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生态学研究方法共17页文档

合集下载

生态学研究和实验方法

生态学研究和实验方法

生态学研究和实验方法生态学研究是一门研究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通过观察、实验、建模等方法来揭示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演化方式。

在生态学研究中,实验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生态问题。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生态学实验方法。

一、实地观察方法实地观察方法是生态学研究中最直接、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在自然环境中观察和记录物种组成、数量分布、行为习性等信息,可以了解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实地观察方法通常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和大量的数据收集,可以借助于无人机、遥感等技术手段进行辅助,同时也需要充分考虑数据的可比性和验证性。

二、野外实验方法野外实验是在自然环境中设置控制和处理组,通过对照组的比较来研究环境因子对物种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野外实验方法可以通过调整环境因子如光照、温度、湿度等的强度和频率,来模拟不同的环境条件,并观察物种的适应性和生存策略。

野外实验通常需要长期的观察和监测,要注意实验设置的可行性和考虑各种可能的干扰因素。

三、室内实验方法室内实验可以在受控的实验室环境中进行,通过对实验条件的精确控制,来研究生物对环境因子的反应和适应机制。

室内实验方法可以用于研究物种的生理生态特性、生物化学反应、种子发芽等过程。

室内实验方法可以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因子,创建虚拟环境来揭示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四、实验模拟方法实验模拟是在实验室中通过模拟自然环境、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过程和功能,来探究环境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实验模拟方法可以通过模拟气候变化、土壤污染、废物处理等情景,来研究物种的适应性、竞争和共生关系等生态过程。

实验模拟方法可以使用温室、生态箱、草地模型等设备和模型来实现。

总结起来,生态学研究和实验方法包括实地观察方法、野外实验方法、室内实验方法和实验模拟方法等。

不同的方法在实践中有着各自的优势和限制。

生态学研究需要根据问题的特性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注意数据的可靠性、结果的解读和推广的可行性。

《生态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生态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生态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开课学期:秋季先修课程:普通生态学、植物地理学授课对象:环境科学专业本科2或3年级学生课程目标:本课程通过对生态学研究的方法论、发展历史和不同研究层次的方法手段等的系统介绍,并辅以相应的操作实习,旨在使学生对生态学研究的方法手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建立起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框架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时:51学时。

其中授课45学时,实验学时6学时。

合计3个学分。

教材:自编讲义参考书:(1)Ecological Methodology.Krebs J. Charles, 1998(2)Scientific methods for ecological research. E. David For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3)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

R. McIntosh著,徐嵩龄译,1992年;(4)生态学调查方法手册。

(英国)W.J. Sutherland等著,张金屯译,1999年;(5)植被数量生态学方法。

张金屯,1995年;(6)普通生态学-原理、方法和应用。

郑师章,吴千红,王海波等编著,1994年;(7)普通生态学实验手册。

G.W. Cox著,蒋有绪译,1979年。

(8)陆地生物群落调查观测与分析。

董鸣主编,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年。

(9)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提纲及数据库建设。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规律研究》项目组编著,1993。

(10)植物生态学实验。

内蒙古大学生物系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11)植被生态学的目的与方法。

Ellenberg,Muller- Daumbois(12)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

邬建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13)植物种群学。

王伯荪,李鸣光,彭少麟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14)当代生态学博论。

刘建国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15)试验设计的技术与方法。

生态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生态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生态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和加剧,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生态学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有许多种,包括实验法、野外调查法、建模法、遥感法等。

不同的方法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下面将详细介绍生态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一、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对自然现象进行人工操作来判断其原因和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方便、可控、重复性好,可以精确地控制变量。

常见的生态学实验包括田间试验、室内试验、甚至现场试验。

实验法可以用来探索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如通过在土壤上施加不同量的化肥来研究不同植物品种的生长状况、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污染物来研究其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等等。

二、野外调查法野外调查法是直接观察自然环境,记录物种分布、数量和生态习性的一种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获取到比实验法更加真实的生态系统情况,有利于研究生物的适应性和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野外调查法包括传统的样方法、线路法,以及现代技术手段如GPS、声纳、红外相机等。

通过野外调查法,可以评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物种多样性、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等情况。

三、建模法建模法是利用计算机程序来模拟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过程的一种方法。

将生态过程抽象化为一组数学方程式,然后添加重要的环境和生物因素,通过仿真预测实验结果。

建模法的优点在于其可扩展性和避免破坏生态系统的影响,还可以涵盖大片地区或时间的趋势。

然而,缺点在于需要高度技术和复杂性,非常依赖与放入模型的数据的准确性和足够性。

四、遥感法遥感法是利用遥感器捕捉来自地球表面的电磁辐射来分析环境的变化的一种方法。

遥感法的优点在于可以获取多层次、多维度的环境数据,反映广域尺度的生态问题。

遥感技术可以用于识别植被类型、分析水、土壤和空气中的污染物、研究气候变化、估测物种分布和数量等。

如今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更大程度增加了遥感法的应用前景。

五、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应用生态学研究方法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领域,如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生态恢复等。

《生态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生态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生态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Ecology research method一、基本信息(一)知识目标使学生直观地加深理解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原理和规律,掌握生态学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基本方法、手段和技巧。

(二)能力目标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通过仔细认真的实验操作,了解实验的原理及步骤,并通过实验过程的体验,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1 —掌握开展生态研究、生态设计创新所需的必要的操作技能。

三、基本要求(一)了解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开展生态规划与设计。

(二)理解生态学理论、原理和规律。

(三)掌握开展生态学室内研究、野外调查和实践应用的基本方法、手段和技巧,学会使用生态学研究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

四、实验项目设置情况五、各实验项目教学内容实验项目一:生态因子的综合测定4学时(一)实验目的要求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生态环境中主要生态因子的观测和测定方法及一些常见的测定仪器的使用方法,并比较不同生态环境中主要生态因子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太阳辐射仪(或照度计)、水银温度计、最高温度计、最低温度计、干湿球温度计、风速测定仪、罗盘、竹竿、皮尺、卷尺、记录笔、记录纸等。

(三)实验内容1. 太阳辐射量调节太阳辐射仪到水平位置,连接辐射仪与辐射电流表;或调整照度计至“0”的位置,测下列项目:(1)总太阳辐射量将太阳辐射仪的探头直接暴露于太阳辐射下,待辐射电流表稳定后,记录读数,— 2 —通过换算得出总太阳辐射量。

(2)散射辐射量在太阳辐射仪上面的一定高度,用黑色遮阳板遮住太阳辐射的直射部分,待辐射电流稳定后,记录读数。

(3)直射辐射量等于太阳总辐射与散射辐射量之差。

(4)地面反射辐射量将太阳辐射仪探头朝向地面,并与地面平行,待辐射电流表读数稳定后,记录读数。

2. 气温和土温(1)将一根竹竿(2~4m)垂直于地面,从地面起每隔50cm放一支温度计(注意不要让太阳光直射探头或温度计的下部,可用黑色遮阳板遮住阳光)。

省考研生态学基本概念解析及研究方法

省考研生态学基本概念解析及研究方法

省考研生态学基本概念解析及研究方法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其研究范围涵盖了生物个体、物种、群落以及生态系统等多个层级。

省考研生态学试题通常会涉及到该领域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本文将对生态学的基本概念进行解析,并简要介绍一些常用的生态学研究方法。

一、生态学基本概念解析1.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体和其生存环境所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生物种群以及生物个体组成,同时还包括非生物因素如土壤、水体和大气等。

生态系统的研究对象可以是从小到大的各种尺度,从微观的微生物群落到宏观的陆地生态系统。

2. 群落群落是由一群生物种群在相同时间和空间内共同生活的生态单位。

群落内的物种通过物种间相互关系和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实现了生态位的区分和资源的分配。

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物质和能量流动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维持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3. 生态位生态位是指生物个体或物种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特定位置和角色。

通过不同物种间的生态位分化,生物个体或物种可以减少竞争,提高适应性,并在生态系统中协同进化。

生态位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机制。

二、生态学研究方法1. 野外调查野外调查是生态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野外调查,研究者可以观察到现实生态系统中的物种组成、数量分布等信息。

野外调查可以通过直接观察、记录和标记等方式进行,可以帮助研究者获取生态系统中的大量数据,从而揭示生态系统内部的物种间关系和物质能量的流动规律。

2.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生态学中用于探究因果关系的重要方法。

通过设计和操控实验条件,研究者可以刻意改变生态系统的环境因子,如温度、湿度、光照等,来研究其对生物个体、物种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实验研究可以用于验证生态学理论、解析物种间相互关系,以及评估环境因子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3. 数学模型数学模型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日益重要。

通过构建生态学模型,研究者可以定量描述和预测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以及物种间相互关系的动态过程。

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应用

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应用

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应用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及其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关系的科学。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环境等。

随着人类对环境的破坏,生态学的研究日益重要。

本文将介绍生态学的基本方法及应用。

一、调查和实验生态学的基本方法是调查和实验。

调查是指通过观察、记录和测量事物的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与分析,从而了解物种、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特征。

实验是指在特定条件下进行人为控制的操作,以控制变量并测量响应。

根据需要,生态学家可以随时选取合适的数据,但是要注意设备和样本的准确性和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二、生态监测生态监测是指对特定对象或区域内的环境和物种进行周期性或不定期的观察、记录和测量,并将所获得的数据反映到环境管理和保护措施中。

生态监测的方法包括调查、实验、模拟和模型,以及探测技术和遥感技术。

通过生态监测,我们可以了解环境变化的趋势和动态,及时掌握环境变化的状况,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

三、生态模型生态模型是用来描述生态系统的模型。

它们可以将生物、化学和物理过程的信息封装到一系列方程式中,以模拟生态系统。

生态模型可以用来预测变化或响应措施,也可以用来优化管理措施。

生态模型和实验相结合,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来了解生态系统的工作原理。

四、生态工程生态工程是采用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原理,采用土木工程技术和生态学方法,以改善和维持生物多样性、土壤资产,并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工程技术。

生态工程包含设计、构建、恢复和管理生态系统的方案。

它可以修复已受损生态系统,还可以防止破坏生态系统的自然环境。

五、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采用可持续耕作、无农药、无化肥、循环利用资源、保持土壤覆盖、增强土壤生态系统活性等方法,提高农作物产量,同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技术的使用和推广,可以解决食品产量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也可以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六、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以生态旅游、自然旅游和文化旅游三个要素为基础,融入环境、文化、社会和经济等多个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摘要:本文就生态学研究的方法论进行了浅括。

任何科学研究都包括两个层面,即如何思考和如何做。

生态学研究需要先对自然界或实验室中的生态现象进行观察记载、测计度量和实验,再对资料数据进行分析综合,然后用数学模型找出生态学规律。

最后本文就当前生态学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生态学,研究方法,展望ABSTRACTInthispaper,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任何科学研究都包括四个环节,首先根据已有理论,提出科学问题。

然和通过观察记载、测计度量和实验收集数据,通过归纳法予以系统分析。

再根据研究结果,演绎新的推论,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判断这一过程成功与否。

从50年代开始,生态学研究方法一方面趋向专门化,针对不同对象和问题,设计了各种专用的方法技术;另一方面是强调系统化,表现是为各类生物系统制定出生态综合方法程序。

生态学研究的专门化与系统化同时并进,彼此汇合,是学科方法体系日趋成熟的标志。

下面就生态学研究的方法论进行阐述。

一生态学研究的方法论1基本逻辑:归纳与演绎前提与结论之间存在或然关系(即非确定性的相互关系)的推论过程。

亚里斯多德最早提到归纳法,但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FrancisBacon是归纳逻辑的奠基人的《新工具论》(1620)。

他提倡通过归纳事实,产生低级的理论,再由低级的理论上升到高级的理论,最后形成公理,从而遵循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他的逻辑方法是对中世纪欧洲神学欺人自欺的演绎逻辑的反动,并且是近代实验科学的方法论。

归纳法在现代数学中的代表是概率统计。

归纳推理所得到的结论是超出其前提的。

通常经验主义重视归纳法,前提与结论之间存在必然联系的推论过程。

由亚里斯多德提出的三段论是最早总结出来的一种演绎推理。

而古希腊时代的欧几里德《几何原本》代表了演绎逻辑的典范。

演绎是根据已有的前提假设,确定性地推演出新的结论的过程。

从而遵循从一般到一般或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演绎法在现代数学方法中代表是代数。

生态学研究的方法与数据分析

生态学研究的方法与数据分析

生态学研究的方法与数据分析生态学是一个关注生命体系和环境互动的学科,旨在理解和解决生态问题。

生态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是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为生态学家提供了深入研究和理解生态系统的工具。

一、研究方法生态研究方法是用来收集和分析生态数据的步骤和流程。

生态学家通常使用不同的方法来收集生态数据,例如:野外观察、实验和建模。

其中,野外观察是生态学家最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其目的是通过观察野生动植物和生态系统来了解它们的生态学行为和互动。

实验是生态学家识别生态关系和系统中的特定过程的主要方法,生态学家在控制实验条件的同时,观察物种和环境如何相互作用。

已开发出许多实验室和田间试验方法,其中包括悬挂粘虫纸、捕获和观察蝴蝶、分析土壤样本等方法。

建模是将不同的生态数据组合起来以模拟寻求理解生态系统的方法。

例如,通过使用计算机程序,生态学家可以模拟随时间变化的种群大小或环境特征变化,进而确定生态系统中潜在的稳定性。

二、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生态学中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计算、转换和解释的过程,用于揭示生态现象的规律。

数据分析可分为描述性、统计和模型分析三个部分。

描述性统计学分析包括对数据的详细描述,例如,用频数分布表和图表示数据。

例如,柱状图很容易将各种形式的生态数据集从最高值到最低值进行排序显示。

统计分析是指用数学和计算机技术来揭示生态现象的规律。

统计方法常常用于检验假设、评估方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

例如,方差分析可用于比较不同分类变量(如地区、扰动模拟等)之间的平均值和方差。

模型分析主要是用于数学、计算机和其他模拟技术。

模型分析是根据生态学理论,建立计算机模拟模型来分析和预测生态系统的变化。

这些技术可应用于分析生态系统如何随时间变化,以及人类行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三、应用研究近年来,生态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逐渐应用于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发展方面。

在环境保护方面,生态学可以为各行业建立环境规划和监测方案提供方法和指导。

宏观生物学和微观生物学

宏观生物学和微观生物学

宏观生物学和微观生物学宏观生物学和微观生物学是生物学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研究生物现象和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下面将从宏观生物学和微观生物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应用方向等几个方面来介绍它们。

宏观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现象、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从肉眼可见的生物体到生态系统等宏观尺度的生物现象。

宏观生物学广泛涉及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等多个子学科,研究范围非常广泛。

宏观生物学通过观察、实验和统计等方法,研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行为特征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比如,植物学家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光合作用等;动物学家研究动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行为习性等;生态学家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等。

宏观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多样,包括实地考察、标本采集、实验室观察、数据统计和模型推演等。

其中,实地考察是宏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对生物体所处的自然环境进行观察和记录,可以获取大量的研究数据。

标本采集是宏观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采集植物标本或动物标本,可以进行形态结构的观察、生理功能的测定等。

实验室观察是宏观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在实验室中模拟特定环境条件,观察生物体的生理反应和行为特征。

数据统计和模型推演是宏观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揭示生物体的分布规律、种群动态等。

宏观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农业、医学、生态保护等领域。

比如,农业科学家通过研究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和抗病虫害能力,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医学科学家通过研究人类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预防和治疗疾病;生态学家通过研究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指导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

微观生物学是研究微小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主要是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

微观生物学广泛涉及微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等多个子学科,研究范围非常广泛。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摘要:本文就生态学研究的方法论进行了浅括。

任何科学研究都包括两个层面,即如何思考和如何做。

生态学研究需要先对自然界或实验室中的生态现象进行观察记载、测计度量和实验,再对资料数据进行分析综合,然后用数学模型找出生态学规律。

最后本文就当前生态学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生态学,研究方法,展望ABSTRACTIn this paper, we summary the methods of research on ecology. Any researches include two factors that are how to think and how to do. When studying ecology, we need to observe and record ecological phenomena, then analysis the data .Finally, use mathematical models to find the law of ecology.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We prospect the trend of ecological research .Key words: Ecology, Methodology , Prospect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任何科学研究都包括四个环节,首先根据已有理论,提出科学问题。

然和通过观察记载、测计度量和实验收集数据,通过归纳法予以系统分析。

再根据研究结果,演绎新的推论,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判断这一过程成功与否。

从50年代开始,生态学研究方法一方面趋向专门化,针对不同对象和问题,设计了各种专用的方法技术;另一方面是强调系统化,表现是为各类生物系统制定出生态综合方法程序。

生态学研究的专门化与系统化同时并进,彼此汇合,是学科方法体系日趋成熟的标志。

生态系统的研究方法

生态系统的研究方法

生态系统的研究方法生态系统的研究方法涉及到生物学、生态学、地理学、气象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主要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方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方法及其常用技术和工具。

定性研究是指对生态系统进行描述和分析,研究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特点。

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包括参观观察、样方调查、群体动态观察和实地考察等。

参观观察是指对生态系统进行目测和感知的方法,通过直接观察和记录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环境和互作等因素的变化来研究生态系统的特点。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初步了解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变化趋势。

样方调查是在生态系统中选取特定样地进行调查和观测的方法。

常用的样方调查方法包括点样法、线样法和面样法等。

研究者在预先确定的样方中记录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组成、密度、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和生态位等参数,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得出对生态系统特点的定性认识。

群体动态观察是指对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体动态变化进行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通过长期观察和记录不同种群的数量、分布和特征等,研究者可以分析和评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变化趋势以及生物群落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等。

实地考察是指对生态系统进行实地调查和采样的方法。

研究者可以进入生态系统中进行生物、环境和土壤样品的采集和测试,以获取更多的生态系统信息。

实地考察通常结合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和分析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变化。

定量研究是指通过数学和统计方法对生态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和建模的方法。

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包括样方样本调查、数学建模、GIS技术和遥感技术等。

样方样本调查是指在生态系统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方,并对每个样方进行详细的观测和记录的方法。

通过对样方中的各项生态指标进行测量和分析,研究者可以获得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定量认识。

数学建模是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模拟和预测生态系统的变化和发展趋势的方法。

研究者可以利用现有的数学模型或开发新的模型,根据生态系统中的物种互动、资源分配和环境变化等因素,进行生态系统模拟和预测。

生态学研究方法整理材料

生态学研究方法整理材料

理解:1、双种群的竞争。

2、生态学实验的特点。

1)生态学是一门与空间、时间相关的科学,因此,其实验必然涉及空间位置与时间的测定,与地理学密切相关;2)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那么,其实验必然涉及生物学与环境学;3)生态学的综合性与系统性,决定了解到其实验必然是多元化的,并与其他学科具有交叉渗透性;4)生态学的不同尺度,决定了其不同实验方法的巨大差异性,如宏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与微观生态学研究方法。

3、Logistic模型的意义。

?逻辑斯谛模型的两个参数r和K,均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r表示物种的潜在增殖能力,K是环境容纳量,即物种在特定环境中的平衡密度。

但应注意K同其他生态学特征一样,也是随环境(资源量)的改变而改变的。

4、逻辑斯谛增长模型的重要意义。

1)它是许多两个相互作用种群增长模型的基础;2)它也是渔业、林业、农业等实践领域中,确定最大持续产量(的主要模型;3)模型中两个参数r、K,已成为生物进化对策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5、某一具体群落中某一物种的生态位大小的取决因素。

1)物种对环境因子的生理学适应也就物种基础生态位的大小2)与其它物种的相互作用,主要是指物种间的竞争状况3)群落中环境因子(梯度)的分布状况这三个因素的综合作用通过物种在群落中的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分布的吻合程度而得以反映。

6、绝对密度测定与相对密度测定。

(1)绝对密度测定总数量调查方法:计数某地段中某种生物个体的全部存活者数量/总面积取样调查法:计数种群的一部分,用以估计种群整体。

抽样,取平均,推广。

(2)相对密度测定这类方法是很多的。

可分两类,一是直接数量指标,如捕捉法;另一类是间接数量指标,如通过兽类的粪堆计数估计兽类的数量,以鸟类的鸣叫声估计鸟类数量的多少等。

还有很多指标可以估计动物的相对数量。

7、生态位的测定类型。

1)未考虑资源利用率的测度2)考虑资源利用率的测度3)多维生态位宽度的测定8、数据转换的目的一是为了改变数据的结构,使其能更好地反映生态关系,或者更好地适合某些特殊分析方法。

生态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

生态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

生态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生态系统科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动态变化的科学,以生态系统为单位,系统地分析生态系统对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影响,对于解决人类面临的许多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但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复杂、耗时耗力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技术的落后等因素都导致了生态系统科学的研究面临很多难题,本文将从方法论的角度分析生态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

一、系统论方法系统论方法是研究整个生态系统的方法,将生态系统看作一个互相关联的整体,注重揭示生态系统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

系统论方法最早由生态学家Ackoff和Emery等人于1958年提出,其基本思想是要以整体、系统的角度来看待生态问题。

其重要之处在于通过建立系统模型和数学模型来探讨生态系统的内在关系,并基于这些模型来预测生态系统的行为。

在系统论方法的研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 系统辨识方法。

通过系统辨识方法,研究人员可以确定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寻找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并形成系统图谱。

2. 系统描述方法。

在系统描述方法中,研究人员可以利用系统分析技术,编制生态系统的结构性描述模型,并对其进行规范化体系分析,用于阐明或表达生态系统的性能。

3. 数学模型方法。

数学模型是用数学语言对生态系统进行抽象描述的方法,通常分为离散模型和连续模型两种。

其中,离散模型主要适用于有限状态空间的生态系统,如食物网模型等;连续模型主要适用于连续状态空间的生态系统,如差分方程模型等。

二、实验方法实验方法是研究生态系统的一种重要方法。

实验方法可以通过对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进行控制,来验证理论、模型或预测。

在实验方法中,有以下两种方法:1. 自然实验法。

这是一种基于自然系统下进行研究的实验方法,通常利用观察、统计、比较等方法对生态系统的状态进行分析。

2. 人工实验方法。

人工实验方法是通过在有限的封闭系统中人为控制环境变量来研究生态系统,可以控制实验条件,重复实验次数,使得实验结果更具可信度。

宏观生态学的研究意义和新视角

宏观生态学的研究意义和新视角

宏观生态学的研究意义和新视角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旨在探究生态系统以及其中的生物与非生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态环境一直处于破碎与威胁之中,而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球各国协作和共同努力。

同时,也需要更具体、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等方面。

因此,在这个背景下,宏观生态学的新视角和研究意义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宏观生态学指的是研究生物群落以及它们形成的生态系统的科学分支。

与传统生态学研究单一种群或物种的生态学特性不同,宏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为整个生态系统可以覆盖的空间和时间范围。

而这种全局的研究视角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宏观生态学的研究目的是比较不同地理区域内生态系统的特征,从而提供确定环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监测方法和预测模型。

同时,宏观生态学还可以改进生态保护措施和管理决策的制定及实施。

一个重要的宏观生态学研究领域是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已经引起了人们对受影响生态系统的关注。

宏观生态学通过对全球不同区域生态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生态系统响应,从而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例如,宏观生态学可以对全球陆地覆盖范围的变化进行研究,以此来预测地球生态系统的全球性响应。

为此,研究者可以分别研究全球收集到的不同栖息地的样本和数据,进而系统了解生态系统中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相互作用。

近年来,宏观生态学领域还兴起了“生态综合体”理论。

生态综合体包括了一个或多个连续物种的群体,其相邻的生态位构成了一个生态单元。

这种理论可以成功地揭示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这进一步对生态系统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宏观生态学的研究意义和新视角,将为我们更好地探究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提供了可能。

虽然宏观生态学的研究过程可能会比较复杂和繁琐,但是通过其研究结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到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状态及变化趋势,以及在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方面,如何采取更好的决策。

宏观生态学

宏观生态学

宏观生态学閻傳海,張海榮著本書共6章,包括緒論、群落生態學、生態系統生態學、景觀生態學、可持續發展生態學、遙感與地理資訊系統在宏觀生態學研究中的應用。

在對宏觀生態學學科特點詳細分析的基礎上,從宏觀角度論述了群落生態學、生態系統生態學的主要研究內容,為景觀生態學與可持續發展生態學奠定了基礎。

景觀生態學與可持續發展生態學是本書重點。

景觀生態學闡述了景觀的概念與景觀生態學的學科特徵,研究了斑塊、廊道、基質、景觀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景觀分類、景觀格局、景觀變化、景觀生態評價與景觀生態規劃;可持續發展生態學從生態學角度對可持續發展的有關重要問題進行了論述,由可持續發展概念的系統分析、可持續發展的指標體系、中國可持續發展面臨的主要生態問題以及全球變化等內容組成。

最後探討了遙感與地理資訊系統在宏觀生態學研究中的應用。

本書可供地理學、生態學、環境科學等學科的科技工作者、教學工作者和研究生參考。

第一章緒論一、生態學的定義二、生態學發展簡史三、生態學的分支學科四、宏觀生態學的特點主要參考文獻第二章群落生態學第一節群落的概念第二節群落的種類組成第三節群落的數量特徵第四節群落的外貌第五節群落的結構第六節群落的環境效應第七節群落的演替一、演替的類型二、演替頂極理論三、演替的研究方法第八節宏觀地域的群落分類一、Fosberg的植被分類方案二、Ellenberg和Mueller-Dombois的植被分類方案三、中國植被編輯委員會的分類方案第九節陸地主要群落類型概述二、亞熱帶四、寒溫帶和寒帶主要參考文獻第三章生態系統生態學第一節生態系統的概念第二節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第三節生態系統的結構第四節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第五節生態系統的物質迴圈第六節生態系統的回饋調節第七節生態系統的發展第八節生態系統的退化與恢復一、退化生態系統的概念二、退化生態系統的恢復三、廣東沿海侵蝕地的植被恢復主要參考文獻第四章景觀生態學第一節景觀的概念與景觀生態學的學科特點一、景觀的概念二、景觀生態學的學科特點第二節斑塊一、斑塊的概念二、干擾與斑三、島嶼生物地理理論與斑塊物種多樣性四、群落交錯區、邊緣效應與斑塊大小、形狀第三節廊道一、廊道的一般特徵二、綠色道路廊道三、農田防護林廊道四、綠色河流廊道第四節基質一、基質的判定二、基質的孔隙度第五節景觀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一、斑塊-基質之間的相互作用二、斑塊-斑塊之間的相互作用三、斑塊-廊道之間的相互作用四、廊道-基質之間的相互作用第六節景觀分類一、景觀的地理分類二、景觀的生態分類第七節景觀格局一、景觀格局研究的目的與意義二、干擾與景觀格局三、景觀格局研究實例第八節景觀變化一、景觀變化曲線與景觀穩定性二、干擾與景觀變化三、景觀變化梯度第九節景觀生態評價一、淮河下游地區景觀生態評價與對策二、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生態脆弱性評價三、遼河三角洲濕地區域生態風險評價第十節景觀生態規劃一、基於集中一分散原理的土地利用規劃二、臥龍自然保護區的景觀結構設計三、遼河三角洲濱海濕地景觀規劃主要參考文獻第五章可持續發展生態學第一節可持續發展概念分析一、可持續發展概念的提出二、可持續發展概念的內涵第二節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一、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的指標體系二、中國科學院的指標體系三、環境可持續性指數四、山東省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五、徐連經濟帶可持續發展評價與對策第三節中國可持續發展生態分析一、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形成過程二、中國可持續發展面臨的主要生態問題分析第四節全球變化一、全球環境問題二、近現代全球變化三、未來全球變化四、未來全球變化對中國的可能影響主要參考文獻第六章遙感與地理資訊系統在宏觀生態學研究中的應用第一節遙感基本原理一、遙感的概念二、遙感系統的組成三、遙感的類型四、遙感資料的特點五、常見遙感掃描影像第二節遙感圖像解譯一、遙感圖像目視解譯與電腦解譯二、遙感圖像目視解譯方法三、遙感圖像目視解譯步驟第三節地理資訊系統的構成第四節地理資訊系統的基本功能第五節基於遙感與地理資訊系統的宏觀生態學研究實例一、植被遙感解譯觀類型遙感解譯三、基於遙感和地理資訊系統的景觀格局分析主要參考文獻把學生的閱讀引向正確的軌道,教師學習一點閱讀理論是必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