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对地下水污染分析8页word文档

合集下载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析及处理方法的研究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析及处理方法的研究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析及处理方法的研究我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析及处理方法的研究摘要:介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定义,来源,特性。

分析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我国大气,土壤,水环境中的污染情况以及处理方法的进展研究.关键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布现状;处理方法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是指在环境中难以分解,能够在环境中长期存在,可以通过各种传输途径而进行全球尺度的迁移扩散,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累积放大,对人体和环境产生毒性影响的一类有机污染物[1]。

这些污染物并不是自然界本身就存在的,而是人类工业革命带来的产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给人类和环境带来的危害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瑞典政府于2001年5月23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联合主持召开全权代表会议,包括中国在内的90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旨在禁止和/或限制使用12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

1.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和特性根据《斯德哥尔摩公约》,首批列入公约控制的POPs共有12种(类)。

这十二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别是:艾氏剂(aldrin)、氯丹(chlordans)、滴滴涕(DDT)、狄氏剂(dieldrin)、异狄氏剂(endrin)、七氯(heptachlor)、六氯苯(hexachlorobenzene)、灭蚁灵(mirex)、多氯联苯(PCBs)、毒杀芬(toxaphene)、二噁英(dioxin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人工合成,对于农业来说,有机氯农药难降解,高残留,在食品和环境中仍可检出残留,苯氧酸型除草剂、杀虫剂的使用,使二噁英在土壤中残留增加。

而有意生产的工业化学品中,例如多氯联苯(PCBs)广泛应用于变压器、电容器、充液高压电缆、油漆、复印纸的生产和塑料工业,而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中也含有二恶英和呋喃等,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

浅谈中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污染现状及其防治

浅谈中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污染现状及其防治

中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污染现状及其防治研究进展摘要:介绍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定义、特性、种类和危害,分析了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水体、大气、土壤等介质中的污染状况,阐述了对被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的介质进行生物修复、焚烧、物理和化学处理技术及进展,并对中国在此领域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现状;防治1 引言早在1962年,美国的Rachel Carson[1]在《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一书中描述了由于农药的使用使得鸟类和其他动物种群数量大量减少的事实后,人们逐渐意识到并承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对环境可能造成的严重污染及对生物体造成的极大危害。

1966年,斯德哥尔摩大学确认PCB(多氯联苯Poly chlorinated Biphenyls,简称PCBs)在白尾海雕体内的富集现象。

随后,1968年日本发生米糠油事件而导致上千人中毒;荷兰在1963~1989年期间多次发生二噁英污染事故;1972年,美国密苏里小镇发生二噁英扩散事件,造成大量鸟和动物死亡,致使十几年后该镇2万多居民被迫迁移;1976年7月,意大利伊克摩萨化工公司发生爆炸而泄露出2kg二噁英,导致附近城镇家禽大量死亡,许多孩子面颊上出现水泡,700多人被迫搬迁;1979年,中国台湾发生因食用受多氯联苯污染的米糠油而导致上千人中毒的事件;1999年,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相继发生因动物饲料被二噁英污染,导致畜禽类产品及乳制品含高浓度二噁英,致使欧洲食品行业的大崩溃[2]。

1996年,西奥科尔伯恩在《失去的未来》(Our Stolen Future)再次提到农药污染对生物激素和人类健康的影响[3-4]。

鉴于POPs对环境和人类的严重危害,从1998年以来,世界各国政府举办了一系列的谈判和协商,并于2001年5月23日达成共识,包括中国在内的90个国家的环境部长或高级官员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代表各自政府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简称《斯德哥尔摩公约》)。

我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工业发达的国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活动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这导致了大气、水体和土壤等环境中负荷的增加。

在这些废弃物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一类特别危险的物质,它们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都具有潜在的危害。

为了监测和控制POPs的排放和传播情况,我国相关部门开展了持续的监测工作。

目前在监测POPs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监测手段不足、监测数据不准确等。

有必要对我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以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1.2 问题引出我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我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指在自然界中难以降解的化学物质,具有较强的毒性和生物蓄积性,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我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工作存在一系列问题。

监测手段滞后。

随着科技的进步,监测手段也在不断更新,但我国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方面还存在技术装备不足、人才短缺等问题,导致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受到影响。

监测数据不准确。

现有的监测网络覆盖范围不足,监测站点布局不合理,监测频次不足等问题导致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和时效性受到质疑。

我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现状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2. 正文2.1 监测现状分析我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现状主要包括两方面:监测对象和监测手段。

在监测对象方面,我国目前主要监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包括多氯联苯(PCBs)、多溴联苯(PBBs)、多溴二苯醚(PBDEs)等。

这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具有较高的残留时间和生物富集性,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监测这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变化趋势和分布规律对环境保护和健康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在监测手段方面,我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主要通过环境监测站、定点监测网络、移动监测车等方式进行。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问题进展研究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问题进展研究

国的环保 部长以及 各地 高级 官员 。 公约决定在世界范 围内限制或
式不恰当 , 设备或者事故原 因等 出现有毒物质泄漏 , 造成污染 。 还 大 。A u l i K o s t a m o 等通过 观察 欧洲拉 多加湖 中鱼类体 内和食物链 有一些是通过对化工 副产 品进行燃烧产 生了 P O P s ,例 如常见的 上一级海豹体 内的 P O P s ,得到 鱼的脂肪内 HC B和总 P C B s的浓 P C D F s 与P C D D s 等。 度分别 为 0 . 0 7~0 . 1 5 mg / k g 和0 . 6 5—1 . 0 mg / k g而上一级 海豹体 内 1 . 2 P OP s 特征分析 的浓度高 于这个 数据 1 2至 2 9倍 , P C B s 和D D T浓度 在食物链 中 1 , 2 . 1 持 久 性 得到沉积和富集 。 P O P s 在水 中的半存 留期大于 2个 月 ,土壤 中的半存 留期大 3结 语 于 6个月 , 而且 在正常环境 中不容易 被分解 、 光解 或者其它 生物 P O P s 对海洋 以及生物体 的危 害是潜在而巨大的 ,但 由于其 降解 , 它们具有相 当的稳定性 , 在各 种环境中都能长期 的存在 , 例 污染源广 、 难 以降解 、 易于 积蓄 , 要真正解决其 带来 的问题 , 决非 如水 体 、 大气 、 泥土等 , 都能够长久存在 。 易事 。 而且现在关于 P O P s 的研究还很不完善 , 缺乏大量可靠 的数 1 . 2 . 2远 距 离 迁 移 性 据 , P O P s的生产 、 使 用 、 排放 、 污染分布都不 是特别清楚 , 需要人 P O P s由于他们本 身具有 的稳定性 ,在 环境 中很难被分解 或 类 继 续研 究 。 者降解 , 又是半挥发性 , 能够通过挥 发特 性 , 各种有毒介 质会跑到 大气 中 , 污染大气 环境。在大气环境 中还会循环 的沉 降 、 挥发 、 再 参 考 文 献 1 ] 隋颖 . 持 久性有机 污染物对人类健 康的危害 [ J ] . 预防 医学论 坛, 沉 降等 , 经过多次反复 , 这样 P O P s 较为容易 的在一些 温热地区和 [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状况及处置技术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状况及处置技术
POPs 在大气中以气体的形式或者吸附在悬浮颗粒物 上 ,并随着大气的流动发生长距离的输送和全球扩散 ,导致 全球性污染 。
发达国家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就有了关于 大 气 中 PCDD/ Fs 污染水平的报道 。在德国 ,每天从空气中沉积落地 的颗粒物中 PCDD/ Fs 质量浓度 (以 TEQ 计 ,TEQ 为总毒性当 量) 5 - 36 pg/ m3[15] 。在希腊北部 , 每天沉积落地的大气颗粒 中 PCDD/ Fs 和 PCBs 的 平 均 值 分别为 0. 52 pg/ m3 和 0. 59 pg/ m3 [16 ] 。
摘 要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 具有持久性、半挥发性、生物蓄积性和高毒性 ,对人类的健康 和全球生态环境的巨大危害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公众的广泛关注 。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定义 、来源和特征进行了介绍 。 分析了国内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污染状况以及主要的处置技术 ,并指出了今后 POPs 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特性 污染 处置技术
环境中的 POPs 来源广泛 ,主要有以下 2 个方面[7] : ①主 要来源 :指能生产和产生 POPs 的过程或物质 ; ②来源 :指的 是含有 POPs 物质的产品和物质 ,或那些能积蓄 POPs 的物体 (例如 ,土壤 、垃圾和沉积物等) 。
虽然人工合成化学品的发明和大规模使用给人类带来 极大便利 ,但同时也给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很大
持一定残留水平 。 1. 2 半挥发性
POPs 都具有半挥发性 ,这一特性使得水体或土壤中的 POPs 能够以蒸汽的形式存在 ,并进入大气环境或吸附在大 气颗粒物上 ,在大气环境中作远距离迁移 。同时 ,这一适度 的挥发性又使得它们不会永久停留在大气中 ,而是能重新沉 降到 地 球 上 , 且 这 种 过 程 可 反 复 多 次 地 发 生 。正 是 由 于 POPs 的上述特性 ,使得在全球的每一个角落 ,包括大陆 、沙 漠 、海洋和南北极地区都可检测出 POPs 的存在[5] 。 1. 3 生物蓄积性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及治理ppt课件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及治理ppt课件

非受控燃烧过程 9.9%
交通 1.2%
生产和使用化学 品及消费品 2.6%
其他来源 0.5%
废弃物处理 0.5%
矿物产品生产 4.0%
发电和供热 18.5%
废弃物的焚烧 17.2%
钢铁和其它金属 生产 45.6%
10
11
3.2 POPs的危害
近年来研究结果表明,POPs一旦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后就会 在生物体内的脂肪、胚胎和肝脏等器官中积累下来,累积到一定浓度 就会对生物体造成伤害。
的发病率较正常情况有明显增高。睾丸癌及女性乳腺癌的 发病率都与长期暴露于低水平的类POPs有关。国际癌症 机构在大量的动物实验及调查基础上,在1997年将2,3,7,8TCDD定为人类Ⅰ级致癌物,PCBs、PCDFs定为Ⅲ级致癌 物。PCBs、PCDD/Fs,PAHs。
3.2.5神经毒性 POPs中的一些物质还能引起精神心理病患症状,如
• 广泛存在于环境中
➢ 地表水、地下水 ➢ 空气(室内空气) ➢ 土壤、沉积物、植物……
• 造成一定的食品污染
➢ 动物饲料 ➢ 人类食品……
2
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初步 认识
2.1 POPs定义
(1)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指能够在各种环境介 质(大气、水、生物体、土壤和沉淀物等)中长期存在,并能 通过有关环境介质(特别是大气、水、生物体)远距离迁移以 及通过食物链富集,进而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危 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
12
3.2.2内分泌系统毒性 通过体外实验已经证实POPs中有多种物质都是潜在的内
分泌干扰物质,某些能够模拟雌激素功能与雌激素受体结合 后发挥类雌激素作用,有些能发挥雄激素作用, 比如,PCB 在体内试验中就表现一定的雌激素活性。此外,男性精子数 量的减少,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调,女性青春期提前,生殖系 统的功能紊乱和畸形等都与长期暴露于低水平的类激素物质 有关。PCBs,DDT,PCDD/Fs(二恶英类), 其他 EDCs

环境水体中多环芳烃类污染物及其分析方法

环境水体中多环芳烃类污染物及其分析方法

环境水体中多环芳烃类污染物及其分析方法裴秀(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兰州730070)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的安全问题尤其重要。

为了有效控制水污染,水体质量的检测任务也就很艰巨。

有机污染物分布广、组成复杂,分离和测定是研究的难点。

多环芳烃(PAHs)是水体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之一,PAHs类污染物不仅污染最广,致癌性强,而且持久稳定,因此常被作为水中污染物的典型代表。

多环芳烃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荧光法等。

关键词:多环芳烃,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荧光Pollutants and their analysis methods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environmental waterPei Xiu(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730070)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y, environmental issues have become an increasing concern. Serious water shortage and security issues of water resources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China.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ontrol water pollution,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will be very difficult because of widely distribution, complex composition, difficult separ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organic pollutants.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are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in water body. They are widely spread and carcinogenic, long-lasting and stable. Thus they are typical representative contaminants in water. Gas chromatograph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are usually employed for the detection of PAHs.Keywords: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gas chromatograph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fluorescence1. 多环芳烃化合物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煤、石油、木材、烟草、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等有机物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挥发性碳氢化合物,是重要的环境和食品污染物。

地下水体中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来源分析

地下水体中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来源分析

地下水体中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来源分析地下水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水源之一,然而,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成为地下水质量的主要威胁之一。

本文将对地下水体中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来源进行分析,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解决这一问题。

一、工业废弃物工业废弃物是地下水体中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许多工业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中含有各种化学物质,其中包括许多挥发性有机物。

这些废弃物被排放或不当处理后可能渗入地下水中,造成污染。

二、农业活动农业活动也是地下水体中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农业生产中,农药和化肥被广泛使用,其中一些化学物质属于挥发性有机物。

这些化学物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通过渗漏或径流进入地下水中,给地下水质量带来风险。

三、城市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厂是另一个地下水体中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来源。

在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一些挥发性有机物无法完全被去除,一部分可能通过流出水排放到环境中。

这些有机物最终可能被地下水体吸收,导致污染。

四、地下储油设施泄露地下储油设施是地下水体中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潜在来源。

由于设施老化、维护不善或事故等原因,地下储油设施可能发生泄露,导致挥发性有机物渗入地下水。

这种情况尤其常见于石油储存和加油站等场所。

五、不当废弃物处理不当废弃物处理也是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重要因素。

当废物被不当处理、倾倒或埋藏时,挥发性有机物可能渗出并污染地下水。

这种情况常见于非法垃圾填埋场、废弃物堆积场等地。

综上所述,地下水体中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来源包括工业废弃物、农业活动、城市污水处理厂、地下储油设施泄露以及不当废弃物处理等多个方面。

为了保护地下水质量,我们需要加强环境监管、加强工业和农业废物处理、改善污水处理工艺以及提高公众对废弃物正确处理的意识。

只有通过综合治理和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地下水体中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风险,确保我们的水源安全和健康。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污染现状分析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污染现状分析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污染现状分析沈梦楠【摘要】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显得愈来愈严重,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作为一种高毒性,持久性的污染物质对环境的危害显得尤为严重。

本文主要介绍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特征以及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综述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水环境污染的现状,提出了应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控制对策。

【期刊名称】《资源节约与环保》【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1页(P45-45)【关键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水环境;污染现状【作者】沈梦楠【作者单位】松辽流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建筑大学吉林长春 130118【正文语种】中文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又简称POPs[1],是一种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都具有严重危害的有毒物质,近年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成为全球性研究热点,而其对水环境的影响更是被人们广为重视。

1.1高毒性与一般污染物不同,POPs在环境中难以降解,滞留时间较长且毒性较强,即使在低浓度时也能对生物造成伤害,对人类的健康危害较大,大多数的Pops具有致癌、致畸性、致突变性的“三致”效应,能够干扰人体系统内分泌系统从而导致“雌性化”现象。

1.2持久性环境中的POPs对光解、化学分解等不敏感,常规物理化学等处理方法很难将其从水体中去除,可残留数十年,或更为持久。

1.3生物累积性POPs具有高亲脂性、憎水性等特征,因此可以在生物脂肪组织中累积,从而在生物体内累积,并且通过在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下,在高级捕食者体内成几何倍数累积,甚至达到中毒浓度,从而危害人类健康。

1.4迁移性POPs可以通过风和水等介质远距离传播,由于POPs的半挥发性,使得它在常温下就能够挥发到大气层中,但同时也因为这适度的半挥发性使得它们不会一直留在大气层中,而是重新回到地球,从而导致POPs随大气做远距离迁移,甚至在远离污染源的北极圈也都发现了POPs的痕迹。

目前,我国水体中持久性有机污染严重,污染物主要包括多氯联苯、有机氯农药和溴代阻燃剂等化合物质。

最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调查分析

最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调查分析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调查分析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调查分析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调查分析落实公约公告,践行绿色承诺,共筑和谐家园小组成员:朝纲(经济贸易学院)提纲挈领:一,pops污染、研究实例二,认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三,国际高度重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四,我国pops现状五,国家应对措施六,各省市积极响应七,小组建议八,结束语九,符:1.预防pops污染方法2.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表1962年,美国著名女海洋学家蕾切尔·卡逊发表了绿色经典著作《寂静的春天》,就滴滴涕、六六六等化学杀虫剂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对人类健康所造成的伤害发出警告,但是蕾切尔·卡逊的警告却备受争议。

不幸的是,这些化学杀虫剂对环境及人类健康所造成的危害被蕾切尔·卡逊言中。

事件一:美国在越南污染事件1962年至1971年,美国在越南北部喷洒了4163万升含有二恶英的脱叶剂,导致至少100万人身患精神错乱、癌症、生育能力丧失或降低等疾病,同时,造成了数十万计的畸形儿。

事件二:日本米糠油多氯联苯污染事件1968年的日本九州爱知县,日本因米糠油不慎混入多氯联苯而导致,上千人中毒,后蔓延到周围23个府县,5个月后患者超过5000人,其中16人死亡,实际受害者约13万人。

食用者不仅表现出急性中毒症状,而且其中的年轻女性在七年后所产下的婴儿色素沉着过度、指甲和牙齿变形、长至七岁时智力仍发育不全且行为异常。

1979年,我国台湾省彰化县一带的的居民突然罹患前所未见的皮肤病,病症有眼皮肿、手脚指甲发黑、身上有黑色皮疹。

这次事件共造成近2000人中毒,53人死亡。

经过追踪调查,患者中毒的途径是来自日本的食用米糠油,这是与1968年日本米糠油事件时隔11年后的悲剧重演,被称为台湾油症事件。

事件三:意大利塞维索二恶英污染事件1976年7月10日,意大利伊克摩萨化工公司发生爆炸,泄露出2公斤的二恶英。

泄露导致造成180人中毒、700多居民搬迁,许多孩子面颊上出现水疱,多人中毒。

我国地下水环境优先控制有机污染物的筛选

我国地下水环境优先控制有机污染物的筛选

我国地下水环境优先控制有机污染物的筛选朱菲菲;秦普丰;张娟;颜增光;侯红;李发生【摘要】针对当前我国地下水有机污染现状和监测评价的需求,借鉴国内外研究经验,以污染物的急性毒性、生殖毒性、致癌性、内分泌干扰性、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迁移性和出现频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结合加权评分法,对地下水优先有机污染物进行了定量筛选.提出了地下水环境优先控制的共16类85种有机污染物名单,包括卤代烃类16种、多环芳烃类13种、农药类20种、酚类7种、氯代苯6种、苯系物6种、硝基苯类3种、酯类3种、醛类2种、苯胺类2种、亚硝胺2种以及二氯乙酸、丙烯腈、多氯联苯、甲基叔丁基醚和丙烯酰胺等.根据有机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筛选着重考虑环境分布广、浓度高及危害较大的物质.【期刊名称】《环境工程技术学报》【年(卷),期】2013(003)005【总页数】8页(P443-450)【关键词】地下水;有机污染物;优先污染物;层次分析法;定量筛选【作者】朱菲菲;秦普丰;张娟;颜增光;侯红;李发生【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南长沙410128;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2;湖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南长沙410128;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23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地下水遭到严重污染。

研究表明,地下水中检出的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及污染程度已不容忽视[1-2]。

我国的地下水有机污染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近年来,已逐步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

2005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了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在珠江三角洲和华北平原等地区重点针对有机污染开展了调查,对地下水有机污染物的分布特征、来源、污染程度等有一定了解[3-4],该调查工作也将作为今后长期的重要任务。

地下水水质分析及水污染治理措施分析

地下水水质分析及水污染治理措施分析

地下水水质分析及水污染治理措施分析地下水是人类使用的重要水源之一,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污染的增加,地下水污染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因此,开展地下水水质分析和水污染治理措施分析,加强地下水保护,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地下水水质分析地下水水质受到地质、气候、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地下水的水质也存在差异。

地下水的主要污染物为有机污染物、化学污染物、微生物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物。

1、有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是指石油、化肥、农药等有机化合物在环境中的残留、排放和泄漏所形成的污染物。

这些有机物在大地水、地下水和地表水中的浓度及种类有着较大差异。

城市工业区和工矿企业周边地区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通常偏高,其中以苯、甲苯、二甲苯、氯化烃等有机化合物较为常见。

2、化学污染物化学污染物一般指重金属、铵盐、硫酸盐等物质。

这些污染物来源广泛,是一些工矿企业的生产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排放物质,对地下水构成了不小的威胁。

3、微生物污染物微生物污染物指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微生物在地下水中的浓度和种类。

这些污染物的来源多样,包括流动的污水、夏季丰雨季节的地表水流入地下水等,其影响也相当严重。

4、放射性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是一种常见的地下水污染物。

在地下水中,放射性元素通过水文地质运移和地下水循环,使大地水经由地下岩石和土壤时,往往被放射性元素所污染,也因此对人类的健康安全产生了很大威胁。

1、控制污染源防止污染源的返工和进一步发展是水污染治理优先考虑的问题。

在工矿企业开展生产活动前,应进行营业许可证的审批,明确水污染物的种类和排放标准。

对于排放污水的企业,应加强监管,并尽可能将污水处理后再排放,这对于减少地下水污染至关重要。

2、推广循环利用将废水回收再利用可以明显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也缓解了地下水资源的压力。

政府应推广循环利用,在政策层面上予以奖励和支持,鼓励企业开展有关活动。

多环芳烃的污染概论

多环芳烃的污染概论

多环芳烃的污染概论概述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由两个以上的苯环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常见于石油和煤焦油等燃料的燃烧过程中。

它们在环境中普遍存在并具有潜在的毒性和致癌性。

本文将探讨多环芳烃的来源、环境行为、影响以及可能的应对措施。

来源•工业排放:石油炼化、化工生产等工业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废水中含有多环芳烃。

•燃烧排放:煤炭、石油等燃料的燃烧释放出多环芳烃,污染大气和土壤。

•土壤污染:多环芳烃可在土壤中长期富集,通过污染的土壤影响植物生长和土壤质量。

•水体污染:多环芳烃会溶解在水中,污染河流和湖泊,危害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

环境行为•大气中的传播:多环芳烃可以随着大气污染物一起传播,通过空气呼吸或沉降到土壤和水体中。

•土壤中的迁移:多环芳烃在土壤中具有较高的吸附性,可以长时间滞留在土壤中并逐渐向深层渗透。

•水体中的积累:多环芳烃在水体中难以降解,易被水生生物吸收并逐渐富集在食物链中。

影响•生态影响:多环芳烃对生物多样性有负面影响,会导致水生生物死亡、植物受损等生态问题。

•人体健康:多环芳烃被认为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长期暴露会增加癌症、免疫系统疾病等风险。

•土壤质量:多环芳烃的积累会降低土壤的肥力和透水性,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土地可持续利用。

应对措施•规范排放:相关工业企业应加强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减少多环芳烃的排放。

•环境监测:加强对大气、水体和土壤中多环芳烃的监测,及时发现和防范污染风险。

•生态修复:针对多环芳烃污染的土壤和水体进行生物修复或化学修复,恢复生态环境健康。

结论多环芳烃作为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都造成潜在危害。

应加强源头治理、监测和修复工作,共同保护我们的环境和健康。

《2024年呼和浩特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布特征、来源及健康风险评价》范文

《2024年呼和浩特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布特征、来源及健康风险评价》范文

《呼和浩特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布特征、来源及健康风险评价》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环境问题。

呼和浩特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省会城市,其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布特征、来源及其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值得深入探究。

本文旨在通过对呼和浩特市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系统研究,分析其分布特征,探讨主要来源,并评估其潜在的健康风险。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2.1 研究区域本文选取呼和浩特市作为研究区域,考虑到工业区、居民区及周边农田等多个不同功能区域。

2.2 研究方法采用土壤样品采集、实验室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以及健康风险评估等方法。

三、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布特征3.1 污染物种类与含量通过对呼和浩特市不同区域的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发现土壤中主要存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包括多环芳烃(PAHs)、多氯联苯(PCBs)等。

其中,某些特定化合物的含量超过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3.2 空间分布特征污染物在空间上呈现出一定的分布规律,工业区的污染程度较高,居民区和农田次之,边缘地区污染较轻。

这表明人类活动对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布有显著影响。

四、污染来源分析4.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废气及固体废弃物是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特别是化工、冶炼等重工业区,排放的污染物对土壤造成了严重污染。

4.2 交通污染交通尾气中的多环芳烃等污染物随降雨、扬尘等进入土壤,对城市土壤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4.3 其他来源包括农业活动、生活垃圾、污水灌溉等也是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重要来源。

五、健康风险评价5.1 暴露途径人体通过皮肤接触、食物摄入及吸入等方式暴露于土壤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5.2 健康风险评估通过评估不同途径的暴露量及污染物毒性数据,发现某些区域的居民暴露于高浓度污染物的风险较高,可能对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特别是儿童、孕妇等敏感人群,应引起高度重视。

水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与治理

水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与治理

水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与治理刘莎【摘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积性、高毒性和挥发性等特性,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都有不可估量的危害.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存在与积累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都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危害自然环境,破坏生态平衡.本文阐述了当下中国水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现状,总结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一般治理方法,着重论述了水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光降解机理,介绍了光催化氧化技术在水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去除方面的具体应用.【期刊名称】《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年(卷),期】2019(037)006【总页数】3页(P159-161)【关键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监测;光降解【作者】刘莎【作者单位】山东省环科院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济南 25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01;X831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污染相继出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非常严重的危害。

其中最常见的污染就是持久性有机污染。

这种污染物传播途径广泛且难以分解,在通过生物体传播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大量积累的情况,对人的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都产生了巨大的危害。

鉴于环境安全和生存需要,人们要对环境中存在的持久性有机物进行监测分析,并根据监测现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和治理方法。

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中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定义是存在于或堆积于动植物体内的、在自然环境中长期循环的对人类有害的化学物质。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高毒性、持久性、生物积累性、远距离迁移性,可以在大气、水、土壤环境中留存,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和自然生态都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已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视为世界面临的最大环境挑战之一。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被发现大量存在于杀虫剂、工业化学品之中,包括艾氏剂、滴滴涕(DDT)、毒杀芬、苯并呋喃等,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危害。

地下水中多环芳烃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机制研究

地下水中多环芳烃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机制研究

地下水中多环芳烃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机制研究地下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但是它的质量却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多环芳烃化合物(PAHs)的污染。

PAHs是一类有机化合物,它们通常是由石油、煤炭等自然物质燃烧或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是一种环境污染物,严重影响地下水的质量。

许多研究尝试研究地下水中PAHs的生物降解机理,以便有效解决PAHs的污染问题。

多环芳烃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机制地下水中PAHs的降解主要是依靠微生物,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降解方式。

PAHs降解的微生物通常分为两类:氧化菌和邻苯二酚酸菌。

氧化菌氧化菌从PAHs中提取电子和能量,并将其氧化成为更易于分解的物质。

这种氧化作用需要大量的氧气参与。

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氧化菌可以将PAHs迅速分解为更简单的物质,例如二氧化碳和水。

氧化菌包括许多不同种的细菌和真菌,其中一些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

邻苯二酚酸菌邻苯二酚酸菌是另一种PAHs 分解的微生物,它们通过酸化PAHs并将其转化为应激物质,如邻苯二酚酸(PCA),以获得能量。

邻苯二酚酸可被其他微生物进一步代谢为糖或脂肪酸,最后生成ATP和CO2等分解产物。

相比之下,邻苯二酚酸菌的生长不需要氧气,因此它们可以生存在缺氧的地下水环境中,在这种环境下,氧化菌无法生存。

手段分离PAHs生物降解菌为了研究地下水中PAHs的生物降解机制,研究人员需要从环境样品中分离出PAHs降解菌。

传统的分离方法十分耗时,且通常不能充分地分离出潜在的降解菌。

因此,现代技术,如 PCR-DGGE、TRFLP 和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分析方法,能够提供更为便捷且准确的分离手段。

例如,基于高通量18S rRNA基因定序方法,可以将地下水中的PAHs降解微生物分离鉴定,并分析其群落结构。

这些先进的分离方法能够更准确地检测到细菌之间的微妙区别,帮助分离出高效的PAHs 降解菌。

总结PAHs的生物降解机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PAHs降解菌也成为了降解PAHs的重要研究对象。

04-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对地下水污染分析

04-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对地下水污染分析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对地下水污染分析1 引言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强的致癌、致畸、致突变性,普遍存在于大气、土壤、水体、沉积物等环境介质中.多环芳烃具有半挥发性,它们以“全球蒸馏”和“蚱蜢跳效应”的模式,通过长距离迁移和大气干湿沉降在全球或区域范围内进行大气远距离传输,到达地球的绝大多数地区,导致全球范围的污染.水体是PAHs迁移传输的重要介质,PAHs一般通过大气干湿沉降、地表径流、水-土、水-气界面交换或石油泄漏直接输入等方式进入到水中,在迁移过程中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对PAHs具有强烈的表面吸附作用,而且PAHs能够在沉积物中不断富集,造成对水体多相介质的污染.PAHs最终可通过食物链在动物和人体中发生生物蓄积,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岩溶地下水是一种重要的生活饮用水源,在有的地区甚至是唯一的生产生活水源,然而研究发现岩溶区地下水正遭受到PAHs的污染.在岩溶区,土层浅薄,土被不连续,土层对污染物的缓冲、净化作用降低,岩溶天坑、漏斗、落水洞、裂隙等形态为污染物提供了天然通道,地表污染物可直接迁移到地下.毛海红(2012)在重庆雪玉洞上覆土壤、洞穴滴水和地下河中检测到有机氯农药(OCPs),发现在土壤中迁移能力较强的化合物,在地下河水和滴水中含量也较高,证明了岩溶管道或裂隙对污染物的运输成为地下河水遭受有机污染的潜在威胁.基于此,本文以重庆青木关地下河流域水体为研究对象,探讨PAHs在不同类型水中的含量、组成、来源和迁移特征,并对污染水平进行评价,以期为该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2 研究区概况青木关地下河流域位于重庆境内川东平行岭谷区华蓥山帚状褶皱束温塘峡背斜中段,构造上,下三叠统嘉陵江组(T1j)碳酸盐岩出露于背斜轴部,在裂隙发育和溶蚀作用下形成典型槽谷(图 1).两翼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T2l)碳酸盐岩和上三叠统须家河组(T3xj)长石石英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并夹有煤系,受轴冀转折处挤压应力作用,形成两侧的岭脊,表现为“一山二岭一槽”的典型岩溶槽谷地貌,背斜轴部经过强烈的挤压还形成了两条近似平行的复式次一级背斜.槽谷呈狭长带状,NNE向展布,南北长约12 km,青木关地下河在区内发育,流向与槽谷走向基本一致,长约7.4 km,为单一岩溶管道型地下河.地下河流域边界和地表分水岭一致,流域面积约13.4 km2,地下河最北端的入口为岩口落水洞,出口为位于流域最南端的姜家泉,出露后流入青木溪并最终汇入嘉陵江.研究区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250 mm,多年平均气温16.5 ℃,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降水为流域的主要补给来源,大部分降水沿坡面汇集到槽谷底部的洼地,通过表层裂隙以面状分散入渗和经落水洞集中注入等方式补给地下河.图1 采样点示意图3 材料与方法3.1 样品采集于2014年6—12月对流域上游的表层岩溶泉(石坝子泉)、地下河入口(岩口落水洞)地表水、下游天窗(姜家龙洞)地下河和地下河出口(姜家泉)(图 1)按月取样,共采集28个样品.取样时,用1 L带聚四氟乙烯衬垫的螺旋盖棕色玻璃瓶置于水下采集,采样过程中不能引入气泡.水样置于便携式冰箱中避光冷藏运输,尽快送达实验室,放入冰箱于4 ℃冷藏保存,并于7 d内完成样品前处理.3.2 样品前处理水样中多环芳烃的提取采用美国EPA525.2的方法进行.水样经0.45 μm玻璃纤维膜过滤1 L,装入棕色瓶中,加入回收率指示物(氘代萘(Nap-D8)、氘代二氢苊(Ace-D10)、氘代菲(Phe-D10)、氘代(Chry-D12)、氘代苝(Per-D12),购自美国Supelco公司)和甲醇(农残级,购自美国Fisher公司)5 mL,摇匀,用铝箔封口,使用全自动固相萃取仪(美国Horizon公司,SPE-DEX 4790)萃取,提取液用50 mL鸡心瓶收集.萃取后的液体用旋转蒸发仪(德国Heidolph公司)浓缩至5 mL,过无水硫酸钠柱脱水,脱水后的液体浓缩到5 mL过硅胶氧化铝(比例为2 ∶ 1)层析柱,洗脱液浓缩至2 mL后,加入5 mL正己烷置换溶剂,再浓缩至0.8 mL,转移至细胞瓶中,用氮气吹至0.2 mL后加入内标物(六甲基苯,购自美国Supelco 公司),放入-26 ℃冰箱中冷冻待测.3.3 仪器分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美国Agilent公司,7890A/5975C)对PAHs进行测定.色谱柱为HP-5MS毛细管柱(30.0 m×0.32 mm×0.25 μm),载气为高纯氦气,流速为1mL · min-1,进样口温度为280 ℃,升温程序为初始温度50 ℃,保持1 min后以20 ℃· min-1升温至200 ℃,然后再以10 ℃· min-1的速度升温至290 ℃,保持15 min.采用无分流方式进样,进样量1 μL.EI电离源70 eV,离子源温度300 ℃,同时采集全扫描数据和选择离子扫描数据,以全扫描数据定性,选择离子扫描数据定量.使用内标法和多点校正曲线对多环芳烃进行定量分析.3.4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参照文献(林峥等,1999),每分析10个样品同时做空白样品、加标样品、加标平行样品和样品平行样.每个样品在萃取前加入回收率指示物,用于检测实验过程中的损失情况,平行样用于确认实验结果的再现性.该方法除Nap回收率较低外(平均值为53%),其他PAHs 的回收率介于78%~110% 之间,且平行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2%.以1 L水样计算的方法检出下限范围为0.2~1.5 ng · L-1.4 结果与讨论4.1 PAHs含量变化特征青木关地下河水体中PAHs含量和组成见表 1,水体中PAHs含量的动态变化见图 2.由表 1和图 2可知,石坝子泉水中PAHs含量变化范围为76.2~212 ng · L-1,平均值为138 ng · L-1,总体上表现出先下降后升高然后再下降的变化趋势;PAHs含量最高值出现在6月,最低值出现在9月.岩口水样中PAHs含量分别在6、8、11月出现高值,含量分别为264、272、241 ng · L-1,最低值出现在9月为81.9 ng · L-1,月动态变化较大.地下河中,姜家龙洞水表1 水中多环芳烃组分及含量图2 水中多环芳烃含量月动态变化(2014年)样中PAHs的含量变化范围为73.9~154 ng · L-1,平均值为110 ng · L-1,最高值出现在8月,最低值出现在12月.姜家泉水样中PAHs的含量范围为97.5~339 ng · L-1,平均值为159 ng · L-1,最高值出现在11月,其余月份含量变化较为平稳. 总体来看,流域上游的石坝子泉和岩口及下游的姜家龙洞水样中PAHs含量的月变化趋势基本上一致,流域内水中∑PAHs平均含量对比结果为岩口>姜家泉>石坝子泉>姜家龙洞,4环及以上PAHs 含量之和也表现出同样的大小特征,为进口大于出口,表层泉大于地下河.大气干湿沉降和土壤淋滤作用对岩溶地下水中PAHs含量变化有重要影响.研究区6、8月降水量分别为175、106 mm,无雨天数少,降雨集中连续,而且8月的天气午后多短时强降雨,伴随降雨过程带来的多环芳烃湿沉降会增加岩溶区地表和地下河中PAHs的含量,雨水对地表和土壤的冲刷作用还会将大量的土壤和其他地表物质带入水中,富集在这些土壤和地表物质上的不易溶解和迁移的高环PAHs也随径流进入到地表水中,增加高环PAHs的含量;而且降雨条件下土壤水达到饱和,渗透量增大,沿裂隙不断补给表层泉和地下河,造成地下水中PAHs含量升高.研究区为农业活动区,岩口取样点位于距公路大约50 m处的水塘出口,所处环境较为开放,容易受到降雨冲刷、水土流失的影响,降雨时岩口地表水较为浑浊,悬浮颗粒物较多,也表明该区域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在月降水量也超过100 mm的7、9月流域内水中PAHs含量却基本上都降低,这可能与降雨比较分散有关,而且7月高温天气多,PAHs因高温挥发的量也较多.11月除姜家龙洞外,其余样点水样中PAHs含量均出现较大升高,与雨后一天采样有很大关系.4.2 PAHs组成特征青木关地下河流域水中PAHs主要以2~3环的低环PAHs为主,平均占到82%,4环PAHs 检出率为42.8%~85.7%,5~6环PAHs仅在岩口和姜家泉中检出,水体中PAHs组成变化见图 3.低环PAHs中Nap、Flu、Phe基本上每月都能检出,总含量占低环PAHs的比重为89.0%~97.4%,占∑PAHs的比重为69.3%~87.4%;水样中Nap的平均含量最高,为59.9 ng · L-1.从组成比例来看,石坝子泉水中3环PAHs的比重稍高于2环PAHs,最高出现在2014年9月的水样中,占到54.6%;4环PAHs除在6月未检出外,其余月份均有检出,比重在8.98%~15.0%之间;5~6环PAHs在泉水中均未检出.岩口水样中PAHs的组成变化特征较为复杂,2环PAHs 比重为6.24%~79.8%,3环PAHs比重为13.0%~45.9%,在8月水样中,4环PAHs含量最高,为158 ng · L-1,其比重占到58.1%;5~6环PAHs在11月检出,含量为138 ng · L-1,比重达到57.2%,这可能与采样时间在雨后有关.姜家龙洞水样在6月只有3环PAHs检出,其余月份2环PAHs比重为25.1%~61.9%,3环PAHs比重为38.0%~63.9%,8—10月均检出4环PAHs,比重为7.89%~11.5%,在整个监测期间,5~6环PAHs均未检出,在降雨较多的6—9月其组成变化幅度大于降雨较少的10—12月.姜家泉中2环PAHs的比重为16.3%~68.7%,3环PAHs比重为25.3%~42.1%,有4个月检出4环PAHs,比重为6.01%~23.1%,在11月,16种PAHs均检出,5~6环PAHs比重达到45.4%.姜家泉位于高速路旁的农村居民区,易受到汽车尾气排放和生活能源燃烧的影响,姜家泉所处位置基岩裸露,PAHs易随降雨快速下渗,并且在降雨较大的时候易随地表径流直接汇入地下河中,岩口落水洞与姜家泉一样,也易受地表环境影响,所以姜家泉和岩口水样中PAHs组成特征较为相似.图3 水中多环芳烃组成动态变化(2014年)4.3 地下河流域水中PAHs的迁移在岩溶区,地表水可通过岩溶裂隙、漏斗、落水洞等进入地下形成地下水,而污染物也随之从地表迁移到地下(图 4).石坝子泉水的PAHs组成以2~3环为主,且变化不大,主要是因为相对于4~6环PAHs,2~3环PAHs相对易溶于水,较易随土壤水迁移,而4~6环PAHs 亲脂憎水性更强,在表层土壤中迁移较难.石坝子泉域植被覆盖良好,生态环境的调蓄能力较强,降水在泉域内保留时间较长,土壤水渗透稳定,因此,PAHs组成变化也较小,石坝子泉域内PAHs迁移主要受到降水经土壤层的淋滤和土壤水扩散迁移影响.地下河水中的PAHs能被强烈地吸附在沉积物、碳酸盐岩等地下河环境介质中,而且4~6环PAHs因辛醇-水分配系数(logKOW)较大,被沉积物等固相介质优先吸附,在地下河中表现为近距离迁移;而2~3环PAHs的logKOW较小,则主要存在于水相中,在迁移中表现为远距离迁移.岩口落水洞是青木关地下河的进口,地表水可以通过落水洞补给地下河,姜家龙洞和岩口水样的PAHs含量月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也表明地表水对地下河存在补给关系,地表水是地下河中PAHs的主要来源.岩口地表水样2~3环PAHs比重为71.1%,而在姜家龙洞地下河水样中其比重却升高到94.6%;岩口水样中4环PAHs比重为17.5%,姜家龙洞水样中4环PAHs比重为5.40%.这说明4环PAHs在地下河迁移过程中被沉积物或悬浮颗粒物吸附,或被吸附在管道和裂隙中,而2~3环PAHs因logKOW较小,较易溶解于水中,易随水迁移,因此,呈现出地下河入口水中高环PAHs比重大于天窗内地下水中,低环PAHs比例则是天窗内大于地下河入口的现象.地下河相对于地表环境是一个低温环境,有研究认为低温有利于沉积物对PAHs 的吸附作用,因此,地下河水中的PAHs在长距离的地下河道内迁移时很容易被沉积物和碳酸盐岩等介质所吸附.在地下河系统中PAHs除了由上游往下游迁移外,还有自表土沿裂隙的垂向迁移过程.姜家龙洞内水中PAHs组成变化雨季(6—9月)要大于旱季(10—12月),在旱季地下河主要靠土壤渗透水补给,含水层中裂隙水补给管道水,因此,在旱季姜家龙洞水中PAHs组成变化较小;在雨季,在降雨作用下,土壤渗透性增强,PAHs易随土壤中的溶解性有机质(DOM)迁移,而且地表水的补给也会影响到姜家龙洞地下水的PAHs组成,因此,姜家龙洞水中PAHs组成在雨季变化较大.为示踪DOM在地下河中的来源及迁移,在早期于2013年7—11月对青木关地下河流域进行了水样采集,用以测试分析另一种生物标志物甾醇.结果表明,岩口、姜家龙洞、姜家泉中溶解态甾醇的平均含量分别为724、412、374 ng · L-1,表现为溶解态甾醇含量随地下河运移距离的增加而减少,表明溶解态甾醇在地下河运移的过程中容易和水中颗粒有机质结合在一起,而且地下河内的沉积物、碳酸盐岩和黏土矿物等对水中溶解态甾醇有一定的吸附.豆甾醇和β-谷甾醇在水体溶解态甾醇中占有较高比重,表明高等植物源等陆源有机质输入对水环境中DOM有较大贡献,而且这种贡献值随着地下河运移距离的增加显现出降低的趋势,这也说明了地下河上游地表环境对地下河中有机物含量的重要影响和地下环境介质对有机物的吸附作用.图4 地下河流域多环芳烃迁移示意图4.4 PAHs来源解析一般来说,环境中PAHs主要来自于燃烧源和石油源.PAHs在迁移、传输过程中存在着分馏作用,而PAHs的同分异构体具有相似的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发生分馏作用,因此,一般可用PAHs的同分异构体比值来识别PAHs来源.泉水、地表水、地下河中Phe都是主要的PAHs,而Ant则基本上未检测到,根据Yunker等的同分异构体比值法,Ant/(Ant+Phe)<0.1,指示PAHs主要来自石油源,Ant/(Ant+Phe)>0.1,指示PAHs来自于燃烧源,但Ant相对于Phe更易光解,导致指示来源不准确.同分异构体Fla和Pyr在环境中具有相似的降解速率,因此,Fla/(Fla+Pyr)比值能更准确地反映PAHs的来源信息,各采样点Fla、Pyr均有检出的月份都不超过4个月,石坝子泉水中Fla/(Fla+Pyr)值范围在0.506~0.525之间,岩口水样中Fla/(Fla+Pyr)值范围为0.512~0.517,姜家龙洞水样中Fla/(Fla+Pyr)值为0.54,姜家泉为0.504~0.531,Fla/(Fla+Pyr)比值表明PAHs来源主要是木材、煤等生物质的燃烧源.整个采样期间只有11月在岩口和姜家泉中检出BaA、Chry、InP、BgP,岩口水样BaA/(BaA+Chry)值为0.48,InP/(InP+BaP)值为0.45,姜家泉水样BaA/(BaA+Chry)值为0.39,InP/(InP+BaP)值为0.43,均指示为石油燃烧源,这与岩口和姜家泉附近有较多的汽车尾气排放是相符合的,因是雨后采样所以这些高环PAHs通过沉降、径流搬运、土壤渗透等方式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未完全被沉积物等吸附,导致水中检出较多高环PAHs.根据以上判断,研究区水体中的PAHs主要来自于燃烧源.4.5 流域内水中PAHs污染水平表 2列出了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荷兰地下水水质标准和加拿大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AHs含量限值.结合表 1可知,石坝子泉和姜家龙洞水样中均未检出BaP,岩口和姜家泉水样中只有在11月检测出BaP,含量分别为17.1、20.8 ng · L-1,超过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的BaP含量限值;流域内水中∑PAHs含量范围为73.8~339.0 ng · L-1,均低于国家饮用水标准.表2 多环芳烃水质标准根据荷兰地下水水质标准,2014年6、8、10—11月姜家龙洞水样中Phe含量和8—10月水样中Fla含量超过荷兰地下水标准中规定的限值,其余月份水样中检出的PAHs均低于荷兰地下水标准;在6月石坝子泉水样中Nap含量超过荷兰地下水标准规定的限值,6—8月、11—12月Phe含量和7—12月Fla含量也超标;6月岩口和姜家泉水样中Nap含量超标,6—9月、12月岩口水样和6—11月姜家泉水样中Phe含量超标,岩口水样中Fla含量在8月、10—11月超标,其中,8月岩口样品中的Fla含量超过荷兰标准限值16倍多,姜家泉水样中Fla含量在6、8、10—11月也超过荷兰标准;11月岩口和姜家泉水样中均检出Chry、BaA、BaP、BkF、BgP、InP且含量均出现超标情况.根据加拿大水质标准可知,只有11月岩口和姜家泉水样中BaA、BaP、BbF、DaA、InP含量超过规定限值.总体上,青木关地下河流域水中有少数低环PAHs含量超标,表层泉和天窗地下水中无高环PAHs超标;地表水和地下河出口水中在2014年11月检出高环PAHs,且含量均超过中国、荷兰和加拿大标准限值.有研究者将水中溶解态PAHs污染水平分为4类:微污染(10~50 ng · L-1)、轻污染(50~250 ng · L-1)、中等污染(250~1000 ng · L-1)、重污染(>1000 ng · L-1).由表 1和图 2可知,青木关地下河流域水中PAHs污染基本上为轻污染水平.从表 3可以看出,青木关地下河流域水中PAHs污染水平与其他地表河流相比,与西江、密西西比河相当,略高于漳卫南运河,与欧洲PAHs含量很低的多瑙河、塞纳河相比,研究区水中PAHs含量要高出很多倍,但与流经区域经济较为发达的长江、海河、大辽河、通惠河相比,研究区水中PAHs污染水平要远低于这些水体;相比于其他地区地下水,青木关表层泉水中PAHs污染水平低于南川岩溶泉、南山岩溶泉,与江汉平原地下水相当,地下河污染水平与白朗地下河相当,低于老龙洞地下河.总体上,青木关地下河流域水中PAHs污染处在较低的水平,以个别低环PAHs超标为主,基本上不存在高环PAHs超标,因此,生态风险评价中基本上不存在致癌性高环PAHs带来的负生态效应.但岩溶区代表的是一个富钙的环境,岩溶地下河显示的是富钙条件下的地球化学特征,因溶蚀作用的发生,地下表3 不同地区水中多环芳烃含量比较河管道发育,空间结构复杂,环境相对封闭黑暗,PAHs易于沉降进入地下系统而且不易被光降解;地下河沉积物和碳酸盐岩对PAHs具有吸附作用,这将造成PAHs在地下空间环境中不断富集,长期的积累会成为潜在的污染源使污染物向下游扩散,必然会影响整个地下生态系统.5 结论1)青木关地下河流域水中∑PAHs含量变化范围为73.9~339 ng · L-1,PAHs平均含量对比结果为:岩口>姜家泉>石坝子泉>姜家龙洞,石坝子泉、岩口、姜家龙洞水样中PAHs含量月变化趋势基本一致.PAHs组成以2~3环为主,4环检出率不高,5~6环基本上未检出.PAHs在地下河迁移过程中存在分异作用,对地下河水中PAHs组成也产生影响.2)通过对PAHs来源解析发现,流域内水中PAHs主要来自于燃烧源.对水中PAHs的污染水平分析发现,部分单体PAHs存在超标现象,表明水体已受到PAHs污染.与其他地区地表河流和地下水相比,青木关地下水污染程度为低污染水平,但PAHs在地下空间环境中长期富集,会成为潜在的污染源,将对整个地下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必须要引起重视.3)为了解降雨条件下岩溶地下河流域水体中PAHs的迁移特征,在今后的研究中还要增加在不同降雨条件下的监测,而且地下河流域是一个整体系统,将在未来的工作测定土壤(水)、地下河沉积物、水体悬浮颗粒物中PAHs的含量,以探究PAHs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和在水体中的运移和分配规律.。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的环境化学行为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的环境化学行为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的环境化学行为一、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概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简称POPs)指人类合成的能持久存在环境中,能够通过生物食物链网累积,并对人类健康产生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

持久性有机物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的特点[1]。

化学品协会国际理事会(ICCA)推荐:①持久性基准:水体中半衰期>180 d,土壤和底泥中半衰期>360 d;②生物蓄积性基准:生物富集系数(BCF)>5000;③长距离越境迁移基准:大气中半衰期>2 d(蒸气压在0.01~1 kPa);④偏远极地地区是否存在标准:水中质量浓度>10 ng/L[2]。

2001年5月23日,在瑞典首都签署的《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简称《公约》),分别是艾氏剂、氯丹、狄氏剂、滴滴涕、异狄氏剂、七氯、灭蚁灵、毒杀芬、六氯苯、多氯联苯、二噁英、多氯二苯并呋喃,标志着人类全面展开削减和淘汰POPs的国际合作[3]。

2009年5月举行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四届会议决定:全氟辛基磺酸及其盐类、全氟辛基磺酰氟、商用五溴联苯醚、商用八溴联苯醚、开蓬、林丹、五氯苯、六六六、六溴联苯/醚等9类化学物质新增列入公约,标志着这些化合物也将在全球范围内被缔约方禁止生产和使用[4]。

POPs具有持久性、远距离传输性、生物蓄积性。

在环境中对于正常的生物降解、光解和化学分解作用有较强抵抗能力,因此它们一旦排到环境中,可以在大气、水体、土壤和底泥等环境中长久存在,它们易于进入生物体的脂肪组织,并且积累的浓度会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升高,即生物放大作用[5]。

二、水体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一)水体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来源水体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天然源较少,往往由人类活动产生,包括农药的使用和工业废水的排放。

1.农药的使用1938年滴滴涕类(DDTs)惊人的杀虫效果首次被发现,到20世纪60年代末有机氯农药(OCPs)成为世界上产量和使用量最大的农药。

水体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进展

水体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进展
7
5
据有关报道,2004 年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获得可用于构建高效降解 工业废水中氯代芳烃类化合物微生物菌株的基因资源,并有望进一步推出 POPs 微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具有操作简便、易于就地处理等优点,但 选择性较高,且耗时较长,并且许多微生物体内缺乏有效的生物降解酶。目 前,中国研究大多集中于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和降解机理等方面,微生物修复 技术在中国实际应用尚不多见。
3
研究表明,有机氯类污染物在华北地区地下 水中普遍检出来;辽河中下游水体中多氯有机物 浓度高于外相应的浓度,沉积物中多氯有机物浓 度与国外部分水体沉积物中的多氯有机物浓度基 本相当;中国东海岸3 个出海口的沉积物中也存 在POPs;广州河段和澳门内港表层沉积物中多氯 联苯检测结果表明,该水域已受到此类物质污染; 珠江主干广州河段沉积物总DDT 的含量均明显高 于全球近岸表层沉积物中总DDT 的含量范围 (0.1~44μg/kg);香港维多利亚港和海线的沉积物 也存在PCDD/Fs,PCDDs (特别是八氯二噁英)的 污染水平较大,是维多利亚港的工业区工业造成 了PCDDs 和PCDD/Fs 污染;洞庭湖底泥中五氯 酚最高含量显著高出全国用药区沉积物中五氯酚 含量中位数462μg/kg 的上千倍。
6
POPs 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危害是潜在而巨大的,但由于其污染源广、难 以降解、易于积蓄,要真正解决其带来的问题,决非易事。在研究治理传统 的POPs 的同时,谨防新的POPs 的出现和累积,建立持久性污染物控制的宏 观决策体系,加强国际间的紧密合作。尽量使关于POPs的实验方法、标准和程 序达到国际上的统一,以求处理并解决该环境污染问题!
4
由于中国对POPs 的认识相对较晚,关于POPs 污染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基础都比较薄弱,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在中国,电化 学氧化技术用于处理水体中POPs 只是最近几年才开展起来,实际工业应用尚 不多见。而国外已有很多的研究与发展,要注重加强对POPs 物质的基础性研 究,包括监测分析技术产生源的调查、环境本底数据采集、迁移和毒性、污 染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对地下水污染分析1 引言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强的致癌、致畸、致突变性,普遍存在于大气、土壤、水体、沉积物等环境介质中.多环芳烃具有半挥发性,它们以“全球蒸馏”和“蚱蜢跳效应”的模式,通过长距离迁移和大气干湿沉降在全球或区域范围内进行大气远距离传输,到达地球的绝大多数地区,导致全球范围的污染.水体是PAHs迁移传输的重要介质,PAHs一般通过大气干湿沉降、地表径流、水-土、水-气界面交换或石油泄漏直接输入等方式进入到水中,在迁移过程中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对PAHs具有强烈的表面吸附作用,而且PAHs能够在沉积物中不断富集,造成对水体多相介质的污染.PAHs最终可通过食物链在动物和人体中发生生物蓄积,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岩溶地下水是一种重要的生活饮用水源,在有的地区甚至是唯一的生产生活水源,然而研究发现岩溶区地下水正遭受到PAHs的污染.在岩溶区,土层浅薄,土被不连续,土层对污染物的缓冲、净化作用降低,岩溶天坑、漏斗、落水洞、裂隙等形态为污染物提供了天然通道,地表污染物可直接迁移到地下.毛海红(2019)在重庆雪玉洞上覆土壤、洞穴滴水和地下河中检测到有机氯农药(OCPs),发现在土壤中迁移能力较强的化合物,在地下河水和滴水中含量也较高,证明了岩溶管道或裂隙对污染物的运输成为地下河水遭受有机污染的潜在威胁.基于此,本文以重庆青木关地下河流域水体为研究对象,探讨PAHs在不同类型水中的含量、组成、来源和迁移特征,并对污染水平进行评价,以期为该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2 研究区概况青木关地下河流域位于重庆境内川东平行岭谷区华蓥山帚状褶皱束温塘峡背斜中段,构造上,下三叠统嘉陵江组(T1j)碳酸盐岩出露于背斜轴部,在裂隙发育和溶蚀作用下形成典型槽谷(图 1).两翼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T2l)碳酸盐岩和上三叠统须家河组(T3xj)长石石英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并夹有煤系,受轴冀转折处挤压应力作用,形成两侧的岭脊,表现为“一山二岭一槽”的典型岩溶槽谷地貌,背斜轴部经过强烈的挤压还形成了两条近似平行的复式次一级背斜.槽谷呈狭长带状,NNE向展布,南北长约12 km,青木关地下河在区内发育,流向与槽谷走向基本一致,长约7.4 km,为单一岩溶管道型地下河.地下河流域边界和地表分水岭一致,流域面积约13.4 km2,地下河最北端的入口为岩口落水洞,出口为位于流域最南端的姜家泉,出露后流入青木溪并最终汇入嘉陵江.研究区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250 mm,多年平均气温16.5 ℃,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降水为流域的主要补给来源,大部分降水沿坡面汇集到槽谷底部的洼地,通过表层裂隙以面状分散入渗和经落水洞集中注入等方式补给地下河.图1 采样点示意图3 材料与方法3.1 样品采集于2019年6—12月对流域上游的表层岩溶泉(石坝子泉)、地下河入口(岩口落水洞)地表水、下游天窗(姜家龙洞)地下河和地下河出口(姜家泉)(图 1)按月取样,共采集28个样品.取样时,用1 L带聚四氟乙烯衬垫的螺旋盖棕色玻璃瓶置于水下采集,采样过程中不能引入气泡.水样置于便携式冰箱中避光冷藏运输,尽快送达实验室,放入冰箱于4 ℃冷藏保存,并于7 d内完成样品前处理.3.2 样品前处理水样中多环芳烃的提取采用美国EPA525.2的方法进行.水样经0.45 μm玻璃纤维膜过滤1 L,装入棕色瓶中,加入回收率指示物(氘代萘(Nap-D8)、氘代二氢苊(Ace-D10)、氘代菲(Phe-D10)、氘代(Chry-D12)、氘代苝(Per-D12),购自美国Supelco公司)和甲醇(农残级,购自美国Fisher公司)5 mL,摇匀,用铝箔封口,使用全自动固相萃取仪(美国Horizon公司,SPE-DEX 4790)萃取,提取液用50 mL鸡心瓶收集.萃取后的液体用旋转蒸发仪(德国Heidolph公司)浓缩至5 mL,过无水硫酸钠柱脱水,脱水后的液体浓缩到5 mL过硅胶氧化铝(比例为2 ∶ 1)层析柱,洗脱液浓缩至2 mL后,加入5 mL正己烷置换溶剂,再浓缩至0.8 mL,转移至细胞瓶中,用氮气吹至0.2 mL后加入内标物(六甲基苯,购自美国Supelco 公司),放入-26 ℃冰箱中冷冻待测.3.3 仪器分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美国Agilent公司,7890A/5975C)对PAHs进行测定.色谱柱为HP-5MS毛细管柱(30.0 m×0.32 mm×0.25 μm),载气为高纯氦气,流速为1 mL · min-1,进样口温度为280 ℃,升温程序为初始温度50 ℃,保持1 min后以20 ℃· min-1升温至200 ℃,然后再以10 ℃· min-1的速度升温至290 ℃,保持15 min.采用无分流方式进样,进样量1 μL.EI电离源70 eV,离子源温度300 ℃,同时采集全扫描数据和选择离子扫描数据,以全扫描数据定性,选择离子扫描数据定量.使用内标法和多点校正曲线对多环芳烃进行定量分析.3.4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参照文献(林峥等,2019),每分析10个样品同时做空白样品、加标样品、加标平行样品和样品平行样.每个样品在萃取前加入回收率指示物,用于检测实验过程中的损失情况,平行样用于确认实验结果的再现性.该方法除Nap回收率较低外(平均值为53%),其他PAHs 的回收率介于78%~110% 之间,且平行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2%.以1 L水样计算的方法检出下限范围为0.2~1.5 ng · L-1.4 结果与讨论4.1 PAHs含量变化特征青木关地下河水体中PAHs含量和组成见表 1,水体中PAHs含量的动态变化见图 2.由表 1和图 2可知,石坝子泉水中PAHs含量变化范围为76.2~212 ng · L-1,平均值为138 ng · L-1,总体上表现出先下降后升高然后再下降的变化趋势;PAHs含量最高值出现在6月,最低值出现在9月.岩口水样中PAHs含量分别在6、8、11月出现高值,含量分别为264、272、241 ng · L-1,最低值出现在9月为81.9 ng · L-1,月动态变化较大.地下河中,姜家龙洞水表1 水中多环芳烃组分及含量图2 水中多环芳烃含量月动态变化(2019年)样中PAHs的含量变化范围为73.9~154 ng · L-1,平均值为110 ng · L-1,最高值出现在8月,最低值出现在12月.姜家泉水样中PAHs的含量范围为97.5~339 ng · L-1,平均值为159 ng · L-1,最高值出现在11月,其余月份含量变化较为平稳. 总体来看,流域上游的石坝子泉和岩口及下游的姜家龙洞水样中PAHs含量的月变化趋势基本上一致,流域内水中∑PAHs平均含量对比结果为岩口>姜家泉>石坝子泉>姜家龙洞,4环及以上PAHs 含量之和也表现出同样的大小特征,为进口大于出口,表层泉大于地下河.大气干湿沉降和土壤淋滤作用对岩溶地下水中PAHs含量变化有重要影响.研究区6、8月降水量分别为175、106 mm,无雨天数少,降雨集中连续,而且8月的天气午后多短时强降雨,伴随降雨过程带来的多环芳烃湿沉降会增加岩溶区地表和地下河中PAHs的含量,雨水对地表和土壤的冲刷作用还会将大量的土壤和其他地表物质带入水中,富集在这些土壤和地表物质上的不易溶解和迁移的高环PAHs也随径流进入到地表水中,增加高环PAHs的含量;而且降雨条件下土壤水达到饱和,渗透量增大,沿裂隙不断补给表层泉和地下河,造成地下水中PAHs含量升高.研究区为农业活动区,岩口取样点位于距公路大约50 m处的水塘出口,所处环境较为开放,容易受到降雨冲刷、水土流失的影响,降雨时岩口地表水较为浑浊,悬浮颗粒物较多,也表明该区域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在月降水量也超过100 mm的7、9月流域内水中PAHs含量却基本上都降低,这可能与降雨比较分散有关,而且7月高温天气多,PAHs 因高温挥发的量也较多.11月除姜家龙洞外,其余样点水样中PAHs含量均出现较大升高,与雨后一天采样有很大关系.4.2 PAHs组成特征青木关地下河流域水中PAHs主要以2~3环的低环PAHs为主,平均占到82%,4环PAHs 检出率为42.8%~85.7%,5~6环PAHs仅在岩口和姜家泉中检出,水体中PAHs组成变化见图 3.低环PAHs中Nap、Flu、Phe基本上每月都能检出,总含量占低环PAHs的比重为89.0%~97.4%,占∑PAHs的比重为69.3%~87.4%;水样中Nap的平均含量最高,为59.9 ng · L-1.从组成比例来看,石坝子泉水中3环PAHs的比重稍高于2环PAHs,最高出现在2019年9月的水样中,占到54.6%;4环PAHs除在6月未检出外,其余月份均有检出,比重在8.98%~15.0%之间;5~6环PAHs在泉水中均未检出.岩口水样中PAHs的组成变化特征较为复杂,2环PAHs 比重为6.24%~79.8%,3环PAHs比重为13.0%~45.9%,在8月水样中,4环PAHs含量最高,为158 ng · L-1,其比重占到58.1%;5~6环PAHs在11月检出,含量为138 ng · L-1,比重达到57.2%,这可能与采样时间在雨后有关.姜家龙洞水样在6月只有3环PAHs检出,其余月份2环PAHs比重为25.1%~61.9%,3环PAHs比重为38.0%~63.9%,8—10月均检出4环PAHs,比重为7.89%~11.5%,在整个监测期间,5~6环PAHs均未检出,在降雨较多的6—9月其组成变化幅度大于降雨较少的10—12月.姜家泉中2环PAHs的比重为16.3%~68.7%,3环PAHs比重为25.3%~42.1%,有4个月检出4环PAHs,比重为6.01%~23.1%,在11月,16种PAHs均检出,5~6环PAHs比重达到45.4%.姜家泉位于高速路旁的农村居民区,易受到汽车尾气排放和生活能源燃烧的影响,姜家泉所处位置基岩裸露,PAHs易随降雨快速下渗,并且在降雨较大的时候易随地表径流直接汇入地下河中,岩口落水洞与姜家泉一样,也易受地表环境影响,所以姜家泉和岩口水样中PAHs组成特征较为相似.图3 水中多环芳烃组成动态变化(2019年)4.3 地下河流域水中PAHs的迁移在岩溶区,地表水可通过岩溶裂隙、漏斗、落水洞等进入地下形成地下水,而污染物也随之从地表迁移到地下(图 4).石坝子泉水的PAHs组成以2~3环为主,且变化不大,主要是因为相对于4~6环PAHs,2~3环PAHs相对易溶于水,较易随土壤水迁移,而4~6环PAHs 亲脂憎水性更强,在表层土壤中迁移较难.石坝子泉域植被覆盖良好,生态环境的调蓄能力较强,降水在泉域内保留时间较长,土壤水渗透稳定,因此,PAHs组成变化也较小,石坝子泉域内PAHs迁移主要受到降水经土壤层的淋滤和土壤水扩散迁移影响.地下河水中的PAHs能被强烈地吸附在沉积物、碳酸盐岩等地下河环境介质中,而且4~6环PAHs因辛醇-水分配系数(logKOW)较大,被沉积物等固相介质优先吸附,在地下河中表现为近距离迁移;而2~3环PAHs的logKOW较小,则主要存在于水相中,在迁移中表现为远距离迁移.岩口落水洞是青木关地下河的进口,地表水可以通过落水洞补给地下河,姜家龙洞和岩口水样的PAHs含量月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也表明地表水对地下河存在补给关系,地表水是地下河中PAHs的主要来源.岩口地表水样2~3环PAHs比重为71.1%,而在姜家龙洞地下河水样中其比重却升高到94.6%;岩口水样中4环PAHs比重为17.5%,姜家龙洞水样中4环PAHs比重为5.40%.这说明4环PAHs在地下河迁移过程中被沉积物或悬浮颗粒物吸附,或被吸附在管道和裂隙中,而2~3环PAHs因logKOW较小,较易溶解于水中,易随水迁移,因此,呈现出地下河入口水中高环PAHs比重大于天窗内地下水中,低环PAHs比例则是天窗内大于地下河入口的现象.地下河相对于地表环境是一个低温环境,有研究认为低温有利于沉积物对PAHs 的吸附作用,因此,地下河水中的PAHs在长距离的地下河道内迁移时很容易被沉积物和碳酸盐岩等介质所吸附.在地下河系统中PAHs除了由上游往下游迁移外,还有自表土沿裂隙的垂向迁移过程.姜家龙洞内水中PAHs组成变化雨季(6—9月)要大于旱季(10—12月),在旱季地下河主要靠土壤渗透水补给,含水层中裂隙水补给管道水,因此,在旱季姜家龙洞水中PAHs组成变化较小;在雨季,在降雨作用下,土壤渗透性增强,PAHs易随土壤中的溶解性有机质(DOM)迁移,而且地表水的补给也会影响到姜家龙洞地下水的PAHs组成,因此,姜家龙洞水中PAHs组成在雨季变化较大.为示踪DOM在地下河中的来源及迁移,在早期于2019年7—11月对青木关地下河流域进行了水样采集,用以测试分析另一种生物标志物甾醇.结果表明,岩口、姜家龙洞、姜家泉中溶解态甾醇的平均含量分别为724、412、374 ng · L-1,表现为溶解态甾醇含量随地下河运移距离的增加而减少,表明溶解态甾醇在地下河运移的过程中容易和水中颗粒有机质结合在一起,而且地下河内的沉积物、碳酸盐岩和黏土矿物等对水中溶解态甾醇有一定的吸附.豆甾醇和β-谷甾醇在水体溶解态甾醇中占有较高比重,表明高等植物源等陆源有机质输入对水环境中DOM有较大贡献,而且这种贡献值随着地下河运移距离的增加显现出降低的趋势,这也说明了地下河上游地表环境对地下河中有机物含量的重要影响和地下环境介质对有机物的吸附作用.图4 地下河流域多环芳烃迁移示意图4.4 PAHs来源解析一般来说,环境中PAHs主要来自于燃烧源和石油源.PAHs在迁移、传输过程中存在着分馏作用,而PAHs的同分异构体具有相似的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发生分馏作用,因此,一般可用PAHs的同分异构体比值来识别PAHs来源.泉水、地表水、地下河中Phe都是主要的PAHs,而Ant则基本上未检测到,根据Yunker等的同分异构体比值法,Ant/(Ant+Phe)<0.1,指示PAHs主要来自石油源,Ant/(Ant+Phe)>0.1,指示PAHs来自于燃烧源,但Ant相对于Phe更易光解,导致指示来源不准确.同分异构体Fla和Pyr在环境中具有相似的降解速率,因此,Fla/(Fla+Pyr)比值能更准确地反映PAHs的来源信息,各采样点Fla、Pyr均有检出的月份都不超过4个月,石坝子泉水中Fla/(Fla+Pyr)值范围在0.506~0.525之间,岩口水样中Fla/(Fla+Pyr)值范围为0.512~0.517,姜家龙洞水样中Fla/(Fla+Pyr)值为0.54,姜家泉为0.504~0.531,Fla/(Fla+Pyr)比值表明PAHs来源主要是木材、煤等生物质的燃烧源.整个采样期间只有11月在岩口和姜家泉中检出BaA、Chry、InP、BgP,岩口水样BaA/(BaA+Chry)值为0.48,InP/(InP+BaP)值为0.45,姜家泉水样BaA/(BaA+Chry)值为0.39,InP/(InP+BaP)值为0.43,均指示为石油燃烧源,这与岩口和姜家泉附近有较多的汽车尾气排放是相符合的,因是雨后采样所以这些高环PAHs通过沉降、径流搬运、土壤渗透等方式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未完全被沉积物等吸附,导致水中检出较多高环PAHs.根据以上判断,研究区水体中的PAHs主要来自于燃烧源.4.5 流域内水中PAHs污染水平表 2列出了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荷兰地下水水质标准和加拿大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AHs含量限值.结合表 1可知,石坝子泉和姜家龙洞水样中均未检出BaP,岩口和姜家泉水样中只有在11月检测出BaP,含量分别为17.1、20.8 ng · L-1,超过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的BaP含量限值;流域内水中∑PAHs含量范围为73.8~339.0 ng · L-1,均低于国家饮用水标准.表2 多环芳烃水质标准根据荷兰地下水水质标准,2019年6、8、10—11月姜家龙洞水样中Phe含量和8—10月水样中Fla含量超过荷兰地下水标准中规定的限值,其余月份水样中检出的PAHs均低于荷兰地下水标准;在6月石坝子泉水样中Nap含量超过荷兰地下水标准规定的限值,6—8月、11—12月Phe含量和7—12月Fla含量也超标;6月岩口和姜家泉水样中Nap含量超标,6—9月、12月岩口水样和6—11月姜家泉水样中Phe含量超标,岩口水样中Fla含量在8月、10—11月超标,其中,8月岩口样品中的Fla含量超过荷兰标准限值16倍多,姜家泉水样中Fla含量在6、8、10—11月也超过荷兰标准;11月岩口和姜家泉水样中均检出Chry、BaA、BaP、BkF、BgP、InP且含量均出现超标情况.根据加拿大水质标准可知,只有11月岩口和姜家泉水样中BaA、BaP、BbF、DaA、InP含量超过规定限值.总体上,青木关地下河流域水中有少数低环PAHs含量超标,表层泉和天窗地下水中无高环PAHs超标;地表水和地下河出口水中在2019年11月检出高环PAHs,且含量均超过中国、荷兰和加拿大标准限值.有研究者将水中溶解态PAHs污染水平分为4类:微污染(10~50 ng · L-1)、轻污染(50~250 ng · L-1)、中等污染(250~1000 ng · L-1)、重污染(>1000 ng · L-1).由表 1和图 2可知,青木关地下河流域水中PAHs污染基本上为轻污染水平.从表 3可以看出,青木关地下河流域水中PAHs污染水平与其他地表河流相比,与西江、密西西比河相当,略高于漳卫南运河,与欧洲PAHs含量很低的多瑙河、塞纳河相比,研究区水中PAHs含量要高出很多倍,但与流经区域经济较为发达的长江、海河、大辽河、通惠河相比,研究区水中PAHs污染水平要远低于这些水体;相比于其他地区地下水,青木关表层泉水中PAHs污染水平低于南川岩溶泉、南山岩溶泉,与江汉平原地下水相当,地下河污染水平与白朗地下河相当,低于老龙洞地下河.总体上,青木关地下河流域水中PAHs污染处在较低的水平,以个别低环PAHs超标为主,基本上不存在高环PAHs超标,因此,生态风险评价中基本上不存在致癌性高环PAHs带来的负生态效应.但岩溶区代表的是一个富钙的环境,岩溶地下河显示的是富钙条件下的地球化学特征,因溶蚀作用的发生,地下表3 不同地区水中多环芳烃含量比较河管道发育,空间结构复杂,环境相对封闭黑暗,PAHs易于沉降进入地下系统而且不易被光降解;地下河沉积物和碳酸盐岩对PAHs具有吸附作用,这将造成PAHs在地下空间环境中不断富集,长期的积累会成为潜在的污染源使污染物向下游扩散,必然会影响整个地下生态系统.5 结论1)青木关地下河流域水中∑PAHs含量变化范围为73.9~339 ng · L-1,PAHs平均含量对比结果为:岩口>姜家泉>石坝子泉>姜家龙洞,石坝子泉、岩口、姜家龙洞水样中PAHs含量月变化趋势基本一致.PAHs组成以2~3环为主,4环检出率不高,5~6环基本上未检出.PAHs在地下河迁移过程中存在分异作用,对地下河水中PAHs组成也产生影响.2)通过对PAHs来源解析发现,流域内水中PAHs主要来自于燃烧源.对水中PAHs的污染水平分析发现,部分单体PAHs存在超标现象,表明水体已受到PAHs污染.与其他地区地表河流和地下水相比,青木关地下水污染程度为低污染水平,但PAHs在地下空间环境中长期富集,会成为潜在的污染源,将对整个地下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必须要引起重视.3)为了解降雨条件下岩溶地下河流域水体中PAHs的迁移特征,在今后的研究中还要增加在不同降雨条件下的监测,而且地下河流域是一个整体系统,将在未来的工作测定土壤(水)、地下河沉积物、水体悬浮颗粒物中PAHs的含量,以探究PAHs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和在水体中的运移和分配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