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固体放入水里》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把固体放到水里》优秀教案

《把固体放到水里》优秀教案

把固体放到水里万琳琳【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3单元“固体和液体”的第2课, 本单元有5课本课是在上节课认识了固体的性质之后继续对固体放入水中的现象展开研究。

学好本课既能让学生了解固体在水中的沉浮、溶解现象,也能通过科学探究注重实证性来进行科学精神、科学品质培养。

为下面更好学习科学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学生对固体在水中有的下沉,有的上浮,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已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能够描述固体的沉浮现象,但不能够正确描述出溶解现象,对把固体与水分离的现象,学生很少注意到,特别是蒸发分离,学生没有感性认识;做结晶分离实验学生会感兴趣,但是不能自觉地深究其中的科学道理。

【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发现事实,做出判断;2.能用文字或图表等手段记录和描述所观察到的科学现象。

(二)知识与技能:1.知道哪些固体可以沉浮,哪些固体可以溶解;2 了解固体与水混合或分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 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感受猜测和假设的重要性;2 懂得通过获得实验观察获得事实、根据事实作出的判断才是科学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固体在水中有沉浮和溶解现象。

难点:意识到固体的沉浮不是由其轻重、大小等因素所决定的。

【教学方法】探究性学习方法探究性学习是科学《标准》中提倡的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式。

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观察、动手实践的机会,把学生真正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A:提出问题——学生猜测——实验验证——结论(固体的沉浮现象)B:教师实验——学生观察——学生描述——结论(固体的溶解现象)C:提出问题——研究方法——实践应用(固体与水的分离)D:激发兴趣——介绍制作方法——课后思考(结晶分离实验)【教学准备】教师演示材料:水槽、烧杯、食盐、课件学生分组材料:水槽、烧杯2个、玻璃棒;食盐、沙、苹果(整个的、切块的)、蜡烛(整支的、半截的)、土豆(整个的、切片的)、螺丝钉、羹匙、橡皮、橡皮泥、玻璃球、乒乓球、硬币、实验记录表【教学过程】一、导入:1 讲述《树洞救球》的故事。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三下《把固体放到水里》优秀教案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三下《把固体放到水里》优秀教案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三下《把固体放到水里》优秀教案临朐县第一实验小学高艳华【教学背景】三年级学生对于固体并不陌生,对于沉浮,溶解等现象也不陌生,但是学生对其往往会有许多不正确的认识,例如:会认为轻的物体会浮、重的物体会沉。

同时学生也会对生活中的沉浮现象产生矛盾和疑惑,例如问道:为什么硬币在水中沉,而金属轮船就会浮?学生对固体在水中可能会出现的现象只是一种表象认识,只是一些零碎、杂乱、单一的片断。

还没有形成比较清晰、科学的认识。

【教学课题】把固体放到水里【教学目标】课标要求1.科学探究:能够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发现事实,做出判断。

并用文字或图表等手段记录和描述所观察到的科学现象。

2.科学知识:知道哪些固体可以沉浮,哪些固体可以溶解;了解固体与水混合或分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

感受猜测和假设的重要性,懂得通过实验观察获得事实,根据事实作出的判断才是科学的。

学习目标1、意识到通过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认识物体更多的性质。

2、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溶解现象,意识到固体的沉浮取决于它在水中所占的体积,而不是由它的轻重决定。

【教材分析】《把固体放到水里》这一课是在第一课学生了解了固体基本性质之后进一步探究把固体放入水中呈现出来的其它性质:沉浮现象和溶解与不溶解现象。

由于本节课内容较多我把本课内容分作两课时处理,第一课时是认识固体的沉浮和溶解现象,而将固体和水的混合、分离以及结晶分离放入第二课时.【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具体教学法及模式:a、开放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大胆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我尽可能的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交流,使学生能够进行多向交流,努力为他们营造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b、“做中学”探究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把学习的主权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参与各种实验研究活动,使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全过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为理性认识,体现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三年级科学教案-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把固体放到水里-优秀

三年级科学教案-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把固体放到水里-优秀

《把固体放到水里》教学设计连山关镇中心学校黄来君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把固体放到水里》教学目标:1、意识到通过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认识物体更多的性质。

2、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溶解现象,意识到固体的沉浮取决于它在水中所占的体积,而不是由它的轻重大小决定。

教学重点:知道固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溶解现象。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观察意识到固体的沉浮与材料有关,也取决于它在水中所占的体积,而不是由它的轻重大小决定的。

教具准备:教师材料:盛水的水槽、盛水的烧杯、玻璃棒、小勺、小刀、托盘、多媒体课件、抹布、若干固体。

(石块、鸡蛋、海绵、硬币、螺丝帽、塑料瓶盖、木块、食盐、完好的易拉罐1个、砸扁的易拉罐一个)分组材料:活动记录表、盛水的水槽、托盘、小刀、抹布、若干固体。

(铅笔、铁钉、泡沫塑料、玻璃球、树叶、带盖玻璃瓶、粉笔、辣椒、苹果、土豆、蜡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谈话:老师的托盘里有几样东西,你们认识吗师:依次取出物体让学生辨认,生回答。

师:这些东西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叫什么生答。

(固体)师:很好!如果把这些固体放到水里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大家想一想。

(板书:把固体放到水里)师:谁能说说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生答。

(有的沉、有的浮)(板书:沉、浮)师:下面我们验证一下。

演示实验:将托盘里的固体分别放到水里,生观察现象。

将食盐放入水里,搅拌后食盐不见了,这是什么现象生答。

(溶解)(板书:溶解)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固体放到水里有的会沉,有的会浮,有的还能溶解到水里。

二、小组合作探究固体在水里的沉浮现象谈话:老师也给每组同学准备了一些有趣的实验材料放在了托盘里,大家有没有兴趣研究啊生答。

(课件出示:小组合作探究固体在水里的沉浮现象)1、大家不要着急,先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之间讨论预测一下,那些物体会沉,那些物体会浮,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份记录表,把预测的结果填在表里,小组长领回记录表,(课件出示记录表),教师简单讲解填表方法。

《把固体放到水里》 教学设计

《把固体放到水里》 教学设计

《把固体放到水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知道固体在水中有沉浮和溶解的现象。

了解影响固体在水中沉浮和溶解的一些因素。

2、科学探究目标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描述固体在水中的现象。

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影响固体在水中沉浮和溶解的因素。

3、科学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乐于探究和实践。

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固体在水中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

意识到科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观察和描述固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溶解现象。

探究影响固体在水中沉浮和溶解的因素。

2、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探究影响固体沉浮和溶解的因素。

理解溶解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土豆、石头、盐、沙子、勺子、搅拌棒、杯子、水等。

2、演示实验材料:大水槽、木块、铁钉、蜡烛、乒乓球等。

3、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一杯水和一些固体物品,如石头、盐、木块等,提问:如果把这些固体放到水里,会发生什么现象呢?2、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测和回答。

(二)探究固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1、教师分发土豆、石头、木块等固体物品和杯子、水,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固体放入水中,观察其沉浮情况。

2、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3、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进行记录。

4、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固体在水中会沉下去,而有的会浮起来呢?5、学生讨论,尝试提出自己的假设。

6、教师总结:固体的沉浮与固体的密度、形状等因素有关。

(三)探究固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1、教师展示盐和沙子,提问:把盐和沙子放到水里,又会有什么不同呢?2、学生猜测。

3、分组实验:将盐和沙子分别放入水中,用搅拌棒搅拌,观察现象。

4、学生记录实验现象,汇报交流。

5、教师引导学生比较盐和沙子在水中的不同表现,引出溶解的概念:像盐这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微粒,均匀分散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溶解。

三年级科学教案-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把固体放到水里-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三年级科学教案-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把固体放到水里-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把固体放到水里赵村小学田嫄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发现事实,做出判断。

并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较细致地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2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和溶解现象,意识到固体在水中的沉和浮不是由它轻重决定。

知道把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3愿意合作与交流;感受猜测和假设的重要性,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

4了解固体溶解于水或从水中分离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教学重点:知道固体在水中有沉浮和溶解现象。

教学难点:意识到固体的沉浮不是由其轻重决定的,而是由物体材料、形状等所决定的。

教学准备:盐、面粉、玻璃球、乒乓球、石块、木棍、硬币、塑料瓶盖、蜡烛、苹果、烧杯、水槽、玻璃棒、实验记录单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认识固体的沉与浮1谈话导入2实验1通过实验观察石块、木棍;玻璃球、乒乓球;硬币、塑料瓶盖在水里的沉浮。

3实验2关于切块苹果和苹果,一截蜡烛和整支蜡烛沉浮的实验展示。

小结:原来物体的沉浮不是由大小,轻重所决定的,它和物体的材料、在水中所占的体积有关系。

二、探究固体的溶解与分离(一)溶解1探究:除了沉浮,固体放入水中,还会不会有别的现象。

2介绍实验用品、提出试验要求。

3学生实验并汇报交流。

小结:固体放入水中还会有溶解与不溶解的现象。

(二)分离1过滤2蒸发3沉淀三、课堂小结四、作业布置要求按书上的步骤做自己喜欢的彩色树枝。

板书设计:把固体放到水里沉与浮溶解与不溶解过滤分离蒸发沉淀。

把固体放到水中

把固体放到水中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把固体放到水中》。

教学目标:1、意识到通过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认识物体更多的性质。

2、认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溶解现象,意识到物体的沉浮取决于它在水中所占的体积,而不是有它的轻重决定的。

3、知道固体从水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固体在水中有溶解和沉浮现象。

教学难点:能够区分溶解与混合现象间的差别。

教学准备:学生:苹果、铅笔、橡皮、铁勺、玻璃球、树叶、空饮料瓶、玻璃水槽。

教师:1、一个苹果和一块苹果,一截蜡烛和一支蜡烛。

2、米(带稻壳)、面粉和盐、筛子。

3、彩色树枝1份。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在上课前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位聪明的孩子,他的名字叫潘冬子。

你们想不想了解一下他的有关故事。

2、简介故事:在解放前,国民党反动派把红军围困在山上,不让老百姓把盐和粮食等物品送上山,面对这一情况,潘冬子是怎样做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观看电影《闪闪的红星》片段。

http://www.56.co m/u40/v_NjY0MzUyMjc.html3、潘冬子把盐水倒在了棉袄上,这不是白白把盐浪费掉了吗?可宋爷爷为什么还夸他是个好孩子呢?他还有没有办法得到盐呢?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一定能找到答案的。

4、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把固体放到水里,进一步来研究它的性质。

(板书课题:把固体放到水里)二、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1、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小固体,谁来说说都有哪些固体?请同学们先预测一下,把它们放到水里可能会有怎样的表现?2、学生预测。

3、下面请大家把这些固体都放到水里,观察是否和大家的预测结果一致?4、学生实验、汇报。

5、同学们看到橡皮、铁勺、玻璃球在水中是沉的(板书:沉),苹果、铅笔、树叶、空饮料瓶是浮的(板书:浮)。

看来固体在水中确实有的是沉的有的是浮的。

6、同学们都看到了,一个苹果浮在水中,那你们猜一下一块苹果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呢?老师还准备了一截蜡烛和一整支蜡烛,下面请大家猜一下,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呢?7、教师实验、验证学生猜测。

初步认识固体在水里的沉浮现象溶解现象

初步认识固体在水里的沉浮现象溶解现象

固体的性质,谁能说说各种固体有哪些性质,又有哪些相同的性质呢?
2.固体还有许多性质,今天我们继续研究。

二探索和调查
1.现在请同学们把带
来的固体集中在组内,先预测它们放在水中的状况,把预测的结果记录在书后《活动记录》第85页上。

2.(出示高锰酸钾固体)你能让这个固体在眼前消失吗?
2.把高锰酸钾放入水里,并不断的搅拌。

3.小结:固体在水中化了,看不见的现象叫做溶解。

4.分组实验开始
5.出示投影(第51页上的图)。

他们在干什么?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6.老师这里有一些泥预测可能有不对的,或
者预测得不完整。

答案可能不一,试验
后,明白了。

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
浮现象。

认识固体在水里的溶
解现象。

引导学生理解固体和
水混合或分离在日常
生活中的应用。

认识溶液的结晶现
象。

例谈《把固体放到水里》一课的导入

例谈《把固体放到水里》一课的导入

生一节课 中保质保 量地 完成所有活
动不 现实 , 因此 , 我 们 安 排 第 一 课 时
对待, 不 能 粗 暴 地 打 断 学 生 的 发
言, 最后 虽然 仍 能 回到正 确 的预设
这 种 引入 方法 虽然 简单 , 但 效
果很 好 , 在教 学 巾很 实 用 , 没 有 发
认识 固体 的沉 浮 , 第 二课 时认 识 固
课 时 的 导 入 阶段 , 为 _ 『激 发 学 生 的 探究 热情 , 引 导 学 生 提 出 探 究 问 题, 我 们研 究 了多种方 法 。

二、 对 比 法
准 备 两小 瓶矿 泉水 , 把 盐 放 人 其 中一 瓶 并 充 分 溶 解 。 上 课 时 出示 两 瓶 液 体 : “ 老 师 这 里有两 瓶矿泉 水 , 其 中 一 瓶 是 水, 另 一 瓶 是 盐 水 。 你 能 帮 老 师 分 辨 一 下吗 ? ” 学 生通 过 观察 发现 , 如 果 不 尝 一 下 确 实 无 法 分 辨 出 哪 瓶 是水 、 哪瓶 是盐 水 , 自然 而 然 地 提 出 与 寻 找 法 同 样 的 问题 。 但 是 在 教 学 中同 样 出 现 问
有缺憾 。
三、 直 入 法

完 成这 一 环节 , 有 时 还 要 纠 正 学 生
嗅 闻的方 法 , 有 时要 反复 讲 明可 以 用 尝 的方 法 但 不 能 尝 的 原 因 。 引
入 环节 耗 时 长 , 显得拖沓 , 耽 误 教
学 主要 环节 的展 开 。
教 师 出示 一袋 食用 盐 , 学 生 根 据 生活 经 验 , 对盐是一种颗粒状 、 有 成 味 的 物 质 郜 有 所 了 解 。 教 师

全国中小学

全国中小学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苏教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把固体放到水里》教案设计一、教师个人介绍省份:江苏职称:小学高级学校:高邮市第一小学姓名:张凤鸣本人喜欢孩子,喜欢教育事业,从事小学中年级科学教学工作多年,努力参加科学教学研究工作,近年来有多篇论文在教育部门组织的评比中获奖并在各类杂志上发表。

二、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科学3、课时:第1课时三、教学课题把固体放到水里⑴通过用“把固体放到水里”的方法知道固体在水中有沉、浮、溶解、不溶解等的性质,了解结晶现象。

⑵知道固体和水混合或分离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材分析教学内容: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固体和液体》第二课。

内容分析:《把固体放到水里》是第一课《认识固体》的延续和发展,是指导学生用“把固体放到水里”的方法认识固体在水里的沉、浮、溶解、不溶解等方面的性质。

教材在安排内容时精心选择了同生活密切相关的素材,鼓励学生动手实践与观察,养成科学方法,感悟科学知识生活化。

学情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能够区分固体和液体的基础上学习的,学习内容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因此学生学生起来并不感到困难,关键在于让学生把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⑴通过用“把固体放到水里”的方法知道固体在水中有沉、浮、溶解、不溶解等的性质,了解结晶现象。

⑵知道固体和水混合或分离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和方法目标:⑴学会“预测-----验证-----结论”这一科学探究过程。

⑵感受预测的方法,并知道预测是不完全可靠的,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

⑶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记录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目标:⑴对科学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实验探究的科学精神。

⑵培养环境保护意识中。

教学重难点:(1)认识固体在水中有沉、浮、溶解、不溶解的性质。

(2)认识固体的溶解性质。

教学准备:课前老师有目的筛选学生自备的材料或引导学生与其他同学协调,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且能体现探究材料的多样性,使探究活动丰富多彩。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6 固体液体和气体| 冀教版(6)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6 固体液体和气体| 冀教版(6)

把固体放到水里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能够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发现事实,做出判断,并用文字或图表等手段记录和描述所观察到的科学现象。

2、科学知识:知道哪些固体可以沉浮,哪些固体可以溶解;了解固体与水混合或分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

感受猜测和假设的重要性,懂得通过实验观察获得事实,根据事实作出的判断才是科学的。

教学重点知道固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溶解现象。

教学难点根据观察到的科学现象做出合理判断和设想。

教学准备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夹子1、苹果1、小块苹果1、土豆1、小块土豆1、蜡烛1、半截蜡烛1学生分组实验:水槽8、小块苹果8、小石子8、硬币8、橡皮8、土豆8、一截蜡烛8,烧杯8、食盐3、沙子3、大米2、活动记录表50。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出示夹子: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夹子)2、师:对,这是夹子。

像夹子这样的物体我们又把它叫做什么?(师板书:固体)3、师:现在老师把夹子放进水里,请你们猜猜,会出现什么现象呢?4、学生交流发言。

5、师:看来把夹子这样的固体放到水里,还有许多学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把固体放到水里。

(教师板书:把(固体)放到水里)二、研究固体在水里的沉浮现象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固体,你们看,这是什么?(苹果、小石子、硬币、橡皮、土豆、蜡烛)2、师:如果把这些东西放入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各小组进行讨论,把你预测的结果填到记录表上“我们的预测”一栏里。

(幻灯2)3、学生进行交流。

4、师:谁来和大家交流一下你们组的预测结果?5、师:怎样做才能知道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做实验)6、师:我们在做实验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幻灯3)(齐读)(1)把固体放到水里时,要一个一个的,轻轻地放。

(2)要仔细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验证一个,记录一个)。

(3)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

(4)保持桌面干净整洁。

7、师:听清楚了要求,大家一定迫不及待地想做实验进行验证了吧。

10把固体放到水里

10把固体放到水里
(2)追问:你们的实验结果和你们的预测完全一致吗?通过实验验证说明:我们的预测有的对,有的错,看来把固体放到水里还有许多科学道理。下面,我们继续把固体放到水里,看看还有哪些发现?。
6、提问:为什么小石子会下沉,而轮船会浮在水上呢?
7、小组讨论与沉浮有关的因素?
三、研究固体的溶解和分离。
1、组织学生对方糖和面粉进行预测。
5、谈话:那你有办法让盐和面粉从水中分离出来吗?
6、学生讨论汇报。
明确研究方向。
引导学生运用“预测——验证——结论”这一科学探究程序认识固体的沉、浮性质。
让学生通过“预测——实验——交流——描述溶解现象”的活动,认识固体的溶解性质;引导学生从分离溶解在水里的固体。
师生双边互向活动
设计意图
7、小结:要想把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过滤,沉淀,蒸发。
2、组织实验:把方糖和面粉分别放在不同的杯子里,看看方糖和面粉放入水中后刚开始怎样、然后怎样、最后怎样,把现象发生整个过程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记录在报告单的我们的发现栏目内。(课件展示表格二)。
3、师巡视指导,组织同组学生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4、组织汇报:
(1)哪一组来交流一下你们观察到的现象:
(2)(适时讲解溶解的概念):我们把像方糖、面粉在水中化了、看不见了的这种现象叫做溶解。(适时板书:溶解。)
2、组织学生预测:假设把这些固体放到水里,会发生什么现象?请用图画或者文字或者向上、向下的箭头把预测的情况填写在表格中。(展示表格一)
3、组织学生交流预测结果。
4、组织学生实验:把这些固体放到水槽中来验证我们的预测。
5、组织汇报:(1)哪个组愿意来汇报你们的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固体放到水中,有的要……(沉),有的要……(浮)(板书:沉、浮)

小学科学三年级第三单元《把固体放到水里》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三年级第三单元《把固体放到水里》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三年级第三单元《把固体放到水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第2课《把固体放到水里》继续研究固体的性质,主要通过把固体放到水里的方法,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溶解现象。

本课通过把物体放到水里后呈现的两组现象:沉与浮、溶解与不溶解,研究固体的另外一些性质。

两种现象在教学中的地位相同,教学过程中先后次序也可以颠倒。

而分离,则是溶解与不溶解后派生出的一个相关问题。

因而,本课有研究,也有拓展。

从年龄特点看,三年级的学生此时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本课的内容他们非常喜欢探究。

二、教学目标1.了解固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溶解现象,意识到固体的沉浮取决于它在水中所占的体积,而不是由它的轻重决定。

2.知道固体与水能混合也能分离,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3.体验生活中处处科学,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知道固体在水中有沉浮和溶解现象。

四、教学难点能够区分溶解与混合现象间的差别。

五、教学准备1.分组材料:水槽、泡沫、硬币、木块、石子、塑料、苹果、蜡烛等。

2.视频资料:讲解常用的分离方法,介绍结晶分离实验。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

1.谈话: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材料,请各组快速对照桌上的记录表检查材料是否都有了。

(教师板贴材料名称)学生检查。

2.谈话: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些物体都是固体(板书:固体),如果将这些固体放入水里(补充完整课题),会出现什么现象?(相机板书:沉浮、溶解、不溶解)(二)探究固体在水里的沉浮情况。

1.那么,这些固体在水中哪些会沉?哪些会浮呢?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并在表格相应的位置做好记录。

(1)学生预测。

(2)学生汇报,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请来说一说。

(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大家的预测是否正确呢?让我们用实验来验证。

2.学生进行猜测、分类活动、教师巡视和小组情况。

3.汇报猜测结果。

大家预测的结果不一样,怎么办?我们怎样才能准确知道物体放入水中会出现哪些现象呢?仅仅凭我们的直观感觉和猜测是不够的,科学是讲究准确的,要真正获取答案是不能仅靠猜测和估计的,那就要我们用实验来证明。

《把固体放到水里导学案》

《把固体放到水里导学案》

《把固体放到水里》导学案一、导入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进修的主题是“把固体放到水里”。

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我们把固体物质放到水里时,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实验目标1. 观察固体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2. 探究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规律;3. 认识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三、实验材料1. 通明玻璃杯;2. 水;3. 固体物质(如糖、盐、小苏打等);4. 搅拌棒。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好通明玻璃杯,倒入适量的水;2. 将固体物质(比如糖)倒入水中,观察其变化;3. 用搅拌棒搅拌一下,观察固体物质是否完全溶解;4. 重复以上步骤,将不同的固体物质(如盐、小苏打等)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其溶解情况。

五、实验结果1. 糖:糖在水中完全溶解,形成通明的溶液;2. 盐:盐在水中也完全溶解,形成通明的溶液;3. 小苏打:小苏打在水中也完全溶解,形成通明的溶液。

六、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固体物质在水中可以发生溶解,形成溶液;2. 不同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和溶解度有所不同;3. 搅拌可以加快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七、实验思考1. 为什么固体物质可以在水中溶解?2. 除了水,还有哪些液体可以溶解固体物质?3. 有哪些固体物质可以在水中溶解?有哪些固体物质不能在水中溶解?八、拓展延伸1. 尝试应用不同温度的水进行实验,观察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情况;2. 尝试应用不同种类的固体物质进行实验,比较它们在水中的溶解规律。

九、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溅出水;2. 实验后及时清洗实验器械,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规律,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完成实验,并在实验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和体会。

感谢大家的参与,谢谢!。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把固体放到水里教案与反思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把固体放到水里教案与反思

2.把固体放到水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发现事实,做出判断。

并用文字或图表等手段记录和描述所观察到的科学现象。

2.意识到通过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认识物体的更多性质。

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溶解现象,意识到固体在水中的沉和浮不是由其轻重决定的。

3.愿意合作与交流,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

感受猜测和假设的重要性,懂得通过实验观察获得事实,根据事实作出的判断才是科学的。

【教学重点】知道固体在水中有沉浮和溶解的现象。

【教学难点】意识到固体的沉和浮不是由其轻重决定的,而是由材料、形状所决定的。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蜡烛(一根和一段)、两块橡皮泥。

学生材料:一元硬币、土豆、苹果、干木块、纱布、盛水的水槽、橡皮。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固体,也了解了固体,这节课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两个关于固体的高难度的谜语,看看咱们班同学谁最聪明,一下子就能猜出答案,你们有信心吗?2.出示两则谜语,引导学生猜谜。

(1)山上水里到处有,有大有小硬骨头,开山凿取搞建设,房基路面处处留。

(2)不用砖瓦起高楼,铁壳地板尖尖头,载人运货容量大,江河湖海任遨游。

3.说一说:一个小石子会下沉,而一艘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这是为什么呢?4.导入:看来,关于固体还有很多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课,共同来寻找把固体放到水里的奥秘吧!二、实验探究,研习性质(一)预测固体在水里的沉浮情况。

1.认识材料。

把固体放到水里会有什么奥秘呢?老师给每一个小组都准备许多好玩的固体,快打开袋子,看一看都有什么?2.学生汇报。

有一元硬币、土豆、苹果、干木块、橡皮、纱布。

3.猜一猜。

把他们放到水里,会怎样呢?哪些会沉,哪些会浮?4.小组内完成实验记录表。

5.学生汇报本组的猜想。

(二)探究固体在水里的沉浮情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说课稿一、说教材《把固体放到水里》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中的第二课,此课学生对固体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对探究固体在水中的现象兴趣浓厚。

本课要求能对固体沉浮、溶解、分离等现象能够通过观察探讨出其在水中特有的性质,改变固体体积能使下沉的物体上浮、同样的物体大小不同沉浮却有别、一系列的设疑使课中层层连贯充分显示了固体在水中的神奇变化,在本课教学中设置的教学目标如下: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溶解现象,意识到固体的沉浮取决于它在水中所占的体积,而不是它的轻重。

2、知道把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3、学会“预测-----验证-----结论”这一科学探究过程。

4、会用符号、文字或图画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记录的良好习惯。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固体在水中有沉浮和溶解现象。

教学难点:能够区分溶解与混合现象间的差别四、说教法科学课堂要让学生带着对固体放入水中会出现什么样地现像这个好奇心去探究,本节课采用的教法1:实物展示创设情境法学生的求知欲是课堂的动力,课一开始出示8种生活中常见的固体让学生有亲近感,会积极的想探究它们在水中是沉是浮。

2:演示实验法示范操作高锰酸钾溶于水中实验,边做边讲解使学生清楚的观察到溶解这一过程,为认识概念做好铺垫。

给课堂增添科学色彩,更好的使学生在自主动手实验中有个引领性的方法。

3:多媒体辅助教法精心设计课件活跃课堂气氛,始终围绕探究中心贯穿学生容易理解的图片和文字,如在教学固体沉浮性质中设置了8个物体的实图,先预测再验证那些在水里沉或浮,直观的让学生去思维,主动性得到提高。

便于教学在轻松、愉快又充满着神奇和好学、善思的情境中完成教学目标规定达到的教学要求,培养学生观察、猜测、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

五、说学法1、分组实验法在探究固体沉浮性质中,提前让学生带好固体材料,课中安排自己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完成这一过程,现象清晰可见,知识也能变复杂为简单。

《教学目标》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优秀教案

《把固体放到水里》教学设计沈阳市皇姑区珠江五校丁红月《把固体放到水里》教学设计教师:沈阳市皇姑区珠江五校丁红月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能够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发现事实,做出判断。

并用文字或图表等手段记录和描述所观察到的科学现象。

2.科学知识:意识到通过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认识物体的更多性质。

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溶解现象,意识到固体在水中的沉和浮不是由它轻重决定。

知道把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合作与交流,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

感受猜测和假设的重要性,懂得通过实验观察获得事实,根据事实做出的判断才是科学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固体在水中有沉浮和溶解现象。

难点:能够区分溶解与混合现象间的差别。

教学准备:1.教师材料:水槽、活动记录表、彩色树枝、(盐、面粉:实验时由组长领)等。

2.学生材料:橡皮、乒乓球、曲别针、泡沫、玻璃球、橡胶塞、铅笔、石子、蜡烛、塑料瓶盖、烧杯、搅拌棒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说过《驴子过河》的故事?(视频播放《驴子过河》动画片前半部分驮盐)2提问:驴子的盐哪儿去了呢?生回答3真像你们说的那样吗?想不想自己验证一下,老师手里有两种固体盐和面粉,如果把这两种固体放到水里会出现哪些现象?生猜测回答下面我们就来通过实验认识一下《把固体“盐和面粉”放到水里》会发生什么事。

(板书课题:把固体放到水里)二、小组合作,探究溶解现象师:在做实验时需要哪些实验材料?学生讨论回答师:有了这些材料我们应该怎么做这个实验?学生讨论回答。

师生共同说说实验要求。

1把盐、面粉分别放入装有同样多的水的烧杯中。

2观察放入时的现象。

3用搅拌棒搅拌观察此时的现象(搅拌棒要按着一个方向搅拌,不要碰着烧杯的底部和杯壁)。

4搅拌停止静置一会儿观察此时的现象。

5小组同学互相合作。

6保持桌面干净。

小组长和一名组员上台前有顺序的领取实验材料。

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动手试试吧!师:那个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发现?学生交流汇报师:像盐这样均匀地分散在水里化了,看不见了的现象叫做溶解。

三年级科学教案-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把固体放到水里-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三年级科学教案-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把固体放到水里-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把固体放进水里一、教学分析《把固体放进水里》是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的教学内容。

本课研究沉浮、溶解以及分离方法,对于实际课堂来说内容过多,容易使学生的研究浮与表面,无法深入思考。

因此,我将教材内容重组,分为两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重点研究沉浮现象。

三年级的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他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重的物体下沉而轻的物体上浮。

而这一表述过于简单化,生活中不难找出与这类说法相悖的例子。

如何从这一矛盾点出发,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学习这是本节课开始探索的任务。

从纠正学生的错误概念开始,一步一步地探索,让学生逐步明白现象背后的原因,利用控制变量法实验,建立密度前概念。

基于此,我将本课的重点确立为:探究不同物体的重量、体积与物体沉浮的关系,难点为从体积与重量两个维度思考不同物体的沉浮现象。

为解决教学重难点,本课将通过四个阶段的教学设计,一步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沉浮现象:一)直接导入,引出话题:以孩子熟悉的事物苹果土豆泡腾片入手,引发他们关注这些固体进行水中后的现象,激发探究欲望;二)验证想法激趣生疑:教师利用精选的材料引发学生概念的冲突。

通过这种冲突促使学生在原有的前概念基础上,让他们不断自我反思,实现迁移,为建立新的概念打下基础;(三)探究一定条件下,重量、体积与沉浮的关系: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分组实验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研究重量、体积与沉浮的关系;知道当体积相同时,重的固体容易沉,轻的固体容易浮;当质量相同时,体积大的容易浮,体积小的容易沉;(四)总结与拓展:本环节将二次利用第二阶段中的实验材料,加固和加深孩子们对于沉浮原因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过程和方法1、能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探究重量、体积与物体沉浮的关系。

2、能够初步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讨论问题科学知识1、了解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溶解现象。

2、知道在一定条件下,当体积相同时,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当质量相同时,体积大的容易浮,体积小的容易沉。

《把固体放入水中》说课稿、教学设计

《把固体放入水中》说课稿、教学设计

三岔河镇中心学校2012年4月科学课堂教学竞赛《把固体放到水里》说课稿“提出问题—作出预测—验证猜想—得出结论”学校:太平明德小学年级:三年级授课人:太灿华时间:2012年4月20日《把固体到水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有人说:课堂教学是一幅画,泼墨如注,惜墨如金;有人说:课堂教学是一首诗,起承转合,跌宕起伏。

所有这些都在向我们传达同一个理念,那就是: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科学》教材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单元的第2课《把固体放到水里》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这一课是在上一课学生了解了固体基本性质之后进一步研究把固体放到水里呈现出来的其它性质:沉浮现象和溶解与不溶解现象。

(教材教学内容)教材安排了这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供学生探究,1是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2是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3是了解把固体从水中分离出来的几种常见方法,最后通过制作彩色树枝的拓展活动了解分离的另一个方法—结晶分离。

(学情分析及本节课教学内容)三年级学生对于固体并不陌生,对于沉浮、溶解等现象也不陌生,但没有对相关内容作过专门研究,本课教材中一共安排了七个实验,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一堂课完成这么多的内容比较困难,基于这种认识,我把本课教材分作两课时处理,今天说的是第一课时,认识固体的沉浮和溶解现象,而将固体和水的混合、分离以及结晶分离放入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经历本课的探究活动之后知道固体放入水中有沉浮现象,还知道有的固体在水中能被水溶解,通过一系列的动手操作活动后会做沉浮实验、溶解实验,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较细致地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根据我对教材和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建立沉浮溶解概念,而难点则是理解溶解概念。

(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科学是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做,而不是做给他们看”,“学生课堂上的探究离不开教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因此这堂课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实验探究为主,教师辅助以相应的讲解和示范。

小学科学教案 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实录——《把固体放在水里》 教学实录与点评

小学科学教案 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实录——《把固体放在水里》 教学实录与点评

把固体放在水里教学实录与点评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材料。

是些什么呢?请小组长把盒子取下,同学们认真地、仔细地、安安静静地观察。

[评认真地,仔细地,安安静静地虽是几个简单的词,但这里却蕴含着观察的方法,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年级的小学生,刚涉及科学,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对学生的科学学习终身受益。

]生:有玻璃、蜡烛、布条、泡沫、橡胶塞、辣椒。

师:其他组来汇报不同的。

生:还有橙子、粉笔、橡皮泥。

生:我补充,还有高锰酸钾。

师:观察得真仔细。

师:他们名字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生齐:固体。

师:对,对于固体,我们已经认识了,今天如果我们还来研究这些固体,你们准备怎样研究?生1:研究他们的轻重,生2:把他们放到水里。

生3:看他们在水里有什么情况。

生4:研究他们用什么材料做的。

师:问生2,呓!你怎么想到把他们放到水里的?生2:因为我见过许多把物体放到水里的事,而且我还做过呢。

师: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好孩子,学习科学就是要这样平时多观察,多发现。

[评这个评价较好,即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又不失时机地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师:那咱们今天就按你们说的来研究把固体放到水里,好不好?生:好。

[评科学学习,就是要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只有是学生自己需要的他们才会积极主动的投入。

这里让学生想研究办法,并从中选取研究的内容,即是在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又一开始就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有效的把学生引入积极探究之中。

]师:我们就先来猜猜,把他们放到水里会出现一些什么现象,桌子下面有一张表,请小组长把同学们猜测的情况记录到表上。

学生分组观察猜测。

师:猜测的情况怎么样,哪个小组先来说一说。

师:第四组。

师:其它组认真地听,有不同的待会儿来补充。

生:我们组猜测的是橡胶塞会沉,玻璃会沉,大蜡烛会沉,小蜡烛会浮,布条会沉,橡皮泥会沉,泡沫、辣椒会浮。

生:我补充,我们认为粉笔会沉,小蜡烛也是沉,橙子大的沉,一片浮,小的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固体放入水里》教学设计
一、导入:
孩子们,你们喜欢上科学课吗?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今天我们来研究身边的科学,老师从生活中准备了一些材料,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上讲台介绍材料)
1、孩子们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材料,他们属于哪类物体?
2、提问:固体有什么特点?
3、对!孩子们,我们把这种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叫做固体,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今天我们来个思维大挑战,如果我们把这些材料放入水里,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把固体放入水里。

(板书课题)
二、认识固体在水中的现象
1、孩子们那如果把食盐放入水里会怎么样呢?对。

把食盐放入水里过一会儿就看不见了,水还会变咸,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溶解。

2、孩子们你们的发言很精彩,而且你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作出了一个猜测,但实际结果是否和我们猜测的一样呢?我们现在就来验证。

3、在实验前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一个水槽和两个烧杯,你们觉得怎样放这些材料更合适?
4、在实验时你们准备把这些固体一起放入呢?还是一个一个的放呢?
5、我们在实验时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回答后出示
(播放ppt)教师介绍
6、组长领取材料。

7、学生实验,教师指导。

8、哪个组把你们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说给大家听听?(学生汇报)你们哪种材料和预测的不一样呢?(生汇报)其余的组有补充吗?9、师生总结:
通过我们刚才的实验发现,把固体放入水里有的会沉、有的会浮、有的会溶解(边说边板书)那沙子溶解了吗?苹果、土豆等溶解了吗?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不溶解。

三、认识固体的沉浮、溶解和不溶解与物体的大小无关
1、孩子们,通过我们刚才的研究发现,把固体放入水里会出现沉浮、溶解和不溶解的现象,接下来我们进行的思维大挑战可是有一定的难度哟,你们还敢挑战吗?
2、教师手拿一个大苹果,孩子们这是什么?如果我们把这个大苹果放入水里,会怎么样呢?
3、如果我们把刚才的材料全部换成大的,把他们放入水里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
4、是否和我们的猜测一致呢?我们继续来动手实验验证。

请各自的组长领取材料。

5、学生实验,教师指导。

6、汇报交流
7、通过我们的实验发现同一种物体的沉浮、溶解和不溶解与物体的大小无关。

(板书:与物体大小无关)
四、课后拓展
同学们,通过我们今天的研究发现,把固体放入水里会出现沉浮、溶解和不溶解的现象,但有时把固体放入水里还会出现一些神奇的现象(播放视频)把白磷放入水中会燃烧,把纳放入水中会转圈还会变颜色,把钾放入水中会绽放出烟花。

同学们,看来物体在水中的现象还真神奇!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儿。

板书设计:

把固体放入水里与物体的大小无关
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