握,让观者产生了“画与纸绢离”和"花如欲语,禽如欲飞”的艺术效果,才使其欣赏活动进而得到升华:由此不难总结两者的关系,即“活”是“脱”的基础,而“生动”是两字诀的核心所在,“泼”是在“生动”的基础上加以把握的尺度问题一三、对“气韵生动”的倒代试图解决的问题邹一桂在两字诀中所强调的“丫动”.实际是将谢赫六法中的第一法“气韵生动”的顺序做了一个颠倒「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中对“气韵生动”做了较深入的论述,并得出结论:生动’一词,当时只不过是作为’气韵’的自然效果,而加以叙述.没冇独立的意味……在谢赫当时,气韵是主而生动是从,”⑴明代顾凝远《画引》:“六法中第一气韵生动:有气韵则冇生动矣”叫溯及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中亦提到:“至于鬼神人物,有生动之可状,须神韵而后全”同这些都是与谢赫的原意相一致的说法,也就是以气韵为上.以生动为辅:然而到了清代,二者的主从关系却发生了变化.除邹一桂外,同时代的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提岀:“气韵生动,须将生动二字省悟,能会生动,则气韵自在「冋这显然是将“生动”的地位提了上来,是要求对“生动”充分理解并加以运用,在这个基础上来求得气韵事实上,这是在求气韵的方法上做了调整,由形似向上,以求得生动,由生动再向h.以求气韵匚在这一过程完成之后,则气韵便自然而然的又将形似和生动包涵到了其中:这-做法并不违背谢赫的原意,仍然是将气韵作为绘画的最高准则实在是因为画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一起手便追气韵,不仅难以下手,且容易引起诸多误解,故才有此一颠倒:然而我们不禁要问,将“气韵”9“生动”二者倒置的目的何在?要解决什么问题?在《小山画谱》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花卉盛于北宋,而徐、黄未能空说,故其法不传.要之,画以象形,取之造物,不假师传,自临摹m家专事粉本,而生气索然矣.M根据这段文字可以总结两点,-是邹一桂为了承接徐、黄以来花卉画的传承问题,欲将其立说“二是指出了“不假师传”“专事粉本问”的弊端,这是造成"生气索然”的直接原氏L针对此一现象,邹一桂紧接着又说道:“今以万物为师,以生机为运,见一花一萼,谛视而熟察之,以得其所以然.则韵致丰采自然生动,而造物在我矣:”㈣如此便能理解,邹一桂实际是将”牛.动”作为对当下的•种要求,以纠正当时画坛的笔墨风气。
花鸟达人,丹青尚书——邹一桂
花鸟达人,丹青尚书——邹一桂邹一桂(1686-1772),字原褒,号小山、让卿、二知,江苏无锡人。
雍正五年(1727)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雍正十年,在云南道监察御史任内,曾上疏奏请严禁地方官媒勾结不法之徒,私自蓄养妇女,以此诈骗奸利,雍正帝准其所请。
雍正十三年,在担任贵州学政期间,又上疏请求整治科场弊端。
乾隆七年(1742)转任给事中。
后任太常寺少卿、大理寺卿、礼部侍郎,官至内阁学士。
其妻是恽寿平族裔恽源濬之妹恽兰溪,兄妹皆以画著名。
邹桂于花鸟、山水皆擅,著有《小山画谱》,专论花鸟。
《小山画谱》第一段表述了邹一桂对于花鸟画的基本立场,及此篇画论的用意所在,昔人论画,详山水而略花卉。
非轩彼而轾此也,花卉盛于北宋,而徐、黄未能立说,故其法不传。
要之画以象形,取之造物、不假师传,自临摹家专事粉本,而生气素然矣。
今以万物为师,以生机为运,见一花一萼,谛视而熟察之,以得其所以然,则韵致丰采,自然生动,而造物在我矣。
譬如画人,耳,目,口,鼻,须,眉一一俱肖,则神气自出,未有形缺而神全者也。
今之画花卉者,苞蒂不全,奇偶不分,萌蘗不备,是何异山无来龙、水无脉络、转折向背、远近高下之不分,而曰笔法高古,岂理也哉!是编以生理为尚,而运笔次之,调脂匀粉,诸法附于后,以补前人所未及,而为后学之津梁。
览者识其意,而善用之,则艺也进于道矣。
邹一桂《碧桃春鸟图》以生理为尚”是邹一桂对于花鸟画创作最为根本的立场。
他主张“要之画以象形,取之造物,不假师傅”,反对“自临摹家专事粉本”,因为会导致“生气素然”。
他追求“以万物为师,以生机为运,见一花一萼,谛视而熟察之,以得其所以然,则韵致丰采,自然生动,而造物在我”,他所崇尚的,是对物象生理的尊重,批判“今之画花卉者,苞蒂不全,奇偶不分,荫蘖不备,是何异山无来龙、水无脉络、转折向背远近高下之不分,而日笔法高古,岂理也哉”。
在《小山画谱》中,大量的篇幅是标为“各花分别”,对于一百一十五种花具体特征的详细描述,在古代画论中极为特别的。
《小山画谱》|一百种名花的画法
《⼩⼭画谱》|⼀百种名花的画法来源:⽉雅书画 《⼩⼭画谱》是⼀部花卉画论著,约成书于1756年,都是讲画花卉的技法。
上卷⾸列⼋法四知,次辨别花卉凡⼀百⼗五种,再论⽤⾊及制炼之法,下卷录古⼈画说并参⼰意,计四⼗三条,再附以胶矾纸绢⽤笔⽤⽔诸法,末附洋菊谱。
洋菊谱之附是因邹⼀桂承诏画内廷洋菊三⼗六种,蒙皇帝赐题,故撰谱以志荣耀,此时画谱已刊成,故附于末。
由于⼈画谱详于⼭⽔⽽略于花卉,故此书颇⾜珍视。
邹⼀桂认为,花卉虽盛于北宋⽽徐、未能⽴说,故其法不传,批评“临摹家专事粉本,⽽⽣⽓索然”的现象,提出“以万物为师,以⽣机为运”的创作原则。
关于“⼋法”,是折衷前⼈之说以论花卉,即章法、笔法、墨法、设⾊法、点染法、烘晕树⽯法、苔衬法;“四知”为发前⼈所未发,即知天、知地、知⼈、知物。
“四知”贯注着“师造化”、重实践的精神,⾔多可采。
“⼋法”则是前⼈所论的较好整理、总结,颇见条理,兼得其要。
邹⼀桂还认为画要忌六⽓,即俗⽓、匠⽓、⽕⽓、草⽓、闺阁⽓、蹴⿊⽓。
标举“活”“脱”两字诀,“活者⽣动也。
⽤意⽤笔⽤⾊,⼀⼀⽣动,⽅可谓之写⽣”。
“脱者笔笔醒透”,“花如欲语,禽如欲飞,⽯必峻蝤,树必挺拔”。
他认为,“实者毕肖则虚者⾃出”,是可臻形神兼备之境的。
《⼩⼭画谱》对各种花卉之形状记述甚详,于绘画学和植物学,都不为⽆补。
《⼩⼭画谱》敏锐地察觉到了中西⽅绘画的不同,即中国绘画重神韵⽽西⽅绘画重技术。
在《⼩⼭画谱。
西洋画》中说:“西洋⼈善勾股法,故其绘画于阴阳、远近不差锱⿉,所画⼈物、屋树皆有⽇影,其所⽤颜⾊与笔与中华绝异,布影由阔⽽狭,以三⾓量之,画宫室于墙壁,令⼈⼏欲⾛进。
学者能参⽤⼀⼀,亦具醒法,但笔法全⽆,虽⼯亦匠,故不⼊画品。
”时⾄今⽇,邹⽒的论断对于中西艺术差异的论辩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邹⼀桂,字⼩⼭,号让乡,⽆锡⼈。
雍正丁未进⼠,官⾄礼部侍郎。
邹⼀桂是清代乾隆间的花鸟画名家,以朝官供奉内廷多年,其画作分枝布叶,条畅⾃如,设⾊明净,清古冶艳。
邹一桂与钱载之菊花图比较
2021-06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邹一桂与钱载之菊花图比较王琼(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浙江金华321000)摘要院邹一桂(1686-1772年)、钱载(1708-1793年)同为清代乾隆时期的词臣画家,皆擅长花鸟画,并有多幅菊花画作存世,但其绘画风格具有各自的特色。
本文结合两人家世与绘画师承关系,围绕其书画交游,试图比较他们的菊花画作以及画学观点的异同,并分析其原因。
关键词:邹一桂;钱载;菊花图;比较中图分类号:J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1)17-0037-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1.17.017一、前言菊花作为四君子之一,是中国传统花鸟画的常见题材。
清代词臣画家中不乏擅长画菊之人,例如邹一桂、钱载等。
邹一桂较年长,钱载为其门生,两人交情颇深。
清代宫廷画坛中大受欢迎的的花鸟画风格当属恽氏没骨花卉,以及明代吴派的水墨写意花卉,称其为花鸟画之正宗。
邹一桂、钱载的花鸟画风自然离不开此背景,而彼此又有特别之处。
本文结合邹一桂、钱载的生平经历与绘画师承关系,展开对菊花图的比较,着重关注两人的绘画风格及理念,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二、邹一桂与钱载(一)生平经历比较邹一桂(1686-1772年)是清代乾隆时期著名的词臣画家,江苏无锡人,字原褒,号小山、让卿,晚号二知老人。
雍正五年(1727年)考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
之后于京外任职十一年,乾隆七年(1742年),邹一桂奉诏回京,正式成为京官的一员,直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告老回乡。
在京期间,他与京城的文人往来颇多,经常举行聚集儒雅之士的文人集会,分韵赋诗,或与友人雅聚,以诗画唱和。
此时,文人圈中有一位重要人物就是钱载。
钱载(1708-1793年),清代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字坤一,号箨石,又号万松居士。
乾隆十七年(1752年)进士,官至礼部侍郎,成为朝廷正二品大员,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以二品官衔致仕。
菊花知识普及之一
菊花知识普及之一菊花原产自中国,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是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被中国人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寓意。
8世纪前后,作为观赏的菊花由我国传至日本,被推崇为日本国徽的图样。
17世纪末叶荷兰商人将我国菊花引入欧洲,18世纪传入法国,19世纪中期引入北美,此后我国菊花遍及全球。
战国时期,屈原的《楚辞·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
至汉代,菊花又发展到作为药用植物,以上所指的花,都是以野黄菊为主的野生菊种。
是不是在路边看见过?中国的家菊大抵始自晋代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在其《饮酒·其五》中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
可见菊花已作为观赏栽植于庭院之中了,这是菊花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唐代菊花在庭院中栽种更为广泛,艺菊渐盛,变异益多,各色菊花品种陆续出现。
当时最新培育的白色和紫色的菊花十分受人追捧。
唐代的审美一直很在线哦宋代是中国菊花发展史的全盛时期。
菊花由室外露地栽培发展到盆栽,并能用其他植物作砧木嫁接菊花,品种有了较大的发展。
刘蒙的《菊谱》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部菊花专著,它的出现是菊花栽培史的一次飞跃。
刘蒙著《菊谱》元代,菊花专著较少。
杨维桢在《黄华传》中记菊136品。
明代菊花又有发展,菊花育种和选种技术达到了很高的境地。
还有高濂的《遵生八践》,记菊185种,并总结出种菊八法,分苗法、扶植法、和土法、浇灌法,捕虫法、摘苗法、雨暘法、接菊法。
高濂著《遵生八笺》清代艺菊之风更甚,在清代不足300年的期间内菊花专著达20余部,专著有陈淏子的《花镜》记菊153品,其中叶天培的《叶梅夫菊谱》详细描述了菊花的育种方法,培育播种苗数万本,获名品145个,是我国乃至世界最先的菊花育种专家。
陈淏子著《花镜》民国时期专著甚少,仅有黄艺锡的《菊鉴》与缪甫孙的《由里山人菊谱》等。
1949年前后菊花品种散失很多,但近年来菊花有了很大的发展,南京农业大学对中国菊花品种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整理出3000多个品种。
《菊谱》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菊谱》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菊谱》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菊谱》又名《刘氏菊谱》,是现存最早的一本以品花为主的菊花专谱,北宋刘蒙撰,成书于徽宗崇宁甲申 (1104)。
苏州菊花在我国菊花史中的贡献
苏州菊花在我国菊花史中的贡献苏州菊花在我国菊花史中的贡献蔡曾煜菊花是原产我国的传统名花,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史。
东晋时菊花始为庭园观赏栽培,最早见于⽂字记载的是陶渊明(约365-427年)的《饮酒》诗,⽈:“结庐在⼈境,⽽⽆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远地⾃偏。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
“秋菊有佳⾊,浥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唐代观赏菊逐渐兴起,到宋代我国菊花栽培进⼊兴盛期,观赏菊的品种增多,种菊技艺提⾼,由露地栽培渐发展到盆栽,并出现多部菊花专著。
北宋时周师厚的《洛阳花⽊记》(1081年)记载河南洛阳菊花品种24种。
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我国第⼀部菊花专著,刘蒙的《刘⽒菊谱》问世,这部《菊谱》记载河南洛阳菊花品种35种。
南宋时由于政治、经济中⼼的南移,杭州、苏州⼀带,渐成为菊花的栽培中⼼。
苏州接连出四部菊谱,即史正志的《史⽒菊谱》(1175年)、范成⼤的《范村菊谱》(1186年)、沈竞的《菊名篇》(1213年)与《沈庄可菊谱》(年代不详)。
菊花史上第⼆部《菊谱》是苏州史正志写江南菊花的《史⽒菊谱》。
史正志(1119-1179年)原藉江苏江都,为南宋时吏部待郎,淳熙初,退居苏州,在葑门内建“万巻堂”,藏书万巻,筑园名“渔隐”(清初重建,名“⽹师园”),在园圃内种植牡丹、菊花等各种花卉树⽊,⾃号“乐闲居⼠”、“柳溪钓翁”、“吴门⽼圃”。
于淳熙⼆年(1175年)著成《菊谱》,⾃谓:菊“今以⾊之黄⽩及杂⾊品类可见于吴门者,⼆⼗有七种”。
“余姑以所见为之,……具列于后”。
这部记实苏州菊花的专著,反映出南宋时苏州菊花品种除有黄花与⽩花外,已有桃花菊、芙蓉菊等红⾊花品种。
其中提到的⾦钱菊、⼩⾦钱、⾦盏银台、⾦铃菊、酴醾菊等,⾄明代的《⾼松菊谱》中,还能见到这些品种的图形。
菊花史上第三部《菊谱》,是淳熙⼗三年(1186年)范成⼤在苏州⽯湖撰写的《范村菊谱》,其前序中说明南宋时江浙⼀带,菊花品种已有70多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洋菊谱》[清]邹一桂
洋菊出乾隆年间,花具五色,圆者如球,扁者如盘如轮。
花瓣皆有筒,或短筒,或长筒,或筒末出瓣如匙,或但有筒而无瓣。
丙子闰九月,奉旨召入内殿,各为之图,定以佳名,而御题其上,装成巨册,入《秘苑珠林》。
乃为恭谱序曰:"鞠有黄华",《月令》载之。
亦越晋室,渊明采之。
五色茱萸,出自后代,统名曰菊,谱不胜载。
近得洋菊,花事一变,锯叶筒瓣,为圆为扁。
烁如星悬,簇如针攒,如轮如盖,如钵如盘。
超挖如匙,排插如簪,如笠斯纠,如环无端。
心管五出,色态多般。
或曰蒿本,人力所接,谓以洋名,实出中国。
余既绘图,赋以长篇,乃为兹谱,以备考焉。
花名三十六种
银佛座
白花黄心,半筒,瓣末俱超,宛如佛座。
叶大尖长,与金佛座皆为上品。
金佛座
鹅黄色,绿心。
筒二分,尖瓣上超。
花极玲珑,叶尖而密,围大。
宫花锦
金黄色,外深内沙,半筒,瓣末上超。
花圆满,微心不甚显,大径三寸。
旧名含烟铺锦。
锦贝红
朱红色,反瓣黄色,开足多反抱,红黄相间,形如球。
瓣短,交叉叠乱。
花不大,梗叶尖细。
旧名金背红。
雪罗襦
白花,淡黄心。
筒二分,阔瓣平宜圆整,反瓣有红丝,叶圆而小。
旧名青山挂雪。
珊瑚枝
大红带紫色,黄心,四面有须。
筒不见,瓣尖阔,叶带紫色。
紫霞绡
粉紫色,甚娇。
花大如盘,檀心凸起,筒长五分,瓣尖阔形扁,叶尖小。
旧名国色天香。
七宝盘
牙色,长筒,末舒,瓣二分如耳挖。
黄心,花扁如盘,叶少锯,花径三寸。
桂丛紫
紫色,长筒,末略舒,瓣大。
心径半寸,金黄五出,简叶嫩绿,花大而扁,瓣希少。
旧名紫桂莲。
千金笑
银红色,瓣阔,环抱玲珑。
心间五出,筒微黄,不多露,叶尖长而窄狭。
蜜荷花
淡黄色,心小,二分。
筒瓣寸许,阔二分,皆超起。
叶尖长少锯。
紫丝莲
深紫色,花大如盘,黄心如棋子,二分。
筒瓣末俱超起,形扁,径三寸。
梗粗叶长,瘦如鸡脚。
檀心晕
血牙色,近心牙黄。
长筒,瓣末如匙,圆三寸。
梗细叶圆。
雪莲台
白花带碧色,瓣末超起如莲。
心黄而小,半筒,叶肥嫩,梗细。
雨鹃红
朱墨色,心圆小而黄。
长筒,末如匙。
花大如轮,叶尖长带赤色,梗粗。
绒锦心
淡紫色,心大径寸,黄金色,五出。
筒瓣长,筒如线,不出匙,参差疏落,类桂丛紫。
花扁如盘,叶瘦。
旧名紫龙须。
佛手黄
嫩黄色,心五出。
筒深黄散乱,瓣阔弯环,叶肥泽,梗细。
涌金轮
嫩黄色,大如盘,檀心凸起,深黄。
瓣长二寸,筒末出匙超上,围六寸,肥叶圆劲。
旧名黄金针。
粉翎儿
粉色,长瓣,大径三寸,心青黄色,瓣有出心上者。
托瓣微红,叶长瘦如蒿。
锦标红
朱色,微筒长瓣,开足下披,心一簇金黄,叶肥。
旧名满心大红。
月华秋
粉红色,心中青外黄。
筒二寸,白瓣,里白外红而尖锐,如月华五采,梗细。
红玉环
白花微红,不见筒。
瓣长阔,弯环相纽,如连环圆球,径三寸。
旧名玉连环。
昭容紫
深紫色筒瓣到头如匙,心黄而小,形扁。
银丝针
白花青黄,心极小,瓣如针,花园叶细、梗弱。
旧名银针,又名银丝莲。
花形之特异者。
秋月白
白花,阔瓣,筒二分,形圆,叶团而短。
旧名鹅毛飞。
海红莲
粉红大心,黄色瓣,半筒,末超起如莲台。
叶肥梗粗,花扁,径三寸。
万点红
淡粉红,长筒,末作小匙,匙内深红。
瓣疏而参错,叶尖梗细。
旧名落红万点。
青心玉
白花而圆,微筒,青黄心。
瓣阔,托瓣微红,梗细叶团小。
旧名青心压玉。
锦麟祥
金红,半筒,瓣狭而长,弯绕。
花圆径二寸,叶如蒿。
旧名橘皮红。
金赤带
大红,心五出。
筒带黄色,瓣阔而尖。
花扁,径三寸,叶少锯,梗直。
鸳鸯管
粉红,阔瓣,大心淡黄白色,五出。
筒如白羽,花扁,径三寸,叶尖长,梗细。
朝阳素
淡紫色,半筒,粉心五出。
心上有瓣。
花大而扁,径三寸,叶尖长。
金缕衣
嫩黄,长筒,瓣末出匙,檀心圆小,青茎,大径四寸,叶尖多锯齿。
旧名黄鹤楼。
紫金鱼
玫瑰色,长筒,末作匙,心带黄色。
花扁,径三寸,叶肥而长,梗细。
坠红丝
银红色,着心处白色。
长筒,瓣出半寸,青心如棋子,花大四寸余。
旧名老君眉。
金凤羽
黄色,瓣阔,半筒,叶小,花开最早,又白者名银凤羽。
注:
邹一桂,(1686-1766)清代著名画家。
字小山,号无褒,晚号二知。
无锡(今属江苏)人。
仕至礼部会议郎,加尚书衔。
善画人物、花卉、翎毛,偶画山水,师法宋人。
擅长水墨花卉,极有重名。
常写五色菊,墨花五彩,有清冷隽逸之气。
有的画用重粉点瓣,后以淡色笼染。
粉质凸出柢上,虽极工丽,但嫌板刻。
画山水皴钩率易少气韵。
世人评说他有易元吉的画风。
其作品流传至今的有:《春华秋实图》、《芙蓉蓉图》、《蔷薇朱藤图》、《红桃白梨图》、《太古云岗图》等。
国庆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