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审美联想

合集下载

艺术概论考试必过重点资料之欧阳语创编

艺术概论考试必过重点资料之欧阳语创编

名词解释:康德拉?费德勒德国的康德拉?费德勒(1841-1859)主张将美学与艺术学分开来。

标志着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正式形式。

费德勒被称之为“艺术学之父”。

艺术广义:包括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

狭义:专指文学以外的其他艺术门类。

艺术的本质1. 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宇宙精神”又译“绝对精神”)代表人物:柏拉图、黑格尔2. 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整体的冲动”。

代表人物:康德、尼采。

3. 模仿说或再现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和自然的模仿。

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代表人物:谟克利特(德)、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对艺术模仿的性质、模仿的对象、模仿的要求做了全面的论述)。

艺术品具有审美价值和审美性的人类创造物,才能称之为艺术品。

文化人类所创造的所有物质的与精神的总和。

典型化是指艺术家对来自生活的素材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感受进行选择、加工、创造,使之成为艺术形象和艺术典型的过程。

它包括个性化和概括化两个方面。

西方现代哲学指十九世纪中叶以来,为数众多的欧美哲学思潮和流派的总称。

道德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是与非、正义与非正义等等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道德意识、道德关系、道德活动等内容。

艺术家艺术家是专门从事艺术生产的创造者的总和。

艺术才能指艺术家创造艺术形象的能力,它是先天禀赋和后天训练培养相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创造力。

一次性的艺术产生指艺术家通过创造性劳动能够一次性完成创作,拿出自己的艺术作品来。

多次性的艺术产生指通过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可以多次完成的艺术形式。

艺术体验指一种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它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情绪,把艺术家长期对于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形成艺术创作的基础和前提,乃至萌发不可遏制的创作欲望。

形象思维运用一定的形象来感知、把握和认识事物,也是通过具体、感性、的形象来达到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的一种思维形式。

美学原理

美学原理

美学原理:论述联想想像在审美活动中的价值及意义。

我们都知道,联想和想象是以感知与表象为材料,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审美心理的高级形式。

同时,它在建筑、音乐、舞蹈、服饰、陶艺、饮食、装饰、绘画等方向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联想和想象在整个审美活动中都有着不可磨灭的价值及意义。

首先,我们应该确定审美联想和想象究竟是什么。

审美联想是指在审美活动过程中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亦即心象的转换递变过程。

在审美活动过程中,最常见最重要的是相似联想和接近联想。

相似联想是依据相似律,即依据事物之间性质、情态、内容等方面的相似或相近而构成的联想。

比如,我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关关雎鸠》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相传雎鸠鸟爱情专一,作者由雎鸠鸟又联想到淑女与君子的爱情,含义深刻。

接近联想则是依据接近律,即依据事物之间在时空上的接近而构成的联想,比如:出门久了的人,一见到朋友的母亲,就会想起自己的母亲。

这就是接近联想。

审美想象则是主体在长期的审美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一种审美能力。

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主体的审美需要是审美活动能否产生的关键,而主体的审美能力,尤其是审美想象力,是使审美活动顺利展开并实现主体审美理想的必要条件。

如人们可以根据《三国演义》、《水浒》上的描写,综合自己头脑中零碎的表象想象出张飞、李逵等人物。

那么,审美联想和想象的价值和意义体现在哪里呢?其一,就艺术创作来说,审美联想和想象是进行艺术创造"最杰出的本领"。

它以表象记忆为基础,按照生活和情感的逻辑,积极、能动地对表象材料进行分解与重组,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艺术形象的过程。

正如我国的革命精神史诗《黄河大合唱》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完成的记录我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以及战争中国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的一篇大型革命乐曲;文学作品之最《红楼梦》则是以作者曹雪芹人生经历为基础写作的虚虚实实的巨著。

其二,审美联想和想象使得艺术作品具备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以元稹的诗作《行宫》为例,“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艺术学概论

艺术学概论

填空:艺术总论:柏拉图认为,理式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以独立体系来阐明美学概念。

艺术的特征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

关于艺术起源的六种观点:艺术起源于“模仿”、艺术起源于“游戏”、艺术起源于“表现”、艺术起源于“巫术”、艺术起源于“劳动”,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艺术起源于“游戏”这种说法主要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后来将这种说法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文艺理论界占据主导地位的理论,是艺术起源于“劳动”。

俄国的普列汉诺夫指出:“劳动先于艺术”。

劳动创造了人,也为艺术的产生提供了前提。

阿尔都塞提出了“多元决定论”,认为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由一个简单原因造成的。

有《矛盾与多元决定》一书。

艺术的产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和“劳动说”更为重要。

从根本上说,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艺术的社会功能:审美认知作用、审美娱乐作用、审美教育作用。

文化系统的构成(三大子系统):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艺术种类:艺术分类的主要方法有:①以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为依据,分为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空间艺术(雕塑、绘画)、时空艺术(戏剧、影视)。

②以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为依据,分为听觉艺术(如音乐)、视觉艺术(如绘画)、视听艺术(如戏剧)。

③以艺术作品的内容特征为依据,分为表现艺术(音乐、舞蹈、建筑、抒情诗等)、再现艺术(绘画、雕塑、戏剧、小说等)④以艺术作品的物化形式为依据,分为动态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静态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实用工艺等)。

⑤分为:视觉艺术(包括绘画、雕塑、摄影、建筑、工艺以及现代艺术设计、广告艺术、电影艺术、计算机三维动画、动漫、游戏软件等等)、表演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戏剧以及在发达国家近年来广受欢迎的音乐剧等等)。

艺术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艺术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艺术理论》试题A卷评分标准一、解词:(每题5分,共50分)1、什么是艺术流派?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组成的艺术派别。

他们既要有明确的艺术主张,还要有具体的创作实践、艺术成果和成就显著的代表人物。

2、什么是艺术作品的内容?艺术作品的内容,指的是经过艺术家选择、提炼、加工和改造过的人类生活的外部客观世界和内部主观世界。

其构成因素包括题材、主题、人物、情感、环境等诸因素,其中最为主要的构成因素是题材和主题。

3、什么是艺术批评?艺术批评是艺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术现象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科学活动。

4、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哪些?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三种,即现场传播方式、展览性传播方式和大众传播方式。

5、什么是美育?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6、什么是艺术中的幽默?幽默是喜剧性的一种独特形态,它把内容和形式中美和丑的复杂因素交合为一种直率而风趣的形式外化出来。

幽默所引发的笑,常常带有轻微的讽刺意味。

7、书法的涵义及其艺术特征是什么?书法是以线组合文字的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造型和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操。

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是: (1)线条与组合;(2 )具象与抽象;(3 )情感与象征。

8、什么是艺术欣赏的审美效应?审美效应是艺术欣赏活动具体运作的结果,也是艺术欣赏的作用和目的。

艺术欣赏活动最为显著的审美效应,是能够产生共鸣;其二是能够陶冶欣赏者的情绪,净化他们的灵魂;其三是能够深化人们的哲思,提高其精神境界。

9、什么是艺术创作的物化与表现?即艺术家将自己在艺术构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转化为艺术符号,并以物态化的形式得以显现,使之成为具体的、稳定的、可感的艺术形象、艺术情态或形象体系的过程。

《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下列选项中,哪一种是美的基本形态?() A. 喜剧 B. 悲剧C. 优美D. 崇高答案:C2、下列哪一个选项符合“审美心理”的描述?() A. 是一种理性的认知活动 B. 是一种感性的体验活动 C. 是一种客观的判断活动D. 是一种主观的联想活动答案:B3、“审美疲劳”是指()。

A. 对美好事物的厌倦和无聊 B. 对美好事物的崇拜和迷恋 C. 对丑恶事物的忽视和厌恶 D. 对丑恶事物的关注和批评答案:A二、简答题4、请简述“美学”的基本含义。

答案:“美学”是一种研究人类审美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主要包括美的本质、美的形态、审美心理、审美教育等方面。

41、请简述“审美心理”的基本过程。

答案:审美心理过程包括审美准备、审美展开和审美结束三个阶段。

审美准备阶段包括审美需要的产生和审美心理的准备;审美展开阶段包括审美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心理活动;审美结束阶段包括审美评价和审美反思。

三、论述题6、请论述“悲剧美”的基本特征及其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

答案:悲剧美是一种通过对人类生命、尊严、价值等方面的歌颂和肯定,展现出人类在面对苦难和毁灭时所表现出来的崇高和英勇的精神美。

悲剧美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多种多样,例如在戏剧中,可以通过对主人公的悲惨遭遇、高尚品德和顽强精神的描绘,展现出人类在面对命运时的无奈和抗争;在音乐中,可以通过对旋律、节奏、音色等元素的运用,创造出具有强烈感染力和震撼力的悲剧美。

四、分析题7、请分析下列画作《蒙娜丽莎》所体现的“美学”原理。

答案:《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代表作之一,它所体现的“美学”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神秘的微笑,它引发了观众无限的想象和联想;其次是背景的虚化,突出了蒙娜丽莎的形象,强调了主题;再次是身体比例的微妙调整,使得画面更加和谐;最后是画家对于细节的精湛描绘,例如衣物、头巾、背景等,使得画面充满了真实感和生活气息。

艺术鉴赏与批评

艺术鉴赏与批评

首先
对美术作品的理解 是对艺术语言理解
最后
对美术作品的理解 是对作品内在意蕴和 深刻哲理的理解
三、艺术鉴赏的过程
艺术鉴赏是一个享受美的过程,也是鉴赏者对艺术作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 理解的过程。我们一般把艺术鉴赏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一)审美直觉
(二)体验玩味
第二,鉴赏主体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并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 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造。
第三,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艺术鉴赏同艺术创作一样, 也是人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
二、艺术鉴赏中的审美心理
(一)注意
注意是审美心理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指向性和集中 性是注意的两个特点。鉴赏艺术作品,离不开注意的心 理功能。
二、艺术批评的特点
艺术批评家需要在艺术鉴赏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哲学、 美学和艺术学理论,对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进行分析与研究, 并且做出判断与评价,为人们提供具有理论性和系统性的知识。
科学性
(三)
(一)
(二)
实践性
优秀的艺术批评,总是敏锐地感应着艺术实践的发展 变化,准确地捕捉新的动态和新的趋势,及时解决艺术实 践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总结艺术实践所提供的新鲜经验。
三、艺术鉴赏的过程
艺术鉴赏的三个阶段互相交融、渗透、促进,直至整个鉴赏过程的完成。这与王国 维先生所讲的人生三种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一境界是感 知作品的概况 和形式。
第二境界是孜孜 以求、体验感悟 作品的内涵。
第三境界是豁然开 朗、有所发现,有 所顿悟,领悟到作 品中深层次的意蕴。
四、如何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三)领悟升华
所谓审美直觉,是指 人们在审美活动或艺术鉴 赏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 或艺术形象具有一种不假 思索而即刻把握和领悟的 能力。审美直觉的特点是 直观性和直接性。

学生培养计划三美少年

学生培养计划三美少年

学生培养计划三美少年兴趣是学书法的动力。

在兴趣的驱动下,-一个孩子可以将局外人认为是枯燥单调的学科而学得津津有味;可以坚持不懈、百折不挠地去追求;也可以在学习成功后获得极大的身心愉悦。

要培养孩子们学习书法的兴趣,我认为应从“三美”“五法”入手,培养小学生书法兴趣。

所谓“三美”是:欣赏美--抓住有利因素;感受美--营造浓郁氛围;创造美--获得最初乐趣。

一、欣赏美--抓住有利因素教师在教书法课时要抓住有利的书法因素,引导学生欣赏书法美--尽管这是初步的。

1、引导欣赏古典名作。

选择具有典型书体风格的代表作,复印、放大到满意程度,引导学生欣赏;如优美的“一波三折”线条,极富弹性的戈钩等;对某些汉字发挥合理的联想,如从“山”联想到高耸入云的泰山,由“水”联想到碧波万顷的太湖、一望无际的大海,并逐步提高审美层次。

2、组织学生参观书法展览。

欣赏方法、立场、角度必须从优秀的展品中逐步教学,体会书法美:如从提按顿挫的节奏中,体会生命的存在甚至作者情绪的变化,并逐渐取得共鸣。

3、结合春游、秋游欣赏书法。

风景区的书法、楹联、石刻,与大自然的湖光山色、花草树木以及人工的亭台楼阁相互辉映、融为一体,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景观。

同样,马路上的“招牌”书法,以及它与整个建筑物的协调、和谐,也在欣赏范围之中,同样能产生“愉悦”。

二、感受美--营造浓郁氛围教师还要充分利用一切条件,营造书法氛围,使学生潜移默化感受到美的熏陶,喻悦身心。

1、环境布置:长廊、走廊、教室,甚至家庭书房,都充分利用、精心布置学生的书法作品或著名碑帖(印刷品),使学生置身于浓郁的书法氛围之中。

2、组织活动:学校可根据不同的节日组织师生开展书法活动,如书法比赛,春节走上街头,书写、赠送春联等。

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激发学书兴趣。

3、播放音乐:学生在临帖、创作时,辅之以播放《二泉映月》《渔舟唱晚》、《春江花月夜》等宁静、典雅的古典名曲,从中体会书法的节奏,获得书法的愉悦。

《第一单元三、联想与想象》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湘教版19必修音乐鉴赏

《第一单元三、联想与想象》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湘教版19必修音乐鉴赏

《联想与想象》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聆听和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理解音乐中音色、节奏、旋律等元素与情感表达的关系。

2. 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理解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感受。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增强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欣赏和体验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培养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理解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感受。

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交流。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包括古典、流行、民族等不同风格的音乐,以便在课堂上让学生欣赏和体验。

2. 准备一些相关的教学资料和图片,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

3. 安排好课堂时间,确保每个音乐作品能够得到充分的欣赏和讨论时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片段,引导学生联想与之相关的画面或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与画面的关联,帮助学生建立音乐与视觉艺术的联系,为后续的联想与想象活动做好铺垫。

2. 欣赏与讨论: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如古典、流行、民族等,并尝试描述自己联想到的画面或情境。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的点评和引导,帮助学生拓展思路。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和感受力,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联想与想象,锻炼其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创作与展示:引导学生尝试用绘画、写作、舞蹈等多种形式,将自己的联想与想象表达出来。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个性化表达。

设计意图:通过创作和展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现力,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4. 总结与回顾: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联想与想象过程,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美学 名词解释、简答

美学 名词解释、简答

名词解释:1、美的相对性:是指一个事物总是相对于不同的时间系统和空间系统而言的,从大的范畴来说,表现为不同的时代、民族、阶层而言,美或不美。

①美的时代性,由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生活经历、习惯和审美趣味,所以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美;②美的民族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历史发展产生不同的审美习惯。

2、美的绝对性:一个事物只要感性显现了人的本质力量,那么就是是美的。

虽然世界上无绝对的美,但美却是有绝对性,这种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由于美有绝对性,表现出永久性和超越性,永久性指美可以跨越时间的限制,超越性则超越一切时间、空间界限。

3、格式塔心理学:即形式、形状,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作为主体在感知对象时,心里如何与对象发生一种巧妙的关系。

两大原则:①整体性原则,整体大于部分之和;②异质同构理论,人物的心理结构与对象的结构形成一种对应关系。

4、爱得码(AIDMA)原则:AIDMA是消费者行为学领域很成熟的理论模型之一,由美国广告学家刘易斯在1898年提出。

该理论认为,消费者从接触到信息到最后达成购买,会经历五个阶段:attention(注意)、interest(兴趣)、desire(欲望)、memory(记忆)、action(购买)。

5、霍布斯“突然荣耀说”:指英国18C经验主义美学家霍布斯的关于喜剧根源学说,他认为人之所以发笑是因为发现对象的许多缺点、弱点,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了对自我的一种优越感、荣耀感。

这个观点比较科学的阐释了喜剧的根源,但却不能涵盖一切喜剧。

(从对象来说又叫“鄙夷说”)6、康德“乖讹说”:“笑是一种从紧张的期待突然转化为虚无的感情”。

“乖讹说”又叫“期待失望说”。

有其合理性,适合解答小丑、小人物诙谐夸张的喜剧。

7、格格森“生命的机械化”:德国20C哲学家认为人的生命本是一个自由、鲜活、灵动的生命体,但因为某个因素使人的生命演化为像一台机械一样呆板而且呆滞,人面对他就会笑。

适合于着重表演的艺术作品。

美学考试资料222

美学考试资料222

名词解释:美:美是客体的审美属性和主体的审美能力在审美活动中契合而成的感人形象。

美感:美感是人接触到美的事物时所引起的一种美好而愉悦的情绪感受,是人对美的认识、欣赏与评价的精神感动。

形式美:指构成事物外在形式的物质因素(形状、声音、色彩等)有规律的组合所显示出来的审美特性,是客观事物的外观形式的美。

形式美法则:形式美的构成规律,即构成形式美的物质材料的组合规律,也叫形式美法则。

意境:意境是客观事物经过艺术家思想感情的熔铸,凭借高超技巧创造出来的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美的形态:美的形态是从审美风格和审美效应上进行的逻辑分类。

审美联想:审美联想是由当前感知的事物回忆起或想起与他相关的另一件事物,它是依靠人的记忆表象,即由审美感知所获取的积淀在人的记忆中的印象,由审美对象引发出来的表象的联系和运动审美理解:审美理解,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对象内容、形式、事物的相互联系及其规律的领悟和把握。

美的相对性:美的相对性,指美的事物因时代、民族、环境以及心境的不同而不同。

简答题自然美一、自然美与社会实践的关系自然美领域的逐渐扩大是和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进程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第一种情况:某些自然物被人类实践直接改造过,变成了“人化的自然”,使人们得以自观其身,获得审美愉快。

第二种情况:某些自然物未经人类直接物质改造,但人类在实践中对它进行了精神改造,使之成为人类的审美对象。

二、自然美欣赏的历史演变在我国,人们对自然美的欣赏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致用——比德——畅神。

三、自然美的主要类型1.雄壮美2.奇特美3.秀丽美4.幽静美5.险峻美6.辽旷美四、自然美的特征1.自然性2.多面性3.重在形式美4.美丑并存五、自然美的作用1.愉悦精神,丰富生活2.陶冶情操,涵养品行3.开发智慧,启迪灵感六、自然美的观赏方法(一)把握观赏时机(二)选择观赏位置(三)保持观赏距离(四)勾通五官感觉(五)善于审美移情艺术美:二、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是生活的反映。

陕西省延安市高职单招2021-2022学年艺术概论练习题含答案

陕西省延安市高职单招2021-2022学年艺术概论练习题含答案

陕西省延安市高职单招2021-2022学年艺术概论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50题)1. 中国首部电视纪录片是______。

()A.《话说运河》B.《望长城》C.《话说长江》D.《再说长江》2.大型歌舞《云南映像》的编导及主演是当代著名舞蹈家()A.杨丽萍B.刀美兰C.赵青D.陈爱莲3.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是在()。

A.《艺术的起源》B.《原始文化》C.《镜与灯》D.《美育书简》4.把审美认识分为“惧”“怠”“惑”三种境界的是()。

A.老子B.庄子C.道子D.孟子5. 大理石雕像《沉思》是______的作品。

( )A.钱绍武B.罗丹C.罗中立D.米隆6.我国古代的荀子所着的部门艺术理论著作是______。

A.A.《尚书》B.《书经》C.《乐论》D.《乐经》7. 在当代艺术理论中,认为形象只关系到理性而与感性无关的思想是______的观点。

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庸俗社会学D.马克思主义8.按照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的理论,艺术作品是()。

A.艺术生产的产品B.艺术家的心血结晶C.艺术欣赏的对象D.社会生活的反映9.提出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关系理论的是______。

A.A.荣格B.马克思C.康德D.列宁10. 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萌芽始于19世纪中叶,标志是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的诗集__________。

()A.《草叶集》B.《恶之花》C.《尤利西斯》D.《可溶解的鱼》11.徐悲鸿《奔马》是一幅()。

A.油画B.中国画C.版面D.水彩画12.书法作品《祭侄文稿》出自()A.欧阳询B.颜真卿C.柳公权D.怀素13. 被称为“艺术学之父”,并首先主张将美学与艺术学区别开来的大师是德国的______。

()A.狄索瓦B.黑格尔C.格罗赛D.康拉德.费德勒14. “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

美学复习题

美学复习题

美学复习练习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美学是研究美以及人对美的(感受)和创造的一般规律的学科。

2.。

原始人将鸟的羽毛等戴在自己的身上,尽管简陋粗糙,但却是他的(审美意识)的体现。

3. (审美联想)是由当前感知的事物回忆起或联想起与它相关的另一件事物。

4.美的身材相貌首先应该是一种(健康)的美,即必须是健全的、健壮的、匀称的。

5.自然美很少属于孤立隔绝的单项美,大多是互相映衬、比照、融合的(综合美)。

6.艺术中的丑具有三方面价值,一是以丑衬美,二是(化丑为美),三是揭示丑的本质,展示美的理想。

7.正如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那样,美感是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对自己本质力量的(自我关照)。

8.美感的产生离不开三个要素:审美对象、一定的社会审美意识和审美主体个人的(审美能力)。

9.鲁迅称“喜剧是把(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

10.席勒在他的《审美教育书简》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美育)的概念。

一、填空题1.柏拉图在其美学著作(《大希庇阿斯(或《文艺对话录》)》)中,明确提出“什么是美”和“什么东西是美的”两个不同性质的命题。

2.形式美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审美对象自身的物质属性,一是审美对象物质材料的(组合规律)。

3.(调和)是没有显著差异的形式因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即把两个相接近的东西相并列。

它只有量的区别,并不构成强烈的对比。

4.劳动的美主要体现在劳动环境的美、劳动过程的美和(劳动产品(或劳动成果))的美。

5.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审美创造的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6.优美的美学特征在于主体和客体、内容和形式的对立冲突的消解,因而是一种精神和情感、现实和理想交融一体的(和谐)美。

7.(美感的一致性)是指不同的人在欣赏同一个审美对象时,所形成的审美感受和审美领悟在基本方向上应该是趋于一致的。

8.(灵感)并不神秘,它是创作中的一种顿悟现象。

9.“美育”一语最初由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提出。

10.艺术构思是艺术家在生活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一定创作动机推动指导下,在心中构想出完整的(艺术形象)的过程。

第六讲 美感 审美心理描述

第六讲 美感 审美心理描述

第六讲审美心理描述(美感)美感的本质:是与生命、与人生紧密联系的直接的经验,它是瞬间的直觉,在瞬间直觉中创造一个意象世界,从而显现一个本然的生活世界。

他是与人的生命和人生紧密联系,是直接性的当下的经验人与世界万物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是把世界万物看成是与人处于彼此外在的关系之中,并且以我为主体,以他人他物为客体,这是主客二分,其特征为:外在性,对象性,认识桥梁性。

二种把人与万物看做血肉相连的关系,没有世界就没有人,是“此在”与世界的关系,“此在”是澄明,是天人合一,其特点为:内在性,费对象性,人与天地万物相通融。

(一)美感的心理过程在实际的审美活动中,美感心理是一个动态的发生过程,是多种心理因素和谐运动的结果。

美感的心理过程,就是对这个动态的美感心理过程的描述,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现阶段、效应阶段。

准备阶段是美感心理活动的开始阶段。

在这一阶段,审美注意和审美期待是关键环节,伴随着审美注意和审美期待,审美态度开始形成。

第二个阶段是实现阶段,美感心理活动达到高潮。

最后阶段是效应阶段,它是美感心理活动的结束阶段,在这一阶段,美感心理活动的高潮已经过去,人们开始作出审美判断,进行审美反思。

1、准备阶段审美注意意味着美感心理活动的开始,是美感心理活动得以展开的基础。

注意的本义是指全部意识集中于某一点。

科学创造、逻辑思维活动也常常出现这种现象。

既然这样,审美注意与其它日常生活中的注意有何区别呢?首先,审美注意必须要有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其它注意则未必要有客观物象出现,头脑中的某个意象或者关系也可引起注意。

审美注意中,审美主体是被客体的形式结构所吸引,是由客体形式结构所引起对客体形式结构的注意,是对如色彩、形状、线条、平衡、对称等形式结构的充分感受和分享,并投入主体的情感、想象、愿望、期待等。

而其它注意更多的则与确定的概念思考联系在一起,关注更多的则是客体的意义、类别或者问题,逻辑推理性强。

正是审美注意这种对形式的关注,造成了日常意识中断,为美感心理活动产生奠定了基础。

审美心理_精品文档

审美心理_精品文档

五、动人以情
好的艺术作品能够动人以情。 人不由自主产生惊异之感,敬佩之情。
惊讶≠ 感 动
情感是审美心理中最为活跃的因素
审美心理是人在审美过程中通过 感知、理解、想像等功能的相互交 织、共同作用、彼此促进而形成的 情感反应。
• 想象与情感的关系: • (1)情感通过想象移入到对象之中; • (2)形象随着情感的变化,而通过想象力
一、美的形象刺激
审美过程的理解和感受的直接表现即感 官刺激。审美刺激须是美的形象刺激, 同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应
生理上的快感 情感上、精神上的愉悦
二、审美感知
马克思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 对审美感觉作了经典性论述:“即感受音 乐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
审美知觉表面上是迅速直接完成的,实质 在背后潜隐着审美主体全部的生活和知识 积累,包含着他的信仰、偏见、记忆、好 恶,所受的教育,这里掺和了想象、情感 和领悟。审美知觉的终极目标是创造和引 向一个独立的审美世界,一个丰富的外部 世界与深邃的内心世界的统一体。
来获得改变或夸大。
审美活动四种要素
审美活动是一个整体的动力结构综合地发挥作用 审美的感知因素是审美经验的出发点,领悟(审 美直觉) 为它指明了方向,情感是它的动力,想 象为它添加了翅膀。当这四种要素在内心依次结 合,愉快的审美经验就产生了。也就是说,当内 在结构进行积极调整与组合,与外在的物质结构 达到契合时,内在心灵就会在美的节奏中和谐地 运作,最终构成愉快的审美经验。
通感
• 通感:审美中的豁然贯通感。
• 首先,感受客观现实的美,不是从某一种感官出发, 是从人的整体出发;
• 其次,为了更好地充分地欣赏美,一种感觉器官不够 ,常常需要借助其他感觉器官的帮助和补充;

成考艺术概论要点:艺术创造的心理要素

成考艺术概论要点:艺术创造的心理要素

成考艺术概论要点:艺术创造的心理要素艺术创造的心理要素艺术创作中创作主体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对于创作客体艺术性是起决定作用的。

而它们又是在大量的审美感受的基础上概括集中而形成的。

审美感受是一种由审美对象所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

审美感受的各种心理因素,可以肯定的有感觉、知觉、想象、情感、理解等。

这也是艺术创造主体的心理机制。

(一)审美感知感知包括感觉和知觉。

感觉是指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映象,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审美感觉是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感觉。

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综合的、整体性的把握,审美知觉的对象不是事物的客观物理属性,而是事物的审美属性。

审美感觉和知觉通常是交织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的。

《黄河大合唱》的作曲家冼星海寄寓其中的浓烈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情绪,是以黄河巨浪般汹涌强烈的主旋律层层展开的,兼以对话、歌词,强化着这一主旋律。

一个个乐段、乐章结构本身就蕴含着急风暴雨、巨浪滔天的壮美气势,将某种振奋、猛醒以至怒吼的精神力量,以自我撞击式的对话、泣诉、呼喊、咆哮,把整个乐曲推向高潮。

由于乐曲是作曲家怀着强烈的唤醒危亡中的民族精神的感知,使得《黄河大合唱》成为具有倔强生命力的中华民族永恒的澎湃不息的心声。

我们不难看出,知觉和感觉存在着一定的相同之处:它们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在大脑中所产生的对当前事物的反映。

只有当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引起它的活动时,才会产生感觉和知觉,一旦客观事物在我们感觉器官所及的范围内消失时,感觉和知觉也就停止了。

同时,知觉与感觉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第一,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客观事物总是由许多个别属性所组成,没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的感觉,反映事物的整体性的知觉就不存在。

感觉是一切复杂认识的心理基础,首先是知觉的心理基础。

知觉必须以各种形式的感觉为前提,如果没有对各种花的颜色、气味等个别属性的感觉,就不可能形成对花的整体性的知觉。

审美感受的双重表象原则

审美感受的双重表象原则
第六章 审美活动
第四单元 审美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原则
“审美加强”原则:
几种快乐的条件联 合起来所产生的总的 满意感,大于任何一 种孤立条件下所产生 的满足,或者是大于 把各个条件分别产生 的快乐加起来的总和。
“审美联想”原则:
审美中除却当下直接感受的印象之外,通过联想唤 起过去的印象,会引起快乐。
“审美比较”原则:
“审美的传导” 原则:
在普通的情感 状态下,他人的 快感会传导给我 们,而他人的不 快也会使我们感 到不快;然而在 不快的审美状态 下,他人的快感 反而会传导给我 们以不快。
“审美感受的双重表象”原则:
对自身的过去与未来的愉快或不愉快的回忆、期待, 包含着双重的表象。第一重是对于过去未来的表象本来就 具有的愉快或不愉快;第二重则是伴随着第一重的表象而 产生的相应的愉快或不愉快。也就是说第一重是自然的情 感,而第二重则是自然情感之上纯粹表象引起的审美情感。
在事物在质的方面或量的方面存在可资对照的条 件下,感受的愉悦性大于各件事物单独引起的愉悦性, 这和审美想象原则常常是联系在一起的,过去的审美 痛苦感受也许会加深今天的审美快乐,这是人审美心 理的一个基本原则。
“审美序列”原则:
审美快感会因为与时间上先行的不快感的对照而增强; 也会因为与时间先行的更大的快感的对照而减弱。当然,不 快感也会因为与时间上先行的更大的不快感的对比而减弱。
“审美的总和、中和与饱满”的原则:
当人对刺激进行一种总括,使之能够连续反复进行,这样 能够强化刺激印象,而中和则能够使刺激不超过限度,刺激 若是过分饱满,反倒引不起快感。
“审美的持续和 交替”原则:
某一审美感受可 以持续一定的时间, 但是若超过一定限 度就会引起疲惫和 不快,在这个时候, 若是改变审美感受 的类别,则会引起 快感。

江苏省扬州市高职单招2022-2023学年艺术概论自考真题(附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高职单招2022-2023学年艺术概论自考真题(附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高职单招2022-2023学年艺术概论自考真题(附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50题)1. 在整个艺术系统中,处于基础地位的艺术语言是______。

A.文学性语言B.绘画语言C.音乐语言D.综合性语言2. 按照艺术形态的物质存在方式与审美意识物态化的内容特征分类,音乐属于()A.造型艺术B.实用艺术C.表情艺术D.综合艺术3.“草圣”是指唐代书法家()。

A.怀素B.张旭C.米芾D.蔡襄4.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_。

A.《春秋》B.《诗经》C.《论语》D.《离骚》5.清代画家郑板桥所说的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形象地描述了——过程的基本特征。

()A.A.艺术发生B.艺术创造C.艺术欣赏D.艺术批评6.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在创作风格上属于( )A.A.古典主义B.自然主义C.浪漫主义D.批判现实主义7.我国的彩塑到盛唐达到顶峰,此时的代表作品是()A.A.云冈石窟像B.麦积山石窟像C.山西晋祠像D.敦煌塑像8.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是()A.A.新闻学B.宣传学C.传播学D.政治学9. 下列电影由蔡楚生导演的是______。

()A.《十字街头》B.《渔光曲》C.《马路天使》D.《城之春》10.立体派的代表人物是( )A.毕加索B.马蒂斯C.凡.高D.高更11. 《灰姑娘》是德国著名童话作家——的作品。

A.安徒生B.夏尔·贝洛C.金斯莱D.格林兄弟12.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______的影片。

()A.德国B.英国C.前苏联D.美国13. 认为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和原因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的是__________。

()A.亚里士多德B.柯林伍德C.爱德华·泰勒D.普列汉诺夫14.楷书最早产生于_____。

A.汉代B.魏晋C.唐代D.宋代15. 画论上的“气韵生动”的提出者是()A.张彦远B.吴道子C.顾恺之D.谢赫16.扬州八怪之一的______早年画竹、中年画马,且绘画风格因生活境况的变迁与人生体验的变化而几度发生较大改变。

文学艺术创作和科学研究离不开审美联想和审美想象

文学艺术创作和科学研究离不开审美联想和审美想象

文学艺术创作和科学研究离不开审美联想和审美想象一、审美联想联想,从心理学上说就是一种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说:“条件反射就是联想”。

就是一种刺激物伴随着另一种相关的刺激物作用于我们的感官,使我们产生一种感觉反应或情绪反应。

外链工具巴浦洛夫《条件反射》经过一次或多次以后,这个相关刺激物作为一个刺激物的“信号”单独作用于我们的感官,使我们再生出与以前同样的感觉反应或情绪反应。

通俗地说,联想就是看到甲物而想起乙物。

甲物和乙物之间形成暂时的联系,美感中的所谓见景生情,就是指观赏者在类似的或相关的景物刺激下回忆起过去有关的生活经验和思想情感。

梦幻花朵这就是联想。

联想具有多种形式,一般可分为接近联想、类比联想和对比联想。

1.接近联想,是甲、乙两物在空间上或时间上接近,在生活经验中经常联系在一起,形成巩固的条件反射,于是由甲联想乙而引起一定情绪反应。

如唐代诗人崔护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诗人在去年桃花盛开季节游春,在此门中向一女子讨水喝,今年又是桃花盛开时节,此门仍在,而人不知何处。

崔护诗意图这也是由季节的相同和地点的同一而引起的联想,这种用时间和地点统一的方式把表象联结起来的联想在文学艺术和日常生活中运用的很广泛。

2.类比联想,是对一件事物的感受引起和该事物在性质上或形态上相似的事物的联想。

如夜莺的叫声和人的歌声相似,河水的浪涛声和猛兽的咆哮相似,云彩的飘动和鸟的飞动相似等等。

类似联想在诗词中运用的最普遍,诗句中的“比”(比喻)多半是类似联想。

李白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猿叫的声音和人的哭声相似,触动了人的哀愁。

李白诗意图杜甫的“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读此诗似乎可以联想到见风使舵的人物。

因为随“风”颠狂的人和随风的柳絮相似。

杜甫诗意图类比联想比接近联想有着更为广阔的领域。

客观事物、现象间的各种微妙的类似都可以成为这种联想的基础。

由于客观事物之间的类似常常是曲折、隐蔽的,就使这种联想具有更为广阔和不确定的性质。

音乐审美心理学

音乐审美心理学

音乐审美心理学一、审美联想和审美想象、审美意象的作用1.审美联想和审美想象是在审美感知觉和审美记忆表象基础上的表象运动,是在人脑中进行的信息再加工活动,是审美感性和理性连接的中介加工活动(区别人与人间的水平高低),即有时候它们还是纯感性的、有时候它们已经渗入了理性。

2.审美意象,则是审美感知觉、审美记忆表象、审美联想、审美想象等加工和运动的高级阶段,同时,它还融入了审美理性、价值观、情感、个性等复杂的心理要素,成为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审美心理加工活动、有意味的图像及其成果,在音乐实践活动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审美联想——审美表象串联2.联想定义由当前的事物想到过去经验过的事物的心理过程。

实际上是记忆信息(表象)的提取和串联。

3.审美联想定义及分类审美联想指在当前内外刺激唤起的头脑中过去审美表象和经验的活动,也是从纯直觉的审美感知形象感向审美理解进步的一个标志性环节。

其具有审美表象的特点:形象、生动、情感、和谐等。

十一、审美联想的分类1.相似联想因为事物之间的属性、本质、色彩、形态相似而产生的联想。

由对一个事物(或现象)的感知而回忆起与之在性质上或形态上接近或相似的事物(或现象)的过程。

为形象思维创造环节的一种具体活动方式,亦是想象活动的具体形式之一。

2.相近联想简单联想的一种形式,是因事物或现象在时间上或空间上接近,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的一个心理过程。

涉及思维、学习、记忆、想象等各种思维活动。

相近联想只是事物外部联系的反映、简单经验的结合,是机械记忆的基础。

3.对比联想又称“相对联想”。

由某一事物的感知或回忆、而引起对与该事物具有相反特点(包括事物的性质和形态)的其他事物的回忆和想象活动。

4.因果联想按照事物内在的因果逻辑联系进行的联想,相当于形象性推理。

例如由企业标志联想到企业策划。

早上看到地面潮湿,我们会想到夜晚一定是下雨了。

5.功能联想根据事物的各种用途进行的联想。

十二、审美想象:审美表象重组1.想象定义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的新现象的心理过程。

审美潜意识的结构——第三层次:审美意象

审美潜意识的结构——第三层次:审美意象

审美潜意识的结构——第三层次:审美意象作者:张玉能来源:《云梦学刊》 2012年第3期张玉能1,2(1.玉林师范学院,广西玉林53700;2.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武汉430079)摘要:审美潜意识是人类深层审美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是人类文化结晶在社会实践中的内化和积淀。

它的结构主要是三个层次:1.内在表象世界。

2.审美图式。

(优美图式,崇高图式,滑稽图式,幽默图式,美的图式,丑的图式;形体图式,色彩图式;节奏图式,旋律图式……)3.审美意象。

审美潜意识的“内在表象世界——各类审美图式——审美意象”结构形成了人类审美活动的规律性空间。

关键词:审美潜意识;结构;审美内在表象世界;审美图式;审美意象中图分类号:I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365(2012)03-0088-09人的审美意识一般包括表层审美意识和深层审美意识。

表层审美意识一般就是所谓审美显意识,即审美活动中的认知(知)、情感(情)、意志(意)活动;而深层审美意识则包括审美潜意识和审美无意识。

审美潜意识是人类深层审美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是人类文化结晶在社会实践中的内化和积淀。

它的结构主要是三个层次:1.内在表象世界。

它是审美潜意识的第一层次,是人们和人类的审美记忆库,是审美认识深化、审美情感丰富化、审美意志现实化的数据库,是审美联想、审美想象、审美思维的孵化器。

2.审美图式(优美图式,崇高图式,滑稽图式,幽默图式,美的图式,丑的图式;形体图式,色彩图式;节奏图式,旋律图式……)。

它是审美潜意识的中间层次,是审美内在表象世界的抽象化,定型化,概括化,是形成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理想的转换器。

3.审美意象。

它是审美潜意识的最高层次,是审美潜意识前两个层次的综合,无论在个人那里还是在人类那里,它都是审美文化中的精华和结晶,它可以形成原始意象(原型)、典型意象、意境意象,使得审美活动具有民族性、个体性、叙事性、抒情性等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 娜 丽 莎
解读《蒙娜丽莎的微笑》视频
四 审美情感和审美体验
一,审美情感 1、什么是审美情感 美感作为审美对象的感受和体验,是以情 感表现出来的。它广泛渗入到其他心理过程中, 使整个审美过程(感觉、知觉、表象、想像、 理解)都带有浓郁的感情色彩。并成为其他心 理过程的推动力。 如果没有情感活动,美感本身就不会存在。 所以,情感是审美活动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活 跃的心理因素。
《蛙声十里出山泉》 齐白石
(二)审美想象 (1)什么是想象 想象是人的大脑在原有的表象的基础上加工 改造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 想象是一个十分广阔的心理范畴。人不仅可 以在回忆过去和现在的事物和形象,还可以想 象未来的事物和形象。
比如人们可以根据口头流传和文学描写, 想象出他们从未见过的人物和事物。像几百年 前的张飞、李逵等人物,现代的人不可能见到 他们。但根据《三国演义》、《水浒》上的描 写,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头脑中零碎的表象综 合成他们的形象。
狐狸山
加拿大的大熊湖
3 对比联想。两件事物完全相反,因而感知 物甲就想到了物乙。 比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荷花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
4 关系联想。其审美意义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由现实意义联想到它的历史价值。比如, 我们看到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就会联想到它在 历史上的审美价值。 二是由结果联系它产生的原因。比如,我们 看到沙漠中绿树成荫,溪水长流的绿洲,就会 联想到人们改造沙漠所付出的艰辛劳动。 三是由局部联想到它的整体。比如,我们看 《三个和尚》这部动画片,由它有特色的音乐, 联想到整部影片的人物造型、情节结构及它的 现实意义等。
复习思考题
1,试述美感与快感的关系。 2,如何理解美感是差异性与一致性的统一? 3,试举例说明什么是通感? 4,试述审美联想与审美想象的关系。
三 审美联想和审美想象
(一)审美联想 联想和想象是审美心理的高级形式,与情感、 理解密切相关。联想与想象是以感知与表象为 材料,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
1、联想 (1)什么是联想。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 程。它可以由感知某一事物而想到与此有 关的另一事物;也可以在回忆某一事物时 又想到与此有关的另一事物。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 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因为月光和霜都是白色的,所以由月光的洁 白想到了白霜,是类似联想;作者又由月光想 到了故乡,是接近联想。 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联想。 如比喻(用柳絮比雪花),拟人(如“黄河在 咆哮”),象征(如“秋菊犹有傲霜枝”)等 几乎都与类似联想有关。
美感的想象,是以生活为前提的,没有生活 提供的丰富的表象,那么想像是展开不了的。 所以,生活经验、文化修养越深厚,想象才能 越丰富,审美愉悦和享受才能越强烈。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数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 西北边塞的大风雪。如果作者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文化根底,就不能把大雪和 梨花联系在一起,这样绝妙之笔就不能创造出来。反之,如果没有一定文化修养, 在鉴赏中不能展开丰富的想象,诗中美妙的意境也就体会不出来。
(2)联想的几种形式 1,接近联想。两种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非常接 近,见到一事物便会想到另一事物。 比如,出门久了的人,一见到朋友的母亲, 就会想起自己的母亲。一见到瑞雪,就会想到 丰年;见到丰年,就会想到农民的喜悦。这就 是接近联想。
2 类似联想。由于两事物在某一点上有相类 似的地方,因而,见到甲时,就可以联想到相 类似的乙事物。 比如,《诗经· 关关雎鸠》:“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相传雎鸠鸟爱情专一,这里比喻淑女与君 子。作者由雎鸠鸟又联想到淑女与君子的爱情, 含义深刻。
森林
“千姿百态树木,组成这广袤的绿„„我赞 美着众多的树„„在这浩瀚的森林里,我感 到有一股不可抗拒的生命热流在翻滚,一种 蓬勃的青春力量在升腾。” ——曹建玲
“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文心雕龙》
二,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有两层含义:一是“以身体之”, 亲身经历,强调它外部的实践性;一是“设身 处地”,着重内心的感受。 例如“曾经沧海难为水”、 “黄山归来不看岳”。
五、审美理解和回味玩赏
1、审美理解 所谓理解,是指审美中的理解能力,它是通 过审美知觉直接达到对审美对象本质内容的理 性把握的心理活动。 审美理解要求主体必须具有起码的知识储备 和审美修养。
2,审美回味玩赏 审美活动需要一个反复品位,逐步深化 的过程,这就是审美回味玩赏。 例如不少优美的风景名胜人们愿意多次游 览,一支名曲、一幅名画、一首好诗能使人百 听不烦、百看不厌,每次都让人有新的感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