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顿将军》为战争而生

合集下载

巴顿将军的故事介绍

巴顿将军的故事介绍

巴顿将军的故事介绍乔治·巴顿是美国陆军的一位著名将领,那么你知道巴顿将军的故事都有哪些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巴顿将军的故事介绍,希望能帮助到你。

巴顿将军的故事介绍在二战期间曾担任过师长、军长、司令等职的美国历史上最著名将军之一的乔治·巴顿生于1885年11月,他出身于军人世家,自其祖父一辈起开始在军队里服役并参与对外战斗,他因自幼听长辈们讲述战争等话题的影响而养成了好打斗的性格,那么巴顿将军的故事都有哪些呢?巴顿自小不喜欢热闹的城镇生活,相反却喜欢自己家的近两千英亩的农场,每次放学后就拿着刀枪等玩具在农场里冲杀,有一次他到裁缝店做衣服,店老板夸赞他的祖父及父辈冲锋战场非常了不起,将来还会出大人物,小巴顿非常自豪并在回家后告诉父亲他决心做一名出色的军人,从此他便在自家的农场进行“练兵”训练,开始时他把田野里的动物作为“假想敌”并制定对策来攻击,后来他的射击技术越来越准,田野里跑动的小动物都成为了他射击的靶子。

除此之外巴顿将军的故事还有哪些呢?在他担任司令期间还被人称为“铁胆将军”,那么巴顿将军的故事中的哪一个体现了他的这一称谓呢?有一次他去前线问候伤员,在医院里发现一个没有外伤却因患有“中度抑郁症”而住院的士兵,怒从心生的他上前揪住这个士兵打了其一巴掌,并说“我的军营中没有这样的孬种,立刻把他送到前线去!”,这个士兵心甘情愿的接受了巴顿的耳光,在后来的战斗中成为了一名勇猛杀敌的战士,这大概也是巴顿在“赏赐”他巴掌时没有想到的。

巴顿将军的功绩介绍巴顿将军是二战时期美国一位著名的将领,那么巴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功绩有什么呢?是什么让他名声大噪的呢?他的名声又包括哪些方面呢?巴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功绩有三方面,分别是指挥方面、装甲战理论方面和个人方面。

那么这些方面又有什么具体内容呢?巴顿在指挥方面方面的成就包括:在1939年的时候,军衔晋升为准将,并接受上级命令组建装甲部队。

由于他管理部队井然有序,在1942中旬,军衔升到了少将,伴随着军衔的提升,官职也更大了,升成了第一装甲骑兵军司令。

巴顿将军的故事介绍

巴顿将军的故事介绍

巴顿将军的故事介绍巴顿将军的故事介绍在二战期间曾担任过师长、军长、司令等职的美国历史上最著名将军之一的乔治·巴顿生于1885年11月,他出身于军人世家,自其祖父一辈起开始在军队里服役并参与对外战斗,他因自幼听长辈们讲述战争等话题的影响而养成了好打斗的性格,那么巴顿将军的故事都有哪些呢?巴顿自小不喜欢热闹的城镇生活,相反却喜欢自己家的近两千英亩的农场,每次放学后就拿着刀枪等玩具在农场里冲杀,有一次他到裁缝店做衣服,店老板夸赞他的祖父及父辈冲锋战场非常了不起,将来还会出大人物,小巴顿非常自豪并在回家后告诉父亲他决心做一名出色的军人,从此他便在自家的农场进行“练兵”训练,开始时他把田野里的动物作为“假想敌”并制定对策来攻击,后来他的射击技术越来越准,田野里跑动的小动物都成为了他射击的靶子。

除此之外巴顿将军的故事还有哪些呢?在他担任司令期间还被人称为“铁胆将军”,那么巴顿将军的故事中的哪一个体现了他的这一称谓呢?有一次他去前线问候伤员,在医院里发现一个没有外伤却因患有“中度抑郁症”而住院的士兵,怒从心生的他上前揪住这个士兵打了其一巴掌,并说“我的军营中没有这样的孬种,立刻把他送到前线去!”,这个士兵心甘情愿的接受了巴顿的耳光,在后来的战斗中成为了一名勇猛杀敌的战士,这大概也是巴顿在“赏赐”他巴掌时没有想到的。

巴顿将军的功绩介绍巴顿将军是二战时期美国一位著名的将领,那么巴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功绩有什么呢?是什么让他名声大噪的呢?他的名声又包括哪些方面呢?巴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功绩有三方面,分别是指挥方面、装甲战理论方面和个人方面。

那么这些方面又有什么具体内容呢?巴顿在指挥方面方面的成就包括:在1939年的时候,军衔晋升为准将,并接受上级命令组建装甲部队。

由于他管理部队井然有序,在1942中旬,军衔升到了少将,伴随着军衔的提升,官职也更大了,升成了第一装甲骑兵军司令。

升官了,肩上的责任也更重大了,于是紧接着他接到命令,于当年8月率领他的部队在北非登陆。

巴顿将军读后感

巴顿将军读后感

巴顿将军读后感巴顿将军读后感(一)最近几个星期我一直在看由一位美国作家写的一本书,而这本书叫做《巴顿将军》。

从看它的第一页就觉得这本书和我以前看过的传记的写法不一样。

巴顿一位为战争而生,视和平为地狱的男人,他有幸经历世界上仅仅发生过两次的世界大战,一个士兵天才的领袖,在战争中勇猛而残酷无情,在战争中,巴顿从来都是用他那种极富特性的粗俗语言来激发士兵的斗志。

在他的一生中充满着传奇,在他的身上,我终于理解到了拿破仑将军说过的一句话“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巴顿的一生都在为自己的军衔而奋斗。

无论是在西点军校时的一个学生还是在两次的世界大战中作为战区指挥官的他,都会竭尽自己的全力出完成自己的每一项工作,确保自己不虚度一天。

虽然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着彪炳战绩,但是他在二战期间也有令人争议的行为,如西西里暴行和辱打士兵。

巴顿将军,一个在战场上纵横驰聘多年的将军,却因为一场车祸结束了自己的人生,的确这是一种悲剧式的离去。

但是我在巴顿将军的身上看到和理解到了许多的人生的道理,巴顿将军他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告诉了我,无论是做什么事情,都要尽自己的全力去做,不能让自己留下任何的遗憾。

巴顿将军曾经说过“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坚忍不拔地追求勇士精神,顽强不屈地追求胜利或是光荣的牺牲”。

读完将军的传记后,我终于明白了这一句话的意思了,的确,成功或是胜利都是需要我们顽强不屈地去追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自己的命运把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而不是在等待成功的到来,因为成功它是没有双脚的,它是不会走到自己的身边的,只有我们不懈地去追求,才能将它放进自己人生的口袋中。

巴顿将军被誉为是美军中的“匪徒”,男人中的男人,将帅中的将帅。

有些人认为如果当时没有两次世界大战,也许巴顿只能成为一位平凡的军人,而不会成为一位伟大的将军。

而我却不是这样认为,无可否认两次的世界大战是为巴顿提供了一种机遇,但是如果巴顿没有才能的话,他会成为一位五星上将吗?很明显不会。

铁血将军巴顿的著名演说词

铁血将军巴顿的著名演说词

铁血将军巴顿的著名演说词铁血将军巴顿(George Smith Patton, Jr.),是美国二战期间最具有代表性的将军之一。

他的名字已经被永载于美国军史的篇章之中,成为了军人们关于勇气、荣誉和使命的象征。

巴顿将军擅长激发士气、鼓舞士气和发表演讲,他的讲话激励了成千上万的美国士兵,不仅仅是今天,他的演说也成为了公认的经典名言。

本文将对巴顿将军的著名演说进行探讨。

1. 《让他们去死吧》1943年7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北非战场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巴顿将军在战场上殊死作战,已赢得了士兵和指挥官们的高度评价。

在一次战斗结束后,巴顿将军立即开始对手下官兵进行演说,这个演说由于其极富激情和刺激性,很快成为了二战后期最为著名的军事演说之一。

这就是《让他们去死吧》。

这篇演讲其实并不是巴顿将军专门为了打出知名度而编写的一篇演讲稿,而是他在前线战斗之后,随着他的心情进行的即兴演说。

在这篇演说中,巴顿将军细细讲述了不同意战争的敌人攻向他们的壕沟,以及他们无畏地将这些敌人杀死的情景。

他还告诫大家,只有那些愿意出生入死的士兵,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英雄。

这篇演讲语气激动人心,充满了军人特有的锐气和勇气,慷慨激昂的讲话方式激励了一代年轻人。

同时,这个简短而又振奋人心的演讲,也成为了二战期间最为流行、最有影响力的军事演讲之一,让巴顿将军的名字广为人知。

2.《永不放弃》1944年6月6日,北约盟军在诺曼底海滩登陆,发动了欧洲战场上的决定性战役。

在这次战争的第二天,巴顿将军对他的第三军进行了一次勉励,这次勉励被后人称为《永不放弃》勉励。

在这篇演说中,巴顿将军强调了士兵们的责任感和义务,并表达出他们需要在这场并非战争的战斗中毫不松懈,将战争还给敌人的决心。

他的标志性句子是:“每个人都需要有计划地去杀死一些德国人。

你们从来没有看过这么多的德国人。

” 这些话语并不是在鼓吹暴力,在表达一种必须的战争意义上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这篇演讲激起了巨大的情感共鸣,传达了士兵内心深处的使命感,感召他们努力战斗并为爱国之意献出自己的生命。

《巴顿将军》:一个人的战争神话

《巴顿将军》:一个人的战争神话

摄影 :弗莱德 ・ 康恩 肯普
主 演 :乔 治 ・ 科 特 ( 巴顿 ) 斯 饰 卡 尔 ・ 尔登 ( 布 莱 德 雷 ) 马 饰 迈 克尔 ・ 茨 ( 蒙哥马利 ) 倍 饰
本 片 获 17 年 美 国奥 斯 卡金 像 奖最 佳 影 片 、 最佳 导 91
演 、最 佳 男 演 员 、 最 佳 编 剧 、最 佳 美 工 、 最 佳 剪 辑 、 最 佳
军 》了 。
战争形势对 英美联军越 来越有 利 ,北 非战场上 盟军 已取 得 决定 性 的胜利 。 巴顿 制定 了攻 占西西 里 岛的计 划 ,总部 却 决定 执行蒙哥 马利将 军的计 划。但 巴顿并没有按 照命令 行 事,他很快攻 陷 了巴勒莫 ,并 且不顾美 军 的伤 亡 ,要 求再 来 一次两栖登 陆 ,先 英军进入 墨西拿 ,赢 得 了荣 誉 ,但 也
巴顿被 盟军总部任命 管理 第二军 ,布莱德 雷作为 巴顿的 副 手 留在第 二军。 巴顿一上任 ,就严 肃整顿 军纪 ,第 二军 因 此在实力上 强大 了不少。美 军不久后 截获 了德 国的通 信 , 得知隆美 尔的第十 装 甲师将在 盖古塔 攻击美 军。 巴顿率领
美 军 提 前 做 好 准 备 突 袭 德 军 , 取 得 了盖 古 塔 战 役 的胜 利 。
重读经
《 巴顿将军 》:一个人的战争神话
吴 亚 军
1 7 年 彩 色片 1 0 钟 90 7分
大战 (《 卡萨布兰卡》 (92 、 《 14) 黄金时代》 (96 、 14) 《 桂河大桥 》 (97 、 《 15 ) 巴顿将 军》 (90 、 《 鹿 17 ) 猎 人》 ( 9 9 《 17 )、 辛德勒名单》 (93 、《 19) 英国病人》 (96 )到越 南 战争 (《 战排 》 ( 9 6 ),在 19) 野 18 )

巴顿

巴顿

1935年,一位50岁的美国陆军中校在夏威夷撰写了一篇《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防御》的论文,指出日本军队可能偷袭珍珠港是潜在的危险,并预言这种偷袭对美国将是灾难,但他的预言并未受到足够重视。

6年后珍珠港事件让美军遭受重创,这位中校就是巴顿。

在全球纪念二战胜利60周年之际,[美]斯坦利·赫什森在占有大量从未在美英公开的秘密资料的基础上,解密巴顿,从巴顿的家族史、西点军校的发迹,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努力进取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彪炳战绩,同时也描绘了他在二战期间如西西里暴行等颇有争议的行为。

这部新出版的《巴顿将军》传记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巴顿。

二战使许多美国将军声名显赫,巴顿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位,他的名声主要来自于他作为战争指挥官的技巧和决策。

巴顿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军人世家,曾祖父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一位准将,祖父和父亲都毕业于维吉尼亚军事学院。

巴顿19岁进入西点军校。

从步入军界起,他就把杰克逊的一句名言作为自己的基本格言:“不让恐惧左右自己”,他认为这是军人能够勇猛无畏的根本因素。

巴顿的英勇善战闻名于世界,他在战斗中勇猛而残酷无情,善于用他那极富特性的粗俗语言激发士兵的斗志,屡建奇功,威震敌胆。

他曾说:“赢得战争靠两样东西,那就是胆量与鲜血。

”因而又被誉为“血胆将军”。

他在领导坦克兵团训练时十分严酷,士兵和军官每天从天亮到天黑,都要完成一套固定的训练计划,晚上则听军官训话。

巴顿向军官传达的信息是“前进,再前进”,那些参加过训练的人给坦克兵团起了一个绰号“自杀俱乐部”。

巴顿极为自信,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观点。

一次,巴顿在营地巡视时,看到军官帐篷旁的一道道壕沟,便大为不悦,他不希望高级将领跳进壕沟躲避德国飞机轰炸。

巴顿问陪同的艾伦:“哪一个是你的?”然后走过去,给里面撒了一泡尿,说:“现在你来用吧。

”诺曼底登陆战役开始后,巴顿的部队于7月集结在柯腾丁半岛上。

巴顿的任务本身是向西攻占布列塔尼地区,但是,他的进攻精神和运动战速度终于把局部的突破变成了全面运动战,迫使德军全面撤退。

为战争而生的男人

为战争而生的男人

为战争而生的男人《巴顿将军》读后感乔治·史密斯·巴顿1885年11月11日出生在美国利福尼亚州一个具有文韬武略的传统家庭,他是一位美国陆军四星上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加中著名的美国军事统帅。

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出色表现,赢得了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誉,成为美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作战勇猛顽强,强调快速进攻的他,有“铁血将军”之称。

他拥有极高的军事才能,立了无数战功,是一个为战争而生的男人。

他脾气火爆,直来直去,嫉恶如仇,与他贵族身份不相称的是,他喜欢用粗词糙语,尤其是对部下。

正是由于他这种直来直去的性格,二战快结束的时候,他没有管住自己的嘴巴,公开侮辱了苏联红军,最后被艾森豪威尔辞去职务。

他是一个纯粹的军人,他考虑事情很多时候是为了打战,所以难免会伴随一些失误,但这在美国人看来似乎无伤大雅,甚至是他个性的体现。

他热爱战争,是一个视和平为地狱的男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参战国人民同庆和平的降临,而他却感到生活失去了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那好战的心被欧洲的炮火激起。

1940年他实现了多年的梦想,奉命到本宁堡组建一个坦克部队,不就晋升为准将,并很快成为美国的战车专家,后有升为少将。

他喜欢用它那极富特性的粗俗语言来激发士兵的斗志。

1942年11月,在突尼斯境内的美军被德军打得节节退败,士气低落。

为鼓舞士气,艾森豪威尔把巴顿调去接管部队。

巴顿在短短十几天时间里,就是美军的精神面貌振奋起来,并打退德军,收复失地。

1945年12月21日,巴顿驱车出外打猎,遇车祸身亡,享年60岁。

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的一生都在为成为一名将领而做准备,最终如愿以偿。

他的一生呈现出十分鲜明的个性特点,并引起世人的不同讨论。

艾森豪威尔曾评论说:“在巴顿面前,没有何克服的困难和不可逾越的障碍,他简直就像古代的神话中的大力神,从不会被战争的中的重负所压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次战役中,没有任何一位高级将领有过像巴顿那样的神奇的经历和惊人的成绩。

巴顿将军读后感

巴顿将军读后感

巴顿将军读后感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巴顿将军读后感(一)最近几个星期我一直在看由一位美国作家写的一本书,而这本书叫做《巴顿将军》。

从看它的第一页就觉得这本书和我以前看过的传记的写法不一样。

巴顿一位为战争而生,视和平为地狱的男人,他有幸经历世界上仅仅发生过两次的世界大战,一个士兵天才的领袖,在战争中勇猛而残酷无情,在战争中,巴顿从来都是用他那种极富特性的粗俗语言来激发士兵的斗志。

在他的一生中充满着传奇,在他的身上,我终于理解到了拿破仑将军说过的一句话“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巴顿的一生都在为自己的军衔而奋斗。

无论是在西点军校时的一个学生还是在两次的世界大战中作为战区指挥官的他,都会竭尽自己的全力出完成自己的每一项工作,确保自己不虚度一天。

虽然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着彪炳战绩,但是他在二战期间也有令人争议的行为,如西西里暴行和辱打士兵。

巴顿将军,一个在战场上纵横驰聘多年的将军,却因为一场车祸结束了自己的人生,的确这是一种悲剧式的离去。

但是我在巴顿将军的身上看到和理解到了许多的人生的道理,巴顿将军他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告诉了我,无论是做什么事情,都要尽自己的全力去做,不能让自己留下任何的遗憾。

巴顿将军曾经说过“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坚忍不拔地追求勇士精神,顽强不屈地追求胜利或是光荣的牺牲”。

读完将军的传记后,我终于明白了这一句话的意思了,的确,成功或是胜利都是需要我们顽强不屈地去追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自己的命运把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而不是在等待成功的到来,因为成功它是没有双脚的,它是不会走到自己的身边的,只有我们不懈地去追求,才能将它放进自己人生的口袋中。

巴顿将军被誉为是美军中的“匪徒”,男人中的男人,将帅中的将帅。

有些人认为如果当时没有两次世界大战,也许巴顿只能成为一位平凡的军人,而不会成为一位伟大的将军。

而我却不是这样认为,无可否认两次的世界大战是为巴顿提供了一种机遇,但是如果巴顿没有才能的话,他会成为一位五星上将吗?很明显不会。

巴顿将军观后感

巴顿将军观后感

巴顿将军观后感他的同僚对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打仗是因为受训打仗,你打仗是因为你爱打仗。

德军在撤退前烧毁资料时,专门负责研究巴顿的德军军官在把巴顿的相片扔进火堆之前说:他也会被毁掉,没有战争,他就活不了,纯粹的战士。

他最大的缺点就是口无遮拦,他那张什么都敢说的嘴给他惹了不少的麻烦。

他痛恨懦夫,甚至把那些为了避免打仗而自残的士兵赶出医院,说他们不配与战斗负伤者在一起接受治疗。

时世造英雄,幸亏巴顿出生在那个年代,要不然,人类战争史上就会少了一颗璀璨的星星。

当然,他也有很多遗憾:没有参加诺曼底登陆,由于供给不足而阻挡了他向柏林前进的步伐,而让苏联红军抢先一步攻占柏林。

不过,人生就是这样,有很多不完美。

但是不管怎样,巴顿都会被人当作一个军事天才而写入历史。

片子以巴顿遛狗的背影作为结尾,那我就以巴顿的名言来结束这篇短文:职业军人只有一种恰当的死法,那就是死于最后一场战争中的最后一场战役的最后一发子弹。

2.晚上看了记录片《巴顿将军》,有点小感触,写于如下:巴顿将军,二战英雄,在粉碎纳粹在北非的统治的战争以及解放欧洲,特别是诺曼底登陆之后率领第三军团对困在巴斯通的美国101空降师的解救中,战功卓越。

在整部片子中,导演着重刻画了巴顿将军的人格魅力,他的雷厉风行,脏话连翩,敢作敢为以及最重要的,作为一名出身军官世家的军人,他所具有的深厚的历史底蕴,所有这些言语,举止,行为无不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军人的气质,相比之下,与他齐名的当时的英国的蒙哥马利将军就显得有点小家子气,而且嫉妒心极重,爱挖苦人,从这点上看,我觉得巴顿是个标准的军人,而蒙哥马利不过是个拥有军事领导才能的政治家。

在片中,可以看到,他将北非的解放战争与古时迦太基与罗马的斗争相联系,并扭转了历史与现实的局限,成功地率领一只原本军心散漫,豪无战斗力可言,乃至于被一名德军军衔较低的军官耻笑的军队,将希特勒的心腹***打回德国,此役打出了巴顿在德国的名气,以至于后来在诺曼底登陆中,巴顿用一只虚拟的军队将德军的主力撤离诺曼底,这是战争史上少有的壮举。

美国虎将巴顿将军,名人故事

美国虎将巴顿将军,名人故事

美国虎将巴顿将军,名人故事
美国有名将领巴顿以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杰出表示,赢得了政府和国民的
高度赞美,成为美国历史上的民族好汉。

1885年11月11日,乔治·史密斯·巴顿诞生于加利福尼亚州一个高尚家庭。

自幼爱好骑马,在牧场中渡过了高兴的童年。

18岁时进入私破维吉尼亚军事学院,
1917
力面孔振奋起来。

在他的指挥下,美军开端光复失地,而且每战必捷。

使巴顿名声大震的是攻占西西里的战争,他指挥军队沿西西里北岸向麦西纳前进,以惊人的速度先于英国人进入麦西纳并博得了这一战斗。

这一战役使联盟国跟德军都对美军另
眼相看。

合法巴顿在事业上如日中天之际,因两次殴打士兵引起美国军内和海内的舆论反对,在马歇尔、艾森豪威尔等人的维护下才幸免免职。

1944年1月,巴顿前往英
国加入诺曼底登陆。

盟军登陆后,为了停止迟缓迟滞的推动情形,决定开始动员“眼镜蛇”举动。

巴顿又以其惊人的进军速度和勇气把部分性的冲破变成了全面的活动战,使盟军终于冲出诺曼底,迫使德军全面退却。

接着,巴顿又带领部队转战欧洲大陆,于1945年3月22日达到莱茵河畔,他当夜就强行渡河,直捣希特勒老巢。

巴顿表面豪放直率,看似作决议不加考虑,实际上他决断前都经由三思而行,甚至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2/2。

二战励志人物450字

二战励志人物450字

二战名将巴顿的励志故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涌现了许多非常有名的人物,他们浴血奋战到最后终于取得伟大胜利。

巴顿就是二战中这样一位英雄人物,他在1885年11月11日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圣玛利诺市的一个军人世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非常著名的美国军事统帅。

巴顿以作战勇猛,快速进攻闻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德军名将龙德施泰特被俘后曾对讯问的美军将领说“巴顿,他是你们最好的”。

巴顿从小就喜欢阅读各类军事史书籍。

1904年巴顿考入美国第一所军事学校——西点军校,1917年32岁的巴顿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且组建了美国第一支坦克部队,并且指挥作战。

1943年,美国第2军遭到德军反击,遭到惨败,导致整个部队士气下降。

为了重振部队士气、扭转战场形势。

美国派巴顿将军前往第二军担任司令官。

巴顿上任后立即开始整顿部队军纪。

他以勇猛迅速地作战风格,使他获得了“血胆老将”的称号。

1945年3月,巴顿率军突破德国防线,抢在蒙哥马利之前渡过了莱茵河,突入德国腹地歼敌140余万取得了惊人的战果。

1945年4月,因为杰出的军事贡献,巴顿晋升为四星上将。

二战结束后的12月,巴顿在外出打猎时遭遇离奇车祸去世。

后来,美国人在许多地方都用他的名字命名,以纪念这位为战争而生的爱国将领。

巴顿将军墓——精选推荐

巴顿将军墓——精选推荐

巴顿将军墓巴顿将军墓(2008-11-06 20:52:53) 莱茵独语:本博的宗旨就是通过莱茵的眼睛让你了解欧洲的历史、⽂化、艺术和⼈民。

盧森堡有⼀個⼆戰美軍公墓(Luxembourg American Cemetery),著名的巴頓將軍就⾧眠于此。

這⽚地⽅在1944年9⽉10⽇由美軍第五裝甲師從德國占領下解放出來,曾在1944年12⽉29⽇建成臨時墓地。

後來盧森堡⼤公國將此⽚地的永久使⽤權捐獻給了美國。

這裏埋葬著⼆戰中陣亡的美軍,其中包括隨軍⼥護⼠,有101⼈不知姓名。

墓地中間是巴頓將軍墓。

⼆战使许多美国将军声名显赫,巴顿是最引⼈注⽬的⼀位,他的名声主要来⾃于他作为战争指挥官的技巧和决策。

巴顿19岁进西点军校。

从步⼊军界起就把杰克逊的名⾔作为⾃⼰的格⾔:“不让恐惧左右⾃⼰”,他认为这是军⼈能够勇猛⽆畏的根本因素。

巴顿以英勇善战闻名于世界。

他曾说:“赢得战争靠两样东西,那就是胆量与鲜⾎。

”因⽽被誉为“⾎胆将军”。

他在领导坦克兵团训练时⼗分严酷,⼠兵和军官每天从天亮到天⿊都要完成⼀套固定的训练计划,晚上则听军官训话。

巴顿向军官传达的信息是“前进,再前进”,那些参加过训练的⼈给坦克兵团起了⼀个绰号“⾃杀俱乐部”。

巴顿极为⾃信,从不掩饰⾃⼰的观点。

⼀次,巴顿在营地巡视时,看到军官帐篷旁的⼀道道壕沟,便⼤为不悦,他不希望⾼级将领跳进壕沟躲避德国飞机轰炸。

巴顿问陪同的艾伦:“哪⼀个是你的?”然后⾛过去,给⾥⾯撒了⼀泡尿说:“现在你来⽤吧。

” 诺曼底登陆战役开始后,巴顿的部队于7⽉集结在柯腾丁半岛上。

巴顿的任务本是向西攻占布列塔尼地区,但是他的进攻精神和运动战速度终于把局部的突破变成了全⾯运动战,迫使德军全⾯撤退。

像秋风扫落叶⼀样挺进塞纳河,堵住了残余德军的退路,随后再度进攻,突破齐格菲防线,抢渡莱茵河,长驱直⼊德境。

此后德军全⾯崩溃,巴顿终于抢在蒙哥马利的前头,为美国⼈及其军队赢得了战场上的荣誉。

巴顿将军开篇的演讲词

巴顿将军开篇的演讲词

《巴顿将军》开篇的演讲词巴顿将军》开篇的演讲词诸位请坐:我请各位记住,没有人靠着为国牺牲而赢得战争的,赢得战争就是要对方的可怜傻瓜为国牺牲最近有些小道消息,说我们美国人对这次战争想置身事外,缺乏斗志。

那全是一堆臭狗屎全他妈的都是胡扯~美国人从来就喜欢打仗。

真正的美国人喜欢战场上的刀光剑影。

你们今天在这里,有三个原因。

一你们来这,是为了保卫家乡和亲人。

二你们来这,是为了荣誉,因为你此时不想在其他任何地方。

三你们来这,是因为你们是真正的男子汉,真正的男子汉都喜欢打仗美国人的传统就是喜欢打仗~所有的真正的美国人都爱打仗当今天在座的各位曾经还是孩子的时候,大家就崇拜弹球冠军、短跑健将、拳击好手和职业球员。

美国人热爱胜利者。

美国人对失败者从不宽恕。

美国人蔑视懦夫。

美国人既然参赛,就要赢。

我对那种输了还笑的人嗤之以鼻。

正因如此,美国人迄今尚未打输过一场战争,将来也不会输。

一个真正的美国人,连失败的念头,都会恨之入骨。

军队就是一个团队它以团队方式生活、吃饭、睡觉与战斗个人主义论调完全是一派胡说提出个人主义的可恶混蛋根本不懂实际战斗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给养、最好的武器设备、最旺盛的士气和最棒的战士。

我知道各位有一些人纳闷,自己在敌人炮火之下会不会丧胆害怕, 别担心,我保证各位全都会尽到职责德国纳粹佬是敌人冲上去开枪干掉他们让他们去死吧~当你触摸到你战友血肉模糊的冰冷的面孔你就知道你该做什么了我也要各位记住我不想收到的消息说:我们在坚守阵地我们什么也不守,让德国人去守我们要排除一切,不断前进我们只感兴趣的就是紧紧抓住敌人,我们要紧紧抓住他们并且好好修理他们我们会狠狠修理他们,打得他们屁滚尿流凯旋回家后,今天在座的弟兄们都会获得一种值得夸耀的资格而且你可能因此感谢上帝。

三十年后,你会庆幸自己参加了此次世界大战。

到那时,当你在壁炉边,当你和朋友们在一起,孙子坐在你的膝盖上,问你:“爷爷,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干什么呢,”你不用尴尬地干咳一声,把孙子移到另一个膝盖上,吞吞吐吐地说:“啊……爷爷我当时在路易斯安那铲大粪。

巴顿将军

巴顿将军

美国人斯坦利·赫什森所著的《一个军人的一生·巴顿将军》一书,借用大量未在美国、英国公开的秘密资料,以不同于以往任何关于巴顿的著作的笔调,活灵活现地展现了这个为战争而生,有幸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视和平为地狱的男人高贵、粗暴、固执、无情、仁爱的复杂性格特质。

在书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巴顿将军鲜明、独立的性格,是他得到“二战中发明的快速运动战术的最伟大的指挥家”美誉的重要原因,也是他在短短13个月的战斗中取得荡平西西里、横扫卡萨布兰卡和突尼斯等辉煌战果的根本所在。

虽然他的战果和对他的争议同样突出,但他也因此而成为人类战争史上被人们记忆深刻的指挥官之一。

从古到今的战争史上,留名留姓直至不朽的军人,都具有独特的个性。

人类的战争史,也因为有这些性格鲜活、有血有肉的军人而更加精彩纷呈。

也许,战争确实需要这样有性格的指挥官。

斯坦利·赫什森在他的著作中,非常形象而生动地描述了巴顿将军的性格,尤其是他那极富个性、同时又很能展现他指挥艺术的语言:揪住敌人的鼻子,踢他的屁股。

而巴顿将军最为鲜明的性格是身先士卒。

在指挥西西里岛登陆战时,部队登岛第二天他就登上西西里岛。

他甚至带着他的参谋长,在几乎是两军交战中线的大路上驱车6个小时,考察和指挥作战。

巴顿,正是以这样的个性和行事风格而成为士兵爱戴的统帅,甚至被称为“他是我们的英雄”。

2005年7月,曾任伊拉克战场上美英联军副总指挥的英国皇家国防研究院主任约翰·凯兹利中将,在国防大学全军院校长集训上作了一个演讲。

他认为,在未来战争中,一个指挥官也许并不仅仅是军事方面的专家。

他应该是全面的,尤其是在性格的培养方面更是如此。

比如在联合作战的过程中,要与友军的指挥官处理好关系,而处理好关系在很多时候会花费指挥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处理好关系会成为联合作战成功的关键。

处理好关系,与指挥官本人的人格魅力、性格特质有很大的关系。

他的这个说法,很是让人感觉耳目一新。

《巴顿将军》影片简析

《巴顿将军》影片简析

18.《巴顿将军》影片简析1943年2月,美军在北非惨遭失败。

突尼斯境内卡塞林山口的战场上美军横尸遍野,损失惨重。

布莱特雷将军奉命前来视察,发现美军第二兵团司令部一片混乱,士气低落,纪律涣散。

盟军最高司令艾森豪威尔决定将乔治·巴顿将军调任第二兵团司令,由布莱德雷将军任副手。

50多岁的巴顿将军军装整洁,气宇轩昂,到任之初,便立即下令整饬军纪,雷厉风行。

果然不出旬日,军容一新。

巴顿虽然脾气暴烈,出言粗鲁,却是一员儒将,不仅熟读古代兵书,而且还在军务繁忙之际,寻访古战场,赋诗明志。

战火很快又起。

德军为先发制人,向巴顿发动进攻。

由于美军窃听到了对方密电,早已作好准备。

巴顿初战告捷。

英美联军在北非战场上连连获胜,终于把德军全部赶出了非洲。

但当巴顿得知,他在这场战役中,对手德军统帅隆美尔不在非洲,而在柏林养病,感到自尊心大受损伤。

在准备进行西西里战役之前,巴顿和英军名将蒙哥马利在战略上发生了冲突。

艾森豪威尔为照顾英军面子。

下令执行英方的作战计划,即由英军主战,巴顿率兵配合。

1943年7月,西西里战役打响。

英军遭到了德军的顽强抵抗,难以前进。

巴顿乘机自行挺进,把上级军令抛在脑后,不顾部队伤亡严重,一心只想抢在英军之前占领西西里重镇墨西拿。

布莱德雷将军劝说无效,愤怒地指责巴顿将军是“酷爱战争”。

在巴顿的如山军令下,美军以巨大伤亡的代价拿下了墨西拿。

当蒙哥马利元帅率领英军趾高气扬地进入墨西拿时,意外地发现巴顿面带微笑,得意洋洋地在市中心广场等候着他。

巴顿的这一举动引起舆论大哗,加上巴顿因在进军过程中,粗暴地殴打了一个临阵退却的土兵,国内外对巴顿的谴责愈益猛烈。

为此,他被迫向全体士兵和英国军队公开道歉。

出乎巴顿意料之外的是,艾森豪威尔迫于舆论压力,随即撤掉了巴顿的职务。

巴顿眼看进军欧洲大陆、直捣纳粹老巢的伟大战役即将开始,自己却被排除在战争之外,不禁感到痛苦万分,以致彻夜不能成寐。

不久,巴顿又被召到伦敦重投军职。

巴顿读后感5篇

巴顿读后感5篇

巴顿读后感1最近几个星期我一直在看由一位美4102国作家写的一本书,1653而这本书叫做《巴顿将军》。

从看它的第一页就觉得这本书和我以前看过的传记的写法不一样。

巴顿一位为战争而生,视和平为地狱的男人,他有幸经历世界上仅仅发生过两次的世界大战,一个士兵天才的领袖,在战争中勇猛而残酷无情,在战争中,巴顿从来都是用他那种极富特性的粗俗语言来激发士兵的斗志。

在他的一生中充满着传奇,在他的身上,我终于理解到了拿破仑将军说过的一句话“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巴顿的一生都在为自己的军衔而奋斗。

无论是在西点军校时的一个学生还是在两次的世界大战中作为战区指挥官的他,都会竭尽自己的全力出完成自己的每一项工作,确保自己不虚度一天。

虽然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着彪炳战绩,但是他在二战期间也有令人争议的行为,如西西里暴行和辱打士兵。

巴顿将军,一个在战场上纵横驰聘多年的将军,却因为一场车祸结束了自己的人生,的确这是一种悲剧式的离去。

但是我在巴顿将军的身上看到和理解到了许多的人生的道理,巴顿将军他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告诉了我,无论是做什么事情,都要尽自己的全力去做,不能让自己留下任何的遗憾。

巴顿将军曾经说过“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坚忍不拔地追求勇士精神,顽强不屈地追求胜利或是光荣的牺牲”。

读完将军的传记后,我终于明白了这一句话的意思了,的确,成功或是胜利都是需要我们顽强不屈地去追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自己的命运把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而不是在等待成功的到来,因为成功它是没有双脚的,它是不会走到自己的身边的,只有我们不懈地去追求,才能将它放进自己人生的口袋中。

巴顿将军被誉为是美军中的“匪徒”,男人中的男人,将帅中的将帅。

有些人认为如果当时没有两次世界大战,也许巴顿只能成为一位平凡的军人,而不会成为一位伟大的将军。

而我却不是这样认为,无可否认两次的世界大战是为巴顿提供了一种机遇,但是如果巴顿没有才能的话,他会成为一位五星上将吗?很明显不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非战场上志得意满的巴顿(左一)美国故事片《巴顿将军》是一部以真人真事为依据的军事传记片,根据著名的军事历史学家迪斯拉斯?法拉戈所著的《巴顿:磨难与胜利》和巴顿的战时同僚和上级,五星上将奥马尔?N?布莱德雷所著的回忆录《一个士兵的故事》两书内容所创作,布莱德雷同时也是影片的高级军事顾问,这保证了影片人物与情节基本上忠实于历史。

导演福兰克林?沙夫纳在二战期间曾以海军中队长的身份参加了巴顿指挥的西西里岛登陆战,这种特殊经历使他在影片处理上显得游刃有余,他的这部用纪实手法拍摄的影片很好莱坞地还原了巴顿这个在二战中的风云人物,荣获43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影片的开始一幕已经成为经典:象牙把的手枪,佩戴整齐的勋章,从不离手的马鞭,一丝不苟的军装,还有高昂的下巴,轻蔑的眼神,不可一世的神情,在巨幅的美国国旗下,由乔治?斯科特扮演的巴顿从正中间的纵深处走来,开始了长达五分半钟的训话(这段演讲的出处是巴顿对美军第三集团军的真实演讲):“传统上,美国人很喜欢战争,所有真正的美国人均渴望胜利所带来的喜悦……美国人喜欢胜利者,绝不容忍失败者,所以,美国人每次都要胜利,对于失败者,其他人会不能自制地耻笑他们。

所以美国人不能失败,更加不能在战场上失败,因为战败所带来的耻辱美国人十分憎恨。

”这便是巴顿的出场,一个好战的将军,号召全军的将士把命交到他的手中,去为他冲锋陷阵。

美国大百科全书这样介绍巴顿:“他好于讥骂,鲁莽暴躁,喜欢夸夸其谈。

在他豪爽粗犷、蛮横无理的外表下蕴藏着运筹帷幄、精细判断的能力。

”把战争看成是享受乔治?巴顿(George S. Patton Jr.)于1885年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一个军人世家。

他从小就立志成为将军,1904年进入西点军校。

毕业后,巴顿娶一位纺织业巨头的女儿为妻,又继承了一大笔遗产,成为美国陆军中寥寥无几的百万富翁。

1928年,他的上司史密斯将军向巴顿直面相陈自己对他的评语:“你在战时会成为无价之宝,但在和平时期却是一个捣乱分子。

”话音刚落,只见巴顿一个立正,高声道:“谢谢长官,我认为这是对我的极度赞扬。

”“能领军攻打德国,是我的享受。

”把战争看成是享受,自古以来巴顿应该是第一人。

他期待的战争终于到来了。

1942年11月8日,以美军为主力的盟军在非洲西北部登陆,巴顿受命任西部特遣部队司令,率部登上摩洛哥海岸后,当上了风光无比的摩洛哥总督,负责组建美国第7集团军,准备用于拟来年7月开始的西西里之战。

但1943年2月14日,突尼斯前线风云突变,从埃及一路败退的“沙漠之狐”隆美尔猛然掉头对初次上阵的美第2军开刀,非洲军的精锐把美第2军打得落花流水,仅有4辆坦克逃出生天,德军推进80公里,俘获美军坦克100多辆,士兵3000人。

艾森豪威尔急令巴顿到突尼斯“救火”。

虽然巴顿赶到时隆美尔已经撤走,但巴顿对第2军狼狈不堪的样子大为光火,在众目睽睽之下当着军长弗雷登道尔的面往地下隐蔽部撒了一泡尿。

他首先整饬军纪,命令所有官兵除睡觉和受伤外,都必须打领带和绑腿,佩戴钢盔,违者罚款25美元,很快使第2军焕然一新,在接下来的突尼斯战役中洗却了耻辱。

但当他得知隆美尔当时不在北非时,十分失望,说:“我不喜欢有人告诉我与我对抗的是二流人物。

”有些滑稽的是,影片对北非战场的德军道具的马虎处理到了令人无语的地步,“德军”驾驶着炮塔上刷上铁十字的美制M-48坦克向驾驶同一种型号坦克的“美军”发起冲锋,而M-48坦克的大名正是“巴顿”式,难道是在以这种方式向《巴顿将军》致敬? 1970年对部下把所有脏话都用尽在准备进行西西里战役时,巴顿和英军名将蒙哥马利在战略上发生了冲突。

巴顿对蒙哥马利的评价是“他是英国最好的将军,但他似乎更关切不打输,而不是打赢战役”。

艾森豪威尔为照顾英军面子,下令执行英方的作战计划,即由英军主战,巴顿率兵配合。

但当1943年7月西西里战役打响后,英军遭到了德军的顽强抵抗,难以前进。

巴顿乘机自行挺进,把上级军令抛在脑后,不顾部队伤亡严重,一心只想抢在英军之前占领西西里重镇墨西拿。

布莱德雷将军劝说无效,愤怒地指责巴顿“我打仗是因为受训打仗,你打仗是因为你爱打仗”。

但是,在巴顿的如山军令下,美军以一万五千人的巨大伤亡代价拿下了墨西拿。

当蒙哥马利元帅率领英军趾高气扬地进入墨西拿时,意外地发现巴顿面带微笑,得意扬扬地在市中心广场等候着他。

此战过后,巴顿名声大振,不料却因自己拙劣的表演毁了尔后的官运。

在西西里战役前的一次演习中,美军笨手笨脚,洋相百出。

巴顿怒不可遏,对部下破口大骂,当着马歇尔和艾森豪威尔的面把英语中所有的脏话都用尽了,还觉得不解气,搞得所有在场的人一脸尴尬。

接下来是有名的“打耳光事件”。

巴顿去医院探视伤员,遇到了两个患“炮弹震荡症”的伤员。

他认定他们是胆小鬼,先是破口大骂,最后竟失去自制,猛抽他们耳光。

这件事被随军记者捅到了国内报刊上,立即引得舆论大哗。

幸赖艾森豪威尔和陆军部长史汀生的保护,巴顿才继续留在欧洲,但从此失去了担任集团军群司令的资格。

不久,巴顿又被召到伦敦重投军职。

但使他大失所望的是,他的新任务只是在法国北部进行佯攻,以吸引德军兵力,减轻盟军主力在诺曼底登陆时受到的压力。

因为德军情报部门断定巴顿定会成为盟军登陆的主将,遂密切注意巴顿的行踪,企图判定盟军的登陆方向。

盟军将计就计,把巴顿作为迷惑德军的一张王牌,先让他在意大利和北非东部招摇过市,德国人很快认为盟军要在巴尔干半岛登陆,就从法国把1个装甲师和1个装甲步兵师调到了希腊。

随后巴顿又在法国加来对面的英格兰东南部出现,扮演了集团军群司令的角色。

德国情报部门发现英格兰东南部有个“盟军第1集团军群”,且司令是巴顿,便认定盟军的主要登陆地区是加来。

直到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数日后,希特勒仍死盯着巴顿和那子虚乌有的“第1集团军群”,拒绝把驻加来的第15集团军调到诺曼底,结果坐失了把登陆盟军封杀在诺曼底滩头的良机。

而巴顿也是有苦难言,竟把一腔怨气发泄在俄国人头上。

他在一次公开集会上发表演说,声称战后将由英美两国共同统治世界,故意不提俄国。

这次讲话又掀起轩然大波,巴顿被迫三缄其口。

乔治?C?斯科特凭借出演巴顿获得奥斯卡影帝一天一夜雪中前进一百里1944年6月,已担任第十二集团军司令的布莱德雷将军把巴顿调来法国前线,任命他为美军第2军军长,向巴黎进军。

大喜过望的巴顿重振雄风,发挥一贯的快速进攻风格,一口气打到了塞纳河边。

作风持重的布莱德雷将军深恐巴顿又旧病复发,不顾与英军的配合,一味抢先,便下令停止供应巴顿军队的汽油,强迫他就地待命,直到蒙哥马利率军打通了西部战线,巴顿才获得给养。

巴顿进军神速,横扫法国北部,攻占巴黎,直捣法德边界的萨尔地区。

希特勒为了扭转败局,集中起残兵败将于1944年12月突然在阿登地区发动反击。

德军进攻开始时进展顺利,18000名美军在大雪中陷入重围,情况危急。

巴顿闻讯后自告奋勇,请命前去解救。

在48小时内将整个军来了个90度转向,迅速挥师北上,一天一夜在大雪中前进一百里,猛击德国人的软肋,解了巴斯托尼之围,并与北线的盟军对进,对阿登地区的德军构成合围之势。

德军面对后路被断的危险,只得收兵。

巴顿在48 小时内将整个军来了个90 度转向,迅速挥师北上,一天一夜在大雪中前进一百里,解了巴斯托尼之围1945年3月,盟军向德国发动最后一击。

巴顿率部绕过德军坚固的“齐格菲防线”,抢在蒙哥马利的部队之前成功地偷渡自拿破仑以来就没有外国军队渡过的莱茵河,向德国腹地迅猛突进。

巴顿本人对此非常得意,写道“为了迎接这一惊天动地的战斗,丘吉尔先生写了一篇演讲稿,祝贺蒙哥马利元帅发动现代史上第一次攻渡莱茵河的战斗。

这篇演讲稿事先录制了下来,由于BBC方面出了差错,被播放了出去,尽管(美军)第3军过河已有36个小时。

”随后,巴顿指东打西,德军无所适从,闻风丧胆。

巴顿所向披靡,如入无人之境,直至接到艾森豪威尔的命令后才停止前进,在捷克与从东面过来的苏联红军会师。

在庆祝德军投降,盟军胜利的宴会上,影片将苏军的最高统帅朱可夫描写成白痴的形象。

对苏军统帅的丑化当然是影片拍摄的冷战背景决定的,但类似鸿门宴的剑拔弩张场面确有其事,而在历史上巴顿本人对苏联的厌恶感从来不加掩饰,他对苏军的总印象是“这些军官们,很少有例外,从外貌看来像一些刚刚开化的蒙古匪徒”。

鼓吹向苏联开战战争终于结束了,巴顿是天生的军人,战争的结束对他来说等于失业。

影片借互为死敌并且素未谋面的德军上尉史泰格之口预言了巴顿的命运。

在柏林最后要被攻陷的时候,史泰格上尉把巴顿的照片扔进火中,对巴顿做出了这样的预言:“他也到了了结的时候,战争剧终,他就谢幕了。

为战争而存在,再不适合这个时代”。

战后的一段时间,已经升为陆军四星上将的巴顿当上了巴伐利亚军事管制当局的长官,但不久即开始大放厥词,不仅指责当局解雇前纳粹官员,而且竟鼓吹重新武装德国,向昨天的盟友苏联开战,这在美国国内和各国之间引起轩然大波。

艾森豪威尔十分尴尬,只好将巴顿撤职,挂上“集团军司令”虚衔,负责编纂战史。

对巴顿自己来说,他的路也到头了。

他对布莱德雷说过“一个职业军人的适当归宿是在最后一战中被最后一颗子弹击中而干净利落地死去”。

在影片的结尾,巴顿牵着狗离开了将士们,伴随着画外音:“经过数千年,罗马式的战胜者重回战场中,享受成功的荣耀。

他所有的荣耀,正在远离中。

”我们看到了巴顿穿过断壁残垣,在金黄的草地上,一架大风车慢悠悠地转动着,巴顿牵着小狗的渺小的身影出现在大风车底下,这似乎暗示着巴顿所具有的堂吉诃德式的疯狂。

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大风车依然在慢悠悠地转动,巴顿走向远处的雪山,永远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1945年12月9日,巴顿乘吉普车去打鸭子,途中与一辆美军的卡车相撞。

诡异的是,车上的其他人只受轻伤,而巴顿的脖子却受到严重的创伤。

1945年12月20日,美国陆军四星上将乔治?巴顿去世,享年60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