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上海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素质试卷及答案

上海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素质试卷及答案

上海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素质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海水晒盐B. 冰雪融化C. 酒精挥发D. 铁丝生锈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A选项,海水晒盐是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从而得到盐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选项,冰雪融化是固态的冰变为液态的水,这个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选项,酒精挥发是液态的酒精变为气态的酒精蒸气,这个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选项,铁丝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这个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 正确。

2.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 空气是一种单质B. 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C.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D. 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和空气对人类生活的作用。

A选项,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不是单质,故A错误。

B选项,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而不是质量分数,故B错误。

C选项,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因此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C正确。

D选项,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不是纯净物,故D错误。

3.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构成物质B. 花香四溢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C.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 气体可以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没有间隔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子和原子的性质以及它们与物质的关系。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对重要化学研究成果的介绍中,错误的是()A.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B.拉瓦锡发现了电子C.门捷列夫提出了元素周期律D.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假说2.明确各种化学仪器的基本用途并熟练使用,是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之一。

下列仪器可以用于直接加热的是()3.[2024泰州一模]书法之美尽在笔墨纸砚之间,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择笔刻字B.燃脂制墨C.裁剪宣纸D.砚台研墨4.[2024沈阳一模]下列化学观念中,不正确的是()A.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B.所有物质都能无条件进行转化C.物质既有天然存在的也有人工创造的D.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5.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蔗糖能溶于水B.氢气能被点燃C.铜丝具有导电性D.食盐有咸味6.某同学将鸡蛋壳放入食醋中,发现有气泡产生,他认为可能是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就“可能是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作出猜想B.设计实验C.进行实验D.得出结论7.下列物质中,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是()A.金刚石(C) B.二氧化碳(CO2)C.氨气(NH3) D.碳酸氢铵(NH4HCO3)8.[2024泉州模拟]下列符合实验室安全规则的是()A.用漏斗直接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B.实验室中没有腐蚀性的试剂,可用手抓取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要从侧面观察实验现象D.实验室中未经老师允许,可自行动手做实验9.[2024重庆]试管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下列有关试管的使用正确的是()10.在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需要用到下列仪器中的()①试管夹②酒精灯③陶土网④烧杯⑤铁架台⑥坩埚钳⑦药匙⑧镊子A.①②⑦B.①②③⑧C.②③④⑤D.②③⑥⑧11.[2024深圳模拟改编]2024年“中国航天日”的主题是“极目楚天,共襄星汉”。

下列有关航天的课题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A.“嫦娥二号”探月卫星轨道的计算B.“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C.“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所需新型材料的研制与生产D.“祝融号”火星车与“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之间的信息传递12.[2024威海期末改编]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沪教版(上海)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数形结合能对化学反应进行定量描述,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B.等质量的碳酸钙与足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C.加热一定质量的石灰石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一份加入二氧化锰,一份不加入二氧化锰2.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4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

使该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充分反应后。

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石灰水中,能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A.30g B.50g C.100g D.150g3.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反应中有三种氧化物B.此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2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4.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组成CO和CO2的元素相同,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B.煤既是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所以煤对人类有利而无害C.同种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D.一定条件下,碳和一氧化碳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都具有氧化性5.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0克置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为20.4克。

将此剩余固体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后过滤,滤渣经洗涤干燥后称得质量为5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氯酸钾质量为25克B.停止加热后剩余固体中含有两种物质C.生成氧气质量为9.6克D.反应过程中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变6.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 CO2CO通入氧气点燃B Cu粉C粉在空气中灼烧C NaCl KNO3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D CaCl2溶液HCl加过量CaCO3粉末,过滤A.A B.B C.C D.D7.已知:2KClO3=2KCl + 3O2↑,下列图像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8.下列通过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A.实验一可以证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B.实验二可以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C.实验三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可燃物D.实验四可以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种类有关9.实验室中有一瓶气体,它由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用它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对该瓶气体中可能有哪些气体,某同学做了如下判断:a.可能是甲烷b.可能是甲烷和氢气c.可能是甲烷和一氧化碳d.可能是氢气和一氧化碳e.可能是甲烷、氢气和一氧化碳,其中判断正确的个数为()A.1个B.3个C.4个D.5个10.质量相等的锌、铝、铁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A.锌最多,铁最少B.铝最多,锌最少C.铁最多,铝最少D.三者一样多11.含杂质的Fe2O3固体样品20g,高温下用足量的CO完全还原(杂质不与CO反应),将生成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吸收后,产生30g白色沉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的CO质量为8.4g B.还原后的固体质量为11.2gC.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0% D.样品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一定为24%12.取一定质量的碳酸钙,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碳酸钙和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其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5,那么该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氧化钙的质量比为A.7:25 B.50:21 C.21:50 D.25:1413.在光照条件下,AgNO3可分解为Ag、O2和某种氮的氧化物X.取一定质量的AgNO3固体充分光照,测得反应后生成Ag 、O 2、X 的质量分别为21.6g 、mg 、9.2g 。

2024届上海市闵行区闵行区莘松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4届上海市闵行区闵行区莘松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4届上海市闵行区闵行区莘松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试管1中的气体可以燃烧B.试管2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试管1和2中气体的质量比为2:1D.该实验说明,水不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2.25℃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A.B.C.D.3.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燃放礼花B.面包变质C.植物光合作用D.冰雪融化4.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A.B.C.D.5.下列实验操作或设计正确的是()A.量取8.5mL双氧水B.检验装置的气密性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硬水软化6.下列产品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无关的是A.加碘食盐B.无磷洗衣粉C.无铅汽油.D.无氯冰箱7.区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这三瓶无色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 A.测三瓶气体的密度B.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瓶中C.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D.闻三瓶气体的气味8.正确的实验操作对人身安全和实验结果都非常重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B.检查气密性C .称量固体D .倾倒液体9.如图为过氧化氢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如果不加催化剂,该反应也能发生C.该反应中分子、原子个数均不变D.该过程可说明过氧化氢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10.实验室制氯气的反应为:MnO2 + 4HCl(浓) MnCl2 + Cl2↑ + 2X,则X的化学式是A.O2B.H2C.H2O D.H2O211.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排列顺序B.性质与用途①净水程度由低到高:蒸馏、过滤②地壳中元素含量由低到高:硅、氧①氧气能供给呼吸:医疗急救②稀有气体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作电光源C.化学史D.物质的鉴别①最早用定量方法研究空气成分:拉瓦锡②发现元素周期律:张青莲①双氧水和蒸馏水:用二氧化锰②二氧化碳和氮气:用燃着的木条A.A B.B C.C D.D 12.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目的主要实验操作A 鉴别食盐和碳酸钙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B 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的O2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是否复燃C 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加入明矾,充分振荡,静置D 排空气法收集CO2时验满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是否熄灭A.A B.B C.C D.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原量:H-1C-12N-14O-16Cl-35.5K-39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9分)1.下列变化中与其他变化有根本区别的是()A.食物腐败B.水结成冰C.石蜡熔化D.沙里淘金2.[2024扬州期末]大煮干丝属于淮扬菜系的代表菜之一。

干丝富含钙,补充钙元素可预防()A.骨质疏松B.甲状腺疾病C.侏儒症D.贫血病3.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B.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C.空气中的氧气极易溶于水D.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最大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5.[2024营口模拟]硫酸钡(BaSO4)被广泛用于医疗机构、核电站、工矿企业等需要核射防护的场所。

已知Ba元素的化合价为+2,则硫元素的化合价是()A.+2 B.+6 C.+4 D.+5 6.[2024南宁模拟]被称为“快乐因子”的多巴胺(C8H11O2N)是大脑中含量最丰富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

下列关于多巴胺的说法正确的是()A.组成中含有1个氧分子B.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1C.多巴胺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D.多巴胺由8个碳原子、11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7.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

下列灭火措施错误的是()A.电线老化短路起火,用水浇灭B.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C.图书馆着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D.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用湿布盖灭8.铀235是核电站的主要燃料,浓缩铀具有放射性,会危害人体健康。

如图是铀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铀元素为非金属元素B.铀235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2C.铀235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43D.铀235原子的质量为235 g9.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B.物质丙的化学式是NH3C.在该反应中,甲是单质,乙和丙是化合物D.图示反应属于分解反应10.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①N、②Na+、③、④P2O5、⑤KClO3,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有①④⑤B.表示阳离子的有②③C.④中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D.⑤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1∶311.[2023扬州期中改编]下列实验方案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A.鉴别:用水鉴别炭粉和二氧化锰粉末B.除杂: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C.检验:用氢氧化钠溶液检验二氧化碳气体D.制备:实验室用电解水制备氧气12.[2023福建改编]分别加热等质量的两种样品,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沪教版(上海)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表中a的值为2.6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X可能含有氢元素D.若增加氧气量,则生成物的种类可能减少2.W、X、Y、Z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中生成X的质量为40g B.W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反应中Y全部参加反应3.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4.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

推测出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A.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B.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D.由一个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5.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产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15.3 B.X、Z 是反应物,Y、W 是生成物C.Z 为化合物D.反应中 Y、W 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6.下列图像对应的关系正确的是A.表示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气体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B.表示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O2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C.表示硫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D.表示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产生氧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g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7.将14.6g已部分氧化的锌粉,加入到19610%液中溶质的质量为()A.19g B.30.1g C.32.2g D.36.2g8.下列一些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D 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A.A B.B C.C D.D9.A、B、C三种物质各15 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 g新物质D;若增加10 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余C。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1)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1)

沪教版(上海)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1)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下列有关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红色火焰,并放热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2.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A.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3.将过氧化氢溶液平均分成两等份a和b,只向b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另一份微微加热。

则放出氧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A.B.C.D.4.下列4 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 个实验过程中某些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A.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溶液分解B.木炭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5.由X、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6,已知Y元素核内有8个质子和8个中子,X元素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分别比Y元素少1个,则该化合物化学式为A.X2Y5B.X2Y3C.XY2D.X2Y6.如图所示为硫化氢(H2S)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硫、氢元素质量比为1:2B.丙代表的是纯净物C.34g硫化氢完全燃烧至少需48g氧气D.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2:17.有 C5H10、C3H6O、C6H12O6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60% B.45% C.30% D.22.5%8.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市场上销售的矿泉水中的“镁、碘”指的是单质B.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变大C.组成H2O、H2O2的元素种类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作用9.1.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判断:①一定含C、H元素;②一定不含O元素;③可能含O元素:④一定含O元素;⑤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2;⑥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4,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⑤B.①②⑥C.①③⑥D.①④⑤10.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探究镁与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C.比较不同物质微粒间的空隙大小D.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11.下列示意图与表述内容不相符的是()A.二氧化碳的状态变化B.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C.氯化钠的形成D.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12.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读数为 a mL;随后又倒入部分该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b mL,则该学生第二次倒入液体的实际体积是( )A.大于(b-a)mL B.等于(b-a)mL C.小于(b-a)mL D.无法确定13.下列有关图象中不正确的是A.图①是一定量的碳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B.图②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C.图③是镁条在密闭容器中燃烧D.图④是活性炭与氧化铜粉末在高温下恰好完全反应14.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沪教版(上海)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高温加热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下列有关物质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中正确的是()A.B.C.D.2.下列四个图像分别表示四个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中的数据及处理情况,其中正确的是A.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相同质量的铁粉和锌粉分别加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D.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二氧化锰固体3.电解水时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栄参与反应),电解一定质量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B.溶液中钠元素质量变大C.溶液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不变 D.溶液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减小4.将2.8 g铁粉放入一定量的硫酸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三者恰好完全反应,除去其中的不溶物,再将所得的溶液蒸干,最后可得固体( )A.3.2 g B.7.6 g C.8.0 g D.15.2 g5.完全燃烧2. 8g某有机物,生成8. 8gCO2和3. 6gH2O。

下列对该有机物的判断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且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B.该有机物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C.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H4D.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6.下列图像对应的关系正确的是A.表示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气体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B.表示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 2的情况下,产生O2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C.表示硫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D.表示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产生氧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7.将14.6g已部分氧化的锌粉,加入到19610%g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A.19g B.30.1g C.32.2g D.36.2g8.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对现象的认识B、对安全的认识①气体压缩,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②活性炭除去异味,活性炭具有吸附性③电解水时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2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②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③家中天然气泄漏赶紧打开排风扇C、对鉴别除杂方法的认识D、对人物贡献的认识①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后搅拌②除去CO2中少量CO,通入足量灼热的氧化铜③除去CaO中CaCO3,高温充分煅烧①拉瓦锡--测定空气组成②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③张青莲--测定水的组成A.A B.B C.C D.D9.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B.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氧气C.不同物质着火点不同D.向小试管中加入适量干冰,看到U型管中左侧液面上升,右侧液面下降1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定C.向碳酸钙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11.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通常情况下丙是气体C.生成物丁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12.下列关于物质结构和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铁和刚性能不同主要是由于含碳量不同B.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C.金刚石和石墨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碳原子不同D.金属钠和铝的性质不同是由于钠和铝的原子结构不同13.某同学为研究动物呼吸作用,用下图进行实验。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关于H2SO4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C.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 D.与Mg反应放出氢气2、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是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的题目之一,下列有关pH试纸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把pH试纸浸入待测液B.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C.把显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D.测出石灰水的pH为12.43、考古学家通过测定碳14的含量等方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

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6 B.8 C.14 D.204、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气体的装置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B.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b进入C.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a进入D.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⑤临时存放5、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废水需要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B.明矾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C.蒸馏海水和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发生的都是物理变化D.蒸馏水、自来水都是纯净物6、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④⑥B.①③⑤⑥C.①②⑥D.②③⑤7、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碘酒B.矿泉水C.白醋D.蒸馏水8、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7微米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A.导电性B.延展性C.导热性D.抗腐蚀性9、下列“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A.氨水B.汽水C.冰水D.糖水10、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B.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C.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11、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不相同的一组是()A.锰、钛B.氩、金C.铅、铂D.氦、汞12、某无色气体可能由H2、CH4、CO、CO2中的几种组成。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综合测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Ca-40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9分)1.[2024高邮模拟]“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份社会责任。

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外出随手关灯B.减少使用塑料袋C.骑自行车出行D.多使用一次性筷子2.CO2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重要物质。

下列过程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的是()A.光合作用B.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C.局部地区的人工增雨D.过多使用化肥和农药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一般情况下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B.通常把固态二氧化碳称为干冰,干冰能直接变为二氧化碳气体C.不能供给呼吸,因为二氧化碳有毒D.通常状况下能溶于水4.[2023靖江月考]从化学学科观念的视角,下列对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认识错误的是()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B.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主要通过化学变化实现C.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稳定D.过度砍伐森林树木会打破碳循环和氧循环5.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灭火——只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B.生产汽水——二氧化碳是酸C.气体肥料——不能支持呼吸D.人工增雨——干冰升华吸热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中,下列做法可行的是()A.用镊子夹取块状石灰石B.将鼻子凑到容器口闻酸液的气味C.用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D.把用剩的酸液倒回原瓶7.[2023常州期中]下列是制取二氧化碳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8.[2023扬州月考]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制备、检验、收集、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 CaCl2+CO2↑+H2O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是二氧化碳C.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D.增大压强,二氧化碳在水中会溶解得更多,利用这一性质生产汽水9.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课上完成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及性质验证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①中应先加入固体试剂,后加入液体试剂B.②中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呈酸性C.可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D.该实验说明可以用紫色石蕊溶液检验二氧化碳10.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进行以下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实验①喷洒稀盐酸②喷洒水③放入干燥CO2中④喷水后放入干燥CO2中花的颜色红色紫色紫色红色A.①说明酸溶液可以使石蕊变红B.①④对比,说明④中产生了与稀盐酸化学性质相似的物质C.②④对比,说明水在石蕊变色过程中不发挥任何作用D.②③④对比,说明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11.一瓶存放较长时间的石灰水,瓶内壁附有一层白膜。

九年级上册化学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综合测试题「附答案」九年级上册化学综合测试题「附答案」世界由物质组成,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九年级上册化学综合测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满分:60分,时间:50 min)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相对原子量:H ——1,C ——12,O ——16,N ——14,Cl ——35.5,K ——39,Cu ——641. 从宏观角度来说,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 )A .有气体产生 B. 发光、发热 C. 颜色发生变化 D. 有新物质产生2. 从微观角度来说,物理变化的实质是 ( )A. 原子的种类发生变化B. 原子的个数发生变化C. 分子的个数发生变化D. 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3. 下列古代诗句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千锤万凿出深山”C. “烈火焚身浑不怕”D. “蜡炬成灰泪始干”4. 固定装有粉末药品的试管时,通常试管口低于试管底部,这是因为( )A. 防止气体不易导出,因为氧气比空气重B. 防止湿存水倒流回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C. 为了方便酒精灯加热D. 为了使药品均匀平铺在试管底部5.下列提纯方法中,可用来分离KClO 3制O 2反应后MnO 2和KCl 的是 ( )A. 过滤B. 蒸发C. 蒸馏D. 重结晶6. 某同学欲配置10%的NaCl 溶液,在用量筒量取水的过程中仰视读数,则最终得到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 )A .等于10% B. 大于10% C. 小于10% D. 无法确定7. 实验室里,可以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的仪器为 ( )A .圆底烧瓶 B. 烧杯 C. 燃烧匙 D. 锥形瓶8. “Li ”不能表示( )A .单质锂 B. 一个锂分子 C. 一个锂原子 D. 锂元素9. 下列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是 ( )A .Si B. FeO C. ZnCl2 D. H2O 210. 对于KClO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l 元素的化合价为+1 B. 该分子中含有一个臭氧分子C. 式量为122.5 g/molD. 含有氧元素11. 下列物质,不是自来水厂用来净水的物质 ( )A .Cl 2 B. 胆矾 C. 明矾 D. 活性炭12. 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 )A. 金刚石与石墨B. SO2与SO 3C. 氧气与臭氧D. 红磷与白磷13. 下列哪项措施一定能够增加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 ( )A. 搅拌B. 升温C. 增加溶剂D. 将物质研碎14. 制备下列气体时,可以用(瓶口)向上排空气法的是 ( )A. COB. O2C. NH3D. H215.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保持不变B. MnO 2可作H 2O 2分解制O 2过程的催化剂C. 催化剂都加快反应速率D. 催化剂实际上也参加到反应过程之中16. 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属于缓慢氧化过程的是 ( )A. 煤气燃烧B. 食物变质C. 钢铁生锈D. 人体变老17. 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石蕊鉴别开来的是 ( )A. NaCl溶液和蒸馏水B. 稀盐酸和澄清石灰石C. Na2CO 3溶液和NH 4Cl 溶液D. 稀硫酸和KCl 溶液18. 下列固体物质发生变化的前后,质量不变的.是 ( )A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B. 铁丝生锈 C. 石灰石焙烧 D. 矿石粉碎19. 下列对各燃烧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O 2中燃烧:火星四射B. 硫粉在O 2中燃烧:蓝紫色火焰C. 碳粉在O 2中燃烧:发出白光D. 红磷在O 2中燃烧:大量白雾20.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CaCO 3↓+ H2O A .CO2 + Ca(OH)2B .S + O2 → SO 2 点燃→ Cu(OH)2↓ + Na2SO 4 C. CuSO4 + 2 NaOHD. CaCO3 → CaO + CO2↑二、填空题(共25分)21.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结构和性质的自然科学。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沪教版(上海)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将水通电一段时间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制氧气D.一定质量的木炭在密闭容器中燃烧2.已知由CuS、CuSO3、CuSO4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1-3xB.1-2xC.1-xD.无法计算3.已知某气体由H2、CO2、CO、CH4中的两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下面的实验:①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现浑浊现象;②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成;③点燃气体,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火焰,烧杯壁上有浑浊出现。

那么对该混合气体成分作出的以下推断中,合理的是()A.可能是H2和CH4B.可能是CO2和COC.一定含有CO2D.一定含有CO4.小希设计如图的实验,并完成下列的操作步骤:①未点燃酒精灯,观察白磷未燃烧②点燃酒精灯片刻,观察到白磷燃烧③熄灭酒精灯,冷却到室温,观察到水位上升到刻度 1 处④点燃酒精灯,剩余的白磷不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酒精灯加热铜丝,白磷燃烧,铜丝变黑,可见白磷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B.操作②中除了观察到白磷燃烧,铜丝也变黑,会使“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结果大于 1/5C.对比①②中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D.对比②④中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B.一定量的红磷在密封容器中燃烧C.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D.碳和氧化铜的固体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反应6.下列实验不可行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区分氯化钠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B除去CO2中少量的CO点燃C除去CO中少量的CO2通过足量灼热的炭层D 焊接金属时所用燃料乙炔(化学式C2H2)充分燃烧时的产物检验在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的烧杯,一段时间后迅速倒转烧杯并加入澄清石灰水A.A B.B C.C D.D 7.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探究镁与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C.比较不同物质微粒间的空隙大小D.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8.下列示意图与表述内容不相符的是()A.二氧化碳的状态变化B.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C.氯化钠的形成D.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9.给量筒内液体读数,开始时仰视读数为29.0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平视读数为12.3mL,则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A.16.7 mL B.大于16.7 mLC.小于16.7 mL D.无法计算10.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列于下表中。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沪教版(上海)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下列有关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红色火焰,并放热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2.在实验室中,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 除去混在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点燃B鉴别软水和硬水加入水,搅拌C除去混在木炭粉中的氧化铜在空气中灼烧D鉴别空气、氮气、氧气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A.A B.B C.C D.D3.已知固体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如果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则可以加快其分解速度.已知a为固体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固体氯酸钾,且a和b的质量相等,当分别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是()A.B.C.D.4.气体由CH4、C2H4、C2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下列对该气体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A.该气体可能含有CH4B.该气体可能是由C2H4和C2H2组成C.该气体- -定含有C2H4D.该气体不可能同时含有CH4、C2H2、C2H25.铜元素有多种氧化物,如CuO、Cu2O。

称取14.4g仅含Cu、O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采用如下图装置实验(夹持装置省略)。

测得实验前后装置B增重4.4g。

查资料可知:碱石灰由NaOH和CaO组成,其作用是吸收H2O和C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H2O和CO2B.若缺少装置C,则实验所得Cu、O个数比偏高C.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可以确定该固体为Cu2OD.实验开始前应先关闭K2,打开K1,让CO通一段时间6.如图所示为硫化氢(H2S)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硫、氢元素质量比为1:2B.丙代表的是纯净物C.34g硫化氢完全燃烧至少需48g氧气D.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2:17.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A.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B.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积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D.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8.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是推理,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2022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综合试题及答案

2022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综合试题及答案

2022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综合试题及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现将1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A.1:1 B.2:1 C.4:1 D.5:12、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含有Cu(NO3)2和AgNO3的废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B.滤渣中一定不含Fe,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和Cu(NO3)2C.滤渣中一定含有Ag,滤液中可能含有Cu(NO3)2和AgNO3D.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滤液中可能含有Cu(NO3)2和AgNO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B.相同的原子无法构成不同的分子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出现大量白烟B.将一氧化碳通入装有灼热氧化铜的玻璃管,生成铜和二氧化碳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向蒸馏水中加入适量肥皂水搅拌,产生大量泡沫5、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6、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A.蔗糖B.花生油 C.面粉D.冰块7、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是指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颜色,状态有所不同的物质C.凡是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现象产生,说明此变化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D.“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质8、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支持燃烧B.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9、如图是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2022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综合检测卷及答案

2022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综合检测卷及答案

2022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综合检测卷及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时,将5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100g a的溶液B.c物质微溶于水C.a中含有少量b,可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D.将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2、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不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B.制气C.收集 D.验满3、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不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A.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 B.高压锅因为排气孔堵塞而爆炸C.车胎因为暴晒而发生爆炸 D.气球因为充气过多而引起爆炸4、某学生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套装置来制取CO2,其中在制取时不能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为()A.B.C.D.5、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已完成装置气密性检查)()①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②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现象;④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其中有错误的实验步骤是A.①B.②C.③D.④6、有X、Y、Z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Z表面有气泡产生,Y没有明显现象,X放入ZCl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

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X>Y>Z B.Z>X>Y C.X>Z>Y D.Y>X>Z7、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A.H2B.H2O2C.H2CO3D.H2O8、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

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输氧时,a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输氧时,该装置也能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C.实验室中将该装置装满水收集氧气时,气体从a导管进入D.实验室中将该装置盛澄清石灰水时,气体从a导管进入可检验二氧化碳气体9、下图所示的装置有很多用途,下列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A.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由a口进气B.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C.排水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D.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由a口进气10、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C.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D.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11、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能是加入了下列哪种调味品()A.食盐B.味精C.食醋D.香油12、下列各组物质不能验证M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A.稀盐酸B.MgSO4溶液Fe CuC.Mg FeSO4溶液Cu D.MgSO4溶液 Fe Cu(NO3)2溶液13、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H2O——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B.4H——4个氢元素C.Ca+2——一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D.2CO2——两个二氧化碳分子14、将乙酸(CH3COOH)和葡萄糖(C6H12O6)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测得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1﹣9a B.1﹣8a C.12a D.8a15、下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综合试题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综合试题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上册期末综合试题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B .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C .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D .将水通电一段时间2.硅(Si )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2SiO +2CSi+2CO 高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比氧元素多B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C .在此反应中硅元素的化合价升高D .该反应体现了碳的可燃性3.已知由CuS 、CuSO 3、CuSO 4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 ,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1-3x B .1-2x C .1-x D .无法计算4.将25克甲物质跟5克乙物质发生反应,所得混合物中有10克甲,11克丙,还有另一种新物质丁,若甲、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化学式分别为A、B、C、D。

则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A + B ═ C + 2D B.A + 2B ═ 2C + DC.A + 2B ═ C + 2D D.2A + B ═ 2C + D5.已知某气体由H2、CO2、CO、CH4中的两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下面的实验:①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现浑浊现象;②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成;③点燃气体,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火焰,烧杯壁上有浑浊出现。

那么对该混合气体成分作出的以下推断中,合理的是()A.可能是H2和CH4B.可能是CO2和COC.一定含有CO2D.一定含有CO6.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①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②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但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③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④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⑤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A.①②③⑤B.①②⑤C.①③⑤D.①④⑤7.给量筒内液体读数,开始时仰视读数为29.0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平视读数为12.3mL,则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A.16.7 mL B.大于16.7 mLC.小于16.7 mL D.无法计算8.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盛有一定量的H2O2溶液的烧杯中加入MnO2B.二氧化锰与氯酸钾混合受热C.镁带在密闭容器中燃烧D.红磷在装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A.A B.B C.C D.D9.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固体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氯化钠B.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C.量取液体时,手持量筒,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D.称量固体时,发现指针向左偏,应该用镊子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天平平衡10.为了能及时发现煤气泄漏,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

沪教版(全国)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综合试题

沪教版(全国)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综合试题

沪教版(全国)初三化学上册期末综合试题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A、B、C三种物质各15g,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生成新物质D30g;若增加10gA,反应停止后,只有物质C剩余。

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 剩余9gB.反应中所消耗的A 和B的质量比是3:2C.第二次反应停止后,D 的质量为50gD.反应中所消耗的A 和C的质量比是5:32.W、X、Y、Z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中生成X的质量为40g B.W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反应中Y全部参加反应3.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B.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C.b物质可能是单质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4.已知:2KClO3=2KCl + 3O2↑,下列图像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5.将2.8 g铁粉放入一定量的硫酸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三者恰好完全反应,除去其中的不溶物,再将所得的溶液蒸干,最后可得固体( )A.3.2 g B.7.6 g C.8.0 g D.15.2 g6.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像是A.A B.B C.C D.D7.往12g铝和铁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产生1g氢气,则混合物中铝的质量分数为A.62.3% B.63.2% C.36.8% D.37.7%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定C.向碳酸钙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9.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 M、N、Q、P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物质M N Q P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x26212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B.反应后物质x的值为13C.反应中 N、P 的质量比为5:4D.物质 Q 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10.下列四种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B.电解一定量的水C.木炭在高温下和氧化铜反应D.用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11.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C.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氧化性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12.含杂质的Fe2O3固体样品20g,高温下用足量的CO完全还原(杂质不与CO反应),将生成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吸收后,产生30g白色沉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的CO质量为8.4g B.还原后的固体质量为11.2gC.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0% D.样品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一定为24%13.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图所示。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综合检测及答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综合检测及答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综合检测及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为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加的是()A.浓硫酸B.浓盐酸C.氢氧化钠D.石灰石2、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4、已知某酒精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则此酒精溶液中酒精(C2H5OH)的质量分数为()A.23% B.36% C.46% D.54%5、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面一些现象和变化的解释,合理的是()A.花香四溢分子很小,质量也很小B.热胀冷缩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C.滴水成冰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停止运动D.食品变质分子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6、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不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B.制气C.收集 D.验满7、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CO2的水溶液使石蕊显红色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易使人中毒D.金刚石导电性能良好8、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 B.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C.用活性炭做饮水机的净水剂 D.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的锁头容易开启9、金属是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金属制备的说法错误的是()A.“湿法炼铜”的化学原理可以表示为:Fe+CuSO4═FeSO4+CuB.电解氯化镁可以制备金属镁,该反应为分解反应C.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制备铁,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金矿中的金是以单质形式存在,用物理方法可以制得10、下列物质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A.熟石灰B.烧碱C.食盐D.大理石11、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12、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NaOH(Na2CO3):加入适量稀盐酸B.CO(CO2):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C.CuO(C):在空气中充分灼烧D.MgSO4(Na2SO4):溶解,过滤13、常温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图示实验。

2023年上海市奉贤区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3年上海市奉贤区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3年上海市奉贤区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金刚石B.汞C.氢气D.氯化钠2.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A.A B.B C.C D.D4.“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1molO2的质量是32gB.1molO2中约含6.02*1023个氧原子C.1molO2含有2mol氧原子D.氧气的摩尔质量是32g/mol5.向一定质量的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M和滤渣N,向滤渣N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滤液M的颜色可能是无色B.滤液M 中可能含有两种金属离子C.滤渣N的质量可能大于加入锌粉的质量D.滤渣N中可能含有三种金属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人人都要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下列标志与节约用水有关的是()A.B.C.D.7.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B.食盐水C.海水D.汽水8.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中,不合理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 八月十五桂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B 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分子间的间隔改变C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分子的质量很小D 25 m3的氧气可以装入0.024 m3的钢瓶中氧分子的体积变小A.A B.B C.C D.D9.化学家拉瓦锡将“精确定量”的概念引入化学实验,他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其中一项实验就是加热氧化汞粉末得到了汞和氧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可说明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B.该实验所得氧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相同C.该实验可说明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是发生变化的D.该实验可说明元素的种类在化学反应前后是发生改变的10.下列符合化学实验安全要求的是( )A.易燃易爆药品放在火源附近B.随意丢弃实验室剩余的药品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D.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11.4X +5O2催化剂4NO +6H2O反应中,则X的化学式为( )A.NH3B.NO2C.N2O4D.N21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只能生成二氧化碳的是A.木炭B.硫C.磷D.石蜡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标有①②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_;(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3)装置B是实验室用_________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测试(满分:60分,时间:50 min)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相对原子量:H——1,C——12,O——16,N——14,Cl——35.5,K——39,Cu——641. 从宏观角度来说,化学变化的实质是()A.有气体产生 B. 发光、发热 C. 颜色发生变化 D. 有新物质产生2. 从微观角度来说,物理变化的实质是()A. 原子的种类发生变化B. 原子的个数发生变化C. 分子的个数发生变化D. 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3. 下列古代诗句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春风又绿江南岸” B. “千锤万凿出深山”C. “烈火焚身浑不怕”D. “蜡炬成灰泪始干”4. 固定装有粉末药品的试管时,通常试管口低于试管底部,这是因为()A. 防止气体不易导出,因为氧气比空气重B. 防止湿存水倒流回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C. 为了方便酒精灯加热D. 为了使药品均匀平铺在试管底部5.下列提纯方法中,可用来分离KClO3制O2反应后MnO2和KCl的是()A. 过滤B. 蒸发C. 蒸馏D. 重结晶6. 某同学欲配置10%的NaCl溶液,在用量筒量取水的过程中仰视读数,则最终得到的溶质的质量分数()A.等于10% B. 大于10% C. 小于10% D. 无法确定7. 实验室里,可以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的仪器为()A.圆底烧瓶 B. 烧杯 C. 燃烧匙 D. 锥形瓶8. “Li”不能表示()A.单质锂 B. 一个锂分子 C. 一个锂原子 D. 锂元素9. 下列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是()A.Si B. FeO C. ZnCl2 D. H2O210. 对于KCl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l元素的化合价为+1 B. 该分子中含有一个臭氧分子C. 式量为122.5 g/molD. 含有氧元素11. 下列物质,不是自来水厂用来净水的物质 ( )A .Cl 2 B. 胆矾 C. 明矾 D. 活性炭12. 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 )A. 金刚石与石墨B. SO 2与SO 3C. 氧气与臭氧D. 红磷与白磷13. 下列哪项措施一定能够增加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 ( )A. 搅拌B. 升温C. 增加溶剂D. 将物质研碎14. 制备下列气体时,可以用(瓶口)向上排空气法的是 ( )A. COB. O 2C. NH 3D. H 215.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保持不变B. MnO 2可作H 2O 2分解制O 2过程的催化剂C. 催化剂都加快反应速率D. 催化剂实际上也参加到反应过程之中16. 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属于缓慢氧化过程的是 ( )A. 煤气燃烧B. 食物变质C. 钢铁生锈D. 人体变老17. 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石蕊鉴别开来的是 ( )A. NaCl 溶液和蒸馏水B. 稀盐酸和澄清石灰石C. Na 2CO 3溶液和NH 4Cl 溶液D. 稀硫酸和KCl 溶液18. 下列固体物质发生变化的前后,质量不变的是 ( )A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B. 铁丝生锈 C. 石灰石焙烧 D. 矿石粉碎19. 下列对各燃烧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O 2中燃烧:火星四射B. 硫粉在O 2中燃烧:蓝紫色火焰C. 碳粉在O 2中燃烧:发出白光D. 红磷在O 2中燃烧:大量白雾20.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CO 2 + Ca(OH)2 −−→ CaCO 3↓+ H 2OB .S + O 2 −−−→点燃SO 2 C. CuSO 4 + 2 NaOH −−→ Cu(OH)2↓ + Na 2SO 4D. CaCO 3 −−−→焙烧CaO + CO 2↑二、填空题(共25分)21.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结构和性质的自然科学。

(1分)22.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分别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其中温度最高的为_______,原因是与空气中的_______(化学式)接触最充分。

(2分)23. 某同学用天平称量一定量的固体时,将药品和砝码的次序放反,结果称出的质量为5.3 g ,已知1.0 g 以下为游码读数,则药品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

24. 已知一定量的H 2O 和H 2O 2中所含的H 原子个数相同,则O 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

25. 下列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有_________,正确化学式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A .NH 4NO 3 B. Na 2OH C. FeSO 4 D. HCO 3 E. H 2PO 4 F. K 2CO 326. 在电解水的实验中,负极得到的气体为_____(化学式),正负极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

27.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KMnO4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2分)(1)_____CO + _____Fe2O3 ∆−−→_____Fe + _____CO2(2)_____AlCl3+ _____AgNO3 −−→_____Al(NO3)3+ _____AgCl(沉淀)29. 护肤品中一般都含有一种物质叫作“甘油”,它具有较好的润滑性。

已知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3H8O3,它由______种元素组成,C和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摩尔质量为______,46 g甘油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2分)30. 通常情况下,物质燃烧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1. 已知CuSO4·5H2O中H2O的质量分数为36%。

某温度下,将10 g CuSO4·5H2O投入到6.4 g水中,固体全部溶解形成溶液,则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32.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t1℃时,100 g水中溶解20 g甲,溶液刚好饱和;那么,50 g水中溶解_____ g乙,溶液达到饱和。

(2) t2℃时,比较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_。

(3) 若甲中含有少量乙,提纯甲可用的方法是________。

33. 根据分散质的溶解性和状态,分散系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三、实验题(15分,第34题11分,第35题4分)34. 右图为CO还原CuO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1)所用到的实验仪器有哪些?(2分)(2)该实验过程体现的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分)(3)A处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物中,氧化剂是_________。

(2分)C处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物中,还原剂是______。

(2分)(4)实验结束后,B处试管增重2.2 g。

求A处生成的Cu的质量。

(3分)35. 某温度下,将150 g KNO3溶液蒸发掉50 g水,有10 g 晶体析出;再蒸发掉20 g水,析出5 g晶体。

求(1)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S;(2)剩余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ω。

标准答案一、单项选择DDBBA CCBAD BBCBC AADDB二、填空题21. 变化、组成 22. 外焰、内焰、焰心 外焰 O 2 23. 4.7 g 24. 1:225. A C F 硝酸铵、硫酸亚铁、碳酸钾 26. H 2 1:227. (1) 3Fe + 2 O 2 −−−→点燃Fe 3O 4 (2) 2KMnO 4 ∆−−→ K 2MnO 4 + MnO 2 + O 2 ↑ 28. (1)3 1 2 3 (2)1 3 1 3 29. 3种 3:4 92 g/mol 0.5 mol30. 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 31. 25:1632. (1)10 g (2)甲 > 乙 (3)重结晶 33.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三、实验题34. (1)铁架台、硬质玻璃管、酒精灯、试管、导管(2)还原性 可燃性(3)CO + CuO ∆−−→ Cu + CO 2 黑色的氧化铜粉末变成红色的铜 CuO2CO + O 2 −−−→点燃2CO 2 CO (4)【提示:B 处试管中的增重就是生成CO 2的质量(质量守恒定律)】解:Ar (CO 2) = 12 + 16*2 = 44 n (CO 2) = 2.2 ÷ 44 = 0.05 (mol)设生成的 Cu 为x mol 。

CO + CuO ∆−−→ Cu + CO 21 : 1x 0.05解得:x = 0.05 (mol) m (Cu) = 0.05 * 64 = 3.2 (g)35. 解:(1)【提示:第二次蒸发的才是KNO 3的饱和溶液】解得:S = 25 (g/100水)(2)【提示:剩余溶液为饱和溶液】 11=x 0.05S 5=10020S25=100%=100%20%100+S 100+25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