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二轮复习3:收入与分配

合集下载

《经济生活》二轮复习专题三收入分配和财税政策

《经济生活》二轮复习专题三收入分配和财税政策

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三看”法区分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一看分配的领域: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创造它的物质生 产领域进行的分配;再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
二看分配的主体:初次分配的主体主要是企业,再分配的主 体主要是国家。
三看分配的方式:初次分配主要是对企业职工工资的调整; 再分配主要是通过财政支出、税收调整等方式进行。
设问 分析说明类
方式
内容 说明包含的经济信息,分析企业税负降低与财政收
限定
入增长之间的经济联系
第二步:分层析材料,确保答题要点对且全 1.先将材料分层 第1
材料一 层 第 2 从“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财政收入继续 层 稳定增长”
2.再抓材料关键词句对接知识
关键词句
逐步推导·对接知识
第 1 层关键词句:全国 由关键词“全国公共财政收入与税
③引导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放贷 ④改变金融机构税收负担预
B 期 ⑤降低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
A.①→②→④→③ B.④→③→②→① C.②→③→①→⑤ D.⑤→③→②→①
解析:我国政府对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等发放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能够改变金融机构税负预期,④排在第一位;税负降 低,能引导金融机构更多地对小微企业放贷,③排在第二位;贷款增加,能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②排在第三位;解决融资难 问题有利于激发小微企业的经营活力,①排在第四位。故B选项排序正确。激发小微企业的经营活力是该税收政策的最终目的,A选 项把①放在首位明显错误;政府免征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所获利息收入的增值税,并不是降低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C、D 错误。
公共财政收入与税收 收收入相关数据”→均增长、税收在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2021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高效课堂之优质课件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2021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高效课堂之优质课件

角度
生产
分配 交换 消费 宏观 调控 国家 政权
作用
调节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引导企业生产的发展方向,促进企业技 术进步,扩大投资需求 缩小收入差距,调节和实现社会公平 调节商品价格,影响社会供求 引导消费行为,倡导正确的消费观念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调节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是国家 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税收与国家政权相互依存,国家政权是税收产生和存在的必要条 件,税收又为国家政权的存在提供物质条件
【典例3】(2017·全国Ⅰ卷,16)2016年9 月,某省探索发行易地扶贫搬迁债券,用 于弥补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的资金缺 口。该债券首期额度5亿元,社会资本认 购高达35亿元。以发行债券方式支持扶 贫,可以( ) A.扩大扶贫资金的使用范围 B.减少政府扶贫资金的支出 C.拓宽扶贫资金的筹措渠道 D.促进扶贫资金的精准运用
知识拓展:第三次分配
相对于市场根据要素贡献进行初次分配和政府体现国家意志进行再分配, 第三次分配是社会主体自主自愿参与的财富流动。 较之于初次分配更关注效率、再分配以强制性来促进整体公平正义, 第三次分配体现社会成员的更高精神追求,“在道德、文化、习惯等影 响下,社会力量自愿通过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行动等方式济困扶 弱的行为,是对再分配的有益补充”。
形式
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
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 必要性 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
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重要性 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2)多种分配方式的表现
根本途径 制度保证
重要举措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PPT课件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PPT课件
14
示范引领 反思矫正
总值
亿元
财政收入 3.16万亿元 8.31万 21.3% 亿元
6
表二:“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 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情况
年份
2005年 2010年 年均实 际增长
城镇居 民
农村居 民
10493 19109 9.7%


3255元 5919元 8.9%
(1)描述两个表格所示经济信息。(6分)
√化税收调节,实现公平分配。
⑤国家财政要加大对××扶持,落实减免税收的政策。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⑥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
11
◆热点二: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彰显财政力量。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但是,当 前物价上涨较快,通胀预期增强,这个问题涉及民 生、关系全局、影响稳定。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 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为此,我国继续实施积极 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当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要 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
1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明确考点 把握考情】
个人收入的分配 (1)分配制度: 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 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国家收入的分配 (1)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构成、税收与 财政的关系、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收支平衡 (2)财政的作用 (3)征税与纳税:税收的基本特征、种类、作用、依法 纳税
3
【重点梳理 体系构建】
个人收入 生产 的分配源自分配分配制度 分配原则效率 公平 :含义、意义、措施
交换 消费
国家收入 的分配
财政
收入:影响因素 支出:构成

二轮复习《收入与分配》

二轮复习《收入与分配》

当堂训练 一试身手
要求:独立思考,锻炼能力。 要求 独立思考,锻炼能力。 独立思考
课堂训练第6题参考答案
(1)①个人所得税的调整,有利于降低中低收 个人所得税的调整, 入者的税负,提高中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 入者的税负,提高中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改善 人民生活水平。 人民生活水平。 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②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实 现共同富裕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③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这样做有利于刺激消 扩大内需, 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④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理 顺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顺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 谐社会。
合作探究
发展生产力 材料二: 十二五”规划纲要, 材料二:“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一次明 确追求“民富国强” 积极的就 而不是以往的“ 确追求“民富国强”,而不是以往的“国 财政的 分配制度, 分配制度, 富民强” 此时将“民富”放在重要位置, 富民强”。此时将“民富”放在重要位置, 业政策 作用 比重, 比重, 国富优先” 民富优先”的转变, 由再分配 “国富优先”向“民富优先”的转变, 2012年更加关注老百姓关心的就业 教育、 年更加关注老百姓关心的就业、 2012年更加关注老百姓关心的就业、教育、 医疗卫生、住房、 医疗卫生、住房、收入分配等民生问题使 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社会成员, 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社会成员,促进社会和 谐发展。 谐发展。
合作探究
题目: 题目:
关注社会 财政在 (1)请结合材料一,说明财政在 )请结合材料一,说明财政 经济社会发展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怎样发挥作用的 经济社会发展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二轮复习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二轮复习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探究
材料一 目前正在上海试 点的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将 推广至全国。财政部税政司 副司长郑建新昨日接受中国 政府网访谈时透露,目前, 北京等地区也上报了参加试 点的申请,相关部门将密切 跟踪上海市试点运行情况, 总结试点经验,逐步扩大试 点范围,争取在“十二五” 期间将改革逐步推广到全国 范围。 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 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来分析 上述改革先试点后推广的正 确性。
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2011年9月1日革
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 报告》中关于“资源税扩大从价计征范 围”的提法引起了代表委员们的关注。 资源税的征收实质上是为了保护和 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然而,从 量计征的资源税收模式难以完全反映资 源的价值,也难以很好地体现资源税征 收的初衷。相比较而言,从价定率征收 资源税将更能发挥出税收的级差调节作 用,抑制资源浪费。 去年11月1日,原油、天然气率先从 价定率计征资源税,这项改革在理顺资 源产品市场价格方面迈出了一大步。但 是,占我国消费量70%的煤炭并未纳入, 资源税改革的实际效果很难发挥。随着 调结构、转方式的不断深入和节能减排 要求的提高,资源税加快改革的呼声越 来越迫切。 1.你赞成资源税改革吗?说明理由。 2.国家一方面采取了结构性减税,但 在资源税、环境税改革方面却采取了 增税的措施,这些结构性增税的项目 对企业的影响弊大于利。谈谈你对则 以观点的认识。 从眼前利益来看,好像是加重了企业 的负担,但长远来看,结构性增税的 正面效益就是通过这种经济杠杆,长 期可持续地促进节能降耗,使初级产 品、能源产品应有的稀缺性更好地表 现出来。使得产业链条中的千万中下 游厂家,发自内心地形成一种动力, 努力地节能降耗,开发那些有利于节 能降耗的工艺技术和产品。从而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实现可持续发展。

高中《经济生活》知识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高中《经济生活》知识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2.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之间的关系:
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表现为: ①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 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 ②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 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九、税收的种类
流转税
含义
所得税
资源税
以开发 利用资 源为对 象 矿产税 城镇土 地使用 税
财产税
以拥有 或支配 的财产 为对象 房产税 契税 遗产税
十、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义务
我们要依法纳税,自觉诚信纳税
因为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 集体利益、个人 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国 家各项职能的实现要以税收为物质基础。 我们要增强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 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 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 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3.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是如何实现或体现 社会公平的?
(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 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制度 保证。 (2)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 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 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3)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 另一重要举措。 (4)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 入,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 的比重,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③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和特 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劳分配
(1) 性质:
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分配范围:公有制范围内
(3)分配尺度:以劳动为尺度(质、量统一)
(4)分配什么:个人消费品
(5)分配结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6)地位: 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高三 二轮复习经济生活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高三    二轮复习经济生活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除共有、个体经济外
分配主 公有制范围内 体及其 的劳动者,劳 地位、 动者之间是平 等互助的合作 关系 关系
个体劳动者。 私营和外企中的劳动者, 他们既是劳动 劳动者处于被雇佣的地位, 者,又是经营 受一定的剥削 者、投资者。
分配标 以劳动为尺度, 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 准和对 对个人消费品 个体劳动成果 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 进行分配 分配 象 公有制范围内 扣除成本和税 私营、外资经济中工人的 劳动者的工资、 款后的全部所 工资、奖金、津贴;技术 奖金、津贴 得 发明专利收入;股票、债 券、租赁等收入;管理者 的薪金。
五种财政支出;
社会化大生 产为 主 体
生产力 状 况
总体水平不高 发 展 不 平 衡
公 有 制 为 主 体 按劳分配 为 主 体
所有制 结 构 分配方式
多种所有制 共同发展
多种分配 方式并存 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一、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
适用 公有制范围
按个体劳动者 的劳动成果分 配 个体经济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制定 者 不同点 目标 国家 通过调节财政收入 和财政支出的总量 来影响总需求,使 之与总供给相适应
货币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
通过调节利率、存款准 备金率来影响货币供应 量,使之与流通中实际 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合
①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 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共同为实现促进经 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 相同点 宏观调控目标起作用; ③都有扩张性和紧缩性之分,当前实行的是积极的财 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2)义务意识:自觉诚信纳税

二轮复习,专题三收入与分配

二轮复习,专题三收入与分配

2、结合当前形势,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政府 改革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改善民生的原因 ①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维护人民的利 益的利益,必须深化分配改革,改善民生。 ②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是对人民负责,这要求政府切实改善民生。 ③我国政府肩负着保障人民民主、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 设和提供社会公共的职能,改善民生是履行上述职 能的要求。 ④权威政府要求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因此改善民生是建设权威政府的要求。
• • •
• •

①有利于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发展 ②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③有利于发挥财政对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 作用 ④有利于调节纸币流通量,防止通胀、通紧 ⑤增值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可 以防止偷税漏税行为,有利于促进生产专业化 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⑥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又好又快发 展。
增值税 主要税种 个人所得税 ④ 。 性质和作用、违反税法的行为、纳税人意识
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深化分配改革,促进社会公平 的经济原因 ①公平是效率的保证。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激发劳 动者提高效率的积极性,有利于协调人们经济利益关 系,实现社会和谐。 ②是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必然要求。促进社会公 平,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③是社会主义本质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深化分 配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全 面小康社会。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 1. (2012·江门一模)对“公有制为主体” 的正确理解有( ) • ① 公有制在各个领域都必须占支配地位 ② 公有资产要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 ③ 国有经济要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 ④ 公有制在各个地方都必须保持量和质的 优势 • A. ①② B. ②③ • C. ①④ D. ②④

高考总复习经济生活三讲收入与分配

高考总复习经济生活三讲收入与分配
答案:经济信息:2007年山东省对高新技术、环境经管等行业投资大幅上升,对电力、冶金等行业投资明显减弱,小火电等落后生产能力被淘汰,投资结构不断优化,节能减排取得较大成绩。(若答出“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言之有理的答案,可给分。)(接下页)
措施:①对不同行业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引导资源在不同行业间合理流动。
①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②分配关系的调整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③科技人员的脑力劳动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④科技人员的收入取决于科技成果的使用价值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B
例3(09高考安徽卷1)为了“扩内需、保增长”,2009年国务院同意地方发行2000亿元债券,由财政部代理发行,列入省级预算经管。居民购买地方政府债券所获得的利息收入属于
税收的作用在教材中不明显,要掌握三条:组织财政收入、调节经济杠杆和经济监督手段。
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税收与财政的关系
财政收支平衡
财政的作用
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
财政与宏观调控
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
税收的基本特征
税收的作用
(3)
层级
考点与相关知识
备考说明


个人收入的分配(初次分配)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④促进中外资企业公平竞争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C
例11(07高考江苏卷27)2007年3月新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这改变了以前内资企业税负高于外资企业的状况。该法的通过有利于

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核心考点特色突破 专题03 收入与分配(含解析)

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核心考点特色突破 专题03 收入与分配(含解析)

专题03 收入与分配【知识结构梳理】【核心内容强记】考点一个人收入的分配一、按劳分配1.按劳分配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1)必要性: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即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直接原因。

(2)意义:①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6.自2018年8月1日起,我国再次提高部分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A. 旨在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B. 表明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C. 提高了劳动报酬初次分配比重D. 发挥了政府再分配调节的职能【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自2018年8月1日起,我国再次提高部分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这发挥了政府再分配调节的职能。

D选项表述符合题意。

A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到企业社会责任。

B选项错误,题目中没有涉及到效率问题。

C选项错误,题目中表述的是再分配而不是初次分配。

7.“平出于公,公出于道”,在经济生活领域,实现公平的“道”就是要使收入分配相对平等。

这是基于①公平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②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④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D8.小张和小王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小张进了一家国企上班,小王进了一家集体企业,可是年底同学聚会时小张发现小王每月工资比他还多2000元,小张很疑惑,都是公冇制企业,都实行按劳分配,为啥工资差距这么大呢?之所以这样是因为A. 不同企业劳动者的劳动特点不相同B. 国家倡导回报社会,先富帮助后富C. 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效益是联系在一起的D.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按劳分配的相关知识。

经济生活 二轮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经济生活 二轮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重要意义
• 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 济利益,有利于实现共富,全面小康。 • 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 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激发社会 活力,促进经济发展。
• 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消费水平,扩大内需 ,拉动经济增长 • 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 • 难点: 个税的相关计算
例如: 月收入 9500元
9500-3500=6000
分段取值是关键
(6000-4500)*20% • (4500-1500)*10% (1500-0)*3%
把财富蛋糕分好的原因
理论依据: ①社会主义本质,根本目标,科学发展观 ②市场调节会两极分化要加强宏调 ③公平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 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现实依据 居民贫富差距大,且有扩大趋势;城乡差距大 、区域差距、行业差距、垄断与非垄断行业收 入差距突出
经济生活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知识整合 构建网络
独立自测 合作解难 主干整合
重难突破
知识整合 构建网络
独立自测
独立完成高考真题, 检测自己的知识漏洞
考点1:1- 3 考点2:1-2 考点3:1-2
合作解难
小组统计错题,一起 讨论解决错误试题。
考点1:1、B 2、B 3、 考点2:1、D 2、A 考点3:1、C 2、B
主干整合
考点 :个人收入分配
• 1、分配制度
• 2、分配原则 热点——收入分配措施
考点 :国家收入分配
• 1、财政收入与支出 • 2、财政的作用 • 3、财政政策
考点 :征税与纳税
• 1、税收的基本特征及作用
• 2、我国主要税种及其作用 热点营改增
• 3、依法纳税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主要知识点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主要知识点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主要知识点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1.按劳分配为主体①.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及其决定因素A.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B.决定因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③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A.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B.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C.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④按劳分配的作用和意义(1).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B.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

⑤按劳分配在分配方式中的地位由于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因此在我国的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占据主体地位。

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2. 按生产要素分配①含义: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②具体形式:按劳动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土地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等③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3.收入分配的公平①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的生活需要。

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 第1部分经济生活第3课时收入与分配课件

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 第1部分经济生活第3课时收入与分配课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个人所得税相关知识的掌 握。A项表明个人所得税的特点具有“累进”性,观 点正确;B项正确表述了征收个人所得税的作用;C项 工薪为1900元,而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2000元,小 张不应缴税,观点正确;通过计算,老赵应缴纳个人 所 得 税 为 : 500×5% + 1500×10% + 1000×15% = 325元,故D项错误,故选D。
①税收政策必须考虑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②A点是我国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最佳税率选择
③确定税率应充分考虑企业产品的价值和竞争力
④税率超过了一定的范围将导致税收收入的下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③④
【解析】本题以图像的形式考查税收与税率之间的 关系。①正确表明了正确制定税收政策的积极意义, 当选;②观点错误,图中A点税收处于最高位,但并 不一定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最佳税率选择;③所述 的企业产品的价值和竞争力与题中图示的启示无关, 不选;④正确表述了税收与税率的关系,当选。故选 C。
2011年9月,我国进一步健全个人所得税制度,提 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合理调整税率 结构,降低中低收入者税负,强化对高收入的调节。
1.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的经济意 义。
(1)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缩小社会收入差距,能够扩大社会整体消费总量,从 而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
材料三 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把调整收入分 配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要求规范收入秩序,整顿收 入分配,努力实现社会公平。
(1)简要概括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现象和问题。 (2)请从财政、税收角度,就如何解决上题中的问 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
(1)①从2005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城乡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城乡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但2010年农村人 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高于城镇。②从城乡、不 同行业、不同群体、不同地区来看,收入差距明显 且有进一步扩大趋势。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主要知识点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主要知识点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主要知识点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1.按劳分配为主体①.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及其决定因素A.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B.决定因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③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A.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B.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C.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④按劳分配的作用和意义(1).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B.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

⑤按劳分配在分配方式中的地位由于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因此在我国的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占据主体地位。

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2. 按生产要素分配①含义: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②具体形式:按劳动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土地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等③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3.收入分配的公平①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的生活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 是实现个人收入分配公 平的重要的制度保障
要明确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是对国民收入的分 配,而不是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以此将“初次 分配和再分配”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 方式并存”的分配形式区分开来。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不同: 初次分配的主体是各种市场主体,主要是国有经 济、集体经济及非公有制经济等企业。国家作为主体 参与初次分配,但这个主体是市场主体而不是社会管 理者的身份。 再分配的主体是国家,国家的各级政府以社会管 理者的身份而不是市场主体的身份进行再分配。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政党的有关知识, 分析党中央高度关注收入分配公平问题的原因。 变式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知识,分析说 明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收入分配公平问题的依据。
参考答案
(2) ①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 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为宗旨。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必须促进 社会公平正义。 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我国的执政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体现了党坚持科学 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要求。 ③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落实“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有利于推进全面小康社会进程,构建和谐社会。
1.某村村民王某把自己的3亩集体承包地转租给张某, 每年得到900元的租费;而村民张某共承包了村中的 土地20亩,每年经营收入超过10万。王某和张某的 收入分别属于 A.按生产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 B.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和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D.按劳分配和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自主整理】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及对策
原因
经济生活
①社会主义本质
①发展生产,做 ①政府性质 大“蛋糕”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 ②政府宗旨、原则 ②一个制度保证 济的根本目标 ③政府职能 ③两个重要举措 ③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④政府权威 国 ④处理好效率与 党 家 ④科学发展观核心 公平的关系 ①党的地位 以人为本 ②党的性质、宗旨 ⑤宏观调控、 ⑤科学发展观根本 ③党的执政方式、 发挥财政作用 要求统筹兼顾 …… 执政理念
B
材料一: 2003年、2011年我国收入分配状况 指标 2003年 2011年 年均增长速度 GDP 13.6万亿元 39.9万亿元 10.6% 财政收入 2.2万亿元 8.5万亿元 21.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472元 19109元 9.6%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622元 5919元 6.9%
(1)描述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信息,并运用《经济生 活》知识说明如何利用财政税收来解决材料中出现的问题。
参考答案
(1)①近年来,我国GDP、财政收入及城乡居民收入等 各项经济指标都有增长。②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收入增 速都低于财政收入增速和GDP增速,且财政收入在国民 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提高,而居民收入和劳动收入所占 比重降低。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且差距有扩大趋势。 ④行业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大。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收入 分配不合理。 (2) ①要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在国民收入分配中, 合理确定财政收入的比重和增速;发挥国家财政在促 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方面的作用,加大对低收 入人群特别是农民的扶持力度。 ②政府通过对税收调节收入分配,调整对垄断行业的 税收政策,加强对高收入人群的个人所得税征收,从 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A
2.小张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年薪4万 元,岗位津贴1万元;他还利用业余时间搞一些技术 发明,一年的技术转让所得为1万元,期间炒股获得 收益2万元。小张上述收入中,按劳分配和按资本要 素分配的收入分别为 分配方式类试题的解法:一看所有制类型; A.4万元、3万元 B.5万元、2万元 二看因提供了什么而取得的收入。 C.5万元、3万元 D.4万元、2万元
变式题: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 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近年来,收入分配问题成为制 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要求党中央高度 关注社会公平问题。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 众路线。高度关注社会公平是贯彻党的群众观点和 群众路线的必要要求.
聚焦社会热点
政治生活 政府
对策 经济生活
企 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业 公平是效率的保证
/
提高劳动报酬,维 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稽中 政治
知识体系
收 入 与 分 配
个 人 收 入 的 分 配
财 政 收 入 的 分 配
按劳分配 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多种分配方式
税收
处理
调节
公平与效率
处理 财政的作用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方向 数量
易错解析 分配政策
个人
分配制度
个人 企业
企业
国家
国家
对国民收入的分配,要 处理好国家、企业和个 人三者的分配关系
关注收入分配
实现社会公平
注:基尼系数是反映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指 标。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基尼系数低于0.3为过分平均 状态,0.3—0.4属于正常合理区间,大于0.4表明收入 差距过大。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行业差距城乡差距人群 Nhomakorabea距目前收入分配不合理之处还有: 总体收入差距过大,财富集中度 过高; 企业和政府收入增速快于国民收 入增速,居民收入增速慢于国民 收入增速; 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 过低;
注:2003年、2011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5.9%和20.8%。 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和劳动收入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3.3%和10.2%。
材料二:改革开放初,我国各行业间收入水平最高是最低的1.8倍, 2010年我国20个行业门类中这一差距为5.7倍。目前,电力、电信、 石油等垄断企业职工平均收入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5—10倍左右。 上市国企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是一线职工的18倍左右。
多维透视
材料三: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引起了党 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着力解决收入 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报告中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 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 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 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