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教资笔试
1、下列关于文言文句式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何陋之有?”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应为“有何之陋?”B. “受之于人”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于人受之”C.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是判断句,以“也”字作为判断标志D. “忌不自信”是被动句,表示“忌”被别人不信任(答案:C)2、下列对古诗词中意象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杨柳”常象征离别与思念,如“杨柳青青江水平”B. “月亮”多寓含思乡之情,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C. “菊花”多代表高洁品质,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D. “鸿雁”常用来象征富贵吉祥,如“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答案:D)3、下列对古代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所作B. “唐宋八大家”中,唐代有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人C. 《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D. “五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答案:B)4、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加冠”指古代男子二十岁时的成人礼,也称“弱冠”B. “及笄”是古代女子十五岁时的成年礼,表示可以婚嫁C. “社稷”中“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后来成为国家的代称D. “谥号”是帝王、诸侯、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所给予的称号,一般由自己生前选定(答案:C)5、下列对文言文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会天大雨,道不通”(会:恰逢,正赶上)B.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第二次)C.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卑鄙,品德低下)D.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牺牲:指祭祀用的牛羊等牲畜)(答案:C)6、下列对古诗词名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了友情不受地域限制的豁达情怀B.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C.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的雄心壮志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借落花自喻,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答案:D)7、下列对古代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 《水浒传》中的林冲,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受高俅陷害而逼上梁山B.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机智勇敢,具有反抗精神,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形象C.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厌恶封建礼教,追求自由爱情,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D.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虽智勇双全,但多疑善变,是典型的奸雄形象,全书中无正面描写(答案:D)8、下列对古代文学流派或风格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唐诗”风格多样,既有李白的浪漫主义,也有杜甫的现实主义B. “宋词”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C.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关汉卿是元杂剧的代表作家之一D. “明清小说”以四大名著为代表,均属于现实主义文学,无浪漫主义色彩(答案:D)。
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真题及答案[单选题]1.教学李白《赠汪伦》时,教师联系其他送别诗句进行比较鉴赏,下列适合的是()。
A.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江南博哥)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古代诗歌的题材。
A项:诗句出自杜牧的《江南春》,描绘了江南的美好春景,和题干的“送别”无关。
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诗句出自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描写了江岸美丽的春色,和题干的“送别”无关。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诗句出自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根据标题的“送”和诗句中“帆”借代“船”这一意象,可判定是“送别诗”。
与题干相符,当选。
D项:诗句出自王之涣的《凉州词》,写出了戍边战士无法还乡的悲怨与豪情,是边塞诗,和题干的“送别”无关。
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单选题]2.教学杜甫《春望》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辨析“家书抵万金”中“抵”的意思,下列短语中的“抵”字,意思与之相同的是()。
A.一个抵两个B.收支相抵C.相互抵触D.抵挡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古代诗歌字词的含义。
题干中,“家书抵万金”的意思是: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抵”是“相当”的意思。
A项:“一个抵两个”中的“抵”是“代替、相当”的意思。
与题干相符,当选。
B项:“收支相抵”的“抵”是“抵消”的意思。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相互抵触”的“抵”是“彼此对立、排斥”的意思。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抵挡”的“抵”是“抵抗”的意思。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单选题]3.学习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时,教师准备推荐一篇小说,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下列作品适合的是()。
A.杨绛《老王》B.鲁迅《故乡》C.莫怀戚《散步》D.高尔基《海燕》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体裁。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报考科目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报考科目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报考科目包括以下内容:
1. 语言文字知识与应用:主要考查候选人对汉字、词语、句子、修辞手法等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主要考查候选人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鉴赏和分析能力。
3. 现代文阅读与鉴赏:主要考查候选人对现代文学作品的理解、鉴赏和分析能力。
4. 教材解读与教学设计:主要考查候选人对初中语文教材的解读和教学设计的能力。
5. 教学知识与能力:主要考查候选人的教学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
6. 教育教学活动与组织:主要考查候选人对教育教学活动和教学组织的能力。
7. 语文教育研究:主要考查候选人对语文教育研究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以上是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报考科目的一般内容,具体考试科目可能会根据地区和考试要求有所不同。
考生应该根据官方发布的招考信息,详细了解并准备相应科目的知识和能力。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考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考题及答案取得教师资格可在本级及以下等级学校和机构任教;中职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只能在中专、技校、职高或初级职业学校担任实习指导教师。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考题,希望大家喜欢!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考题1.一位教师在教授《鱼我所欲也》时,引导学生回忆儒家的“四书”,下列不是“四书”之一的一项是( )。
A.《大学》B.《中庸》C.《论语》D.《春秋》1.【答案】D。
解析:“四书”指的是《大学》《论语》《中庸》《孟子》,不包括《诗经》,《春秋》是“四经”之一。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 )。
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A.①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2.【答案】D。
解析:课标指出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
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故本题选D。
3.刘老师讲完引号的知识点后,打算出一些题让学生练习,下列句子中引号使用正确的是( )。
A.以前可能因为年纪小,不懂得珍惜时间,现在我才真正体会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这句话的含义。
B.胡屠户心里懊恼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
”C.班主任走进教室,严肃地说:“班里发生这样的事情是什么原因呢,同学们?”D.在语文教学的问题上,叶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标点符号中引号的运用。
A项引号中的句号应该删去;B项考查的是两个引号的连用,应该把文曲星处的双引号换成单引号;D项句号应该放在右引号的外面。
4.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总结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用法,下列不合适的是( )。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B.策勋十二卷C.同行十二年D.烈士暮年,壮心不已4.【答案】D。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真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教学XXX《行路难》,教师安排学生整理能够表现雄心壮志的古代诗词。
下列作品符合要求的是( )XXX.XXX《观沧海》B.XXX《山坡羊·潼关怀古》C.杜牧《泊秦准》D.XXX《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答案】A。
2.教学《中国石拱桥》教师围绕“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这一主题,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下列作品适合的是( )。
XXX.XXX《昆明的雨》B.XXX《紫藤萝瀑布》C.XXX《苏州园林》D.XXX《最苦与最乐》【答案】C。
3.教学文言文复课,教师举例说明一些字词的使动用法,下列例句适合的是( )。
XXX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XXX《三峡》)B.从流飘荡,任意工具。
(XXX《与朱思元书》)C.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XXX《小石潭记》)【答案】CD.XXX十二转,赏赐千百强。
(北朝民歌《木兰诗》)4.讲授XXX《记承天寺夜游》教师尝试引导学生把握本课研究重点,不恰当的是( )。
XXX.领悟作者人生态度B.研究本文托物启志的写法C.感受课文大意,积累文言词汇D.品味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乐【答案】B5.学生对“借代”不熟悉,教师用古诗例句来讲解,恰当的是( )。
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XXX《春望》)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XXX《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XXX《钱塘湖春游》)D.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XXX《江城子·密州出猎》)【答案】D6.浏览综合性研究“有朋自远方来”的活动目标,按照请求答题。
活动目标(1)利用图书馆或互联网搜集有关交友之道的名言,并识记其中10则。
(2)了解活动方案的要素,初步学会活动设计方案(3)学会大方礼貌、清楚明白地发出“邀请”(4)写一篇自我引见,并大方、模糊地向同学报告(5)聆听他人的发言,能听懂他人发言的意思对该活动目标设计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设置研究情境,接洽生活实践,力图拓宽学生的研究空间B.体现出了语文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C.活动设计的可操作性较强,能够有效地提高语文研究效率D.在设定的五项目标中,对于掌握知识的要求显得尤为突出【答案】D二、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7题20分,第8题8分,第9题12分,共40分)7.案例:阅读教师讲授八年级课文《最后一次演讲》的两个环节,完成第7题。
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试讲面试真题(初中语文)
试讲要求:1、结合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有节奏的朗读全文;2、积累文言词汇;3、理解屠户的心理变化,懂得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要勇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答辩题目:1、你认为文中的屠户是个怎样的人,是从哪里感受到的?2、请你简单介绍一下《聊斋志异》。
试讲要求:1、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朗读课文,掌握诗歌主要内容;2、揣摩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感受黄河的形象与魅力;3、合理设计教学过程。
答辩题目:1、你怎样让学生学习用批注的方法精读课文?2、你认为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你又是怎么突破的?试讲要求:1、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结构;2、把握细节,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文中语句的深刻含义;答辩题目:1、谈谈你对本文题目的理解和看法。
2、你怎样理解文中刻画人物的幽默笔调。
基本要求:(1)朗读课文,读音、停顿准确;(2)翻译准确,突出重点字词;(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4)试讲时间10分钟左右。
答辩题目:1.简单地说一说议论文的常见论证方法。
2.如何进行文言文教学设计?3.本节课布置作业的依据是什么?基本要求:(1)试讲约10分钟;(2)体会藤野先生的品质;(3)教学过程中设置适当的小组活动;(4)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答辩题目:1.请你简要介绍一篇曾学过的鲁迅先生的其他散文作品。
2.如何引导学生阅读文学经典?3.结合对《藤野先生》这篇文章的理解,谈谈如何设计教学内容。
基本要求:(1)试讲约10分钟;(2)了解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3)引导学生体会本篇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学以致用;(4)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答辩题目:1.常见说明方法有哪些?选择其中一个简单介绍。
2.谈一谈多媒体如何在语文课堂上运用?3.结合本节课课型特点说一下,你是如何设计教学的?内容:学生已经学习完《唐雎不辱使命》,请指导学生完成练习题:下列文言虚词(也、哉、乎、矣)表示什么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什么字?(1)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语文》真题+参考答案解析
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语文》真题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45分)1.学习《登幽州台歌》时,教师带领学生整理其他登高诗,下列适合的是()。
A.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C.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2.在“阅读经典,了解党史”读书节读书活动中,教师推荐一本著作让学生选择,下列著作不适合的是()。
A.钱钟书《围城》B.罗广斌、杨益言《红岩》C.王树增《长征》D.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3.学习《大道之行也》,老师在讲解“选贤与能”的主张时,为学生介绍教材相类似主张的相关文章,下列适合的是()。
A诸葛亮《出师表》B.欧阳修《醉翁亭记》C.周敦颐《爱莲说》D.司马迁《陈涉世家》4.教师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单元重组,有学生重组了“家人亲情”主题单元,下列不适合选入本单元的作品是()。
A.朱自清《背影》B.史铁生《秋天的怀念》C.泰戈尔《金色花》D.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5.学习《活板》时,教师带领学生整理了“为”字的用法,其中与“其印为余群从所得”中“为字意义相同的是()。
A.念无与为乐者。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B.不足为外人道也。
(陶渊明《桃花源记》)C.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司马迁《史记》)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魏学洢《核舟记》)6.学习“活动探究”教学单元,教师根据本单元特点和学情设计活动,下列选项不适合的是()。
A.活动任务设置应当针对学生具体情况,通盘考虑。
B.“学习鉴赏”重在涵泳品味,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
C.“诗歌朗诵”要先学习朗诵技巧,再感受诗歌情感。
D.“尝试创作”为学生搭建创作平台,展示学习成果。
7.教研组针对作业和考试开展研讨,老师们发表了一些看法,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语文知识的概念有必要作为作业和考试的一部分。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考试科目
选择题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必读名著?
A. 《西游记》
B. 《水浒传》
C. 《骆驼祥子》
D. 《悲惨世界》(正确答案)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以下哪个单元主题主要聚焦于古诗词鉴赏?
A. 人生感悟
B. 自然科学探索
C. 唐诗宋词赏析(正确答案)
D. 现代文学阅读
下列哪个修辞手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常被用来分析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 比喻(正确答案)
B. 拟人
C. 夸张
D. 排比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多少首古诗词背诵?
A. 50首
B. 80首(正确答案)
C. 100首
D. 120首
下列哪位作家不是初中语文教材中常见的现代文学作者?
A. 朱自清
B. 鲁迅
C. 老舍
D. 巴金(正确答案)
在讲解《背影》一课时,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的是?
A. 文章的幽默风格
B. 父子深情的表达(正确答案)
C. 旅行见闻的记述
D. 社会批判意识
下列哪项不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
A. 提高阅读速度
B. 增强理解力
C. 培养审美情趣
D. 精通语法知识(正确答案)
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教师首先需要做的是?
A. 逐字逐句翻译
B. 讲解文化背景(正确答案)
C. 分析人物形象
D. 总结中心思想
下列哪部作品是初中语文教材中关于抗日战争题材的选文?
A. 《荷塘月色》
B. 《芦花荡》(正确答案)
C. 《春》
D. 《背影》。
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试题(附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本卷共分为 2 大题 21 小题,作答时间为 120 分钟,总分 150 分,90 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1.教师告诉学生,古代文人墨客寄情山水,通过作品表现豁达的心境,建议学生搜集这类作品阅读。
下列不适合的是()。
A.柳宗元《小石潭记》B.苏轼《记承天寺夜游》C.欧阳修《醉翁亭记》D.陶弘景《答谢中书书》【答案】A【解析】《小石潭记》描写的幽冷凄苦的景色反衬出了作者被贬谪后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记承天寺夜游》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的生动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虽感慨身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胸怀。
《醉翁亭记》通过描写醉翁亭的自然景色和太守宴游的场面,表达了作者被贬谪后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
《答谢中书书》通过描写山川的自然之美、勃勃生机,传达出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2.在古代诗歌复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含有“菊花”意象的诗句,下列适合的是()。
A.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B.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C.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D.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答案】B【解析】A 项,出自陆游的《卜算子·咏梅》;B 项,出自李清照的《醉花阴》;C 项,出自贺铸的《芳心苦·杨柳回塘》;D 项,出自林逋的《山园小梅二首》。
A、D 两项均为含有梅花意象的诗句,C 项为含有荷花意象的诗句,B项为含有菊花意象的诗句。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后,准备向学生推荐一部科幻小说,下面作品适合的是()。
A.刘慈欣《三体》B.叶圣陶《稻草人》C.大仲马《三个火枪手》D.丹尼尔·笛福《鲁滨孙漂流记》【答案】A【解析】A 项,《三体》是刘慈欣创作的长篇系列科幻小说,由《三体》、《三体Ⅱ·黑暗森林》、《三体Ⅲ·死神永生》组成;B 项,叶圣陶的《稻草人》为童话集;C 项,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为浪漫主义小说,非科幻小说;D 项,丹尼尔·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是长篇历险小说。
2023教资上半年中学笔试科目三初中语文
2023教资上半年中学笔试科目三初中语文【教资上半年中学笔试科目三简介】教资上半年中学笔试科目三,全名为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三,主要测试考生具备的中小学教师职业素养、教育理论知识、学科知识及教育教学能力。
其中,初中语文科目三着重考察考生对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理解和把握,以及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中语文考试内容概述】初中语文科目三考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初中语文课程理念与目标:考察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以及对课程目标的设定和实施。
2.初中语文教学方法与策略:考察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以及教学策略的制定和调整。
3.初中语文教材分析与使用:考察对教材内容、结构、特点的分析,以及对教材的合理使用。
4.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与管理:考察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以及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和管理。
5.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应用:考察与初中语文学科相关的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以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6.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评价:考察对教育教学评价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对评价结果的分析与反馈。
【考试重点与备考策略】1.重视课程理念与目标:深入了解新课程理念,明确初中语文课程目标,掌握目标导向的教学方法。
2.研究教学方法与策略:掌握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和适用场景,结合实际灵活运用。
3.分析教材内容:熟练掌握教材分析的方法,深入了解教材的结构和特点,提高教材使用效果。
4.优化教学过程:关注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注重师生互动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5.充实学科知识:系统学习初中语文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学科素养,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6.掌握评价方法:了解教育教学评价的类型和实施方法,提高评价效果。
【实用建议与注意事项】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确保各科目平衡发展。
2.多做真题,了解考试趋势,提高应试能力。
3.参加模拟考试,检验学习成果,发现并弥补知识盲点。
4.注重教学实践,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5.保持良好的心态,调整好作息,确保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教资 科目三 初中语文 攻略
教资科目三初中语文攻略教师资格考试是很多教育工作者的必经之路,其中初中语文是教资考试科目之一。
初中语文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此,考取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书,对于从事初中语文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也是必须的。
那么,怎样才能顺利通过初中语文教资考试呢?下面为大家提供一些攻略。
一、理清考试内容了解考试内容是考取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书的基础。
初中语文教育教师资格证考试要求考生熟练掌握《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和《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能力测试大纲》,并掌握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基本原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评价等。
了解这些内容对于考试取得好成绩是至关重要的。
二、大力背诵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知识点较多,因此需要考生们花费心力进行大量背诵。
这里建议考生们从语文常识、古代文化常识、古诗文常识、现代文化常识等四个方面进行分类背诵。
比如说,了解语文中的词语、熟记语文中的典故和故事、背诵一些古代名篇、熟记现代文化中的名人事迹等等。
通过大力背诵,可以事半功倍地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
三、熟悉考试形式考生们在备考期间,要多了解、熟悉初中语文教育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形式,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考试形式主要包括笔试、面试、教学设计三个环节,考生们可以参考历年的真题,了解其题型类型,有的放矢地进行练习。
同时可以练习下课堂设计、答辩能力等方面,增加自信心。
四、注重阅读语文教育是一种很严谨的学科,因此,考试难度较大,需要考生们注重阅读。
首先要具备快速阅读中文的能力。
考生们可以利用时间紧、题目多的特点,训练自己快速阅读中文题目的能力。
其次要注重平时阅读的积累。
平时要多读中学生八年级及以上的高中语文教材,多读考试大纲中涉及的核心内容以及新闻、课程纲要等相关资料。
这些积累,可以让考生们丰富语言表达能力,提升解题思维能力,更好地备考初中语文教学资格证考试。
综上,考取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书需要考生具备良好的知识储备、考试技巧和考试心理等方面的素质。
中学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面试试讲教案
中学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面试试讲教案一、教案基本信息1. 学科:初中语文2. 课题:《背影》3. 课时:1课时4. 教学目标:a.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b.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表现手法。
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父爱的伟大,培养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 难点:课文中的表现手法和作者情感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父爱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父爱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知父爱。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表现手法,如动作、语言、神态等。
4. 讲解与展示: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5. 情感体验: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父爱故事,感受父爱的伟大。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孝敬父母的价值观。
四、作业布置1.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给父母写一封感谢信,表达自己的孝心。
2. 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父爱的文章或书籍,拓展视野。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父爱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让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表现手法,提高语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孝敬父母意识。
通过作业布置,让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巩固学习效果。
六、教案基本信息1. 学科:初中语文2. 课题:《春》3. 课时:1课时4. 教学目标:a.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描绘出春天的美景。
b.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
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 难点: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和作者情感的把握。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一、教案基本信息1. 科目:初中语文2. 课题:《背影》3. 课时:1课时4. 教学目标:a.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背影》;b.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分析课文中的情感表达;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子深情,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课文《背影》的理解与背诵;2.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情感表达,体会父子深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a. 图片导入:展示朱自清先生的照片,引导学生了解作者;b. 简介作者:朱自清,著名文学家、教育家,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等;c. 提问:同学们听说过“背影”这个词吗?它代表了什么含义?2. 自主学习:a. 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背影》,理解课文大意;b. 让学生标注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并与同桌交流;c. 教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指导学生理解课文。
3. 合作探讨:a.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情感表达;b.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c. 引导学生体会父子深情,分享自己的感悟。
4. 情感拓展:a.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父母的感恩之情;b. 教师分享自己的感悟,引导学生珍惜亲情;c. 布置作业:以“我的父母”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四、课后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总结成功与不足之处;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背影》的理解与背诵情况;2. 学生对课文情感表达的分析与体会;3. 学生对父母亲情的认识与感悟。
六、教案基本信息1. 科目:初中语文2. 课题:《春》3. 课时:1课时4. 教学目标:a.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春》;b.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课文《春》的理解与背诵;2.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体会春天的美好。
202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语文》题
202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语文》题一、单项选择。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45分)1古诗词复习课上,教师带领学生整理含有“水”意象且能表达“感伤无奈”情感的诗词,下列适合的是()。
A、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白居易《白云泉》)B、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C、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2教学《紫藤萝瀑布》,教师围绕“在山川溪泉中听见回荡的心声,在花草树木间发现人生的影子”主题,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下列作品适合的是()。
A、贾平凹《一棵小桃树》B、刘湛秋《雨的四季》C、梁启超《最苦与最乐》D、叶圣陶《苏州园林》3教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师安排学生整理“送别”主题的诗词,下列作品不合适的是()。
A、李白《渡荆门送别》B、李贺《雁门太守行》C、王观《卜算子·水是眼波横》D、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4指导阅读《朝花夕拾》后,教师拟结合其他散文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阅读散文集的基本方法,下列适合的是()。
A、柳青《创业史》B、法布尔《昆虫记》C、沈从文《湘行散记》D、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5学习《岳阳楼记》,教师讲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指出这两句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又找出一个例子让学生加以体会,下列适合的是()。
A、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C、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D、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6教学《送东阳马生序》时,教师要求学生举出一个与“余因得遍观群书”中“因”的意义用法相同的句子,下列适合的是()。
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B、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C、未若柳絮因风起D、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7.8.9.10.11.12.13.14.15暂缺二、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板书设计
5
《水调歌头》
一、真题回顾
1.题目:《水调歌头》
2.内容: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望岳》.............................................................................................................................................8
《苏州园林》...................................................................................................................................12
明确:关心儿子旅途是否平安,要等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
4
(3)进去吧,里边没人。
明确:父亲走了几步就回头,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他又想到儿子带的行李一刻也不能
疏忽,叫儿子小心,什么都为儿子着想。
2.看完父亲说的话,大家能够感受到本文的语言特色是什么样的?
明确:朴实简洁。语言朴实,情感也朴实;语言虽简洁,但情感却很深厚。
影。
(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来朗读这一段。
2.父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质朴、爱子(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微胖)
3.父亲是如何给儿子买橘子的?找出描写父亲动作的词语,并说说体现了什么?
明确:蹒跚、走、探身、穿、爬。两手攀着、两脚上缩、向左微倾。(说明父亲年纪大
了,步履维艰,行动不便,但依然坚持要为儿子买橘子,体现了浓浓的爱子之情)
联想和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健康、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词人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及旷达胸襟,训练学生诵读能力,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
样子来安慰儿子买来橘子,父亲觉得尽到了照顾儿子的责任,感到了极大的欣慰和满足。
6.本段写了两次父亲的背影,分别是在“月台买橘”和“父子分手”之时,望着父亲的
背影,儿子的感受是什么?
明确:两次流泪。感动、心酸、懊悔、难舍夹杂的情感。
7.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出父子之间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父爱子,子爱父,浓浓的亲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深切父爱,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朴实简洁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温故导入,进入课堂
3
回顾上节课所学,直接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主要解决了生字词,了解了文章的大致内容及主要脉络。文章用父亲的“四
次背影”将内容串联起来,今天我们就来仔细的学习本文的重中之重——第二次和第三次背
3.总结今天所学,我们来看看作者是如何将父亲形象塑造的如此生动呢?
明确: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四)拓展延伸
父爱是伟大的,都说父爱如山,你和父亲之间有没有让你感动的事,说出来跟大家分享
一下。
(五)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课堂所学,教师做相应的补充。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积累你认为好的句子或段落。
2.关于亲情,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那不妨写一下吧。
《雪》...............................................................................................................................................14
《背影》
4.父亲回来后,“一股脑儿”的将橘子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什么是“一股脑儿”?你能
表演一下吗?这体现了什么?
明确:体现了父亲的爱子情深,所有的好的都给自己的孩子。
5.父亲将橘子给了儿子后,心情怎样?他当时的境地是真的很轻松吗?
明确:很轻松似的。通过上面的内容我们知道,当时父亲祸不单行,家境惨淡,这段时
间父亲的心情并不轻松,加上身体又不好,而为了消除儿子心中的不安,便故意装出轻松的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基本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意;
(2)学习文章中作者运用想像的写作手法;
(3)合理的板书设计。
二、真题解析
【课题】《水调歌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苏轼及其文学风格及词的相关常识,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
生感触。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反复朗诵,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感悟词的意境,培养学生的
一、真题回顾
1.题目:《背影》
2.内容:
背影(节选)
朱自清
3.基本要求: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带领学生仔细揣摩文中作者对父亲背影的描写。
(3)在10分钟之内完成试讲。
(4)有适当的板书。
二、真题解析
【课题】《背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背影的线索作用。
2.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朴实简介的语言。
《背影》.............................................................................................................................................2
《水调歌头》.....................................................................................................................................5
(三)研读课文,品味语言
1.文中父亲的话不多,但句句都包含着真情,我们一起来体会品味。
(1)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明确:在父亲眼中,儿子永远都是孩子。父亲怕儿子车上口渴,不顾自己年老体弱,亲
自去为儿子买橘子,同时还担心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父亲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
(2)我走了,到那边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