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概述

合集下载

简析新时期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特点与模式

简析新时期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特点与模式

简析新时期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特点与模式鉴于我国产业结构的持续发展,農民群众的素质已经成为农业主体发展的重要指标。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开展农民技术培训”。

因此本文较系统的对我国新时期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特点与模式进行了总结归纳。

标签:重要意义;职业培训;特点;模式物质决定意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从实际出发,新时期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要从宏观经济发展,市场经济实际出发,寻找针对当地经济发展有用的技能,才能有效的促进农业体系的发展。

一、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重大意义对于本就是农业大国的中国来说,农业是社会的根本。

农业的发展不光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还保证了社会的和谐发展跟团结。

因此,政府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问题也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而且还出台全新政策来鼓励农民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重要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农民素质政府提出的三农政策(农业、农村、农民)是以农民为根本,而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则响应了国家的号召,对农民素质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意义。

2.增加农民收益农民在进行了系统的培训之后,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好的促进农业的发展,而相对农民的经济水平就会更好的得到提高。

就现在而言,产品农作物已经进入白热化的阶段,而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才是竞争的关键,由此得知,通过培训,让科技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必定会成为今后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石。

3.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在发展过程中,对产品农作物的质量和成本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增加产量已经成为农民现阶段思考的关键所在。

而职业培训恰好能弥补农民对科学认知的不足,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与设备,必定能让农业的发展有一个质的飞跃。

4.符合全球化发展的大环境随着各国之间的紧密联系,全球化的时代已然到来。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方案范文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方案范文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方案范文一、背景与目标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也成为任务之一。

为了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农民素质水平,培养一批具备现代农业知识和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本工作方案旨在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培养一批能够熟练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农产品加工和经营管理等知识和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

二、培训内容和形式1. 农业基础知识培训:包括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土地利用和资源保护等内容,以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农产品加工技术培训:针对当地主要农产品,开展相应的加工技术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掌握农产品的初加工和深加工技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 经营管理培训:通过开展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业企业管理等培训,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经营管理水平,培养他们的市场意识和创新能力。

4. 家庭农场经营培训:对有意向创办家庭农场的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家庭农场经营相关培训,提高他们在家庭农场经营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

以上培训内容可以通过集中培训、现场实践和在线学习等形式进行。

将培训与实践结合,着重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三、培训措施和方法1. 资源整合:组织相关专家、教师、企业和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等各方资源,形成合力,保证培训的专业性和全面性。

2. 考核评估:设立培训考核机制,通过考核评估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效果,及时发现培训存在的问题,改进培训内容和方法。

3. 培训实践: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现场实践的机会,将培训内容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增强培训效果和实用性。

4. 团队培养:通过培养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培训团队,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实际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更多的技能和经验。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
3.考核评价:培训结束后,对学员进行理论考试和实操考核,合格者颁发培训证书。
七、政策支持与保障
1.政策支持:充分利用农业、财政、人社等部门的政策资源,为培训工作提供政策保障。
2.经费保障:合理使用培训经费,确保培训质量。
3.跟踪服务:建立培训学员档案,提供技术指导、市场信息等后续服务。
八、实施步骤
1.调查研究:了解农民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
3.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产业效益。
4.为农业现代化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三、培训对象与内容
1.培训对象:年满18-55周岁,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农业从业经历的农民。
2.培训内容:
(1)农业基础知识:作物生理、土壤肥料、农业气象、农业环境保护等。
(2)农业技术: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与储运技术、农业机械化等。
第2篇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
一、前言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培养一支具备现代化农业知识、技能和创新精神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成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本方案旨在系统性地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二、培训目标
1.提高农民的农业知识水平,增强农民的实践操作能力。
2.培养农民的市场意识、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
第1篇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
一、背景与目标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方案旨在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增强农民创业创新能力,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培训对象与内容
1.培训对象:年龄在18-55周岁之间,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和农业从业经验的农民。

培养爱农业 懂技术 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培养爱农业 懂技术 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想要振兴,关键在人,在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

职业教育,本身就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职业院校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广大农村培养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

因此,培养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基层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培养;农业;技术;新型职业农民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概述1、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的背景我国有将近6亿的农业人口,虽然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在不断的下降,但农业以及相关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中仍然占据重要位置。

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时代背景下,人口老龄化和农民进城务工使得我国农村劳动生产力数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粮食生产和供给的长期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在2017年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振兴农村的战略,“三农问题”成为了社会研究的重点。

2、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的意义所谓的职业农民概念,是将“农民”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对待,将其同医生、工人、公务员等提升至同等的地位。

新型职业农业培育工作的开展,是对振兴农村战略的贯彻和落实,能够将现有的社会资源进一步的引入三农问题解决上;同时,将农业职业化并进行针对性的培育与培训,加速了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将会促进我国农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快速发展。

3、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的目的传统农业思想下,农民的第一印象是“面朝黄土背朝天”。

农业信息背景下的农民被职业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培训工作的开展,提升了农民的社会地位,将新型职业农民建立了职业化认可,提高了农民在社会上的关注度,有利于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同时,通过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和培训工作,可以使信息化资源更好的为农业生产服务,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而且,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工作提升了农民的农业种植能力,对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
一、背景
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成为了当前农业发展的重点之一。

为了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和素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纷纷推出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

二、培训内容
1. 农业技术培训
通过专业的培训机构或农业专家,为农民提供种植、养殖、防疫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

2. 产业发展培训
针对农民想要发展的产业,如特色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开展相关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培训,帮助农民提升自身的经营水平。

3. 职业素养培训
培训农民的职业道德素养、管理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三、培训形式
1. 线下培训
组织专家到农村地区开展现场指导和授课,让农民能够亲身体验和学习到实用技能。

2. 线上培训
利用互联网平台提供在线学习资源,灵活安排学习时间,方便农民进行学习。

3. 实践培训
组织农民参与实际项目或农业合作社,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农民的实际技能和经验。

四、培训效果评估
1. 指标评估
通过考核农民的产出、经济效益、技术水平等指标来评估培训效果。

2. 反馈调研
定期进行培训后的跟踪调研,收集农民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培训方案。

五、未来展望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的开展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素质,还能促
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希望各级政府、农业部门和社会组织共同努力,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

以上是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的文档内容,希望能对相关人士有所启发和
帮助。

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制度

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制度

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制度
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制度是指针对具备一定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新型职业农民,开展一系列技能培训的制度。

该制度旨在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专业技能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制度的特点包括:
1.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注重实用性和操作性,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

2.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新型职业农民,提供个性化的培训内容和方式。

3.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参与的培训机制。

4.建立完善的培训评估和监督机制,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

在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如现场教学、集中授课、在线学习等,以满足不同农民的需求。

同时,还可以结合农业生产季节和农民生产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和地点,确保农民能够顺利参加培训。

此外,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制度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培训评估和反馈机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和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以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

总之,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制度是提高新型职业农民专业技能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制度。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注重实用性和操作性,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建立完善的培训评估和监督机制,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施方案最新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施方案最新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施方案最新为了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更多新型职业农民,我国制定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施方案。

本方案旨在全面提升农民技能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

以下是本方案的最新内容:一、培训目标根据当地农业发展需求和市场需求,确定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的目标和方向。

重点培训对象包括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种植养殖专业户和农村劳动力等。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新型农业技术、农产品加工贮运、农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二、培训方式采取多种形式,如定向培训、就业技能培训、现场实践培训等,满足不同农民的培训需求。

鼓励农民通过学习线上课程、参加专业实训班等方式,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

同时,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技能大赛、农业科技推广等活动,不断提升实践能力和竞争力。

三、培训内容培训内容需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和特点来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生产技术:包括种植、养殖、农药使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2. 农产品加工贮运:教授农产品加工生产技术和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农产品附加值;3. 农业经营管理:介绍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知识,培养农民科学经营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4. 其他:根据实际情况,还可添加农村旅游开发、节能环保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内容。

四、培训机构建立完善的农民培训机构和师资队伍,保障培训质量和效果。

鼓励引入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与农业企业、科研机构等的合作,搭建农民培训平台,提供优质服务。

同时,鼓励农村基层组织和组织设立农民培训合作社,加强农民自我教育和学习。

五、培训评估建立健全的培训评估机制,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不断完善培训内容和方式。

同时,重点跟踪培训对象的就业情况和收入增长情况,确保培训效果的可持续性和实用性。

六、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政策措施,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开展。

建立健全培训资金保障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共同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事业的发展。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简介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了当前农业发展的需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旨在提高农民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培训内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职业素养培训这部分培训主要着重培养农民的职业道德、法律法规意识、良好的职业态度和人际交往能力。

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加强农民对职业伦理的认知和理解,提高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2. 农业生产技术培训这部分培训主要涵盖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机操作和农药使用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专家讲座、实地考察和实际操作等形式,将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使农民能够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作物和畜禽养殖的产量和质量。

3. 农村经济管理培训这部分培训主要针对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进行提升,包括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和农业产业链的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案例分析、创业规划和团队合作等方式,培养农民的商业思维和创新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市场需求、制定经营策略,提高经营效益和竞争力。

4. 农民安全教育培训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农民的安全教育培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培训内容包括安全意识教育、安全操作规范和事故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理论学习和模拟实操,提高农民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培训方式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采取多种培训方式,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线下集中培训:通过邀请专家学者组织集中培训班,让农民能够在有限时间内接受系统的培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2.实地考察学习:组织农民参观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案例,让他们亲眼见到成功的实践,加深对新型农业的认识和体验。

3.现场练习操作:提供专门的农业生产技术训练基地,让农民亲自动手操作和实践,增加他们的实践经验和技能。

浅析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

浅析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

浅析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在传统的农业生产基础上,具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科学技术素
质和市场营销能力,具备现代社会所需的各种技能和能力的农民。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
展和城镇化的加速,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已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

首先,教育培训可
以增强农民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具备更好的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能力。

其次,通过教育
培训,农民可以学习到市场营销和农产品品牌建设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其商业意识和市场
竞争力。

再次,通过培训,可以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使其在农
业生产中更加注重环保和生态效益。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应实施多元化的教育培训,包括
技术培训、管理培训、市场培训、环保培训等方面,使农民能够掌握全方位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应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地考察、实际操作和模拟演练等方式,提高学员的实际动
手能力。

再次,要注重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培训内容与学员所需知识和技能
相符合,并能够产生实际效果。

最后,要注重教育培训的可持续性,通过长期的跟踪指导
和培训机制的建立,使得新型职业农民能够不断学习和发展。

总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农业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教育培训则是
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手段。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视和投入,
为农民提供更大的知识和技能支持,推动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农民的全面发展。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计划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计划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大量具备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和管理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

为此,需要建立一套全面、系统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计划,培养一批懂技术、懂管理、能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

二、培训内容1.农业技术培训通过讲授最新的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技术知识,培养学员对农业生产的掌握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农业经营管理培训培养学员对市场需求的判断能力,培养农业经营策划和市场营销能力,提高农产品销售和利润。

3.农业科技创新培训了解并掌握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培养学员在生产中灵活运用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4.农业安全生产培训培养学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学习并掌握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技术和方法,提高农业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5.农村新经济发展培训培养学员对农村新经济发展的理解和把握,培养学员从事新型农村经济的能力和意识,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三、培训方式1.理论培训采用课堂教学的形式,由资深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为学员讲授最新的农业技术、管理知识和市场需求等相关理论知识。

2.实训培训在农业示范基地或现代化农业企业进行实地教学实训,让学员亲身参与现代农业生产过程,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3.网络培训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远程培训,灵活方便,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交流。

四、培训对象1.城乡青年鼓励有志于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城乡青年参与培训,培养一批现代农业生产管理人才,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农村农民鼓励有一定农业生产基础和意愿扩大农业经营规模的农村农民参与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

3.农村合作社成员鼓励有志于从事农村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人员参与培训,提高合作社的组织管理水平,促进合作社的科学经营和稳步发展。

五、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学员获得以下目标:1.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学员能够熟悉并掌握最新的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技术知识,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强农村就业,需要制定一套适合新时代的职业农民培训方案。

首先,职业农民培训方案应确保培训的内容与需求紧密结合。

根据农村地区的产业特点和发展需求,培训内容应注重提高农民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创新意识。

比如,可以开设种植、养殖、农机操作等实用技能课程,同时加强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提高农民的科技认知水平。

此外,还可以组织一些创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的培训,帮助农民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开拓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其次,职业农民培训方案应注重培养农民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包括农民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态度等方面的素质。

农民是生产者,他们要具备诚实守信、勤奋踏实的品质,有良好的职业操守。

此外,培训还应注重培养农民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再次,职业农民培训方案应注重实践教学和示范推广。

农民是实践出真知的群体,他们需要通过实地实践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因此,在培训中应加强实践教学,组织农民进行实际操作,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

同时,可以选择一些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通过示范推广的方式,让农民亲眼看到高效农业的产出和效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最后,职业农民培训方案应注重培养农民的终身学习能力。

农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革的行业,为了适应市场变化和农业科技的进步,农民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因此,在培训方案中应注重培养农民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提供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提高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

总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应紧密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需求,注重实用技能培训、职业素养培养、实践教学和示范推广、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能够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梦想。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模式也日益得到关注。

特别是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农村复兴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从培育模式、实践成效和问题解决三个方面进行探析。

一、培育模式1、市场化培训模式这种培育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活动市场化,通过聘请一些农业专家或企业家为主讲人,吸引有志于从事农业的人士前来参加培训。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灵活性大、可突出课程的实用性和实战性,但缺点是培训周期难以把握,内容也易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

2、学校化培训模式这种模式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活动置于教育体系之中,采取学校化、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育方式,着重培养农业技能与管理能力,通过学校资质认证,使学员具有找工作或创业的资格。

学校化培训模式比较规范,受到政府和社会的认可,但是存在着课程设置、培训方式等方面的僵化问题。

3、基地化培训模式这种模式是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活动放在农业实践基地内,通过实践操作,引导和帮助学员掌握农业技术并熟悉种地习惯、感受自然“呼吸”的感觉,促进其对农业行业的热爱。

这种模式可以取长补短,解决农村文化教育相对薄弱的问题,但是,实践基地有限、培训效率难以提升等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二、实践成效针对不同的培训模式,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中的实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不断得到增强,参训人数不断增加,成果逐渐显现。

据统计,当前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数量已达5000万之多,这些新型农民分布在各个农村地区,他们通过实现家庭农业规模化、品牌农业、优质农业等多种形式,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三、问题解决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模式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1、农民素质、观念不导向。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认知难核转变2、培训投入不足。

对于许多农业主管部门或企事业单位来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最重要的是投入经费3、缺乏长期有效性的考核机制。

由于原有的新型职业农民乡村示范工程已经不能满足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需要,建立长期有效的考核机制成为当下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农民也面临了转型升级的需求。

为了适应这一新形势,需要推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以提升农民的技能水平和创业能力,从而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首先,培训方案应注重提升农民的职业技能。

由于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了越来越多的现代农业技术,农民需要学习相关技能来适应新的生产环境。

例如,可以组织开展农田管理、植物保护、农业机械使用等方面的培训课程,教会农民如何合理使用农药、肥料,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其次,培训方案还应重视农民的创业能力培养。

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希望通过创业来提升自身收入和地位。

因此,培训方案应该加强创业管理和计划编制等内容的培训,教会农民如何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如何做好市场调研和产品定位,以及如何开展农产品销售和品牌推广等。

此外,农民还需要学习一些基础知识来提升与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

例如,可以开设一些计算机和互联网应用的培训课程,教会农民如何使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商品销售和宣传推广,以及如何利用互联网信息获取市场动态和技术资讯。

要想确保培训方案的实施效果,需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和农业机构的作用。

政府可以增加财政支持,为农民提供培训补贴和创业扶持资金,鼓励农民参与培训和创业活动。

农业机构可以组织专业教师和农业专家进行培训,提供针对农民实际需求的培训内容和形式。

同时,培训方案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进行推广。

例如,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宣传培训方案的内容和培训效果,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与培训活动。

此外,还可以建立农民培训中心和示范基地,提供相应的培训设施和资源,让农民能够更方便地参与培训。

总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创业的重要措施。

通过提升农民的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同时,还需要政府和农业机构的支持和推动,以确保培训方案的有效实施。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的全面发展。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成为当前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

为了适应新时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和素质水平,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势在必行。

首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应该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

培训内容要贴近农村现实,结合当地的农业产业特点和市场需求,针对不同的农民群体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使其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立即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收益。

其次,培训方案要注重全面发展。

除了传授农业生产技术知识外,还应该注重培养农民的综合素质,包括农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能力。

这样才能使农民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时能够灵活应对,提高自身竞争力。

另外,培训方案还应该注重实践操作。

理论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让农民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摸索和积累经验。

因此,培训方案应该注重实地实训,组织农民参与生产实践和技术示范,让他们亲身体验并掌握农业生产的技术要领。

此外,培训方案还应该注重持续性和系统性。

农业技术和市场环境都在不断变化,培训方案应该具有持续性,定期进行技术更新和培训内容的调整,使农民始终保持在行业的前沿。

同时,培训方案还应该具有系统性,将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培训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培训体系,提高培训效果。

总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的制定对于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培训,才能使农民真正成为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制定出更加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方案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方案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方案一、背景和目标新时代农业发展要求农民具备新的知识和技能,从而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求。

担任新型职业农民的人才不仅要具有传统的农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为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方案势在必行。

本方案的目标是培养一批能够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二、培训内容和方法1. 农业科技培训: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新农业技术与设备使用培训、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等。

培训内容涵盖现代农业种植、养殖、畜牧、农机使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培训方法主要采用理论授课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示范、实验、实地考察等形式,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2. 农村经营管理培训:包括农产品市场营销、农村电商运营、农村合作社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培训内容主要涉及市场营销策划、产品宣传与销售、电子商务平台操作等内容。

培训方法主要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讲座演讲等形式,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案例训练,提高学员的市场营销和管理能力。

3. 创业创新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创业思维、创新能力、项目管理等。

培训方法主要采用案例分析、团队合作、项目辅导等形式,通过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提高他们的创业成功率。

4. 法律法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农业政策法规、农村土地管理、农业保险等方面的知识。

培训方法主要采用理论授课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学员的合法经营和风险管理能力。

三、培训机构和运行机制1. 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构:成立专门的农业技术培训中心,配备专业的培训师资和教学设施。

培训中心应具备现代农业技术展示和实践操作的设施条件,在农村建设配备现代化的培训设施,提供现代农业科技培训和实践操作的场所。

2. 制定培训计划和课程安排: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农业发展需求,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和课程安排。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文献综述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文献综述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文献综述1. 引言1.1 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城乡发展差距的逐渐缩小,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成为了当前农村发展的重要课题。

传统的农民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他们需要具备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市场化需求。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成为我国农村发展的必然要求。

1.2 研究目的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农业产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培育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关键问题,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能力提升、培育体系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和培育模式探索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为各级农业部门提供科学的政策建议,推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建设和壮大。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全面推动农业产业向产业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研究目的完】2. 正文2.1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有一定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以商业化经营为目标、自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

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空心化阶段,传统农民逐渐减少,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可概括为:政府部门逐渐意识到新型农民的重要性,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鼓励农民转变思维,学习新技术,接受新知识。

农村教育体系逐渐完善,各级农村学校和培训机构开设了相关农业技术和管理课程,为农民提供了学习渠道。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新型职业农民可以通过参与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实现全产业链价值的最大化。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民素质整体较低、创新意识不强、适应市场需求能力不足等。

今后,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加强技能培训和资源整合,提高新型农民的综合素质,推动农业现代化,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为了培育高素质的现代农民,需要制定一套科学的培训方案。

下面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的具体内容:一、确定培育地点在学校内或其他适合培训的场地内进行培训。

二、培育对象根据《**省高素质农民培训规范(试行)》农科(教育)函【2019】292号文件的要求,建立高素质农民培育对象库,组织县域内有意愿、需求、基础的农民,登录XXX平台APP 报名参加培育。

三、培育时间及培育学员安排1.生产经营型培训。

生产经营型主要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等。

共计培训15天(理论10天,实践5天)。

2.专业技能型培训。

专业技能型包括长期、稳定在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等从事劳动作业的农业劳动力。

共计培训7天(理论4天,实践3天)。

四、培育目标根据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大力发展农业特色。

确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思路、建设重点和融合环节。

坚持与美丽乡村、全面小康社会、精准扶贫、休闲观光旅游、人文建设协调推进,融合发展。

坚持把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和社会化服务、互联网、包装、冷链物流、餐饮、休闲旅游等一体布局,整体推进。

稳定做好优质稻、油菜、香菇、柑桔、葡萄和生猪、肉牛、肉羊、家禽、优质水产品等农产品生产。

重点开设好经济作物(含杨梅、中药材)种植、粮油生产等种植专业课程和家禽、家畜(肉牛)、淡水养殖、特色养殖等养殖专业课程。

高素质农民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农民。

通过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使培育对象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素质明显提高,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明显提升,敬业为农、奋发有为、锐意进取的动力明显加快,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心明显增强,通过实际行动引领和带动父老乡亲共同致富。

具体培训目标包括:1.结合主导产业,研究掌握基本养殖、种植技能。

2.激发拓展学员经营创业的愿望和激情。

3.提高学员生产能力与经营管理能力。

新型职业化农民培训计划

新型职业化农民培训计划

新型职业化农民培训计划引言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农民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技能和知识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农业发展的变化。

因此,开展新型职业化农民培训计划成为一项紧迫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新型职业农民的定义、培训目标与内容,并提出相应的培训计划。

第一部分: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和特点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乡村旅游经营等各类工作的农民。

相对于传统农民,新型职业农民要求不仅具备较强的生产技能、管理能力,还需要具备市场经营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

他们是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新型职业农民相对于传统农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知识化、技能化:新型职业农民不仅具备传统农民的耕作技能,同时还需要具备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和信息化技能。

2. 经营化、创新化:他们善于运用市场营销手段促进产品销售,具备一定的经营和管理能力,还要能够灵活运用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模式。

3. 多元化、专业化:新型职业农民的工作不只限于传统农业生产,还包括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特色种植等多元化领域。

4. 网络化、信息化:新型职业农民要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进行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获取市场信息和技术支持。

综上,新型职业化农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

第二部分:新型职业化农民培训目标培训新型职业化农民,需要制定明确的培训目标,以确保培训的效果和实际需求相匹配。

培训目标包括知识技能目标、态度情感目标和职业行为目标。

1. 知识技能目标(1)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包括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等;(2)具备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知识,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开发特色产品;(3)掌握信息化技术,能够使用互联网进行农产品销售和管理。

2. 态度情感目标(1)树立现代农民的理念,鼓励积极的创新创业精神,培养适应市场变化的敏感度;(2)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维护农产品质量和良好声誉;(3)促进农民自我价值认同,增强自信心和自主经营意识。

国内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国内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摘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谁来种地”等重大问题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必经之路,在四化同步发展时期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选择CNKI 与Web of science 作为文献搜索引擎,将2010-2017年的文献作为样本数据,利用动态网络分析的技术和工具对检索及筛选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图谱、空间分布图谱以及时间分布谱图。

从“研究机构共现”“聚类状况”以及“演进规律”等角度分析出国内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领域内的核心机构、代表人物、合作现状和研究热点等,从而发现知识结构演进规律及未来发展趋势。

基于此,从内容关注点、研究视角、研究分析工具等方面对未来该领域更具科学性、系统性的研究提供方向性建议。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国内外;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154(2019)01-0050-07*基金项目: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17年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培育资助项目《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模型构建及培育路径研究》(编号:2017B8);2016年度教育部基金项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职业教育培训支持体系建设研究》(编号:16YJA880028);2014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职业培训研究》(编号:2014ZDIXM034)。

作者简介:陈春霞(1990-),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学;石伟平(1957-),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学。

收稿日期:2018-12-26国内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的可视化分析*陈春霞石伟平(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062)一、问题提出曾几何时,人们惊呼“民工荒”“用工荒”,而在此问题尚未找到根本性解决策略之际,“农民荒”危机又悄然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概述
摘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已经成为推进我国现代农业飞速发展的一项国家重大基础工程和战略任务。

从2004年开始,我国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简称为“阳光工程”)以来,农民培训工作正逐步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专业技术技能培训向提升农业劳者的技术水平能力和综合素质方向转变。

目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各类模式。

关键词:职业农民培训模式国内外
一、国内职业农民培训
1.政府工程模式
国内部分省份为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将其归为政府工程管理。

2013年,江西省阳光工程培训任务20.62万人,其中农业专项技术培训14万人,农业职业技能培训6.45万人,农业创业培训1700人。

2.院校培育模式
农业院校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中坚力量。

2013年4月,福建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就率先开办了“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学历教育大专班”。

首期680名学员都是各地农业部门推荐的职业农民,条件是年龄在50岁以下,具备高中或同等学历,具有一定的农业生产规模。

3.远程教育模式
利用远程教育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已引起各地区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宁国市在全省首创“帮助发展项目、学中干干中学”的农民教育培训新体系,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让很多农民朋友轻松走上了致富路。

2014年,江西省乐平市为进一步激发农民的积极性、释放农业的潜力、推动农村经济加速发展,加大了对家庭农场主的技术培训,不断提升广大农民的科学素质。

4.合作组织模式
专业合作社组织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山东省济宁市戴庄村于2006年2月成立了由纯农民参加的全省首家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为载体,以强村富民为目的,以新型农民培训为抓手,带动农民走共同致富之路,呈现了较强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四年内入社农户由152户迅速发展到612户,农科教示范基地扩展为5000亩。

2007年,重庆市万州区组建合作组织80个,举办培训累计322期,培训成员总数7.97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6.1万份,推广种养业常规实用技术15项、种养业新技术6项,引进新品种39个。

二、国外职业农民培训
根据全球农业主要发展地区各个国家的人口数量、经济能力、地理位置、农业自然资源总量及分布等因素的不同,国外主要有三大类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模式,简单地讲即东亚模式、西欧模式和北美模式。

1.东亚模式
东亚模式以日本和韩国为主要代表国家。

它适用于人口多、耕地总面积少、人均拥有耕地的数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难以形成农业生产大规模产业化经营管理的国家和地区。

该模式提倡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应该以政府为主导,通过法律为农民培训提供保障,对农民进行分类,开展不同层次和类型、不同方向和目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日本农民职业教育顺应现代化经济发展,立足于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坚持学历教育与开放式终身教育相结合的办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教学方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教学内容,形成了农业职业高中教育、农业继续教育、农业技术普及组织教育、国内外研修制度等多层次、立体化的农民职业化教
育体系,成为世界上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之一。

在韩国,职业农业教育呈现如下几个特点:(1)政府主导,产学合作兴办
农民职业教育。

其理由在于,农业产业的脆弱性需要政府介入,农业产业所拥有
的战略地位要求政府重视。

(2)根据本国国情,实现农村全民教育,促进农民
观念更新。

(3)农业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小让学生了解农业、熟悉自然、热
爱农业劳动,树立“务农光荣”的自信和自豪。

2.西欧模式
西欧模式是指适应以家庭农场为主要农业经营单位进行农业生产的特点,以
政府、学校、科研单位及农业培训网四者有机结合,通过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及
成人教育等多种模式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主要代表国家为英国、法国和德国。

在英国,职业农民教育呈现以下特点:(1)政府主导,有法可依。

英国政
府通过颁布专门法规、设立特定机构和制订详细计划来保障农民教育培训顺利开展。

(2)健全的培训及认证体系,完备的层次不同的培训机构。

德国农业职业教育的特点是:(1)坚实的法律保障,使职业教育得以全面
实施。

德国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

(2)企业实践和学校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教
育模式,使职业教育得以完善。

德国职业教育注重实用性,其典型特征就是企业
和学校相结合。

(3)强有力的经费投入,为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3.北美模式
美国是北美模式的主要代表国家。

它主要适用于农村人口少、耕地面积大、
可以广泛应用农业自动化机械、易于开展大规模农业生产产业化经营管理的国家
和地区。

该模式提倡以农业大学为主体建设农业科技教育体系,将新型职业农民
的培训教育、相关农业技术研发和具体农业技术在农村的推广相结合,从而提高
农民整体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