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量到质量的飞跃
中国创新进入全球创新指数前20位 正转向质量飞跃
中国创新进入全球创新指数前20位正转向质量飞跃来源:科技日报中国创新正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飞跃7月10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18“全球创新指数报告”(GII)。
“中国在创新方面的进步让人瞩目,是唯一一个创新指数持续攀升的国家。
”在11日的2018“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圆桌会议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经济和统计司综合指标研究处处长沙夏·文森特通过电话向记者表示,正如他多次来华访问所看到的那样,该指数反映出,中国的创新正从数量跃升转向质量提升。
全球创新指数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康奈尔大学等机构共同发布,是衡量一个经济体广泛的经济创新能力的指标,于2007年首次推出,每年发布一次。
中国的创新指数排名一直稳步上升,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共上升了17位。
该指数是一个详细的量化工具,根据反映创新投入和产出的共7大类80个指标对126个经济体进行排名。
从投入看,中国对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的绝对值排名全球第二;从产出看,中国是专利申请最多、科技出版物最多以及科技工作者和研发人员数量最多的国家。
具体来看,2018年,中国的产出分指数进入前10,投入指数上升至第27位,效益指数连续两年位列第三。
陈宏兵认为,这说明中国创新效率较高。
专家分析,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分析指出中国有待提升的方面主要有:创造力人才的培养、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微金融服务体系和中小企业的融资生态等等。
“近年来,中国政府在简政放权,改善营商环境等方面做了大量政策和结构性的调整,随着这些举措的进一步实施和生效,这些分指标将会得到相应提升。
”他说。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统计与分析研究所副所长玄兆辉也指出,通过该报告也可以发现我国创新的一些短板,如开放创新方面还有待加强、营商环境还需完善等等。
具体到科技创新,玄兆辉说,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高端技术的产生需要持续高强度投入。
“虽然我国的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例已经达到2.12%,但突破2%只是近五年的事情,而美国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至今都保持在2%以上。
第二节 事物发展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第二节事物发展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识记量变质变的含义,弄清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2)理解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一辨证关系原理;2、能力方面:(1)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善于联系、联想的思考能力;(2)培养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量变质变辨证关系原理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3、觉悟方面: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分析问题,为下一框进行正确的方法论、人生观教学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教学难点:量变引起质变的第二种情形,也即构成事物的成分和排列次序上也发生了变化,也会引起质变。
教学方法:(1)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大量的直观感性材料,启发、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哲理;(2)采用问题教学法,通过问题——讨论——归纳——新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整个教学活动。
(3)把教材的基本观点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教学的时代性。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复习回顾:复习回顾思考:1、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什么?2、什么是发展?发展的实质是什么?教师分析学生回答,总结上节课的知识点。
并启发学生思考: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发展中,那么事物的发展是否有规律可循呢?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将探讨事物发展规律的问题。
导入新课:引用古希腊的“谷堆论证”和“秃头论证”进入新课学习。
教师在介绍这两个著名哲学论证时,启发学生思考回答:(多媒体显示):1、一粒谷子是否可以形成一堆谷? 2、一个长满头发的人会不会因为少一根头发而变成秃头?(学生议论,教师不断追问,与学生形成互动)[教师点拨]一粒谷子能算作谷堆吗?少一根头发会成为秃头吗?答案很简单,大家都知道不能;再添一粒或再少一根如何?仍然不能,不过就是两粒谷子或少两根头发而已。
哲学基础——事物的发展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事物的发展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掌握事物的质、量、度,量变、质变的含义及其关系。
学会掌握适度原则。
2.能力方面培养学生运用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判断是非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学生想问题、办事情学会掌握适度原则,增强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使其成为具有良好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好公民。
教学重点学会掌握适度原则。
教学难点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相结合。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设计构想本节课的内容,如果教师进行纯粹的知识讲授、空洞的理论说教,学生也不难理解。
但学生听起来会感到平淡无味,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达不到教学目的。
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特点,选用切合学生实际及社会实际的案例,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微机显示和投影仪显示,引导学生进入案例情境,组织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分析、讨论,并利用举一反三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结出其中蕴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从而使深奥抽象的理论通俗化、具体化,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达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具体上升到抽象,再用抽象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乃至以后的工作。
引导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原理正确理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方针、政策,真正体现德育课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实效性特点。
教学过程师:(导入新课)请大家看画面、听故事。
(投影仪显示画面,画外教师配音,或制作成多媒体动画)《百喻经》里又一个“蠢人吃饼”的故事,由个人外出赶路,途中觉得饥饿难忍,于是到饭铺买饼吃。
吃了一个没有感觉,吃了两个还觉得饿,连续吃了六个仍不觉饱,于是开始吃第七个,当第七个饼吃到一半时,他就感觉到饱了。
这时他懊悔起来:“早知吃这个饼能吃饱,我应先吃它呀,害得我既糟蹋了六个饼,又耽误了赶路时间,我真是蠢。
”师:故事中的赶路人蠢在哪里?他的蠢不在于先吃了六个饼,而在于不懂得由饥饿到饱是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
事物的发展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_1
事物的发展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一)知识目标:1、量变、质变的含义2、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以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说明为什么要坚持适度原则,要不失时机地促进飞跃,要重视量的积累。
(二)能力目标:本框题的教学,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理论的能力为主,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善于联系、联想的思考能力。
(三)德育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分析问题为下一框题进行正确的方法论、人生观的教学奠定理论基础1、量变和质变的概念2、量变和质变的辩正关系3、量变和质变的方法论意义导入:传说,印度的舍罕王打算重赏国际象棋的发明人,出人意料的是这位发明人的胃口并不大,他只要求国王在棋盘的第一格放一粒麦子,第二格放二粒,第三格放四粒。
照这样每格内比前一格加一倍。
把棋盘的64格放满就行了。
国王听完后便欣然答应。
谁料还没放到第二十格麦子就已经空空如也。
国王很快就看出来,即便把全印度的麦子都给他,也实现不了他的诺言!我们来计算一下,这位发明者所要的麦子究竟有多少:1+2+22+33+44+……262+263在数学上这叫几何级数,计算的结果是:18,446,744,073,709,551,615(粒)这个数字的麦粒,大约是四百多万亿斤,相当于全世界两千年生产的全部小麦!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聪明的国王犯了一个大错误:忽视了量变,不懂得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在看来似乎微不足道的数字面前吃了大亏。
所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唯物辩证法的第一大规律,质量互变规律。
讲授:一、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同学们一定看到过庄稼生长的情形,如果你蹲在旁边观察它一天,你根本就发现不了它在生长,甚至第二天,第三天你去看,还是没有丝毫变化,那么它是不是真的停止了生长呢?答案当然不是,其实它无时无刻不在生长,只是很不明显,不容易被我们发觉罢了。
这种变化就是量变。
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叫做量变。
量变到质变的经典句子
量变到质变的经典句子量变到质变是一种物质或者事物在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产生质的飞跃性变化的过程。
这种变化常常是由于数量的积累达到了一定的临界点,从而引发了质的变化。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事物或者现象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最终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往往是不可逆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关于量变到质变的经典句子,以便更好地理解这种变化的本质和意义。
1.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意思是任何一次伟大的行动都是从脚下这一步开始的。
这句话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从微小的量变开始的,只有通过不断的积累和努力,才能最终实现质的飞跃性变化。
2. “滴水穿石。
”这句话告诉我们,即使是微小的力量,只要持之以恒,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这也正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通过不断的积累和坚持,最终可以实现事物的质的变化。
3. “一念成佛。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念之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这也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通过一念之间的转变,可以实现人生的质的飞跃性变化。
4. “日积月累。
”这句话告诉我们,通过日积月累的努力,可以实现事物的质的变化。
这也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通过不断的积累和努力,最终可以实现质的飞跃性变化。
5. “磨刀不误砍柴工。
”这句话告诉我们,准备工作做足了,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这也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通过充分的准备和积累,最终可以实现事物的质的变化。
通过以上经典句子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和意义。
在生活中,我们要不断地积累和努力,才能实现事物的质的变化。
只有通过不断的量变,才能最终实现质的飞跃性变化,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希望大家都能在自己的道路上不断努力,实现量变到质变的经典句子所传达的深刻含义。
哲学基础——事物的发展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事物的发展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掌握事物的质、量、度,量变、质变的含义及其关系。
学会掌握适度原则。
2.能力方面培养学生运用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判断是非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学生想问题、办事情学会掌握适度原则,增强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使其成为具有良好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好公民。
教学重点学会掌握适度原则。
教学难点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相结合。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设计构想本节课的内容,如果教师进行纯粹的知识讲授、空洞的理论说教,学生也不难理解。
但学生听起来会感到平淡无味,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达不到教学目的。
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特点,选用切合学生实际及社会实际的案例,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微机显示和投影仪显示,引导学生进入案例情境,组织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分析、讨论,并利用举一反三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结出其中蕴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从而使深奥抽象的理论通俗化、具体化,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达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具体上升到抽象,再用抽象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乃至以后的工作。
引导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原理正确理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方针、政策,真正体现德育课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实效性特点。
教学过程师:(导入新课)请大家看画面、听故事。
(投影仪显示画面,画外教师配音,或制作成多媒体动画)《百喻经》里又一个“蠢人吃饼”的故事,由个人外出赶路,途中觉得饥饿难忍,于是到饭铺买饼吃。
吃了一个没有感觉,吃了两个还觉得饿,连续吃了六个仍不觉饱,于是开始吃第七个,当第七个饼吃到一半时,他就感觉到饱了。
这时他懊悔起来:“早知吃这个饼能吃饱,我应先吃它呀,害得我既糟蹋了六个饼,又耽误了赶路时间,我真是蠢。
”师:故事中的赶路人蠢在哪里?他的蠢不在于先吃了六个饼,而在于不懂得由饥饿到饱是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
(九年级政治教案)事物的发展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九年级政治教案
【
教学目的
】
(一)知识目标:
1
、量变、质变的含义
2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
、以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说明为什么要坚持适度原则,要不失时机地促进飞跃,要重视量的积累。
(二)能力目标:本框题的教学,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理论的能力为主,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善于联系、联想的思考能力。
----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样的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
1、要重视量的积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愚公移山”
2、要不失时机促进飞跃
1、
要掌握适度原则
小结:略
材料一:要不失时机促成飞跃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东)1949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材料二:要掌握适度原则
俄国作家克雷洛夫的寓言《杰米扬的汤》说的是热情好客的主人杰米扬用鲜美的鱼汤教待客人,这本是一件好事。可是他一盆接着一盆地请客人喝,没有停止,最后客人忍无可忍,纷纷拂袖而去,再也不敢登门了,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办任何事情都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鲜美的鱼汤无疑是待客佳品,但过了量,就会适得其反。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任何事物的量变都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突破事物存在的度,引起事物的质变。
量变引起质变的一种情况是事物数量的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质变。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量变引起质变的另一种情形是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事物发展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说课稿
事物发展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说课稿事物发展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说课稿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事物发展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课内容:《哲学基础知识》教材,第二章“用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看问题”的第二节“事物发展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基本原理部分。
一、说教材与教法“事物的发展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即哲学常识中的“质量互变规律”,它与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构成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在马克思哲学的教学体系中,一般是先学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原因后;再进一步学习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趋势。
但在《哲学基础知识》教材里,它没有按照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的顺序讲解,而是把质量互变规律放在“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当中”,在第一节讲了什么是发展及发展的实质的基础上,进一步讲事物是如何发展的。
所以,第二节是对第一节唯物辨证发展观教学的进一步具体和深化。
在《哲学基础知识》教材中,第二节的内容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原理,二是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
两个部分内容分两节课讲解,这节课我要讲述的是第一部分内容,即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原理。
这部分在教材中有以下两个知识教学点: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这里先讲什么是质、量、度,后讲什么是量变、质变,介绍量变和质变的基本规定和基本特点。
二、量变与质变的相互关系。
讲二者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以及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情形。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的教学目标是不仅要让学生识记量变与质变的含义、理解量变与质变的相互关系、初步明确事物发展始终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循环往复的发展规律。
而且在这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理解事物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统一的基础上,从中更深的领悟到“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事物只有经过质变,事物才会向前发展”的哲理,为下一次课进行正确的方法论、人生观教学奠定理论基础。
从量变到质变的例子
从量变到质变的例子
从量变到质变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由于积累了一定的数量,最终引发了根本性的改变。
这种变化常常是逐渐积累的结果,最终
导致了质的飞跃。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水的加热。
当我们给水加热时,一开始水温
会逐渐升高,这是一个量的变化。
然而,当水温达到了100摄氏度时,水会开始沸腾,形成水蒸气。
这时就发生了质的变化,水从液
体状态转变为气体状态。
这个过程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典型例子。
另一个例子是社会变革。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口数量的增加、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等都是量的变化。
然而,当这些量的
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引发社会的根本性变革,比如革命、政治制度的改变、文化的转变等,这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自然界和社会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
提醒我们,微小的积累也可能引发重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往往
是不可逆转的。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事物发展中的量变,以免忽视
了可能引发质变的积累过程。
事物的发展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事物的发展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前言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
在各个领域,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规律。
本文从物理学、生物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角度,探讨事物发展的这一规律。
从物理学角度看事物发展在物理学中,“质”是指物体所具有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粒子性质紧密联系。
而“量”则是指物体具有的数量属性,如物体的大小、密度等。
不少物理学家认为,事物的发展也遵循着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规律。
以物理学中的相变为例:当固体受到热量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达到一定程度后,便会产生相变,从而变成液体。
同理,液体受到热量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达到一定程度后,又会产生相变,从而变成气体。
这个过程是由温度、压力等量的变化逐步积累而来的,最终达到了物质的变化。
从生物学角度看事物发展生物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
生物进化的过程,就是一个由微小变化积累,最终形成质的飞跃的过程。
我们知道,一些小的变化可能并不显著,但当它们逐渐积累,便会对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产生重大影响,这就是进化中的“渐变”。
当这些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程度,它们会导致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出现根本性的变化,这就是进化中的“突变”,达到了生物质的飞跃。
从经济学角度看事物发展在经济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
一个公司的发展,往往是由市场份额逐步积累,最终达到公司规模的猛增。
一家公司的初始市场份额非常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它可以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产能和质量,以获得更多的客户和利润。
当市场份额逐渐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便能够扩大规模,进而大幅度提升企业的地位和影响力。
这就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
从社会学角度看事物发展在社会学中,由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规律之一。
一个社会的发展,也往往是由人口增长、资源积累、技术进步等方面的积累,逐步迈向社会质的飞跃。
以工业化现象为例:在人口增长,资源积累和其他条件共同作用下,一些国家会经历较长的工业化进程,以提高其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
量的积累与质的飞跃.doc
量的积累与质的飞跃成功不会如约而至,恰如烧水,99℃的热水和100℃的开水不一样。
我很喜欢说一句话,水没开,不是天气太冷,而是火候未到。
没有成功,一定是量的累积不够。
成功就由一件又一件小事,一个又一个细节积累而成的。
如果能把握住这些细节,人们就能获得成功,如果不注重细节的积累,而只想一举成功,那实在是白日做梦。
成功不是偶然,是要付出努力的,没有量的变化哪有质的飞跃?所以,不要忽略每天一点点小小的进步,一天一天的积累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分水岭。
只要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保持平常心,克服浮躁心,每天进步一点点,每次都努力一点,你一定会成功的。
要有耐心,要有信心,要能守得住。
形式坚持久了,就会成为内容的一部分。
比如生活,你生活的方式就定位了你是什么样的人,成功亦或不成功。
失败是特例,真的能够失败到足够多的次数,多数人就会认为你成功了,而且老天总会给你一次“成功”的机会,让你翻盘。
增加你的量,无论什么,都会有质的飞跃,那时的感觉将美极了!一直往北走,能到南极,这世界就是如此奇妙。
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竹林七贤”之一王戎小时候,曾劝别人不要摘路边的李子。
长在路边的李树结了又多又好的果子,却没有被别人采摘,那果子肯定是苦的。
他的推断是正确的。
这是我小时候听过的故事,如今旧事重提,不是言其寓意,而是想起了那棵李树下的路,肯定有很多人走过,也肯定都失望过——因为那李子是苦的。
因此要想摘到甜李子,就必须另寻它路。
而人的思维也是一条条的路,那被人经常走的路就是我们所说的传统思维或思维定势。
沿着它走,你往往不会发现令人耳目一新的风景、使人大开眼界的奇思妙想;沿着它走,心情往往不能绽放惊喜之花,生活往往也没有什么波澜;沿着它走,往往走不出成功之路、辉煌大道……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诗人的话是正确的:“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可见,只有另辟蹊径,创新思维,才能找到你梦寐以求的答案。
一位禅师,他写了两句话要弟子们参究:“绵绵阴雨二人行,怎奈天不淋一人。
哲学基础——事物的发展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1
事物的发展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一、教学目标:1、识记:量变和质变的含义;2、理解: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事物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而引起的质变;3、运用:能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对“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名言进行阐释。
二、重点、难点、疑点互动学习:1、量变和质变1)量变的含义: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
2)质变的含义: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在量变阶段,事物的根本性质没有改变,仍然是这个事物,而质变则是事物根本性质的改变,是由一种性质的事物向另一种性质的事物的根本转变。
[思维活动]量变质变不同点相同点(提示:)[思维活动]请欣赏诗歌:《今日诗》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此事何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这首诗包含什么哲理?对我们有何启示?(这首诗包含的哲理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只有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产生质变。
对我们的启示是:重视量的积累,从点滴做起,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做好每天的事,日积月累,必然取得好成绩。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准备;首先: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
没有量变做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思维活动]请说说金刚石和石墨的排列有什么不同?请思考:为什么两者的分子式相同,但性质却有如此大的区别?观看视频:田忌赛马请思考:为什么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出场顺序就能使比赛结果发生本质的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给你什么启示?(提示:田忌参赛的马未变(仍然是原来的上中下三匹马),但由于马出场比赛的顺序发生了变化,引起质变(转败为胜),可见,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其次: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情况:纯粹数量上的变化而引起的;数量未变,而是由结构、次序的变化而引起的。
哲学基础——事物的发展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1
事物的发展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一、教学目标:1、识记:量变和质变的含义;2、理解: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事物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而引起的质变;3、运用:能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对“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名言进行阐释。
二、重点、难点、疑点互动学习:1、量变和质变1)量变的含义: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
2)质变的含义: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在量变阶段,事物的根本性质没有改变,仍然是这个事物,而质变则是事物根本性质的改变,是由一种性质的事物向另一种性质的事物的根本转变。
[思维活动](提示:)[思维活动]请欣赏诗歌:《今日诗》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此事何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这首诗包含什么哲理?对我们有何启示?(这首诗包含的哲理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只有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产生质变。
对我们的启示是:重视量的积累,从点滴做起,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做好每天的事,日积月累,必然取得好成绩。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准备;首先: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
没有量变做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思维活动]请说说金刚石和石墨的排列有什么不同?请思考:为什么两者的分子式相同,但性质却有如此大的区别?观看视频:田忌赛马请思考:为什么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出场顺序就能使比赛结果发生本质的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给你什么启示?(提示:田忌参赛的马未变(仍然是原来的上中下三匹马),但由于马出场比赛的顺序发生了变化,引起质变(转败为胜),可见,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其次: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情况:纯粹数量上的变化而引起的;数量未变,而是由结构、次序的变化而引起的。
以量的积累促质的飞跃
以量的积累促质的飞跃一、量的积累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的积累开始的。
思维的发展也不例外。
为了让学生准确把握数图形中的学问的本质,笔者让学生不断画、反复看,从而积累丰富的感性活动经验,为数学模型的建构奠定扎实的基础。
教学中笔者先用PPT出示主题图“鼹鼠钻洞”,让学生读一读,找出需要关注的点,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放手让学生自己审题、分析题意,说出自己的困惑,在交流中解决自己的疑惑,进一步感知数学问题。
二、质的飞跃质的飞跃是建立在量的积累基础之上的对知识的深化、突破和超越。
教学中当四个学生均采用实物画图的方法展示自己的思考后,笔者做了如下处理:师: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对以上四位同学的研究有没有什么建议?(学生沉默。
)他们都画得很具体,有没有简单一点的?(慢慢有学生举起了小手。
)生1:我在线段上用点表示洞口,通过连线找出不同的路径。
生2:我用字母表示洞口,然后通过连线表示路径,略有不同。
师:刚才我们用了画图研究的方法,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怎样研究的。
师(课件演示画图研究的方法):用什么表示路径?生齐:线段。
师:用什么表示洞口呢?生齐:线段上的点。
师:再连一连、数一数,看看总共有多少条不同的路线呢?(学生动手操作并和同伴讨论)师: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想法?生1:AB、AC、AD、BC、BD、CD,3+2+1=6。
师:谁听懂他的想法了?这里的3表示什么意思?生2:是从A出发有3条不同路线。
师:还有没有不同的数法?生3:AB、BC、CD、AC、BD、AD,3+2+1=6。
师:谁听懂他的想法了?这里的3又表示什么意思?生4:三条基本线段。
师:这两种方法有没有相同和不同点?生5:算式相同。
生6:方法不一样,一种是从一个点出发能数出三条线段,从第二个点出发能数两条线段,从第三个点出发能数一条线段,共六条线段;一种是从先数出三条基本线段,再数出两条基本线段合二为一的线段,最后数出三条基本线段合三为一的线段,共六条线段。
量质跃升同义词
量质跃升同义词
“量质跃升”的同义词有:
1. 质量飞跃:强调在质量方面实现了突破性的提升,从一个较低的水平跃升到更高的水平。
2. 量级突破:强调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都实现了突破性的进展,不仅在数量上有显著增加,而且在质量上也有大幅提升。
3. 品质跃迁:突出品质的提升,从一个较低的品质阶段跃升到更高的品质阶段。
4. 质量突进:强调在质量方面实现了快速而显著的进步,以迅猛的方式提升质量水平。
5. 量级升级:强调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都进行了升级,使其达到更高的水平。
6. 品质升级:侧重于品质的提升和改善,使其达到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7. 质量飙升:突出质量的快速提升,形容质量水平以惊人的速度上升。
8. 量级提升:强调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都实现了提升,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而且在质量上也有所提高。
这些词语都可以用来描述在数量和质量上实现了显著提升的情况,可以根据具体语境和表达需要选择使用。
“量”的沉淀“质”的飞跃——教育教学工作主要做法总结
“量”的沉淀“质”的飞跃——教育教学工作主要做法总结量的沉淀与质的飞跃都是教育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任何一项教育教学工作都应该在量和质之间平衡,使之相互促进,达到教育和教学的最优效果。
因此,本文将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一些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做法。
首先,我们要实现量的沉淀。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量的沉淀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为了使我们能够更好的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信息。
比如,在教师教学中,大量的备课、讲义、课堂资源等,都是教师进行量的累积的过程。
通过这种方式积累的量,不仅使教师更好地专业发展,而且可以将其转化为更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工作。
其次,我们要实现质的飞跃。
质的飞跃是在量的积累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教师的教学质量是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
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在数量方面努力,并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面,这样才能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最后,我认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还应该多做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经验。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反思、探究、实验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也可以在工作中向他人请教,结交良师益友,增强教育教学的团队力量,探索更多教育教学的可能性。
总之,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做到量和质的平衡,这样才能实现教育教学工作的良性循环,并不断提高工作效能。
教师应该不断地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第 1 页共 1 页。
量变质变规律例子
量变质变规律例子
量变质变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
它表明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经过数量的积累和发展变化,会从量变到质变,从而出现根本性的变化和飞跃。
下面是一些量变质变规律的例子。
1. 水的沸腾:当水温度逐渐升高时,水的分子运动加速,水分子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
当水温度达到100℃时,水分子的运动速度变得非常快,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水就开始沸腾了,这是水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 绿植的生长:绿植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需要吸收足够的阳光能量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当绿植吸收到一定数量的阳光能量时,它的生长速度会逐渐加速。
当绿植吸收到足够的阳光能量时,它的体积和质量会发生巨大变化,从而进入一个新的生长阶段,这是绿植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3. 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也符合量变质变规律。
当一个国家经济总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它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会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例如,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就是一个经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4. 生物进化:生物的进化也是量变质变规律的一个典型例子。
生物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经过大量的变异和适应,逐渐演化成各种不同的生物类型。
当生物的数量和差异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从量变到质变,出现新的生物类型和种类。
总之,量变质变规律是自然和社会发展的一种基本规律。
在事物
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及时把握量变的趋势,促进质变的发生,推动事物向更高层次和更好状态发展。
从追求数量到注重质量的转变
从追求数量到注重质量的转变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追求高质量成为了关键因素之一。
过去,许多企业主要关注销售数量,忽视产品质量,因此导致了市场饱和和消费者对产品的不满意。
然而,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注重质量”的重要性。
本文将探讨从追求数量到注重质量的转变,以及这一转变的影响和挑战。
追求数量的弊端过去,许多企业主要关注销售数量。
他们追求的是销售额的增长,而忽视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这种追求数量的思维方式,导致了以下弊端:1.产品质量下降:为了追求大规模生产和高销售量,企业通常会舍弃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他们会使用低成本原材料,采用低成本的生产工艺,从而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容易出现故障和质量问题。
2.市场饱和:过多的追求销售数量,导致市场饱和。
当市场上出现大量性能相似、质量相近的产品时,消费者没有明显的区别和选择空间,导致产品的销售量不再增长。
3.消费者不满意:由于产品质量的下降,消费者对产品的不满意度逐渐增加。
他们开始对企业失去信心,不再愿意购买和推荐产品。
注重质量的转变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注重质量”的重要性。
他们意识到,高质量的产品可以带来以下好处:1.提升品牌形象:注重质量的企业通常会给消费者留下好的印象,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消费者更愿意购买并信任这些企业的产品。
2.增加市场竞争力:高质量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它们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因此,注重质量的企业能够在市场上脱颖而出,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3.提高客户满意度:高质量的产品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消费者购买这些产品后,会感到满意并愿意推荐给其他人。
为了实现注重质量的转变,企业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质量管理: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的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和消费者的要求。
这包括从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到产品交付的全过程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