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稠油油田井网密度与采收率关系研究

合集下载

浅议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

浅议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

浅议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资源已成为发展不可或缺的能源,石油开采成为当前庞大的工程,石油开采技术也在不断的提升。

目前,在稠油的开采方面主要使用热采和冷采两种技术,每一种技术都存在其优缺点,因此需要对稠油开采技術进行创新,不断改善,得出更加优良的技术。

标签:稠油;开采技术;发展;趋势稠油也可以称之为重质油,由于其粘度高,流动的阻力大,而难于开采。

通过原油粘度改善,可以提高抽油开采的效率。

稠油在油层和井筒中流动的速度都很慢,给开采带来一定的难度。

而且由于深井的特点,采用常规的蒸汽吞吐的开采方式,很难见到效果。

注蒸汽开采,由于井深的影响,热能的利用率低,导致热量损失大,热力采油的效果不佳。

由于深井稠油油藏的储油物性差,应用热力采油措施的效果不佳,必须对其进行优化设计,采取最优的开采技术措施,才能得到更高的稠油产量。

通过对稠油油层的改造技术措施的应用,如油管压裂技术措施的应用,提高油流的流动特性,提高开采效率。

1 稠油的定义在国际上往往把重质油和重油当作为稠油。

但是,稠油和重油是不能混合一谈的,二者之间有着不同的分类标准。

重油主要是看油的粘度,也就是胶体、沥青以及原油的蜡含量,不同的含量有着不同的名称。

而重油的分类是看原油的密度,根据密度的大小对油进行分类,因为油里面的金属、机械混合物及硫含量都不一样,根据他们之间的大小进行分类。

在我国对于稠油的分类标准不一样,我国的分类是把粘度大于50mPa·s,相对密度大于0.92的原油称为稠油。

2 稠油的特点在我国稠油油藏绝大部分都是在砂岩储集层,且不同的油藏埋藏的深度不一样,大部分在10米到2000米之间不等,分布非常广泛,类型繁多,收采情况技术也就千差万别。

但稠油的特点与其他国家没有什么差别,具体主要有以下特征:(1)稠油的粘度和密度都比较高,很难流动。

所以开发的成本会增加很多,对于技术的要求难度也比较高,但油田的采收率却很低,以至于油田开发利润低。

提高稠油采收率技术的研究

提高稠油采收率技术的研究

提高稠油采收率技术的研究摘要:在油田开发后期主要以稠油为主,稠油油藏在经过多轮措施后,其物性和流体性质都有较明显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油井的采油效果,其主要表现原油产量大幅度下降、含水升高、油气比降低,严重影响原油开发的经济性能,当今对于一些稠油井,应该采取各项有效措施提高稠油储量动用程度。

关键词:稠油采收率化学驱技术研究我国稠油在油气资源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据统计,我国现阶段稠油主要分布在胜利、辽河、河南、新疆等油田。

目前开采稠油主要方法是蒸汽驱和蒸汽吞吐。

由于稠油粘度高、流动性较差,常规热采效率低,成本高,消耗大很难有经济有效的开发。

因此,为了改善稠油开采效果,提高稠油采收率,发展了多种提高稠油采收率技术,文章主要阐述了:稠油热采工艺技术,井筒稠油降粘工艺技术,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技术。

一、稠油热采工艺技术稠油老油田开采基本面临着,大多数区块蒸汽吞吐以达到8轮以上,处于蒸汽吞吐中后期,产量递减严重,油气比降低,地层压力降至原始油藏压力的20~35%,油藏的有效动能量很小,绝大多数油藏已经过2~3次加密,井距已接近70~100米,从吞吐的角度来讲,已没有加密的余地,尽管吞吐轮次较高,但加热半径有限,仅在井筒附近区域温度有所升高,吞吐动用半径较小,在井筒附近50米以内。

多井整体蒸汽吞吐是把射孔层位相互对应、汽窜发生频繁的部分油井作为一个井组,集中注汽,集中生产,以改善油层动用效果的一种方法。

原理为利用多井集中注汽、集中建立温度场,提高注入蒸汽的热利用率,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多井整体吞吐能有效抑制汽窜,减少汽窜造成的热损失。

由于多炉同注、同焖,有效地抑制了汽窜的发生,使注入蒸汽的热利用率大幅度提高。

2.多井整体注汽时,注入热量相对集中,油层升温幅度大。

由于采用多炉同注、同焖,有利于注入热量向油层中未动用区域扩散,增大了热交换面积;集中建立地下温度场,使热交换更充分。

3.多井整体吞吐时,通过不断变换注汽顺序,使驱油方向发生改变。

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对策探讨

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对策探讨

技术 , 提高了采收率, 为同类油藏经济有效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 词 : 油; 稠 热采 ; 吐 ; 吞 综合 治理技 术 ; 高采 收率 提 中 图分 类号 : 3 文 献标识 码 : 文章 编号 :O 4 5 1 ( 0 2 0 - 0 9 -0 TE 4 A 1 0— 76 2 1)4 0 3 3 六、 九区浅层稠油油藏原油粘度高, 流动性差 , 油藏 非 均 质性 强 , 热力采 油 是 主要 的开发 手段 。实施 热采 技
术 中, 由于胶 质 、 青质 的沉 积 , 沥 油砂 表 面 亲 油性 强 , 驱 替 波 及 系数 小 , 油 效 果 差 。同 时 由于 地 层 的 非 均 质 洗 性 , 易导 致蒸 汽超 覆 和边 、 水 入侵 , 油藏 的采 收率 容 底 使
2 注蒸 汽 开发存 在 的主 要 问题
摘 要: 克拉玛 依 油 田六 、 区油藏 是 一个储 层 物性及 原 油性质 变化 较 大 的 浅层 稠 油 油藏 , 九 开发 初 期
效果 较好 , 随 着稠油 热采 进入 中、 期 , 井吞 吐轮 次 高 、 层 亏 空 大 、 但 后 油 地 油层 动 用 不均 、 油 粘 度 高 、 原 含 水上 升 快 、 窜 出砂频 繁 等 问题 逐 渐 突显 , 重制 约 油 田采 收 率 的提 高。针 对上 述 问题 , 区油藏 汽 严 本 在 开发 过 程 中运 用氮 气辅 助 蒸汽 吞 吐 、 高温封 堵调 剖 、 汽混相 驱 油 、 学采 油 、 学 防砂 等综合 治理 蒸 化 化
21 0 2年第 4 期
西 部探 矿工 程
9 3
稠 油 油 藏 提 高 采 收 率 技 术 对 策 探 讨
李 耿 , 刘 强 彭通 曙 杨 洪 张黎雪 , , ,

稠油热采提高采收率技术探讨

稠油热采提高采收率技术探讨

稠油热采提高采收率技术探讨发表时间:2020-08-07T17:06:53.55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8期作者:王晓光[导读] 常规轻质油藏的开发时间已经超过了数10年,摘要:常规轻质油藏的开发时间已经超过了数10年,逐步枯竭,但是世界上稠油的储量越来越丰富,在潜在储量方面比已探明的普通原油储量多6倍。

在这种条件下,一些主要产油国的开采潜力巨大,和常规原油进行比较发现,稠油具有较大的相对密度,而且粘度较高,稠油开采的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是热力采油,可以让稠油的密度粘度大幅度的降低,在稠油油藏采收率提高方面具有很好的帮助,文章重点分析研究稠油热采过程中提高采收率的具体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稠油;热采技术;采收率;提高策略稠油油藏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面临着较为严峻的问题。

一是随着蒸汽吞吐周期的加长,动用程度的迅速提高,出水井、水淹井日益增多。

二是汽窜现象严重,井网布局已经不适应地下储层地质状况,深度影响到了油井的正常开采,即使部分油井受到汽窜见到了一定的增油效果,但也导致井下泵供液面不足,周期产量低。

三是套管损坏严重。

造成套管损坏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主要有井身因素、地质因素、工程技术因素、腐蚀等,但绝大多数套管损坏是由综合因素导致。

油藏地层水矿化度高、腐蚀速率高,高腐蚀速率导致井况损坏严重。

1稠油热采技术1.1蒸汽吞吐技术蒸汽吞吐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在操作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蒸汽发生器向油井当中注入一些高温高压的蒸汽,对这样的操作维持一段时间,等到高温蒸汽的热能逐步扩散到油层当中的时候,原油会逐步受热,这样可以让原油粘度降低,减少油流动过程中出现的阻力,慢慢地整个油层当中产生一定的压力,这样在开井生产的过程中可以增加开采量。

在操作的过程中,让原油自身的粘度降低,并且需要让油水流动能力提高,采取合理的措施对近井地带和井眼位置进行清洗,这样能够让油井的完善程度提高。

在温度升高的条件下,油会慢慢出现膨胀的情况,油的饱和度进一步增加,从而让原油的流动性提高,这样可以让油井界面的张力降低,让水相的相对渗透率和残余油饱和度减少。

海上油田稠油热采技术探索及应用

海上油田稠油热采技术探索及应用

海上油田稠油热采技术探索及应用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石油资源的供应逐渐减少,越来越多的油田已经进入了稠
油开发阶段。

海上稠油热采技术是最常用的开采方法之一,可以有效地提高油田的采收率,降低开采成本,促进油田可持续开发。

海上稠油热采技术的原理是在油层中注入蒸汽或热水,使油脱离岩石并变得更流动,
从而提高采收率。

该技术通常需要在油层中钻探一系列井,包括注汽井和采油井等。

稠油热采技术的成功运作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地质条件、井控制和注汽设备。

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注汽设备需要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以保证稠油热采过程的顺
利进行。

此外,注汽管道也需要经常进行维护和检查,以保证其在高压下的安全性能。

稠油热采技术的应用范围较广,主要集中在深水、较冷和高粘度油田中。

该技术在巴西、墨西哥、尼日尔和加拿大等地均得到广泛应用。

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油砂开采是
稠油热采技术最为著名的应用案例之一。

尽管海上热采技术已经成为稠油开发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其仍然存在一些技术和环境
上的挑战。

如何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能源资源来推进注汽设备的发展,以及如何保证该技术
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究。

总之,海上稠油热采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油田开采方法,可以提高油田的开采效率和经
济效益。

随着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更新,海上稠油热采技术的应用前景将越来越广泛。

建立采收率与井网密度关系的方法探讨分析

建立采收率与井网密度关系的方法探讨分析

建立采收率与井网密度关系的方法探讨分析作者:魏涛毛彬范晋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年第16期(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采油六厂,山东菏泽 274500)摘要:石油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油田开发的成败受采收率与井网密度关系的建立正确与否影响重大。

通过多年的分析,发现利用递减法、水驱曲线法可对井网条件下的采储量进行确定,再通过油田动用的地质储量可对该井网密度下的采集率进行确定。

关键词:采收率;井网密度;递减法中图分类号:TE38 文献标识码:A我国的多数油藏位于陆相沉积处,因此油田企业为了使投资风险能够降到最低,在开发油田过程中,投资者在井网投资上会选择较稀的形式。

不过随着勘探技术的发展,对井网加密进行了不断的调整,使油田的开发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并提高了采收率。

一、讨论谢尔卡乔夫公式卡乔夫对采收率和井网密度的关系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最终它证明了油田的采收率和井网密度有着一定的联系,并用公式1表达出来:ER=EDe-as(1)通过公式我们不难看出,采收率随着井网密度的增大而成指数增加,在式子中ER代表采收率;ED代表驱油效率;S代表井口密度(hm2/口);a代表几口系数(口/hm2)。

通常情况下,驱油效率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因此我们可以将其看作为一个常数。

那么波及系数的变化就会直接影响采收率,井网密度的增加也会使井网密度成指数增加。

如果油田范围内布满了井,开发层全开,那么S则无线接近于0,油田的采收率将和驱油效率相同。

如果油田未被开发,那么S则接近于无限大,波及系数将无线接近于0,而采收率则为0。

下面我们做一种假设,假设开发一个储存量足够的油田,在油田的范围内,布置几口井,井的数量有限,井与井之间没有干扰,此时采收率同井网密度成反比,可以用公式2进行表示:式子中的C为常数。

如果井足够多,那么井与井之间将会发生相互的干扰,油田的采收率的变化将会呈指数形式。

二、采收率与井网密度关系建立的常见方法与存在的问题(一)经验公式法的应用多年来采收率和井网密度关系的建立一直都是石油工作者需要面临的问题,谢卡尔乔夫是多数关系建立的依据。

渤海水驱砂岩油田井网密度与采收率关系研究

渤海水驱砂岩油田井网密度与采收率关系研究

ER=口 e
( 3 )
1 陆 上 油 田采 收 率 经 验 公 式
目前 , 行业标准《 石油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 S Y / T 5 3 6 7 -2 0 1 0 ) 中推荐水驱砂岩油 田采收率经验公 式如 下 。 经验 公式 ( 1 ) :
ER = 0 . 2 7 4 —0 . 1 1 1 6 1 g # R+ 0 . 0 9 7 4 6 1 g K 一
经验 公式 ( 2 ) :
ER = 0 . 0 5 8 4 2 +0 . 0 8 4 6 1 1 g L _+0 . 3 4 6 4 +
/ t o
0 . 0 0 3 8 7
( 2 )
经验 公式 ( 3 ) 中 国石 油勘 探 开 发研 究 院根 据 中
国1 4 4个油田或 开发单元 的资料 , 按 流度 ( I j } ) 分 级, 回归出 5 个区间的采收率与井 网密度关系式 , 其 相 关 经验 公式 为
2 0 1 4年 l 1月 2 4日收到
通信作者简介 : 李
功, 男。硕士 。研究 方 向: 石油工 程。E . m m l :
Hg o n g d q p l @1 6 3. c o m。







1 5卷

2 0 1 5 S ci . T e c h . E n g r  ̄
渤海水驱 砂岩油 田井网密度与采收率关 系研究
闫凤 玉 李 功 杨 东东 耿 娜 刘 杰
( 中海石油 ( 中国) 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津 3 o o 4 5 2 )


海上油 田受开发环境 、 经济、 平 台寿命 等 因素的 限制 , 相较 于陆上油 田, 井距 大、 采 油速度 高。 因此 , 利用 陆上 油 田采

建立采收率与井网密度关系的方法探讨

建立采收率与井网密度关系的方法探讨

中国油 藏绝 大多 数 为陆 相沉 积 , 均 质性 很强 , 非 为 了降低 风 险 , 田开 发 一 般 先 采 用 相 对较 稀 的井 油 网投 产 , 随着 勘探 开发 的深 人 , 在不 同阶段 进行 井 网 加密 调整 , 而不 断 改 善 油 田开 发 效果 并 提 高最 终 从
E R=E e D () 1
式 中 : 为 采 收 率 ; 。 驱 油效 率 ;为 井 网系 E为 口
收稿 日期 :0 0 0 — 0; 回日期 :0 0 0 — 8 21—5 1 改 2 1—6 2 。 作者简介 : 邹存友 , , 男 博士后 , 事 油 田开发 及 战略规 划 方面 的研究 工作 。联 系电话 : 0 0 85 3 9 , — a : u u y @ pt ci . 从 ( 1 ) 39 5 4 E m i z c no lo u eoh a r n
邹存友 , 韩大匡 , 盛海波 , 萍 , 汪 张爱东
(. 1 中国石 油勘探 开发研究院 , 北京 10 8 ; . 00 3 2 中国石化西北油 田分公 司 勘探开发研究 院 , 新疆 乌鲁木齐 8 0 1 ) 30 1 摘要: 油田( 区块 ) 或 的采收率与井 网密度关 系式建立 的正 确与否 , 系到整个 油 田开发调 整 的成败 。经过研 究和 关
策 、 析加 密潜 力 的前 提 是 正 确 建立 采 收率 与井 网 分
密度 的关 系 。前苏 联著 名 学者谢 尔 卡乔 夫建 立 的采
可以认为是一个定值 。那么 , 收率就 随波及系数 采 的变化 而变 化 , 而波 及 系数 随井 网密 度 的增 加 呈 指 数增 加 。假 如油 田未投 入开 发 , 么 s ∞ , 及 系 那 一 波
此基础上确定 的加 密调整 潜力及经济技术界 限合理 而准确。 关键词 : 收率; 网密度 ; 采 井 可采储量 ; 水驱 曲线 ; 减法 递

稠油油田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稠油油田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稠油油田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学习中心:年级专业: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导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论文完成时间:年月日摘要随着石油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稠油油田提高采收率的意义也越来越重要,在目前技术水平下,石油的采收率平均约在30%~60%之间。

在非均质油藏中,水驱采收率一般只有30%~40%。

也就是说,水驱只能开采出地质储量的一小部分,还有大部分原油残留在地下。

如何将油藏中的原油尽可能的、经济有效地开采出来,是一个极有吸引力的问题,也是世界性的难题。

稠油是指在地层温度和脱气条件下,粘度很大,或相对密度大。

稠油还可分为普通稠油、特稠油和超特稠油。

我国稠油特点:1.油藏埋藏较深2.储层非均质较严重3.油水系统较复杂4.原油中胶质含量高,含硫量低。

针对于稠油的特点现有的主要EOR方法可分成如下几大类:1、化学驱;2、气驱;3、热力采油。

鉴于本文将详细的讲解关键词:稠油特点,蒸汽吞吐,出砂原因目录第1章前言 (1)第2章稠油及其特点 (2)第3章蒸汽吞吐采油原理 (4)第4章蒸汽吞吐的增产机理 (5)第5章影响蒸汽吞吐开发效果因素及对策 (6)5.1藏地质参数 (6)5.1.1原油粘度 (6)5.1.2油层厚度 (6)5.1.3层渗透率 (6)5.1.4油饱和度 (6)5.2气工艺参数 (7)5.2.1蒸汽干度 (7)5.2.2注入气量 (7)5.2.3气速度 (7)5.2.4生产气举速度 (7)5.2.5注气压力 (7)5.2.6焖井时间 (8)第6章蒸汽吞吐开采主要工程技术 (9)6.1高温固沙、防沙技术 (9)6.2高效井筒隔热、套管防护及检测技术 (10)6.3分注选注技术 (10)6.4化学剂增油助排技术 (11)6.5封堵调剖技术 (11)第7章蒸汽吞吐采油法的应用及开发后期 (12)第8章结束语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16)第1章前言提高采收率,是油田开发永恒的主题,是油田勘探开发工作者的追求。

稠油、特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新思路

稠油、特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新思路

稠油、特稠油油藏提⾼采收率的新思路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稠油、特稠油油藏提⾼采收率的新思路所在院系:⽯油⼯程学院课程名称:油⽓⽥开发⼯程系统导论学⽣姓名:吴丽学号: 2013212068专业:油⽓⽥开发⼯程任课教师:刘慧卿、庞占喜完成⽇期: 2013年 12⽉ 20 ⽇稠油、特稠油油藏提⾼采收率的新思路摘要:稠油油藏是⼀类特殊的油⽓藏,与常规油藏有许多不同之处,由于原油粘度⾼、开采难度⼤。

稠油是低品位⽯油资源,开发难度⼤、投资⾼,如何提⾼稠油、特稠油油藏采收率是开发稠油的重要课题。

本⽂在综述了蒸汽吞吐、蒸汽驱、稠油冷采、SAGD,⽕烧油层等5种国外成熟的稠油热采开发技术的基础上,概述了稠油、超稠油强化采油、改善开发效果的新技术、⽅法和思路。

关键词:稠油、提⾼采收率、蒸汽吞吐、蒸汽驱、SAGD⼀、引⾔稠油是⼀类重要的油藏,在世界上分布及其⼴泛。

世界上稠油资源蕴藏丰富,我国通过加强勘探和研究,稠油的探明和控制储量逐步增加,从1992年起,我国稠油产量上升到1000× 104t以上,2010年达到1669×104t。

主要集中在渤海湾和新疆克拉玛依油区。

我国稠油开发主要采⽤蒸汽吞吐和蒸汽驱两种开发⽅式,由于油藏差异,开发⽅式也有差异。

辽河油⽥的稠油主要以吞吐、常规⽔驱和蒸汽驱为主,近⼏年直-⽔平井组合SAGD(蒸汽辅助重⼒泄油)也逐渐成为⼀项主导开发技术。

新疆克拉玛依油⽥是以蒸汽吞吐、蒸汽驱为主,双⽔平井SAGD技术将成为开发浅层特超稠油的主导技术。

胜利油⽥以蒸汽吞吐为主,也在⼀些区块开展蒸汽驱及化学蒸汽驱试验和推⼴应⽤。

⼆、稠油热采开发技术稠油开采技术分为冷采和热采两⼤类,热⼒采油是众多强化采油(EOR)技术中应⽤⼴泛且相对成熟的技术。

蒸汽吞吐、蒸汽驱、热⽔驱、⽕烧油藏及扩展技术⽔平井⽕烧油藏,特别是前两者已成为稠油油藏强化采油的基本⽅法。

70 年代发展起来的蒸汽辅助重⼒驱(SAGD)技术更成为特稠油油藏有效开发的标准实践过程。

水驱油藏井网密度影响因素及井网优化对策

水驱油藏井网密度影响因素及井网优化对策

水驱油藏井网密度影响因素及井网优化对策摘要:合理井网密度的确定是油田开发中的重要环节,井网密度关系到油藏的水驱采收率和控制程度,直接影响油田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

笔者对油田井网的有关文献进行分析,着重对井网密度影响因素、井网密度的确定等进行归纳和总结,得出了一些油田井网确定的规律。

因此,油藏井网技术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井网密度;采收率;计算分析;优化对策井网密度是实现油田开发方案指标的必要保证,确定合理的井网密度是实现增产创效先决条件;优化井网加密方式是维持油田产量及延长寿命的有效方法。

油田井网越密,油层开采的程度就越大,对提高采收率越有利;然而加大井网密度的同时也加剧了层间和井间的相互干扰,导致油田开发的总投资明显增加,对油田的产量和效益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介绍了井网密度影响因素、井网密度计算、井网密度技术限制,分析了井网密度计算方法,为今后井网密度确定提供一些建议。

1 井网密度影响因素在油藏开发过程中,井网密度参数表述方法分为两种:按油田含油面积内平均每口单井控制的面积(单位:km2/井)和平均单位含油面积内的井数(单位:井/km2)。

国内一般采用井/km2的表述方式。

影响井网密度的因素是多样的,其主要包括采油速度对其影响;采收率对其影响;储层控制能力对其影响等。

此外,经济效益也对其产生影响。

在油田初期,油田所布井网密度应满足该油田年产量所需的基本采油速度。

特别是低渗透油田,由于地质条件导致的油藏内连续分布性较差,致使油水井使用寿命减小,因此采油时间不宜过长。

由于天然能产出的产量较少,因此井网密度制约着全油藏采油速度。

井网密度与采油速度之间关系式为:式中:A—含油面积,km2;N—地质储量,t;V o—采油速度,f;qo—油井单井产能,t/d;Rot—油井数与总井数之比。

根据上述公式算出所需油井数,根据相应关系式确定出总井数,最后计算出井网密度。

国内外许多油田生产实践研究表明:最终油田采收率与油田开发时候的井网密度有很大关系。

海上稠油油田井网密度与采收率关系研究

海上稠油油田井网密度与采收率关系研究
(  ̄6 0 ×1 ~Mn / mP ・) 5 0 ) 0 r2 ( a s 。
因此 , 国石 油 勘 探开 发 研 究 院所 回归 的井 网 中 密 度 与最 终采 收率 经验 公式 可 以表示 为
ER一 0 3 83 K ) e . 8 ( / 。 % 一 彝 () 4
采 收率 关 系 式 , 此 要 借 鉴 中 国 石 油 勘 探 开 发 研 因 究 院所 回归 的关 系 式 来 研 究 海 上 油 田井 网密 度 与 采 收 率之 间 的关 系 , 又 不 能 完 全 照 搬 , 做 进 一 但 须
率关 系 式 , 须做 改进 与 校正 。 但
*国家 科 技 重 大 专 项 “ 上 油 田丛 式 井 网整 体 加 密 及 综 合 调 整 技 术 ( 号 :0 l X0 0 402 ” 分 研究 成 果 。 海 编 2 1 Z 5 2 —0 ) 部
式 ( ) ( ) : D变化 范 围为 0 4 35 . 0 ; 2 、3 中 E . 0 ~0 6 31 K。 为空气渗 透率 , mD;。为地 下原 油 粘 度 , a sr为 mP ・ ; 相关 系数 ; / 。 地 下原 油 流 动 系数 , 化 范 围为 K / 为 1 变
耿 站 立 安桂 荣 周 文 胜 许 家 峰 张 伟 邓 九 果
( 海油研究总院) 中
摘 要 海 上 油田开 发 的核 心 目标 是在 平 台寿命 期 内实现 最 大经 济采 收 率 , 需要 尽 早 确 定合 理 的 井 网密度 。在 借鉴 中 国石 油勘探 开发 研 究 院根 据 中 国 1 4个油 田或 开发 单 元 的资料 回 归的 井 网密 4
关 键 词 海 上 稠 油 油 田 水 驱 井 网 密 度 采 收 率

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摘要经过上个世纪对常规稀油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消耗,使得常规稀油储量日益减少。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非常规石油资源以其储量巨大、分布集中等特点,随着勘探开发技术的日趋进步,在石油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研究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为提高稠油采收率技术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这对加快我国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步伐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稠油粘度高, 密度大, 在地层中流动阻力大,所以稠油油藏开采时不但驱替效率低, 而且体积扫油效率低, 常规开采方式开采效率低。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稠油基本概况及提高稠油采收率技术的调研,对蒸汽吞吐、蒸汽驱、火烧油层、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驱、碱驱、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蒸汽萃取(V APEX)、稠油出砂冷采及利用微生物开采等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分析了各种方法的采油机理和工艺,总结了它们的特点及所适用油藏的标准。

结合现场实施效果,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同时,对目前稠油开采领域一些正在发展中的声波采油、人工地震等采油技术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关键词:稠油油藏;采收率;EORABSTRACTThe excessive exploitation and consumption of light oil resources in the last century makes conventional light oil reserves dwindling. On the such background, non-conventional oil resources,which is enormous and focus,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long with the increasing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technology.The research on EOR technology of heavy oil reservoir provides a new concept of heavy oil exploration,which accelerates the pace of the research on technology in China.Heavy high-viscosity, density, flow resistance in the formation of large, so, when the exploitation of heavy oil displacement is not only inefficient, but the volume so low efficiency, conventional mining methods and inefficient extraction. In this paper, the basic profiles of heavy oil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o enhance heavy oil recovery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cyclic steam stimulation, steam flooding, burning oil, polymer flooding, surfactant flooding, alkaline flooding,steam-assisted gravity drainage (SAGD),vapor extraction (V APEX),Heavy Oil Cold Production and use of microbial technology for exploitation of the system. Analysis of a variety of methods and techniques of oil recovery mechanism, sum up their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tandards. Combined effect of the scene and found that the question of solving the problem. At the same time, the field of heavy oil recovery is currently being developed, some of the sound production, oil recovery techniques such as artificial earthquake is summarized and concluded.Key words: heavy oil ; oil recovery; EOR目录前言 (1)第1章稠油油藏概述 (3)1.1 稠油的定义及划分标准 (3)1.1.1 稠油的定义 (3)1.1.2 国内外稠油的划分标准 (3)1.2 稠油的特点 (4)1.3 中国稠油油藏分布 (5)1.4 中国稠油油藏开采现状 (5)1.4.1 辽河油田 (5)1.4.2 胜利油田 (6)1.4.3 克拉玛依油田 (6)1.5 本章小结 (7)第2章提高稠油采收率的主要方法和机理 (8)2.1 热力采油技术 (8)2.1.1 蒸汽吞吐 (8)2.1.2 蒸汽驱 (10)2.1.3 火烧油层技术 (12)2.2 化学驱采油技术 (15)2.2.1 聚合物驱油 (15)2.2.2 表面活性剂驱油 (18)2.2.3 碱驱 (20)2.3 微生物驱采油技术 (23)2.3.1 微生物开采机理 (24)2.3.2 稠油微生物开采技术的优势及问题 (24)2.4 本章小结 (25)第3章提高稠油采收率的其他方法 (26)3.1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 (26)3.1.1 蒸汽辅助重力驱采油机理 (26)3.1.2 蒸汽辅助重力驱采油技术工艺 (26)3.1.3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特点 (27)3.1.3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27)3.2 蒸汽萃取技术 (27)3.2.1 基本概念 (27)3.2.2 蒸汽萃取采油机理 (28)3.2.3 蒸汽萃取采油技术工艺 (28)3.2.4 蒸汽萃取技术特点 (28)3.3 注氮气与蒸汽提高稠油采收率 (29)3.3.1 注氮气与蒸汽提高稠油采收率机理 (29)3.4 稠油出砂冷采 (30)3.4.1 稠油出砂冷采的含义 (30)3.4.2 出砂冷采机理分析 (30)3.4.3 稠油出砂冷采技术油藏条件 (31)3.4.4 影响出砂冷采效果分析 (32)3.4.5 出砂冷采存在的问题 (33)3.5 非凝析气相泡沫调驱技术 (34)3.5.1 泡沫调驱的技术原理 (34)3.5.2 泡沫调驱的技术特点和适用性 (34)3.5.3 泡沫调驱技术的工艺方法 (34)3.6 声波采油技术 (34)3.6.1 电脉冲仪冲击声波采油技术 (35)3.6.2 低频声波采油技术 (35)3.6.3 超声波采油技术 (35)3.7 人工地震法采油技术 (36)3.7.1 震动加快了地层中流体的流速 (36)3.7.2 动能降低稠油粘度,改善流动性能 (36)3.7.3 振动具有改善岩石表面润湿性的作用 (37)3.8 THAI稠油开采技术 (37)第4章结论 (39)致谢 (40)参考文献 (41)前言石油是世界经济最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之一,消费量居所有能源之首。

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技术措施探究

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技术措施探究

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技术措施探究油田采收率是指在油田开发和生产过程中,采集到的原油占油田原有储量的比例。

提高油田采收率是油田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可以增加油田的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技术措施。

1. 高效井网布置:合理的井网布置可以增加油田的开采效果。

通过对地质构造、油层性质和油田压力等条件进行分析,确定合理的井网布置方案。

采用密集井网布置,减少井距,增加采油面积,提高采油速度和采收率。

2. 增强油层驱替效应:采用水驱、气驱、聚合物驱等驱替技术,增加原油采集的驱动力。

水驱是常用的驱替技术,通过注入水来驱赶原油,并使之向井口聚集。

气驱则通过注入气体,降低原油黏度,增加原油的流动性。

聚合物驱则通过注入聚合物溶液来改变岩石孔隙的特性,提高原油渗透性和流动性。

3. 人工举升技术:对于高粘度原油或低压油田,采用人工举升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采收率。

人工举升技术主要包括注水举升、蒸汽举升和电子举升等。

注水举升通过注入水和释放气体来增加原油开采效果。

蒸汽举升则通过注入蒸汽来加热原油并降低其黏度,提高采集效果。

电子举升是一种新型的举升技术,通过电流驱动原油流动,提高采收率。

4. 人工增注技术:在油田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注入助采剂来提高采收率。

常用的助采剂包括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等。

表面活性剂通过改变原油与岩石表面的相互作用力,使原油从孔隙中迅速流出。

聚合物则通过改变原油的流动性和黏度,提高采集效果。

5. 水驱前沿技术:水驱前沿技术主要包括化学驱、微生物驱和复合驱等。

化学驱是通过注入化学剂改变原油和岩石的相互作用,增加原油的渗透性和流动性。

微生物驱则通过注入特定的微生物,降解原油中的高分子化合物,提高采集效果。

复合驱是将不同的驱替技术组合应用,达到更好的采收效果。

提高油田采收率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措施,根据油田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随着油田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效果将会更加显著。

提高稠油采收率的技术研究

提高稠油采收率的技术研究

提高稠油采收率的技术研究摘要:我国稠油储量大,分布广,在常规原油受到储量增长限制的情况下,稠油油藏的开采显得更加重要。

但稠油粘度大,有别于常规原油,若采用常规原油的开采方式会导致开采效率低。

本文介绍了当前稠油提高采收率技术为稠油油藏的开采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稠油;采收率;开采技术1、稠油的特点在我国稠油油藏绝大部分都是在砂岩储集层,且不同的油藏埋藏的深度不同,大部分在10米到2000米之间不等,分布非常广泛,类型繁多,收采情况技术也就千差万别。

但稠油的特点与其他国家没有什么差别,具体主要有以下特征:①稠油的粘度和密度都比较高,很难流动。

所以开发的成本会增加很多,对于技术的要求难度也比较高,但油田的采收率却很低,以至于油田开发利润低。

②重油的粘度与温度是成反比的,它对温度的敏感度非常高。

据许多实验研究表明,温度每降低10摄氏度,原油的粘度相应的增加一倍。

也就是根据稠油的这一特性,热力开采法才得以在国内外广泛使用。

③在稠油的组成成分当中轻质组分的含量很低,而相对含量比较高的是焦质和沥青质。

2、稠油开采技术2.1稠油热/化学驱油技术在蒸汽开采方法中,由于稠油与蒸汽密度和粘度的差异,常常导致蒸汽重力超覆和指进,导致蒸汽开采体积波及系数的降低。

另一方面,即使在蒸汽所波及的区域,由于受岩石-原油-水体系界面特性的影响,有很大一部分稠油不能从岩石表面剥离下来,降低了原油的最终采收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发展了热/化学驱油技术。

2.2热/表面活性剂复合驱技术热/表面活性剂复合驱主要机理有:温度升高,使油相黏度降低;改变岩石润湿性,提高油相相对渗透率;降低岩石-油-水界面张力,提高驱替相毛管数,启动并驱替剩余油;生成O/W 型乳状液,携带、捕集、聚并剩余油滴;乳状液内相颗粒在多孔介质的孔喉处滞留,降低了高渗层带绝对渗透率,改善了储层的非均质性,从而提高采收率。

目前新型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应用发展迅速,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等将会更多的应用到石油开发中,随着原油开采力度的加大和稠油的大规模动用,廉价的、耐高温表面活性剂将会是研究的重点。

海上稠油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及应用

海上稠油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及应用

海上稠油资源是石油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其高粘度和流动性差的特点,传统原油采收率较低,导致资源浪费严重。

针对海上稠油资源,稠油聚合物驱作为一种提高采收率的关键技术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关键技术及应用案例等方面展开介绍。

1. 技术原理稠油聚合物驱是指在稠油油藏中注入适量的聚合物,通过增粘、降黏、油水分离改善驱替效果,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种采油技术。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聚合物的增粘作用:聚合物分子具有较大的分子量,可以在油藏中形成网状结构,减缓油的渗流速度,增加原油在渗流过程中的阻力。

(2)聚合物的降黏作用:聚合物可以与原油中的胶体、沥青质等高分子物质发生作用,改善原油的流动性,降低原油的黏度,提高原油的渗流速度。

(3)聚合物的油水分离作用:聚合物在注入后能够形成一层高黏度的聚合物层,使得原油与水分离,减少稠油与水的乳化,提高油水分离效率。

2. 关键技术稠油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聚合物的选择、注入工艺的优化和流动模式的研究等方面。

(1)聚合物的选择:选择合适的聚合物是稠油聚合物驱的关键。

这种聚合物需具有一定的增粘和降黏作用,并且能够在高温高盐环境下保持稳定。

(2)注入工艺的优化:包括注入浓度、注入速度、注入时间等方面的优化,以达到最佳的油水分离效果和原油采收率。

(3)流动模式的研究:研究稠油聚合物驱过程中油水混合物的流动模式,为合理设计注入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3. 应用案例稠油聚合物驱技术在国内外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以我国海上稠油资源为例,通过稠油聚合物驱技术的应用,获得了以下效果:(1)提高原油采收率:稠油聚合物驱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海上稠油资源的采收率,充分利用资源。

(2)降低生产成本:聚合物驱过程中,由于原油黏度降低,提高了原油的采收率,相对于传统采油工艺,可以节约能耗、降低生产成本。

(3)改善开发环境:稠油聚合物驱技术能够减少地表油污染、减轻环境压力,对提高海上稠油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浅薄层底水稠油热采提高采收率技术探究

浅薄层底水稠油热采提高采收率技术探究

浅薄层底水稠油热采提高采收率技术探究摘要:浅薄层底水稠油油藏具有储层埋藏浅、储层温度低、原油粘度高等特点,且又面临底水锥进严重、出砂严重等许多生产难题。

在油价暴跌的新常态下,要通过蒸汽热采转思路、调方式、优化参数等新技术的全面优化极大地提高采收率。

关键词:热采;稠油;采收率;HDNS稠油热采技术可以说是在整个石油工程中最核心、最重要、最关键的部分。

采油技术从它包括的许多的技术和过程,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

在石油工程的实践中,面对的是不同的开采区块、含量、开采条件等条件,要求必须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去确定开采的方案、开采的技术、人员配置,才能提高采油三率。

一、浅薄层底水稠油油藏开发现状浅薄层底水稠油油藏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面临着较为严峻的问题。

一是随着蒸汽吞吐周期的加长,动用程度的迅速提高,出水井、水淹井日益增多。

二是汽窜现象严重,井网布局已经不适应地下储层地质状况,深度影响到了油井的正常开采,即使部分油井受到汽窜见到了一定的增油效果,但也导致井下泵供液面不足,周期产量低。

三是套管损坏严重。

造成套管损坏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主要有井身因素、地质因素、工程技术因素、腐蚀等,但绝大多数套管损坏是由综合因素导致。

油藏地层水矿化度高、腐蚀速率高,高腐蚀速率导致井况损坏严重。

套管材质缺陷,在套管加工制造时存在微孔、微缝、抗挤、机械强度低、壁厚不均匀等质量问题。

这种套管下入井后,可能发生连接不好、密封不严、管柱失稳、渗漏等问题,严重者会发生脱扣和断裂。

井眼不规则,由于地下岩层软硬程度不同和地层倾角的原因造成井眼不规则和倾斜,尽管多数井完鉆后井斜大多在规定范围之内,但井总不是垂直的,从每口井的井投影图上可看出,大多数井是呈不同方位或者从总趋势上向某一方位内倾斜,造成套管在井内出现“狗腿”现象,导致套管弯曲。

工程技术因素如射孔因素,射孔时由于选择的射孔枪型号与套管壁厚配合不当,或由于套管材质差,套管往往被具有很高穿透力的射孔弹撕裂或震裂。

海上老油田经济井网密度计算方法研究

海上老油田经济井网密度计算方法研究

海上老油田经济井网密度计算方法研究李功;李伟;杜娟【摘要】利用渤海水驱砂岩油田80个独立开发单元资料,回归了不同井网密度下的采收率经验公式.结合老区油田递减规律及经济评价方法,推导出了老油田经济井网密度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对海上老油田的井网加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期刊名称】《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7(019)003【总页数】3页(P60-62)【关键词】采收率;经验公式;经济井网密度【作者】李功;李伟;杜娟【作者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43经济井网密度[1-3]是指在一定的油价和财税政策条件下,能够采出具有经济价值储量的井网密度。

海上油田开发受环境、经济、平台空间及寿命等因素的限制,采用不同于陆上油田的开发模式[4-6],其开发初期一般采用大井距、高采油速度生产,随着油田开发层不断加深,需进行井网加密,从而提高油田采收率。

井网加密是海上油田开发调整中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确定合理的经济井网密度是保持油田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

研究油田的经济井网密度,可以有效开发油田,并指导油田生产,避免开发投资的浪费。

老区井网加密的经济井网密度可利用增量法进行测算,即只计新增投资和收益,当新增利润达到公司可承受的最低收益率时,此时的井网密度为经济井网密度。

在计算油藏收益时,需先确定油田井网密度与采收率之间的关系,并根据油田地质油藏特征及开发生产规律确定不同井网密度下的油气产量,最后通过净现值法计算不同类型油田的经济井网密度。

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石油可采储量计算方法》(SY/T5367-2010)中介绍了水驱砂岩油田采收率计算的经验公式。

这些经验公式均是根据陆上油田实际资料回归得到的,在计算海上油田采收率时误差较大,无法准确预测油田潜力,因此需要建立海上油田的采收率经验公式。

建立采收率与井网密度关系的方法探讨

建立采收率与井网密度关系的方法探讨

建立采收率与井网密度关系的方法探讨邹存友;韩大匡;盛海波;汪萍;张爱东【摘要】油田(或区块)的采收率与井网密度关系式建立的正确与否,关系到整个油田开发调整的成败.经过研究和实践,可用水驱曲线法或递减法先确定某一确定井网条件下的可采储量,结合油田动用的地质储量,可以求得该井网密度下的采收率,再利用线性回归确定谢尔卡乔夫公式中的系数,进而可以确定整个油田(或区块)的采收率与井网密度的关系.油田应用结果表明,应用这2种方法建立的关系式,能够准确反映采收率随井网调整的变化,在此基础上确定的加密调整潜力及经济技术界限合理而准确.【期刊名称】《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年(卷),期】2010(017)004【总页数】5页(P43-47)【关键词】采收率;井网密度;可采储量;水驱曲线;递减法【作者】邹存友;韩大匡;盛海波;汪萍;张爱东【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13.7中国油藏绝大多数为陆相沉积,非均质性很强,为了降低风险,油田开发一般先采用相对较稀的井网投产,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在不同阶段进行井网加密调整,从而不断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并提高最终采收率。

在不同开发阶段,制订合理的开发技术政策、分析加密潜力的前提是正确建立采收率与井网密度的关系。

前苏联著名学者谢尔卡乔夫建立的采收率和井网密度关系式[1],目前在国际上被公认为能够较为正确地反映采收率与井网密度的变化规律。

尽管谢氏公式形式及原理较为简单,但如何获得符合油田开发规律的公式却很复杂。

笔者对谢尔卡乔夫公式的理论意义、适用范围以及目前广泛采用的建立井网密度与采收率关系的做法进行了回顾及探讨。

在大量的油田开发实践过程中,认为谢尔卡乔夫公式中的ED和a并不能完全代表驱油效率和井网系数,只是油田开发综合状况的一个反映,并最终研究出2种能够有效建立起井网密度和采收率关系的正确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海上稠油油田
水驱井网密度采收率 同。回归得出驱油效率关系式及井网指数与流度关 系式,即
lgEo一0.069 71lg(K。/P。)一0.410 78 (r=0.995 4) 18.14
海上油田开发一般首先采用相对较稀的井网、 多层合采合注的模式投产,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在 不同阶段进行井网加密调整,从而不断改善油田开 发效果并提高最终采收率。制订合理的开发技术 政策、分析加密潜力的前提是建立正确的采收率 与井网密度关系。前苏联著名学者谢尔卡乔夫建 立了采收率和井网密度关系式[1 3;中国石油勘探 开发研究院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144个油田或开 发区块的资料,按地层条件下原油流度分级回归 出了5个区间的采收率与井网密度关系式瞳]。目 前海上陆相油田大多处于中低含水阶段,没有足 够多(特)高含水油田样本数据来建立井网密度与 采收率关系式,因此要借鉴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 究院所回归的关系式来研究海上油田井网密度与 采收率之间的关系,但又不能完全照搬,须做进一 步的改进和校正。
万方数据
第24卷第3期
耿站立等:海上稠油油田井网密度与采收率关系研究
37
率‰。。值,但与式(2)计算的驱油效率品。。值接近;
另外,根据式(6)计算的海上S、Q、L、B油田的不同井 网调整阶段的采收率与实际标定值比较接近,说明 式(5)的校正方法比较可靠。下文以Q油田为例进 行详细论述。 Q油田构造比较平缓,含油面积为11。4 km2,主 力含油层段为明化镇组与馆陶组,明化镇组为曲流河 沉积,馆陶组为辫状河沉积,钻遇单层砂体基本为复 合河道砂岩体,属正韵律和复合韵律;储层物性好,属 高孔高渗储层,孔隙度25%~45%(-T均值35%),渗 透率100~11
(编辑:杨滨)
A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ll pattern
density and recovery factor in offshore heavy oilfidds Geng Zhanli Xu Jiafeng An Guirong Zhang Wei Zhou
50
5∥’”“E D1。。e一瓦差节靠j
(6)
mPa・S的海上稠油油田来说,Ef)『l。。与Ef)1 00相差
200
关于前文述及的假定“地下原油粘度为20~ mPa・S时对应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均如图1所 示”,从渗流理论的物理意义来说,该假定不尽合理, 笔者也尝试收集海上各稠油油田的不同地下原油粘
很大,不能通过井网指数a的系数来弥补,因此须对 驱油效率(E。)项进行校正。
式(1)中:昧为最终采收率,f;E。为水驱油效率,f;
S为井网密度,口/kin2;n为井网指数,决定于油层 连通性、水油流度比、非均质特征等。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分析了国内144个注 水开发区块或油田实际资料”。43,按照流动系数的不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海上油田丛式井网整体加密及综合调整技术(编号:2011ZX05024-002)”部分研究成果。 第一作者简介;驮站立,男,工程师,2008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主要从事油气田动态分析及 开发规划研究工作。地址t北京市东直门外小街6号海油大厦(邮编:1D0027).E—mail:gengzhl@ClIOOC.com.cn。
速度1.05%,采出程度7.72%,标定采收率15.1%。 经过10年“少井高产”模式的开发,该油田平面和层 间矛盾逐渐暴露,为此编制了综合调整方案,拟增加 23口水平调整井和13口定向注水井,方案标定采收 率25.6%;同时为了研究该油田“技术”加密潜力。按 照陆地油田开发模式和经济评价界限提出了3套虚 拟开发方案,标定采收率分别为32.8%、35.8%和 34.3%,并根据式(6)计算了不同调整阶段(包括3个 虚拟开发方案)的校正采收率(表1),其中实验室测定
(2)

口2诼万:了丽
式(2)、(3)中:ED变化范围为0.403 5~0.603
u’
1;K。
为空气渗透率,mD;此为地下原油粘度,mPa・s;r为 相关系数;Ka/_“o为地下原油流动系数,变化范围为
(5~600)×10~“m2/(mPa・s)。
因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所回归的井网 密度与最终采收率经验公式可以表示为
mPa・S之间。该油田于2001年10月投入开发,目
[2J李道品.低渗透油田高效开发决策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
社,2003.
前有油井42口、水井8 13,采用反9点井网,井距
350~500 m,日产油1 205 rr?,综合含水82.1%,采油
[3]鄂运堂,李留仁,赵艳艳,等.低渗油藏合理井网密度的确定 [刀.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0(5):41-44. [4]刘世良,郄应钊.确定老油田合理井网密度和极限井网密度的 新方法口].新疆石油地质.2004.25(3):310—311. 收稿日期12011-10—26 改回日期:2012—02—16
3新方法的验证
为了证明该校正方法的适用性,笔者在海上S、 Q、I。B等稠油油田(原油粘度分别为55、169、146、
80
mPa・s)分别进行了验证,如图3所示,校正后的驱
油效率EⅡ。。值均明显小于室内实验测定的驱油效

: h跏

柏 掌、哥辎暮肇 .、 ∞
/J4一
青水饱和度,f
图1海上Q油田典型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
参考文越
[1]
[1IeJlKaqeBBH.BJlllRH鹏H日He日”eoT且aqy
H Hx
mD(平均值3
000
mD);油藏类型
为受岩性影响的构造油藏,地下原油粘度在22~
260
ruloTltoerll
c删CKBa)KHH
ps.3MeMeHHfl[J3.He巾rⅡH0e x03H磕cr肿,1974。(6):28—29.
ER=0.388 3(K。/肺)“06”1
e-可≯矗;
(4)
式(4)中的驱油效率(ED)与体积波及系数 (e‘4培)的系数能很好地适应我国以内陆湖盆中的河 流砂体沉积为主的储集层岩性变化大、非均质严
1对谢尔卡乔夫公式的讨论
根据前苏联学者谢尔卡乔夫的研究,不同并网 加密阶段的井网密度与最终采收率有如下关系:
487
4结论
(1)对某一具体稠油油田来说,地下原油粘度
越大,驱油效率E。。。越小;由于碌与Eo同比变
化。因而ED取E。,。。值和E。。值对ER影响很大。 (2)验证结果表明,通过校正后的采收率经验 公式可以很容易计算海上稠油油田的水驱采收率, 为科学评估海上稠油油田井网“技术”加密潜力提供 了简便工具,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评价方法可以进 一步评估海上稠油油田井网“经济”加密潜力。
ER=EDe-4/5
重、延续性差和多断层的特点。因此,只要能准确 地求取研究区块或油田的空气渗透率和地层原油 粘度,就可以确定该区块或油田的井网密度与采
(1)
收率之间的关系。 但是,目前海上陆相油田大多处于中低含水阶 段,没有足够的(特)高含水期油田样本数据来研究 海上油田的井网密度与采收率关系,因此,需要借 鉴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回归的井网密度与采收 率关系式,但须做改进与校正。
36 36
ping units by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Research In- stitute.CNPC.The term of oil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in this regression expression,however,was revised by considering water drive behavoirs of heavy oil.thus
Wensheng
Deng Jiuguo
(CNtX)C Research
Institute・Beijing,100027)
的平均驱油效率岛.。为68%,校正后的驱油效率
Abstract:For the its
core
development of offshore oilfields,
eco-
氐,。为46%。
2对谢尔卡乔夫公式的校正
基于上述讨论,以海上Q油田为例进行校正。 该油田平均地下原油粘度为169 mPa・S,其典型的 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如图1所示。在此假定(如此 假定的原因将在下文述及)地下原油粘度为20~
200
度下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并按照前文的方法计
算不同地下原油粘度下的驱油效率民,。,进而计算 相应的驱油效率‰。。的校正系数,但由于海上稠油
万方数据
36
中国海上油气
以下是对谢尔卡乔夫公式的体积波及系数 (e~“)与驱油效率(E。)进行的讨论: (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的国内144 个注水开发区块或油田均为以内陆湖盆中的河流砂 体沉积为主,由此回归的体积波及系数(e1俗)在陆 相沉积油田具有广泛实用性,本文的研究对象—— 海上稠油油田也均为陆相沉积,因此式(4)的体积波 及系数(e1俗)项可以描述海上稠油油田的井网密度 与体积波及系数关系。 (2)从经济意义来说,式(4)中的驱油效率应对 应于含水率98%时的驱油效率(EDn。。),但实际上 采用了含水率为100%时的驱油效率(Em no)。回 归式(4)所用区块或油田的地下原油粘度基本上都
是在20 mPa・S以下,对于这样的油田来说,Em。。与

臀o


孽06

驱油效率ED。,。的校正系数a与地下原油粘度 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口一1.794
5“_0…6
(5)
因此,校正后的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经验 公式可以表示为
ER=1.794
E。。。相差不大,其误差可以在式(4)中转移到井 网指数n的系数中去;但对于地下原油粘度大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