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专业课作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合集下载

材料分析方法习题

材料分析方法习题

注: *的多少仅代表该题可能的难易程度。

第一章 X 射线物理学基础1、X 射线有什么性质,本质是什么?波长为多少?与可见光的区别。

(*)2、什么是X 射线管的管电压、管电流?它们通常采用什么单位?数值通常是多少?(*)3、X 射线管的焦点与表观焦点的区别与联系。

(*)4、X 射线有几种?产生不同X 射线的条件分别是什么?产生机理是怎样的?晶体的X 射线衍射分析中采用的是哪种X 射线?(*)5、特征X 射线,连续X 射线与X 射线衍射的关系。

(*)6、什么是同一线系的特征X 射线?不同线系的特征X 射线的波长有什么关系?同一线系的特征X 射线的波长又有什么关系?7、什么是临界激发电压?为什么存在临界激发电压?(**)8、什么是、射线?其强度与波长的关系。

什么是、射线其强度与波长的关系。

(**)αK βK 1αK 2αK 9、为什么我们通常只选用Cr 、Fe 、Co 、Ni 、Mo 、Cu 、W 等作阳极靶,产生特征X 射线的波长与阳极靶的原子序数有什么关系。

10、 什么是相干散射、非相干散射?它们各自还有什么名称?相干散射与X 射线衍射的关系。

(*)11、 短波限,吸收限,激发限如何计算?注意相互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2、 什么是X 射线的真吸收?比较X 射线的散射与各种效应。

(*)13、 什么是二次特征辐射?其与荧光辐射是同一概念吗?与特征辐射的区别是什么?(**)14、 什么是俄吸电子与俄吸效应,及与二次特征辐射的区别。

(**)15、 反冲电子、光电子和俄歇电子有何不同? (**)16、 在X 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信号中,哪些对我们进行晶体分析有益?哪些有害?非相干散射和荧光辐射对X 射线衍射产生哪些不利影响?(**)17、 线吸收系数与质量吸收系数的意义。

并计算空气对CrK α的质量吸收系数和线吸收系数(假如空气中只有质量分数80%的氮和质量分数20%的氧,空气的密度为1.29×10-3g/cm 3)(**)18、 阳极靶与滤波片的选择原则是怎样的?(*)19、 推导出X 射线透过物质时的衰减定律,并指出各参数的物理意义。

高校专业分析--材料科学与工程

高校专业分析--材料科学与工程

高校专业分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概况】: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材料类专业的一个一级学科,包括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三个二级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以化学、物理为基础的通识性学科,涉及材料学和材料工程两方面的内容。

材料科学是研究材料本身具备或者通过科学技术手段达到人类预期所需具备的性能,材料工程是研究生产所需材料的技术与工艺。

因此,本专业就是在研究材料本身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的同时,研究相应材料的生产技术与工艺。

本专业的主要特点是“广”“博”,每一个二级学科的内容都会有所涉猎,但是不够精深,本科生毕业后需要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才能成为该领域的专业人才。

建议本专业学生攻读至硕士学位,前提是要明确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对化学、物理等基础学科有一定的要求,学习该专业学生需要有一定的定力和耐心。

【专业重点课程设置】: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化学、晶体学、热处理原理与工艺、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学基础、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化工原理、工程力学等。

【就业概况】:根据综合数据统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近三年就业率一直不错,毕业生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天津等经济发达的城市。

学习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时可以去材料制备、材料加工、材料结构、化工等领域的企业。

就业范围比较广泛,薪资待遇刚开始并不高,但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会逐年提高。

另外,学习该专业的男生比女生多,企业对人才招聘也更偏重于男生。

材料是国民经济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是一门永远不会被时代淘汰的专业。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需求必将对本行业技术水平和技术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本专业毕业生发展空间很大。

本科毕业生的平均薪资处于全国毕业生薪资的中等偏上水平。

【高中匹配学科】:化学、物理。

【推荐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

材料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

材料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

材料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材料的各个方面,包括材料的结构、性能、制备、加工和应用等。

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二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研究生点为深入研究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学生提供了一个专业化、深化的学习和研究平台。

材料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研究生点的建立,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为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在材料领域的发展中,研究生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材料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研究生点的建设不仅有利于推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还能促进相关专业的学术交流和产业发展。

材料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研究生点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养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人才,掌握先进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理论和技术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专业素养;二是培养能够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三是培养能够在相关产业部门从事管理、生产和研发工作的专业管理人才,具备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材料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研究生点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材料工程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科研实践课程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研究生可以系统地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研究能力。

研究生还需要完成一定的毕业论文和实习实践,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实践能力。

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研究生点的导师队伍中,一般都包括了在该领域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教授。

这些导师将为研究生提供必要的学术指导和实践指导,指导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促进研究生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学术成长和专业发展。

面对未来,材料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研究生点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培养体系和课程设置,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水平。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课程学生学习感悟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课程学生学习感悟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课程学生学习感悟第一篇: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课程学生学习感悟专业导论课程学生学习感悟--2011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全体学生对于一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来说,材料科学导论是学习材料专业的学生最先接触的一门专业知识课。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不仅可以整体的向我们概述本专业所要学习的内容,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我们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它的关键在于课业比较系统的了解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同时,这门课还有着培养学生学习材料科学相关知识的兴趣的作用。

很显然,此门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进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的学习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经历这个阶段,有了对这个专业知之甚少到现在有所了解的转变。

通过杨文斌教授第一节专业导论课对于本专业的引入,更结合材料在于美国苹果公司手机上的运用,让我们颇为真实地感受了材料的魅力,引起我们的广泛兴趣。

最初,对于材料的学习、将来的就业方向等等问题,我很是疑惑。

杨教授就国内外材料领域发展的新动向切入主题,带领我们见识了当下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为材料科学的发展所创造的机遇,这让我对于本专业的前景信心满满。

杨教授再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四要素”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激发了我们学习的好奇心,对于本专业的课程学习也有了一定理解。

杨教授还带着我们观看了本学院在材料研究方面的一些科研成果,我们看得不亦乐乎。

紧接着,观看了在将来学习中要用的一些机器,再加之杨教授的讲解,对于这个专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在听了邱仁辉副院长对材料科学与工程简介的解说之后,我更了解了材料在于生活中的广泛利用,对材料所起的作用想要更加深入的学习。

他所安排的课程学习让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了材料这个专业,并且就我们这个专业在国际领域的发展进行讲解,融入邱副院长自己所研究的科研内容,这都令我们耳目一新。

在谈到材料的研究应用时,邱副院长很是高兴,因为本专业开办以来我们学院取得了10多项国家科研基金,在科学研究方面也是硕果累累。

2010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金属材料学作业题

2010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金属材料学作业题

2010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金属材料学复习思考题第1章钢铁中的合金元素1-1人们为什么要开发合金钢?1-2合金元素在钢铁材料中的赋存状态有哪几种?1-3什么是奥氏体形成元素?什么是铁素体形成元素?1-4铁与合金元素的相图有哪几种基本类型?每一类型各说出3个元素。

1-5钢铁材料中的合金元素,如硅、锰、铬、钼、钨、钴、镍、钛、铌、钒、铝、氮、铜、磷等,哪些是铁素体形成元素?哪些是奥氏体形成元素?哪些能在α-Fe中形成无限固溶体?哪些能在γ-Fe中形成无限固溶体?1-6合金元素与晶体缺陷相互作用的形式有哪几种?1-7什么叫做平衡偏析?1-8叙述合金元素产生偏聚的机理?1-9叙述第二种溶质元素对第一种溶质元素晶界偏聚的影响。

1-10叙述钢铁中的碳化物、氮化物和硼化物的性质特点,并与其中的结合键相联系。

1-11钢铁中碳化物结构的复杂性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据此可以将其分为哪两大类?各有什么特点?1-12根据合金元素与碳的相互作用,可将其分为哪几类?1-13钢铁中常见的碳化物类型主要有六种,例如M2C就是其中的一种,另外还有其它哪5种?哪一种碳化物最不稳定?哪一种最稳定?1-14钢中比较重要的金属间化合物有哪些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1-15合金元素对Fe-Fe3C相图中S、E点有什么影响?这种影响意味着什么?1-16分析合金元素对Fe-Fe3C相图的影响规律有什么实际意义?1-17合金元素是怎样影响奥氏体晶粒大小的?1-18有哪些合金元素强烈阻止奥氏体晶粒的长大?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有什么作用?1-19合金元素是怎样影响过冷奥氏体向珠光体转变的?1-20在过冷奥氏体中析出先共析铁素体时,碳原子的扩散是主要影响因素,为什么?1-21叙述不同类型的合金元素对过冷奥氏体稳定性的影响。

1-22合金元素是怎样影响钢中贝氏体转变的?1-23为了使中低碳钢在热轧或热锻后自然空冷的条件下获得贝氏体组织,应该添加哪些合金元素?为什么?1-24钢中加入的合金元素对马氏体转变的Ms点和Mf点有怎样的影响?哪些元素的作用显著一些?为什么?1-25分析合金元素对淬火钢室温组织中残留奥氏体数量的影响?1-26分析合金元素对马氏体亚结构的影响。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大学化学
大学物理
材料科学基础
材料工程基础
介绍物理学基本原理,包括力学、电磁学、光学等。
介绍材料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材料的结构、性能、制备和应用等。
介绍材料工程的基本知识,包括材料加工、材料设计、材料检测与评价等。
主要选修课程
介绍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加工等。
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同时需要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以适应新的生产方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医疗材料和生物医用材料的需求将不断增加,需要加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新材料研发与技术革新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需要不断拓展和深化研究领域。
未来职业发展前景与趋势来自工程学基础涵盖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为后续学习材料科学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打下基础。
材料科学基础
介绍材料的合成方法、制备工艺和组织控制,以及材料性能的检测与表征等,为材料研发提供技术支持。
材料合成与制备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
专业技能培养
03
材料制备与加工技能
掌握材料制备与加工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设备操作,能够根据不同材料的性质和用途制定合理的制备和加工方案。
专业基础知识体系
02
涵盖力学、热学、声学、光学和电磁学等内容,为进一步学习物理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普通物理学
介绍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固体物理学中材料的结构与性质,揭示材料科学的基本规律。
量子力学与固体物理学
物理学基础
基础化学原理
涵盖原子、分子结构,化学键,化学反应动力学和热化学等,为进一步学习材料化学性质和反应打下基础。

《材料科学与工程综合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综合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综合实验(Comprehensive Experiment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课程代码:07410085学分:1学时:32先修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研究方法,材料测试方法,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物理性能适用专业:复合材料工程教材或实验指导书:(选填)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本课程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大类专业完成本专业的基础课程的理论学习后开设的对应实验课程,旨在为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学生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先导课程中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学会综合运用各种测试方法、表征手段与工具等解决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特点和对毕业要求的贡献,确定课程目标。

应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课程目标1:掌握材料科学研究所需的各种微观组织表征手段,如X射线衍射仪、光学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设备用于表征材料的微观结构;课程目标2:掌握材料科学研究所需的各种力学和物理性能测试方法如硬度、拉伸和压缩试验、冲击韧性、摩擦磨损等力学性能测试手段和热膨胀系数、导电性等物理性能测试手段用于获得材料内在的性能参数;课程目标3:掌握利用文字报告、图表等对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实验数据的表达和解析能力。

注:工程类专业通识课程的课程目标应覆盖相应的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通用标准;(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指标点:1.毕业要求指标点3-2. 能够在社会、环境、法律等现实约束条件下,通过技术经济环境评价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2.毕业要求指标点4-4. 能对实验数据或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归纳总结有效的结论。

注: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接的单元格中可输入“✓”,也可标注“H、M、L”。

二、本课程开设的实验项目注:1.类型:指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等;2.要求:指必做、选做。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作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作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期末作业2015年12月《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期末作业一.问答题1.物质和材料有何区别?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含义是什么?答:①物质是质量的空间分布,所有的材料都是物质,然而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是材料。

材料是人类用于制造物品、器件、构件、机器或其他产品的那些物质。

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含义是:以材料学、化学、物理学为基础,系统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并将其应用于材料的合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等方面研究的学科。

2.按照材料得物理化学属性分,材料可分为哪几大类?各有什么特点?答:①从物理化学属性来分,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不同类型材料所组成的复合材料。

②(1)金属材料是一种具有光泽(即对可见光强烈反射)、富有延展性、容易导电、导热的材料。

(2)无机非金属材料是具有高熔点、高硬度、耐腐蚀、耐磨损、高强度和良好的抗氧化性等基本属性,以及宽广的导电性、隔热性、透光性及良好的铁电性、铁磁性和压电性的材料。

(3)有机高分子材料是具有机械强度大、弹性高、可塑性强、硬度大、耐磨、耐热、耐腐蚀、耐溶剂、电绝缘性强、气密性好、可燃性,难溶于水,熔沸点低,绝缘性,反应速率慢,反应产物复杂,稳定性差,同分异构现象普遍,质地轻、原料丰富、加工方便、性能良好、用途广泛的材料。

3.请说明材料科学与工程的要素模型。

答:四要素模型,研究材料组成、结构、生产过程、材料性能与使用效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五要素模型,研究材料组成、结构、成分、生产过程材料性能与使用效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构/成分并非同义词).4.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二级学科有那几个?各自的研究内容是什么?答:有五个,分别是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与资源循环与利用。

①材料物理与化学主要研究内容是以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和固体化学等为理论基础,应用现代物理与化学研究方法和计算技术,研究材料科学中的物理与化学问题。

材料科学与工程复习思考题

材料科学与工程复习思考题

第1章绪论思考题1.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四个基本要素解:制备与加工、组成与结构、性能与应用、材料的设计与应用2.材料科学与工程定义解:关于材料组成、结构、制备工艺与其性能及使用过程间相互关系的知识开发及应用的科学。

3.按材料特性,材料分为哪几类?金属通常分哪两大类?无机非金属材料分哪四大类?高分子材料按使用性质哪几类?解:按材料特性,材料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三类。

金属材料分为:黑色金属材料和有色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分为:混泥土(水泥)、玻璃、砖及耐火材料、陶瓷四大类。

高分子材料按使用性能分为:塑料、橡胶、纤维、粘合剂、涂料等类。

4.金属﹑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特性解:①金属材料的基本特性:a.金属键;b.常温下固体,熔点较高;c.金属不透明,具有光泽;d.纯金属范性大、展性、延性大;e.强度较高;f.导热性、导电性好;g.多数金属在空气中易氧化。

②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基本性能:a.离子键、共价键及其混合键;b.硬而脆;c.熔点高、耐高温,抗氧化;d.导热性和导电性差;e.耐化学腐蚀性好;f.耐磨损;g.成型方式:粉末制坯、烧结成型。

③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特性:a.共价键,部分范德华键;b.分子量大,无明显熔点,有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粘流温度(Tf );c.力学状态有三态:玻璃态、高弹态和粘流态;d.质量轻,比重小;e.绝缘性好;f.优越的化学稳定性;g.成型方法较多。

第2章物质结构基础Structure of Matter思考题1. 原子中一个电子的空间位置和能量可用哪四个量子数来决定?解:主量子数n、角量子数l、磁量子数m l、自旋量子数m s2.在多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的排布应遵循哪些原则?解: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洪特规则3.配位数及其影响配位数的因素解:配位数:一个原子周围具有的第一邻近原子(离子)数。

影响因素:①共价键数;②原子的有效堆积(离子和金属键合)。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优质课材料表面与界面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优质课材料表面与界面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优质课材料表面与界面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现代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学科,其研究的核心是材料的结构、性能和制备方法。

材料的表面与界面工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材料的表面特性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改善材料表面和界面的性能。

本篇文章将从理论层面和应用层面介绍材料表面与界面工程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

一、材料表面与界面工程的研究内容材料表面与界面工程涉及诸多内容,主要包括表面改性、界面调控、界面精化和界面反应等方面。

表面改性是指针对材料表面性能不足或需求变化而进行的技术手段,如表面涂层、表面改性材料的制备等。

界面调控是指通过改变材料的表面结构、化学成分或表面形貌,调控材料与界面的相互作用,从而改变材料的性能和功能。

界面精化是指通过合理设计并优化材料的界面结构和界面缺陷,提高材料的界面性能和力学性能。

界面反应则是研究材料在界面上的相互作用及其反应机理,以及如何通过界面反应来改善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二、材料表面与界面工程的研究方法研究材料表面与界面工程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等。

物理方法主要依靠外界能量的作用,如激光辐照、电子束辐照等,对材料表面进行改性。

化学方法则是通过控制材料表面的反应条件、反应物浓度和反应时间等来实现表面的改性和调控。

生物方法则利用生物体内存在的各种酶、蛋白质等生物分子,通过特定的反应途径和交互作用来调控材料表面的性质和结构。

三、材料表面与界面工程的意义材料表面与界面工程对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表面改性可以改变材料的疏水性、导电性、机械性能等,从而使材料适应不同的工程需求;其次,通过界面调控和精化,可以改善材料的界面粘附性、界面耐磨性和界面化学稳定性,提高材料的界面载荷传递能力和界面腐蚀抗性;最后,通过界面反应可以提高材料的界面强度和界面连接性能,解决各种界面问题,如界面结合强度不足、界面断裂等。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学工作量计算及考核办法-中国矿业大学材料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学工作量计算及考核办法-中国矿业大学材料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学工作量计算及考核办法本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是根据学校【教务通知2009第63号】计算办法和【教务通知2010第1号】的结算办法,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而制订。

一、教学工作范围教学工作包括:讲课、助课、答疑、批改作业、实验课、实习、课程设计、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研究、指导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等。

二、教学工作量定额教授:250学时/学年 副教授:240学时/学年 讲师:220学时/学年 助教: 200学时/学年非教师系列职称的教学人员工作量定额参照上面对应职称执行。

三、理论教学环节工作量计算办法本科教学:Q=计划学时p k ⨯⨯,其中,Q 是当量学时,k 为课程系数,p 为人数系数说明:(1)各教学班合班人数一般不超过140人(通识教育课除外),由教务处审定;(2)单个课程(公共体育课除外)教学班没有布置作业或没有批改作业,其该教学班工作量减少计划学时的20%;(3)课程(公共体育课除外)一般课堂教学四个学时必须安排一次答疑,没有安排答疑的,该课程工作量减少计划学时的10%。

(4)需要助课的课程,须向系、院申请,经院审批后方可安排助课。

(5)研究型课程(由教务处认定)工作量系数乘以1.2;(6)开新课(不包括公选课和徐海学院的课程)工作量系数乘以1.15;(7)双语教学工作量系数乘以1.5;四、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1.实验课单独开设实验课,每指导1学时实验课,折合0.5-0.7学时。

视实验内容、实验人数不同取不同值,重复指导取最低值。

实验课的准备、讲解、批改实验报告、答疑、考试等教学环节不再单独计算工作量。

(详见“材料学院实验教学人员工作量计算及考核办法”)2.指导上机实习每指导上机实习1学时,折算成0.5学时,重复指导取0.4学时,上机前准备工作,讲解、审查程序等教学环节不单独计算工作量。

3.实习实习每组8-10人,市内实习每指导实习一天室内折合成1.5学时,野外折合成2.0学时;外地实习每指导实习一天室内折合成2学时,野外折合成2.5学时;实习的准备、联系、批改报告等环节不再单独计算工作量。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研究材料的结构、性能、制备和应用的学科,是工程学的一支重要学科,也是现代技术和工业发展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相关知识和学科发展前景。

一、专业概述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涉及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各类材料的性能研究、制备技术和应用开发。

它涵盖了材料学、物理学、化学、力学、生物学、电子学等多个学科的基础知识,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技能。

二、学科发展历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建立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随着现代科技和工业的飞速发展,对材料性能和应用需求的不断增长,材料科学与工程逐渐成为了一门重要的学科。

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材料性能研究、制备技术和应用开发等方面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

三、专业课程设置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材料学基础、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材料力学、材料表面与界面等方面的课程。

此外,还会有工程材料、材料制备技术、材料测试与表征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这些专业课程的学习将为学生培养材料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开发以及材料行业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四、就业前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

他们可以在各个行业中从事材料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工作,包括航空航天、能源、电子、汽车、制药等领域。

随着新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

可以预见的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将前景光明。

五、国内外学科研究进展在国内外学术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一直是热门领域之一。

在国际上,材料学会、材料研究所以及各大学的相关研究团队都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国内,各大高校的科研实力也在不断提升,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

六、研究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方向涵盖了很多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新材料研究与开发、材料性能优化与改进、材料制备技术与工艺、材料性能测试与表征、材料应用与工程设计等。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伴随新技术、新材料飞速发展而诞生的一门新兴学科。

这是一门以固体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为基础,研究材料组成、结构、生产/加工过程、材料性能与使用效能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学科。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诸如金属、塑料、橡胶、陶瓷、磁性、光电等众多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机械制造、工程建筑、航天航空、能源石化、生物医学、汽车工业等领域。

材料的类型非常广泛。

按物理化学性质,可以分为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无机分金属材料(陶瓷)和复合材料。

按性能分,又可以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

此外,包括钢铁、水泥、塑料等已经成熟且在工业中已批量生产并大量应用的材料,已经成为很多支柱产业的基础,又被称为传统材料或基础材料。

与传统材料相对应,随着半导体集成电路、光纤通信、航空航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许多具有优异性能和应用前景的新型先进材料也在不断发展当中。

▩材料专业的学生学什么?材料类专业属于工科,是研究材料组成、结构、工艺、性质和使用性能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为材料设计、制造、工艺优化和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材料专业,在中学的学习中,没有相对应的专业,但是在化学和物理课程学习过程中,肯定会接触到一些材料的基本知识。

所有材料专业的学生,要学习的内容有:工科的基础课: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线性代数等;专业基础课: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专业课:材料研究方法、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等。

其中主干课程为:材料学概论、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性能、工程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系列等。

由于材料有不同的分类,比如物理材料、化学材料的分类,所以大学阶段的材料学院,会针对不同的材料细分领域设置不同的科研团队。

以清华材料学院为例,学院拥有6个科研团队,分为是新型功能材料团队、新能源材料团队、微结构与材料计算团队、材料加工技术及工艺仿真团队、医用环境碳材料创新团队、极端条件材料团队。

大连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导论 第二章 材料“四要素”是材料研究与应用的共性基础答案

大连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导论 第二章 材料“四要素”是材料研究与应用的共性基础答案

第二章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四个基本要素作业一第一部分填空题(10个空共10分,每空一分)1.材料科学与工程有四个基本要素,它们分别是:使用性能、材料的性质、结构与成份和合成与加工。

2.材料性质的表述包括力学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强度可以用弹性极限、屈服强度和比例极限等来表征。

4.结构材料三类主要的失效形式分别是:断裂、磨损和腐蚀。

5.材料的结构包括键合结构、晶体结构和组织结构。

6.晶体结构有三种形式,它们分别是:晶体、非晶体和准晶体。

7.化学分析、物理分析和谱学分析是材料成分分析的三种基本方法。

8.材料的强韧化手段主要有固溶强化、加工强化、弥散强化、第二相强化和相变增韧。

第二部分判断题(10题共20分,每题2分)1.材料性质是功能特性和效用的描述符,是材料对电、磁、光、热、机械载荷的反应。

(√)2.疲劳强度是材料抵抗交变应力作用下断裂破坏的能力。

(√)3.硬度是指材料在表面上的大体积内抵抗变形或破裂的能力。

(错)4.性能是包括材料在内的整个系统特征的体现;性质则是材料本身特征的体现。

(√)5.晶体是指原子排列短程有序,有周期。

(错)6.材料的热处理是指通过一定的加热、保温、冷却工艺过程,来改变材料的相组成情况,达到改变材料性能的方法。

(√)7.材料表面工程包括表面改性和表面保护两个方面。

(错)8.材料复合的过程就是材料制备、改性、加工的统一过程。

(√)9.材料合成与加工过程是在一个不限定的空间,在给定的条件下进行的。

(错)10.材料中裂纹的形成和扩展的研究是微观断裂力学的核心问题。

(√)第三部分简答题(4题共40分,每题10分)1.材料性能的定义是什么?答:在某种环境或条件作用下,为描述材料的行为或结果,按照特定的规范所获得的表征参量。

2.金属材料的尺寸减小到一定值时,材料的工程强度值不再恒定,而是迅速增大,原因有哪两点?答:1)按统计学原理计算单位面积上的位错缺陷数目,由于截面减小而不能满足大样本空间时,这个数值不再恒定;2)晶体结构越来越接近无缺陷理想晶体,强度值也就越接近于理论强度值。

我对材料科学与工程的认识和了解

我对材料科学与工程的认识和了解

专业介绍与概论作业题目:我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了解和认识班级:学号:姓名:我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认识和了解在上大学之前,我无意中就了解到当今世界的三的经济支柱是材料,信息,能源。

又发现材料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且在高中通过对物理化学的不断学习,才使我在高三毕业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材料科学工程专业,相信我的选择没有错.上大学后,我对本专业有了更多的了解。

在咱们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分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建筑材料工程,表面工程三个方向。

下面是我分别对这三个方向的了解。

1。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金属材料这好理解,就是金属做的材料,一般以铁为主,钢一类,使用很广。

热处理可以简单的分为组织结构控制和表面处理。

组织控制就是:淬火、正火、回火、退火,通过控制钢铁的加温温度,将金属原本的缺陷得以弥补,也可以将原来比较软的钢变硬,原来很脆的便的柔韧,这要看具体的工件的工作要求。

在当今社会生产中,金属材料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尤其是钢铁材料,在工业。

农业。

交通运输.建筑以及国防等各方面都离不开他。

随着现代化工农业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金属材料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这一点,一般可以采取两种方法:研制新材料和对金属材料进行热处理。

后者是最广泛,最常用的方法.热处理是一种综合工艺.热处理工艺学就是研究这种综合工艺的原理及规律的一门学科。

业务培养目标:培养从事金属材料的设计、使用、质量控制和检验,热处理,研究发展新材料、新工艺以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掌握金属材料的成份、组织结构、生产工艺、环境与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研究钢铁材料、有色金属合金、功能材料及特殊性能合金,通过合金设计和工艺设计,提高材料的性能和质量,并开发新材料、新工艺.毕业生应获掌握物理化学、金用学、金属材料学等材料科学的理论;掌握金属材料的冶炼、铸造、冷热加工和热处理等生产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技术经济管理知识;具有材料的基本检测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具有正确选择、合理使用金民材料。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也是其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主要涉及材料结构、性能与应用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材料结构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主要包括晶体结构、非晶态结构、晶体缺陷等。

晶体结构是研究晶体材料内部原子排列方式的科学,晶体结构的不同会直接影响材料的性质与应用。

非晶态结构是研究非晶态材料内部原子排列方式的科学,非晶态材料具有无定形的特点,其性质与晶体材料有很大差异。

晶体缺陷是指晶体中存在的各种类型的缺陷,缺陷的特点会直接影响材料的性能与应用。

其次,材料性能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材料性能指的是材料在一定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与行为。

材料的性能可以分为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等。

物理性能主要包括热性能、电性能、磁性能等,研究材料在不同温度、压力等条件下的表现。

化学性能主要包括耐腐蚀性、氧化性等,研究材料在化学环境中的表现。

力学性能主要包括强度、硬度、韧性等,研究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行为。

最后,材料应用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的另一个重点。

材料应用主要包括金属材料、陶瓷材料、聚合物材料等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如汽车、航空、航天等;陶瓷材料主要应用于电子、光学等领域;聚合物材料主要应用于塑料、橡胶等领域。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通过介绍不同材料的应用,帮助学生了解材料的特性与工程应用。

综上所述,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是一门涵盖材料结构、性能与应用的重要课程。

学生通过学习材料结构,了解材料内部原子排列方式的差异;通过学习材料性能,了解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特性与行为;通过学习材料应用,了解不同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

这些知识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汽车发动机油底壳冲压模具毕业设计论文

汽车发动机油底壳冲压模具毕业设计论文

太原科技大学毕业设计任务书学院(直属系):材料科学与工程时间: 2010-3-29说明:一式两份,一份装订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内,一份交学院(直属系)。

太原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设计题目:汽车发动机油箱底壳零件冲压工艺分析及其模具设计姓名 _ 陈翔宇___学院(系)_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 _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年级 __ 06级____________指导教师曹建新2010年 6月10日目录摘要 (I)Abstract......................................................... I I 第一章序言 (1)1.1 概述 (1)1.2 冲压技术的发展 (1)1.3 模具的发展与现状 (2)1.4 模具CAD/CAE/CAM技术 (2)1.5设计的主要特点及意义 (4)1.6 汽车油底壳的相关知识补充 (4)1.6.1 前言 (4)1.6.2 汽车发动机油底壳材料的发展历史 (5)第二章发动机油底壳成型工艺的总体分析 (6)2.1油底壳结构及工艺难点分析 (6)2.2油底壳冲压工艺分析及方案确定 (7)2.2.1工艺流程初定 (7)2.2.2 拉深次数的确定 (7)2.2.2.1 常规计算模式: (7)2.2.2.2 有限元模拟分析 (10)2.2.2.3工艺流程的最终确定 (11)2.2.2.4 落料毛坯尺寸确定 (11)第三章拉深及法兰面冲孔的工艺分析和模具设计 (14)3.1落料 (14)3.1.1工艺分析 (17)3.1.2 工艺方案的确定 (18)3.1.3冲裁间隙的确定 (18)3.1.4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 (18)3.1.4.1凸、凹模具刃口尺寸计算原则 (18)3.1.4.2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方法 (20)3.1.5 冲裁工艺力的计算 (20)3.2 拉深 (23)3.2.1油底壳的拉深工艺分析 (24)3.2.1.1对拉深件形状的要求 (24)3.2.1.2对拉深件的圆角半径和拉深件精度的要求 (25)3.2.2拉深工艺力的计算 (25)3.2.2油底壳拉深模具设计及其结构设计要点 (27)3.2.2.1结构设计要点 (27)3.2.2.2模具工作过程 (28)3.2.2.3模具的导向 (28)3.2.2.4凹模圆角半径及凸凹模间隙参数的确定 (28)3.2.2.5成型凹模及顶件块的设计 (29)3.2.2.6模具材料及热处理要求 (29)3.3整形 (32)3.4切边 (32)3.5翻边、校平 (32)3.6冲法兰面孔 (33)3.6.1冲压模具的基本结构组成 (33)3.6.2 模具结构特点 (33)3.6.3 模具工作过程 (33)3.6.4 模具零部件的结构设计与相关冲裁力及部件尺寸的计算.. 343.6.4.1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34)3.6.4.2凸、凹模的设计 (35)3.6.4.3模板的设计 (37)3.6.4.4卸料弹簧的选用 (37)3.6.4.5冲压设备的选用 (38)3.6.4.6 压力中心的计算 (41)3.7冲放油塞孔 (42)第四章总结 (43)第五章结束语 (43)参考文献 (44)附录 (45)附录一:外文文献 (45)附录二:外文翻译 (52)油箱底壳零件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材料学院成型061404 陈翔宇指导教师:曹建新摘要本设计应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一次冷冲压模具设计工作的实际训练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巩固与扩充了冷冲压模具设计等课程所学的内容,掌握冷冲压模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掌握冷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的模具技能懂得了怎样分析零件的工艺性,怎样确定工艺方案,了解了模具的基本结构,提高了计算能力,绘图能力,熟悉了规范和标准,同时各科相关的课程都有了全面的复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了提高。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第三版翻译加课后答案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第三版翻译加课后答案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第三版-翻译以及答案UNIT 1一、材料根深蒂固于我们生活的程度可能进进的超过了我们的想象,交通、装修、制衣、通信、娱乐(recreation)和食品生产,事实上(virtually),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或多或少受到了材料的影响。

历史上,社会的发展和迚步和生产材料的能力以及操纵材料杢实现他们的需求密切(intimately)相关,事实上,早期的文明就是通过材料发展的能力杢命名的(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二、早期的人类仅仅使用(access)了非常有限数量的材料,比如自然的石头、木头、粘土(clay)、兽皮等等。

随着时间的发展,通过使用技术杢生产获得的材料比自然的材料具有更加优秀的性能。

这些性材料包拪了陶瓷(pottery)以及各种各样的金属,而且他们还发现通过添加其他物质和改变加热温度可以改变材料的性能。

此时,材料的应用(utilization)完全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一系列有限的材料中,根据材料的优点杢选择最合适的材料,直到最近的时间内,科学家才理解了材料的基本结构以及它们的性能的关系。

在过去的100年间对这些知识的获得,使对材料性质的研究变得非常时髦起杢。

因此,为了满足我们现代而且复杂的社会,成千上万具有不同性质的材料被研发出杢,包拪了金属、塑料、玻璃和纤维。

三、由于很多新的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获得了合适的材料幵且使得我们的存在变得更为舒适。

对一种材料性质的理解的迚步往往是技术的发展的先兆,例如:如果没有合适幵且没有不昂贵的钢材,或者没有其他可以替代(substitute)的东西,汽车就不可能被生产,在现代、复杂的(sophisticated)电子设备依赖于半导体(semiconducting)材料四、有时,将材料科学与工程划分为材料科学和材料工程这两个副学科(subdiscipline)是非常有用的,严栺的杢说,材料科学是研究材料的性能以及结构的关系,与此相反,材料工程则是基于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关系,杢设计和生产具有预定性能的材料,基于预期的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试述界面前沿成分过冷对结晶过程具有哪些影响?
成分过冷对一般单相合金结晶的影响与热过冷对纯金属的影响本质相同,但由于同时存在传质过程的制约,情况更为复杂:在无成分过冷时,界面也以平面生长方式长大;但随成分过冷的出现和增大,界面生长方式将逐步转变为胞状生长,然后再过渡到枝晶生长。

当成分过冷进一步增大时,生长界面前方的熔体内相继出现新的晶核并不断长大,合金的宏观结晶状态还会发生由柱状枝晶的外生生长到等轴枝晶的内生生长的转变。

当一般单相合金晶体生长符合式(1.47)所示条件时,界面前方不存在成分过冷,
界面将以平面生长方式长大,如图 1.15 所示。

在这
种情况下,除了在晶体生长初期过渡阶段和最后过渡
阶段界面要发生相应的温度和成分变化外,在整个稳
定生长阶段其生长过程与纯金属的平面生长没有本
质的区别。

宏观平坦的界面是等温的,并以恒定的平
衡成分向前推进。

生长的结构将会在稳定生长区内获
得成分完全均匀的单相固溶体柱状晶甚至单晶体。


金属和一般单相合金稳定生长阶段的界面生长速度
R 可由界面处的热量关系导出。

由于界面是等温的,
故必然有
式中,λS 、λL 为固、液两相的导热系数;G S 、G L 为两相在界面处的温度梯度;ρ
为合金的密度(近似看作常熟);L 为结晶潜热。

由此可得
对纯金属晶体的平面生长,G L >0,故其生长速度
;对一般单相合金
晶体的平面生长,GL 应受式(1.47)的约束,鼓起生长速度
可见,由于平面生长应以界面前方不出现过冷为前提,其生长速度不能超过某一极限值。

显然,在 G S 、λS 、ρ、L 与λL 相同情况下,确保一般单相合金平面
生长的极限生长速度要比纯金属小得多。

总之,与纯金属相比,由于一般单相合金晶体生长中同时存在传质过程的影响,因此,只有在更高的温度梯度 G
L
和更低的界面生长速度 R 下,才能实现稳
定的平面生长。

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T
1-T
2
)越宽(或者说 C
、|m|越大,k
偏离 1 越远),扩散系数 D
L
越小,实现平面生长的工艺控制要求就越严。

12.快速凝固使合金的显微组织发生哪些变化?
加快冷却速度和凝固速率所引起的组织及结构特征变化可以非常近似的用
图1.50来表示,图中所示的冷却速度范围是对于一般工业用合金而言的。

从普通铸造生产中的冷却速度到冷却速度为102℃/s左右,结晶组织(包括显微偏析)不断细化,这主要是因为凝固过程中枝晶粗话时间缩短的缘故。

但是,不管是常规较粗的组织还是细化的组织,他们在凝固时界面上基本保持着局域平衡的状态,组织的细化主要是由固相生长条件的变化所引起的,而不是由形核的过冷度造成的。

进一步提高冷却速度时,熔体的热过冷逐渐加深,固-液界面愈来愈离开平衡状况,溶质元素的截留不断发展,最后成为完全的无扩散、无偏析的凝固。

在过冷不断加深的过程中,合金的组织及结构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它们主要是:扩大的固溶极限,无偏析或少偏析的微晶组织,形成新的亚稳相以及高的点缺陷密度等。

1)扩大的固溶极限
在诸如Al-Cu、Al-Si、Al-Mg等合金中,所达到的固溶量不仅大大超过了最大的平衡固溶极限,并且超过了平衡共晶点的成分,即在平衡共晶点成分的合金中,通过快速凝固,形成了单相的铝固溶体组织。

通过快速凝固亦可使铬在铁中的固溶度得到扩大,因而快速凝固的不锈钢中可含有更多的铬而不出现θ相,这时耐蚀性显著改善。

快速凝固可显著地扩大碳在纯铁及铁基合金中的固溶度。

由上述可见,无论是铝合金还是钢,快速凝固均使溶质元素的固溶量获得显著的扩大。

扩大的幅度在不同合金系中是不相同的,这决定于不同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

2)超细的晶粒度
快速凝固合金具有比常规合金低几个数量级的晶粒尺寸,一般为<0.1~1.0μm,在Ag-Cu合金中,观察到细至3nm的晶粒。

超细铸态晶粒成为快速凝固合金在组织上的一个重要特征,这是在很大过冷度下达到很高形核率的结果。

当在快速凝固合金中出现第二相或夹杂物时,其晶粒尺寸也相应地细化。

在某些共晶型合金中,当快速凝固时的冷却速度尚不足以完全遏制另一相的析出时,则会形成各种离异的共晶组织及超细的层片状共晶。

3)极少偏析或无偏析
合金中的显微偏析与凝固过程的进行方式密切相关,在界面生长形态与显微偏析之间存在规律性的联系
在快速凝固的合金中出现的胞状晶常含有很多位错列,但只有极轻微的溶质元素皮纳西的发生。

无特征晶只有在冷却速度足够快的合金中才会出现,通常包含很多位错与层错,但是不存在或基本上不存在溶质元素的偏析。

4)形成亚稳相
在快速凝固合金中,除了出现亚稳的过饱和固溶体外,还会形成其他的亚稳相。

这些亚稳相的晶体结构可能与平衡状态图上相邻的某一中间相的结构极为相似,因此可看成是在快速冷却和大过冷度条件下中间相亚稳浓度范围扩大的结果。

另一方面,也可能形成在平衡状态图上完全不出现的亚稳相。

对于具体的快速凝固合金来说,究竟出现何种亚稳相,决定于不同相析出时所需的热力学及动力学条件的竞争,当然也就决定于冷却速度和过冷度。

13.给出平衡分配系数的定义。

决定界面两侧溶质成分分离的系统热力学特性可用平衡分配系数k0表示,其定义是在给定的温度下,平衡固相溶质浓度C S与液相溶质浓度C L之比
因此,k
实质上描述了在固、液两相共存条件下溶质原子在界面两侧的平衡分配特征。

如果近似将合金的液相线和固体线看成直线,则不难证明对于给定的
合金系统,其 k
0为一常数。

对大多数单相合金而言,k
< 1。

平衡分配系数是指在固液两相体系达平衡状态时,溶质在两相中的浓度的比值。

分配系数反映了溶质在两相中的迁移能力及分离效能,是描述物质在两相中行为的重要物理化学特征参数。

平衡分配系数与组分、流动相和固定相的热力学性质有关,也与温度、压力有关。

在不同的色谱分离机制中,K有不同的概念:吸附色谱法为吸附系数,离子交换色谱法为选择性系数(或称交换系数),凝胶色谱法为渗透参数。

但一般情况可用分配系数来表示。

在条件(流动相、固定相、温度和压力等)一定,样品浓度很低时(Cs、Cm 很小)时,K只取决于组分的性质,而与浓度无关。

这只是理想状态下的色谱条件,在这种条件下,得到的色谱峰为正常峰;在许多情况下,随着浓度的增大,K减小,这时色谱峰为拖尾峰;而有时随着溶质浓度增大,K也增大,这时色谱峰为前延峰。

因此,只有尽可能减少进样量,使组分在柱内浓度降低,K恒定时,才能获得正常峰。

在同一色谱条件下,样品中K值大的组分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长,后流出色谱柱;K值小的组分则滞留时间短,先流出色谱柱。

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配系数相差越大,越容易分离,因此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配系数不同是色谱分离的前提。

在HPLC中,固定相确定后,K主要受流动相的性质影响。

实践中主要靠调整流动相的组成配比及pH值,以获得组分间的分配系数差异及适宜的保留时间,达到分离的目的。

14.一般情况下铸件的宏观组织具有哪几个晶区?
铸件的宏观结晶组织可能包含有三个不同的晶区:
1)表面细晶粒区:是紧靠型壁的一个外壳层,由紊乱排列的细小等轴晶所
组成;
2)柱状晶区:由自外向内沿着热流方向彼此平行排列的柱状晶所组成;
3)内部等轴晶区:由紊乱排列的粗大等轴晶所组成。

表面细晶粒区比较薄,只有几个晶粒厚,其余两个晶区比较厚。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铸件都具有三个晶区的组织。

铸件宏观组织中的晶区数目以及柱状晶区和等轴晶区的相对宽度都随合金性质和具体凝固条件而变化。

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可以获得完全由柱状晶或等轴晶所组成的宏观结晶组织。

在铸件结晶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特别是液态金属流动作用的影响,除直接借助于独立形核以外,还会通过其他方式在熔体内部形成大量处于游离状态的自由小晶体。

其作用相当于无数的“晶核”,而铸件中的等轴晶粒则基本上是由这些“晶核”生长而成的。

游离晶的形成过程及其在液流中的漂移和堆积,影响到等轴晶的数量、大小和分布状态,从而决定铸件宏观结晶组织的特征。

15.试述什么是共晶合金的离异生长?
合金液可以在一定成分条件下通过直接过冷而进入共生区,也可以在一定过冷条件下通过初生相的生长使液相成分发生变化而进入共生区。

合金液一旦进入共生区,两相就能借助于共生生长的方式进行共晶结晶,从而形成共生共晶组织。

然而研究表明,在共晶转变中也存在着合金液不能进入共生区的情况。

在这种情
况下,共晶两相没有共同的生长界面,它们各以不同的速度独立生长。

也就是说,两相的析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彼此分离的,因而在形成的组织上没有共生共晶的特征。

这种非共生生长的共晶结晶方式称为离异生长,所形成的组织称为离异共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