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流程图
内部控制流程图
.内部控制流程图.目录第一部分:内部控制工作开展步骤及流程一、工作步骤二、工作流程图三、主要经济活动的管理结构四、制度框架第二部分:经济活动控制第一节预算业务控制一、工作步骤示意图二、工作流程图三、风险点及主要防控措施一览表第二节收支业务控制一、工作步骤示意图二、风险点及主要防控措施一览表第三节政府采购业务控制一、工作步骤示意图二、工作流程图三、风险点及主要防控措施一览表第四节资产业务控制一、工作步骤示意图二、风险点及主要防控措施一览表第五节建设项目业务控制一、工作步骤示意图二、风险点及主要防控措施一览表第六节合同业务控制一、工作步骤示意图二、工作流程图三、风险点及主要防控措施一览表第一部分内部控制工作开展步骤及流程一、工作步骤(一)成立内部控制领导组织机构单位要单独设置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或确定常设的内部控制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开展内部控制工作(二)开展单位层面内部控制1、建立集体议事决策制度主要内容:议事成员构成;决策事项范围;投票表决规则;决策纪要的撰写、流转和保存;决策事项的落实程序;监督程序、责任追究制度等2、建立关键岗位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单位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关键控制岗位责任制;关键岗位轮岗制度和专项审计制度;关键岗位工作人员岗位条件及培训制度等3、建立会计机构管理制度主要内容:会计机构设置;会计人员配置及岗位责任制;财会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的沟通协调制度;会计业务工作流程等4、按照单位的控制工作需要建立其他管理制度5、按照内控规范要求建立六项主要经济活动的管理结构(见下文 )(三)开展经济活动内部控制1、梳理单位六项经济活动的工作流程,明确工作环节,查找风险点2、根据找出的风险点、采取控制措施,进行内控设计3、进一步完善单位的制度建设,制定内部控制工作手册二、工作流程图成立单位内部控制领导及组织机构开展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预算收支政府采购资产建设项目合同1、确定单位主要经济活动的管理结构(见下文)2、对照内控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全面梳理单位主要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找出风险点3、根据找出的风险点、结合内控规范和现行的法律法规规定,采取控制措施,进行内控设计。
内部控制制度审计
内部控制制度审计
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是指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和评价,以保证企业运营的正常、有效、高效。
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目的是确认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弥补管理不足和防范内部风险,提高企业运营效益和持续发展能力。
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内容包括制定和遵循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核算风险和内部控制目标、评估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运行效能等。
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应遵循以下步骤:
首先,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明确审计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确定需要审计的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制度。
其次,收集和整理审计依据,包括相关的文件、记录、报告等审计资料,以便后续的审计工作。
然后,进行现场调查和检查,对企业的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实地查看和验证,了解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和内部控制制度的质量。
接下来,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评估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运行效能,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措施。
最后,整理和汇报审计结果,编制审计报告,向企业的管理层和监管机构提供审计结果和建议,促使企业改进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价值在于发现和解决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风险防范能力,保障企业的经营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内部控制制度审计也为企业的内外部监管提供了权威的参考依据,增强了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总之,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是企业管理的必要环节,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审查和评价,保障企业的稳定和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
审计步骤流程图
审计流程一、审计流程的意义(一)概述:审计流程是指审计人员在具体的审计过程中采取的行动和步骤.广义的审计流程是指审计人员从接受审计项目开始,到审计工作结束的全部过程,一般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终结阶段,各阶段又包括许多具体内容。
狭义的审计流程指审计流程指审计人员在取得审计证据完成审计目标的过程中所采取得步骤和方法。
(二)制度基础审计的流程1、确定审计的目标2、了解内部控制制度,并予以描述3、内部控制制度的初步评价4、符合性测试5、符合性测试结果的评价6、实质性测试7、实质性测试结果的评价8、撰写审计报告优点:一方面当大大减少审计工作中取得审计证据的工作量,从而节约人力时间、降低成本;另外能较好的避免失误,保证审计工作质量。
缺点:过分依赖对内部控制的审计.二、准备阶段(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审计机构与委托人共同签署的,据以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和受托关系,明确委托目的、审计范围及双方应负责任与义务等事项的书面合同。
具有法定约束力。
⑴签约双方的名称;⑵委托目的;⑶审计范围;应明确所审会计报表的名称及其反映的日期或期间⑷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⑸签约双方的义务;委托人应当履行的主要义务包括:①及时提供审计人员所要求的全部资料;②为审计人员的审计提供必要的条件及合作;③按照约定条件即使足额支付审计费用。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履行的主要义务包括:①按照约定的时间完成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②对执行业务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保密。
⑹审计报告的使用责任;审计报告使用不当而造成的后果,与审计人员无关。
⑺审计收费;⑻违约责任;⑼应当约定的其他事项。
(三)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初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目的在于判断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否作为在实质性测试的时候进行抽样的基础,并对那些准备信赖的内部控制决定其测试的时间、性质、范围。
(四)确定重要性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序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内控检查程序与流程
9.1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检查与评价业务流程一、业务目标1 经营目标1.1 依据内部控制手册,检查公司及下属单位的执行情况,促使内部控制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执行。
1.2 对公司及下属单位的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情况作出评价,提出整改建议和奖惩意见。
1.3 发现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并提出对内部控制制度修改完善的意见。
2 合规目标2.1 确保检查与评价工作的程序合规、方法合理、评价意见客观、整改建议可行、奖惩意见恰当。
二、业务风险1 经营风险1.1 公司及下属单位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重大缺陷,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上市地证券监管规则相抵触,检查人员未及时提出更新或完善的改进意见或建议,导致生产经营行为和职工职务行为违规并受处罚,以致损害公司利益或声誉。
1.2 公司及下属单位提供信息虚假或不完整,导致检查人员未发现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1.3 公司及下属单位对检查已确认的整改措施未予实施或建议未予采纳,导致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中存在的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纠正。
1.4 检查人员工作能力不足,或职业操守较差,或未按规定工作程序和方法操作,导致检查、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整改建议或改善方案不切实际。
2 合规风险2.1 奖惩意见不当形成错误导向,引发劳动争议或法律诉讼。
三、业务流程步骤与控制点内部控制检查与评价工作由公司内控领导小组组织实施。
1 确定检查重点并派出检查组1.1 内控领导小组依据工作重点,确定内部控制检查的重点单位或部门、业务流程或控制点。
1.2 内控领导小组制定检查方案,下发检查通知书,组织开展内部控制检查。
1.2.1 下属单位自查下属单位应按公司内控领导小组的要求组成审计部门牵头的综合检查组,单独或结合常规检查项目,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每年至少检查一次。
下属单位职能部门负责对与本部门职责相关的流程或关键控制点,不定期进行检查。
1.2.2 公司各职能部门的自查及对口检查公司各职能部门应按内控领导小组的要求,负责对与本部门职责相关的流程或控制点进行自查,并对下属单位对口业务部门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不定期地进行检查。
内控矩阵、流程图、内控手册-内部控制“三大利器”
怎样填写内控自评问卷
该部分内容与前期各试点单位内控矩阵相一致,包括控制目标、控制活动及责任部门。供自评单位问卷填写人员参照。 该部分内容无需自评问卷填写人员填写。
怎样填写内控自评问卷
若自评单位的实际流程和控制责任部门与左栏“关键控制活动描述”和“控制责任部门”相同,则请填写“是”。不一致则填写否。
建议
整改责任部门
整改完成时间
GF-IA-01
内部环境
制度管理机制不全面
在访谈和穿行测试中我们发现,部分制度下发后,没有明确的跟进要求和追踪管理,未被转化为子公司自身的制度;部分制度制定年份较早,已不能适应企业当前的发展需要。进一步了解后我们发现,公司尚未制定系统的制度管理办法,未能就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下发、跟踪与更新进行规范。
建立制度管理办法,明确在制度管理中各相关部室的权责与分工、制度的编制与发布、制度的下发与跟踪、制度的更新与记录、制度的归档与保存等管理要求,确保: 1.制度管理的权责分工明晰; 2.制度的编制经过适当的审核与法定的表决程序; 3.制度下发过程中确保接收方了解应对制度进行何种处理;并对制度的落实和转化情况进行跟踪; 4.制度能够适时地得到更新,更新内容可供单独查询,制度更新以标准版本号标识; 5.制度得到妥善的归档与保管。
控制目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号
控制目标
控制活动编号
关键控制活动描述
控制责任部门
本公司控制活动与控制责任部门是否相同 (是/否) [1]
本公司控制活动描述 [2]
TLHL-PU-CO-1101
加强和完善付款流程和控制,审核程序 企业应当加强采购付款的管理,完善付款流程,明确付款审核人的责任和权力,严格审核采购预算、合同、相关单据凭证、审批程序等相关内容,审核无误后按照合同规定及时办理付款。
审计及内部控制制度
审计及内部控制制度1. 引言审计及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有助于保障企业的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它的主要目标是确保企业内部的交易和操作符合相关法规和公司政策,并帮助企业提升运营效率,降低风险。
2. 审计制度2.1 审计的定义审计是一种系统性的、独立的活动,通过收集和评估证据,以确定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2 审计的目的审计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便相关利益相关方能够依赖这些报告做出决策。
2.3 审计流程2.3.1 计划阶段在计划阶段,审计师需要了解企业的业务、风险和控制制度,并制定审计计划。
2.3.2 流程评估阶段流程评估阶段是审计师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估和测试,以确定其有效性和合规性。
2.3.3 测试阶段测试阶段是审计师进行详细的财务数据测试,包括对账户余额和交易的验证。
2.3.4 报告阶段在报告阶段,审计师向企业提供审计报告,其中包括对财务报表的意见和建议。
2.4 审计师的责任审计师有责任保持独立性和专业性,在整个审计过程中遵守相关法规和审计准则。
3. 内部控制制度3.1 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和运作的过程,通过提供合理的保证,以确保企业能够达到其目标。
3.2 内部控制的目的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保护企业的资产、提升运营效率、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以及遵守相关法规。
3.3 内部控制的要素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以及监督。
3.4 内部控制的实施企业应该制定内部控制手册,明确控制目标、控制活动和责任分配,并进行定期的自评和审计。
4. 审计及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审计及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它们有助于企业提高财务报表的准确性,降低潜在风险,并确保企业合规运营。
此外,它们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运营效率和管理决策的基础。
5. 总结在企业管理中,审计及内部控制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它们有助于保障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确保企业的运营合规,并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
审计工作程序和流程图
审计工作程序和流程图(试行)为了进一步规范审计工作程序,控制审计工作质量,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及集团公司审计工作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审计工作程序和流程图。
审计工作程序一、审计计划年度审计计划依据集团公司经营目标和工作重点制定,经公司领导批准后执行。
对公司经营管理、经济效益产生重大影响的核心业务、重点项目和关键控制环节应作为审计工作重点。
年度计划包括计划的编制说明和计划项目表,计划项目表包括项目名称、组织单位、实施单位、执行单位、审计对象、实施时间、审计内容、工作目标及措施要求。
二、审计准备(一)收集有关资料。
根据批准的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和时间安排,收集被审计单位有关资料,如企业(单位)基本情况、财务报表、计划、合同、目标考核完成情况等,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有关情况,必要时可以到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前调查研究。
(二)拟定审计方案。
经研究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后,拟定审计项目实施方案(作业计划),经审计部门负责人审查和批准后实施,重大审计项目实施方案应报经集团公司主管领导批准。
审计项目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审计项目名称;2. 审计目标、范围、内容、重点、实施步骤;3. 审计方式(现场审计、送达审计、委托审计);4. 人员分组分工;5. 工作时间;6. 其他应准备的事项。
(三)下达审计通知书。
审计通知书包括项目审计通知书和审计调查通知书。
一般项目审计应在审计实施5日前以电传或邮寄方式通知被审计单位,并同时通知所在区域分公司;特殊要求的项目审计和经济案件的核查,可以不事先通知被查单位。
审计通知书主要内容包括:1. 被审计单位名称;2. 审计项目名称,审计范围、内容和时间;3. 要求提供的资料及被审计单位对资料真实性的承诺;4. 对被审计单位配合审计工作的要求;5. 审计组的其他工作要求;6. 审计组组长及其他成员。
审计部门认为需要被审计单位自查并提供自查报告的,应当在审计通知书中写明自查的内容和报告要求、期限。
内部控制设计流程图
内部控制设计流程图内部控制是指组织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确保其运作过程中的合规性、高效性和可靠性。
内部控制设计流程图是一种工具,用于描述和展示内部控制措施的设计和实施过程。
下面是一份包含1200字以上的内部控制设计流程图的示例:流程图解释:1.确定控制目标:在开始设计内部控制流程之前,我们首先要确定控制目标。
控制目标可以包括合规性、业务操作的有效性和效率,资产和资源的保护,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等。
这些控制目标将指导我们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的决策。
2.提供组织架构:在确定了控制目标后,我们需要提供组织架构。
这包括确定各个职责和权限,并建立明确的汇报线和领导层级,以确保各个部门和个人有责任感和责任。
3.识别控制活动:在组织架构建立后,我们需要识别和设计适用于不同部门和业务流程的控制活动。
这些控制活动可以包括审计和复核、内部审计、风险评估、数据和信息保护、员工培训等。
4.设计控制措施:设计控制措施是实施控制活动的关键步骤。
我们需要考虑到业务流程的具体需求和控制目标,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设计合适的控制措施。
这些控制措施可以包括制定政策和程序、建立内部审批和审计流程、建立安全措施等。
5.实施控制活动:在设计了控制措施后,我们需要实施控制活动。
这包括培训员工、建立相关制度和程序、制定相应的监控和报告机制等。
这些控制活动将有效监控和控制业务流程的执行和业绩。
6.监控和评估控制效果:设计和实施控制措施后,我们需要监控和评估其效果。
这包括建立监控指标和报告机制,定期评估和审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根据监控结果,我们可以及时调整和改进内部控制措施,以实现更好的控制效果。
7.不断改进:内部控制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
根据评估结果和业务需求的变化,我们需要及时调整和改进内部控制措施。
这包括识别和解决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引入新的控制措施和技术,以不断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和效率。
通过以上的内部控制设计流程图,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内部控制的设计和实施过程。
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与方法
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与方法一、内部控制审计的概念内部控制审计是指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制度、程序进行全面、系统、持续性检查,评价其有效性、可靠性和适当性,发现存在的问题,提供合理建议的一种审计方式。
内部控制是一种强有力的管理手段,是各种企业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是企业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准确性的重要保障。
内部控制审计的目的是为了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审计委员会和企业管理部门的要求,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有效性及是否达到既定的目标,发现问题和弱点,提出改进建议,保证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稳定和有效运行。
二、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1. 制定审计计划:审计计划应依据企业的规模、特点和经营情况确定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和重点,确立审计目标和任务,并编制责任申请书,明确审计程序和方法。
2. 进行评价和风险评估: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评估其风险程度,检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与规划是否一致,确定审计重点和目标。
3. 实施审计计划:制定审计程序和方法,收集必要的证据,采取适当的审计工具和技术,执行审计计划。
4. 建议和意见: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可行的改进建议和具体实施方案,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管理与监督,提高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5. 编制审计报告:按照审计排期和程序,编制审计报告,反映审计结论和意见,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改进和完善提供有力保障。
三、内部控制审计的方法1. 规划法:该方法主要指定内部控制标准,制定内部控制目标和计划,制定内部控制指南,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和监督。
2. 实地检查法:通过实地检查企业的业务流程,察看文件和记录,检查业务活动的现场操作符合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以及执行流程是否符合公司规定。
3. 文件审查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检查企业的内部控制文件和记录,检测企业内部控制是否符合内部控制制度,确定风险程度和改进机会。
4. 面谈法:面谈法主要是进行内部控制审计人员与企业相关人员进行谈话,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效果,即建立内部控制监管程序,建立有效反馈渠道,主要是提高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检查和评估程度。
公司审计及内控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规范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加强内部控制,防范风险,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经营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内部审计1. 内部审计机构公司设立内部审计部,负责公司内部审计工作。
内部审计部对董事会负责,并接受审计委员会的监督。
2. 内部审计职责(1)对公司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风险管理等进行审计,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公允、完整。
(2)对公司的各项业务活动进行审计,评价其合规性、有效性和效率。
(3)对公司的重大投资项目、重大合同、重大资金使用等进行审计,防范风险。
(4)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执行情况进行审计,提出改进意见。
3. 内部审计程序(1)制定审计计划: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和审计重点,制定年度审计计划。
(2)开展审计工作:按照审计计划,开展现场审计、非现场审计等工作。
(3)编制审计报告: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审计意见和整改建议。
(4)跟踪整改:对审计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三、内部控制1. 内部控制原则(1)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覆盖公司所有业务领域、所有部门和所有员工。
(2)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关注关键业务领域、关键环节和关键风险。
(3)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确保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4)有效性原则:内部控制应确保实现公司治理目标,提高经营效益。
2. 内部控制制度(1)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流程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
(2)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权责明确、分工合理。
(3)加强内部监督,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3. 内部控制执行(1)公司董事会负责监督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执行。
(2)公司经理层负责组织实施内部控制工作。
(3)各部门、各岗位应按照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
四、监督与考核1. 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和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
审计流程图
审计实务审计流程图计划阶段审计过程(要求及期望的审计操作)计划阶段承接新客户及延续上年客户1、承接新客户或决定来年继续担任原客户审计师之前应考虑一下问题:-对承接新客户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考虑客户的诚信情况执行与前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程序。
—考虑对事务所的独立性要求,包括有无潜在的利益冲突—有无足够人员及是否存在妨碍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事宜,确定项目负责合伙人及负责经理。
如有重大疑难问题或争议事项应执行适当咨询程序2、按审计控制系统应用说明的要求确定复核合伙人。
3、获得反映相关条件或条款的已签字的业务约定书并每年重新发布或书面确认已存在的条款仍然有效。
项目组预备会4、进行全组动员,人员包括项目合伙人,及所有主要项目人员、计划RACE、CEF、RAC相关工作。
风险评估与控制环境5、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是一个连续动态地收集、更新与分析信息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应运用职业判断确定需要了解的程度。
了解被审单位及其环境6、客户走访与了解索取/更新被审计单位相关经营业务、行业信息及公司、组织结构资料以及相关的经营风险与审计风险。
—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分析近期的财务及非财务方面的信息。
控制及其文件的运用承接新客户及延续上年客户1 通过填写客户评价表来评价是否承接新客户或继续接受客户记录与前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2 按事务所客户承接管理批准程序要求签署客户评价表。
3 签署业务约定书4 记录并保存相关会议结果5 根据预备会结果,使用模板,开展风险评估6 记录并保存相关的会议结果,其主要事项应被包括在审计策略备忘录中。
7—8 使用模板,记录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内部控制整体层面.9 使用模板,记录对CEF及RAC的了解10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确定对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影响.完成RACE、CEF、RAC。
并将风险评估结果的对策在审计策略备忘录中予以确认。
11 形成项目组讨论纪要12 完成审计策略备忘录13 审计程序是审计策略的结果对标准审计程序进行裁剪以获得完善的审计程序14 使用时间表15-17完成详细的任务预算,细化到每一项工作及每一名组员16 使用预算与分工的角色和职责模板18 在计划会议阶段进行讨论,并保存会议记录19 记录并保存审计计划会议记录20 记录并保存与客户沟通会议结果-查阅被审计单位文件、内部控制手册:其所使用的会计、审计及相关法规等。
内部控制流程图
内部控制流程图目录第一部分:内部控制工作开展步骤及流程一、工作步骤二、工作流程图三、主要经济活动的管理结构四、制度框架第二部分:经济活动控制第一节预算业务控制一、工作步骤示意图二、工作流程图三、风险点及主要防控措施一览表第二节收支业务控制一、工作步骤示意图二、风险点及主要防控措施一览表第三节政府采购业务控制一、工作步骤示意图二、工作流程图三、风险点及主要防控措施一览表第四节资产业务控制一、工作步骤示意图二、风险点及主要防控措施一览表第五节建设项目业务控制一、工作步骤示意图二、风险点及主要防控措施一览表第六节合同业务控制一、工作步骤示意图二、工作流程图三、风险点及主要防控措施一览表第一部分内部控制工作开展步骤及流程一、工作步骤(一)成立内部控制领导组织机构单位要单独设置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或确定常设的内部控制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开展内部控制工作(二)开展单位层面内部控制1、建立集体议事决策制度主要内容:议事成员构成;决策事项范围;投票表决规则;决策纪要的撰写、流转和保存;决策事项的落实程序;监督程序、责任追究制度等2、建立关键岗位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单位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关键控制岗位责任制;关键岗位轮岗制度和专项审计制度;关键岗位工作人员岗位条件及培训制度等3、建立会计机构管理制度主要内容:会计机构设置;会计人员配置及岗位责任制;财会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的沟通协调制度;会计业务工作流程等4、按照单位的控制工作需要建立其他管理制度5、按照内控规范要求建立六项主要经济活动的管理结构(见下文)(三)开展经济活动内部控制1、梳理单位六项经济活动的工作流程,明确工作环节,查找风险点2、根据找出的风险点、采取控制措施,进行内控设计3、进一步完善单位的制度建设,制定内部控制工作手册二、工作流程图三、主要经济活动的管理结构四、制度框架第二部分经济活动内部控制第一节预算业务控制一、工作步骤示意图二、工作流程图(一)预算编制及批复(二)预算执行与分析(三) 预算追加调整预算调整流程节点简要说明(四)决算管理流程图决算流程节点简要说明(五)绩效评价三、风险点及主要防控措施一览表(一)预算编制及批复(二)预算执行与分析(三)决算和预算绩效管理第二节收支业务控制一、工作步骤示意图(一)收入业务(二)支出业务(三)债务业务二、流程图资金支出流程节点简要说明三、风险点及主要防控措施一览表(一)收入业务(二)支出业务(三)债务业务第三节政府采购业务控制一、工作步骤示意图二、工作流程图三、风险点及主要防控措施一览表1、采购预算编制与计划管理2、采购活动管理第四节资产业务控制一、工作步骤示意图(一)货币资金业务(二)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业务(三)对外投资业务二、风险点及主要防控措施一览表(一)货币资金(二)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三)对外投资第五节建设项目业务控制一、工作步骤示意图二、风险点及主要防控措施一览表(一)项目管理(二)资金管理。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整体流程及目录-内控审计流程图初稿
一、本底稿编制基础根据五部委2010年4月26日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要求:●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同时,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本底稿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要求,为执行内部控制审计的需要编制二、中国风险管理与内控法规概览1、风险管理与内控法规框架2、各项法规/指引说明1)2)3)内控审计总体说明财政部等五部委出台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企业提供了完整和公认的内部控制框架,同时以法规的形式要求上市公司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
国资委出台的指引强调对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估、防控和监督,为企业防控风险,建立控制体系提供指引。
《应用指引》具体提出18个具体流程的应用指引。
在每个具体流程中规定了该指引的目的,相关定义,该流程的主要风险,岗位分工及授权批准,及主要流程的控制程序。
《评价指引》具体规范了内控评价的内容和标准,评价的程序和方法,内控缺陷的认定,以及规定了评价报告的相关内容。
内控审计总体说明《审计指引》指导注册会计师执行内控审计业务。
4)证交所出台了一系列的内部控制指引,为上市公司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提供指引。
三、内控审计底稿适用范围:1、本次编制的内控审计底稿主要适用国内上市公司2、3、说明:四、说明1:说明2:①资金活动(货币资金及其他、投资与筹资)②资产管理(以固定资产管理为例)③销售业务(销售与收款)国有大型企业可以参照本底稿,并根据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予以补充。
(本次底稿设计不包含此内容)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不适用本底稿,请根据行业监督机构颁布的内部控制指引以及内部控制指引参照执行内部控制审计对于上市公司按照权益法核算的投资,应当包括被审计单位在基准日或在此之前收购的实体,以及在基准日作为终止经营进行会计处理的业务。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流程图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流程图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流程图是用来展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流程和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内部控制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提高管理效率、保护公共财产和提供公共服务,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和程序。
下面将根据该主题,为您详细描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流程图,便于了解和探讨。
一、制定内部控制制度首先,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制定内部控制制度。
该制度是基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和管理要求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前需要进行相关调研和分析,明确单位的管理目标和需求,在此基础上,合理划分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和职责,并建立相应的管理流程和标准,形成内部控制制度。
二、明确岗位职责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
这包括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责、明确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和权限等。
明确岗位职责是确保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关键,它能够使各个岗位人员在工作中清楚自己的职责范围和工作内容,避免职责不清、职责模糊等问题的发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保障内部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三、建立风险管理机制行政事业单位还需要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这包括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识别,建立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以及建立风险监测和反馈机制等。
通过建立风险管理机制,行政事业单位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减少风险的实际发生和对单位造成的损失,从而保证内部控制的稳定和有效。
四、规范资金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还需要规范资金管理。
这包括建立资金管理流程,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监督,避免资金流失或滥用的情况发生。
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审计制度,定期对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核,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通过规范资金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能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资金浪费和挪用的可能性,并保障单位资金的安全和稳定运转。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行政事业单位还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
包括建立和使用信息系统,实现对业务流程和数据的自动化管理和监控。
公司内审部门工作职责及流程图
欢迎阅读
审计部门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一、岗位职责
(一)审计经理
1、在总经理的领导下,主持内务审计部的日常工作;
2、建立健全内审工作规章制度、审计工作流程;
345678910、1度、制定具体的审计工作方案;
2、对公司内部监控机制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查和评估;
3、对公司组织结构、系统和程序是否恰当进行审查和评估,以确保成果与既定目标一致;
4、对用以确保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既定内部政策目标的各项制度进行审查和评估;
5、对确保公司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的制度和相关措施进行审查和评估;
6、了解和评价公司经营过程中出现重大风险的可能性,并帮助公司改进风险防范的管理工作;
7、必要时,对属于内部审计任务规定范围内的涉及被指控的任何措施行为和渎职的案件进行调查,查明薄弱环节和原因所在;
8、按照审计工作计划及审计项目特点,制定具体的审计工作方案;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案,并报部门经理批准;
4、审计经理对被审计单位(部门)下达审计通知,并要求被审单位(部门)按通知要求准备好相关资料;
5、审计小组进驻被审计单位或审计部门后,开展审计工作,对相关人员展开调查、询问,对相关资料进行检查、分析、复核,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并对重要的审计凭据复印留底。
审计组长、部门经理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复核,并对审计底稿提出指导性意见;
6、审计组长拟定审计报告,对审计中发现的情况或问题提出相应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同时征求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的意见,并报部门经理批准,形成正式的审计报告;
7
8。
内控审计部组织结构图
内控审计部组织结构图一、内控审计部部门职能:从内控组织保障、内控意识、内控目标、流程控制、稽核改进等方面建立内控体系,包括建立相应的内控标准、架构、程序及面对重大风险应采取的措施等,促进公司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有效落实公司各部门专业系统风险管理和流程控制,保障公司经营管理的安全性和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在公司的日常经营运作中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保护公司合法权益。
二、内控审计部隶属关系:三、内控审计部部门目标:为实现下列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一)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内部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实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二)保证国家法律、公司内部规章制度及公司经营方针的贯彻落实;(三)保证所有业务活动均按照适当的授权进行,促使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协调、有序、高效运行;(四)保证对资产的记录和接触、处理均经过适当的授权,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并有效发挥作用,防止毁损、浪费、盗窃并降低减值损失;(五)保证公司业务记录、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的可靠、完整、及时;(六)防范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与舞弊;(七)提高公司经营效率和效果;四、内控审计部部门职责:1、建立健全企业内控制度,强化企业内部采购计划、生产计划、销售计划、资金计划、投资计划、费用预算等的事前审核(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审计工作,及时发现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有效防止内控失效,把企业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明确公司内部控制体系职责分工和监督机制;2、制订《内部控制制度》3、制定《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办法》进行内控评估和管理;4、制定《公司内控评价工作手册》,指导各系统开展内控评价工作;5、组织对公司各系统开展内部控制的审计与评估工作,审核公司内控制度及其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及其实施;6、持续完善内部控制持续改进机制,积极推进《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实施;7、定期向董事会和公司管理层汇报内控审计工作;8、明确公司的哪些流程与活动需建立制度,并对公司管理制度的制定流程进行规范;9、明确公司内部控制的审计与评估流程;10、制定内控制度的工作目标和原则;11、对各部门、各系统的管理进行有效控制;12、负责开展管理人员离任审计以及上级交办的专项审计工作,提交审计报告;13、负责对公司签定的合同进行审计;14、负责组织落实董事会交办的监察审计事项;15、加强内部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快知识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规则、不断更新的法律、法规的要求,以更好地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审计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审计一、审计目的内部控制是指组织内部设置的一套制度和程序,以保障公司资产的安全、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遵守法律法规为目标,是公司运营和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审计的目的是评价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帮助公司识别风险,提高管理水平,规避风险,保障公司的利益。
二、审计范围本次审计范围包括公司的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审计将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设计与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保障公司的利益和持续稳健发展。
三、审计方法本次审计以文件审查、访谈、问卷调查和实地检查等方式进行,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和信息,以评估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审计发现1. 财务管理方面对公司的财务管理体系进行审计发现,公司的财务政策和流程较为完善,资金使用合理、成本控制有效,但在财务报表编制方面存在人员配备不足、审计程序执行不严等问题,需要加强内部控制,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资产管理方面公司资产管理制度较为完善,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存在资产使用不规范、维护保养不到位等问题,需要加强对资产的监管和管理,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和延长资产的使用寿命。
3. 信息系统管理方面公司的信息系统管理制度较为规范,但在信息系统应用的安全和稳定性方面存在一定的隐患,需要进一步加强系统的安全防护和定期检查,确保信息系统的正常运作和信息安全。
4. 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比较完善,但在员工考核激励、培训发展等方面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需要完善激励机制和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业务能力。
五、审计结论经过本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审计发现,公司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存在一定问题,但总体上较为健全。
审计建议公司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建设,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减少公司经营风险,保障公司的利益和持续稳健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目的
部控制审计的目的是合理地保证组织实现以下目标:
(一)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组织部规章制度;
(二)信息的真实、可靠;
(三)资产的安全、完整;
(四)经济有效地使用资源;
(五)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二、部控制制度审计程序说明
(一)了解组织岗位设置、人员配备是否符合部控制要求。
(二)审阅组织各种文件,了解各项部控制制度,取得与审计容有关的信息。
(三)找出组织各项部控制关键控制点,绘制部控制标准流程图。
(四)运用《部控制制度问题式调查表》对组织部控制状况进行调查。
(五)对部控制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进行健全性测试,找出组织部控制的弱点。
(六)对组织部控制的健全性和合理性进行初步评价,对控制弱点进行分析。
.页脚.
1、初步评价组织所有控制目标是否已经达到,各种管理制度是否体现了部控制的要求。
2、部控制的设置是否合理;有无不必要的控制点;每个需要控制的地方是否都建立了控制环节;控制职能是否划分清楚;人员之间的分工和牵制是否恰当。
3、分析部控制弱点是否有补偿性控制;控制弱点产生的潜在错误及其重要影响。
提出进一步审查的目标。
(七)对组织部控制进行符合性测试。
1、对实物资产进行盘点。
2、对有关业务人员操作情况进行“实地观察”。
3、用“检查证据法”,对分项审计容逐个选择若干笔业务进行“穿行测试”。
4、对“穿行测试”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重点检查。
5、审计人员认为可以采用的其他方法。
(八)收集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九)根据审计结果,对组织部控制状况进行评价,提出审计报告。
对审计中查出的组织部控制重大缺陷和部控制弱点,应当认真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可行的改进意见与建议,向管理层和董事会反映。
三、工作标准
.页脚.
(一)部控制的审查与评价
1、部审计人员应实施适当的审查程序,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控制环境。
其审查重点为以下容:
a经营活动的复杂程度;
b管理权限的集中程度;
c管理行为守则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d管理层对逾越既定控制程序的态度;
e组织文化的容及组织成员对此的理解与认同;
f法人治理结构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g组织各阶层人员的知识与技能;
h组织结构和职责划分的合理性;
i重要岗位人员的权责相称程度及其胜任能力;
j员工聘用程序及培训制度;
k员工业绩考核与激励机制。
2、部审计人员应实施适当的审查程序,评价组织风险管理机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其审查重点为以下容:.页脚.
a可能引发风险的外因素;
b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预计带来的后果;
c对抗风险的能力;
d风险管理的具体方法及效果。
3、部审计人员应实施适当的审查程序,评价控制活动的适当性、合法性、有效性。
其审查重点为以下容: a控制活动建立的适当性;
b控制活动对风险的识别和规避;
c控制活动对组织目标实现的作用;
d控制活动执行的有效性。
4、部审计人员应实施适当的审查程序,评价组织获取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其审查重点为以下容:
a获取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的能力;
b信息处理的及时性和适当性;
c信息传递渠道的便捷与畅通;
d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页脚.
5、部审计人员对部控制做出评价时,应选择适当的评价标准。
a部审计人员首先应判断组织已有标准的适当性。
如果认为已有标准不合适,应向适当管理层报告;
b如果管理层没有制定合适的标准,部审计人员可以基于组织利益最大化的原则选择适当的评价标准。
c部审计人员在评价部控制时,按照项目的性质和需要,既可以对全部控制要素进行评价,也可以只对部分控制要素进行评价。
6、部审计人员可以采用文字叙述、调查问卷、流程图等方法对部控制进行描述和评价,并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中。
(二)部控制审计的报告
1、部审计人员应向组织的适当管理层报告部控制的审计结果。
审计报告应说明审查和评价部控制的目的、围、审计结论、审计决定及对改善部控制的建议;并应当包括被审计单位的反馈意见。
2、部审计人员应在必要时进行部控制的后续审计。
.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