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3单元阶段性测试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3单元综合测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3单元综合测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3单元综合测试题(无答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3单元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14分)1.下列叙述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利用物理性质的是A.石蜡融化氧气用于炼钢B.纸张燃烧氮气用于食品包装C.铁生锈铜用于制电线D.液氧气化乙醇用于燃料2.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验证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实验装置图。

下列操作过程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 弹簧夹没夹紧不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B.燃烧匙内盛放过量的红磷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C.没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弹簧夹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D.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没有立即塞紧瓶塞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3.下列不属于纯净物的是()A.二氧化硫 B.冰水混合物 C.高锰酸钾 D.石灰水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①没有给试管预热;②试管外壁潮湿;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④忘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收集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⑦高锰酸钾中混有可燃物A.全部B.①②③⑤C.除⑥⑦外D.除④外9.吸烟有害健康,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的质量很小10.信阳盛产茶叶,茶叶用沸水冲泡后会散发清香,说明了()A.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间有间隙 C.分子的质量很小D.分子在不停运动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理变化中分子种类不变 B.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C.带电的微粒都称为离子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1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下列相关装置及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发生装置排水法收集氧气验满存放氧气13.镁离子的元素符号是()A.Mg B.Mg- C.Mg2- D.Mg2+14.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6B.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6个电子C.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D.该原子的最外层达到了稳定结构二、填空题(23分)15..写出相应的元素名称(1)Cl (2)H (3)Ca 16.有下列物质:①洁净的空气;②干净的海水;③可口可乐;④氧气;⑤稀有气体;⑥五氧化二磷;⑦呼出的气体;⑧液氧;⑨氮气;⑩二氧化碳其中是纯净物的是(填序号,下同);是混合物的是17.按要求填空(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文字表达式(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文字表达式,实验现象是(3)高锰酸钾制氧气文字表达式18.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小丽同学绘制的元素周期表的局部,依据此表回答问题:(1)上图中硫元素的核电荷数z=___________;氯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Y=___________(填数值)。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四单元综合能力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四单元综合能力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四单元综合能力测试卷(60分钟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2022·柳州中考)医生建议缺铁性贫血患者多吃肝脏、瘦肉、蛋、鱼、豆类等食物来补铁。

这里的“铁”指的是( )A.元素B.原子C.分子D.单质2.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3.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氢原子,则下列粒子中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4.王安石在《梅花》中写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闻到“暗香”说明了(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的质量很小D.分子由原子构成5.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国家环保部门加大了对奥运场馆周边地区空气质量的监测力度。

下列物质没有被列入空气质量监测项目的是( )A.二氧化硫B.臭氧C.细颗粒物D.稀有气体6.(2023·龙岩长汀期中)如图为大自然中的氧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氧循环过程中有化学变化发生B.物质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生物呼吸发生的是缓慢氧化反应D.植物光合作用的生成物之一是氧气7.(2023·龙岩长汀质检)如图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

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能表示单质的是( )8.(2023·厦门湖里区质检)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乙硫醇(C2H6S),一旦煤气泄漏,容易引起人们警觉。

下列关于乙硫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硫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2 gB.乙硫醇中含有硫单质C.乙硫醇由9个原子构成D.乙硫醇中硫元素质量分数最大9.某老师在批改化学实验报告时,发现有如下实验记录,其中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3复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3复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乙醇可作燃料B.氧气用于炼钢C.金刚石用来裁玻璃D.氯化钠用来制纯碱2.下列物质的应用,由它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用蜡烛照明B.用米酿成酒C.蒸发海水可以得到食盐D.用天然气作民用燃料3.下列叙述中,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无味B.常温下为气态C.能支持燃烧D.液氧为淡蓝色4.如图,一只小猫安详地坐在用高温火焰加热的平板上。

制作平板的材料必须具备的性质是()A.透气 B.导电 C.绝热 D.透水5.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6.下列有关纸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白色 B.难溶于水C.可燃性 D.易撕碎7.生活中常常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樟脑球在衣橱中渐渐消失B.吃进的食物一段时间后被消化了C.给电熨斗通电产生热能D.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白色晶体8.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9.李林同学在不同季节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春天——花朵掰成花瓣B.夏天——粮食酿成美酒C.秋天——水果榨成果汁D.冬天——冰砖凿成冰雕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B.物质通过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C.物质从液态变为该物质的气态一定是物理变化D.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11.厨房中发生的下列现象都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食盐结块蜡烛熔化B.铁锅生锈煤气燃烧C.汽油燃烧滴水成冰D.菜被炒焦发黑牛奶变酸12.人类生活需要的能量有些来自化学反应。

下列变化中实现了由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是()A.利用电热器取暖B.发电厂利用水力发电C.在手电筒中使用干电池D.利用蜡烛照明13.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溶解性 B.腐蚀性 C.助燃性 D.可燃性14.下列有关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凡是发生颜色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B.凡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物质种类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D.有光和热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15.复印机复印资料时,常能闻到—股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就是臭氧的气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二、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二、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化学测试卷(1-3单元)姓名(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2分×20=40分)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C.燃放烟花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河水B.蒸馏水C.软水D.硬水3.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4.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5.下列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A.潜水B.急救C.灭火D.气焊6.下列反应的生成物都是单质的是A.分解过氧化氢B.电解水C.硫在氧气中燃烧D.加热分解氯酸钾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8.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很多同胞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在这些遇难同胞中,有很多人不是被石块压死,而是在废墟里漫长的等待中严重脱水而死,说明了水对于我们生命的延续是如此的重要,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水是氧化物B.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C.水由水分子构成D.水中氧元素含量很高,能提供人体所需的氧气9.蜡烛、硫粉分别在空气中燃烧,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都产生火焰B.都放出热量C.都是化合反应D.都会生成氧化物1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四氧化三铁固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白光11.下列物质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可吸入颗粒物B.氧气C.二氧化硫 D.二氧化氮12.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B.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分子在不断运动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D.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13.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空气成分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D.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4.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A.分子比原子大 B.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够成物质15. 一瓶气体经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可能是一种化合物B 一定是一种单质C 一定是一种混合物D 可能是一种混合物,也可能是单质16.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现象或事实解释A 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B 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不断地运动C 氧气可供人呼吸,一氧化碳有毒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D 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17.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煮沸B .明矾净化水的作用是沉淀固体颗粒C.检验硬水与软水的简便方法是加肥皂水D天然水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后就得到了纯水18.下图是表示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19.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序号化学反应事实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反应物浓度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C 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催化剂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种类20.瘪了的乒乓球放到热水中会重新鼓起来,是因为乒乓球内气体A.分子的体积增大B.分子间间隔增大C.分子的质量增大D.分子的个数增多二.我会填(每空1分,共60分)21、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它约占空气体积的,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它约占空气体积的。

初三化学1至3单元试卷

初三化学1至3单元试卷

初三中化学第1——3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题前方框内。

1.厨房里的下列转变,属于物理转变的是A.煤燃烧 B.刀生锈 C.菜腐臭 D.水蒸发2.下列各选项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碳酸容易分解B.甲烷极难溶于水C.乙醇能够燃烧D.稀有气体很稳固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 B.清澈的泉水 C.清新的空气 D.澄清石灰水4.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B.水污染与人类活动紧密相关C.水分子维持水的化学性质 D.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5.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大体操作正确的是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香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B、可用适量杀虫剂消毒自来水C、长期饮用硬水能够补钙D、净化水的方式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其中净化水程度最低的是吸附7.下列关于O2的说法不科学的是A.经常使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查验空气中的O2B.硫在O2里燃烧产生敞亮的蓝紫色火焰C.工业上将空气液化后再进行分离来制取O2D.加热KClO3制O2可用MnO2作催化剂8.“丛林重庆”的实施,有助于减少空气中的哪一种成份的含量?()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9.我国科学家在1993年第一次利用超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在一块晶体硅(由硅原子组成)的表面直接移动硅原子写下了"中国"两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上述操作中没有任何转变B.这两个汉字是那时世界上最小的汉字C.这说明在化学转变中原子能够再分D.这说明原子是化学转变中的最小粒子 10.学校安全无小事,下列做法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是()A.扇闻气体的气味 B.先预热,再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C.用嘴吹灭酒精灯 D.取用液体时细口瓶标签对着手心11.下列物质中不能在氧气里燃烧的是()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2.A.氮气 B.木炭 C.硫黄 D.天然气12.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由空气分子组成B、空气中的氮气没有任何用途C、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对环境没有任何阻碍D、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分子1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镁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一种黑色固体B、红磷点燃后伸入氧气瓶内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五氧化二磷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D、柴炭在氧气中反映,发出白光14.有人通过闻茶的方式就能够判定出茶的产地.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缘故是A.分子之间有距离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1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要紧有以下步骤:①向试管中加入药品,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排水法搜集气体,④加热盛有药品的试管,⑤停止加热,⑥将导气管从水槽中掏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④③⑥⑤C.①②④③⑥⑤D.①②④③⑤⑥二、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9分)16.(3分)用化学用语或名称填空:(1)①氯酸钾;②3个氢原子。

05-01 化学1-3单元阶段测试题

05-01 化学1-3单元阶段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1-3单元阶段性测试题班级:姓名:日期:2014年10月21日一、我会选择(请把答案填在后面的方框内。

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

2分,本题共40分)1.对滴管的使用方法错误的是()A、滴瓶上的专用滴管,取用试剂后不要洗涤立即回位B、非专用滴管可连续在不同试剂瓶中吸液C、滴管吸液后,不要平放或倒置,不得放在桌上或他处D、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要悬空,不得伸入试管或与试管壁接触2.给3毫升液体加热,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下列仪器()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网)A、①③④⑤B、②④⑤C、①③④D、②④⑥⑦3.按体积计算,在空气的组成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 氧气 B、稀有气体 C、氮气 D、二氧化碳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B、医用生理盐水C、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剩余物D、清洁的空气5.在被中央电视台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中,一定涉及到有化学变化的( )是A.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 B.用工业石蜡给瓜子上蜡“美容”C.用硫磺燃烧后的气体熏蒸粉丝 D.用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6.在常温下,不适宜运用物理性质区别的物质组是()A高锰酸钾晶体和氧化铝粉末 B、酒精和食醋C、食盐和面粉D、二氧化锰和木炭粉7.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

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①⑦③②⑤④⑥B、⑦②③①④⑤⑥C、⑤⑦③②①④⑥D、⑦③①②④⑤⑥8.学校开运动会的田径项目比赛都要用到发令枪,枪响后,看到有白烟产生。

该白烟的主要成分是()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五氧化二磷9.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

九年级化学 第1-3单元综合测试题 试题

九年级化学 第1-3单元综合测试题  试题

曾都区府河镇中心九年级化学第1-3单元综合测试题新人教版制卷人:歐陽文化、歐陽理複;制卷時間:二O二二年二月七日考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 .班级可用到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Fe—56 C---12第一卷 (选择题,本卷一共16分。

)一、选择题〔在每一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里面,请将你认为正确的代号填在卷Ⅱ的答题栏中〕1以下所示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B C D2以下有关指定容器中水的主要作用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实验装置硫在氧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探究燃烧的条件主要作用集气瓶中的水:吸收反响放出的热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空气中O2体积分数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的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烧杯中的水:加热铜片温度,隔绝空气选项 A B C D 3. 如图,保温瓶中装有液态空气,翻开瓶盖,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瓶口的上方,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木条燃烧更旺,因为瓶内液态空气汽化后,产生O2B.木条燃烧情况不发生改变,因为瓶内盛放的也是空气C.木条燃烧先旺后灭。

因为瓶内液态空气汽化后,先产生O 2后产生N 2D.木条熄灭,因为瓶内液态空气汽化后,使瓶口温度降低,且先产生N 2,不支持燃烧 4.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理解水.保护水资源。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为使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可在水中加人适量的明矾B.高锰酸钾溶液稀释后溶液颜色变浅红甚至变为无色,是因为构成高锰酸钾的微粒变小D.5mL 水和5mL 酒精混合,溶液体积小于10mL ,说明分子间有空隙5. 某种耐火材料的主要成分为CaMg 3Si 4O x ,其中硅元素为+4价,那么化学式中X 的值是 A.14 B.12 C6 右图是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1℃时A 、B 的溶解度相等2℃时,A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a×100% C.A 、B 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时B 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时,溶液变稀了7. 将质量相等的a 、b 两块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都一样的足量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反响时间是(t)的关系,如以下图所示。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3单元综合测试卷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3单元综合测试卷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1-3单元综合测试卷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选择题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下列古诗所述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2.进行化学探究是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下列因素与化学探究有关的是()①提出合理假设或猜想②设计探究实验步骤③详实记录实验现象和相关数据④合作进行化学实验⑤形成总结性报告A.①③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3.学习科学,实验操作是很重要的。

下列操作规范的是()A.倾倒液体B.加热液体C.取用固体粉末D.闻气体气味4.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下列典故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A.火烧赤壁B.刻舟求剑C.煮豆燃萁D.隔岸观火5.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了一个有趣的“子母火焰”实验。

如图所示,用导管从母火焰的中心部位引出一缕“白烟”,点燃形成子火焰。

据此实验,分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子火焰中燃烧的物质是气态石蜡B.子火焰处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要使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6.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锌粒B.称量药品C.滴加液体D.熄灭酒精灯7.某化工厂发生氯气泄漏事故后,抢险人员在疏散群众的同时,用喷雾水枪对现场喷射稀氢氧化钠溶液,隔日后已闻不到氯气的刺激性气味,也看不到氯气的黄绿色了。

根据信息分析,下列不属于氯气物理性质的是()A.呈黄绿色B.有刺激性气味C.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通常状况下是气体8.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A.空气B.二氧化碳C.氧气D.水蒸气9.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A.坩埚B.蒸发皿C.锥形瓶D.量筒10.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A.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一定伴随化学变化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是一定伴随物理变化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可能伴随物理变化D.二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11.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通过做实验探究蜡烛火焰哪部分温度最高。

九年级化学1至3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1至3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1至3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中,有一个变化与其他变化的本质不同,该变化是( )A、纸张燃烧B、酒精挥发C、石蜡熔化D、冰雪融化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铝B、氧C、铁D、钙3列情况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A、燃烧烟花爆竹B、汽车排出的尾气C、人和动物的呼吸D、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是()5、下列叙中属于二氧化碳化学性质是()A、不支持燃烧B、无色无味C、在一定条件下能变成固体D、密度比空气大6、对下列验现象的描述正的是()A、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红光,生成黑色固体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7、下列物质中有氧分子是()A、蒸馏水B、氯化钾固体C、液态空气D、二氧化碳8、博士伦隐形眼镜洗液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氢(H2O2),下列关于过氧化氢叙述正确的是()A、过氧化氢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过氧化氢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过氧化氢分子由氧分子和氢分子组成D、过氧化氢分子由两个氯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二、填空题9、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结合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食用碘盐可以预防碘缺乏病,市售加碘盐包装袋上注明:每千克含碘20~50mg,这里标明的碘是指_______________(2)氢气能燃烧,氧气不能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一个玻璃容器中加入100毫升水,向水中放入一块糖,立即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水平线,过一会,发现糖块不见了,液面比原来水平线降低了,该现象说明了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想学好化学必须要学好化学用语,用化学用语表示:(1)3个铝原子____________ (2)硫离子______________ (3)2个镁离子_____________ (4)铁这种物质____________11、将下列物质按要求分类(填序号)①氧气②人体呼出的气体③液氮④加热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固体剩余物⑤五氧化二磷⑥新鲜空气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 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_ 12、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1)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______________(2)澄清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变浑浊是由于空气中含_______________三、简答题13、(1)、⑤表示的粒子属于___________元素(选填“金属”或“非金属”)(2)、其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_(3)、写出③粒子的符号___________14、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它与①、②、③、④、⑤、中哪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_____。

初三化学1-3单元试题精选全文

初三化学1-3单元试题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模块测试题(一)(45分钟,100分)一.选择(45分)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研究的是()A.研发氢能源 B.合成新材料C.编写电脑程序 D.用石油生产化工原料2.不属于科学探究的环节是()A.提出问题 B.收集证据 C.交流反思 D.认真听讲3.下列家庭物品是用天然材料制成的是()A.门窗玻璃 B.木制写字台 C.铝合金 D.不锈钢盆4.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

A.容器内壁看不到污物,呈无色透明状B. 冲洗时倒出的水是无色透明的C.器内壁的水既不成股流下也不聚滴D.上述中的任意一种标志均表示仪器已经洗净5. 向试管内装入某种药品,操作方法如下:先把试管横放,药品放在试管口后,再让试管慢慢立起,由此可知向试管内装入的药品是()。

A.体粉末 B.块状固体 C.液体 D.可能是块状固体或粉末6.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玻璃杯打碎 B.液化气燃烧C.自行车圈生锈 D.牛奶变酸奶7.下列正确的是()①用试管做实验时,取用固体药品未说明用量,一般只需盖满试管底部②取用液体药品未说明用量,一般用1—2ml③向酒精灯加酒精时,不能超过2/3④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超过1/3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②③8.下列是直接利用化学变化产生能量的是()A.用炸药劈开石头 B.用电饭煲做饭°C.太阳光照射使雪融化 D.水利发电9. 如下图所示,点燃和熄灭酒精灯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10.量取40 ml酒精,应选用的仪器是()。

A.10 ml的量筒 B.100 ml的量筒C.50 ml的量筒和滴管 D.100 ml的量筒和滴管11.下列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A.烧杯 B.试管 C.量筒 D.锥形瓶12.在对呼出气体进行探究前,甲提出:“呼出气体中水蒸气比空气中的多。

”这属于科学探究的()A.猜想或假设 B.提出问题 C.制定计划 D.结论13.分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之一,而构成分子的粒子之一()A.质子 B.电子C.原子 D.中子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C.化学反应常伴随能量的变化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15.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先俯视液面读数为79ml,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仰视液面读数为70ml,则实际倒出液体为()A.9ml B.大于9 ml C.小于9 ml D.无法判断二.填空(34分)16.(2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物质,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其中能说明镁条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17. (5分)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主要有,使用过程中不要或,防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3单元复习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3单元复习测试题

镊子2020-2021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3单元复习测试题 1-3 单元化学模拟试题说明:1.全卷共 6 页,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60 分钟;2.范围:第 1-3 单元全部。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实验室中的交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锥形瓶:“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B. 铁架台:“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

”C .酒精灯:“帽子哪里去了?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

”D .试管:“我在试管架上呆了一段时间,原先附着的水怎么不见了?” 2.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的是()A .横B .平C .竖D .直3.某学生的实验报告中有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 A .用托盘天平称量 2.65 g 大理石 B .用 10 mL 量筒量取 4.3mL 酒精 C .用托盘天平称量 11.77 g 食盐D .用 100 mL 量筒量取 7.6 mL 酒精4.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B .空气中氮气体积分数约为 21%C .空气中PM 2.5 含量高说明空气质量好D .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5. 硅是信息技术和新能源开发的基础材料。

硅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硅原子的质子数为 14B .硅元素为非金属元素C .硅元素的原子质量为 28.09gD .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6.如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 用过量的红磷进行实验B. 红磷点燃后,缓慢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C .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 水D .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7.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8 A B C D .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潮湿;③试管口没有略微向下倾斜;④忘了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 ⑦高锰酸钾中混有可燃物 A .全部B .除④外C .除⑥⑦外D .①②③⑤a蒸馏水AB C D X 化合反应 化合反应 纯净物 燃烧 Y氧化反应分解反应混合物缓慢氧化红磷水红磷 水木 炭水白磷可移动 活塞热水XY9.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到三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到三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到三单元测试卷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以下变化中,必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A. 纸张焚烧B. 冰雪消融C.湿衣晾干D.酒精挥发2.“墙角数枝梅,凌寒单独开,遥知不是雪,为有幽香来”(王安石《梅花》)。

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D)A .分子很小B.分子是可分的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3、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 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A)A .氮气B .氧气C.罕有气体D.二氧化碳4、以下化学反响中属于是分解反响的是( C )A .铝 +氧气氧化铝B.氢气 +氯气氯化氢C.碳酸氢铵氨气+二氧化碳+水D.锌 +硫酸→硫酸锌+氢气5、以下实验现象描绘正确的选项是(A)A.硫焚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木炭焚烧后生成黑色固体C.铁丝在空气中强烈焚烧D.红磷在空气中焚烧时产生白雾6、依据以下微粒的构造玳企图(圆圈内“ +”号和数字表示带正电的质子的数量,弧线上数字代表各电子层带负电的电子的数量),此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D )7、用分子的看法解说以下事实,此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A.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高升,分子体积变大B.春季百花绽放,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的运动C. 50ml 水和 50ml 酒精混淆,液体整体积小于100ml ——分子之间有间隔D.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一样——分子构成不一样8、日本曾向美国借了 331 公斤武器级钚,到现在赖着不还。

钚除用于核电外,还可用于制造核武器,此刻日本已经是世界第六大钚储存国。

钚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D)A .钚原子中有94 此中子B.钚原子核外有150 个电子C.钚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4 gD.钚是金属元素9、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大概分为以下六个主要操作: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里,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并将它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用排水法采集氧气⑥将导管从水面下拿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1--3单元 测试题(试题+答题卡+ 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1--3单元 测试题(试题+答题卡+ 有答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1—3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湖北省博物院馆藏丰富。

下列相关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玉柄雕琢B.骨笛打孔C.彩陶烧制D.金简刻字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B. 点燃酒精灯C. 溶解固体D. 过滤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 倾倒液体药品时,细口瓶上的标签应朝向手心B. 粗盐提纯实验蒸发操作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C. 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D.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就开始收集4.关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前止水夹没有夹紧B. 将红磷换成木炭进行实验C. 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D. 点燃红磷缓慢伸入集气瓶中后,再塞紧瓶塞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产生白色火焰B.铁丝:发出耀眼的白光C.红磷:产生大量白色烟雾D.硫粉: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6.海水是重要的资源,每千克海水中约含有钠10.62g、镁1.28g、钙0.40g 等。

这里的“钠、镁、钙”指的是()A. 原子B. 分子C. 元素D. 单质7.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 B C D8.善于用化学的眼光看世界,能够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你认为下列变化事实和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事实解释A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 分子之间有间隔B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C 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的构成不同D 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原子本身的大小发生了改变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4分)9.(6分)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他能改变我们的生活。

用化学符号填空。

(1)2个铁原子_____________ (2)5个钙离子_____________(3)挽救危重病人常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___(5)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___(6)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10.(2分)在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中,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香烟中是否有_______气体生成.为了使香烟燃烧产生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活塞应向______移动.11.(3分)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甲、乙二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探究:(1)甲同学: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

第1--3单元 阶段性综合素质检测卷---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第1--3单元 阶段性综合素质检测卷---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第1--3单元阶段性综合素质检测卷一、选择题1.下列标志中,不属于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的是()A. B. C. D.2.豆腐是人人喜爱的家常菜。

在下列豆腐的制作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泡豆B.磨浆C.滤渣D.煮浆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占21%,氮气占78%C.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一定是空气D.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它是由空气一种成分组成4.关于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B.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C.氧化反应一定都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D.反应物有多种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5.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氧气的操作是A.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B.用鼻子闻集气瓶内气体的气味C.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D.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6.以下事例能证明分子间的间隔能改变的是( )A. B. C. D.7.“结构决定性质”是化学的核心观念。

下列有关氯原子和氯离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B.氯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C.氯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D.和氯原子相比,氯离子的化学性质更稳定8.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闻气体气味B.取用固体药品C.点燃酒精灯D.加热液体9.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10.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天宫空间站形成了“三舱三船”组合体。

钯是航天、航空等高科技领域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

钯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钯是一种金属元素B.钯原子的质量为106.4C.Pd可表示一个钯原子D.化学反应中钯原子易失电子11.空气中各主要成分含量对应正确的是()A.A B.B C.C D.D12.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B.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改变C. 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改变二、非选择题13.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

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3 质量检测题附答案

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3 质量检测题附答案

课题1物质的变化1.下列物质发生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激凌融化B.苹果腐烂C.玻璃打碎D.海水晒盐2. 下列在厨房中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的是()A.榨取果汁B.冬瓜腐烂C.铁锅生锈D.煤气燃烧3. 能用于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生成新物质B.生成沉淀或气体C.发生颜色变化 D .发光发热4.下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A.用海水晒盐浓硫酸使白纸变黑B.牛奶变酸米酿成醋C.矿石粉碎食物腐烂D.蜡烛燃烧酒精挥发5.人类需要能量。

下列能量转化的例子中不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A.燃气篝火烘烤食物B.太阳能热水器烧水C.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D.煤燃烧发电6.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煤气燃烧B、瓷碗破碎C、面粉发酵D、菜刀生锈7.用来判断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最可靠的依据是()A、蜡烛逐渐变短B、发光、发热C、蜡烛受热熔化D、生成水和二氧化碳8.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B)铁矿石炼铁(C)爆炸(D)自来水提纯为蒸馏水9.加热某固体物质产生了气体,对于这一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属于化学变化(B)属于物理变化(C)如果是化学变化,就不可能包括物理变化(D)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10.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11.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一定同时发生B.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都可能产生新物质D.析出沉淀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12.在镁条燃烧的实验中,最能说明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是()A.发出耀眼的白光B.放出大量的热C.镁条逐渐减少D.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13.下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A.用海水晒盐浓硫酸使白纸变黑B.牛奶变酸米酿成醋C.矿石粉碎食物腐烂D.蜡烛燃烧酒精挥发14.下列现象的发生,既可能是物理变化,又可能是化学变化的是()(A)摩崖石刻(B)钢铁生锈(C)发光发热(D)冰山融化15.日常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一组是( )(A)冰箱降温、汽油挥发(B)钢铁生锈、食物腐败(C)火药爆炸、蜡烛燃烧(D)光合作用、人的呼吸16.请例举两例你知道的属于物理变化的爆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上册1-3单元阶段性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1.从2012年9月15日开始,全球华人在世界各地爆发保钓游行示威活动,海内外华人,同仇敌忾,强烈谴责日本侵略行为,揭露其不改变侵略本质的真面目,向世界宣示钓鱼岛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在下列示威活动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高呼口号:钓鱼岛,中国的!B.高举鲜艳的五星红旗,齐唱国歌C.焚烧像征日本军国主义的画像D.极个别丧失理智的人违法打砸同胞的日系车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验满氧气B.倾倒液体C.读取液体体积D.点燃酒精灯3. 2012伦敦奥运会火炬的燃料为丙烷(C3H8)。

下列关于丙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气体B.难溶于水C.沸点为-42.1℃,易液化D.易燃烧,与空气与一定体积混合遇明火可能爆炸4.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氧气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可以转变为液体或固体B. 氧气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来源C.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D. 因为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所以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5.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B.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是化学变化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6.在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而是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硫+氧气二氧化硫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C.氧化汞汞+氧气D.镁+氧气氧化镁7.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中国钓鱼岛的海水B.制氧气的高锰酸钾C.湖光岩的清新空气D.吴川金九月饼8.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设了PM2.5平均浓度限值,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主要来源于直接排放的工业污染物和汽车尾气等,是形成灰霾天气的最大元凶。

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B.灰霾天出门戴N95专业口罩(过滤孔径在0.1微米左右)C.香烟烟雾颗粒的直径大多在0.1至1.0微米,提倡不吸或少吸烟D.鼓励开私家车出行9.下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B.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的物质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10.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1. 对下列事实或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选项事实或现象解释A 八月桂花,十里飘香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B 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C 25m3石油气可加压装入0.024m3的钢瓶中分子间是有间隔的D 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车胎容易爆裂分子质量很小,体积很小12.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B.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C.分子的质量总比原子的质量大D.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13. 近日据媒体报道,一些制药企业的药用胶囊中重金属“铬”含量严重超标。

“铬”在人体内蓄积具有致癌性并可能诱发基因突变。

这里的“铬”是指( )A、元素B、原子C、离子D、分子14.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电子数不同15.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

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

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C.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D.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1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离子是由原子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而形成的B.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密切C.一种粒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为8,此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D.当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其性质发生了改变,但它所属的元素种类不会改变17.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O2B.MnO2C.CO2D.H2O218. 下列粒子中,能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是( )A.碳原子B.氧原子C.碳原子和氧原子D.二氧化碳分子19.2012年4月15日,央视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生产的药用胶囊里重金属铬(Cr)超标,即震惊全国的“毒胶囊”事件。

已知铬原子核内有24个质子,铬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

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铬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4B.铬元素的原子序数是52C.铬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D.铬原子呈电中性20.下列化学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CuB.OC.H2D.C60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二、填空简答题(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2分,其它每空1分,共29分)21.(5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填空:碘元素 ;4个铁原子氦气钠离子氢气22、(5分)下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你回答:(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X= ;(3)A、B、C、D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序号);(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填序号);23.(5分)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艰辛的努力,终于提出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1)请画出16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比较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2) 表示的是 (填离子符号);(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填化学式,任意填写一种);(4)上表中第二、三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__ _ _。

24.(6分)写出下列化学变化的符号表达式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_ _ _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反应_ _ _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合反应_ _ _25.(8分)小雯同学发现家里有一瓶无标签的无色液体,她为了探究它是何种物质,做了如下实验:把此液体编号为A,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C,稍微振荡,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B,且产生了液体D,而C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她把B收集起来,用带火星的木炭伸入盛B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

如把黄色粉末E点燃后放入盛B的集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

(1)根据小雯的实验,分析A、B、C、D、E、F分别是什么物质。

写出各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A 、B 、C 、D 、E 、F 。

(2)在横线上写出液体A加入黑色粉末C化学符号表达式)_ _ _三、实验与探究题(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2分,其它每空1分,共28分)26.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 (填字母序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试管口还要塞一团棉花,目的是_______ ____ 。

若收集一瓶氧气,供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使用,最好选择气体收集装置中的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观察到气泡时才开始收集,否则收集的氧气不纯。

某同学收集完毕,先停止加热再将导管移出水面,你预测这种操作可能会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 __ 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

(3)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 (填“a”或“b”)端通入。

(4)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 (填字母序号)。

27.在实验室里,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进行了探究。

(1)小明同学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

制取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表达式为:。

实验前小明同学先向仪器A中加入水,然后将导气管放入水槽中,并打开仪器A的活塞,观察导气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出现。

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

(2)小红同学通过互联网得知:CuSO4溶液、动物某些脏器中含有的物质等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

实验证明,在过氧化氢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能显著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CuSO4溶液主要含有三种粒子(H2O、Cu2+、SO42-),为了进一步探究CuSO4溶液中哪种粒子能起催化作用。

小红同学作了以下分析和设计。

①小红同学认为最不可能的是H2O,他的理由是。

②要说明另外的两种粒子是否起到催化作用,小红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完成了这次探究活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a. 取一支试管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2-3滴稀硫酸(含SO42-) 溶液几乎没有气泡放出实验证明,起催化作用的是。

b. 另取一支试管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2-3滴溶液溶液中有大量气泡放出③如果确定CuSO4是催化剂,还必须通过实验确定它在化学反应前后。

28.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

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分);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是。

(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的性质:。

(任写一条即可)(4)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为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3分)29.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若A 原子的质量为4.5839×10-26kg,若A原子核内质子数比中子数少1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