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吉林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教法之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1)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1)

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摘要: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基于语文这一学科的特殊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数无法从根本上领悟到课文的内容、意义、意蕴等。

由此,不仅影响了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同时还影响了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做以下论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高尚人格,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从而有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

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抓住学生的性格特点,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便使其审美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成绩。

一、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在语文学习中,学生要想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就必须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而审美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日常生活中的细致观察,同时也离不开教师的细心指导。

这就需要教师能够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对其审美能力进行相应的培养。

首先,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端正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态度,同时还调动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全身心地投入。

其次,审美能力的培养,也培养了学生的品德,使学生在今后的成长的过程中,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最后,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及鉴赏力。

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途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途径:1、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培养审美感受力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都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经典之作,作者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的形象和意境。

由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文学作品中的相关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树立起作品中的图画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感受力,从而使学生的语文成绩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

美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感化人、培养人,最终使人的个性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的。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提高学生识别美丑的能力,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要诱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中学生培养审美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他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

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教学之中。

”可见,新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局面:讲台上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座位上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更有甚者,有的学生审美出现偏差,甚至良莠不分,把怪诞当时髦,把粗野当豪放,将玩世不恭和放荡不羁视为潇洒和有风度,我们认为这是教育中偏重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手段陈旧,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不足造成的。

由此可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让审美之花在语文课堂中绚烂开放呢?一、指导诵读,体验情感美一般地说,作者总要通过文章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学生只有通过感情诵读,才能有所感悟,才能受到情感的熏陶。

因此,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是书声琅琅。

教师声情并茂地示范诵读,悦耳传情的声音会使学生深受感动,如临其境,产生共鸣。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反复诵读,从而体会文章的情感美,读的过程能加深对教材的印象,形成体验的过程,通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使学生的心情得到陶冶净化。

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线,采取自由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二、整体感悟,体味思想美写文章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底蕴 的 目的。
培养学 生 的审美能力 ,对提 高全 民族的 整体 素质 具有极 其 重要 的意义 ;培 养学 生的审美 能力不 是为 了单 纯造 就几个 作 家 、诗 人和艺术 家 ,也不是 为了单纯 普及 美学知识 ,而是 为了培养 和塑造全 面发展 的一代 新人 。美育 是以特殊 方式完 成对人 的塑造 ,它需要 人们像 春风化雨 般地 让人不知 不觉而 又 自觉 自愿地去感 受 、体会 、领悟 ,让 受教 育者置身 于美 的 氛 围 ,接 受 美 的 熏陶 ,从 而 提 高 审美 能力 。生 活美 、 自然 美 、社会 美 、艺 术美 、人生美 见诸语言 文字 中,也存 在于课 文之 中。课文 多是 古今 中外名 篇精粹 ,无不 是作者情 动于心 不吐不 快的力作 。这些 文质兼美 的课文 为我 们提供 了 良好 的 美育 材料 ,作 品 中具有 丰富 的美学 内涵 ,不 仅表 现和讴歌 了 生活 中的美 ,而且还凝 聚作者 的审美 理想 。 阅读这些 作 品就 像徜 徉在美 的艺术世界 。把美 育渗透 到教学 中去 ,就 会引起 学生 浓厚 的学 习兴趣 ,激起 强烈 的求 知欲望 ,培 养他们高 尚 的审美 情 趣 、正 确 的 审美 观点 和 一定 的审美 能 力 ,陶冶 灵 性 ,激发他们创造美的能力 。 二 、初 中语文教学 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 在对 比中体会形 象美 。培养学生 的 审美 能力 首先要培 养 学生 对美丑 的辨别能 力 ,使学 生认识 到什么 是真 、善 、美 、 什 么是 假 、恶 、丑 ,从 而 提 高学 生对 美 丑 的认 识 ,通过 借 鉴 、 比较 ,培 养学生 的审美 鉴赏能力 。语文 教材 存在着各 种 各样 的人物形 象 ,有 伟人 ,也有小 人 。通过 人物 形象美 丑的 比照 ,让学生 从优 秀人物身 上看 到其伟 大的人格 、崇 高的 品 质 、爱 国精神 ,并将 他们 的行为作 为 自己的楷模 ;从小人 物 身上看到其人 性 中的弱 点 ,摒弃其 猥琐 、狡 诈 、自私 、虚伪 等品 质 。特 别要 利 用 好 同一 篇教 材 中现 存 的例 子 ,通过 比 照,使学生 明 白人性 的善 、恶 。 加强 “ 美读 ” ,培养 学生 的审美情 感 。 “ 书读百 遍 ,其 义 自见 。”我们在 进行 文言文教 学时 ,诵读 尤为重要 。学生 通 过反复诵 读 ,可 以读通 文字 ,读 懂 内容 ,读 出语感 ,读 出 文章 中的形象 。读 的方 式应多 种多样 ,可 以个人 自由读 ,集

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摘要: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审美能力包括:感觉力、知觉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情感力、思维力,它们综合作用于语文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美育,感觉力,知觉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当代教育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美育把促进个体平衡、健康成长和提高个体综合素质作为自己最根本的任务,最充分、最直接地体现素质教育的宗旨。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包含众多美的因素,在语文课堂中实施美的教育,能开启学生内在情智,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使学生感知美,创造美。

在美育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一项。

没有审美能力,就不可能使潜在的审美对象在意识中呈现,不可能有审美感受和审美表现,更谈不上审美活动的开展。

杜卫在《美育论》中把个体审美能力的构成要素分为七种:审美感觉力、审美知觉力、审美注意力、审美记忆力、审美想象力、审美情感力、审美思维力。

[1]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并发展学生的相关审美能力。

一、重视审美感觉力,关注学生的阅读印象“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而且,它又是整个结构所依靠的基础。

”[2]审美的感觉力以对事物的感性特征本身感兴趣为基本特点,并由此而成为审美能力的基础。

它具有先天和后天的因素,教师应重视学生先天感受能力,进行有意识的后天培养,并不断强化这种感受力。

在语文教学中,对任何一篇作品的理解,首先缘于读者对作品的第一印象。

作为教师,应重视学生对作品的初次接触,培养学生关注感觉、运用感觉的能力。

如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感情充沛,结构独特。

如若一上来就开始分析、讲解,结果只能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如坠云雾。

若换一种思路,让学生首先关注全文的感情,找到作者的情感线索,对文章有了初步的感觉,再分析结构和思想,就可收到举重若轻的效果。

二、运用审美知觉力,把握作品整体意义知觉力是一种把感觉材料加工组合为整体性表象或经验的能力。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审美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文学作品,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以下是一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
首先,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老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小说等,让学生进行阅读和分析。

在阅读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意境、修辞手法、情感表达等,从而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受和理解能力。

其次,通过创作文学作品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写诗、散文、小说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在创作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的表达、形象的描绘、情感的表达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表达能力。

再者,通过美术和音乐作品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除了文学作品,美术和音乐作品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和音乐作品,引导他们发现作品中的美感和情感表达,从而拓展学生的审美领域。

最后,通过讨论和分享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讨论和分享,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审美感受和理解。

通过和同学们的交流,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作品,拓展自己的审美视野。

总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创作文学作品、欣赏美术和音乐作品以及讨论和分享,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更好地欣赏、理解和表达文学作品,也有利于他们的情感体验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审美能力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首先,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艺术是审美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美的力量和魅力。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音乐作品、绘画作品等进行解读和欣赏,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和意境。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音乐会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度和欣赏能力。

其次,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文学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文学作品的背景、主题、情节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作品的内涵。

同时,教师还可以进行文学作品的解读和分析,让学生从中领悟到作品所传递的思想和艺术价值。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再次,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美学思维能力。

美学思维是审美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它要求学生能够从审美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具有审美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例如,教师可以提问:“你觉得这幅画有什么特别之处?”、“你对这首音乐的感受是什么?”等等。

通过这样的思考和讨论,学生可以培养出独立思考、审美思维的能力,提高他们对美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最后,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美学表达能力。

美学表达是审美能力的重要体现形式之一,它要求学生能够用语言、文字、形象等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美学作品的创作,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表达自己对美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美学评论的写作,让学生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和评价。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初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引导学生发现美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优美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美,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存在。

例如,在教授《春》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春天的景象,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来表现美。

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逐渐发现美,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培养学生鉴赏美在发现美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美进行鉴赏。

鉴赏美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素养。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美,如何鉴赏美。

例如,在教授《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描写手法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来表现美的意境。

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比鉴赏不同的文学作品,如古代诗词、现代散文等,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学作品的风格和特点,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鼓励学生创造美除了发现美、鉴赏美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创造美。

创造美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达美。

例如,在教授诗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诗歌,通过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绘画、音乐等形式来表现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美的感受。

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提高教师审美素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其自身的审美素养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具有重要影响。

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摘要:语文是一门不仅训练学生分析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而且熏陶其情操,发展其个性,培养其审美能力,实现人格的完善与心灵的和谐的特殊课。

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地渗透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应重视美育的实施,使我们发现语文教学美的现象和美的规律,使我们能运用美的规律来观照语文学习,按照语文美的规律来创造语文,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充满寻美的乐趣。

关键词:初中语文培养审美能力语文教学中蕴含着无穷的美的因素,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

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这样,才能更好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主要论述了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感知教材之美,在美德熏陶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语文教学几乎可以传达世界上美学家们所致力研究的一切美。

教师应把语文看作美的载体,把语文看作一个美的系统存在,引导学生去感受美、理解美,从审美感知中获得美感,获取知识,在美的熏陶中发展语文能力。

纵观语文教材,美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纯文学的美和文章的美。

从语体学角度看,纯文学既文艺语体,其中包括叙事语体、抒情语体和戏剧语体,三者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纯文学的美集中体现在“语言——意象”上。

一般的文章主要是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等。

其中鼓动公文语体、通俗科技语体和文艺政论语体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他们的美集中在“审美——感情”上。

文章中的情不是融于意象之中,而是与人、事、理相依傍。

2、语文教材的形式美与内容美。

汉语教材形式美首先体现在字形、语音及其组合上。

汉字是方块,能体现整齐(如田字)、对称(如林字)等形式美的规律。

汉语语言丰富,包括声、韵、调,能带来形式美。

初中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初中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初中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当今社会,审美能力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素养。

而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更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初中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首先,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让学生自由发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主题,让他们自己编写故事或者写一首诗。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还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其次,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文学作品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通过讲解作品的背景、情节和人物形象等来引导学生进行审美欣赏。

通过讲解,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感受到其中的美。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此外,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文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或者文学讲座,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艺和表达能力。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艺术表达能力。

同时,这些活动也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另外,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课外阅读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推荐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给学生,并鼓励他们进行阅读。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读书分享会,让他们有机会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

最后,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度。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去描述作品中的情感,或者让他们通过绘画、音乐等形式来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摘要】新课程理念下,在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已成为一个引起初中语文教师重视的教学课题,本文从指导学生诵读课文,从中感受情感之美,把握课文思想情感,从中体味思想之美等四个方面对审美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学生审美能力培养《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美好的道德情操及健康的审美情趣,使正处在人生关键时期的初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

要以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教学方式将这些内容的教育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新课程理念下,在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已成为一个引起初中语文教师重视的教学课题。

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呢?一、指导学生诵读课文,从中感受情感之美初中语文课本中收入的基本都是文质兼美、堪称经典的课文,很多文章字里行间都蕴含着作者美好的情思遐想,而领略和感悟这些精神圣餐,获得美的熏陶,只有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才能实现。

因此,我认为,一堂充满了魅力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流动着朗朗书声的,教师对于课文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示范朗读,会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课文所描述的情感世界,置身其中,身临其境,与作者思想情感交融在一起,产生强烈的共鸣。

教师要在深入地解读课文的前提下,做好学生的诵读指导,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把握文章的关键环节,在诵读的过程中,更好地体味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之美。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对课文的反复诵读中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审美的体验,让心灵得到美的升华。

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使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审美能力。

二、把握课文思想情感,从中体味思想之美每一篇课文都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通过多种形式对作品的人物、描述情节的、字词的特点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引导学生借助语言传递的信息,感知形象和其中的思想,从审美的感受中,形成审美的意识,实现逐渐提升审美能力的目标。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就能使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

教学大纲提醒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能力,以及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精神为己任。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实现人格的完美和心灵的和谐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学科具有积淀丰厚的人文魅力,现代语文教学应该成为我们学生情趣盎然的精神家园,教材本身为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人生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五光十色的空间。

语文教学的美育不只是使学生获得愉悦感,完成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借鉴前人的美的经验、美的规律、美的表现方法,形成合乎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并进行情感陶冶,使学生形成美的心灵、美的人性,体会对人生无尽的感触与挥发,感受自然与人生的美好。

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提高学生对形象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文学是用形象化手段反映社会生活的语言艺术,人们总是凭借作者所描述的艺术形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把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显现在自己的脑海中,获得直觉的形象感知。

人们认识事物是从对事物的感知开始的,美也是通过人的视听感官进入人的心灵的。

帕克就曾经说过:“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

”因此,感受美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因此,教师应该用自己的美丽心灵去体验课文中的美,引导学生发现美的存在和美的风姿。

例如,《春》中的春花图:“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上万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这段描写中,“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形象地勾画出春天桃、李、杏争芳吐艳、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美丽图景,使人仿佛置身于春花烂漫之中,而一个“闹”字更把春花图这幅画面写活了,写动了。

如何从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如何从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如何从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爱美是人的天性,中学生也不例外。

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通过各种渠道,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追求美的方式。

语文教学本身就具有美育的功能,蕴藏着丰富的美育因素。

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作为审美主体进行审美活动,首先必须接触教材,发现课文中美的因素。

这种对课文中美的因素的直观把握能力,就是审美感受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首先要引起学生的审美注意。

审美注意的任务在于发现课文中的“审美点”。

比如:朱自清《背影》中对父亲背影的具体细致的刻画,把浓浓的亲子之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淡淡的哀愁,真挚感人,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其次是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

激发学生审美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设置悬念、摆出疑点、语言点拨、启发思索等,这些方法都能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抒情散文《春》这一课时,如果先让学生背诵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和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然后再启发谈话:“古人的这些事都是写春的,但他们只写了几种春景,我们今天学习的《春》写的景物可丰富啦,里面的春景值得我们细细欣赏。

”这样引入新课,虽没有什么惊人之语,但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

再次是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敏感。

对艺术的敏感是审美的关键。

锻炼语言的审美敏感性,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义,把握形象,在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中去感受美。

二、审美思维能力的培养美的欣赏和美德创造都离不开思维。

思维越活跃,思路越开阔,美的欣赏力就越高,美德创造力就越强。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多种思维训练以开拓思路,也是美的欣赏和创造的必要准备。

思维能力分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1.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美的认识过程主要是形象思维的过程。

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可分三步。

第一步: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揭示语言文字的内涵,使学生感受到具体的形象,直觉把握形象思维。

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美感,培养审美感受力已成为中小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皮杰亚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充满兴趣,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下面,我就初中语文课中“美育”,谈谈自己的研究体会: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成为美的化身。

爱美是人的天性,美的东西能陶冶人的性情,激发人的求知欲望。

教师自身必须注重课堂的艺术美,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美的熏陶,才能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

一、用活语言揭示艺术美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

著名的教育学家斯霞曾经指出:对于教师来说,他的语言恰似一面镜子。

通过它,可以看出教师思维的逻辑性,感情的丰富性,知识的广阔性,认识的深刻性,表达的艺术性以及反映问题的敏捷性。

教师在语言上缺乏美感,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

为了在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心,我们在每一课教学前都应该设计一个良好的导语。

比如上《木兰诗》这一课时,我们可以搜集古代的巾帼英雄的故事来导入新课,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也可以使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听起来特别地认真。

盖茨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的努力”。

这就要求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应当计量地尊重学生,赏识学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充分体会教师的语言美。

有位特级教师在上《吆喝》时,一个学生模仿路边的卖豆腐脑的吆喝声惟妙惟肖。

这位教师立即竖起大拇指表扬他:“这位同学模仿太像了,我都想卖完豆腐脑吃了!”这名同学听了,坐得更端正,举手也更积极了。

文章不是无情物,教师必须身临其境,进入角色,让学生受到美的感染。

因为文学作品中具体可感的形象是借助语言塑造出来的,教师必须调动自己的感情去激发感染学生,这是艺术的更高层次。

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意境、制造气氛、表情范读、看图描述等艺术手段,以情动情,使语文教学达到一个更完美的境界。

论中学语文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论中学语文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论中学语文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引言:中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中审美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通过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本文将围绕着中学语文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进行论述,并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指个体对于美的敏感度和判断力,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际意义。

1. 理论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助于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修养。

2. 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实践需求。

二、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探索性学习: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发现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剖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构思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和独立审美能力。

2. 多元化艺术体验:通过让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文学艺术作品,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和审美情趣,拓宽学生的审美领域。

3. 启发式教学:在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从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判断力。

4. 创造性思维训练:通过让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三、有效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语文教学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如文学作品的解读和分析,又要强调实践操作的能力培养,如文学创作和表演等,使学生能够获得理论知识的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2. 典型案例分析:通过对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深入解读和分析,向学生展示优秀作品中蕴含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论中学语文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论中学语文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论中学语文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审美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话题。

审美能力是指个体对美的感觉、认知、理解和鉴赏的能力,是人们独特的心理素质之一。

随着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学校对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本文从多个方面探讨中学语文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一、阅读能力对于审美能力的培养阅读作为增长见识、培养文化底蕴必不可少的一种活动,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关键作用。

阅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世界,而且还能够启迪学生的审美视野。

通过中学语文教学所引导的文本阅读,学生逐渐能够感受到语言的美感,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

同时,阅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联想能力和判断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字表现能力。

二、课文解读与审美观点的引导中学语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理解课本内容,更要让学生感受到课文的美感,从而培养学生对不同文本的审美能力。

通过以情境、人物、语言、技法等多方面创设美的形象,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文学的美,激发学生对于优美文学语言的独特感受和理解。

同时,教师与学生可以分享各自的感性体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达到拓展学生审美思想的目的。

三、诗词歌赋的学习与欣赏诗词歌赋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内容。

在学习和欣赏诗词歌赋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作品进行审美鉴赏,重点品味诗词的意境、形式和修辞手法等,深入了解文化背景和历史文化的积淀。

同时,分析诗词歌赋的内涵、形式等,可以使学生对语言的变化和文化的传承有更深入的体会,培养学生对诗词歌赋的独特鉴赏能力。

四、写作的实践与提高中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授予学生文学欣赏的知识,还需要以实践为基础,通过写作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生通过模仿和写作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够理解和领悟文学语言和意境,而且还能够在创作过程中自主发掘和体验审美感受,提高审美能力,为以后的文学作品欣赏和鉴赏奠定基础。

总之,中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论中学语文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论中学语文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论中学语文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是一门使学生从各个方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学科,其中之一就涉及到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审美能力是指个体对美的感知、欣赏和表达的能力,它不仅包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也包括对生活、自然、人物形象等方面的美的感知和评价。

下面将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作品展示等方面分析中学语文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内容方面,语文教学要注重开展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教材中应选择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和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学生接触到各种文学形式、文学题材和文学风格,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通过欣赏和品味这些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思想和艺术表达,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文学鉴赏、诗歌鉴赏等活动,让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

在教学方法方面,语文教学要注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讲座、阅读、欣赏和评价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感受和体验艺术的魅力。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朗读、讨论、演绎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文艺节目、戏剧、音乐会等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艺术的力量。

在学生作品展示方面,语文教学应鼓励学生通过写作、表演等形式展示自己的审美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生活、自然、人物形象等方面的美的感知和评价,展示自己的审美情趣。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作文比赛、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和表演,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详细的批评和指导,帮助他们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审美作品。

试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试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试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他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

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教学之中。

”可见,新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

《走进新课程》其中的一点就是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

由此可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意义在语文教学中,教育者可以通过各种美的方法,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和艺术的美的感受、理解和鉴赏能力。

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对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是为了单纯造就几个作家、诗人和艺术家,也不是为了单纯普及美学知识,而是为了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美育是以特殊方式完成对人的塑造,它需要人们像春风化雨般地让人不知不觉而又自觉自愿地去感受、体会、领悟,让受教育者置身于美的氛围,接受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生活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人生美见诸语言文字中,也存在于课文之中。

课文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无不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

这些文质兼美的课文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美育材料,作品中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不仅表现和讴歌了生活中的美,而且还凝聚作者的审美理想。

阅读这些作品就像徜徉在美的艺术世界。

把美育渗透到教学中去,就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正确的审美观点和一定的审美能力,陶冶灵性,激发他们创造美的能力。

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我主要谈一下五个方面1.努力创造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美需要情感为中介,教学需要情感为纽带,这种纽带应首先由教师抛向学生。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摘要:语文具有浓郁的人文特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则要求教师能够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全面加强对学生的思维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能够综合多方面的教学内容,从写作、阅读、文本教学等多个方面出发,全面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借助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结合语文实践教学活动,带领学生深入感受语文这一门学科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当中,带领学生感受自然美、社会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引言对于当代初中语文教学来说,需要不断的培养学生们的学习能力。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探究,也需要不断的基于审美能力进行提高和培养。

初中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在初中阶段是极为重要的,需要不断的利用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来进行模式以及策略的优化和提高,以保证学生们正常的学习和发展。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教育模式的改革,审美能力在语文学习,尤其是初中语文学习中占有极大成分,只有不断的进行语文学习中审美能力的提高,才可以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改革,促使学生们不断的进行改革,加强对于语文学习的敏感性,在语文学习方面也可以有很大的建设和拔高。

一、加强审美鉴赏教学的意义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求教师能够结合时代发展,全面加强素质教育。

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能够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以有效提高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审美鉴赏能力是审美能力的一种,具体是指在审美鉴赏活动中,能够对审美的对象进行有效的甄别,不断增强学生的美学知识,进而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全面加强素质教育。

相对于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来说,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能够有效突破审美实践和审美对象对学生的影响,帮助学生养成独特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品质,形成独特的个人修养。

在提高学生个体审美鉴赏能力的同时,能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相应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增强初中语文教学的效果二、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策略(一)加强改革,融入审美教育通过审美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初中语文: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初中语文: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初中语文: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 由此,我们可看出,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密不可分。

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这样,才能更好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一、在对比中体会形象美我们都知道,只有深入地理解课文,才能打好审美的基础,而对比又是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美与丑的强烈对比,不断在揣摩、理解中感受到美的形象。

如《故乡》这篇课文,鲁迅笔下的"知道无穷无尽的稀奇事"的少年闰土与"素不知道这一切"的少爷公子们的两种形象就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把握住少年闰土"知道海边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与少爷们"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脚的天空"进行比较,学生便会发现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而少爷们只不过一群孤陋寡闻、鼠目寸光的纨绔子弟。

通过强烈的形象对比,在学生的心目中,一个健康活泼、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的形象跃然纸上。

因此,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对人物之间的外表与内心、客观与主观、形象与本质进行相互比较,让他们在对比中认识美、体验美和评判美,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在诵读中体验情感美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诵读课文又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

我们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就是要使学生在语文文字的训练中,更好地获得学习语文能力,并且有机地使学生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吉林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教法之学生审
美能力的培养
中公吉林教育信息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 由此,我们可看出,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密不可分。

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这样,才能更好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一、在对比中体会形象美
我们都知道,只有深入地理解课文,才能打好审美的基础,而对比又是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美与丑的强烈对比,不断在揣摩、理解中感受到美的形象。

如《故乡》这篇课文,鲁迅笔下的"知道无穷无尽的稀奇事"的少年闰土与"素不知道这一切"的少爷公子们的两种形象就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把握住少年闰土"知道海边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与少爷们"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脚的天空"进行比较,学生便会发现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而少爷们只不过一群孤陋寡闻、鼠目寸光的纨绔子弟。

通过强烈的形象对比,在学生的心目中,一个健康活泼、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的形象跃然纸上。

因此,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对人物之间的外表与内心、客观与主观、形象与本质进行相互比较,让他们在对比中认识美、体验美和评判美,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在诵读中体验情感美
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诵读课文又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

我们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就是要使学生在语文文字的训练中,更好地获得学习语文能力,并且有机地使学生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

1、在读中感受自然美。

我国地大物博,要让学生在短时期内感受到这一点,唯有通过文字加上他们丰富的想象来实现。

如读"这种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直插云天,敢戏白云......相对相依,宛如‘热恋情人',亭亭玉立,好似‘窈窕淑女'......"时,只要教师加以适当的点拨,鼓励学生结合语言文字展开充分的想象,学生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幅天然美景。

进一步的朗读则会使学生感情得到升华,把自身融入其中,既可在书中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又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

2、在读中体会形象美。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体会文中的情感,并把作者在文中的情感表达出来,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只有通过朗读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3、在读中品味语言美。

课文用词精美、语境生动,学生通过朗读,把文中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让感官经过反复的审美实践品味语言美,逐步完善学生审美的感知力。

如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将漓江水的三种不同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而整齐的句式娓娓道来,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怎能不体味出美的韵味来呢?
4、在读中追求创造美。

我们教材中的许多文章,可让学生在朗读中根据文字描述进行语言表达,在朗读中由形象思维逐渐向象思维转化,而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达到创造美的境界。

因此,朗读成了培养学生创造美的桥梁,朗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创造美。

三、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
教师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个写景的句子,诗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邃的艺术意境。

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

这样,学生就可根据教师的点拨,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这首诗的诗情画意: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彩碟翩翩起舞,百花散发着芬芳,江面滚滚的波浪向东流去,一叶扁舟借着长江之水,一直漂到水天相接的地方,最后消失了......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之中,即使是不同程度的学生也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在推敲中欣赏语言美
在中学语文课文中,诗歌用字精练传神,散文句式优美多样,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1、推敲传神的词语。

一般地说,诗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词的传神,它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窜"字既显示了速度快,又显示来得突然;再如"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

这两个词既形象又贴切,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琢磨,从而体会出文章所表达的美感。

2、欣赏优美的句子。

散文在中学语文教材占有一定的比例,每一篇散文都是一个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素材,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式来表现。

有的句式对称,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参差,讲究段落美。

如《春》这一课,作者不仅用词十分传神,而且句式也非常讲究,把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特点描绘的淋漓尽致。

在教这类句子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使学生充分回味其优美意味,使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特点,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知识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