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剧发展与网络传媒相结合的探讨
当前吉剧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浅析
演出市场是吉剧发展的重要平台,但当前演出市场监管不力,存 在诸多乱象,如票价虚高、假唱等,严重影响了吉剧的声誉和形 象。
社会各界参与度低,缺乏合力推动
企业参与度低
企业在吉剧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当前企业参与度低,缺乏 与吉剧相关的产业合作和品牌推广。
社会组织支持有限
社会组织在吉剧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当前社会组织对吉 剧的支持有限,未能形成有效的合力推动。
01
吉剧在线上平台的推广和宣传相对较少,未能充分利用互联网
的优势扩大影响力。
线下活动缺乏创新
02
吉剧在线下活动中较少尝试新的形式和内容,导致观众对活动
的期待值不高。
缺乏线上线下互动体验
03
吉剧未能将线上线下相结合,为观众提供全方位的互动体验,
影响了观众的参与度和忠诚度。
04
舞台技术与设备更新
舞台设备陈旧,影响表演效前吉剧在国际合作方面的项 目较少,缺乏与其他国家和地 区戏曲艺术形式的交流与合作 。
02
这使得吉剧在发展过程中难以 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的 先进经验和优秀元素,限制了 其创新和发展的空间。
03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吉剧可以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戏曲艺术 形式进行互动和交流,共同推 动世界戏曲艺术的繁荣发展。
财政拨款有限
政府对吉剧的财政拨款有限,无法满足其长期发 展需求。
筹资渠道单一
吉剧发展主要依赖政府拨款,缺乏多元化的筹资 渠道。
资金分配不均
在资金分配上,不同地区、不同院团之间存在较 大差异,导致一些地区和院团发展困难。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保护力度不够
版权保护不足
吉剧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其版权保护问题尤为重要。然而, 当前相关法律法规在版权保护方面存在不足,影响了吉剧创作者 的积极性和权益。
浅析新媒体时代地方戏曲媒介传播发展模式
浅析新媒体时代地方戏曲媒介传播发展模式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地方戏曲的媒介传播发展模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传统的地方戏曲形式在新媒体的改造下,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推广,同时也孕育出了新的媒介形式。
新媒体时代加强了地方戏曲的传统媒介形式。
地方戏曲在传统的媒介形式中,主要通过舞台演出来传播。
但现在,在互联网的推动下,舞台演出可以进行网络直播,使得观众无需亲临现场就能欣赏到精彩的戏曲演出。
还可以通过CD、DVD等传统的音像制品进行传播,这些媒介形式使得地方戏曲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并且能够记录下来,方便后人的学习和研究。
新媒体时代推动了地方戏曲的网络传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网络成为了主要的信息传播方式。
地方戏曲也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的推广,戏曲的知名度得到了提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和喜欢戏曲。
互联网也为地方戏曲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可以将戏曲演出视频上传到各大视频网站,让更多的人欣赏到优秀的戏曲演出。
新媒体时代催生了地方戏曲的数字化传播。
数字化是新媒体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地方戏曲也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传播。
可以将地方戏曲的音乐、唱词、表演等元素进行数字化处理,制作成电子书、移动应用等形式,方便观众进行学习和欣赏。
数字化还可以将戏曲演出转化为虚拟现实的形式,通过虚拟现实设备,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戏曲的魅力。
新媒体时代还使得地方戏曲的传播更加多元化。
传统的地方戏曲只能通过舞台演出进行传播,受到时间、地点等限制,但在新媒体时代,地方戏曲的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
除了舞台演出之外,还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进行传播,同时还可以通过各种新兴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
这些媒体平台的出现为地方戏曲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使得更多的人可以接触到地方戏曲,增加了地方戏曲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
浅析新媒体时代地方戏曲媒介的传播发展模式
浅析新媒体时代地方戏曲媒介的传播发展模式地方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表演形式。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地方戏曲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将从传播途径、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三个方面来浅析新媒体时代地方戏曲媒介的传播发展模式。
新媒体时代地方戏曲的传播途径更加多样化,主要包括网络传媒、社交媒体和移动端媒体。
网络传媒如视频网站、直播平台等成为了地方戏曲的主要传播渠道。
通过网络传媒,地方戏曲可以进行全国范围的传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抖音等也成为了地方戏曲传播的重要工具,通过用户自发的转发和分享,可以快速扩散地方戏曲的知名度。
移动端媒体如手机APP,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地方戏曲表演,进一步提高了地方戏曲的传播效果。
新媒体时代地方戏曲的传播方式日益多元化。
传统的舞台演出依然是地方戏曲的一种传播方式,但受限于地域和场地,无法覆盖到更多的观众。
而通过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地方戏曲可以通过视频、直播等形式传播给更多的观众。
地方戏曲还可以通过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如音乐、舞蹈等,创新地发展并吸引更多的受众。
新媒体时代地方戏曲的传播效果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地方戏曲通过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可以更好地与观众进行互动和沟通。
观众可以通过评论、点赞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喜好,而戏曲团体则可以根据观众反馈及时调整演出内容和形式。
地方戏曲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剧本创作、演员培训和舞台设计等,为地方戏曲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新媒体时代为地方戏曲的传播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通过多样化的传播途径和方式,地方戏曲可以更好地达到全国范围的传播,吸引更多的观众。
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也使地方戏曲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和紧密。
新媒体时代也带来了一些挑战,例如传统艺术与新媒体的融合需要更多的创新和实践,传播过程中的版权保护和内容监管也需要更加完善。
只有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同时解决相应的问题,地方戏曲才能在新媒体时代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和发展。
浅析吉剧的发展现状与未来方向
走 吉剧 特 色 的道 路 在 吉 剧 创 建 之 初 , 吉 林 省 委就 提 出 了 “ 不离基地 , 采 撷 众 华, 融合 提炼 , 自成 一 家 ” 的十 六字 方 针 , 明确 要 把 吉剧 建 设成 富 有地 域 特色 的地方 剧 种 ,这 就 说 明面 向大 众 、面 向农 民是 吉剧 不 可动 摇 的定 位 和追 求 。虽 然 观众 已更新 换代 ,吉剧 对 观众 的 引 导并 没有 跟 得 上 多元 文化 的冲 击 。在 这个 文化 大 转 型 的时 刻 ,吉 剧 要 发 展 , 就要坚 守住其 独特个 性 ,经 得住外 来 的种 种诱惑 。 在 吉剧 创 立之 初 ,其 母 体二 人 转颇 为 观 众喜 爱 ,而 且二 人转 的分 支拉 场戏 已经 出现 向地 方剧 种过 渡 的趋势 , 当时 吉剧 《 桃 李梅 》 正是 吸 取 了 二人 转 的独 有特 色 , 才
军 突起 ,挤 压 了戏 剧 生存 的空 间 ;而政 府 又 缺少 对 本 土
题 最 受追 捧 ,什 么话 题 最 惹人 注 意 …… 作 为文 化 艺 术工 作 者这 是我 们不 得不 研 究 的 问题 。我 们 以吉剧 《 桃 李梅 》 为例 ,它 讲 述 了袁 家 三姐 妹 与 官霸 斗 智 斗 勇,最 后 既 惩 治 了贪 官又 成 全 了各 自美满 婚 姻 的喜 剧 故 事。 首先 贪 官 人人 恨之 ,《 桃 李梅 》借 古讽 今给 后 人 以一定 的 启示 ,同 时它 又是 皆大欢喜 的 爱情 喜剧 ,正符 合 中 国观众 的 口味 , 轻松 愉 快 ,这 样 的故 事 深 受观 众 喜 爱。 然 而观 众 口味 转 变 快 , 同时 近 些 年 来 吉 剧 剧 目却 又 更 新 慢 ,观 众 流 失 , 影 响力缩 小 ,吉 剧编剧 者们 身负重 任 。 在 迎合 观 众 口味 的 同时 ,我们 不得 不 符合 市 场 运营 规 律— — 被动 接 受 演 出任 务 向 主动 推 销演 出转 化 。经过 新 一 次文 化 体 制改 革 后 ,我们 发现 现在 剧 团 演 出 自主权 力大 了,活 动 空 间可 以 大大 拓 宽 。国营 经 济 与 个体 经 济 在推 销营 销能 力上 大相 径庭 。过 去剧 团经 费由政 府全 包 , 日子 虽然 清 贫 ,但 “ 背 靠 大 树 好 乘凉 ” ; 如 今 ,经 济 大 潮卷 起 ,各 个 文 艺 团体 岌 岌 可 危 ,却 又有 打 造 文化 “ 软 实 力 ” 的硬任 务加 身 ,我 们 不 能再 只靠 国家 哺养 ,要增 强 自立 意识 。经 济 问题学 问很 大 ,文人 理 财也 很有 难度 , 但 并 不是 没 有 天赋 。吉 剧 在全 省是 很有 影 响 力 的艺 术 团 体 了,我 们 打 开思 路 ,舞 台 会 很大 。创 意 无 限 ,空 间 无
三网融合趋势下吉林省电视媒体传播形式研究
电 视 一 直 是 广 告 最 主 要 的 传 播 媒 体 之
,
其 广 告传 播 的影 响 力 是 巨大 的 , 众 多 在
话 , 手 机 上 看 电视 剧 , 据 需 要 选 择 网络 吉 林省 内的 影 响 力最 强 。 在 根 目前 , 吉林 电视 台 媒 体 竞 争 的 今 天 , 电视 仍 然 是 广 告 第 一 媒 开 但 电视 媒体 的传 播 也 出 和终端 , 只要 一 条 线 或 无 线 接 入 即 完 成 通 也 受 到 三 网 融 合 趋 势 的 影 响 , 办 吉 视 移 介 载 体 。 是 近 几 年 , 特 信、 电视 、 网等 。 时 , 网融 合 可 以进 一 动 频 道 , 媒 介 产 品 不 但 从 传 播 内 容 上 增 现 了诸 多 问 题 , 别是 当 电 视 媒 体 与其 它 上 同 三 使 同 步提高和净化 网络环境 , 高 媒体传播 内 提 加 新 鲜 感 , 传播 形 式 上 也 进 行 更 新 , 大 媒 体 进 行 组 合 传 播 广 告 信 息 的 时 候 , 一 从 扩
8 2
中国科教创新 导刊
C ia E u a in I o a in H r l h d c t n v t e ad n o n o
目前 的 三 网 融 合 的 实 施 过 程 中 , 电 做 到 了 即 时 信 息 发 布 , 时 信 息 交 流 。 广 即 2 广播 ” 向 “ 窄播 ”与 “ 点播 ” 和 电信 都 根 据 自己的 利 益 点 和 实 际 情 况提 3. 由传统 “ 成 媒 介 融 合 的 困难 。 于拥 有 的 条件 不 同 、 由
2 0 年 国家发 改 委制 定 《 于2 0 年 深 响 力就 不 如 吉林 卫视 , 了增 加 媒 体价 值 , 09 关 09 为
浅析新媒体时代地方戏曲媒介传播发展模式
浅析新媒体时代地方戏曲媒介传播发展模式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地方戏曲在传播方面也开始慢慢迈入新的一步。
新媒
体时代地方戏曲媒介传播发展模式逐渐形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直播
网络直播成为了地方戏曲传播的一种新方式。
通过网络平台直接向观众展示地方戏曲
的表演过程,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触地方戏曲。
同时,网络直播也使得地方戏曲产业链更
加完善,为演员、制作人等行业从业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地方戏曲更容易被观众接触到。
许多地方戏曲演出都会在移动
互联网平台上发布演出信息,并提供在线购票服务。
这不仅方便了观众,也促进了地方戏
曲的传播。
三、短视频平台
短视频平台成为了地方戏曲传播中的一种新渠道。
许多地方戏曲表演都可以转化为较
短的视频,通过短视频平台进行传播。
这种方式可以更加精准地传达地方戏曲的特点和精髓,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
四、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对于地方戏曲的传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地方戏曲相关的社交媒体账号或
社群可以通过信息传播和互动交流的方式,增加观众对于地方戏曲的了解和兴趣。
同时,
社交媒体上的口碑效应也会直接影响地方戏曲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总之,新媒体时代地方戏曲媒介传播发展模式以多渠道、多平台、多元化为主要特点,这不仅拓展了地方戏曲的传播范围和受众群体,也为地方戏曲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
可能。
传统电视节目创作与新媒体的融合
传统电视节目创作与新媒体的融合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电视节目创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电视节目创作与新媒体的融合已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这一融合既提升了传统电视节目创作的创新力和互动性,也拓展了传统电视节目的传播渠道和受众群体。
本文将从融合的意义、方式和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融合的意义1. 创新节目形式、提升节目质量传统电视节目创作与新媒体的融合可以带来新的创意和形式。
通过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拓展节目的表现形式,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可以为传统电视节目注入新的元素,提升节目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新媒体平台也可以为传统电视节目提供更多的资源和素材,如UGC(用户生成内容)等,丰富节目内容,提升节目质量。
2. 拓展传播渠道,增加受众群体新媒体平台的发展使得传统电视节目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传播,如互联网、移动平台等,使得传统电视节目的传播范围得到了拓展。
新媒体平台也能吸引更多的年轻受众,扩大传统电视节目的受众群体,提升节目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3. 实现精准营销,提升商业价值传统电视节目与新媒体的融合也为节目的商业运营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新媒体平台可以实现对受众的精准营销,为广告主提供更多的投放选择和定制化广告服务。
这不仅能够提升节目的商业价值,也可以为传统电视节目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
二、融合的方式1. 创新内容制作模式传统电视节目制作可以结合新媒体的特点,重新调整内容制作的流程和方式。
可以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形式与观众进行互动,增加观众参与感和黏性;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的数据分析能力,深入了解受众需求,针对性制作内容;还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为传统电视节目增加特效和互动元素。
2. 多平台联动传播传统电视节目创作与新媒体的融合需要将传统电视节目与新媒体平台进行有机的联动。
在节目制作过程中,需要兼顾各种平台的特点和需求,为不同平台做出相应的内容定制和优化,使得节目可以在多个平台上得到有效传播。
同时还可以通过各种新媒体渠道对节目进行推广和营销,提升节目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
浅析新媒体时代地方戏曲媒介的传播发展模式
浅析新媒体时代地方戏曲媒介的传播发展模式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地方戏曲媒介的传播发展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在以前的传统媒体时代,地方戏曲通常通过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进行传播,而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新媒体时代的地方戏曲传播发展模式呈现出了多样化、立体化的特点。
新媒体时代的地方戏曲传播发展模式以互联网为主。
互联网的普及和高速发展为地方戏曲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各种戏曲门类的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使得观众在任何时间、地点都能够方便地了解和欣赏地方戏曲。
通过互联网平台,观众可以观看直播、在线观看戏曲视频、参与线上直播等活动,以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
新媒体时代的地方戏曲传播发展模式强调互动性和参与性。
在以前的传统媒体时代,观众只能被动接受地方戏曲的信息,而在新媒体时代,观众可以通过互动的方式与地方戏曲进行交流和互动。
观众可以在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自己对地方戏曲的理解和感悟,可以与演员、导演等进行互动交流,讨论相关话题。
这样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不仅能够增加观众的参与感,也能够提高地方戏曲的关注度和传播效果。
新媒体时代的地方戏曲传播发展模式注重多元化和差异化。
在新媒体时代,地方戏曲的传播方式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电视、广播等媒体,而是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等。
不同媒体平台适用于不同的观众群体,使得地方戏曲的传播面更广,也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
地方戏曲的传播内容也开始注重差异化,通过创新的创作方式、内容表现等来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
新媒体时代的地方戏曲传播发展模式更加注重市场化和商业化。
传统的地方戏曲往往是由国家或地方政府提供资金进行支持的,而在新媒体时代,地方戏曲需要更多的走向市场,通过商业化的方式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
通过新媒体的传播平台,地方戏曲可以进行广告推广、赞助等商业活动,不仅能够增加地方戏曲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能够为地方戏曲的传播和创作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
浅析新媒体时代地方戏曲媒介的传播发展模式
浅析新媒体时代地方戏曲媒介的传播发展模式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地方戏曲的传播发展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地方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现代化娱乐方式的兴起,地方戏曲逐渐失去了观众的关注,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地方戏曲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
新媒体时代,随着互联网、手机普及率的不断提升,地方戏曲的传播开始转向网络媒体平台。
各大视频网站纷纷推出了戏曲频道,像爱奇艺、腾讯视频等都成为了戏曲爱好者观赏的主要平台。
这些视频网站以其强大的内容供给和用户群体吸引力,为地方戏曲的推广和传播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观众可以通过在线观看戏曲表演,实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解放,同时也为地方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除了视频网站,社交媒体也成为地方戏曲传播的重要手段。
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可以快速传播信息,戏曲演出团体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发布相关信息,吸引观众关注。
观众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与戏曲演出团体进行互动交流,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性和黏性。
这种互动性的传播模式促进了地方戏曲与观众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地方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手机应用程序也为地方戏曲的推广和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
通过开发戏曲播放和学习的手机应用程序,地方戏曲可以随时随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观众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学习戏曲知识,欣赏戏曲表演,并与其他戏曲爱好者交流。
手机应用程序的推出不仅使地方戏曲的传播更加便捷和个性化,也提高了地方戏曲的曝光度和知名度。
新媒体时代对地方戏曲传播发展模式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新媒体平台上的大量音乐、电影、电视剧等娱乐内容与地方戏曲形成了竞争。
观众的注意力不再集中在传统文化上,地方戏曲需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优势。
新媒体时代的碎片化特点使得观众对于地方戏曲的欣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观众倾向于短时间、短视频的消费模式,这对于地方戏曲的剧情和艺术展现形式提出了挑战。
文旅融合背景下“吉剧”的活态传承策略研究
DOI:10.19995/10-1617/F7.2023.23.056文旅融合背景下“吉剧”的活态传承策略研究王一然(吉林艺术学院东北民间艺术研究中心 吉林长春 130021)摘 要:文旅融合作为一种新兴的发展模式,对于吉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挑战。
本文以吉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吉剧”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分析吉剧的历史背景、现状和问题,探讨了吉剧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活态传承策略,以供参考。
研究发现,通过融入旅游发展、开展文化节庆活动、进行跨界合作与创新演出形式等多重手段,可以促进吉剧的活态传承,实现其在文旅融合中的持续发展与创新。
关键词:文旅融合;吉剧;活态传承;文化节庆活动;跨界合作本文索引:王一然.文旅融合背景下“吉剧”的活态传承策略研究[J].商展经济,2023(23):056-059.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吉剧作为吉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同时也是我国传统音乐剧种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吉剧面临着存续与传承的困境。
近年来,文旅融合概念的兴起为吉剧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文旅融合能够将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相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动,为吉剧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作为东北文化的重要文化遗产,吉剧与大多数戏剧种类一样,传承与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都面临着在互联网时代的传承问题[1]。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文旅融合背景下吉剧的活态传承策略,为吉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效参考与指导。
1 吉剧的历史背景与现状1.1 吉剧的起源与发展吉剧起源于中国东北地区,主要流传于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1735—1796年),由满族民间歌舞发展而来。
吉剧最早是在民间广场上演的娱乐活动,后来逐渐形成了一种专业的戏曲剧种。
吉剧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起源和初创阶段,此阶段吉剧的表演形式较为简单,演员主要通过唱念做打的方式讲述故事,音乐伴奏以唢呐为主;第二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受到了中国戏曲改革运动的影响,吉剧开始引入更多的现代元素,演员们开始探索用话剧和影视剧的表演技巧来丰富吉剧的表演形式;第三阶段是21世纪以来,吉剧逐渐走向现代化的舞台,加入了更多的创新元素,包括舞蹈、音乐、戏剧、灯光等多种艺术形式。
吉剧发展的对策研究
吉剧发展的对策研究作者:王彦华来源:《当代音乐》2018年第01期[摘要]吉剧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现在也面临着中华戏曲普遍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如何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实现吉剧振兴发展,已成为我们当前亟须研究的课题。
本文着重从吉剧剧本创作、宣传及吉剧人才培养方面对吉剧的发展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 吉剧;中华戏曲;振兴发展[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8)01-0069-02一、吉剧历史背景及现状中华戏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音乐文化长河中的艺术瑰宝。
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它却经历了“激情澎湃”的“大跃进”,动荡的十年“文化大革命”,尤其在改革开放后,海外大量的新思潮涌进人们的思想,人们的审美情趣、审美需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尤其是年轻观众,他们在各种新兴媒体和娱乐方式的冲击下,审美需求越来越趋于多元化,致使中国传统戏曲艺术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中。
目前,中国地方戏种已经由原有的三百六十多个,消亡了三分之一。
现存的剧种也逐渐失去了市场的竞争能力,即使是国粹京剧,红极一时的评剧、昆曲也不能避免。
很多剧种已经走进了历史博物馆,成为了古老的传统艺术。
吉剧作为一个新剧种,同样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危机。
到目前为止,很多新剧种不是胎死腹中,就是半路夭折。
而吉剧就是在这样“先天不足”和“后天缺氧”的危机四伏的环境下存活了下来。
虽然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老一辈艺术家和吉剧人的共同努力下,仍有少部分的经典吉剧活跃在舞台上。
但我们仍不得不看到吉剧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二人转剧场遍布吉林省大小城市,吉剧团数量却呈下降趋势;政府虽然极力保护地方音乐文化,但仍然不能改变吉剧的观众在不断流失的状况。
经历过吉剧兴盛时期的老人们对吉剧有着深厚的感情,而观看吉剧的年轻人却少之又少,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群并不知道有吉剧。
二、吉剧发展对策(一)抓好剧本创作工作,是发展吉剧的核心剧本是一剧的灵魂,是导演和演员二次创作的出发点,是一个艺术作品能立起来的根本。
浅析新媒体时代地方戏曲媒介传播发展模式
浅析新媒体时代地方戏曲媒介传播发展模式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地方戏曲媒介传播发展模式发生了巨大变革。
地方戏曲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但在过去的时代,由于传播途径有限,地方戏曲的传播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而新媒体的出现,为地方戏曲的传播提供了崭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本文将对新媒体时代地方戏曲媒介传播发展模式进行浅析,探讨其发展趋势和新特点。
1. 多样化的传播途径在新媒体时代,地方戏曲的传播途径变得丰富多样。
除了传统的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外,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平台,地方戏曲可以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的传播。
观众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等多种设备进行观看,极大地方便了地方戏曲的传播和观赏。
2. 个性化定制的传播方式新媒体时代,地方戏曲的传播已不再一味追求大众化,而是更加注重个性化定制。
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戏曲节目进行观看。
而且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地方戏曲传播可以更加精准地触达目标受众,实现精准推送,提高传播效果。
3. 互动性强的传播模式新媒体时代,地方戏曲的传播模式更加强调互动性。
观众可以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与演员、制作人等进行互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甚至参与节目的策划和制作。
这种互动性的传播模式,不仅可以增强观众参与感,还可以提升地方戏曲的传播效果。
新媒体时代为地方戏曲媒介传播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传播范围的扩大传统的地方戏曲传播受制于时间、空间等因素,传播范围有限。
而新媒体时代,地方戏曲可以通过互联网等平台,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无论是国内观众还是海外华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观看地方戏曲节目,有效地扩大了地方戏曲的传播范围。
2. 传播效果的提升3.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新媒体时代,地方戏曲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也为地方戏曲与现代文化、现代科技的结合提供了契机。
地方戏曲可以通过现代化的制作手段和技术手段,更好地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增强其传播吸引力。
浅析新媒体时代地方戏曲媒介传播发展模式
浅析新媒体时代地方戏曲媒介传播发展模式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普及,地方戏曲的传播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地方戏曲多以演出和电视广播为主要的传播途径,受限于时间、空间和资源等因素,地方戏曲的传播范围有限,观众群体也相对较小。
新媒体的出现为地方戏曲的传播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新媒体给地方戏曲带来了更广泛的传播渠道。
通过互联网和移动设备,地方戏曲可以通过视频网站、社交媒体和手机应用等平台,将演出和相关的内容传播给更多的观众。
观众无需亲临现场,只需通过手机或电脑就能欣赏到地方戏曲表演,大大扩大了观众群体。
新媒体提供了更丰富的传播形式。
地方戏曲传统上以舞台演出为主,但新媒体为地方戏曲的表现形式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通过网络直播和录播,观众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观看地方戏曲演出。
通过视频剪辑和特效处理等手段,地方戏曲的传播方式也更加多样化,可以在短视频、微电影等形式中展现地方戏曲的魅力。
新媒体促进了地方戏曲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
通过新媒体平台,地方戏曲可以与音乐、舞蹈、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相互交融,创造出更丰富多样的艺术体验。
新媒体也为地方戏曲与电影、电视剧等主流文化产业的合作提供了机会,通过跨界合作,地方戏曲不仅能够传播给更多观众,也能提升自身的艺术品质和影响力。
新媒体时代地方戏曲传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传统的地方戏曲需要适应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和需求,并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吸引观众和提供优质的内容。
新媒体的传播渠道多样化,观众也更容易分散,地方戏曲需要更多的努力来吸引观众的关注和参与,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新媒体时代也带来了版权和盗版等问题,地方戏曲需要与相关平台合作,加强版权保护,维护自身的权益。
推动吉剧产业化的传播策略
、
跨语 际译 介策 略
的 吉 嘉 剧 要 际译介为 二 媒 介 播 策 略 它 的国际化推广离不开跨语 。如何将吉剧剧 一、 … …传 … 一
士
,
本 完整 的翻译并传播 至不同 的国家 , 需要考 虑到多种 因素 。 戏剧翻译 的本质是要打 造出可读可演 的剧本 , 因此 , 在戏剧 翻译实践 中 , 要 把握原作 品的舞台性和文学 性 , 考虑到戏剧 语言 的口语化 、 性 格化 和动作性 等特 点。吉剧作为东北地域
于 吉林 省优秀 宝贵 的文化资源。在 国家大力发展 区域文 化产 业这 种形势下 ,“ 吉林省 十二五规划”把实施 文化产业提速计 划、发 挥吉林文化知名 品牌效应作为新 的发展 目标 。因此,吉剧产 业化理应引起更 多人的关注。跨语 际译介策略和媒介传 播 策略是推动吉剧产业化 的重要策略 ,这 两种传播策 略的实施有助于使 吉剧被更广泛的认可和接 受,从而推动 吉剧 品牌 的 树立 ,加速 吉剧正规化 、规模 化和效 益化 的发展 ,促进吉剧产业化的实现。 [ 关键词 ] 吉剧;产业化;跨语 际译介 ;媒介传播 [ 中图分类号] G 1 2 4 [ 文献标识码 ] A [ 基金项 目]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 “ 当前吉林省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研究”( 2 0 1 2 B 3 6 5 ) ;吉林 省社会科 学基金项 目
一
众易于理解与接 受的剧本 。吉 剧文本 中含有 丰富的地方俗 语 与俚语 , 针对文化 特色鲜 明的词语 , 译者应 发挥主观能 动
性, 调 动 目的语语 言中的资源优势 , 最大 化地 实现戏剧 意象
的保 留与移植 。
目前 , 吉剧 在开拓 国际市场方 面 已经进行 了一 系列 尝 试, 先后在韩 国、 日本 、 朝鲜 、 英 国等 国家演 出, 并受到了当地 观众 的欢迎与认 可。吉剧 的跨 语际译介不仅 有助于吉剧 的 国际化传播 和实现吉林省特色文化“ 走 出去” 的文化战略 , 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剧发展与网络传媒相结合的探讨
作者:马玉环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2014年第12期
吉剧是吉林省地方戏剧,其历史发展进程的背景是现代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地方特色等对其发展的影响。
本文探讨的宗旨是创新吉剧曲目,培养吉剧观众群,推动振兴吉剧文化发展。
探讨的目的是:回顾历史发展进程,分析当前发展现状,振兴并创新吉剧发展未来,推动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发展。
尤其重要的是分析探讨当前网络文化对地方戏曲发展的冲击,探讨吉剧发展如何与网络传媒相结合,如何在未来搭乘网络传媒的东风,为推动吉剧发展做出贡献。
吉剧发展网络传媒实施途径我们国家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是弘扬文化,宣传正能量。
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吉剧发展史就是传承就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而是要传承不同时期所赋予的不同的意义。
吉剧在过去的历史当中出现,并在一定的范围内,在人民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
直至现在,吉剧仍然以它独特的艺术形式,喜闻乐见的艺术魅力影响着相当一部分人的生活。
关于吉剧发展如何与网络传媒相结合的探讨,其积极意义就在于通过研究,开发,创新,完成我们的时代所赋予的推动进步的时代特色。
一、概念内涵阐释及论题意义
探讨吉剧发展与网络传媒相结合这一问题,首先要先从论题意义及概念内涵阐释入手,这样探讨问题会由浅入深,逐层递进明晰。
(一)吉剧和网络传媒的概念
吉剧是在曲艺二人转的基础上吸收东北其他民间歌舞和地方戏曲逐步发展而成的吉林省地方戏曲剧种。
吉剧这一剧种发展的前身是东北地区的“二人转”,但又和“二人转”不同。
二者的主要差别表现在:吉剧属于专业性的戏曲范畴,而二人转属于民间性艺术范畴。
网络传媒,是通过第四媒体,即网络媒体,利用网络为载体通过文本、音频、视频等形式来进行公共或商业行为的一种平行于传统媒体的信息交流。
是一种以网络为基础的表现模式。
网络传媒是大众媒介,其主要功能有文化传承、教育以及提供娱乐等,其实这和吉剧发展传播及性能目标是一致的,所以如果将推动吉剧发展和网络媒体相结合,那么,网络媒体无限的信息传播量,可以将吉剧这一文化奇葩发展得更好,因为网上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影响实在太大了。
(二)吉剧发展和网络传媒相结合的价值
首先,要充分认识网络传媒在推动吉剧发展方面的价值。
吉剧发展的历史记录能够促进地方思想和文化带来的相得益彰的关系。
今天的研究意义是以关注当代人日常生活维度的重要参
照值,是对今天普通百姓的日常文化生活的研究及由此养成的生活态度、价值观。
这是如今文化研究的基础,是给未来创新传承提供的有意义的展现。
所以探讨吉剧发展如何搭乘网络传媒这样一个选题,不仅是文学,不仅是戏剧,不仅是历史的学术课题,而是对如今普及的网络传媒和吉剧文化发展其共同体所具有的意义。
其次,要理解的是我们不能把吉剧单纯的看作是地方戏曲吉剧发展,而要有整体的历史感文化概念。
地方的是国家的,也是民族的,有了这种思想之后再来探讨今天网络媒体的作用,就能够积极探讨发扬传承优良文化传统的方式、方法,这是对传统文化保护的最积极形式,这也符合“创新吉剧曲目,培养吉剧观众群,推动振兴吉剧文化发展”的宗旨。
目的是反思历史,分析现状,探讨实施,迎接未来。
二、吉剧网络传播现状
吉剧是在“二人转”的基础上吸收地方戏曲的优秀元素逐渐发展而成的新剧种。
当前网络传播只停留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几个吉剧剧本,包括《包公赔情》《桃李梅》《三请樊梨花》《一夜皇妃》《燕青卖线》《搬窑》《关东雪》《江姐》《鹿乡女人》(《鹿乡三姐妹》)和最近吉林省的吉剧《焦裕禄》。
目前在戏剧危机的大潮中,吉剧也陷入了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尤其是年轻人,知之不多,这对吉林地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三、吉剧发展与网络传媒相结合的实施途径
探讨的目的是针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决,如何让吉剧发展搭乘网络传媒这艘大船,探讨吉剧和网络传媒相结合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吉剧文学创作队伍建设,鼓励多出好剧本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好的创作队伍,就不能形成吉剧发展的规模,繁荣吉剧这一剧种。
这和“一枝花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是一个道理。
没有好的吉剧作家就不能出好作品,如果没有好的文学剧本,就根本谈不上网络传媒的使用。
所以要加强吉剧文学创作队伍建设,鼓励更多的人走上吉剧创作之路,奖励优秀的吉剧作品。
(二)利用网络传媒全面推介吉剧素养教育
吉剧的传播目前比较滞后,尤其是年轻人,对于吉剧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够,掌握不多,更缺少如何欣赏吉剧的素养。
吉剧素养的培养可以寻求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作为一门课程来见讲解。
当然书本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
网络媒介素养的传播培养也是如此,要加强和各个曲艺社团合作,在合作中扩大吉剧的影响范围,提升吉剧的艺术素养,尤其是批判能力和品鉴能力,让更多的作品在批评和品鉴中得到提升。
(三)创新网络传播的模式。
网络传媒表现的形式是丰富多样,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具有的高速度、数字化、宽屏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进一步发展的特点。
跨越时空界限,迅
速及时,无国界。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可以自由交互,接受者可以即时与信息的传播者对话,共同完成个性化服务的传播活动。
吉剧传播可以让吉剧爱好者通过MP3下载欣赏音乐,通过网络在线阅读吉剧剧本和批评理论,通过网络媒体观看吉剧表演,通过微博、手机微信等独特的交互功能推动吉剧发展。
(四)构建网络评价体系。
吉剧发展要加强网络传媒的评价体系建设,发挥吉剧网络批评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要建立健全良好的吉剧传播网络环境,及时传播优秀的吉剧作品。
如新近创作的《焦裕禄》,并建立其相关文学批评体系,定期对吉剧作品进行文学批评和网络评价,促进吉剧多出好作品。
通过网络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形式,了解吉剧作品的思想内涵是否正能量,曲谱设置是否合理,传播效果是否明显等。
通过不断的总结和反思,提高吉剧利用网络传媒传播的实效性。
四、结论
吉剧发展与网络传媒相结合,能够让更多的人对吉林省地方文化生活方式乃至东北地方文化特色有更准确的掌握,能够创新和推动吉剧文化发展。
能够让吉剧发展与时俱进,吸取文化营养精,摒除历史沿革方面的陋习。
能够在行为上起到启迪和指引的作用。
能够弘扬地方文化的正能量,有利于地方人民的形象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百姓的文化修养的品德修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生产力发展,为民族文化做贡献。
参考文献:
[1]金士友.关于吉剧建设与发展的思考.戏剧文学,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