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电梯控制——课程设计 精品

合集下载

电梯控制器的课程设计

电梯控制器的课程设计

电梯控制器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梯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掌握其内部结构和操作流程。

2. 学生能描述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

3. 学生了解电梯控制器的安全性能和故障处理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电梯控制系统的故障,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熟练使用电梯控制器进行楼层呼叫和运行控制。

3. 学生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共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梯控制技术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提高对工程技术的兴趣。

2. 学生认识到电梯控制器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安全意识。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严谨、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提高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技术学科,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电梯控制系统,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善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电梯控制器原理:讲解电梯控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电梯运行过程中的信号处理、逻辑判断和指令输出等。

2. 电梯控制器结构:介绍电梯控制器的内部结构,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 电梯控制系统操作流程:详细讲解电梯控制系统的操作流程,如楼层呼叫、电梯响应、门控等。

4. 安全性能与故障处理:分析电梯控制器的安全性能,介绍常见的故障类型及其处理方法。

5.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电梯控制器的实际操作,包括楼层呼叫、电梯运行控制等,巩固理论知识。

电梯控制-课程设计

电梯控制-课程设计

南京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 程 名 称 电梯控制课程设计院(系、部、中心)电力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 级 智能061 学 生 姓 名 刁义勇 学 号 206060607 同 组 学 生 姓 名 周亮、胡莹、周佳敏 起 止 日 期 2009.12.07至2009.12.20 指 导 教 师 陆旦宏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 (3)1.概述 (7)(1)应用历史 (7)(2)现阶段发展 (7)2.PLC控制电梯的优点 (7)3.使用设备 (7)4.PLC的I/O分配表及电梯面板图 (8)5.装配步骤 (8)6.程序设计流程图 (9)7.程序设计 (10)梯形图 (10)8.变量及注释 (16)参考文献 (16)南京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 程 名 称 电梯控制课程设计院(系、部、中心)电力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 级 智能061 起 止 日 期 2009.12.07至2009.12.20 指 导 教 师 陆旦宏1.课程设计应达到的目的1.通过对工程实例的模拟,熟练地掌握PLC的编程和程序调试方法。

2.进一步熟悉PLC的I/O连接。

3.熟悉四层楼电梯内外按钮控制的编程方法。

2.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一、 课题名称:基于施耐德PLC的四层电梯设计二、课题要求1.开始时,电梯处于任意一层。

2.当有外呼梯信号到来时,电梯响应该呼梯信号,到达该楼层时,电梯停止运行,电梯门打开,延时3S后自动关门。

3.当有内呼梯信号到来时,电梯响应该呼梯信号,到达该楼层时,电梯停止运行,电梯门打开,延时3S后自动关门。

4.在电梯运行过程中,电梯上升(或下降)途中,任何反方向下降(或上升)的外呼梯信号均不响应,但如果反向外呼梯信号前方向无其它内、外呼梯信号时,则电梯响应该外号,但不响应二层向下外呼梯信号。

同时,如果电梯到达三层,如果四层没有任何呼梯信号,则电梯可以响应三层向下外呼梯信号。

5.电梯应具有最远反向外梯响应功能。

电梯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电梯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电梯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梯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电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

2. 使学生掌握电梯运行的常用控制算法,如速度控制、位置控制等。

3. 帮助学生了解电梯安全与故障处理的相关知识,提高电梯运行的安全意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电梯控制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设计电梯控制系统的实践操作能力,能独立完成电梯控制系统的搭建和调试。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项目中进行有效分工与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梯控制技术及自动化领域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安全意识,使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关注电梯运行的安全与稳定。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电气基础知识,对电梯控制技术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采用项目式教学,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从事电梯控制及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梯概述:介绍电梯的发展历程、分类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使学生了解电梯行业的基本情况。

-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梯概述2. 电梯结构与原理:讲解电梯的各主要部件结构、功能及工作原理,为学生深入学习电梯控制技术打下基础。

-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梯结构与原理3. 电梯控制系统:学习电梯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常用控制算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梯控制系统4. 电梯速度与位置控制:详细介绍电梯速度和位置控制方法,使学生掌握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关键控制技术。

-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梯速度与位置控制5. 电梯安全与故障处理:讲解电梯安全措施、故障诊断及处理方法,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电梯控制系统的课程设计

电梯控制系统的课程设计

电梯控制系统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原理,掌握电梯运行过程中涉及的关键技术。

2. 学生能够描述电梯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单元等组件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3. 学生了解电梯控制系统的安全规范和行业标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电梯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问题。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搭建一个简单的电梯控制系统模型,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软件对电梯控制系统进行仿真测试,优化系统性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电梯控制系统,培养对现代智能交通系统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2.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树立安全意识,关注电梯乘坐安全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二年级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的一部分,旨在让学生了解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高二学生在电子技术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对实际操作和创新活动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梯控制系统概述:介绍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及未来发展趋势。

2. 电梯控制系统组成:详细讲解电梯控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单元、人机交互界面等,并分析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3. 电梯控制原理:阐述电梯运行过程中的控制原理,包括速度控制、位置控制、群控系统等,结合教材案例分析实际应用。

4. 电梯控制系统设计:介绍电梯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方法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设计。

电梯简单控制课程设计

电梯简单控制课程设计

电梯简单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梯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电梯的简单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 使学生掌握电梯运行中速度、位置等基本参数的控制方法。

3. 帮助学生了解电梯安全运行的相关知识,如限速器、安全钳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电梯控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独立完成简单的电梯控制电路搭建和调试。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梯控制技术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关注电梯安全问题,提高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引导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掌握电梯基本原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梯基本原理:介绍电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分类,涉及课本第三章第一节内容。

- 电梯的组成:驱动装置、控制系统、轿厢、对重、导轨等。

- 工作原理:曳引、驱动、升降、对重平衡等。

- 电梯分类:乘客电梯、载货电梯、无机房电梯等。

2. 电梯控制系统:讲解电梯控制系统的构成、功能及分类,涉及课本第三章第二节内容。

- 控制系统构成:控制柜、控制器、操作盘、显示屏等。

- 功能及分类:速度控制、位置控制、群控系统等。

3. 电梯控制电路:学习电梯控制电路的搭建和调试,涉及课本第三章第三节内容。

- 控制电路元件:接触器、继电器、开关、传感器等。

- 搭建和调试:动手实践,掌握控制电路的连接和调试方法。

4. 电梯安全运行:介绍电梯安全装置及运行中的注意事项,涉及课本第三章第四节内容。

- 安全装置:限速器、安全钳、门锁、超载保护等。

- 注意事项:运行速度、载重、维护保养等。

课程设计电梯控制系统

课程设计电梯控制系统

A1 系统描述1.功能描述本电梯系统用来控制一台运行于一个具有N层的大楼电梯,它具有上升、下降、开门、关门、载客的基本功能。

大楼的每一层都有:(1)两个指示灯这两个指示灯分别用于指示当前所在的层数和电梯的当前状态(上行、下行或停止);(2)电梯锁用于将本层的电梯门锁住,并使本楼层的电梯按钮失效,电梯里相应的按钮也失效,使得电梯不能也不可能停在本层;(3)按钮除了第一层和顶层,每一层都有两个按钮(上行、下行),乘客可以呼叫上楼或下楼,顶楼只有一个下楼按钮,而第一层只有一个上楼按钮。

电梯里面具有:(1)标示从“1”到“N”的N个按钮,用于让乘客选择所要的层数;(2)关门按钮当乘客按下此按钮时,电梯门如果开着将关上,否则不执行任何操作;(3)开门按钮当乘客按下此按钮时,电梯如果停在某一层,电梯门将打开,否则不执行任何操作;(4)超重测试和警报装置电梯的地面有超重感应装置,当电梯载重达到某一个值时,电梯“超重警报铃”发出超重警报,并且不执行关门命令。

2.关键实现方法描述用“最大距离循环”来说明电梯的运行方式。

也说是说,电梯处于上行状态时就一直上行直到不再有上行任务,电梯处于下行状态时就一直下行直到不再有下行任务。

当电梯正在上行时,如果上行队列的队列头改变时,系统将同时将这个新的队列头发送给电梯作为它的新目的地。

有两种原因引起队列头的改变。

(1)新的请求插入到上行队列头。

(2)电梯到达某个楼层将这个楼层的请求从上行队列的队列头删除,后继的更高楼层号成为对列头。

当电梯正在下行时,如果下行队列的队列头改变时,系统将同时将这个新的队列头发送给电梯作为它的新目的地。

有两种原因引起下行队列头的改变。

(1)新的请求插入到下行队列头。

(2)电梯到达某个楼层将这个楼层的请求从下行队列的队列头删除,后继的更高楼层号成为对列头。

在电梯上行过程中,当上行队列中没有比电梯当前所在的楼层更高的楼层号时,发送电梯目的地的开始从下行队列中取得。

电梯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电梯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电梯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电梯运行的机械与电子控制系统组成;2. 学习电梯控制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了解电梯调度算法;3. 了解电梯安全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电梯控制系统的电路图,识别并解释各部分功能;2. 学会使用模拟软件设计简单的电梯控制程序,实现电梯的基本运行功能;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电梯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具备初步的故障排查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程技术学科的兴趣,激发其探究电梯控制技术的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使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会分工合作;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遵守电梯安全规范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年级工程技术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和编程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教材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以此为基础,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1. 电梯控制系统原理:包括电梯机械系统、电气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相互配合,介绍电梯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

教材章节:第二章“电梯的构造与原理”2. 电梯控制程序设计:学习电梯控制系统的编程方法,掌握常用电梯调度算法(如SCAN、FCFS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电梯控制技术”3. 电梯控制电路分析:分析电梯控制系统的电路图,识别并解释各部分电路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教材章节:第四章“电梯控制系统电路分析与设计”4. 电梯安全规范与故障排查:了解电梯安全规范,学习电梯故障排查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材章节:第五章“电梯安全规范与故障处理”5. 实践操作:运用模拟软件进行电梯控制程序设计,实现电梯的基本运行功能,并进行故障排查。

电梯控制plc课程设计

电梯控制plc课程设计

电梯控制plc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在电梯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2. 学生能掌握电梯控制系统中常用的PLC编程指令和程序设计方法。

3. 学生能了解电梯控制系统的安全要求和行业标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PLC进行简单的电梯控制程序编写和调试。

2. 学生能够分析电梯控制系统的故障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完成一个电梯控制PLC课程设计项目,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PLC技术及其在电梯控制领域的应用产生兴趣,培养主动学习的态度。

2. 学生在课程设计中,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倾听、沟通、协作。

3. 学生关注电梯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树立安全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和编程能力,对新技术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设计,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通过课程目标的实现,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PLC基本原理:介绍PLC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结合教材第二章内容,让学生了解PLC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

2. 电梯控制系统概述:分析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结构和功能,参考教材第三章,了解电梯控制系统的分类及发展趋势。

3. PLC编程指令与程序设计:学习PLC的基本编程指令,如逻辑运算、定时器、计数器等,结合教材第四章,让学生掌握电梯控制程序的设计方法。

4. 电梯控制PLC程序编写与调试:根据教材第五章内容,教授学生如何编写和调试电梯控制程序,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5. 电梯控制系统故障分析与解决方案:结合教材第六章,让学生学会分析电梯控制系统故障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四层电梯的控制课程设计

四层电梯的控制课程设计

四层电梯的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四层电梯的基本工作原理;2.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电梯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3. 学生能掌握并运用电梯运行的程序设计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四层电梯的控制程序;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使电梯按预定要求运行;3. 学生能够分析和解决电梯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梯控制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增强团队合作意识;3. 培养学生关注现代电梯技术的发展,认识到科技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的跨学科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和编程能力,对电梯控制技术有一定的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梯工作原理:讲解电梯的基本结构、运行原理及各类电梯的特点,参考教材第二章第一节。

2. 电梯控制系统:介绍电梯控制系统的组成,包括控制器、驱动器、传感器等部分,结合教材第二章第二节。

3. 电梯程序设计:讲解电梯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参考教材第三章。

4. 电梯控制实践: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四层电梯的控制程序,并进行实际操作,参考教材第四章。

5. 电梯故障分析与排除:分析电梯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探讨解决方案,参考教材第五章。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电梯工作原理及基本结构介绍第二课时:电梯控制系统组成及功能第三课时:电梯程序设计方法第四课时:设计四层电梯控制程序,进行实际操作第五课时:电梯故障分析与排除,总结提高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有序安排教学进度,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电梯控制的相关知识。

电梯控制——课程设计

电梯控制——课程设计

电梯控制——课程设计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名称:电子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电梯控制指导老师:郭慧专业班级:电气2124班学生姓名:訾化东学号: 312107040444起始日期: 2014年6月27日总评成绩:课程设计任务书电梯控制设计三层电梯控制器。

已知每层楼有上、下开关,电梯到达与否的位置检测传感器。

电梯内有1、2、3个电梯层按钮,以及开门、关门按钮。

要求:正确控制电梯的运行,每楼层能显示电梯所处当前楼层位置。

指导老师(签名)年月日前言电梯是随着高层建筑的兴建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垂直运输工具。

多层厂房和多层仓库需要有货梯;高层住宅需要有住宅梯;百货大楼和宾馆需要有客梯,自动扶梯。

在现代社会,电梯已像汽车、轮船一样,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

据统计,美国每天乘电梯的人次多于乘载其它交通工具的人数。

当今世界,电梯的使用量已成为衡量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

追溯电梯这种升降设备的历史,据说它起源于公元前236年的古希腊。

当时有个叫阿基米德的人设计出-----人力驱动的卷筒式卷扬机。

1858年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客梯,在美国出现,继而又在英国出现水压梯。

1889年美国的奥梯斯电梯公司首先使用电动机作为电梯动力,这才出现名副其实的电梯,并使电梯趋于实用化。

1900年还出现了第一台自动扶梯。

1949年出现了群控电梯,首批4—6台群控电梯在纽约的联合国大厦被使用。

1955年出现了小型计算机(真空管)控制电梯。

1962年美国出现了速度达8米/秒的超高速电梯。

1963年一些先进工业国只成了无触点半导体逻辑控制电梯。

1967年可控硅应用于电梯,使电梯的拖动系统筒化,性能提高。

1971年集成电路被应用于电梯。

第二年又出现了数控电梯。

1976年微处理机开始用于电梯,使电梯的电气控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实际上,电梯是根据外部呼叫信号以及自身控制规律等运行的,而呼叫是随机的,电梯实际上是一个人机交互式的控制系统,单纯用顺序控制或逻辑控制是不能满足要求的,因此,电梯控制系统应采用随机逻辑控制方式控制。

电梯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电梯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电梯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概述电梯控制技术是现代电梯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电梯控制技术将对电梯的安全运行和性能提升起到关键作用。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设计一个具有多层楼、多电梯的电梯控制系统,让学生们深入了解电梯控制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并学会使用MATLAB进行模拟仿真。

二、设计内容1.设计一个三层楼、两部电梯的控制系统,其中每层楼的电梯开关门、往返上下运动、超载保护等均可通过系统远程控制。

2.学生需要使用MATLAB进行系统仿真,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并根据仿真结果对控制系统进行优化。

3.学生需要完成控制系统的基本设计,包括电路设计、程序设计、系统测试等等。

三、设计流程1. 设计梯控板电路图学生需要首先设计电路图,确定电路的整体架构,包括输入电路、输出电路以及控制器的选择和配合。

电路图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实际制作并测试。

2. 程序设计在电路测试合格后,学生需要进行程序设计。

程序需要能够实现电梯的上下运动、门的开关,以及超载保护等功能。

除此之外,根据仿真结果进行优化,如在节省能耗的同时提高运行效率等等。

3. 仿真与测试程序设计完成后,学生需通过MATLAB进行仿真,并根据仿真结果对程序进行调整。

仿真结果需要考虑多种情况,如电梯运行顺序、电梯是否超载等等。

测试合格后,学生需进行系统整体实验,验证控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四、设计结果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将掌握电梯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熟练运用MATLAB进行模拟仿真。

并通过设计三层楼、两部电梯的控制系统,学生具备了实际的电路和程序设计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结语本次课程设计是电梯控制技术的基础课程,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本课程,深入了解和运用电梯控制技术的知识,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电梯控制技术第二版课程设计

电梯控制技术第二版课程设计

电梯控制技术第二版课程设计
一、设计目标
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电梯控制技术及其应用,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个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巩固和提升学生的理论实践能力。

二、设计要求
1.掌握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实现。

2.熟悉PLC编程以及其在电梯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3.了解电梯和自动楼层门的安全控制原理。

4.能够针对具体的电梯控制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三、设计内容
本次课程设计涵盖以下内容:
1. 电梯控制系统原理
•电梯的分类及其控制方式
•电梯电路图设计
•电梯控制原理分析
•电梯运行故障诊断和排除
2. PLC编程
•PLC编程基础入门
•PLC在电梯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PLC的软、硬件设计原理
1。

电梯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电梯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电梯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梯控制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工作原理和关键部件的功能。

2. 使学生掌握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流程,了解不同类型电梯的控制策略。

3. 帮助学生了解电梯控制系统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标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电梯控制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设计电梯控制系统的方案并进行模拟调试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梯控制系统及工程技术领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2.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的工程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电梯安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课程目标分解为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学生能够描述电梯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关键部件的作用。

2. 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合适的电梯控制方案并进行模拟调试。

3. 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团队协作,撰写电梯控制系统设计报告。

4. 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主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5. 学生能够关注电梯安全,提高安全意识,自觉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紧密结合课本,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具体安排如下:1. 电梯基本结构与原理- 介绍电梯的组成部分,如曳引机、导轨、轿厢、对重等。

- 阐述电梯的工作原理,包括曳引、导向、轿厢和对重平衡等。

2. 电梯控制系统设计流程- 分析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如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硬件选型、软件编程等。

- 结合教材章节,讲解不同类型电梯的控制策略。

3. 电梯控制系统的安全规范与标准-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电梯安全规范和相关标准。

- 分析电梯控制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的安全因素。

4. 电梯控制系统设计与模拟调试-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电梯控制方案。

- 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调试,验证方案的可行性。

eda电梯控制课程设计

eda电梯控制课程设计

eda电梯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EDA电梯控制的基本原理,掌握电梯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 学生能掌握电梯控制程序的设计方法,了解电梯运行过程中各环节的逻辑关系。

3. 学生了解电梯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认识电梯在现代建筑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电梯控制程序,实现电梯的基本功能。

2.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电梯控制系统的仿真测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学生能运用EDA工具进行电梯控制电路的绘制,提高电路设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梯控制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到科技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设计自动化(EDA)领域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梯控制技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本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对新技术有较高的兴趣,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课程目标分解,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电梯控制原理及系统组成- 理解电梯的基本工作原理- 掌握电梯控制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分析电梯控制系统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2. 电梯控制程序设计- 学习电梯控制程序的基本逻辑- 掌握电梯运行过程中各环节的程序设计方法- 应用EDA工具进行程序编写和调试3. 电梯控制电路设计- 学习电梯控制电路的基本元件及其连接方式- 掌握电梯控制电路的绘制方法- 完成电梯控制电路的仿真测试4. 电梯控制系统实践- 小组合作,设计并实现一个简易电梯控制系统- 分析实际电梯控制系统案例,进行故障排查与优化- 了解电梯行业的发展趋势及新技术应用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电梯控制原理及系统组成第二周:电梯控制程序设计第三周:电梯控制电路设计第四周:电梯控制系统实践教材章节关联:第一章:电梯概述第二章:电梯控制系统第三章:电梯控制程序设计第四章:电梯控制电路设计第五章:电梯控制系统实践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制定,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电梯控制相关知识。

6层电梯控制课程设计

6层电梯控制课程设计

6层电梯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电梯的运行机制、控制系统组成及功能。

2. 学生能了解并运用6层电梯控制的相关知识,如楼层指示、呼梯、选梯、平层、开门关门等环节的控制方法。

3. 学生能掌握6层电梯控制的安全防护措施,了解安全装置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分析和设计6层电梯控制系统的能力,能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控制系统设计。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电梯控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电梯运行故障的排查与处理。

3.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完成6层电梯控制系统的模拟搭建与调试,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梯控制技术的兴趣,激发探究精神,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学生了解电梯控制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在掌握6层电梯控制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课程性质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课程内容以直观、易懂的方式呈现,使学生能够轻松掌握并应用所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6层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介绍电梯的运行机制、控制系统组成及功能,涉及电梯曳引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等。

2. 6层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讲解楼层指示、呼梯、选梯、平层、开门关门等环节的控制方法,使学生了解并掌握6层电梯控制的关键技术。

3. 安全防护措施:介绍电梯安全装置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包括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门锁等,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dlc电梯控制课程设计

dlc电梯控制课程设计

dlc电梯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其主要部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2. 使学生了解电梯运行过程中涉及的控制算法,如速度调节、楼层定位等。

3. 帮助学生掌握电梯安全防护措施及故障处理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电梯控制系统的能力,能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独立完成电梯控制系统的简单搭建和调试。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能在小组合作中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梯控制技术及自动化领域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使其在学术研究中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3.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电梯安全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梯控制系统概述:介绍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

2. 电梯主要部件及其功能:讲解电梯的曳引机、控制系统、门系统、安全系统等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3. 电梯控制算法:分析电梯运行过程中的速度调节、楼层定位、群控调度等关键算法。

4. 电梯安全防护措施:阐述电梯安全装置、故障检测及处理方法,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5. 电梯控制系统的搭建与调试: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梯控制系统的简单搭建和调试。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一周:电梯控制系统概述及发展历程第二周:电梯主要部件及其功能第三周:电梯控制算法(上)第四周:电梯控制算法(下)第五周:电梯安全防护措施及故障处理第六周:电梯控制系统的搭建与调试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关联,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电梯控制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电梯控制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楼大厦不断涌现,电梯作为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提高学生对电梯控制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特制定本课程设计方案。

二、课程目标1. 使学生掌握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 培养学生运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进行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和编程能力;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内容1. 电梯控制系统概述1.1 电梯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1.2 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1.3 电梯控制系统的功能与特点2. PLC基础知识2.1 PLC的基本结构2.2 PLC的工作原理2.3 PLC的编程语言3. 电梯控制系统设计3.1 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3.2 电梯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3.3 电梯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3.4 电梯控制系统的调试与测试4. 电梯控制系统案例分析4.1 单层电梯控制系统4.2 多层电梯控制系统4.3 智能电梯控制系统四、教学手段与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功能与特点,使学生建立初步的认识。

2. 实验法:通过PLC编程和电梯控制系统设计实验,使学生掌握电梯控制系统的实际操作技能。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电梯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

4.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五、课程考核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占总成绩的30%。

2.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电梯控制系统的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70%。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电梯控制系统》、《PLC编程与应用》等;2. 实验设备:PLC实验箱、电梯控制系统实验平台等;3. 教学课件:电梯控制系统相关教学课件。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电梯控制系统概述:2课时2. PLC基础知识:4课时3. 电梯控制系统设计:6课时4. 电梯控制系统案例分析:4课时5. 实验与课程设计:8课时八、预期成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功能与特点,具备运用PLC进行电梯控制系统设计和编程的能力,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梯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电梯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电梯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电梯控制系统作为现代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密度的增大,对电梯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梯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电梯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应用,掌握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技术要点,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将围绕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要点和实践应用展开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系统、全面的学习平台,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将能够对电梯控制系统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为日后在电梯控制系统工程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引言部分概述了文章的主题和内容,介绍了电梯控制系统课程设计的背景、重要性和目的。

正文部分包括了电梯控制系统概述、课程设计要点和设计实践与应用三个部分,详细介绍了课程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要点。

结论部分对课程设计进行总结与回顾,展望了课程设计的成果,并分享了学习收获。

整个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能够让读者对电梯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1.3 目的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对电梯控制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其对电梯控制系统的理论和技术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同时,通过动手实践,学生还能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将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做出贡献。

2.正文2.1 电梯控制系统概述电梯作为现代都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其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安全至关重要。

电梯控制系统是一种通过控制电梯的运行,使其能够按照乘客的需求安全、高效地运行的系统。

6层电梯控制课程设计

6层电梯控制课程设计

6层电梯控制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6层电梯的基本控制原理和操作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描述电梯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2.解释6层电梯的运行逻辑和控制流程。

3.分析并解决电梯常见故障问题。

4.熟练操作6层电梯,确保乘客的安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电梯的基本概念:介绍电梯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结构。

2.6层电梯的原理:讲解电梯的运行原理、控制系统和调度算法。

3.电梯的操作与维护:教授学生如何正确操作电梯,以及日常维护和故障排查方法。

4.电梯的安全常识:普及电梯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电梯的基本原理、运行逻辑和操作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就电梯的运行故障和解决方案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电梯故障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电梯操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6层电梯控制原理与应用》。

2.参考书:收集有关电梯技术、安全规范等方面的书籍和资料。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形象生动地展示电梯的运行原理和操作过程。

4.实验设备:准备6层电梯模型及其控制系统,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占总分的20%。

2.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占总分的30%。

3.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占总分的20%。

4.期末考试:进行全面的知识测试,评估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占总分的30%。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如下:1.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名称:电子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电梯控制指导老师:郭慧专业班级:电气2124班学生姓名:訾化东学号: 312107040444起始日期: 20XX年6月27日总评成绩:课程设计任务书电梯控制设计三层电梯控制器。

已知每层楼有上、下开关,电梯到达与否的位置检测传感器。

电梯内有1、2、3个电梯层按钮,以及开门、关门按钮。

要求:正确控制电梯的运行,每楼层能显示电梯所处当前楼层位置。

指导老师(签名)年月日前言电梯是随着高层建筑的兴建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垂直运输工具。

多层厂房和多层仓库需要有货梯;高层住宅需要有住宅梯;百货大楼和宾馆需要有客梯,自动扶梯。

在现代社会,电梯已像汽车、轮船一样,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

据统计,美国每天乘电梯的人次多于乘载其它交通工具的人数。

当今世界,电梯的使用量已成为衡量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

追溯电梯这种升降设备的历史,据说它起源于公元前236年的古希腊。

当时有个叫阿基米德的人设计出-----人力驱动的卷筒式卷扬机。

1858年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客梯,在美国出现,继而又在英国出现水压梯。

1889年美国的奥梯斯电梯公司首先使用电动机作为电梯动力,这才出现名副其实的电梯,并使电梯趋于实用化。

1900年还出现了第一台自动扶梯。

1949年出现了群控电梯,首批4—6台群控电梯在纽约的联合国大厦被使用。

1955年出现了小型计算机(真空管)控制电梯。

1962年美国出现了速度达8米/秒的超高速电梯。

1963年一些先进工业国只成了无触点半导体逻辑控制电梯。

1967年可控硅应用于电梯,使电梯的拖动系统筒化,性能提高。

1971年集成电路被应用于电梯。

第二年又出现了数控电梯。

1976年微处理机开始用于电梯,使电梯的电气控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实际上,电梯是根据外部呼叫信号以及自身控制规律等运行的,而呼叫是随机的,电梯实际上是一个人机交互式的控制系统,单纯用顺序控制或逻辑控制是不能满足要求的,因此,电梯控制系统应采用随机逻辑控制方式控制。

目前电梯的控制普遍采用了两种方式,一是采用微机作为信号控制单元,完成电梯信号的采集、运行状态和功能的设定,实现电梯的自动调度和集选运行功能,拖动控制则由变频器来完成;第二种控制方式用可编程控制器取代微机实现信号控制。

从控制方式和性能上来说,这两种方法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而采用PLC可靠性高,程序设计方便灵活。

目录2一、绪论1设计方案:⑴系统的时钟脉冲信号是由555定时器接成的多谐振器。

时钟信号通过一定与门和与非门输入计数器74LS192,控制其加减计数。

⑵系统的开关控制电路是由JK触发器和与非门构成,控制信号灯的工作状态。

⑶系统的核心电路是由编码器74LS148,数据比较器74LS85,同步可加减计数器74 LS192,译码器74LS48和一定的门电路组成,实现对电梯的上升和下降的控制。

2设计原理:⑴系统的信号灯控制部分是由开关和JK触发器构成,开关先接高电平,按下开关时,给了一个低电平触发信号输入给JK触发器使其锁存低电平信号,从而使信号灯一直亮直到信号结束。

⑵系统的核心部分是由编器74LS148,数据比较器74LS85,同步十进制可逆计数器74 LS192,译码器74LS48和一定的门电路组成。

按下开关时,产生的低电平信号由JK触发器传给74LS148编码器,产生后的编码输入74LS85数据比较器,通过与74LS192输出的数比较,产生的号再连接时钟信号通过一定的门电路输入74LS192计数器,控制计数器的加减,从而实现电梯的上升与下降。

⑶系统的时钟信号是由555定时器接成多谐振荡器。

时钟信号通过一定与门和与非门输入计数器74LS192,控制其加减计数。

3总体框图:图1-1电梯控制系统电路的组成框图二、输入模块电路设计1、优先编码器74LS14874LS148为8线-3线优先编码器。

它允许多个输入信号同时有效,但只对一个优先级最高的输入信号进行编码。

74LS148工作原理如下:该编码器有8个信号输入端,3个二进制码输出端。

此外,电路还设置了输入使能端ST非,输出使能端YS和优先编码工作状态标志YEX非。

当ST非=0时,编码器工作;而当ST非=1时,则不论8个输入端为何种状态,3个输出端均为高电平,且优先标志端和输出使能端均为高电平,编码器处于非工作状态。

这种情况被称为输入低电平有效,输出也为低电来有效的情况。

当ST非为0,且至少有一个输入端有编码请求信号(逻辑0)时,优先编码工作状态标志YEX非为0。

表明编码器处于工作状态,否则为1。

由功能表可知,在8个输入端均无低电平输入信号和只有输入0端(优先级别最低位)有低电平输入时,Y2Y1Y0的非均为111,出现了输入条件不同而输出代码相同的情况,这可由YEX非的状态加以区别,当YEX非=1时,表示8个输入端均无低电平输入,此时Y2Y1Y0的非=111为非编码输出;YEX非=0时,Y2Y1Y0的非=111表示响应输入0端为低电平时的输出代码(编码输出)。

YS只有在ST 非为0,且所有输入端都为1时,输出为0,它可与另一片同样器件的ST非连接,以便组成更多输入端的优先编码器。

从功能表不难看出,输入优先级别的次为7,6,……,0。

输入有效信号为低电平,当某一输入端有低电平输入,且比它优先级别高的输入端无低电平输入时,输出端才输出相对应的输入端的代码。

例如5为0。

且优先级别比它高的输入6和输入7均为1时,输出代码为010,这就是优先编码器的工作原理。

74LS148管脚图:图2-1 74LS148管脚图表2-1 74LS148 8线—3线二进制编码器真值表2、输入模块电路图2-2 输入模块电路这个电路的工作原理过程:当拨动任一楼层开关时,发光二极管导通,每一楼层的不同颜色的指示灯随之点亮;74LS148的选通输入端ST的非=0,使之处于工作状态。

当把开关S置于"SW1"时,优先编码器处于工作状态,即显示器处于等待工作状态,等待输入端的信号输入,当开关接高电平时,74LS148的输出A2A1A0的非=100,YEX的非=0,经RS锁存后,CTR=1,BI的非=1,Q4Q3Q2 =011,经74LS148译码后,显示器显示为"3"。

此外,CTR=1,使74LS148的ST的非为高电平,74LS148处于禁止工作状态,封锁其他按键的输入。

当按键松开即按下时,74LS148的YEX的非为高电平,但由于CTR维持高电平不变,所以74LS148仍处于禁止状态.三、比较模块电路设计1、比较器 74LS8574LS85为4位数值比较器。

图3-1 74LS85管脚引线图表3-1 74LS85功能表74LS85工作原理如下:两个4位数的比较是从A的最高位A3和B的最高位B3进行比较,如果它们不相等,则该位的比较结果可以作为两数的比较结果。

若最高位A3=B3,则再比较次高位A2和B2,余类推。

显然,如果两数相等,那么,比较步骤必须进行到最低位才能得到结果。

真值表中的输入变量包括A3与B3、A2与B2、A1与B1、A0与B0和A与B 的比较结果。

其中A和B是另外两个低位数,IA>B、IA<B和IA=B是它们的比较结果。

设置低位数比较结果输入端是为了能与其他数值比较器连接,以便组成位数更多的数值比较器。

2、比较及开门关门控制电路由一个开关和两个继电器组成开关门控制系统,当开关打开,电梯为开门状态,按下楼层按钮,经过比较器之后,继电器未合上,以后的电路无法执行,故电梯不运作。

当开关闭合后,输入楼层经过比较器74LS85与预置当前楼层数进行比较,根据不同的结果,向74LS192计数器输入不同信号,从而实现电梯的控制功能。

图3-2 比较模块电路我们假设用户输入想去的楼层数为A,电梯实际所在的楼层数为B。

当A>B时,QA<B=0,QA=B=0,QA>B=1;当A<B时,QA<B=1,QA=B=0,QA>B=0;当A=B时,QA<B=0,QA=B=1,QA>B=0;四、计数模块1、计数器74LS19274LS192具有下述功能:①异步清零:CR=1,Q3Q2Q1Q0=0000②异步置数:CR=0,LD=0,Q3Q2Q1Q0=D3D2D1D0③保持: CR=0,LD=1,CPU=CPD=1,Q3Q2Q1Q0保持原态④加计数:CR=0, LD=1,CPU=CP,CPD=1,Q3Q2Q1Q0按加法规律计数⑤减计数:CR=0, LD=1,CPU=1,CPD= CP,Q3Q2Q1Q0按减法规律计数74LS192是双时钟方式的十进制可逆计数器。

CPU为加计数时钟输入端,CPD为减计数时钟输入端。

LD为预置输入控制端,异步预置。

CR为复位输入端,高电平有效,异步清除。

CO为进位输出:1001状态后负脉冲输出BO为借位输出:0000状态后负脉冲输出。

74LS192真值表输入输出P3 P2 P1 P0 Q3 Q2 Q1 Q0 MR1 ×××××××0 0 0 0× d c b a d c b a 0 0×0 1××××加计数10 1 1 ××××减计数表4-1 74LS192真值表4-1 74LS192管脚图2、计数模块电路可逆计数模块:用芯片74LS192来实现可逆计数,首先考虑输入端口,一个异步复位端口reset,用于在系统不正常时回到初始状态;其次是输出端口,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输入想去的楼层数位A,和电梯所在楼层数作比较,即有升降请求信号,如果是下降的情况,通过计数器一直递减到B位置,此时只有lamp2亮,表示所在的楼层已到,如果是上升情况,则通过计数器显示递加到B,低价的过程只有lamp1亮,表示电梯处于上升状态,当到达所在楼层变为lamp2亮,电梯停止,提示用户已到所在楼层。

可逆计数器的实验原理:十进制至二进制普通编码器:图 4-2图4-2 计数模块电路五、脉冲1、NE555图5-1 555定时器的基本组成(1)基本RS触发器由两个与非门组成,R是专门设置的可从外部进行置0的复位端,当R=0时,使Q=0、Q=1。

(2)比较器C1、C2 是两个电压比较器。

比较器有两个输入端,分别标有+号和-号,如果用U+和U-表示相应输入端上所加的电压,则当U+>U-时其输出为高电平,U+ <U-时输出为低电平,两个输入端基本上不向外电路索取电流,即输入电阻趋近于无穷大。

(3)分压器三个阻值均为5kΩ的电阻串联起来构成分压器,为比较器C1和C2 提供参考电压,C1 之+端U+ =2VCC/3、C2 之-端U-= VCC/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