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课件
执行措施和执行救济
要点一
执行措施
为了保障生效法律文书的顺利执行,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一 系列的强制措施,如查封、扣押、拍卖、变卖、限制出境 等。这些措施旨在迫使被执行人履行义务,保护申请执行 人的合法权益。
要点二
执行救济
当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采取一系列的 救济措施。例如,当被执行人恶意转移财产时,申请执行 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其转移行为;当被执行人拒不 履行义务时,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当人民法院的执行行为违法时,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 人民法院申请复议等。
现代民事诉讼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民事诉讼法的理念和制度也在 不断发展和完善。现代民事诉讼法更加注重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合 法权益,强调程序公正和司法独立。
民事诉讼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与民法的关系
民事诉讼法与民法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关系。民法规定了当事人的实体权利义务,而 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实现这些权利义务的诉讼程序和制度。
性质
民事诉讼法属于程序法,是公法的一 种,旨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 障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
民事诉讼法的发展历程
01
古代民事诉讼法
在古代,民事诉讼法尚未形成独立的法律部门,民事诉讼程序通常包含
在民法等实体法中。
02 03
近代民事诉讼法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民事诉讼逐渐独立出来,形成了独立的民事诉讼 法。1806年的法国民事诉讼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独立的民事诉讼法典 。
法院调解原则
总结词
法院调解原则是指在民事诉讼中,法院应当根据自愿、合法原则进行调解,促使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 ,解决纠纷。
民事诉讼法104
民事诉讼法104
民事诉讼法第104条是关于民事诉讼中证据的相关规定。
该条款指出,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有责任提供证据来证明其主张的事实。
如果当
事人不能提供足够的证据,或者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主张的事实,那么法院可能会根据证据的不足作出对其不利的判决。
根据第104条的规定,证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形式:
1. 书证:书面材料,如合同、协议、信件等。
2. 物证:实物,如物品、文件等。
3. 证人证言:证人就其所知的事实所作的口头陈述。
4. 视听资料:录音、录像等可以证明事实的资料。
5. 电子数据:电子邮件、网络聊天记录等电子信息。
6. 鉴定意见:由专业鉴定人员就特定问题所作的专业判断。
7. 勘验笔录:法院或其指定人员对现场或物证进行勘验后所作的记录。
此外,第104条还规定了证据的收集和保全。
当事人应当在诉讼过程
中及时收集和保全证据,以确保证据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如果当事人
在诉讼过程中发现证据可能被损毁、丢失或者难以取得,可以向法院
申请证据保全。
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应当全面、客观地审查证据,根据证据的合法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可信度,综合判断证据的证明力。
如果当事人提供
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主张的事实,法院可以要求当事人补充证据,或
者根据已有的证据作出判决。
总之,民事诉讼法第104条强调了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重要性,要求
当事人积极履行举证责任,同时也规定了法院在证据审查和判断中的
职责和原则。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民事诉讼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重要的一部法律,它规定了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
下面我将就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进行阐述。
一、宪法地位民事诉讼法具有宪法地位,即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的基本原则,而民事诉讼法则是具体实施这一原则的具体方式和程序。
因此,民事诉讼法产生的一切规定都要以宪法为基础,并服从宪法的规定。
二、原则性制度民事诉讼法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基本原则包括公正、平等、合理、便捷、廉洁、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法权利等。
这些原则旨在确保当事人在诉讼中能够公平地享受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诉讼主体民事诉讼法规定了诉讼的主体,主要包括原告、被告和诉讼代理人。
原告是提起诉讼的当事人,被告是被诉讼的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是代表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
四、诉讼程序民事诉讼法对诉讼的程序作了详细的规定,包括诉前调解、立案、传票送达、举证、开庭审理、裁决和上诉等。
这些程序的规定是为了保证案件能够在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环境下进行,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五、证据规定民事诉讼法对证据的形式、提供、质证和采信等方面作了规定。
它明确了证据的种类和证据的力量,保证当事人能够提供充分、确凿、合法的证据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六、执行制度民事诉讼法对诉讼程序的执行作了规定,包括财产保全、强制执行和拍卖等。
执行制度的规定是为了确保判决的有效执行,保证当事人能够及时获得他们应有的赔偿或其他法律效果。
七、救济方式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民事诉讼的救济方式,主要包括临时救济措施、行政赔偿、国家赔偿和其他救济措施。
这些救济方式的规定是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使其能够获得应有的赔偿或其他法律效果。
民事诉讼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重要法律,其基本制度的实施对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当认真学习和遵守民事诉讼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同样尊重他人的权益,共同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
基本知识民事诉讼法
基本知识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是规范我国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基础,它包含了一系列关于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在民事纠纷解决中的权益。
在本文中,将介绍民事诉讼法的一些基本知识,使读者对我国民事诉讼程序有一个全面且准确的了解。
一、民事诉讼的概念与目的民事诉讼是指当事人以法院为中心,将民事纠纷交由法院审理裁决的一种法定纠纷解决途径。
其目的在于保护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和法制稳定。
二、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原则民事诉讼程序中存在着一些基本原则,包括:1. 等待原则:法院要等待当事人的起诉,守候其诉讼请求的提出;2. 审判主导权原则:法院对诉讼活动有主导权,落实事实查明和法律适用;3. 真实原则:法院要求当事人按照真实情况陈述案情和提供证据;4. 公开原则:法院审判活动应当公开,保证公众有权监督;5. 公正原则: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
三、民事诉讼的诉讼行为与程序阶段民事诉讼是由一系列的诉讼行为组成的,主要包括:1. 起诉:当事人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行为;2. 受理:法院接受当事人的起诉并登记立案;3. 审理:法院依法审理案件,进行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4. 判决:法院根据审理结果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最终判决。
四、民事诉讼中的证据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需要提供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
根据民事诉讼法,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视听资料等。
同时,法院也可以调取相关的证据材料。
五、民事诉讼的执行当法院作出判决后,当事人应当履行判决。
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判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将借助执行机构来强制执行判决。
六、民事诉讼的上诉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时,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
上诉的原则是自愿、公开,对上诉案件的审判由上级法院进行。
七、民事诉讼与其他诉讼方式的关系民事诉讼与其他诉讼方式包括行政诉讼、仲裁和调解等,这些方式是在维护公民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起到补充和增强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新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新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民事诉讼法的任务为了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地审理民事案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发生的民事案件,适用本法。
第三条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
第四条法院调解原则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
第五条合法原则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第二章管辖第六条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因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七条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人民法院管辖。
第八条特殊地域管辖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三章诉讼参加人第九条当事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第十条共同诉讼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
第十一条诉讼代理人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第四章证据第十二条证据种类民事诉讼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
第十三条证据的收集和提供当事人应当及时提供证据,并说明证据的来源。
第十四条证据的保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在诉讼过程中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
第五章诉讼时效第十五条一般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第十六条短期诉讼时效下列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第十七条特殊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新修正本)
作者介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简称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综合服务机构。
精彩摘录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新修正本)》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中华人民共和 国民事诉讼法
修正本
中华人民 共和国
民事诉讼 法
法律委员 会
修正
决定
报告
内容摘要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 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地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 法律单行本。为了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 案件,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旨在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 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读书笔记
本书看完了解好多法律程序,自己更应该多学习法律的重要性,对百姓日常有实用价值。
这本书好就好在有立法说明,对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条文的修改理由进行了阐述,对修改条文的修改理由一目 了然。
目录分析
第1章中华人民共和 国主席令第一〇六号
第2章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 修改《中华人民共和 国民事诉讼法》的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新修 正本)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秩序 社会秩序
宪法
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
民事诉讼法224条
民事诉讼法224条
民事诉讼法第224条规定了当事人对一审判决的上诉权以及上诉的期限。
根据这一条款,当事人如果对一审法院作出的判决不服,可以在
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
这一规定是保障
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确保了当事人有机会通过法律途径对判
决结果提出异议。
上诉权是当事人的基本权利之一,它体现了法律对公正审判的追求。
当事人在提起上诉时,需要提交上诉状,明确指出对一审判决的不满
之处以及请求上诉法院重新审理的理由。
上诉状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基
本信息、上诉请求、上诉理由以及必要的证据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上诉期限是法定的,一旦超过期限,上诉权将丧失,
一审判决将发生法律效力。
因此,当事人在收到判决书后,应当及时
评估判决结果,决定是否提起上诉,并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上诉手续。
此外,第224条还规定了上诉的受理条件。
上诉法院在收到上诉状后,需要对上诉是否符合法定条件进行审查。
如果上诉不符合条件,上诉
法院可以不予受理或者驳回上诉。
符合条件后,上诉法院将依法组成
合议庭,对上诉案件进行审理。
在审理过程中,上诉法院可以对一审判决进行全面审查,包括事实认定、证据采信、法律适用等方面。
如果上诉法院认为一审判决存在错误,可以依法改判或者发回重审。
这一过程体现了司法的审慎和对当
事人权利的尊重。
总之,民事诉讼法第224条为当事人提供了一个公正、透明的上诉机
制,确保了当事人在法律框架内寻求救济的权利。
通过上诉程序,当
事人可以对一审判决提出异议,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
民事诉讼法2022全文
民事诉讼法2022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适用范围第一款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规范民事诉讼活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款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民事诉讼活动的规范。
第二条诉讼权利的平等第一款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民事诉讼活动中,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
当事人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应当遵守法律的规定,不得滥用诉讼权利或者以诉讼方式非法妨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诉讼主体第三条原告和被告的身份第一款原告是提起民事诉讼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第二款被告是被原告诉讼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第四条诉讼代理第一款当事人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代为进行民事诉讼活动。
诉讼代理人应当具备法律规定的条件。
第三章诉讼的提起和受理第五条诉讼的提起第一款当事人对民事纠纷提起诉讼应当提交起诉状。
第二款起诉状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证据、案件标的额及附带诉讼请求等。
第六条诉讼的受理第一款人民法院对符合规定的诉讼请求进行受理,并向当事人发出受理通知书。
人民法院对不符合规定的诉讼请求应当作出裁定,不予受理。
第四章证据第七条证据的种类第一款民事诉讼中的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现场笔录和电子数据等。
第二款当事人应当提供证据支持自己的诉讼请求或者抗辩理由。
第八条证据的提供第一款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应当真实、合法,有利于裁判的损害。
对于无法取得的证据,当事人应当说明理由,并提供能够证明该证据真实性的其他证据。
第五章审判程序第九条受理和审理第一款人民法院对受理的案件应当及时、公开、公平地进行审理,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款人民法院应当在法定期限内依法作出判决或者裁定。
第十条一审和二审第一款人民法院对一审案件的判决或者裁定可以提起上诉。
上诉一般由二审法院进行审理。
第六章执行与强制措施第十一条判决和裁定的执行第一款判决和裁定有权力和义务被执行。
第二款人民法院对判决和裁定的执行应当及时有效。
什么是民事诉讼法
什么是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是指规范民事诉讼行为的法律体系,旨在保护民事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它是我国法律体系中一项重要的法律法规,并且在我国民事司法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案例,全面地阐述什么是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要点。
一、民事诉讼法的概述民事诉讼法是我国民事司法活动的基本制度,是一部法律法规,它对人民法院审理民事纠纷案件的有关程序、组织和审判权,以及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的诉讼权利和义务进行了明确规定。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情况包括法的出台背景、立法目的、适用范围等等,这些内容能够为当事人提供法律依据,也为法院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二、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民事诉讼法在制定过程中遵循了一系列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也是民事诉讼法的灵魂。
例如,平等自愿原则要求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法官应根据法律平等对待诉讼当事人,确保他们在诉讼中享有平等的权利;公开公正原则要求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公开透明,确保当事人及社会公众对审判结果的监督,维护司法公正等。
这些基本原则的遵守,保障了民事诉讼活动的公平性和正义性。
三、民事诉讼的主体和程序民事诉讼的主体包括原告和被告,分别在诉讼中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而在民事诉讼的程序中,包括起诉、受理、调查、审理、判决或者裁定等环节。
这些程序的正常进行保证了民事诉讼案件的有序进行,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四、民事诉讼中的证据和证明在民事诉讼中,证据的作用至关重要。
同时,证据也是为了确保诉讼活动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法律对证据的规定包括证据的种类、举证责任、证据的采信等等。
当事人在诉讼活动中应按照法律规定收集证据,并在诉讼中合理地运用证据,以证明其主张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五、民事诉讼中的救济措施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救济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例如,申请保全措施可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申请财产保全措施可以解决债权纠纷中的实际问题等等。
这些救济措施的适用能够提供当事人诉讼中的保障,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民事诉讼法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正)(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根据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目 录第一编 总 则第一章 任务、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第二章 管 辖第一节 级别管辖第二节 地域管辖第三节 移送管辖和指定管辖第三章 审判组织第四章 回 避第五章 诉讼参加人第一节 当事人第二节 诉讼代理人第六章 证 据第七章 期间、送达第一节 期 间第二节 送 达第八章 调 解第九章 保全和先予执行第十章 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第二编 审判程序第十二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第一节 起诉和受理第二节 审理前的准备第三节 开庭审理第四节 诉讼中止和终结第五节 判决和裁定第十三章 简易程序第十四章 第二审程序第十五章 特别程序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二节 选民资格案件第三节 宣告失踪、宣告死亡案件第四节 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第五节 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第六节 确认调解协议案件第七节 实现担保物权案件第十六章 审判监督程序第十七章 督促程序第十八章 公示催告程序第三编 执行程序第十九章 一般规定第二十章 执行的申请和移送第二十二章 执行中止和终结第四编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第二十三章 一般原则第二十四章 管 辖第二十五章 送达、期间第二十六章 仲 裁第二十七章 司法协助第一编总 则第一章任务、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宪法为根据,结合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的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
民事诉讼法全文
民事诉讼法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权益,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的民事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民事权益关系发生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请求解决的活动。
第三条民事诉讼的原则是:依法平等、公正、公开、快捷、廉洁。
第四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诉讼案件,必须依法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听取双方的意见,查清事实,审判公正,不许超越诉讼请求限度和事实范围进行判决。
第五条人民法院在审判民事诉讼案件时,应当采取便民利民的方式,倡导调解和其他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促进争议的早期解决和及时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
第六条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切实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不得损害他们的合法权益。
第七条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享有平等的权利。
当事人是指在民事诉讼中作为诉讼主体请求解决民事争议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及法定的代理人。
第八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诉讼案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法律和事实查明争议的真实情况。
第九条当事人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履行诉讼义务,不得滥用诉讼权利。
第十条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依法判决案件。
人民法院对民事诉讼案件的审理、裁判和执行,实行独立负责制。
第二章管辖第十一条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案件,应当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第十二条跨级上诉的案件,由上级人民法院管辖。
跨级上诉是指一审判决、裁定被上诉至二级人民法院的案件。
第十三条申请诉前财产保全的案件,由被申请财产保全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或者隶属于同一地区中级人民法院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四条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应当根据案件大小、复杂程度以及当事人自由选择的原则确定管辖。
第十五条当事人对涉及合同、侵权的民事诉讼案件向人民法院起诉,可以选择合同履行地、侵权行为地、被告住所地、合同订立地等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第三章起诉和答辩第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诉讼,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诉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是我国民事诉讼的基本法律。
该法旨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民事诉讼程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该法涵盖了民事诉讼的各个方面,包括立案、受理、审理、执行以及管辖等内容。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审判程序的规范。
法院必须依照法律程序进行审判,并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为加强诉讼程序的公正性和公开性,该法对诉讼的举证、质证、调查取证、开庭审理等环节也做出了明确规定。
同时,诉讼的当事人也应当尊重法院、律师、证人等各方的权利,不得干扰诉讼程序和干预裁判。
该法还规定了对判决、裁定的复议和上诉程序,以保障案件的二审和最高审的公正和公平。
此外,该法还明确了民事调解的作用和程序,鼓励当事人采取调解方式解决争议。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是我国民事诉讼的重要法律基础。
在实践中,我们必须遵守法律规定,尊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民事诉讼程序的公正性和公开性,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构建。
2024年民事诉讼法全文
2024年民事诉讼法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制定本法。
第二条民事诉讼适用本法。
第三条民事诉讼应当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保障当事人的平等地位,维护社会秩序。
第四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五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尊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六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依法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七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等不宜公开的除外。
第八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依法保护当事人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
第九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财产权益。
第十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依法保护当事人的人身权益。
第十一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婚姻家庭权益。
第十二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第十三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十四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十五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依法保护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
第十六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依法保护环境权益。
第十七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依法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第十八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依法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第十九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第二章管辖第二十条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的管辖,由本法和其他法律规定。
第二十一条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的管辖,应当依法确定。
第二十二条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的管辖,应当依法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法权益。
第二十四条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的管辖,应当依法保护当事人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
第二十五条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的管辖,应当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财产权益。
民事诉讼法2023修改新旧条文对照
第一百一十五条 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百三十条第二款 当事人未提出管辖异议,并应诉答辩或者提出反诉的,视为受诉人民法院有管辖权,但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规定的除外。
第二百八十七条第二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仲裁机构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裁决,当事人请求执行的,如果被执行人或者其财产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应当由当事人直接向有管辖权的外国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
第二百九十八条外国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需要人民法院承认和执行的,可以由当事人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也可以由外国法院依照该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或者按照互惠原则,请求人民法院承认和执行。
(二)通过外交途径送达;
(三)对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受送达人,可以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受送达人所在国的使领馆代为送达;
(四)向受送达人委托的有权代其接受送达的诉讼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送达;
(五)向受送达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设立的代表机构或者有权接受送达的分支机构、业务代办人送达;
(六)受送达人所在国的法律允许邮寄送达的,可以邮寄送达,自邮寄之日起满三个月,送达回证没有退回,但根据各种情况足以认定已经送达的,期间届满之日视为送达;
第二十五章送达、调查取证、期间
第二十五章 送达、期间
第二百八十三条人民法院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当事人送达诉讼文书,可以采用下列方式:
(一)依照受送达人所在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中规定的方式送达;
2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07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07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五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07年10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2007年10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 (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作如下修改:一、第一百零三条第二款修改为:“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对仍不履行协助义务的,可以予以拘留;并可以向监察机关或者有关机关提出予以纪律处分的司法建议。
”二、第一百零四条第一款修改为:“对个人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一万元以下。
对单位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一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
”三、第一百七十八条修改为:“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四、第一百七十九条第一款改为第一百七十九条,修改为:“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四)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五)对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六)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七)违反法律规定,管辖错误的;“(八)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九)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十)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十一)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十二)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十三)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什么是民事诉讼法
什么是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是指规范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定和程序,它是维护公民和组织民事权益的重要法律工具。
民事诉讼法主要界定了民事诉讼的范围、程序和原则等方面的规定,为人们在民事纠纷中维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本文将从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适用范围、程序阶段等方面来详细阐述民事诉讼法。
一、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民事诉讼法是一部针对民事纠纷解决程序的专门法律,它规定了当事人在民事纠纷中如何行使诉讼权利、法庭审判的程序、裁判结果的执行等内容。
民事诉讼法的出现和实施,旨在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实现,确保司法公正和社会稳定。
二、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民事诉讼法适用于在民事关系中当事人因权益发生争议而进行的诉讼活动,包括财产权、人身权、合同权利等方面的争议纠纷。
与刑事诉讼不同,民事诉讼法主要处理私人之间的法律纠纷,如民事债务、婚姻家庭、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争议。
三、民事诉讼法的程序阶段民事诉讼法的程序阶段主要包括起诉、受理、调解、审理和执行等环节。
在起诉阶段,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并提交诉讼申请书及相关证据。
一旦法院受理案件,进入调解阶段,法院将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并力图达成和解协议。
如调解失败,案件将进入审理阶段,法院将依法审理并作出判决。
如有一方不满意判决结果,可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
在判决生效后,案件将进入执行阶段,法院将对判决结果进行强制执行。
四、民事诉讼法的原则民事诉讼法遵循一系列重要原则,以确保民事诉讼的公正、公平和高效进行。
其中,平等原则要求法院在审理案件时,遵循公正平等的原则,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益。
合法原则要求法院在判决时应依法作出,并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公开原则要求法院公开审理案件,对外公布相关信息,增加审判公正性。
当事人主体性原则要求法院尊重当事人的自主意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速裁原则要求法院对案件进行及时审理,确保当事人的诉讼权益能够得到及时救济。
结语综上所述,民事诉讼法是规范民事诉讼活动的重要法律工具,它确保了公民和组织在民事纠纷中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和维护。
新民事诉讼法全文(民事诉讼法新规定)
新民事诉讼法全文(民事诉讼法新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根据2023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23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23年6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根据2023年1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第四次修正)目录第一编总则第一章任务、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第二章管辖第一节级别管辖第二节地域管辖第三节移送管辖和指定管辖第三章审判组织第四章回避第五章诉讼参加人第一节当事人第二节诉讼代理人第六章证据第七章期间、送达第一节期间第二节送达第八章调解第九章保全和先予执行第十章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第十一章诉讼费用第二编审判程序第十二章第一审普通程序第一节起诉和受理第二节审理前的准备第三节开庭审理第四节诉讼中止和终结第五节判决和裁定第十三章简易程序第十四章第二审程序第十五章特别程序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选民资格案件第三节宣告失踪、宣告死亡案件第四节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第五节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第六节确认调解协议案件第七节实现担保物权案件第十六章审判监督程序第十七章督促程序第十八章公示催告程序第三编执行程序第十九章一般规定第二十章执行的申请和移送第二十一章执行措施第二十二章执行中止和终结第四编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第二十三章一般原则第二十四章管辖第二十五章送达、期间第二十六章仲裁第二十七章司法协助第一编总则第一章任务、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宪法为根据,结合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的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
民事诉讼法知识点全
民事诉讼法知识点全民事诉讼法是指规范和指导我国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体系,它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民事诉讼法的相关知识点,包括诉讼主体、诉讼程序以及民事诉讼的特点等。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诉讼主体1. 原告原告是指在民事诉讼中提起诉讼的一方,他需要具备诉讼资格。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除了公民和法人拥有起诉权利外,还包括其他组织和单位,如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
2. 被告被告是指在民事诉讼中被起诉的一方,他需要根据法律的规定接受诉讼程序。
被告可以提出答辩意见,并提供相关证据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3. 第三人在某些情况下,除了原告和被告之外,还可能涉及到第三人。
第三人是指与诉讼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当事人。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第三人可以申请参与诉讼或者以其他方式提供帮助。
二、诉讼程序1. 起诉阶段在民事诉讼中,起诉是诉讼程序的第一步。
原告需要向法院递交起诉状,明确被告、案件的事实和理由,并附上相关的证据材料。
法院接受起诉后会受理案件并通知被告。
2. 答辩阶段被告在接到法院通知后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答辩意见,并提交相关证据材料。
在答辩阶段,被告可以针对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进行辩护,同时还可以提出反诉。
3. 审理阶段在审理阶段,法院会组织庭审活动,双方当事人可以提供证据、进行辩论,并向法院陈述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法院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来判决案件,并做出裁判,维护公正和公平。
4. 上诉阶段如果一方当事人对法院的判决不满意,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
上诉阶段是对原判决的重新审理,上级法院将对原判决进行检查,并根据法律规定来判决案件。
三、民事诉讼的特点1. 可选择性在一定的法定范围内,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是否提起诉讼。
这是民事诉讼的一个基本特点,体现了当事人的自由意志和选择权。
2. 平等性民事诉讼要求法院对待当事人应当公平公正,保障当事人的平等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正)发布部门:全国人大常委会发文字号:主席令第71号发布日期: 2017.06.27实施日期: 2017.07.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法律法规类别:民事诉讼法【本法变迁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失效][1982030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19910409]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2007)[2007102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07修正)[20071028]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2012)[2012083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2修正)[20120831]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2017062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正)[2017062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根据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目录第一编总则第一章任务、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第二章管辖第一节级别管辖第二节地域管辖第三节移送管辖和指定管辖第三章审判组织第四章回避第五章诉讼参加人第一节当事人第二节诉讼代理人第六章证据第七章期间、送达第一节期间第二节送达。
民事诉讼法课程简介
民事诉讼法课程简介一、啥是民事诉讼法呢?民事诉讼法就像是一场公平游戏的规则手册。
想象一下,咱们生活里要是和别人有了民事方面的纠纷,比如你借了朋友钱,朋友一直不还,或者你买了个东西有质量问题,商家不给解决,这时候就轮到民事诉讼法出场啦。
它规定了从你决定去法院告状开始,一直到法院给出判决,这中间所有的流程和要遵守的规则。
就像是给大家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不管是谁,都得按照这个规则来解决问题。
二、这门课都学些啥内容?这门课会讲到民事诉讼法里的各种基本概念。
比如说当事人,谁能去法院起诉,谁会被起诉,这里面的讲究可多了呢。
还有管辖,就是说你这个案子应该去哪个法院打官司,是你家附近的法院呢,还是被告家附近的法院,或者是根据事情发生的地点来决定的法院。
再就是证据啦,打官司就是打证据嘛,什么证据有效,怎么收集证据,怎么向法院提交证据,这些都是要学的。
而且还会讲各种诉讼程序,像一审、二审,要是觉得法院判得不对,还可以申请再审呢。
三、为啥要学民事诉讼法呢?其实学这个对咱们的生活可有帮助啦。
咱们现在生活在社会里,难免会和别人有摩擦。
学了民事诉讼法,就像是给自己武装了知识的盔甲。
要是遇到事儿了,自己心里有底,知道该怎么通过合法的途径去维护自己的权益。
而且对于那些以后想当律师或者从事法律相关工作的同学来说,这可是基本功呢。
要是不懂民事诉讼法,就像战士上战场没带枪一样。
四、这门课的上课形式大概是啥样的?老师可不会干巴巴地讲课哦。
会有很多有趣的案例分析,就像讲故事一样,把那些枯燥的法律条文通过真实发生的事情讲出来。
而且还会有课堂讨论呢,大家可以各抒己见,说说自己对某个案例的看法,要是你的想法特别独特,说不定还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呢。
有时候还会模拟法庭,同学们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像法官、律师、当事人啥的,这样能让大家更深刻地体会到民事诉讼法在实际中的运用。
五、学了这门课能有啥收获呢?首先就是知识方面啦,你会对民事诉讼法有一个系统的了解,那些以前看起来很神秘的法律条文,现在都能搞得清清楚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 民事诉讼法
(三)专属管辖 专属管辖是指某些民事案件依法必须由特定人民法院 管辖 包括: 1.公民不服选举委员会对于选民资格的申诉所做的处理决 定,只能向选区所在地基人民法院起诉。 2.利害关系人要求宣告失踪、宣告死亡的案件,只能向下 落不明人住所地基层人民院提出。 3.申请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由 其近亲属或者其他利害关人向该公民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 提出。 4.申请认定财产无主,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财产 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
第十四章 民事诉讼法
三、民事案件的管辖
(一)级别管辖 (二)地域管辖 地域管辖又分为一般地域管辖和特殊地域管辖 1.一般地域管辖 一般地域管辖是指以当事人与人民法院管辖区域的关系 作为划分标准的一种关系 2.特殊地域管辖 特殊地域管辖是以当事人之间的诉讼标的与法院的关系 为标准来确定案件的管辖法院
第十四章 民事诉讼法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概述 第二节 民事审判程序 第三节 民事诉讼文书
第十四章 民事诉讼法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概述
一、民事诉讼概述
(一)民事诉讼的概念 民事诉讼就是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 参与人的参加下,审理和解决民事案件的活动,以及 由这些活动中所产生的诉讼法律关系的总和。 民事诉讼具有以下特点: 1.民事诉讼必须有受理的人民法院和诉讼参与人参加, 并进行各自的活动
第十四章 民事诉讼法
二、民事答辩状
(一)民事答辩状的概念 民事答辩状,是民事诉讼的被告或者上诉的对方当事 人针对原告的民事起诉状或者上诉人的民事上诉状,作出 答复和辩驳的文书 (二)民事答辩状的内容和制作方法 民事答辩状由首部、正文和尾部组成
第十四章 民事诉讼法
三、民事上诉状
(一)民事上诉状的概念 民事上诉状,是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的第 一审民事判决、裁定,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 提出上诉,请求撤销或者变更第一审民事判决、裁定的文 书 (二)民事上诉状的内容和制作方法 民事上诉状由首部、正文和尾部组成
第十四章 民事诉讼法
六、执行程序
(一)执行根据和执行法院 (二)申请执行的期限 (三)执行标的 (四)被执行财产所得款项的清偿顺序 (五)执行和解 (六)执行措施
第十四章 民事诉讼法
第三节 民事诉讼文书
一、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起诉状
(一)民事起诉状的概念 民事起诉状,是原告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 者与他人发生争议,为维护自身的民事权益,依法向人民 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作出裁判的文书 (二)民事起诉状的内容和制作方法 民事起诉状由首部、正文和尾部组成
第十四章 民事诉讼法
2.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活动在诉讼中起着很大作用,但人民 法院的审判活动才是主导作用,它对诉讼的开始、发展和 终结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3.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由若干个阶段组成,每一阶段前后 连接,各有自己的中心任务。只有完成前一阶段的任务, 才能将诉讼推移到下一阶段 4.民事诉讼是由民事诉讼法律规范调整的,即人民法院、 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活动都必须依照民事诉讼法的 规定进行
第十四章 民事诉讼法
(三)公示催告程序 公示催告程序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以告 示的方法,催告利害关系人,在法定期间内申报权利,逾 期不申报权利,就作出除权判决的程序 (四)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 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债权人或 债务人的申请,对因严重亏损、无力清偿到期债务的企业 法人宣告破产,进行清产还债的法律程序
第十四章 民事诉讼法
四、审判程序中的特殊措施
(一)财产保全 (二)先予执行 (三)当事人不到庭 1.按撤诉处理 2.缺席判决 3.延期审理
第十四章 民事诉讼法
五.审判程序中的特殊程序
(一)特别程序 特别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审理几类特殊案件所适用的 程序 (二)督促程序 督促程序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债权人要求债务人给付 金钱或者有价证券的申请,向债务人发出有条件的 支付命令,若债务人逾期不履行,人民法院可强制 执行的程序
第十四章 民事诉讼法
(二)人民法院提起再审 1.法院提起再审的条件 2.法院提起再审案件的审理 (1)原审人民法院再审的审判程序 (2)按审判监督程序提审、指令再审的审判程序 (3)按审判监督程序指令再审的审判程序
第十四章 民事诉讼法
(三)申请再审 1.再审的概念 2.对当事人申请再审案件的审理 (四)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 1.抗诉的概念 2.抗诉案件的审理
二、第二审程序
(一)第二审程序的概念 第二审程序是指当事人不服第一审裁判,在上诉期内 提出上诉,由上一级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的程序。
第十四章 民事诉讼法
(二)上诉的提起与受理 (三)上诉案件的审理与裁判
三、再审程序
(一)再审程序的概念 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发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的判决或裁定确有错误,对案件依法重新审理并作出裁判 的程序
第十四章 民事诉讼法
二、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民事诉讼法的原则有两类: 一类是对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仲裁都 具有指导意义的原则 另一类是对民事诉讼具有特殊指导意义的原则,即 特有原则 这些特有原则有: 1.保障诉讼当事人平等地行使诉讼权利的原则 2.对民事案件进行调解应当坚持自愿合法的原则 3.辩论原则 4.处分原则 5.人民检察院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原则 6.支持起诉原则
第十四章 民事诉讼法
(四)指定管辖 由上级法院将案件指定由某一法院管辖,这就是指定 管辖
(五)移送管辖 移送管辖是指没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移 送给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审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不得拒 绝或再行移送
第十四章 民事诉讼法
第二节 民事审判程序
审判程序一般包括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审判监 督程序三大部分
一、第一审程序
第一审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经 济案件所适用的程序 (一)第一审普通程序 1.起诉与受理 2.审理前的准备 3.调解 4.开庭审 理 5.依法作出判决或裁定
第十四章 民事诉讼法
(二)简易程序 简易程序是简化了的普通程序,是基层人民法院及其 派出法庭审理简单的民事案件所运用的一种独立的简便易 行的诉讼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