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带气田浅层常压低渗砂岩气藏的开发
洛带气田遂宁组气藏多层分层压裂工艺研究与应用

开 发 效 益 。在 20 0 6年 期 间 , 用 该 工 艺 在 洛 带 气 田遂 宁组 气藏 成 功 地 进 行 了 3口 井 现 场 试 验 应 用 , 均 单 井 增 产 应 平
倍数达 1 . , 气田常规 单层 压裂工艺相 比, 43与 取得 了显 著增 产和稳 产效果。 关键词 :洛 带气田 ; 遂宁组 气藏 ;多层 压裂 ; 分层压裂
收 稿 日期 :2 0 07—1 —0 ;修 回 日期 :2 0 1 8 0 8—0 6—1 9
由于气 层 ( 层 以上 ) 问 的破 裂 压 力 存 在 着 两 之 差异 , 在压 裂施 工 时 , 首先 将破 裂压 力低 的层段 压 开
并 在完 成施 工后 , 入 一 定 数量 尼 龙 球 将 已经 加砂 投
右 , 藏 中发 育 不 同程 度 的微 裂 缝 ; 藏 压 力 系 数 气 气 09~11 属 常 压气 藏 ; 喉 组 合 以 中孔 细 喉一 中 . .2, 孔 孔 微 喉 为 主 , 层 黏 土 矿 物 含 量 19 ~7 3 , 储 .% .% 平 均 42 % 。属 低孔 、 .5 低渗 、 低压 、 高毛 细 管力 和高 有 效 应力气 藏 , 有 “ 低 两 高 ” 征 , 藏 不 进 行 压 具 三 特 气 裂 改造 一般 不 能获得 工 业 开采 。20 0 3年 以来 , 过 通 对 气藏 实施 压裂 改 造 使 得 气 田得 以正 常 开 发 , 目前 气藏 已建成 了年 产 约 25×1 m。的产 能 , 为 洛 . 0 成
实施 多层 压裂 改 造 , 后 合 采投 产 。为 了使 多 层 压 然
洛带 气 田位 于成 都 市 龙 泉驿 区 , 造 位 于龙 泉 构 山褶 皱带 I 大 断 层 下 盘 北 东 向大 型 隆 起 背 斜 带 号 上 。遂 宁组 气 藏 以三 角 洲一 湖 泊 环 境 沉 积 特 征 为
一种基于增产有效期的压裂优化决策方法

洛带 气 田遂 宁组气 藏 为低 渗砂 岩 气 藏 , 层 孔 储
为分 析 工 艺 参 数 对 压 裂 增 产有 效 期 的影 响 程 度 , 用灰 色关联 分 析 ] 通 过各工 艺参 数 的关联 采 ,
度大小来 确定 它们 的 影 响程 度 , 用关 联 度 的大 小 运
产有效 期与压 裂 工艺 参 数 之 间 的 函数 关 系 。B P神
经 网络 是 近 年 应 用 最 为 广 泛 的 神 经 网 络 模 型 之
一
_ l] 6
,
该模 型能 克服非 线性模 型 的缺点 , 好地 解决 很
多个影 响 因素与 自变量之 间 的复杂 函数 关 系。利用 B P方 法来求 取灰 色关 联 分 析得 到 的 各影 响因 素之 间 的定量预测 结果 。 在实 际应 用 时 , 以用 P 口井 的情 况做 学 习样 可
经 网络联解方 法 , 析 出影 响 压 裂增 产 有 效期 的主 分 次 因素 , 并作 为 B P神 经 网络输入 参数 , 建立 压裂 增 产有效 期预测模 型 , 合 利用 正 交设 计 法 得 出在 确 综
定储层条 件下 的最佳 压裂工 艺参数 。
1 1 灰 色 关 联 分 析 .
0 4 7×1 .1 0
m。 储层 地 质条 件 条件 较 差 , , 自然产
12 B . P神经 网络
收 稿 日期 : 0 9 4一l 2 0 一O 6
作者 简 介 : 新 江 , 授 级 高 级 工 程 师 ,9 3年 生 , 期 从 事 致 郭 教 16 长 密 碎 屑 岩 气 藏 勘探 开 发 研 究 。
正交 表 是根 据 组合 理论 , 照 一 定规 律构 造 的 按
表格 , 它在 实验设 计 中有广泛 的应用 , 以正 交表为 工 具 安排实验 方案 和进行 结果分 析 的实验称 为正交 实
致密砂岩油气藏开发技术

致密砂岩油气藏开发技术作者:刘国良朱丽君李朋来源:《科技资讯》2015年第15期摘要近年来,随着油气藏开采水平的提高,致密砂岩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成为关注的焦点。
由于致密砂岩储层具有孔隙度小、渗透率低、粘土矿物类型丰富和岩性致密等特殊的地质特征,导致此类油气藏经济高效开发难度大。
虽然在国内外已有成功开发致密油气藏的先例,但目前对于致密砂岩油气藏的开发技术还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本文对目前致密砂岩油气藏的开发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借此文章达到对致密砂岩储集层开发技术能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
关键词致密砂岩;油气藏;开发技术中图分类号:TE34:P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c)-0000-001引言目前国外所开发的大型致密砂岩气藏以深盆气藏为主,主要集中在加拿大西部和美国西部。
全球致密油资源量约为6900×108t;根据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1/9)公布的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的结果,我国剩余天然气资源62×1012m3,其中非常规致密天然气资源量占天然气总资源的50%左右。
我国未来油气产量稳产增产将更多地依靠开采低渗透油气藏,致密砂岩油气藏是低渗透中重要的一种。
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和油气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对致密砂岩油气藏的开发将是中国油气开发建设的主战场之一,所以研究致密砂岩油气藏显得至关重要。
2致密砂岩油气藏的特点致密砂岩油气藏由于储层致密,油气逃逸速度低于生烃和排烃速度,原生油气藏均为高压油气藏,其油气水的关系十分复杂,这类油气藏当中都有一定程度天然裂缝的发育。
在对此类油气藏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往往出现以下特征:①不高的水驱动用程度;②油井动液面出现较低,采油井底流压太小;③采油速度降低很快;④地层压力降低很快。
3致密砂岩油气藏开发技术3.1多段压裂水平井技术多段压裂水平井技术结合了水平井技术和人工压裂技术的优点,有效改善了近井地带渗流条件,大幅提高了单井控制储量,已成为有效开发致密砂岩油气藏的重要技术手段。
中国致密砂岩气藏勘探开发关键工程技术现状与展望

Current status and prospect of key techniques for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of tight sandstone gas reservoirs in China
KA NG Yi li, LU O P ing ya ( State K ey L abor atory of Oil and Gas Reser voir Geolo gy and Ex p loitation ,
[ 18] 8 3 12 3 8 3
2 致密砂岩气藏钻井及完井保护配套技术
2. 1 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屏蔽暂堵钻井及完井保护配 套技术 川西坳陷致密砂岩天然裂缝比较发育, 且当钻井、 完 井条件有利时就可以获得高产量气流, 因而在钻井、 完井 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天然裂缝 , 以屏蔽式暂堵技术思 想作指导, 研究地下裂缝参数变化规律, 评价裂缝性致密 砂岩的敏感性和损害规律, 建立适用于裂缝性储集层特 点的钻井、 完井保护技术方案。大面积推广应用证明, 这 套技术路线是正确的, 是行之有效的[ 8] 。 经过& 八五∋ 以来的 3 轮国家项目攻关, 深井钻井和 钻井液工艺本身的技术难题基本得到解决, 致密砂岩气 层损害理论与保护技术研究成为钻井、 完井技术工作重 点。形成了潜在损害因素分析、 室内评价、 矿场评价、 工 作液制备和钻井、 固井、 完井配套保护技术系列, 建立了 川西致密砂岩气层保护钻井 完井 增产措施技术系统框 架。对致密砂岩气层损害的特殊关键问题, 如黏土矿物 微结构稳定性、 应力敏感性评价标准、 水相圈闭损害、 裂 缝屏蔽暂堵数学和物理模型等方面认识得到深化, 揭示 了定向钻井致密气层损害特性。形成了原地裂缝宽度预 测与评价技术系列、 裂缝性储集层敏感性评价方法、 裂缝 性应力敏感储集层损害矿场评价技术、 系列裂缝性储集 层保护处理剂、 裂缝性储集层屏蔽暂堵技术、 裂缝性储集 层优化射孔技术、 保护裂缝性储集层射孔液及压井液技
洛带气田蓬莱镇组气藏增压开采方案设计

洛带气田蓬莱镇组气藏增压开采方案设计
胡辉
【期刊名称】《钻采工艺》
【年(卷),期】2007(030)001
【摘要】根据洛带气田蓬莱镇组气藏气井目前井口压力低,近90%的气井受管网压力影响不能正常生产的特点,开展了气藏生产动态及管网特征分析.计算了气藏增压前后的可采储量,分析增压后可增加产气量6.0×104 m3/d,并选择对龙33井区与龙51井区进行整体增压方案设计,结合井区产气量,选择合适的增压设备,气藏经过增压后可增产天然气量14 924×104 m3,可获得纯利润8630万元,赢利为总投资额的7.78倍,经济效益显著,建议尽快实施增压开采.
【总页数】2页(P141-142)
【作者】胡辉
【作者单位】成都龙星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13
【相关文献】
1.洛带气田蓬莱镇组气藏储层及储量评价研究 [J], 尹朝云;刘伟;罗长川
2.川西洛带气田蓬莱镇组气藏储层含气性识别与气水差异分辨 [J], 陈必孝;徐炳高
3.洛带气田蓬莱镇组气藏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初探 [J], 胡辉;谭永生;谭清洁
4.洛带气田蓬莱镇组气藏的气水识别 [J], 葛祥;刘金光
5.四川盆地洛带气田蓬莱镇组气藏储层特征研究 [J], 鲁建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致密低渗砂岩气藏压裂效果综合评价

3 地应 力 剖面 特征 .
气 层 和隔层 的最小水 平 主应力 在 垂 向剖 面上 的
[ 作者 简介] 高雅琴 , ,9 2 出生 , 女 18 年 成都理工大学 2 0 级硕士 , 05 油气 田开发地质专业 , 主要从事油气 田开发地质研究工作 。
维普资讯
摘要 依据川西洛带蓬莱镇组气藏地质、 压裂及试井资料 , 通过定性及灰 关联分析, 结果表 明 压 裂层 段岩 性 、 隙度及 地 应 力特征 是 影响 压裂 效果 的 主要 因素 。根据 试 井解释 理论 , 孔 综合运 用压 前压后试井资料分析试井 曲线形态特征及地层参数变化, 动态认识压裂层段储渗特征 , 深入剖析评 价气藏压裂效果 , 为气藏今后压裂选层、 措施方案改进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对 同类型气藏的科学管
层 中支 撑缝 里支 撑剂 密度 小 时 , 流能力 就低 , 产 导 增 量 就小 [ 。毫 无疑 问 , 层 处在 整个低 应力 区段 时 , 7 ] 气 裂 缝 高度等 于气 层厚度 , 撑剖 面全 部在 气层 里 , 支 此 时, 压裂 效 果 好 。 L 5井 92~9 0m段 气 层 压 裂 后 2 3 稳 定产 气量 达 947 1 d增加 产 能 1 .0 6 .89X 0m /, 8 13 X1 d增 产 效果相 当明显 ( 图 2 。 0m /, 见 )
后平 均增 加产 能 达 5 4 5 .2 9×1 d 0m /。
如 J7 L 、 3 P 、 8 L 2和南部 的井如 L 井 , 5 这些井压后产
能平 均 达 到 1 . 6 8×1 d 平 均 增 加 产 能 7 38 0m /,
1 0 3 7. 1 7× 1 / 。 0 m d
图 1 示 了洛带蓬 莱 镇组 气藏 压 裂增加 产 能与 显 压裂 段储 层 岩性 的关 系 , 中统 计 的 5 其 6压裂 井 次资
川西致密砂岩气田开发后期增压开采技术

【 关键词 】1 致密砂岩气田; J西; I 增压开采; 经济评价 【 中图分类号] E 7 T 3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08— 86 20 )5 04 — 3 10 48 (07 0 — 03 0
平 均油 压 为 2 3 M a 井 口油 压 大 于 3 0 P .3 P, . M a的井 仅 占 1% , 于 20 P 的生产 井 占总生产 井数 的一半 。洛 0 而小 .M a
气 田蓬莱镇组气 藏 已开发储 量采 出程度为 2.4 , 宁组 04% 遂 气藏剩余天然 气可 采储 量为 5.1 0 3 上述数 据看 60 ×1 m 。从 8
出, 新场气 田蓬莱镇 组气 藏 、 沙溪庙组气藏和洛带气 田蓬莱镇
变差。为了提高气田综合开采效益, 提高气藏采收率, 有
必要 实施增 压开 采工艺技 术。
程度 为 1.6 30 %。气藏剩余可采 储量为 9. 1 0m3 48 ×18 。洛带
藏1 7个, 储层类型主要是低渗 、 低一中孔的碎屑砂岩 , 气
藏 属于 常压 、 定容 封闭 弹性 气 驱气 藏 , 目前 大 部 分气 藏 已 进 入递减 期 。一 方 面 , 受储 层 特征 限 制 , 开发 储 量 采 出 已 程 度低 (92 )剩余可 采储量 大 ( 1.% , 已开 发剩 余 开 采储 量 为 16 1 1 ; 一方面 , 户和 管 网压力 制 约 , 7 .9× 0m )另 受用 大 部 分气井 在管 网 中不 能维持正常 生产 。同时 , 随着 气 田进 入 开发后 期 , 先期取 得 较好 开采 效 果 的泡 沫 排水 工 艺 、 高 低 压分输工 艺 开采效果 越来 越差 , 田开发 经济 效益 逐 渐 气
1 气藏基本特征及开采现状
低渗透气藏开发难点与技术对策

·86·从我国目前已经发现和开采的天然气藏中,低渗以及特低渗藏所占据的比例是比较大的。
随着我国天然气资源的不断开采,一般将非常规天然气看成是比较有效的能源补充。
但是对于低渗气藏来说,其主要特点就是埋藏比较深、储物层的性能比较差,而且含水饱和度也是比较高的,所以目前的产能以及采收效率都比较低。
如何更好的实现对于低渗气藏的高效开发,对于解决我国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能源的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低渗气藏的地质特征以及开发特征1.1 低渗气藏的地质特征建南地区下叠统飞仙关组总体上是在大的海退背景下发育的一套碳酸盐岩沉积。
飞仙关组自下而上划分为飞一段至飞4段,其中飞1~飞2段厚度一般为220m 左右,其岩性表现为底部深灰色、灰色页岩夹薄层灰岩,向上为灰色、深灰色泥晶灰岩夹瘤状灰岩及蠕虫状灰岩,飞1段层薄,飞2段泥质条纹与缝合线较发育。
飞3段厚度一般在120~140m 间,岩性由浅灰色、灰色泥晶灰岩与砂屑、鲕粒灰岩构成,水平层理、砂屑条带及冲刷构造多见,局部可见丘状交错层理;纵向上常呈现泥晶灰岩-颗粒灰岩-泥晶灰岩的岩性组合特点。
飞4段岩性稳定,厚度一般为20.0~30.0m,岩性由黄灰色、紫红色(含)泥质云岩、含泥质灰岩、含云质灰岩和含灰云岩构成,该段层薄、色杂,发育水平层理,局部见有部分暴露标志,是工区良好对比标志层之一。
1.2 低渗气藏的开发特征在油井投产之前,一般都会经过酸化作业,各井酸化或酸压作业后产气量均得到了明显的增加。
因此对于低孔低渗碳酸盐储层,通过酸化酸压等措施可以获得工业气流。
并且在进行具体的分析之后有以下几点认识:1)在酸化、酸压前未获得自然产气量的气井,酸化、酸压后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天然气。
增加程度从0.36~9.55万m 3大小不等。
2)能够获得自然产能的气井,酸化后测试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所有气井经过酸化后产量都得到了提升,产量从1.34~3.01m 3提升到5.70~36.90m 3不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该系统实现了信息管理的系统化和标准化,为信息的挖掘和整理提供了有力支持,为提高全局的油气开发水平提供了充分的信息保证。
2)系统的应用保证了全局的生产信息及汇总资料能在数小时内到达管理者手中,从而有效地加强了油气田开发的动态管理,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管理水平及生产效率。
3)系统提供了丰富的统计汇总及各种输出功能,从而为技术人员进行油气田动态跟踪及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同时由于大量的基础数据入库,科研人员的劳动效率得到较大幅度提高,较大地降低了科研成本。
4)该管理系统采用Intranet 技术构建,具有高效、易操作的特点,B/S 的数据管理模式使系统便于维护,从而有利于系统的推广应用。
5)该系统以局现有网络硬件条件为基础,具有经济、实用的特点,同时对其可扩展性进行了充分考虑,具有灵活、易扩充的特点,能较好地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
参 考 文 献1 王宏琳.石油勘探开发数据模型及其应用.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2 王鹏,董群.数据库技术及其应用.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3 邹旭凯,杨晨光等.I ntranet 技术及其应用.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收稿日期 2001-12-06 编辑 韩晓渝)*曾 焱,1973年生,工程师;1995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工程系油藏工程专业;主要从事气田开发方面的工作。
地址:(610081)四川省成都市青龙场。
电话:(028)83505925。
洛带气田浅层常压低渗砂岩气藏的开发曾焱*黎华继 杨宇(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公司西南石油局研究院)曾焱等.洛带气田浅层常压低渗砂岩气藏的开发.天然气工业,2002;22(3):66~68摘 要 洛带气田蓬莱镇组气藏具有常压、低渗、低产能、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复杂等特点,具有不同于常规气藏开发的特殊性和困难性,开发的工艺技术方法比常规气藏复杂,气藏开发难度大。
为改善气藏开发效果,提高开发水平,加快气藏的开发进程,针对气藏特点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在深化对储层和气藏认识的基础上,进行了以产能评价、开发层系、井网部署、开采规模等为重点的气藏工程论证,充分发挥了气层潜在的优势,制定了适合气藏特点和合理开发部署的初步开发方案;同时采用以提高气藏单井产能为核心的配套工艺技术,使其发挥整体效益,提高气藏的整体开发水平和经济效益。
主题词 低渗透油气藏 气藏动态 开发方案 开发研究 四川盆地 西气藏特征和试采简况1.气藏特征洛带气田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其洛带构造处于川西坳陷中段东南隅龙泉山北北东向构造带西侧,总体上为一个北东向展布、向北东倾伏,南西仰起的鼻状构造,顶部较为宽,两翼不对称,东南翼平缓,西北翼较陡,构造部位无大、中型断层,局部见小型断层,断裂系统不发育。
洛带气田蓬莱镇组气藏由4个含油气层系(J 3p 1~J 3p 4)、19个砂层组组成,其中已有17个获工业性气流。
储层主要为三角洲 湖泊沉积环境下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等微相沉积,总体上表现为沉积微相不仅控制着砂体的展布、规模的大小,而且也控制了储层的厚度和含气性的好坏。
储层岩性以细粒长石岩屑砂岩为主,砂岩成分以石英为主,粒度以细粒为主,胶结物以方解石为主,胶结类型以孔隙式为主,分选中 好,磨圆度为66 开发试采 天 然 气 工 业 2002年5月次棱角状;储层中粘土矿物有伊 蒙混层、伊利石和绿泥石,使得储层具有较强的水敏、盐敏;储层物性差,以中低孔低渗 近致密为特点,孔隙度和渗透率亦有随着埋深加大而呈减少的趋势;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以粒间孔为主,孔隙孔径平均值为40.42 m,属细孔型,喉道中值半径平均值为0.31 m,属中 小喉型;储层平面和层内非均质性强。
洛带气田蓬莱镇组气藏为浅层常压、低渗、低产能的构造 岩性气藏。
其压力系数为0.95~1.1,属常压气藏,各气层间的压力有微小的差异,主要产出优质天然气、低含量的凝析油和微量的地层水(残余地层水);蓬莱镇组天然气主要富集于有利储层微相,钻井揭示的高产井、中高产井大部分分布于储层有利微相带中,为构造控制下的岩性气藏。
2.试采简况洛带气田蓬莱镇组气藏自1997年6月龙5井首先投入试采以来,先后共有35口井相继投入试采,现有正常生产井30口,目前产能为21.55 104m3/d,单井平均产能为0.65 104m3/d,历年累计采出天然气1.1 108m3,凝析油8.2t,水1190m3,采出程度为1%左右,采气速度不足0.5%,开发效果差。
经过几年的试采,气藏表现出以下的动态特征:由于气藏的渗透率低,压前基本上无自然产能,尽管加砂压裂改造了储层,但压后有效渗透率也不高且有污染,加上可利用的生产压差小,由此决定了在生产中的产能也低;由于低渗气层渗流阻力大,生产压差大,能量消耗快,生产中初期压力和产量下降较快,到中后期较为稳定,但稳定产量小;单位井口压降采气量低,井控可动储量少;气井产出水较少,但较为稳定,井底积液普遍,目前产出水多为残余地层水,还未表现出边底水的特征。
气藏开发方案1.开发方式洛带气田蓬莱镇组气藏属于封闭型,气藏拥有的能量主要是本身的弹性膨胀能。
少量的残余地层水(凝析水)总要流进井底,可采用适当的采气工艺,利用自喷的气流将其带到地面。
因此,蓬莱镇组气藏主要依靠气藏的弹性膨胀能在降压过程中自喷开采,但由于气藏地层压力低,开采过程中可利用的降压空间小,因而在开采中后期要进行增压开采。
总的来说,气藏以天然能量衰竭式开采为主,后期低压状况下可辅以增压开采。
2.开发层系根据蓬莱镇组气藏的地质特点,既隐含着划分开发层系的必然性,也存在不划分开发层系的因素,如果把J3p1~J3p4合为一个开发层系,层间矛盾肯定存在,再加上气层纵向上跨度较大,不利于开采工艺实施,也不利于开发管理,加之气层较多,一个开发层系也不利于充分动用储量和气藏的高速高效开发。
因此,在综合考虑各气层物性的差别和纵向跨度、叠合面积和储量分配以及高效开发气藏等因素后,认为:J3p1+J3p2为一套开发层系,J3p3+J3p4为另一套开发层系,比较满足低渗气藏开发原则,也符合气藏地质特点。
3.开发井网根据蓬莱镇组气藏的地质特点,布井方式不宜采用正规井网,宜采用不规则方式布井,布井时应沿气层分布的方向布置,并根据 先肥后瘦,先稀后密 的原则,优选气层有效厚度较大,物性较好、地层压力高的部位,并尽量考虑各气层的重叠部位布井,以利于开采后期的层间调整。
井网系统除要满足有效的控制和动用储量外,还要满足储层压裂改造、采气速度、采收率和经济合理等的要求。
对蓬莱镇组气藏从井距对砂体的控制程度、导压系数、单井控制储量、经济极限井距等方面论证井距,并借鉴国内外同类型气藏的开发经验和目前国外对低渗透气藏的开发井网发展趋势 密井网,确定出蓬莱镇组气藏J3p1+J3p2开发层系井距选择为650m;J3p3+J3p4开发层系井距选择为500m。
4.采气速度(1)气井合理配产气藏开采的实践已经证明,气井的产能高低,直接受井底储层的产能系数和井底污染堵塞情况的控制,试井解释的产能系数与无阻流量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采用IPR曲线交绘法、储层速敏对产能的限制、数值模拟法、试采评价以及经验比值法等综合认为蓬莱镇组气藏单井合理配产应为原始无阻流量的 ~ ,并且以数值模拟法预测的单井平均产量0.5 104m3/d作为目前储层改造技术条件下后期开发井的合理产量。
(2)采气速度若按气田开发条例,其采速应为3.0%左右,稳产8~10年,但该气藏为低渗 近致密的气藏,只有在进行措施后才能进行规模开发,且都为低产井,并且生产中可利用的压差小,因而其采速不能过高。
采用数值模拟法进行采气速度论证,结合国内外同67第22卷第3期 天 然 气 工 业 开发试采类型气藏的开发经验,其采气速度应控制在2%左右,稳产5~8年(考虑增压稳产)。
5.推荐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法进行了方案设计,在开发指标预测和经济评价的基础上,选出了开采规模为40 104m3/d,并在后期实施增压的方案作为推荐方案。
配套工艺技术1.加砂压裂改造技术洛带气田蓬莱镇组气藏岩性致密,渗透性差,单井产能低。
除少数井具自然产能外,其余井测试都为非工业井或干层,经加砂压裂后,具有了工业价值而投入开发,据统计单井产能可提高10余陪。
加砂压裂技术不但提高了单井产能,而且增加了可采储量,因而洛带气田蓬莱镇组低渗气藏开发的关键技术便是依靠压裂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经过技术攻关和现场试验,逐步形成了适合洛带气田蓬莱镇组气藏特点的,以减少入地液量、低排量控制缝高、增强裂缝导流能力和提高返排效果为主要手段的、以 超低前置液、小排量、高砂比、强化返排 为特色的加砂压裂工艺技术,明显的提高了单井产能。
2.气层保护技术由储层的敏感性实验结果知,蓬莱镇组气藏储层具有较强的水敏、盐敏性,且孔喉半径又小,容易遭受污染和侵害,开发十分困难。
蓬莱镇组气藏自然产能低,除了储层本身的特性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气层受到了严重损害,试井解释的表皮系数高达8~9,给开发该类气藏带来更大困难。
因此,从钻井到开发全过程都进行了气层保护。
3.采气工艺洛带气田蓬莱镇组气藏生产中井底积液较普遍,为防止影响气井的正常生产,采用了目前较成熟的泡沫排液或放喷排液技术及时排液,使气井能稳定生产。
洛带气田蓬莱镇组气藏原始地层压力低,生产中可利用的压力资源有限,在开发后期要采用增压开采,用数值模拟进行了同一开采规模下增压与不增压开发指标的预测,增压开采要提高采收率5%~10%左右。
另外,数值模拟表明气藏以多层合采进行开采时,不存在层间干扰,蓬莱镇组气藏采用多层合采的工艺,可以提高产能和节约开发成本。
4.地面工程洛带气田目前已建成单井、多井集气站、集输站、配气站20余座,各种集气管线、集输管线100余公里,输气能力在30 104m3/d以上,基本建成了高低压管网,形成了洛带气田集输系统的基本框架。
但随着气田的规模开发,目前的集输系统能力已不能满足气田生产规模的要求,还需进一步扩建、改建和完善气田目前的集输系统。
由于地面建设工程在总投资中占比例较大,其指导思想便是在保证生产最基本需要的原则下,尽量简化流程,大力节约投资,争取最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又要使整个工程体现实用性、先进性、系统性和配套性。
参 考 文 献1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开发生产局.全国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2 杨通佑等.石油及天然气储量计算方法.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3 石油工业出版社编.油气田开发标准合订本(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收稿日期 2001-12-06 编辑 韩晓渝)天然气工业 相关人员电子邮件地址姓 名栏目及工作E-mail地址陈 敏来稿登记trqgy@黄君权地质勘探huang junquan@钟水清钻井工程zhongshuiqing@韩晓渝开发试采hxyngi@居维清工程建设juw eiqing@赵 勤经营管理zqngi@申红涛发 行sht2151@68开发试采 天 然 气 工 业 2002年5月Yang Yu and Zhang Sheng(Southwest Petroleum Bureau of Star Petroleum Corporation, Sinopec).NAT UR.GAS IND.v.22,no.3,pp.61~ 63,5/25/2002.(ISSN1000-0976;In Chinese)ABSTRACT:Economic reco ver y factor is economic recov-erable r eserv es-to-proved geo logical reserves r at io,w hich is only r epresentiv e of the profitable por tion in g eological reserv es and changes w ith t he the chang e in econo mic parameters.In the pa-per,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geological model and dy-namic character istics of the J3p1g as reservoir in Xinchang field, t he recoverable reserve estimation and pro duction prediction of t he reservoir are carr ied out by apply ing O nsager model and log-normality model;then the economic r ecovery factor of t he r eser-voir may be calculated by use of net pr esent value method t hrough apply ing current economic parameters and the produc-tion v alue forecasted by t he log normality model selected after contrasting the results predicted by the tw o mathematic models, t hus prov iding reliable basis for tur ning r eserv es into assets and for g as reservoir manag ement.SUBJEC T HEADINGS:O il and g as r eserv oir,Recovery factor,Economic benefit,Sichuan Basin,W est,L ate Jurassic E-po chYang Yu(senior engineer),bo rn in1957,has been en-gag ed in the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of reservoir engineeing for a long time. A dd:No.116,Nort h Section4,Yihuan Road, Chengdu,Sichuan(610081),China T el:(028)83332305-1149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THE DATA AND INF 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OIL AND GAS FIELD DEVELOPMENTZhang Shiqiang,Liu Zhengzhong,Chen Xiaohua and Gong Jiuhe(Southw est Petroleum Bureau of Star Petroleum Corporation,Sinopec).NAT UR.GAS IND.v.22.no.3,pp.64~66,5/25/2002.(ISSN 1000-0976;In Chinese)ABSTRAC T:T he data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oil and g as field dev elo pment is an impor tant link in oil and g as ex-ploitation and the effect ive data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an greatly raise t he efficiency of the pr oduction management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obviouly increase the economic r esturns of o il and gas field development.I n terms of the profes-sional properties of the data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oil and g as field development and by taking the Southwest Petr oleum Bur eau as an ex ample,t he database design and the r ealization of t he funct ional mo dules of application software are introduced in the paper o 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 he require-ments of the data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oil and gas field dev elopment.Such a system has been applied in the field and a good r esult has been obtained at present.SUBJEC T HEAD INGS:Oil and gas production,Informa-tion processing,Computer network,Data management,Database Zhang Shiqiang(engineer),born in1971,graduated in petroleum engineering at the Southwest Petroleum Institute and receiv ed his M aster s deg ree in1997.N ow he is eng ag ed in the pro ducing management of oil and gas development. Add:No. 116,N orth Section4,Yihuan Road,Chengdu,Sichuan (610081),China T el:(028)83332305-1172DEVELOPMENT OF THE SHALLOW NORMAL-PRESSURE LOW-PERMEABILITY SANDSTONE GAS RESERVOIR IN LUODAI FIELDZeng Yan,Li Huaji and Yang Yu(Geolog 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uthwest Petroleum Bureau, Sinopec).NA T UR.GAS IND.v.22,no.3,pp.66~ 68,5/25/2002.(ISSN1000-0976;In Chinese)ABSTRACT:T he Peng laizhen For mation gas reservoir in Luodai field has these properties as nor mal pressur e,low perme-ability,low deliverability strong heterogeneity and complicated gas-w ater distr ibution,etc.,and it is difficult to be developed because of the particularity and complex ity of the technolog ical methods different from a conventional gas reservoir develop-ment.I n order to raise gas r eservo ir development effect and standard and to speed up development process,a demonstration of gas reservoir engineer ing by taking product ivity evaluatio n, development layer series,well pattern ar rang ement and reco ver y rate,etc.,as the key points w as carried out on the basis of deeply recognizing t he reser voir bed and gas reservo ir in light of the g as reser voir properties and the problems ex isting in deve-l opment;a preliminary dev elopment plan suitable for the g as reservoir proper ties and reasonable development deployment w as dr aw up so as to give full play to g as reservoir s potential adv an-tages;and the matching technological methods of emphatically raising sing le-w ell deliverability were ado pted to g ive play to their overall benefits,thus enhancing the w hole development standard and economic returns of the gas reservoir.SUBJECT HEADINGS:Low permeability reser voir,G as reservoir performance,Development project,Development re-sear ch,Sichuan Basin,WestZeng Yan(engineer),born in1973,gr aduated in reservoir eng ineering at the Southwest Petroleum Institute in1995.He is mainly eng ag ed in g as field development. Add:Q ing-long chang,Chengdu,Sichuan(610081),China T el:(028) 835059258NAT URA L G AS IND UST R Y/May,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