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育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学生: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较干燥,容易开挖,适宜开凿窑洞,作为居所。
教师:补充并总结。
过渡:黄土高原共跨越了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总面积达60多万平方公里,从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这么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
教师总结:黄土高原的先辈们依赖黄土高原,创造了世界上罕见的源远流长的文化。曾经的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等古代文明都起源于这里。
教师:利用下面一组黄土高原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黄土高原人们在吃、穿、住等方面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生:羊肉泡馍口味厚重,热辣暖胃,符合黄土高原的气候又符合高原人的豪爽本质。
讲授新课
一、文明的摇篮
微课程(录音与图片同时播放):“在黄土高原这片黄土地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土疏松肥沃,便于耕种。黄土高原曾经林草繁茂,环境宜人。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的渭河平原一带就已经出现了原始的农耕文明;相传在四五千年前,被尊为华夏始祖的炎黄二帝,在这一带开创了华夏文明的先河。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存。”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黄土高原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
学生:黄土高原为温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教师:由于黄土土质疏松,极易遭受流水的侵蚀,天长日久,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黄土高原地表在长期的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了哪些地貌景观呢?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 作者: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主要介绍了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形成原因、地貌特征以及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的影响。
本节内容是对黄土高原的深入探讨,旨在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发展以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掌握了地形、气候等地理基本概念,对地理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黄土高原的形成、发展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较为复杂,需要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
此外,学生可能对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有直观的认识,但对其形成原因和人类活动的具体影响还需进一步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形成原因、地貌特征,分析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观察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学会分析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形成原因、地貌特征,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的影响。
2.难点: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形成原因、地貌特征,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的影响。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的影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2.课件: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形成原因、人类活动的图片和资料。
3.地图: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4.视频:黄土高原的自然风光和人类活动的影像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视频展示黄土高原的自然风光和人类活动的影像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对黄土高原有哪些了解?引导学生思考黄土高原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课堂导学知识点 1 值置和范围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肖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
知识点 2 文明的摇篮1.文明发展史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的渭河平原-带就已经出现了原始农耕文明;相传在四五千年前,炎黄二帝在这-带开创了华夏文明的先河。
2.名胜古迹黄土高原地区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存,如陕西省黄陵县的黄帝陵,陕西西安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等。
知识点 3 黄土高原的形成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多种假想,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据科学研究表明,现在的黄土来自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经过几百万年的堆积而成。
知识点 4 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黄土土质疏松,极易遭受流水的侵蚀。
天长日久,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望纵横,形成螺、梁、捕、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典型示例1.黄土高原南连秦岭,北抵长城,西起乌肖岭,东至(A)A.太行山B.大兴安岭C.贺兰山D.武夷山2.下图所示传统民居所在的地区是(A)A.黄土高原B.东北三省C.长江中下游平原D.四川盆地3.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B)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内蒙古高原D.云贵高原4.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C)A.j(川B.地震C."风成说"D.火山灰堆积5.关于图中地表形态及其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B)A.风力侵蚀严重,地表沙漠广布B.长朔水土流失,地表千沟万室C.大量开采煤矿,地表陷落成坑D.城市建设取土,地表坑洼不平解析:黄土高原地区由于长期水土流失,地表呈现出千沟万是的状态。
自主学习陕北民歌一一一黄土高原风情在陕北,人们的喜、怒、哀、乐都可以用民歌的形式来表达。
无论是站在山巅,还是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道里,或者行进在一马平川的大路上,都可以听到顺风飘来的悠扬歌声,这就是陕北民歌。
八年级地理下册 6.3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6.3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学案(新版)新人教版1、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区。
2、了解黄土高原的古代文明和“黄土风情”。
3、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
学习重点1、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区。
2、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明确任务说起黄土高原,人们眼前总浮现厚厚的黄土和千沟万壑的大地景观,那么黄土的由来和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知识链接黄土高原因黄土而得名,页因黄土而成为一个特殊的地形区。
作为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这里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特殊的地理环境,黄土则成为最显著的区域自然特征。
黄土高原的人文景观同样也受到黄土这一自然因素及其独特环境的深刻影响,这里的人类文明、社会风貌,都与黄土有关。
导学环节教师的导学生的学自主学习自读教材自主学习我自信我能行知识点一、文明的摇篮读图析图:读图6、25,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中找出:内蒙高原、秦岭、太行山、鸟鞘岭。
(2 )在图中找出:陕西省、山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
(3)黄土高原东起山脉,西至,北连高原(大致以为界),南抵。
(4)黄土高原因覆盖着身后而得名,地表、,水土流失严重。
知识点二、风吹来的黄土1、黄土地貌景观(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_ 的黄土堆积区,海拔在1000-2000米,除一些外,地表覆盖着深厚的黄土。
(2)由于黄土土质疏松,天长日久,流水侵蚀使地表破碎,,形成、、、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3)塬的顶部平坦开阔,四周被流水侵蚀形成;塬面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成长条状的;梁进一步被沟谷切割分离,形成孤立的馒头状山丘叫;沟谷进一步发育形成,它是黄土高原农业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
2、古代文明 (1)在黄土高原上,流淌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努力我充实你掌握本节课的主干知识了吗?你能自主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吗?快来大显身手吧!当堂测评成功体验火炼真金-----我成功我自豪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黄土高原叙述正确的是()A、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喀斯特地形分布最广泛的地区B、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的地区C、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D、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有许多山间小盆地2、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B、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C、西邻青藏高原,南邻云贵高原D、南至长城以北,东至太行山3、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A、毁林开荒B、修筑梯田C、降雨集中D、黄土结构疏松4、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A、旱涝灾害B、台风C、寒潮D、地震5、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因素有()1、植被的破坏2不合理的耕作制度3修建梯田4过度抽取地下水A、12 B、23 C、34 D、24二、综合题:2、讨论完成填充图册:P11页2、3题。
八年级地理下册 6.3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八年级地理下册6.3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八年级地理下册6.3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八年级地理下册6.3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课题名称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科目地理班级初二课型新授课课时数 1课时课标要求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
3.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教材分析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因此,作为一个专题来研究有其必要性,同时,又可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来引导认识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本节教材主要从文明的摇篮、风吹来的黄土、严重的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四方面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学情分析学生学习了《北方地区》,已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基础知识,对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已有所了解,但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等方面的问题的衔接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学习时结合各种地图、景观图等学习资料自主学习。
通过自学、观察等方法获取相关知识,使学生在探索研究过程中提高分析、归纳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资料了解黄土高原是我国文明的摇篮以及富有特色的高原文化。
2.运用地图描述黄土高原的位置、所跨的省级行政区。
3.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并了解其成因.4.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
八年级地理下册 6.3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6.3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你掌握本节课的主干知识了吗?你能自主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吗?快来大显身手吧!当堂测评成功体验火炼真金-----我成功我自豪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黄土高原叙述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喀斯特地形分布最广泛的地区
B、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的地区
C、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D、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有许多山间小盆地
2、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B、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C、西邻青藏高原,南邻云贵高原
D、南至长城以北,东至太行山
3、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
A、毁林开荒
B、修筑梯田
C、降雨集中
D、黄土结构疏松
4、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旱涝灾害B、台风C、寒潮D、地震
5、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因素有()
1、植被的破坏2不合理的耕作制度3修建梯田4过度抽取地下水A、12 B、23 C、34 D、24
二、综合题:
2、讨论完成填充图册:P11页
2、3题。
八年级地理下册6.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设计新人教版(最新整理)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设计一、课前预设教学视频中说水土流失把村庄和农田都冲走了.那下面我们来有逻辑地整理一下水土流失的危害(逻辑—填空)。
1、水土流失带走肥沃的表层土,使得土壤肥力下降,粮食产量下降。
2、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使得黄土高原中游河段成为含沙量最大的河段。
3、水带着泥沙继续流向黄河下游,下游河道变宽,流速变慢,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一遇暴雨容易形成洪灾。
……水土流失不仅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使得黄土高原的经济与同时期其他城市相比处于衰退状态.【板书】【过渡】那水土流失和哪些因素有关?我们一起做实验探究。
探究其与“自然因素-—植被、降水强度、坡度、土质”和“人为因素"的关系,并结合黄土高原区域环境提出相对应的治理措施。
(教师指导试验进行)学生观察动画,思考回答:“水把山整个给冲走了、水下来直接冲到地里、把粮食冲走了、再不想办法就没法生存了”设置情景,引发学生兴趣,话题轻松,主要用来引出主线,为后面的情感价值观教育打下铺垫。
【总结】水土流失主要跟两大因素有关——学生感受黄土高原的区域经济发展从繁荣走向衰退,体会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严重性和治理的必要性。
学生分小组进行试验探究小组汇报视频传递相关信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并从中获取信息,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能力,提高分析、综合素质。
当堂练习(5分钟)( )A.①B。
② C.③D。
①②③2.(河南驻马店平舆期中)下列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中,属于人为原因的是()A.过垦过牧 B。
土质疏松C.植被稀少D.降水集中在7、8月份【讲解】第一题:黄土塬顶面平坦宽阔,,等高线稀疏的地方面积较,大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如图③;黄土梁是长条形的黄土高地等高线稀疏的地方成典型的长条状,如图②;黄土峁是四周低,顶部高而平坦的小土墩,如图①。
故选B。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解题,回答问题:1——B;2—-A;以课堂练习的方式促进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切实了解学生的掌握知识的情况,然后进行补缺补漏,或者进一步总结,检验学习效果。
八年级地理下册 6_3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6.3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时间第14 周第课时课题黄土高原课型新授教学目标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通过资料学习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教学重点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
教学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提问:看一看这是什么地形区,主要地貌有哪些?(黄土高原;地貌有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
要求学生:在图上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教师纠正、补充、小结指出: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
提问: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请说出证据。
教师通过提问来了解情况,然后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教师讲述: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是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地貌,三种不同的类型同时也显示了黄土地区被流水侵蚀的不同程度。
(教师可把三种地貌给学生简要介绍)。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这段对话表面上看起来是矛盾的。
因为男孩的意思是“千沟万壑造成水土流失”,而女孩却认为“水土流失造成千沟万壑”。
实际上这两个孩子的话都有道理,只是所处的时间平面不同,女孩站在历史的角度上,而男孩则是针对目前状况来讲的,同时这也说明了黄土高原已经形成了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这也同时说明人类在这个循环当中始终起到了“引发”和“加剧”作用。
承转讲述:同学们,我国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至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56万平方千米。
为什么会这样呢?要求学生找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并根据图上信息,分析这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教师指导:首先,引导学生确定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除了黄土高原外,还包括哪些地区,请学生描述。
第二,让学生从地形、地势着手,看一看这类地区分布在哪些地形区内,观看,思考、回答。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3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课标要求】1.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判。
2.了解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缘故。
3.让学生明白得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点。
4.让学生熟悉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缘故,并熟悉相应的环境爱惜与资源开发的方法与体会。
【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的第一节,是本册教材中重点分析的我国的一个地形区,超级具有典型性。
教材主若是让学生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点,进而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峻的缘故,讨论由此致使的严峻后果及解决方法,从而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术一、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了解黄土高原的古代文明和独特的民风风俗,培育学生的读图、析图、资料搜集和阅读能力。
二、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形成缘故,初步了解科学论证的一样方式。
3、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地貌特点形成的缘故,培育学生探讨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4、明白黄土高原是一个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明白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培育学生对真理的执着探讨精神和科学的方式。
二、增强学生的环境爱惜意识,树立可持续进展观念。
【教学重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缘故【教学难点】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点形成的缘故。
【教学方式】读图观看、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讨。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进程】新课导入:今天咱们再来学习一个地理区域,假设从飞机上看这一区域,只能看到零星的几丝绿色,那里的人们因地制宜,挖窑洞居住。
黄河也流经其中,因此变成了名不虚传的“黄”河,这区域确实是黄土高原。
一、文明的摇篮引导读图:黄土高原在哪儿呢?请同窗们P24“黄土高原的地形图”,明确其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
一、位置: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
引导读图:黄土高原要紧跨越哪些省区呢?二、要紧跨越省区:晋、陕、甘、宁等引导阅读:提及黄土高原,很多人不仅会想起它那千沟万壑的景观,而且还会想起这片古老黄土地上孕育的灿烂的古代文明。
2024年春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3. 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主要有沟壑纵横、支离破碎等。黄土塬、黄土茆、黄土川等地形是黄土高原的典型地貌类型。这些地貌特征是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和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
教学资源拓展
1. 拓展资源:
- 黄土高原的历史文化:介绍黄土高原地区的历史文化,包括古村落、古道、古城等,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特色。
- 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关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深入了解,包括水土流失、沙漠化等,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方法。
- 黄土高原的可持续发展:介绍黄土高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包括生态农业、绿色能源等,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实践案例。
- 学生可以研究黄土高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案例,了解生态农业、绿色能源等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原理和效果。
- 学生可以尝试创作黄土高原的民间艺术作品,如剪纸、泥塑等,了解民间艺术的传统技艺和创作方法。
典型例题讲解
1. 例题一: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在哪里?请简要描述其地理位置的特点。
答案:黄土高原位于中国北方,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起长城,南抵秦岭。其地理位置的特点是东临黄河,西靠祁连山,北依内蒙古高原,南接华北平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 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
2. 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和人类活动对其影响。
3. 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
难点:
1. 黄土高原形成原因的科学解释。
2. 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影响的深入理解。
3. 提出解决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创新方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课标要求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
3.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4.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5.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各种资料了解黄土高原是我国文明的摇篮以及富有特色的高原文化。
2.运用地图描述黄土高原的位置、所跨的省级行政区。
3.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并了解其成因。
4.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
5.通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并了解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和经验。
【过程与方法】1.重在培养认识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特点、学会描述主要文化特点。
2.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以课堂活动与多媒体辅助教学形式激活课堂氛围,激发学习积极性。
3.重在培养认识一个区域的环境问题,学会根据问题找到解决措施。
4.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进一步训练读图分析以及归纳整理的能力,认识到该区域的中心事物──“黄土”对其造成的一系列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1.欣赏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2.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认识到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
3.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措施。
【教学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水土保持措施。
■教学策略分析归纳法、讨论探究法、模拟实验法、生活感悟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黄土高原的景观图片,并同时播放信天游《黄土高坡》作为背景音乐。
24教师:听着信天游那高亢嘹亮的歌曲,仿佛将我们带到了黄土高原那片神秘而独特的区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积累区——黄土高原》教案教学目标1.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区;了解黄土高原的古代文明和“黄土风情”;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缘由。
运用图文材料分析黄土成因水土流失严峻的缘由和危害;通过实例进一步了解黄土高原环境整治理和水土保持的措施。
2.运用图文材料分析黄土高原的位置、成因、水土流失的缘由及治理3.生疏到人与自然及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简单关系,从而培育同学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进展观。
教学重难点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区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缘由。
如何挽救黄土高坡的生态环境。
教学过程图片呈现讲解:说起黄土高原,人们眼前总消灭厚厚的黄土和千沟万壑的大地景观,那么黄土的由来和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形成的缘由是什么呢?感性生疏黄土高原的地貌和文化景观一、文明的摇篮读图6.25,在图中找出:内蒙高原、秦岭、太行山、鸟鞘岭。
陕西省、山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小结:1、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讲解:在黄土高原上,流淌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土高原土质肥沃,便于耕种。
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的平原就消灭了原始的农耕文明。
提问:黄土高原富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小结:2、悠久的历史文化3、众多的名胜古迹师生活动,小组争辩,探究黄土风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看图片6.26 6.27体会地理环境对民风民俗的影响。
二、风吹出来的高原过渡:提问黄土高原深厚的黄土是怎么来的呢讲解: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科学家提出了很多假说,其中得到广泛认同的是“说”。
该学说认为,黄土是由风从、和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吹来的小结:1、形成图片呈现:各种黄土地貌小结:2、地貌认为是支持黄土“风成说”的证据,写出它们分别说明白什么问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_31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2)探讨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分析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运用资料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分工协作查找资料寻求治理措施。
(2)通过分析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认识到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治理措施2.难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认识到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三、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对中国的区域地理特别是中国的自然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的学习,并在八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归纳分析能力,探究知识的热情高涨,思维深度、发散思维都有所增加的情况下,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仍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习本节课。
四、教法学法分析1.教法: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法,辅以观察、读图、归纳、分析,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
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目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2.学法:为更好的指导学生主动学习,本节课采用的学法有合作探究、自主学习、信息提取与交流。
五、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通过复习相关内容——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过渡到严重的水土流失,它们之间有很强的因果关系。
复习——你认识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吗?它们的区别是什么?播放黄土高原地貌图,这种地貌是怎样形成的呢?(通过奇特的景观吸引学生的眼球,顺利把学生带入新课当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六、新课严重的水土流失(一)合作探究1.实验: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装置一装置二装置三装置四装置五(1)实验前,观察并记载装置一与装置二的相同与不同:坡度相同,植被多少不同(1多2少)装置二与装置三的相同与不同:坡度相同,土质不同(2黏土3沙土)装置三与装置四的相同与不同:土质相同,坡度不同(3小4大)(2)实验中,观察并记载装置一与装置二的水土流失程度哪个大些:1小2大装置二与装置三的水土流失程度哪个大些:2小3大装置三与装置四的水土流失程度哪个大些:3小4大装置四与装置五的水土流失程度哪个大些:4小5大按水土流失程度的不同由轻到重排列:1—2—3—4—5(3)实验后,思考并回答讨论完成: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有哪些?装置一与装置二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是:植被的多少装置二与装置三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是:土质的疏松装置三与装置四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是:坡度的大小装置四与装置五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是:降水强度2.小组分工完成:阅读课本P23——29的图文和《地图册》P17——19的图文。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_5
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文明的摇篮风吹来的黄土(第1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地图能够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2、了解黄土高原形成的主要原因。
3、了解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的特征。
4、理解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摇篮。
【本课重点】:1、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2、古老的文明;3、风土人情。
【本课难点】:了解黄土高原形成的主要原因——风成说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PPT讲授、讨论探究、汇报
【板书设计】: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文明的摇篮风吹来的黄土
【教后反思】:
利用视频、图片导入新课在一定水准上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幻灯片实行补充教学。
通过四环节教学法,在知识“传授”上起到了层层递进的效果。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概括知识点的能力,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当然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忽略板书的补充,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汇报积极性,拓展提升的内容也做得很不到位。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改正不足,对于做得比较好的也要继续保持跟发扬。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学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学案【学习目标】1.运用地形图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所跨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黄土高原地形地貌及气候对民俗的影响。
知道其历史发展及其产生的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
3.结合图文资料,通过小组探究,知道黄土高原形成原因以及黄土高原地貌景观的形成。
1.通过实验及教材图文资料分析,了解水土流失,能列举出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及后果。
2.结合图文资料,通过课堂探究,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能阐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及经验。
【自主学习】参照学习目标,自学教材,完成下列各题,把握本节基础知识。
一、文明的摇篮1.黄土高原东起_____,西至_____,北连_____(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_____。
2.在黄土高原这片黄土地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_____。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相传在四五千年前,被尊为华夏始祖的炎黄二帝,在这一带开创了_____文明的先河。
二、风吹来的黄土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_____黄土堆积区,关于黄土的来源问题,科学家曾提出过多种假说,其中,“_____”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2.黄土土质_____,极易遭受流水的侵蚀。
天长日久,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_塬、梁、峁、_____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三、严重的水土流失1.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就是这里长期的_____。
2.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_____。
3.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农田和村庄,使得_____加剧,_____恶化。
四、水土保持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已经认识到,要使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_____,改善环境。
一方面采取_____等生物措施与_____、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_____,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导学生完成活动 1:“阅读图 8.6,讨论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
得出“植被覆盖率越高,涵养水源的能力就越强,水土流失状况相对就不会特别严 重。”
2、让学生阅读图 8.7 的对话,分组讨论认识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
4.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有(
)A.黄土坡 B.黄土塬 C.黄土峁D.黄土梁
5.简述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活动探究
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1、读图 8.1“黄土高原的位置”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土高原 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总结:在我国北方的大地上,有一片被深厚黄土覆盖的地区——黄土高原,它东起太 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 区、甘肃省。
最后归纳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一般降水量较大,降水季节差异大,地形一般为山 区,地表坡度较大。
4、提问: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会产生什么后果?
引导学生读图 8.5 和第二自然段课文回答: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使农作 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还向黄河下游输送 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课标告诉我们:黄节课我们要做到:
1、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 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读图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了解黄土高原的成 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 果。通过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1、让学生读图 8.4“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进行分组讨论,然后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帮助他们进行归纳总结。
1)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水、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
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流速越快,对地面物质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 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黄土丘陵区,地面坡度大部分在1 5°以上,有的达 30°,坡长一般 100米~200 米甚至更长。每年每公顷流失 25 吨~100吨,甚至225 吨以上。
完成课本第 67 页活动 2 题,分组讨论,寻找答案
1)读图 8.3“黄土形成过程示意”说说戈壁、沙漠、黄土的分布规律。
(2)下面是支持黄土高原黄土“风成说”的几方面证据,讨论每一条证据说明了什 么问题。
●黄土就像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在起伏不同的各种地形上—— 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水冲来的。
小结:关于黄土高原上那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很多假 说:有“风成说”“水成说”“风水雨相说”等。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的支持,即认为 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过渡:我们已经知道,黄土高原表现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特点,“塬、梁、峁” 等地貌类型多样,这些特征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
引导学生归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
2)人为原因主要有: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
②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同时, 将大量废土弃石随意向河沟倾倒,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
3、引导学生完成活动3:我国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至 20世纪90 年代 末,我国水土流失总面积达 356 万平方米。
讲述: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 100米。并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黄 土地形景观——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等。
2、读图 8.2“黄土高原景观”认识“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仔细比较“塬、梁、
峁”的景观特征。
提问:我们所处的地方是哪一种黄土地貌景观?黄土塬
3、提问: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
●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黄土流动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 南。
●黄土高原黄土的矿物质成分与堆积地方的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 蒙古等地戈壁、沙荒的矿物成分相同——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是从中亚、蒙 古一带而来。
●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 外来的。
②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 度才会产生地表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在 7、8 月份,
多暴雨,因此加剧了水土流失。
③地面物质组成。黄土高原几乎为黄土所覆盖,黄土多为风积物,土体疏松、多孔隙, 垂直节理发育,干燥时较坚硬,能保持直立陡壁,遇水侵蚀后易崩解,抗蚀力很低。
读图8.8,找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并根据图上信息,分析这些地区水土流 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首先,确定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除了黄土高原外,还包括哪些地区,请学生描述。
第二,从地形、地势着手,看一看这类地区分布在哪些地形区内,又在第几级阶梯上。
第三,让学生看等降水量线,观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其降水量在哪个范围内。
-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 区—黄土高原学案(新版)新人 教版
———————————————————————————————— 作者: ———————————————————————————————— 日期: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三节 世界上最大的 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 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三.我会做:新知预习
1. 黄土高原东起
抵
。跨越
、西至
、
、
、南连 、
教学侧 记 、北 等省区。
2.黄土高原黄土物质是由
作用形成的。
3.关于黄土高原叙述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喀斯特地形分布最广泛 的地区 B.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的地区 C.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 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D.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有许多山间小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