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单元测试(2)(中图版必修2)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检测 中图版必修2-中图版高一必修2地理试题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检测 中图版必修2-中图版高一必修2地理试题

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不尽相同,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具体可用以下方法判断:(1)从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数值特征判断①“高高低”模式:出生率、死亡率均在4%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

②过渡模式:出生率一般在3%左右,死亡率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

③“三低”模式:出生率、死亡率一般都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通常在1%以下。

(2)由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特征区分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能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人口增长模式,具体如下表所示: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年龄结构类型少年儿童人口比重(0~14岁)(%)老年人口比重(65岁及以上)(%)“高高低”模式年轻型40以上4以下人口出生率高人口寿命短,死亡率高过渡模式成年型30~40 4~7人口出生率降低人口寿命延长,死亡率降低“三低”模式老年型30以下7以上练习1下图为“四种人口增长模式统计图”。

读图完成(1)~(2)题。

(1)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为( )A.甲和丁 B.乙和丁 C.丁和甲 D.甲和丙(2)造成乙类型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主要因素有( )①需要多生子女帮助从事农业生产②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提高③医疗卫生事业进步④人们受教育水平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1)B (2)C解析按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可以判断甲属于“高高低”模式,乙属于过渡模式的增长下降阶段,丙属于过渡模式的高增长阶段,丁属于“三低”模式。

目前发展中国家多是过渡模式的增长下降阶段,发达国家多是现代型。

现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已经进入了农业或工业文明阶段,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降低了死亡率。

二、世界人口增长和人口问题的空间差异1.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不平衡性人口增长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特点增长缓慢增长很快原因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和人们的生育观念等影响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今后变化趋势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采取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2.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对策3.分析人口空间差异的一般思路比较不同区域的人口增长状况的差异―→分析不同区域人口增长差异产生的原因―→说明其各自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其影响―→探寻解决人口问题的对策练习2读“2002年和2011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回答(1)~(2)题。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人口容量》检测题(含答案)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人口容量》检测题(含答案)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人口容量》检测题一、单选题1.读图,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①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③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空屋”是指长时间无人居住和打理的闲置房屋。

过去,日本的空屋大多出现在农村地区。

现在,即便在东京等大城市,空屋也越来越多。

2013年,日本境内“空屋”达820万所。

为此,日本政府制定了“空屋银行”政策,以低价甚至免费形式鼓励人们入住乡镇空置房屋,但限定单身者年龄须在40岁以下或有家庭的人士须至少有一名18岁以下的成员方可申请。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过去,日本的“空屋”大多出现在农村地区的主要原因是()A.本国人口迁往国外B.人口死亡率升高C.逆城市化现象严重D.城市化水平提高3.导致东京等大城市的“空屋”越来越多的主要因素是()A.就业率B.老龄化C.房价D.环境4.“空屋”大多出现在农村地区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资源紧张B.矿产资源枯竭C.人力资源流失D.水资源贫乏左图为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变化示意图,右图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关于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各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有A.Ⅰ阶段人口总数变化大 B.Ⅱ阶段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C.Ⅲ阶段人口数量迅速减少 D.Ⅳ阶段老年人口比重上升6.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A.2000年江苏人口增长处于阶段ⅡB.2010年江苏人口增长处于阶段ⅢC.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D.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劳动力充足下图为我国六个城市在两个时段内的人口数量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符合图中各城市人口数量变化特征的是A.武汉市人口数量先减后增B.上海市人口增速减缓C.长沙市人口基本保持不变D.苏州市人口增速最快8.关于重庆市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A.人口政策的变化,使人口出生率明显上升B.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和转移C.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D.东部地区环境条件变差9.根据图中折线的变化规律,推断甲城市最有可能是A.成都B.兰州C.长春D.杭州读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转变模型图,P为两线的交点。

中图版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测试试题(含答案)

中图版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人口的增添、迁徙与合理容量》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下表是 X、Y 两国人口数据表,剖析并达成以下各题。

2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密度(人/ Km)X1084218Y275671.拥有X国人口情况特色的国家最多散布于()A.欧洲B.大洋洲C.非洲D.北美洲2.Y国可能散布在()A.欧洲B.大洋洲C.非洲D.北美洲人口抚育比是非劳动年纪人口数与劳动年纪人口数的比值比和老年人口抚育比。

以下图为我国五省市某年份人口抚育比统计图。

读图题。

, 包含少儿人口抚育, 达成以下各3.对于我国五省市人口抚育比的表达, 正确的选项是 ()A.贵州的少儿人口抚育比最小B.上海的老年人口抚育比最大C.北京的少儿人口抚育比大于广东D.江苏的少儿人口抚育比小于北京4.估计 2050 年中国的人口抚育比将靠近60%,届时最可能出现() A.社会负担减少B.劳动力资源不足C.人口散布不均D.人口性别比率失调5.从我领土地生产力的角度看,以下地域环境承载力最大的是A.青藏高原B.宁夏平原C.内蒙古高原D.珠江三角洲6.相关二战后国际人口迁徙主要原由或特色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从已开发国家流向未开发国家B.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C.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工人增添D.各国经济发展不均衡7.以下以移民为主体的国家有:()A.美国、英国B.加拿大、新西兰C.德国、澳大利亚D.法国、美国8.以下对于我国人口散布情况的正确表达是① 南部沿海密集,北部高原稀罕② 东部沿海密集,西部高原稀罕③ 平原地域密集,山区稀罕④ 沿海密集,内地稀罕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1997 年部分大洲人口重生产表”,达成以下问题。

大洲出生率 ( % )死亡率 ( % )自然增添率 ( % )A 4.0 1.4 2.6B 1.0 1.2-0.2C 2.50.7 1. 8D 1.50.90.69.表中 B 可能是A.亚洲B.非洲C.欧洲D.南美洲10.表中 A 洲可能出现的问题是:A.对资源、环境、经济和教育等压力加大B.劳动力不足C.人口老龄化D.社会负担加重11.表中 C 洲人口重生产种类是:A.原始型B.传统型C.现代型D.以上都不是以下图表示京、蜀、浙、新四个省级行政区2010 年常住人口总数及2005~2010年人口净迁徙率( 人口净迁徙率=人口迁入率-人口迁出率) 。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单元测试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单元测试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单元测试一、单选题(共22题;共72分)1.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正确理解是()A. 凡是人口在两个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为人口迁移B. 参与国际旅游活动属于人口迁移C. 我国大学生赴美国留学属于人口迁移D. 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2.读“甲、乙两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①社会福利好②医疗卫生水平提高③人口受教育水平高④受传统观念影响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2)下列国家中,与乙国人口增长情况相似的是()A. 美国B. 巴西C. 埃及D. 印度3.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下题.(1)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②P′为环境承载力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④P为环境承载力.A. ①③B. ②③C. ①②D. ③④(2)图中反映了:()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③当人口水平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④当人口水平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4.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左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右图),回答4~5题。

(1)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A. 总量呈下降态势B. 总量仍呈增长态势C. 总量呈零增长态势D. 增长模式没有变化(2)按联合国标准,如一个地区≥60岁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的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A. 1990年以前B. 1990-2021年之间C. 2021-2021年之间D. 2021年以后5.下图为“新中国人口自然变动图”,据此完成题(1)1950~2021年间,人口出生率最高年份的数值约为()A. 33‰B. 43‰C. 27‰D. 15‰(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的年份是()A. 1960~1961年间B. 1959~1960年间C. 1957~1958年间D. 1949~1950年间(3)根据图上曲线延伸的变化,未来10—20年内将会出现()A. 人口总量稳定B. 人口老龄化加速C. 人口自然增长率约在17‰左右D. 人口总量逐渐减少6.80年代,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是()A. 大量农村劳动力闲置B. 1984年,国家放宽对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等政策C. 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D. 城市生活水平高,有较好的学习、医疗条件7.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综合检测 中图版必修2

(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综合检测 中图版必修2

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目前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主要表现在( )A.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很快B.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很快C.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口增长越快D.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增长都快【解析】目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速度快;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人口的增长,发展中国家目前人口增长快是因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从而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而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率下降也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使人们生活没有后顾之忧。

所以相同的原因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

【答案】 B图中的点表示不同阶段的人口增长模式。

据此回答2~4题。

2.图中最能代表“高高低”人口增长模式的点是( )A.ⅠB.ⅡC.Ⅲ D.Ⅳ3.图中各点与目前日本的人口增长模式最相近的是( )A.Ⅰ B.ⅡC.Ⅲ D.Ⅳ4.世界各国人口变动的一般过程是( )A.Ⅰ-Ⅱ-Ⅲ-Ⅳ B.Ⅳ-Ⅲ-Ⅱ-ⅠC.Ⅰ-Ⅲ-Ⅳ-Ⅱ D.Ⅲ-Ⅳ-Ⅰ-Ⅱ【解析】图中Ⅰ点出生率约为45‰,死亡率约为40‰,自然增长率约为5‰,属“高高彽”模式。

日本是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模式,与图中Ⅱ相近。

根据人口变动情况的一般特征,图中各点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对比,Ⅰ为“高高彽”模式,Ⅲ为过渡模式的高增长阶段,Ⅳ为过渡模式的增长下降阶段,Ⅱ为”三低“模式。

【答案】 2.A 3.B 4.C读某国总人口和外来移民的年龄结构图,回答5~6题。

5.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 )A.男女比例不平衡B.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C.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D.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6.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人口老龄化B.自然因素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在外来移民人口中,占比例最高的是20~50岁的青壮年,其次是20岁以下的青少年,占比重最低的是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所以外来移民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中图版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和合理容量检测题(二)

中图版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和合理容量检测题(二)

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和合理容量检测题(二)一、选择题2018年3月,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几乎同时推出了以落户优惠为主导的人才政策,其意图显然在于吸引各类优秀人才,目前在这些城市之间正进行着一场空前的“抢人大战”。

下图为“抢人大战”引发的人口迁移示意图(箭头表示人口迁移方向)。

读图回答1—2题。

1.导致图中人口迁移的推力是A.生活成本低 B.超高的房价 C.广阔的发展空间 D.发展空间小2.“抢人大战”引发的人口迁移,对迁入地造成的影响是A.缓解人地矛盾 B.促进经济发展C.保护生态环境 D.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的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

据此完成3-5小题。

3. 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A. 产业转型升级B.食品价格大增C.环境质量下降D.交通拥堵加重4. 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①服务设施齐全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③适宜就业机会多④生态环境好A.①③B. ①④C. ②③ D.②④5. 今后,上海市引进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A.资源密集型产业B.劳动密集型产业C.资金密集型产业D.知识密集型产业2017年1月30日,第28届非盟首脑会议主题是“通过投资青年利用人口红利”。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抚养率比较低。

会议指出非洲有2亿多15~24岁的青少年,到2025年,非洲青年人口将占世界青年人口的四分之一。

非洲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大陆,青年人口是非洲的比较优势,必须把他们转变为人口红利。

下表为各大洲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对比。

据此完成6-7题。

6.表格反映出非洲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老年人口比重大B.劳动力不足C.人口密度小D.人口增长速度过快7.当非洲青年人口转化成人口红利时,带来的积极影响是A.人口负担加重B.经济发展加快C.资源、环境压力减小D.就业压力减轻下图示意某流域人口分布情况。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和人口容量》检测题(含答案)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和人口容量》检测题(含答案)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和人口容量》检测题(含答案)《人口的增长、迁移与人口容量》检测题一、单选题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

完成下列小题。

1.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①城乡间人口流动②农业专业化发展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2.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读我国某农村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完成下列各题。

3.图示反映该村()A.位于广东省沿海地区B.环境优美,迁入人口多C.受经济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率高D.医疗卫生水平高4.该村人口现状可能给当地带来的问题有()①养老服务难以保障②加重就业困难③劳动力短缺④土地养老杯水车薪⑤使环境人口容量降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⑤1/ 9下图是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百年比较图,当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

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5.我国人口负担最轻、最佳的时期是()A.1960—1970年B.1990年前后C.2010年前后D.2040—2050年6.据图可知,“人口机会窗口”期一般为()A.20年左右B.40年左右C.60年左右D.80年左右7.我国的“人口机会窗口”期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A.人口老龄化加剧,阻碍社会经济发展B.生育率迅速上升,造成人口结构失衡C.劳动力供给不足,失业率下降D.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相对较轻读“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的劳动人口增长变化 (含预测)图”, 完成下列各题。

中图版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测试试题

中图版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测试试题

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读浙江省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与人口年龄结构(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统计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图中折线反映了浙江省A.年龄结构得到优化 B.社会养老负担加重C.少儿占总人口比重显著提高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降低春节临近,对返乡者来说,又到了一年一度“一票难求”的时刻。

但和以往不同的是,近年来选择“反向春运”者越来越多,所谓“反向春运”是指年轻人将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来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节后再返乡。

这种既省钱又尽孝的“反向团圆”被越来越多人接受,成为不少在城市打拼的“80后”“90后”陪伴父母过年的“妙招”。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导致春运期间人口流动量大的最主要因素是①社会文化因素②经济因素③交通运输④国家政策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4.有关“反向春运”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输出B.不利于交通资源优化配置C.缓解东部地区城市空城化D.缓解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5.我国西北地区属于人口稀疏区,制约该地区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A.科学技术水平B.地区开放程度C.人均消费水平D.水资源图示为某国家人口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6.该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A.原始型 B.传统型 C.现代型 D.过渡型7.关于该国人口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总量持续增长 B.人口总量增长速度过快C.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 D.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8.导致该国人口增长特点的主要原因是A.政策限制 B.经济发展水平 C.自然灾害 D.人口大量迁m9.下列国家中,人口机械增长率较大的国家是 ( )A.中国、日本 B.科威特、德国C.尼日利亚、墨西哥 D.埃及、印度尼西亚我国西北地区海拔高,地势起伏大,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大部分为荒漠,是目前我国沙尘暴的发源地。

全国通用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检测中图版必修2(2021-2022学年)

全国通用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检测中图版必修2(2021-2022学年)

第一章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读“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图”,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公元1770年至1950年B.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1950年以后C.世界人口增长与生产力的发展无关D。

世界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自然条件的优劣解析:由图可知,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1950年以后,主要是生产力快速发展引起的。

答案:B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7.73‰。

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

下图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第2~3题。

2.甲市可能是( )A。

西宁ﻩB.延安ﻩC。

上海ﻩD。

广州3。

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增长模式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A。

①ﻩ B.②ﻩC。

③ D.④解析:第2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甲市人口出生率为6.99‰,死亡率为7。

73‰。

自然增长率=6.99‰—7.73‰=-0.74‰,说明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呈负增长,而且已持续14年,符合题意的只有上海。

第3题,从上题可知,该市人口增长模式特点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读图可知,①地区人口增长特征与甲市相似,为同一类型。

答案:2.C3。

A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现象,但也会受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

据图完成第4~5题。

4.坦桑尼亚目前处于图中四个阶段中的( )A。

①B。

②C。

③D。

④5.下列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位于阶段④的是()A。

尼日利亚ﻩ B.德国C.埃及ﻩD。

巴西解析:第4题,坦桑尼亚经济发展落后,人口受教育水平低,出生率较高,死亡率开始下降,处于阶段②.第5题,四国中只有德国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人口增长模式进入了“三低”模式。

答案:4.B5.B图1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1,完成第6~7题.图16。

图2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图2A。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第1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第1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中图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1)根据我国国情和图中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2)2016年人口出生率明显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 2018年总人口比2017年少B. 中国人口出生率将持续上升C. 未来人口老龄化问题将解决D. 人口将继续维持低生育水平【答案】D【解析】(1)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总人口近年依然持续增长根据图示我国国情人口出生率是有起伏的未来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我国人口将继续维持低生育水平故选D【答案】A【解析】(2)2016年1月1日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开始执行受此政策影响 2016年人口出生率明显升高故选A2.(1)中国家庭发展能力协调度最高的年份是()2.(2)中国家庭人口再生产能力指数变化趋势带来的影响是()2.(3)提高中国家庭发展能力协调度的最主要措施是()A. 1978年B. 2000年C. 2008年D. 2016年【答案】B【解析】(1)根据材料“经济发展能力、人口再生产能力、生活发展能力三个主要指标三者差异越大则协调度越低” 因此协调度越高即上述三者差异越小读图可知协调度最高的年份应是三条线相交的2000年故选B【答案】A【解析】(2)人口再生产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体是由不同年代出生的、不同性别的个体组成的是人口内部老一代陆续死亡新一代不断出生世代更替的过程从而使人口的总体不断地延续下去读图可知 1978~2016年间中国家庭人口再生产能力指数呈现下降趋势其带来的影响是代际更替可能失衡故选A【答案】C【解析】(3)经济发展能力、人口再生产能力、生活发展能力三个指标差异越大则家庭发展能力协调度越低因此要提高中国家庭发展能力协调度就要缩小三者的差异读图我国家庭经济发展能力指数和家庭生活发展能力指数均逐步上升而家庭人口再生产能力指数呈下降趋势因此要提高中国家庭发展能力协调度就要提高家庭再生产能力主要措施是放宽人口生育政策故选C3.(1)下列有关人口的乡—城转移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分析错误的是()3.(2)下列有关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措施正确的是()①制定政策减少返乡创业的生活危机与家庭风险②制定以青年和高素质农民工为对象的激励政策③成立回乡创业者服务中心提供咨询和服务④深化政策的实施力度保护政策的持续和公平A. 使我国乡村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B. 使我国城市人口老龄化延缓C. 城镇化对镇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较大D. 我国城市将迎来老年人口加速增长【答案】C【解析】(1)A.读图乡村转出人口主要是劳动力人口所以人口的乡—城转移使我国乡村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故不符合题意B.城市转入的是年轻的劳动力人口人口的乡—城转移使我国城市人口老龄化延缓故不符合题意C.城镇化对镇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较小故符合题意D.我国城市未来将迎来一波老年人口加速增长的高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答案】D【解析】(2)一般来说受教育程度低和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工选择创业的可能性均较低受教育程度处于中等水平的农民工更有可能选择创业随着年龄的变化农民工选择创业行动的可能性先提高后降低应制定以中年和中等教育水平的农民工为对象的激励政策进而加以推广故选D4.(1)北海道人口的过疏化可能使当地()4.(2)推测日本人口过疏地区近年来人口比例持续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A. 城市化水平提高B. 人均农业产值降低C. 基础设施利用率降低D. 医疗设施不断完善【答案】C【解析】(1)北海道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经济落后多为乡村地区大量人口外迁导致人口过疏城市和城市人口较少所以城市化水平低 A错北海道地区以渔业等农业活动为主人口过疏导致从业者人口不断减少农业人均经营规模增大人均农业产值增大 B错人口过疏的北海道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出使得人口不断减少基础设施利用率降低加之经济、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使得医疗活动缺乏足够的人口支撑医院设备设施落后 C对、D错故选C【答案】D【解析】(2)日本人口过疏地区经历了长期的人口外迁人口组成以老年人为主老龄化现象严重自然减少已成为过疏地区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机械迁移不再是主因由于老龄人口过多死亡率加剧导致人口比例持续下降 D对工业快速发展会导致人口比例增加 A错城市就业机会多一直以来都是导致乡村人口外迁的重要原因但日本过疏地区由于经历了长期的人口外迁近年来主要以老年人口为主人口外迁较少老年人口死亡率高导致过疏地区人口减少 B错北海道和九州等过疏地区污染企业较少加之日本一直以来重视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井未恶化 C错故选D5.(1)导致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根本因素是()5.(2)数字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胡焕庸线以西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得益于()5.(3)为进一步突破胡焕庸线的影响下列措施合理的是()A. 人口生育观念B. 自然地理环境C. 人们的生活习惯D. 人们的生产方式【答案】B【解析】(1)“胡焕庸线”西侧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形崎岖气候较干旱生态脆弱自然条件差东侧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主要为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自然条件优越故B正确 ACD错误故选B【答案】C【解析】(2)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扩大自然资源的数量大幅度减少 A错人口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人口的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 B错题干中提到的“数字经济” 其主要的驱动力为现代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与对外开放水平的关联性较小 C对 D错故选C【答案】B【解析】(3)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促进西部地区城市化合理发展逐渐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能够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人口迁移方向和人口格局的改变进一步突破胡焕庸线的影响故选B6.(1)我国城镇和农村大龄未婚人口婚配性别比增大可能出现的问题是()6.(2)未来几十年我国城镇与农村婚配性别比差异加大其原因及措施正确的是()①城市大量未婚男性迁往农村②农村大量未婚女性迁往城镇③振兴乡村缩小城乡经济差距④发展教育提高乡村人口素质A. 出生率上升B. 劳动力紧缺C. 人口迁移率上升D. 老龄化下降【答案】C【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婚配性别比是初婚市场中某年龄段可供选择的男性与女性人口数量之比读图可知未来几十年我国农村与城镇大龄未婚人口婚配性别比增大说明农村与城市的大量未婚女性进行了人口迁移未婚男性为寻求婚配也会相应的进行人口迁移导致人口迁移率上升故选C【答案】B【解析】(2)读图可知未来几十年我国农村与城镇婚配性别比差异加大结合婚配性别比的概念可知农村大量未婚女性迁往城镇使得农村的未婚女性数量减少农村未婚男性数量与未婚女性数量差异加大农村和城镇婚配性别比差异较大②对缩小城乡婚配性别比差异就要扭转农村大量未婚女性迁往城镇的现象因此应当振兴乡村经济缩小城乡经济差距③对故选B7.(1)图中生态赤字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是()7.(2)西藏人均生态承载力较大的主要原因是()A. 新疆B. 西藏C. 山西D. 河北【答案】C【解析】(1)由材料可知生态赤字是某地区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的情况读图可知四地中山西的人均生态足迹大于人均生态承载力且差值最大故选C【答案】A【解析】(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衡量环境承载力大小的主要指标是人口数量西藏人均生态承载力较大主要是由于人口数量少土地面积大故选A8.(1)玉环县流入人口结构表明()8.(2)玉环县流入人口构成造成的影响有()A. 来源广泛全国分布比较均匀B. 男女性别比例基本协调整体文化素质较高C. 人口流出地区青年受高等教育的几率高D. 人口流出地区学龄人口留守中学生比例高【答案】D【解析】(1)图中显示来源广泛全国分布比较不均匀 A错男女性别比例不协调整体文化素质较低 B错人口流出地区青年初中以下人口比重大受高等教育的几率低 C错12~18岁人口流出最少地区学龄人口留守中学生比例高 D对故选D【答案】A【解析】(2)性别构成、学龄人口构成不合理降低了流入人口稳定性 A对青壮年比例高但整体文化素质较低不利于企业产业转型和长远发展 B错迁入的主要以青壮年为主人口年龄构成变年轻了 C错提高基础设施使用率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小 D错故选A9.(1)导致人口增长模式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9.(2)目前德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处于()A. 人口死亡率下降B. 人口出生率下降C. 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D. 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答案】D【解析】(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的根本原因故也是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 D正确故选D【答案】D【解析】(2)目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低故人口增长模式主要处于Ⅱ、Ⅲ阶段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增长缓慢人口增长模式处于Ⅳ阶段德国是发达国家目前德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处于Ⅳ时期 D正确故选D10.(1)海拔2000米以上人口很少主要原因是()①气温低②降水少③土壤贫瘠④光照弱10.(2)除自然因素外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社会因素主要有()①经济状况②家庭规模③历史文化④市场物价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答案】C【解析】(1)海拔2000米以上的地区由于地势高、气温低且土壤贫瘠不适合人类居住降水、光照与海拔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故选C【答案】A【解析】(2)物价和家庭规模对人口分布影响很小影响人口增长与分布的主要社会因素是经济状况和历史文化故选A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1.(1)依据影响人口迁移的“推拉原理” 说明该村形成“空心化”的主要原因11.(2)分析该村形成“空心化”的不利影响11.(3)请你为该村摆脱“空心化”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村庄规划严重滞后、村内基础设施落后公共设施缺乏新建住宅大部分集中在村庄外围而村庄内存在大量的空闲宅基地和闲置土地形成土地利用“空心化”状况城市与乡村在就业机会、收入等方面差异大大量农村青壮年人口涌入城市并长期居住在城市而留在农村的人口以老年人和少年儿童为主形成农村人口“空心化”状况【解析】(1)“空心化”表现为房屋的闲置空心和人口的空心这与城乡间巨大的收入差距导致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甚至入城落户有关也与旧村落落后的建筑样式及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有关【答案】(2)村内闲置旧宅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严重村内旧房大部分破旧不堪年久失修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村内环境卫生的“脏、乱、差” 严重影响少数居住在村内部居民的居住环境和身心健康村内废弃宅基地多年未用后代可能会因为旧宅地界模糊而引发纠纷随着该村大量青壮年人口外迁该村养老、治安等问题严重由于村落面积扩大、居住分散增加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农村劳动力外迁导致人力资源匮乏延缓了该村经济的发展【解析】(2)该村形成“空心化” 会导致土地资源浪费严重旧房有安全隐患且旧房环境卫生影响村内居民的居住环境和身心健康可能还会对后代造成财产分割纠纷大量青壮年人口外迁增加了该村的养老、治安、经济发展难度分散的村落增加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难度等【答案】(3)广泛宣传“空心化”的不利影响提高村民思想认识在尊重民意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与村容村貌改造、道路交通建设相衔接制定科学完整的村庄建设规划并严格执行健全宅基地审批制度制止违法乱建行为激励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吸引劳动力回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自然优势和特征发展相关产业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解析】(3)该村摆脱“空心化”必须把提高村民思想认识与村貌改造建设相衔接制定科学规划并严格执行健全宅基地审批制度激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等12.(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12.(2)据材料二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 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哪些影响?12.(3)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________ 原因主要有哪些?【答案】(1)数量大规模不断增长占全国人口比重不断增长【解析】(1)读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是数量大规模持续增长占全国人口比重不断增长【答案】(2)南部沿海地区有利影响是增加劳动力、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不利影响是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秩序造成压力、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解析】(2)根据表格中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的比重可以判断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南部沿海地区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的有利影响是增加劳动力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不利影响是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秩序造成压力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答案】(3)增加原因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支持带动了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吸引了人口迁入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对劳动力需求增加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转移等带动了部分劳动力迁移【解析】(3)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比重逐年增加主要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支持带动了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吸引了人口迁入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对劳动力需求增加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转移等带动了部分劳动力迁移13.(1)概括该省人口抚养比的特点13.(2)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图示省份人口抚养比变化的可能原因13.(3)有人建议该省完全放开生育政策你是否赞同说明理由【答案】(1)人口总抚养比较高且逐渐增长老年人口抚养比持续增加少年人口抚养比在2016年后开始增加【解析】(1)读图可知该省人口总抚养比较高且逐渐增长老年人口抚养比持续增加少年人口抚养比在2016年后开始增加【答案】(2)部分劳动力人口进入老龄化人口序列造成劳动年龄人口减少老龄人口数量增加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改变生育率降低造成少年人口增长缓慢因为经济原因导致劳动人口迁移等造成该地人口抚养比增加【解析】(2)根据材料分析可知该省份位于中部地区经济较东部地区落后因为经济原因导致劳动人口迁移等造成该地人口抚养比增加部分劳动力人口进入老龄化人口序列造成劳动年龄人口减少老龄人口数量增加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改变生育率降低造成少年人口增长缓慢【答案】(3)赞同该地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减少影响部分产业发展社会负担加重影响生活水平提高等或不赞同我国中部地区人口压力大完全放开生育政策可能造成人口短期内快速增长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等【解析】(3)赞同或不赞同言之有理即可赞同该地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减少影响部分产业发展社会负担加重影响生活水平提高等或不赞同我国中部地区人口压力大完全放开生育政策可能造成人口短期内快速增长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等14.(1)三个国家在2000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中国________ 日本________ 埃及________14.(2)三个国家中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 最慢的是________14.(3)三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_ 最少的是________ 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0.76%, 0.12%, 1.85%【解析】(1)计算可得中国、日本、埃及三个国家200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是0.76%、0.12%、1.85%【答案】(2)埃及, 日本【解析】(2)埃及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人口增长速度最快日本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人口增长速度最慢【答案】(3)中国, 日本, 中国的人口绝对数量大(人口基数大)【解析】(3)三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是中国最少的是日本因为中国的人口基数大所以人口增长数量最多。

高中地理 第1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章末检测 中图版必修2-中图版高一必修2地理试题

高中地理 第1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章末检测 中图版必修2-中图版高一必修2地理试题

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章末检测(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甲市2017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

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20年。

图中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据此完成1~2题。

1.甲市可能是( )A.西宁B.延安C.上海D.广州2.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1题,该题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题目中给出的有关信息,可以计算出该市的总人口和死亡率,同时可以发现该地死亡率高于出生率,人口呈负增长,从而可以判定甲市为上海。

第2题,从上题可知甲市人口增长为“三低”模式,图中①地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答案 1.C 2.A读“某国在甲、乙、丙、丁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完成下题。

3.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为( )A.甲→乙→丁→丙B.丙→乙→丁→甲C.甲→乙→丙→丁D.丙→乙→甲→丁解析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模式首先转变的是死亡率(降低),继而是出生率(降低)。

从图中甲、乙、丙、丁四个时期出生率由大到小的演变顺序即可得出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

答案 D4.读下图,回答下题。

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 )解析根据该省人口数量的增长变化图可知,该省人口增长由快变慢,故其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应是由高逐渐降低,且1990年至2000年降低较快。

答案 D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市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5~6题。

5.有关该市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总体上看,该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为主B.该市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C.影响该市人口迁移的因素是政治因素D.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6.近年来该市人口机械增长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正确的是( )A.该市因经济发展速度减缓而出现“民工荒”B.该市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迁入量减少C.是由于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D.农村生存环境已好于城市解析由图分析可知,近年来该市的人口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但自然增长率基本呈下降趋势,其人口数量的增长以机械增长为主,导致人口大量迁入的因素是以经济因素为主。

2013-2014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章末测试 中图版必修2

2013-2014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章末测试 中图版必修2

【学案导学设计】2013-2014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章末测试中图版必修2(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读“甲、乙、丙、丁四地的近年人口统计图”,回答1~2题。

1.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B.甲、丙、乙、丁C.丁、丙、乙、甲D.丁、乙、丙、甲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人口增长模式为“高高低”模式B.乙地一定属于发展中国家C.丙地人口数量最接近人口合理容量D.丁地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

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3~4题。

3. 2005~2010年( )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4. 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读右图,曲线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中国西南某区域石漠化、环境人口容量、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的统计资料。

据此回答5~6题。

5.该区域最不可能是( )A.地表崎岖,峰林广布B.地表水贵如油,地下水滚滚流C.土层深厚,土壤肥沃D.多溶洞、天坑等,旅游资源丰富6.图中曲线②先升后降的主要原因是( ) A.上升:科技进步;下降:资源减少B.上升:环境改善;下降:生态破坏C.上升:人口增长;下降:计划生育D.上升:植树造林;下降:砍伐森林读“某国总人口和外来移民的年龄结构图”,完成7~8题。

7.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 ) A.男女比例不平衡B.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C.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D.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8.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人口老龄化B.自然因素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数达到13.71亿人,比10年前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人数约增加了7 600万人,其中各年龄段百分比构成变化如表所示。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1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习题(含解析)中图版必修2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1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习题(含解析)中图版必修2

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下图是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1~3题。

1.下列国家中,人口增长模式属于③的是( )A.日本B.美国C.中国D.印度2.图中表现有老龄化趋势的是( )A.①B.②C.③D.④3.模式①到模式②转变的起因及根本原因分别是( )A.出生率医疗进步B.死亡率生产力C.出生率生产力D.死亡率社会福利解析:第1题,根据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可知,①表示“高高低”模式,②③表示过渡模式(②为高增长阶段,③为增长下降阶段),④表示“三低”模式。

目前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属于④模式,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属于②③模式,中国通过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也已经步入了④模式,因此属于③模式的是印度。

第2题,人口老龄化出现在人口平均寿命较长,增长缓慢的时期,因此图中表现有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是④。

第3题,从模式①到模式②的转变主要是死亡率的下降,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动力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答案:1.D 2.D 3.B读甲、乙、丙、丁四地的人口统计图,完成第4~5题。

4.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甲、丙、乙、丁C.丁、丙、乙、甲D.丁、乙、丙、甲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人口增长模式为“低高低”型B.乙地属于发展中国家C.丙地人口出现负增长D.丁地应实行计划生育解析:第4题,甲、丙两地0~14岁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丙地0~14岁年龄段人口所占比重较甲地小,人口自然增长率较甲地小;丁地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乙地自然增长率为零。

第5题,乙地区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说明经济不发达。

答案:4.B 5.B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

下图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

读图,完成第6~7题。

6.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性别比例B.医疗水平C.教育程度D.年龄结构7.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 )A.人口迁移加剧B.劳动力渐不足C.人口分布不均D.社会负担减轻解析:第6题,根据图示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显著上升,说明老年人口的比重上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读下面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回答1-3题
1.现阶段我国
人口再生产属于下列哪种情况
A.(1)→(2)B.(2)→(3)
C.(3)→(4)D.(4)→(5)
2.下列国家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处于图中(2)阶段的是
A.尼日利亚B.韩国C.古巴D.澳大利亚
3.图中表现有老龄化趋向的阶段是
A.(1)B.(2)C.(4)D.(5)
4.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科技发展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所以发达国家的环境人口容量大B.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为16亿左右,所以目前我国的耕地和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较高C.不论是以悲观或乐观的观点来评估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人口与环境矛盾都十分突出D.随科技发展和消费水平的不断变化,环境人口容量不能定量地评估,只能定性说明5.改革开放后,中国大批学生到欧美留学和大量民工涌向我国东南沿海大城市,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政策性移民,具有自发的性质。

B.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是最重要的拉力因素
C.地区自然条件相差很大,环境质量不同是决定性因素
D.都是追求自身职业更好的发展,谋求更高的生活水平
6.英国阿伯丁、我国大庆等城市的兴起,引起大量人口迁入,其影响因素主要是A.气候条件适宜B.政治中心的改变
C.经济发展较慢D.矿产资源的开发
7.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A.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B.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C.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D.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8.对于人口迁移所造成的影响,错误
..的是
A.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B.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
C.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
D.在迁入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9.“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迁移,使我国人口分布的中心首次
A.由黄河流域移到了珠江流域B.由长江流域移到了珠江流域
C.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D.由长江流域移到了黄河流域
10.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
A.影响生育率和死亡率来实现的
B.影响生育政策、文化和宗教等社会环境来实现的
C.自然环境因素对生育率的作用来实现的
D.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婚姻制度等社会环境来实现的
11.80年代,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农村劳动力闲置
B.1984年,国家放宽对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等政策
C.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D.城市生活水平高,有较好的学习、医疗条件
12.2001年11月实施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转变为现代型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黔、鲁、京、浙、苏 B.豫、新、京、浙、苏
C.渝、琼、京、津、沪 D.沪、京、津、浙、苏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环境污染是造成人口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B.自然环境因素对死亡率影响较为明显的是地形、气候、水文
C.社会经济因素对死亡率影响较为明显的是经济、政治、受教育水平、医疗条件D.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人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不断加深和扩大
14.目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首要问题是
A.环境问题 B.粮食问题
C.资源问题 D.人口问题
15.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引起的移民
A.多为短期流动人口 B.是国家有计划、有组织安排的
C.以人口自发迁移为主 D.对迁入地的建设发展不利
二.综合题
16.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E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B国的人口问题,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四国中,与E国人口问题一样突出的是:
A.印度 B.埃塞俄比亚 C.法国 D.俄罗斯
17.读“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年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比较的地区是、和。

这三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2)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3)四川省人口大量外迁对当地产生的积极影响
是。

18.读“未来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图,回答:
(1)目前三者发展的趋势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 ____。

(2)在三条曲线的相互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哪
一条?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解决人类与环境矛盾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图是我国沙漠、沙地的分布,以及内蒙古某县20世纪的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发展资料,请完成下列要求:
(1)我国的沙漠主要分布在新疆和两省区,在季最容易发生扬尘、扬沙乃至沙尘暴。

(2)30年代末到80年代末该县的人口、耕地和荒漠化土地面积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之间有什么联系?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D D D D B A C A
题号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B D B
16.(1)人口老龄化;(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3)C。

17.(1)京津唐;沪宁杭;珠三角;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医疗、教育、居住条件好;(2)矿产资源丰富;(3)加强与外界社会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等的联系,缓解人地矛盾。

18.(1)人口增加、资源减少、环境恶化;(2)人口曲线;人口增多导致对资源消耗量增加排出的废弃物增多,从而导致环境恶化。

(3)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参加国际协作。

19.(1)内蒙古;春(或冬春)。

(2)人口不断增长、耕地面积和荒漠化土地面积都在扩大;由于人口增长对粮食等的需求,导致干旱区的草原被开垦,造成土地的荒漠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