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剧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结题报告
课本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
课本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摘要:我们在组织学生参与编演课本剧的整个过程当中,通过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改写、扩写、联想、想象及整合利用资料等的能力,加强了他们的诵读、理解、写作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感悟能力、交流沟通、团结协作的能力,锻炼了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充分表现自我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更好地发挥,最终实现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此,对课本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课本剧;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引言《义务教学语言标准》规定,小学初等教育应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剧本的学习形式不仅符合良好教育的要求,而且符合学生的能力。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从面向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剧本,积极推进剧本的情节,做好文化修养、正确价值理念、深厚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加深理解记忆,提升语文素养编演课本剧,对学生理解课文、加深记忆有很大的帮助。
要编演好课本剧,学生就必须对课文进行认真阅读,理解内容,思索剧本中的人物形象应该如何塑造,从而选取对应的表演技巧突显人物性格特点。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爱模仿表演。
老师经常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鼓励他们模仿课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强化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与把握。
如《一块奶酪》中有一段描写蚂蚁队长发号施令的过程,“生气”“突然下令”“大叫”“突然一跺脚”等动作描写准确、生动,很好地凸显了蚂蚁队长和小蚂蚁们当时的心理活动及性格特征。
老师鼓励学生小组合作表演这个片段。
他们兴趣浓厚,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上台表演也毫不逊色,将蚂蚁队长的神态、动作表演得惟妙惟肖。
小学教材中,可供学生模仿体验的片段俯拾皆是,引导学生通过肢体语言绘声绘色地表演出来,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记忆,同时提升了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课本剧的应用促进了学生的深入阅读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通常根据教学要求规定学生阅读要求,来进行阅读理解。
《小学语文剧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剧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结题报告松江区天马山学校莫琼一、序言剧本是一种文学体裁,在小学生语文基础课程中也有一定数量的剧本学习。
如今对于剧本这种文学体裁的教学意义越来越被重视,但是针对小学生的剧本课程开发和实践的研究非常少,大多数课题都是围绕着课本剧改编和表演来论述的,而且多研究都是围绕着课本剧的在课堂教学中的效果展开论述的,其实小学生对剧本展现了巨大的兴趣,不仅仅是停留在课本剧这种形式上的。
国外关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探索比较丰富,许多国家的母语教学中也采用了剧本或者表演的这种形式,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作为中国的母语教学课程——语文,她的课程改革一直是迟缓的,语文课程教学形式单一,校本课程开发相对比较单薄,剧本作为丰富教学的一门课程,这项探索一直无人问津。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寻找小学语文剧本课程的开发的方法,以及研究其实践策略。
最大程度的展现剧本的文学魅力。
从而推动小学剧本课程的长远发展。
为了完成本课题,我在天马山学校2012学年上半学期进行了《剧本课程》探究课的授课有效地将本研究应用于实践。
二、研究的意义1、可以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语文教学模式。
2、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多元智能发展。
学生在剧本课程的学习中个体的观察能力、写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有极大的提高。
甚至对学生性格的塑造,心理的健康都有重要影响。
3、学校特色办学,通过本研究提高学校校本课程的构建和实践应用能力。
4、促进语文教学的课程改革。
三、研究目标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剧本课程是围绕着剧本这种形式的语文校本课程的一种。
1、研究语文剧本课程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写作能力的提高、个体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2、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剧本课程开发的步骤,并付诸实际的编撰,形成特色剧本课程教材。
3、积极推广剧本课程的教学,解读实践中所产生的问题。
小学语文课本剧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课本剧课题结题报告篇一: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1、《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
2、《基础教育改革纲要》对课程改革目标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
"因此,让作业特别是识字作业,怎样使其成为学生展示个性;成为孩子们学习、创造、游戏的乐园;成为快乐成长的平台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但综观目前作业现状,传统作业的种种缺陷仍然有目共睹。
为此,本课题组通过对学生课内外的作业进行调查、反思、分析、归类和思考,发现了以下几种常见的弊端:1.形式上:1单一性,为应付考试而训练;2要求单独完成,强调独立思考,缺少合作性;3作业由教师或教材提供,缺乏自主性。
2.内容上:1机械重复地抄写生字、词语等;2课后练习,配套习题一律写在作业本上。
3.方式上:1面对不同学生实行无差异的作业设计。
2排斥学科以外的作业,人为地造成学科间的隔阂。
4.答案上:作业答案绝对化,扼杀学生的创造性。
5.评价上:作业评价片面性、单调化。
6.目标上: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忽略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虽然传统的作业设计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但它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却极为不利,如果不加以改变,必将使作业陷入机械重复的误区。
学生终日陷于“题海”之中,苦不堪言,身心的发展也必将因此受到抑制。
所以本课题在对目前作业的设计进行调查之后,吸取国内外优化作业设计的理论精华,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形成合理的作业机制,从而构建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基于小学语文“剧本课堂”教学实践分析
教学实践JIAOXUESHIJIAN基于小学语文“剧本课堂”教学实践分析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第一小学杨国凤【摘要】“剧本课堂”是新课标教学理念下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路径,具有吸引眼球、形式独特、趣味性强、生动具体、活动自由等特点。
“剧本课堂”的关键点在于将“影视剧本”与“语文课本”结合起来,两者虽然看起来毫不相关,但是结合起来以后却有令人惊喜的意外。
两者的结合发挥了长处,将相似之处融于一体,以课本为载体,将语言训练融合在“剧本”里,巧妙植入“听说读写”,教师为导演,学生为演员,共同创作共享的剧本。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根据不同文体选择适合的“剧本课堂”实施方式,可以开辟一条新奇独特的语文课堂教学路径。
本文基于小学语文“剧本课堂”教学实践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剧本课堂教学实践分析“剧本课堂”的教学实践,是新课改要求下实现的一种新的教学路径,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是对教育方式改革的具体表现,是贴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形式。
“剧本课堂”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对自由课堂的向往,使得语文教学“活动化”,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深受学生喜爱。
怎样才能使语文课本与剧本有效结合呢?这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探索实践,从学生的生活角度出发,让“剧本课堂”既具有生活经验价值,又具有丰富的文学价值。
教师应深度结合实践,不断改进适合学生的剧本表现形式,让学生在融洽、轻松的教学氛围里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一、小学语文“剧本课堂”教学实践价值内涵小学是传播基础文化知识的阶段,语文教学对接受新事物、新观点起着很大的引领作用。
如何教好小学语文,如何挖掘小学语文的深层价值,表现语文学科的魅力,促使学生爱上语文,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小学语文教师任重道远。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为响应培育人才发展的号召,小学语文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创建了“剧本课堂”这一独特的教学路径,“剧本课堂”给学生带来了自由想象的空间,而其教学实践的价值内涵更加深了小学语文“剧本课堂”的影响力。
小学语文实践教学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语文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发展。
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旨在通过实践探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本次小学语文实践教学的总结报告。
二、实践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阅读理解、写作能力、口语表达等方面。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4. 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提高教学质量。
三、实践教学内容1. 阅读教学(1)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如读书分享会、好书推荐等,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2)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竞赛,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3)结合教材内容,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 写作教学(1)开展写作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写作水平。
(2)组织学生进行写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3)邀请作家、诗人等进行写作讲座,为学生提供写作指导。
3. 口语表达教学(1)开展口语表达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自信心。
(3)开展辩论赛、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语文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遗址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2)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如诗歌朗诵、成语接龙、猜字谜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语文。
(3)组织学生参加语文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实践教学方法1. 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2.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学习语文。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语文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篇一: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一)研究背景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不仅对原“教学大纲”中关于语文课外读物的具体篇目作了很大的改动,而且对不同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作出了较大的增加。
就是说,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是明确“入宪”了,抓好课外阅读是国家教育教学的要求。
“热爱读书,每天阅读,养成习惯,坚持终身”是我们在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时提出的核心目标。
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是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形势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阅读兴趣比较单一:休闲性阅读占据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部分时间,这些书与文学经典著作相比,多了一些庸俗,少了很多先人富有哲理的思维火花,少了许多描述人性的闪光。
(2) 阅读消费较少:经调查,小学生的诸多消费中,用于娱乐的消费远远高于购买书刊的费用。
(3) 阅读习惯和阅读量大相径庭:家长受过比较高等教育的家庭,他们的孩子通常会比所受教育比较低的家庭的孩子有更好的阅读习惯、更长久的阅读时间、更大的阅读量;家长的兴趣指向及言传身教影响着孩子们的习惯养成。
(4)课外阅读的时间的比重减少:电视、电影、上网等多种活动方式的包围之下,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孩子们有了更多活动选择;同时,在这些活动方式的冲击下,课外阅读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时间被无聊的电视节目占据着,学生变得不愿独立思考,特别依赖其他人。
(5)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阅读能力正在退化:学生缺乏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缺乏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的能力。
阅读的退化不仅会使人的思维迟钝,智力功能萎缩,导致学生品德弱化,人文精神失落,更会危及民族基础素质,造成民族文化的退化。
《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学校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语文课本剧编演的反思与实践
语文课本剧编演的反思与实践第一篇:语文课本剧编演的反思与实践语文课本剧编演的反思与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同时语文课程中丰富的文化内涵要求也我们注意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而这种独特体验在课本剧的编演中就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再加上主体教育论认为“犯错是孩子的权利,求知是孩子的天性,好表现是孩子的需要,爱动是孩子的特点”。
因此,在小学就开展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充分感悟课文深刻的思想内涵,将是他们在学习语文课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让他们从小就喜欢上祖国的语言,并达到准确地运用,从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使课本剧编演越来越蜕变为一种形式,一种点缀,一种哗众取宠的作秀,需要进行反思和再实践。
一、要懂得因课制宜,勿盲目追求。
语文课堂上的课本剧编演,是一种深读课文、推敲课文语言文字、体会人物情感并将其“形诸于外”的排演过程,是一种特殊的阅读理解手段。
换言之,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不能把它当作完完全全的戏剧表演,因为它不同与真正意义上的话剧、戏曲,它只能是帮助理解课文,进一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一种手段。
运用的好,它会帮助同学们全面理解把握文章的情节结构和人物的性格特点。
然而在如今众多的公开课上,编演课本剧都成了压轴戏,成了目的,似乎没有它就无法体现课改的新理念,就不能成其为示范课、优质课。
在此,课本剧赤裸裸的沦为课堂创新的标签。
有些教师为了赶时髦、追时尚,盲目的模仿名师的课堂教学,置学生的需求于不顾,动辄组织学生表演。
可想而知,不仅演不出什么新意,反而浪费了宝贵的语文教育资源和大量的学习时间。
什么叫创新?创新就是打破常规,想他人未曾想、言他人未曾言、做他人未曾做的事情。
如果人人都把课本剧当作“同一首歌”来齐唱,那有什么创新可言呢?我认为,表演课本剧要因时、因地、因课、因人制宜,切不可带着功利的目的操作,更不能把它当作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滥用。
小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细细品味这番话,不难发现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强调的是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活动,逐步领悟、掌握自主学习、积累、感悟、运用语文的能力,能够个性鲜明地学习语文。
审视我们目前的语文教学,一方面,教师常常就语言文字教语言文字,割裂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割裂了语文与实践的联系,让孩子死读书,读死书;另一方面,我们的学生的学习往往是被动性的,依赖性的、输入性的,这样的阅读教学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与当今社会的人才素质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满足日趋发展的需求。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从理论方面弄清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对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积极意义,从实践方面探索行之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方式,使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能增强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以生活世界理论为指导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智能,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形成和发展。
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特点,发展学生的智能优势和个性特长;依据创新教育相关理论,以培养创新智能为主线发展学生的创新素质;了解儿童的生活,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运用教育改革的基本理论总结语文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方法,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
三、关于语文实践活动的研究内容(一)语文实践活动课组织形式的研究结合当前教育发展的状况和语文学科的特点,我们初步认为小学语文实践活动课的主要形式有语言交际实践、语文操作实践、语文活动课实践和语文社会实践等。
1.语言交际实践(1)课前练说(2)专题讨论(3)主题演讲(4)问题辩论(5)采访活动(6)争当小广播员等多种活动进行研究。
小学语文课本剧教学实践研究
ABSTRACT
The all- round and fre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is the fundamental goal of education. To achieve this goal, the educated people shoul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acquire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ir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As a kind of teaching method and means, textbook drama is to change the story in the C hinese teaching material into the form of drama to express the thought and theme to be expressed in the textbook, so a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promote the students' knowledge.Fully developed teaching activities such as ability and character.Instead of studying the knowledge of textbook drama and acting skills, it pays attention to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society, think about life, choose life and enhance their self-cultivation through the way of textbook play.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new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we hope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overall ability by changing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teacher-oriented" in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Pupils have their own age characteristics and cognitive level.For example, the lower grade students have limited knowledge reserve and ability, but are willing to express, teachers can use the short, simple and philosophical fable story as the carrier, and use the textbook play method to express the rich philosophy in practice;In the middle and senior grades, the students have a certain amount of knowledge, have a certain writing ability, and their abilities in various aspects are also improving, so we can design more systematic practical activities.A series of language activities including the creation and rehearsal of textbook plays.Therefore, as an intern Chinese teacher, using the observation method in the lower grade and the investigation method in the senior grade, based on the age characteristics and cognitive level of th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combining the activity curriculum theory, through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Chinese textbook drama,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ole of textbook play in arousing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as well as their "cooperative attitude", "problem-solving ability", "playbook creation level", "stage performance level" and "Chinese learning ability" for children.The role of communication will, organization coordination ability, etc.To this end, I began to concentrate on research, serious practice.
农村小学课本剧教学实践结题报告修改稿
《农村小学课本剧教学实践研究》结题报告蒋垛中心小学课题组执笔:刘晓东夏丽本课题为泰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于2011年12月申报立项。
三年来,我校坚持以新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全体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认真实践,使教科研工作富有一定成效,取得了一定的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成果,达到了预定目标。
现将三年来课题研究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核心概念的界定(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当中,我们经常看到或听到这些现象:有些老师把课文已分析得很细,认为只有这样做才放心,可是结果呢?你浪费了口舌,学生根本就毫无兴趣,教学效果甚微。
一些学生平时说话利索,但作文写得不是很好。
也经常听到一些困惑的学生问:“老师,我们怎样才能学好语文?”有些学生爱看课外书,但上起语文课觉得无精打采。
还有一些学生认为语文是死记硬背的,但考试结果却不理想。
有一些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遇到使用语文知识技能的实际场合时,也常常束手无策。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主要原因是有的老师在课堂上靠繁琐分析或“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来实现既定目标。
事实证明这样是不能奏效的。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在不断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新课标理念才能逐步得以体现,课改的优越性才能得以展现。
《新课程标准》提倡综合性学习,要求我们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
然而,作为农村中心小学,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虽然课改十多年,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仍然存在重知识传授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重单一学科教学轻综合性学习的现象,学生高分低能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
如何把学生从繁重的学习负担中解脱出来?笔者认为,作为教师应把语文教学的目标转移到实践性中来,把语文知识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把语文技能与具体生活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自然会兴趣盎然,在实践中真正提高能力,从而达到既减负又增效的目的。
而课本剧,就是一种有价值的语文实践。
部编版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整合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部编版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整合实践研究结题报告传统的语文教学策略一课一教,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不够系统化,语文能力的提升没有得到螺旋式上升。
部编版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整合是为了优化课堂教学而对教材进行整体解读。
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我们力求通过课程资源整合,将部编版每个单元的内容进行整合,实现“单元1+1+1”三大课型解读单元教材的教学策略,将学生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已有的知识扩大化,从而让他们对单元知识有一个全新的建构和学习。
一、现状评述语文课程资源整合是当代语文课程设计领域的主要趋势之一,很多国家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不同层面对其进行过不同程度的研究与探索。
通过课程资源整合,减少了课程内容的重叠和分化,促进了课程策略的多样化,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
经过不断的实践,学科课程整合的价值和意义得到了人们普遍的认可,而基于我国当前中小学课程设置的现实情况,单一学科下课程资源的整合更适于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实施。
针对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我们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课程资源整合,其中以“单元1+1+1”这种整体教学策略为主。
“单元1+1+1”整体教学策略是在整合部编版语文教材内容、教学活动、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盘考虑的教学策略,将识字、书写、阅读、习作有机地分类、整合,最终形成“整体识字”、“书写指导”、“以文代文”三大课型。
通过这几大板块的教学,将每单元的语文学习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走近教科书,走进教科书,然后从教科书中解放出来,走出常规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大语文环境里学习和探索语文,感受富有语文情趣的语文学习。
同时,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完整的体系,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识字、书写、阅读等语文能力,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课程资源的整合,提倡教师树立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成为学生课程资源的设计者。
二、选题意义、价值1.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符合部编版教材的编写意图。
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资源整合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通用6篇)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通用6篇)第一篇: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为了圆满完成新学期的教学任务,使日常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也为迎接明年的毕业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现结合本人所任班级的实际情况和语文教材的内容,制定出本学期的语文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今年所担任的六年级(1)班的学生,共有43名学生,其中女生18人。
这个班级是我从四年级一直带到了今年六年级,是个师生都相互了解的班级,是个很有凝聚力的班级。
经过前两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较高的语文素养。
大部分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平时喜爱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
但是,由于少部分学生因为基础较差、没有学习兴趣或是留守学生,还需要老师加强管理,培养兴趣,争取这部分学生成绩能有所提高。
新学期中,一方面要加强“双基”训练,一方面着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观察周围事物,亲身体验,有所感受,有所发现;使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整体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材分析本册课文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阅读”、“习作”、“练习”和“学和做”组成。
1.关于课文。
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5篇。
教材所编选的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练好语文基本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提供了充裕的材料。
2.关于习作。
本册课本共安排了7课。
3.关于练习。
全册教材共安排综合练习7个,每单元后面安排1个。
单元练习以综合性为主,内容包括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欣赏、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及学写毛笔字等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
三、总的目的要求1、培养做读书笔记和不懂就问的习惯,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学会搜集材料并养成习惯。
2、准确认读209个生字。
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155个字.能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和写毛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小学语文整体教学研究与实践》结题报告
烟台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语文整体教学研究与实践》结题报告莱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方栋良我校立项的烟台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语文整体教学研究与实践”,是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极不协调现象而造成的高耗低效后果所进行的实践性研究。
从2006年2月开始,至今历时四年半,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一、课题研究的方法、内容及过程2006年2月——8月,我们成立了课题组,制定并论证了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确定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行动研究,跟踪指导;个案研究,辐射验证”的研究策略,通过专题讲座、批注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点评等形式,帮助实验教师更新观念,牢固树立起小学语文整体教学思想。
2006年5月19日,我们借我校第二届教育科研工作会之机举行了课题开题会议,开始了课题研究的攻坚战。
1、对低年级、中高年级主题式单元整体备课形式、方法、操作技术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奠定了语文整体教学的重要基础(2006年9月——2007年8月)。
我们在对各年级的主题式单元整体备课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深化研究的过程中,形成了“定位单元主题,形成整体教学主线”,“沟通内在联系,设计对应的整体教学策略”,“放眼单元整体,统筹安排综各项语文实践活动”,“瞄准目的任务,确定具体、可操作的三维目标”,“总结回归主题,构建纲要信号图表”,“进行横向备写,平面展示,确保教学、训练的序列性、有效性”的单元整体备课操作策略,完成了“小学语文主题式单元整体备课”的研究论文和1——5年级单元整体备课案例集锦。
2、阅读教学课堂操作策略研究,即对各个年级、各类课文、各种课型、各个课时教学基本要求做了系统研究——为阅读教学课堂操作提供基本的遵循(2007年9月——2008年8月)。
新的课程改革实施以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壮观局面,但对于最基层的广大老师们来说,他们还是极希望有一个基本的课堂教学遵循。
所以,我们以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为依据,以让学生享受童年母语阳光绿洲幸福,夯实母语双基为目标,形成了“莱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基本操作要求”。
课本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施与探究课题报告
课本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施与探究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审美理想和艺术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精神追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积淀,人们的审美情趣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浓烈。
特别是属于民族特色的、易于凸显个性的艺术形式,越来越繁荣。
正如大诗人、哲学家尼采所说:“有人的地方就有表演”。
当前,无数城市广场、社区俱乐部、文艺大篷车下乡巡演等群众文艺组织风起云涌。
看来,学会表演也是新世纪新公民一项必不可少的素质。
面对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如何让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这是个纷繁而严峻的课题。
一些语文老师反映:课文已经分析得很细了,学生还是听不懂,不喜欢听。
一些学生也问:我们怎样才能学好语文课?有一些学生语文考试成绩优异,可一到使用语文知识技能的实际场合就束手无策。
过多的课堂讲授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把课堂的主体交给学生”成为教改的突破口。
这时把课本剧引入课堂教学,让人眼前一亮。
课本剧深受学生和教师青睐,正是因为它开创了一个新的学习天地。
学生在编演课本剧过程中,展现了丰富的创造力,确立了自己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我们在实践中意识到,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运用演课本剧这一教学形式,将有利于引领语文教学走向生活、走向互动、走向整合、走向智慧,不失为一种新的“理解哲学”的体现。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提倡课本剧和学生演剧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理论依据。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十分重视艺术教育,他认为艺术教育可以作为人格修养的手段,乃至作为人格完成——达到“仁”的境界的一种功夫;艺术教育可使蕴藏于生命深处的“情”得以发掘出来,使生命得以充实。
从某种意义上看,课本剧以及学生演剧也当被视为艺术教育!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更是推崇“教学做合一”。
他说:“教学做是一件事,又是三件事”,“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结题报告(最终)
宁德市“十三五”(第一期)基础教育科研立项课题结题报告课题名称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立项编号2017JJK044 课题负责人魏小华所在单位古田县第一小学宁德市教育学会制2019年10月结题活动简况【结题时间、地点、过程简述、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2人)、参与人员等】开题时间:2019年10月23日开题地点:古田一小多媒体教室主持人:魏小华评议专家:语文高级教师林子英、语文高级教师易冬平参与人员:黎彩玲、林秀钦、陆小华等全体课题组成员会议议程:一、课题组成员陆小华进行课题汇报课——《四季之美》(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二、课题主持人魏小华结合PPT向专家组成员进行课题结题相关汇报。
三、宁德市名师办公室领衔名师语文高级教师易冬平和语文高级林子英进行审读课题成果。
四、召开座谈会。
六、综合评议评定。
结题内容:一、课题主持人魏小华发言:首先祝贺我校课题组申报的宁德市“十三五”(第一期)基础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顺利结题。
我们这个课题组成员都是奋斗在-线的骨干教师,我们是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朝气、年富力强、爱岗敬业的团体。
从2017年12月立项到开题到结题,历经两年多时间,这两年里得到许多领导和专家的帮助和支持,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研究不断成长,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教学教研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结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成果等一、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1.课题提出的背景:语文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是我国语文课程改革面临的一个极新课题,是新课改中最具活力的身份。
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充分应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辟新的课程资源,是贯彻新课标的理念,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有益于拓宽小学生语文进修和应用的范畴,在开放式的语文课程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2. 课题研究意义《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强调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剧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结题报告
松江区天马山学校莫琼
一、序言
剧本是一种文学体裁,在小学生语文基础课程中也有一定数量的剧本学习。
如今对于剧本这种文学体裁的教学意义越来越被重视,但是针对小学生的剧本课程开发和实践的研究非常少,大多数课题都是围绕着课本剧改编和表演来论述的,而且多研究都是围绕着课本剧的在课堂教学中的效果展开论述的,其实小学生对剧本展现了巨大的兴趣,不仅仅是停留在课本剧这种形式上的。
国外关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探索比较丰富,许多国家的母语教学中也采用了剧本或者表演的这种形式,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作为中国的母语教学课程——语文,她的课程改革一直是迟缓的,语文课程教学形式单一,校本课程开发相对比较单薄,剧本作为丰富教学的一门课程,这项探索一直无人问津。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寻找小学语文剧本课程的开发的方法,以及研究其实践策略。
最大程度的展现剧本的文学魅力。
从而推动小学剧本课程的长远发展。
为了完成本课题,我在天马山学校2012学年上半学期进行了《剧本课程》探究课的授课有效地将本研究应用于实践。
二、研究的意义
1、可以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语文教学模式。
2、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多元智能发展。
学生在剧本课程的学习中个体的观察能力、写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有极大的提高。
甚至对学生性格的塑造,心理的健康都有重要影响。
3、学校特色办学,通过本研究提高学校校本课程的构建和实践应用能力。
4、促进语文教学的课程改革。
三、研究目标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剧本课程是围绕着剧本这种形式的语文校本课程的一种。
1、研究语文剧本课程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写作能力的提高、个体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2、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剧本课程开发的步骤,并付诸实际的编撰,形成特色剧本课程教材。
3、积极推广剧本课程的教学,解读实践中所产生的问题。
四、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针对学生对剧本课程中实践过程进行全程干预的行动研究,根据实施和观察的情况,反复修改理论,寻找剧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的理论依据。
个案研究:在实施剧本课程中,学生的兴趣的激发,写作能力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等方面做个体案例分析,并保留了研究结果。
在《剧本课程》的学习社团中,我保留了两个学生在《剧本课程》学习前和学习后语文试卷和表演视频。
可以直观了解学生通过《剧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能力有了相应的提高。
调查研究:为了细致了解学生对剧本课程的个人兴趣和个体差异,我在《剧本课程》实践中,进行了多次的调查问卷和访谈。
了解学生对剧本课程的兴趣等各方面的情况。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主要研究小学语文剧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
1、小学阶段语文剧本课程的意义: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写作能力的提高,个性的发展等方面产生的积极作用。
2、如何编撰剧本课程?尤其是资料的收集,整理,编撰的过程研究。
主要体现剧本课程编纂的创新性、时代性、和有效性。
3、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推行剧本课程,并发现剧本课程的实践策略和实践意义。
六、研究过程概述
1、课题的文献调查和理论学习阶段。
比较沪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五年级教材中的剧本形式,进一步了解小学语文剧本课程和一般的剧本区别,了解小学课本剧的教学现状,深入学习学生认知基础和
2、搜集资料,并进行整理,编撰完成剧本课程的开发。
为了较好的完成教材的开发,我观看了大量的儿童影视剧作,挑选了《骄傲的将军》这个动画片作为剧本课程学习范本,让学生把形象的视频展现和剧本的文字表达联系在一起。
随后编纂了学会表演、创作剧本、团队合作、剧本展现这四个章节。
学会表演这一章主要通过表情、动作、语言、综合这四个方面的训练让学生把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结合在一起。
创作剧本这一章通过课本剧的改编和独立创作来达到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
团队合作这一章的编纂让剧本再次从文本变为可表演的载体,既培养了文学能力也增强了团队合作。
最后作品的呈现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成就感,让自己的表演变为可以保留的文本和可观赏的视频资料。
3、主要是记录和发现剧本课程实践中的问题并改进其实践策略,注重实践回馈,完善剧本课程的开发。
由于我的实践过程是以学校探究课的形式进行的,所以我的剧本课程社团的成员不是来自一个班级,甚至不是一个年级,主要是小学语文三到五年级的学生,所以他们的语文基础是有很大区别的,也就给教材开发
带了一定的难度。
但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接受能力几乎差不多。
而且这样的年龄差距也给展现剧本时带来了一定的便利。
七、研究成果
1、完成小学语文剧本课程教材的编撰。
这本《上海市松江区天马山学校校本教材》图文并茂、章节合理较好的应用与剧本课程的实践中,并在实施中不断完善。
2、剧本课程过程性评价量规。
通过量表可以有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我的研究提供研究基础。
3、剧本课程实践中的记录资料和影像资料。
我把他们的作业和调查问卷等资料进行了保存,有利于观察研究的客观性
4、参加区中小学校园剧比赛的剧本和影像资料。
现在的资料保存,绝不仅限于文字资料,更多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也有利于学生的积极性的提高。
通过一个学期的剧本课程学习,社团成员语文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一点可以从他们的任课老师给我的日常评价中了解到,更可以从成员的语文成绩中窥见一斑,尽管决定语文成绩提高的因素很多,但我想这一个学期的剧本课程学习,他们是收获颇丰的。
对比刚参加剧本课程学习时,他们的羞于表达和语焉不详,现在的他们是一群团队能力很强,敢于展现自我的孩子。
我想这就是我做研究的
初衷吧,而且这一切都如愿以偿的完成了。
在去年区举办的校园剧大赛中,他们发挥出色,获得了三等奖,我想这在条件相对简朴的农村学校是来之不易的。
总上所诉,我觉得剧本课程的学习中学生的语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个体成长具有了长足的发展。
八、关于课题的反思
虽然研究取得了不错的预期成果,但是也还是有一些困惑。
如:我本打算在剧本课程的实践中,做学生个体成长的量化比较,但不知如何做起?如果做儿童的性格比较可行性有多高?儿童的心智还不成熟性格测试能不能准确的反映学生的变化等等。
我想课题的研究虽然告一段落,但我们研究的进程绝不能就此止步,只有不断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能鼓舞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也只有如此,才能让我们的教育科研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