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大自然的语言练习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5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5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大自然的语言》是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探索自然奥秘,这篇课文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大自然的语言,体会语言的魅力,培养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课文通过讲述大自然中各种声音的来源和含义,使学生认识到大自然中的语言丰富多彩,充满智慧和魅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对自然界的认知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他们对大自然语言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对课文中所涉及的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可能存在理解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善于引导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他们对大自然语言的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课文中涉及的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学会正确使用相关术语和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增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敬畏之情,提高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中所涉及的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

2.教学难点:对课文中所涉及的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探究精神。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引起学生对大自然语言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所涉及的专业术语和概念,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理解困难的地方,教师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问题。

5.实践环节: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大自然语言,分享自己的感悟。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强调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提醒学生关爱大自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跟踪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跟踪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跟踪练习(含答案)《大自然的语言》跟踪练给下列各组多音字注音。

1.和平( ) 落叶( )____________ 差劲( )____________和面( ) 落枕( )____________ 出差( )____________和了( ) 丢三落四( ) 参差( )二、选择题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孕育(yùn)连翘(qiáo)萌发(méng)销声匿迹(nì)B.繁衍(yǎn)差异(chā)两栖(qī)风雪载途(zài)C.遗骸(hái)追溯(shuò)翩然(piān)五彩斑斓(lán)D.褶皱(zhě)归咎(jiù)纬度(wěi)天衣无缝(fèng)3.选出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草木萌发周而复始消声匿迹风雪载途B.天空晴朗大地苏醒冰雪溶化草长莺飞C.采积种子花香鸟语次第开放物候观测D.不毛之地川流不息丢三落四衰草连天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

B.据专家估计,我国约需85%的人口接种新冠疫苗才能实现免疫屏障。

C.电视剧《人世间》的热播,成为优秀文学作品被改编为精品好剧的又一成功作品。

D.北京冬奥会最大程度使用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场馆,体现了“绿色办奥”的理念。

5.下列对《大自然的语言》这篇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的所有物候现象,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B.草木枯荣、候鸟去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其为物候。

C.文中通过把物候观测仪器与气象仪器作比较,从而突出了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生生的生物作为物候观测仪器的特性。

D.物候观测引用在农事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对于农业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度部编委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度部编委语文八年级下册

5.《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后附答案)一、基础积累1.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

由于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动物的生存环境显得更加恶劣,大量的珍稀物种都已xiāo shēng ni jj ,幸存下来的动物,也只能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很难见到大雁piān rán归来的场景了。

2.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从燕子呢喃到荷花盛开,从鸣蝉噤声到大地沉寂,大自然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B.雪后天晴,阳光明媚,风雪载途,我们一家人徜徉其中,尽享美景。

C.听了著名建筑师的报告,肖敏萌发了当建筑师的远大理想。

D.奔腾不息的黄河孕育了古老的华夏文明。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母亲对我的悉心培养,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勇敢的性格。

B.切实提高贵阳市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C.我们在作文中,应尽量避免不写错别字。

D.夏天的六盘水,林木葱茏,凉风习习,真是我们纳凉的好季节。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竺可桢是中国卓越的气象学家。

B.立春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其含义是开始进入春天。

C.农谚是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

D.导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一物候现象的因素是纬度的差异。

二、课内精读6.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概括不当的一项是()A.课文第九段是按照总分的结构说的,分说的时候又是由普遍到特殊的顺序。

B.课文第九段的中心句是本段第一句。

C.课文第九段中“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中“这个因素”是指“高下的差异”。

D.课文第九段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诠释、列数字。

7.为什么“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一句中的“许多”不能删去?8.指出下面两个句子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 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 年迟五六天。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大自然的语言》同步检测卷及答案解析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大自然的语言》同步检测卷及答案解析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大自然的语言》同步检测卷一、基础演练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竺.可桢(zhú) 翩.然(piān)孕.育(yùn) 重峦叠嶂.(zhàng)B.萌.发(méng) 农谚.(yàn)延.迟(yán) 销声匿.迹(nuò)C.簌.簌(sù) 丘陵.(líng)物候.(hòu) 风雪载.途(zǎi)D.经.度(jìng) 差.别(chā)海棠.(táng) 草长莺.飞(yī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次第 起源 榆叶梅 北燕南飞B.纬度 侯鸟 桃花开 周而复始C.刺槐 连翘 逆温层 冰雪融化D.采集 悬殊 生态学 哀草连天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历代的国画创作者更是不惜笔墨描绘草长莺飞....的美妙春景。

B.寒冬腊月,屋外一片衰草连天....,大兴西瓜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却是绿意融融。

C.在风雪载途的历史记忆里,只有建筑始终用最直白的语言诉说着城市文明的源远流长....。

D.每年暑假,有关部门都会加大对游泳池卫生的监管力度,变化一年比一年大,周而复始....。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继美国、法国和芬兰之后,我国成为第四个拥有“生物航油”自主研发技术的国家。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最近,阿尔法狗与围棋世界冠军柯洁的对战,连胜三局,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D.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5.依次填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寒来暑往是气候,鸟语花香是物候。

____________小满是最“接地气”的节气。

①古书称“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②这时,北方冬小麦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叫“小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建议完成时间:4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6分)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0分)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①这是植物生殖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②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选自《大自然的语言》)(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分)①翩.然归来( ) ②簌.簌( )(2)文中第②处画线句有一个词语书写错误,应将“_______”改为“_______”(2分)(3)与短语“冰雪融化”结构类型相同的一项为(2分)()A.次第开放B.周而复始C.草木萌发D.翩然归来(4)语段中第①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改正并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将下面三个短语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草木萌发②冰雪融化③各种花次第开放A.②③①B.③①②C.①②③D.②①③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江南的春天,花香鸟语,草长莺飞....,年年如此。

B.寒冬腊月,屋外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郊外西瓜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里却是绿意融融。

C.在这个泛娱乐化的时代,深刻的思考在逐渐地销声匿迹....。

D.老师三番五次地批评我不做作业,我依旧周而复始....,屡教不改。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通过阅读刘慈欣的作品,使我们看到恢弘的科幻世界,感受到诗意的英雄主义情怀。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知识点训练(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知识点训练(有答案)

第二单元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一、知识点汇总:(1)事理说明文知识(2)字词积累(3)竺可桢生平及主要贡献(4)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说明顺序(5)多种说明方法并用的写法(6)准确、生动、典雅的语言特点二、知识点解读与训练:1.事理说明文知识说明文就是对事物的状貌、性质、特征、成因等加以说明和解释的一种文体,目的是给人以科学的知识和科学地认识事物的方法。

通常有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是以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介绍科学道理为主的说明文称作事理说明文。

(1)事理说明文常用的说明顺序有哪些?(2)事理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2.字词积累字音、字形:熟练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和字形,能准确拼读和书写。

词义:理解文中重点词义,能准确解释并灵活运用。

(1)下列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冰雪融化,草木萌(méng)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piān)然归来。

B.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shuāi)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zài)途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C. 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qiáo)和榆(yú)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D.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yīng)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销声匿迹: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

这里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响无踪。

)B.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载途:沿途;周而复始: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C.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单元5.大自然的语言A组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冰雪融.化(róng) 孕.育(yùn) 翩.然归来(piān) 农谚.(yán) B.簌.簌落下(shù) 了解.(jiě) 销声匿.迹(nì) 纬.度(wěi)C.衰.草连天(shuāi) 连翘.(qiáo) 层峦叠嶂.(zhàng) 弋.阳(yì) D.风雪载.途(zhài) 隧.道(suì) 头晕目眩.(xuàn) 窥.见(kuī)2.找出下列各组成语中有错别字的两项,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并改正。

(1)A.百感交急B.斤斤计校C.满院狼藉D.昂首阔步( )________ ( )________(2)A.得心应手B.迫不急待C.原形必露D.令人喷饭( )________ ( )________(3)A.在所不昔B.谈笑风声C.难能可贵D.记忆犹新( )________ ( )________(4)A.哭笑不得B.以物谕人C.入木三分D.花团锦族( )________ ( )________3.“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这段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是( )A.说明拟人比喻B.叙述拟人比喻C.描写对偶拟人D.抒情比喻拟人4.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其字母序号填在横线上。

(1)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________得多。

A.灵验B.灵敏C.灵活D.灵便(2)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________是必要的。

A.观察B.观望C.预测D.观测(3)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________果实的时期。

A.孕育B.培育C.酝酿D.发育B组5.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开放,给小院带来了春天的消息。

A.我家院子里的第一朵桃花次第..B.春天,小燕子从南方翩然归来,忙着寻找它们的旧居。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 《大自然的语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 《大自然的语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5《大自然的语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本文题为《大自然的语言》,主要是讲物候现象,你能概括一下“物候”是什么吗?点拨:本题目的在于引导同学们理解并概括什么是“物候”。

回答本题时,注意一定要使用全面、准确又简洁的语言。

参考答案:草木枯荣、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

作为物候学的研究对象,物候就是指动植物等随着气候变化而在生长、发育、迁徙、繁殖等生命活动方面表现出的反应。

二、阅读相关段落,体会课文说明事理的严密性,回答下列问题。

1.第1-3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2.第7-10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你认为这样的顺序安排是出于什么考虑?点拨:本题设置的目的是引导同学们体会本文说明事理的严密性。

回答本题,一定在熟读课文、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

第1小题是要求学生明白1-3段的说明思路,因此要着重注意一些表示逻辑关系的词以及句与句、段与段的逻辑联系。

第2小题是要求把握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因此要了解说明顺序主要的分类:逻辑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

此外,还要了解各种说明顺序的特点以及辨别技巧。

参考答案:1.文章先描绘四季变迁的景象,再指出诸如草木荣枯、候鸟迁徙等动植物的变化与气候之间存在的关联,最后指出,这些“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

2.作者采用了逻辑顺序来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因为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对物候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由主到次的顺序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的差异又次之,古今的差异最次,这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另外,前三个因素是空间因素,后一个因素是时间因素,这样安排条理清楚。

三、说明事理有许多方法,如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引用等。

试从课文中各找出一个例子,说说其作用。

点拨:本题设置是引导同学们掌握常见的几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

山西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大自然的语言作业课件新人教版

山西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大自然的语言作业课件新人教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小贴士:垩白是指稻米胚乳中组织疏松而形成的白色不透 明的部分。垩白粒率是指米粒中垩白面积大于等于二分之 一米粒投影面积的垩白粒的比例,为稻米重要品质指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示例:“小站稻”的良种选拔首先要测量水稻的株 高,过高过矮都不好,要适中;第二,要测量株高合适的 水稻的稻穗长,穗长决定了稻粒的多少;接着,要测很多 组的千粒水稻的重量,选取饱满的稻种;最后,要测垩白 粒率,这是检测大米质量的关键的一步。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耕文明的产物。黄河流域是早期中 国的主要农业区之一,那里处于中纬度,四季分明,人们可 以观察到不同时期的气候变化与物候特征,周而复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中国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物候历,根据黄河流域的动物、 植物以及其他自然现象随季节变化的周期性征候编写而成。 以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气(节气),一年共有七十二候。 每候以一个物候现象对应,称“候应”。七十二候的候应包 括非生物和生物两大类,前者如“水始涸”“东风解 冻”“虹始见”“地始冻”等;后者有动物和植物两类,如 “鸿雁来” “寒蝉鸣”“萍始生”“苦菜秀”“桃始华” 等。
多与物候知识有关,但不是所有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都 “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若去掉“许多”,就与事实 不相符。“许多”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 性。
1 2 3 4 5 6 7 8 9 101
课内阅读 阅读《大自然的语言》,回答问题。
6.根据文章内容,完成填空。(①填说明顺序,②③概括语 段内容) 一、② 引出物候和物候学
① 逻辑顺序
二、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纬度差异 经度差异
三、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高下差异 ③ 古今差异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度部编委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度部编委语文八年级下册

5.《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后附答案)作业分层一:语言运用与积累1.根据拼音写汉字(重点词语积累)(1)méng fā(2)cìdì(3)yùn yù(4)nóng yàn(5)xuán shū(6)zhōu ér fùsh ǐ(7)huāxiāng niǎo yǔ(8)cǎo zhǎng yīng fēi 情境化:由于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动物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大量的珍稀物种都已xiāo shēng nìji ,幸存下来的动物也只能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很难见到大雁piān rán 归来的场景了。

2.根据意思写词语(重点词语积累)(1):种子或孢子发芽;比喻事物的开端。

(2):依次,按照顺序。

(3):动作轻快的样子。

(4):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5):形容差别大。

(6):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

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7):形容荒草遍地,极其凋敝的样子。

(8):风雪遍地,形容气候恶劣。

(9):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比喻事物的循环。

(10):花飘散着清香,鸟唱着悦耳的歌,形容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多指春光明媚。

(11):绿草茂盛,莺儿啼飞,指春天的美好景象。

3.下列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春天来了,小树林里鸟语花香;冬天来了,一切又静穆无声了,对比悬殊。

B.在这个草长莺飞的日子里,我市某单位主办的“有一种幸福叫‘我陪爸妈去远足’”大型孝行活动,有力弘扬了“孝亲敬老”的社会风尚。

C.杜鹃花盛开的这个小山村,像穿着盛装的仙女,巧夺天工,让人流连忘返。

D,纷扬的白雪里,依稀看到她穿着蓝色羽绒衣,在结冰的湖面上翩翩起舞。

4.下列片段表达有误的一项是()A.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正式开讲。

B.“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演示了太空“冰雪”“水油分离”“太空抛物”等实验,并C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新人教版
3. 排比:课文通过排比手法,如“雷声震撼着大地,鸟鸣唤醒了沉睡的森林,风吹树叶翩翩起舞”,使语言更加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6.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启示、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及保护环境的建议。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7. 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大自然语言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主题讨论和相关活动等。
强调大自然语言在欣赏自然和理解自然现象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课文《大自然的语言》的读后感,以巩固学习效果。
六、知识点梳理
5. 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应该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人类应该尊重和保护大自然,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6. 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学生可以通过课文学习,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如如何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7. 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课文中的大自然现象和声音背后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学生可以通过课文学习,了解一些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声音的传播、动物的通讯等。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大自然的语言》,学生们能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自然现象的探究兴趣,同时加深对语言美的理解和感悟。
三、学情分析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 5 《大自然的语言》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 5 《大自然的语言》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miǎo lì qí苞灌谧涩吝啬犷
2.(1)高而远。

(2)来到,来临(多指贵宾)。

多用于书面。

(3)粗壮豪放。

(4)安静。

(5)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6)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3.(1)只有……才……才(2)如果……就(3)但……但
4.翻译评论新颖洒脱表现感觉与情绪
《生命的欢乐》《遥远的吉他》《抒情诗的旋律》
5.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地突出了一场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

6.春雨:柔情而有生机夏雨:热烈而粗犷秋雨:端庄而沉思冬雨:自然而平静
7.作者通过形象化的描写,写出了雨的亲切可爱,这实际上寄托了作者对雨的赞美与喜爱,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

8.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活力,感情带来滋润,思想带来流动,使作者的灵魂得到净化。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5 《大自然的语言》课时作业(word版含解析)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5 《大自然的语言》课时作业(word版含解析)

人教部编版八下语文课时作业 5 大自然的语言一、单选题(共6小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深邃.(suì)模.糊(mó)校.补(xiào)迥.乎不同(jiǒng)B.脚踝.(huái)薪.金(xīn)魅.力(mèi)妇孺.皆知(rú)C.燕.然(yàn)草率.(shuài)奠.基(diàn)气冲斗.牛(dǒu)D.荒谬.(miù)调羹.(gēng)迸.发(bìng)深恶.痛绝(wù)2.下列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落伍粗拙大庭广众深不可测B.惶恐霹雳微不足道莫名其妙C.荒辟疏懒自言自语念念不忘D.取缔干戚低眉顺眼毫不相干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国是一个历史____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有____读书、热爱学习的传统。

愿我们每个人能多读几本书,沉心静气;那样,这个社会就会少一些浮躁____,多一些笔墨书香。

A.悠久崇尚暄嚣B.久远崇尚喧闹C.悠久崇敬喧闹D.久远崇敬喧嚣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的所有物候现象,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B.草木枯荣、候鸟去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其为物候。

C.文中通过把物候观测仪器与气象仪器作比较,从而突出了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生生的生物作为物候观测仪器的特性。

D.物候观测引用在农事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对于农业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5.白居易的诗歌《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本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以下原因正确的一项是( )A.纬度的差异B.经度的差异C.高下的差异D.古今的差异6.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指明不当的一项是()。

A.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大自然的语言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大自然的语言
B.苏醒C.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 __A____(A.次第 B.依次 C.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 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 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 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___C___(A.纷纷 B.唰 唰 C.簌簌)地落下来。
语言建构·能力练
17.第⑥段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各有何作用?
①分类别:明确说明了雾凇的两种主要形状;② 作诠释:准确解释了硬凇与软凇的特征和区别,让读 者对雾凇的认识更加明晰。
语言建构·能力练
18.选文从雾凇外表的_通__透__灵__动___美说到雾凇形成的条件, 再说到雾凇内在的优__秀__品__质__,运用了__逻__辑____说明顺序。
语言建构·能力练
19.请用平实的语言概述雾凇在改善环境方面的作用。
①雾凇是空气的天然“净化器”;②雾凇是天 然的“负氧离子发生器”,可以增加空气中的负氧 离子;③雾凇是环境的天然“消音器”,能让环境 变得幽静。
语言建构·能力练
20.雾凇奇观的形成给你哪些启示? 【点拨】本题考查文章的启示。第⑤段说明了雾凇奇观形成 的两个条件:①冬季寒冷漫长,而且空气中水汽充足;②天 晴少云,静风或是风速很小。第①点启示我们“人生准备的 漫长和充足”;第②点启示我们“人生过程中的机遇”。
新知积累·基础练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 迹• 。 B.去年暑假,我们从巴中去了西双版纳;今年暑假,我 们又将周• 而• 复• 始• 地从巴中出发去海南三亚。 C.寒冬腊月,屋外一片衰• 草• 连• 天• ,大兴西瓜种植基地 的温室大棚里却是绿意融融。 D.历代的国画创作者更是不惜笔墨地描绘草• 长• 莺• 飞• 的 美妙春景。 【点拨】 “周而复始”指一次又一次地循环,用在这 里不合语境。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05《大自然的语言》(同步课时练试卷)(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05《大自然的语言》(同步课时练试卷)(解析版)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05《大自然的语言》(同步习题)(解析版)一、选择题1.(2020·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连翘(qiào)悬殊(shū)衰草连天(shuāi)草木荣枯(róng)B.侵害(qīn)延迟(yán)周而复始(ér)风雪载途(zhài)C.孕育(yùn)农谚(yàn)冰雪融化(róng)翩然自来(piān)D.了解(jiě)纬度(wěi)销声匿迹(nì)簌簌落下(shù)【答案】C【解析】A.翘qiào—qiáo;B.载zhài—zài;D.簌shù—sù;故选C。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大自然的语言》同步测练(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大自然的语言》同步测练(含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一、基础演练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A.竺.可桢(zhú)翩.然(piān)孕.育(yùn)重峦叠嶂.(zhàng)B.萌.发(méng)农谚.(yàn)延.迟(yán)销声匿.迹(nuò)C.簌.簌(sù)丘陵.(líng)物候.(hòu)风雪载.途(zǎi)D.经.度(jìng)差.别(chā)海棠.(táng)草长莺.飞(yīng)(解析:B项中“匿”应读nì;C项中“载”应读zài;D项中“经”应读jīng。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A.次第起源榆叶梅北燕南飞B.纬度侯鸟桃花开周而复始C.刺槐连翘逆温层冰雪融化D.采集悬殊生态学哀草连天(解析:A项“燕”应改为“雁”;B项“侯”应改为“候”;D项中“哀”应改为“衰”。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A.历代的国画创作者更是不惜笔墨描绘草长莺飞....的美妙春景。

B.寒冬腊月,屋外一片衰草连天....,大兴西瓜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却是绿意融融。

C.在风雪载途的历史记忆里,只有建筑始终用最直白的语言诉说着城市文明的源远流...长.。

D.每年暑假,有关部门都会加大对游泳池卫生的监管力度,变化一年比一年大,周而..复始..。

(解析:D项“周而复始”指绕完一圈又从头开始。

用于形容不断循环的规律。

一般作谓语。

此处用来形容“变化”不妥。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A.继美国、法国和芬兰之后,我国成为第四个拥有“生物航油”自主研发技术的国家。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最近,阿尔法狗与围棋世界冠军柯洁的对战,连胜三局,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D.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新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试卷4套(2019最新编辑)

新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试卷4套(2019最新编辑)

5 大自然的语言自学评估达标训练1.给加粗字注音。

(1)萌发(2)孕育(3)销声匿迹(4)连翘(5)载途(6)草长莺飞2.解释词语。

(1)翩然:(2)孕育:(3)次第:(4)载途:(5)周而复始:(6)销声匿迹:3.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你能再举一些身边具体的事例吗?能力提高阅读下边的语段,回答问题。

①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②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

③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④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⑤这叫逆温层。

⑥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⑦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

⑧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禾木抽青和开花的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分别找出这两段文字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什么叫逆温层?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它出现的时间及气候条件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一段第⑧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一段②—⑧句可分为两层,③—⑧句为第二层,为什么详写这一层?5.第二段第②句中的“后者”具体指代什么?6.前后两段在说明影响物候来临因素方面出发点不同,前者是_因素,后者是__________ _因素。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同步测验(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同步测验(含答案)
C.本文的语言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朴实严谨,作者采用生动典雅的语言描述,其好处是:既引人入胜又使人联想,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了文章的文采。
D.“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那么大连的春天比北京来得早。”根据课文内容可知这一说法是正确的。
6.下列词语中画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萌发(ménɡ)酝酿(yùe)销声匿迹(nì)
8.下列对课文《大自然的语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的例子,说明越往北桃花开得越早。
B.文章采用逻辑顺序说明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三个因素。
C.文中“凡是”和“都”强调无一例外,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D.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
(1)冰雪融化,草木méng fā___________,各种花cì dì___________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piān rán___________归来。
(2)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yùn yù________果实的时期。
(3)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āo shēng nì jì________。到处呈现一片shuāi cǎo lián tiān________的景象,准备迎接fēng xuě zài tú________的寒冬。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的?
(2)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选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大自然的语言》语言训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大自然的语言》语言训练

《大自然的语言》语言训练1.下列句子加粗的词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他能够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理应得到大家的恭维。

B.班长接见了前来视察的市人大代表,并介绍了班级管理工作情况。

C.由于下午要参加班级活动,他谢绝了朋友要他一起去游玩的邀请。

D.我向同学们介绍了学习经验,给了大家很多教诲。

2.下面语段摘自某中学生杂志,阅读后完成(1)~(3)题。

①话题作文以其开放性,给学生以充分发挥的空间。

②一方面解开了学生的束缚,让他们真正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华,放开手脚抒写优秀的佳作。

③另一方面也能使得部分学生淡化审题,任意而为,放弃对话题作过细分析,因而庸作颇多。

④所以我给大家讲讲话题作文的分类及其应试对策,一定会使你们受益匪浅。

(1)语意重复哕嗦的一句是(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2)语意跳跃、不连贯的一句是(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3)语言不得体的一句是(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3.某列车长曾为冬天乘客不肯随手关门大伤脑筋,于是在每节车厢里贴了一张告示:“为了大家的舒适,请随手关门。

”告示贴出后,情况有所改变,但收效不大。

列车长灵机一动,将告示中的对象作了改动。

改写后的告示为“”。

从此。

情况大有改观。

你知道列车长的告示是怎样改写的吗?请在横线上写出。

4.几个不同身份的人围绕“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这一话题进行探讨,都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

国脚说:“最宝贵的东西是激动人心的进球。

”商人说:“最宝贵的东西是源源不断的利润。

”画家说:“最宝贵的东西是绚烂丰富的色彩。

”而对此,病人会怎么说?请你代回答。

病人说:。

参考答案:1.C2.(1)B (2)C (3)D3.为了您的舒适,请随手关门。

4.最宝贵的东西是健康常在的身体。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语文 第5课 大自然的语言 课前预习单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语文 第5课 大自然的语言 课前预习单

第二单元说明之美5.大自然的语言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连翘( ) 耕地( ) 纬度( ) 载途( ) 簌簌( ) 农谚( )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yí器( ) méng( )发 yùn( )育生机àng( )然shuāi( )草连天销声nì( )迹3.解释下列词语或根据解释写出词语。

(1)萌发:(2)孕育:(3):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

(4):形容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多指春天的风光。

(5):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

文中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6):形容荒草遍地,极其荒凉的样子。

4.预习课文,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大自然的语言”具体指的是什么?课文为什么以此为题?(2)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3)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参考答案1.qiáo gēng wěi zài sù yàn2.仪萌孕盎衰匿3.(1)种子或孢子发芽。

(2)怀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3)农谚(4)花香鸟语(5)销声匿迹(6)衰草连天4.(1)“大自然的语言”指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物候现象。

作者将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形象生动。

课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切合文章内容。

首先,在课文第2段中有“传语”等词语,将大自然人格化,生动地揭示了物候现象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其次,“大自然的语言”概括了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给人以形象生动的印象。

再者,说明抽象深奥的物候学知识,从生动丰富的自然现象说起,更容易使读者产生兴趣,也符合人们由表及里认识事物的规律。

(2)不能调换顺序。

因为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对物候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列的,纬度的影响最大,经度的差异次之,高下的差异又次之,古今的差异是最后。

这样排列体现了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此外,前三个都是空间因素,古今的差异是时间因素,这样安排条理清晰,更易于读者接受,所以不能调换顺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大自然的语言
01 积累运用
1.根据拼音将相应的词语、语句规范、工整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
A.流览 次第 翩然 销声匿迹
B.刺槐 避免 显著 风雪裁途
C.晴朗 侵害 纬度 周而复始
D.海棠 融化 农谚 草长鹰飞
(解析:A.流—浏;B.裁—载;D.鹰—莺。

)
3.下面文段中,③⑤两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①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②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③物候观测的数据虽然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④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⑤农业对于物候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1)第③句修改意见:关联词搭配不当,应把“虽然”改为“不仅”。

(2)第⑤句修改意见:语序不当,将“农业”和“物候”调换顺序。

4.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C)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________。

________。

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①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②这叫逆温层
③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
④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⑤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
⑥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A.③⑥⑤④①② B.④①②③⑥⑤
C.③④①②⑥⑤ D.④③①②⑤⑥
5.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班级拟组织开展以“聚焦‘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下面的新闻,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主要内容。

(不超过16个字)
据新华社亚的斯亚贝巴11月30日电(记者王守宝)正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11月30日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示例]“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2)阅读下面的文字,写出画线部分所包含的节气的名称。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3)仔细观察下面的形象标志,根据画面内容,写出节气的名称及其含义。

[示例]清明;标志中两个简易的人形,一人执香跪拜,一人执帚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诠释了清明节祭祀祖先的意义。

02 课内精读
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6.赏析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示例]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景象。

(2)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示例]“次第”贴切地表现了春回大地时各种花儿依时序开放的情景,渲染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气息。

“翩然”写出了小燕子的活泼伶俐,使春天充满活力的特点更加具体鲜明。

7.“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一句中的“许多”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

“许多”是“很多”“大部分”的意思,表示对数量和范围的限制,但不表示是全部,在这里说明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中有很多与物候知识有关,但不是所有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都“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若去掉“许多”,就与事实不相符。

“许多”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8.下列各句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举例子。

通过列举桃花开、燕子来对应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等自然现象的实例,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物候学的内容和目的——通过物候学“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2)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作比较。

把物候观测仪器与气象仪器相比较,突出了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生生的生物作为物候观测仪器的特性。

9.阅读倒数第二段,具体说说本段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

从“首先”“此外”“还可以”“也可以”几个方面用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说明了物候学的研究对于农业以及山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03 拓展阅读
(原创)
特殊的气象预报员
颜士州
天气变化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对农业生产和航运等行业也有很大影响。

因此,准确预报天气十分重要。

可天气变化复杂,想准确预报并不容易,不过海洋里却贮存着许多天气变化的信息。

天气的变化与空气温度的高低以及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有很大关系。

广阔的赤道热带海洋里的暖流,是空气中热量和水汽的主要供应者。

温暖的海洋表面源源不断地把大量热量和水汽输送给空气,使空气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带来了千变万化的天气现象。

1立方厘米的海水降低温度1℃,可以使3 000立方厘米的空气升温1℃。

可见,海洋就像个大火炉,不断地从底部给空气加热。

黑潮带来的信息
在东海东南部、琉球半岛西北侧海域,有一股终年温度很高的水流,自西向东北方向流去。

由于它水色深蓝,看上去又蓝中带黑,因而被叫作黑潮,也叫作“台湾暖流”或“日本暖流”。

它是洋流中一支著名的暖流。

黑潮的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明显的摆动,对我国沿海气候有很大的影响。

1953年,黑潮暖流的平均位置比常年南移了大约170公里。

1954年,我国江淮流域出现了百年未遇的大水;1958年,黑潮暖流的平均位置比常年北移了。

1959年,长江流域旱灾严重,华北地区出现水灾。

为什么黑潮位置的变动,对我国东部地区有这样严重的影响呢?这是因为黑潮在自南向北流动的过程中,使南北海水温度产生了显著差别,也不断地把热量和水汽输送给大气,影响了海洋上空的大气。

所以,1953年,黑潮位置南移,造成了位于较南纬度的江淮流域雨水偏多,出现水灾;1958年,黑潮北移,造成了1959年长江流域地区干旱。

最近,有人分析了东海黑潮区热量的吸收和释出情况,以及它与长江中下游降水的关系,认为在东海黑潮区,当冬季海洋给予大气热量增多时,第二年6月长江中下游降水就会减少;相反,当冬季海洋给大气的热量显著减少时,出现负值,第二年长江中下游降水就会增多。

1967年,冬季海洋给予大气的热量为每天每平方厘米300卡,结果1968年6月,长江中下游出现旱灾。

而1969年,冬季海洋给大气的热量显著减少,出现负值,1970年6月,长江中下游就多雨。

还有一股叫厄尔尼诺的暖流,平时在太平洋赤道海区活动,很少越过南纬3°。

但有时,它会一反常态跑到更南的地方,甚至到秘鲁沿海的冷水性渔场里,使大量的冷水性鳀鱼热死。

它的到来,还会使温度和水汽激增,产生大量降雨,出现气候反常。

海洋和冷热
每年盛夏时节,我国华东沿海地区常出现30℃以上的高温天气,但有的年份,盛夏天气则不那么炎热。

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这与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气压有关。

如果受到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控制,华东沿海就会出现高压天气;如果副热带高压退到海上去了,那么酷热的高温天气就消失了。

副热带高压在什么情况下会进,在什么情况下又会退呢?气象工作者研究后发现,这与海洋有关。

当东太平洋热带水温高于常年时,副热带高压就会增强西伸,我国华东沿海就有可能出现高温天气;当东太平洋热带水温低于常年时,副热带高压就会减弱东退,华东沿海就不会出现高温天气。

海洋与天气存在密切关系,从海洋里,人们得到了许多天气演变的信息。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探索,必然会找出更多利用海洋预报天气的好方法。

海洋正以一个特殊预报员的角色,登上气象预报的舞台。

(选自《知识窗》2017年第5期) 10.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1分)。

这些方法能够具体而清晰地说明黑潮暖流位置变化对降水量的重大影响(1分),使说明内容变得通俗易懂(1分)。

11.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说明文语言】
广阔的赤道热带海洋里的暖流,是空气中热量和水汽的主要供应者。

不能(1分)。

去掉后就变为空气中的热量和水汽全部由暖流供应,与事实不符(1分)。

“主要”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1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海洋和冷热”的关系的?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回答。

(2分)【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1分)。

先说结果,再说“炎热”与“不炎热”的原因,按由果到因的顺序解说(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