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史与传播理论试题

合集下载

中国人大新闻传播学试题

中国人大新闻传播学试题

中国人大新闻传播学试题(93-08附部分答案)2008人大新闻学专业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40分)1. 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2. 中东通讯社3. 新闻价值4. 宣传5. “使用与满足”理论6. 媒介素养7. 公共产品8. 数据库营销二、简答题(40分)1. 简述中国中央电视台的发展;2. 简述对马克思“人民的承认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的理解;3. 简述信源可信性对传播效果的影响;4. 简述传媒业的产业特征。

三、论述题1. 欧洲广播电视业公营、民营体制的形成过程,欧洲公营体制的特点;(30分)2. 联系2003年繁峙矿难,记者收受贿赂,讨论新闻伦理与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要求。

(40分)06年人大新闻题(新闻史论)新闻传播史部分(75分)一、名词解释(7分每题,共21分)1。

报房《京报》2。

中央通讯社3。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1791年通过宪法第一修正案,从法律上确立新闻自由:“国会不得通过建立尊奉某一宗教,或禁止宗教自由之法律;不得废止言论与出版自由;或限制人民集会、请愿、诉愿之自由。

二、简答题(15分每题,共30分)1。

简述西欧和北美报刊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及特征。

西方报刊发展史分为三个阶段:A、封建集权制下的“官报时期”典型代表:《法国公报》(1631-1789)B、新闻自由条件下的“党报时期”典型国家:美国(1775-1872)C、“商业报刊时期”(又称自由报刊时期)典型国家:英国和美国(19世纪中叶开始)2。

西方报业走向垄断有何特征?垄断资本如何控制报刊?(陈力丹新书,报团形成的原因以及最初状况。

关于如何控制可以结合传播学中的传播体制部分内容,即资本力量如何控制媒体)三、论述题(二选一,24分)1。

试论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报刊体系、主要报刊及其特征。

(2。

试论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广播业发展的基本历程。

新闻传播理论部分(75分)一、名词解释(7分每题,共21分)1。

新闻体制(郭氏传播学有专门的体制一章)2。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史与新闻理论2003真题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史与新闻理论2003真题

新闻理论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新闻传播环境
2、舆要内容。
2、新闻传播主体选择新闻的主要标准是什么?为什么?
三、论述
1、有人说,“新闻业除了具有一般行业属性,还具有意识形态的特性”,请谈谈你对这 个观点的理解。
2003 年人大新闻史与新闻理论试题
新闻史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戈公振
2、苏报案
3、封面报道(cover story)
二、简答题。
1、约翰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的发表背景,目的,以及它对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 影响。
2、什么是报团?英国和美国最早出现的报团的情况。
三、论述:从戊戌变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我国报刊文体的发展过程。

传播学概论参考文献

传播学概论参考文献

传播学概论参考文献1、《传播学(修订版)》,邵培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2、《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3、《传播学研究方法》, 陈燕等.科学出版社,2002年4、《传播学原理》,张国良.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5、《传播学总论》, 胡正荣.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6、《大众传播学总论》, 张隆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7、《传播学通论》, 戴元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8、《人类传播理论》,约翰·斯坦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9、《大众传播概论》, 斯坦利·J·巴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0、《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赛弗林•坦卡德等,华夏出版社,2000年11、《人类传播理论》(第7版),[美] 斯蒂芬•李特约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2、《传播理论》,[美]斯蒂文•小约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3、《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美〕洛厄里、德弗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4、《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美]埃弗里特•罗杰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15、《传播学概论》[美]施拉姆、波特,新华出版社1984年16、《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和未来》,〔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7、《大众传播模式论》,[英]麦奎尔、温德尔,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18、《二十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9、《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美〕费斯克等新华出版社,2004年20、《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新华出版社,2004年21、《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常昌富、李依倩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22、《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论》,陈力丹,开明出版社,2002年再版23、《传播的观念》,陈卫星,人民出版社,2004年24、《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李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25、《公众舆论》,[美]李普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26、《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李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27、《公众舆论》,[美]李普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28、《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中国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29、《传播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美]罗杰.菲德勒,华夏出版社,2000年30、《理解媒介》,[加]麦克卢汉,商务印书馆,2000年31、《媒体等同》,[美]巴伦•李维斯、克利夫•纳斯,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32、《文化帝国主义》,[英]汤林森,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33、《理解通俗文化》,[美]约翰•费斯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34、《通俗文化理论导论》,[美]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商务印书馆,2001年35、《认识媒介文化》,[英]尼克•斯蒂文森,商务印书馆,2001年。

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史与传播理论2003真题

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史与传播理论2003真题

(1)新闻传播资源 (2)知晓权 (3)数字鸿沟
2、简答
(1)简述宣传与传播的异同。
(2)简述意见领袖的特征及其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
3、论述
试述新闻业与政治、经济、文化及传播科技发展的基本关系。
2003 年人大传播史与传播理论试题
一、传播史
1、名词解释
(1)戈公振 (2)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3)VOA
2、简答
(1)世界上最早的全国通讯社是哪一家?简述全国通讯社的特点。
(2)简述《泰晤士报》的历史和现状。

3、论述
试述从戊戌变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报刊文体的变迁。
二、传播理论
1、名词解释

人大新闻传播学考研试题汇总分析

人大新闻传播学考研试题汇总分析

考前必读书单中国新闻史《中国新闻事业简史(第二版)》,方汉奇、张之华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1月。

《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黄瑚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外国新闻史《世界新闻传播史(第二版)》,陈力丹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

《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

《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年)》,李彬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程曼丽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新闻理论《新闻理论新编》,郑保卫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第二版)》,陈力丹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

《新闻理论教程》,杨保军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

《新闻学概论(第二版)》李良荣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传播理论《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

《传播学原理》,张国良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刘海龙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

《传播理论导引:分析与应用》,韦斯特、特纳著,刘海龙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

新闻采写《新闻采访学(第二版)》,蓝鸿文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

《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徐泓、张征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

《新闻写作精要》,高钢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

《新闻报道与写作(第7版)》,布鲁克斯等著,范红译,新华出版社,2007年1月。

《新闻报道与写作》,门彻著,展江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1月。

新闻编辑《新闻编辑学》,蔡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传播学概论第一章 传播与传播学

传播学概论第一章 传播与传播学

▪ 祝建华教授提出来一个描述、解释和预测受众为何 使用新媒体技术的新理论概念“新媒体权衡寻求” (Weight and calculated for New Media,简称 WCN)。这个理论观点认为:“当且仅当受众发觉 其生活中某一重要需求已经无法被传统媒体满足、 并且认为新媒体能够满足该需求时,他们才会采纳 并持续使用这一新媒体。”可见,使用新媒体是一 个创新与扩展的过程,一般而言,只有当传统媒体 已无法满足需求了,对新媒体的接近才开始。

▲共享说:“传播就是变独有为共有的过
程。”——古罗马时期的政论家西塞罗(Ciceron)把
communication定义为把握一件事情或者是与别人
建立一种关系。
▲共享说:“传播就是变独有为共有的过程。”——古罗马时 期的政论家西塞罗(Ciceron)把communication定义为把握一 件事情或者是与别人建立一种关系。
▪ 20世纪40年代末,世界电视事业的发展进入了彩色 电视广播的新阶段。
▪ 1962年,开始运用通讯卫星越洋转播电视节目。 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登上月球, 进行实况转播,当时47个国家约7.23亿观众收看到 了这些图像。虽然地球与月球遥遥相隔38万多公里, 但现代电子传播通讯技术的运用使声像传递仅需1.3 秒钟时间。
晚上9点33分,出现了原始语言(10万年前) 晚上11点,出现了正式语言(4万年前) 晚上11点53分,出现了文字(3500年前) 午夜前46秒,古登堡发明了近代印刷术(1450年) 午夜前5秒,电视首次公开展出(1926年) 午夜前3秒,电子计算机、晶体管、人造卫星问世
(分别为1946、1947、1957年) ▪ 因此,施拉姆说:“这一天的前23个小时,在人类

LarryBarkerCommunication,EnglewoodCliffs,N.J.Pre

LarryBarkerCommunication,EnglewoodCliffs,N.J.Pre

rry Barker: Communication,Englewood Cliffs,N.J. : Prentice Hall, c1990.2.沃勒.塞弗林,小詹姆士.坦卡德《传播理论》,华夏出版社,2002年。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4.【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5.【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

6.【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7.【美】利贝卡·鲁宾等:《传播学研究方法:策略与资料来源》,华夏出版社2000年。

8.【美】F.斯通:《苏格拉底的审判》9.【美】弗雷德:《白银资本》10.【美】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剑》11.茅海建:《天朝的崩溃》12.陈向明:《旅居者和“外国人”——留美中国学生人际交往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13.蔡华 A Society without father and husband14.许静:《大跃进运动中的政治传播》,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15.丹尼斯.麦奎尔: 《大众传播模式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6.爱德华.霍尔《无声的语言》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5年。

17.孟小平译 :《非言语交流》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

18.马斯洛《动机与人格》华夏出版社1987年19.王怡红:《人与人的相遇——人际传播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20.凯瑟琳.米勒《组织传播》华夏出版社2000年。

21.施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22.李普曼《公众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3.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24.约书亚.梅罗维茨: 《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25.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华夏出版社,2000年26.曼纽儿·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人大在职研新闻传播——新闻理论题库与答案(完整)

人大在职研新闻传播——新闻理论题库与答案(完整)

人大在职研新闻传播——新闻理论题库与答案(完整)新闻理论研究题库与答案课程代码:152601课程名称:新闻理论研究这是老师给我的最新题库,因每年的题库内容会有所不同,需要参加2013年4月份题库考试的同学请以这个版本为准。

郭美森一、名词解释:1.“三贴近”:“三贴近”是贯彻中国当代新闻传播业党性原则,实现正确舆论引导的具体原则和重要方法。

主要内容是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贴近实际,重在事;贴近群众,重在人;贴近生活,重在事与人的统一。

事情是人做的,事实是人创造的,生活是人的生活,人是通过做事而生活的,因此,人是“三贴近”中最重要的因素。

“三贴近”的根本点就是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利益出发,群众的利益是出发点、是贴近点、是归宿点。

2.“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书上没有,网络搜索的)在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地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学习教育活动,简称为“三项学习教育活动”。

2004年,中央宣传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发出《关于在新闻战线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学习教育活动的通知》。

要通过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使各级新闻单位和广大新闻工作者增强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贯彻执行党的新闻工作方针原则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维护队伍形象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3.微博新闻:(新)微博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微博新闻就是基于这种社交网络平台由专业新闻传播者和非专业新闻传播者所发布的新闻信息,其具有实时性、公开性、交互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

4.新闻本源:新闻传播的本源,指新闻的基本来源,即新闻是从哪里来的,人们传播和收受的新闻与信息产自哪里,来自何方。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对事实的报道。

没有事实,就无以发生新闻传播行为.新闻传播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育明教育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学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

育明教育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学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

育明教育考研辅导中心汇编!!!真题、资料、辅导班,就选育明教育!!!五年积淀,千名师资。

名词解释1印度报业托拉斯2广州日报报业集团3媒介审判4大众传播的麻醉功能5微内容简答题1 简述互联网传播的发展历程2 简述新闻客观性原则在新闻操作过程中的要求3 简述第三人效果理论4 简述受众碎化的影响因素论述1 结合材料“论按照合法方式和途径收集新闻素材”。

材料一是《新闻道德规范》中的规定,二是记者暗访,参加替考,然后揪出来黑幕,进行报道。

2 结合材料论述网络中言论的形成和扩散材料是肖的“议程融合”。

3 论述新闻植入式行销。

2011年新闻传播学专业考研答题技巧目前,开设新闻传播学的高校已经超过100所,像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等都有新闻学和传播学专业。

传播学专业也成了考研学生的比较好的选择。

2011年新闻传播学考研的考生一定会再创新高。

近些年来,由于不考数学的巨大优势,新闻传播学成为众考生报考和跨考的一个热门专业之一,鉴于有些考生比较频繁地询问我们育明教育的咨询师有关传播学专业课的答题技巧问题。

鉴于此,育明教育咨询师将结合历年授课经验和众多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考前模拟很多考生,尤其是文科类的考生,非常不重视模拟考试,这是非常危险的。

众多考生感觉专业课模拟考试是浪费时间,其实不然。

育明教育咨询师认为,知识点不落实到纸面上,是不能够算是掌握的。

记住和能够写到答题纸上是两个概念。

因此,我们建议广大传播学考生以及其他专业的考生,在考前一定要模拟考试。

(二)卷面整洁在考研的时候,答题纸一定要保持字迹清楚,工整。

字迹是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字写得好看不好看并不重要,但是一定要写得清楚,字不要挤到一起,没有间隔。

有的考卷字迹潦草,所有的字都挤在一起,线条色调较浅较细,加上一些涂改和添加,看起来很吃力,即使做答的内容真有水平,这样的卷子还没有具体看,就已注定要比同样内容的卷子少几分印象分。

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定的媒介,进行信息交流的社会活动。 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把人类的传播活动比作
为“社会这个建筑物得以粘合在一起的混凝 土。”[1]
[1][美]N·维纳,《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和社会》,陈部译,商务印书馆, 1978年版,第17页。
第一节 人类传播的界定与类属
传播活动的要素
1.哈罗德·拉斯韦尔在1984年《传播在社会中 的结构与功能》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 程的五个基本要素,即:是谁“who”、说了什 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取得怎样的效果 “with what effect”。
传播是人与人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 2.皮尔士《思想的法则》(1911):传播的唯
一手段是像(icon)的集合。 3.徐耀魁(1990):传播就是人们进行信息交
流的一种活动。 4.李彬(1993):传播是信息的双向流通过程。
第一节 人类传播的界定与类属
传播的定义 传播是人类特有的行为过程,是人类借助一
的角度定义传播。 3.国内学者大多从社会系统论来把握传播。 4. 1976年,美国学者丹斯鸠在《人类传播
功能》一书中对传播定义作出统计,发现有126 种。目前传播定义不少于140种。
[1]周鸿铎,《传播学教程》,中国书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4页。
第一节 人类传播的界定与类属
传播(Communication)的四种代表性定义—— 1.美国社会学家库利《社会组织》(1909):
第二节 人类传播活动的演化史
口语传播时代 文字传播时代 印刷传播时代 电子传播时代 数字传播时代
第二节 人类传播活动的演化史
弗德瑞克·威廉斯 Frederick Williams

中国人民大学传媒经济学考研例年真题(含部分答案)

中国人民大学传媒经济学考研例年真题(含部分答案)

中国人民大学传媒经济学考研历年真题2004年传媒经济学专业一新闻传播史论一、名词解释(50分)1、社会雷达是施拉姆对传播的环境监控功能的一种形象比喻,由美国传播学家施拉姆提出.在40年代,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最早概括了传播的三种基本社会功能,即环境监控,社会协调和文化传承.传播的环境监控功能,指的是传播在帮助人类察知内外环境变化并及时调节环境适应行为方面所起的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与雷达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活动具有类似性,因而施拉姆将之称为"社会雷达",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执行着重要的社会雷达功能.2、新闻选择新闻选择是指记者根据新闻价值、自身媒体的定位或版面(时段)需要对已发现的新闻进行取舍和安排。

新闻选择有两个主要标准:一是新闻价值标准,一个是新闻政策标准。

只有新闻价值标准与新闻政策标准的和谐统一,才是新闻的最佳选择。

新闻选择的主体是“把关人”。

新闻选择有三种类型:内迫性选择(这是一种受制于媒介内部技术条件而进行的选择);需要性选择(新闻传播媒介要根据对受众已知需要的认识和未来需要的预期进行新闻选择。

);外迫性选择(新闻传播活动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它必然受到社会环境诸因素的制约。

)3、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大众传播媒介是一种独特的社会组织,因而它也具有自己独特的组织目标,这些目标对媒介自身也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经营目标,这是大众传媒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一般来说,大众传媒的经济收益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广告销售收益;二是产品销售收益。

宣传目标,这一目标主要是指宣扬和散播某种思想与意识形态以行使或扩大改思想或意识形态的社会影响力。

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言论,二是报道。

公共和公益性目标,这二者是大众传媒特殊权利的来源,它们主要表现在三方面:①以公共服务者的角色出现、满足社会的普遍信息需求是大众传媒对社会所承担的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②大众传媒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诸方面都具有广泛而强大的影响力,因而它必须承担一定的公共性和公益性;③大众传媒受社会和公众委托而拥有对某些“稀有”公共传播资源(如广播电视使用的电波频率)进行支配和使用的特权,者也决定了它们必须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承担起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传播学教程历年真题与答案

传播学教程历年真题与答案

.专业整理.传播学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1.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传播效果研究开始进入第二个时期。

这个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有【BCD】A.“子弹论”研究B. “传播流”研究C.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D. “使用与满足”研究2.拉维斯尔将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概括为【ACD】A.环境检测功能B. 文化娱乐功能C. 社会协调功能D. 社会遗产传承功能3.美国学者赖特将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概括为【ABCD】A.环境检测B. 解释与规定C.社会化功能D. 提供娱乐4.传播学研究中的两大主要学派是【AC】A. 经济学派B. 发展学派C. 批判学派D. 文化学派5. 以下研究项目中属于经济学派所做的传播效果研究的是【ABD】A.对1938年“火星人入侵地球”广播引起的社会恐慌研究B. 1940年的“伊里调查”C.“意识形态”霸权理论研究D. 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议程设置”研究6. 美国学者F.S.席伯特指出,现代自由主义理论的两个重要原则【AB】A. “观点的公开市场”B. 自我修正过程C. 沉默的螺旋D. 民主参与7.“培养”理论为称为【ABD】A. 培养分析B. 教化分析C. 媒介素养理论D. 涵化分析8. 传播过程具有以下特征【ABD】A. 动态性B. 序列性C. 系统性D. 结构性9. 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学说的主要观点有【ABC】A. 媒介即讯息B. 媒介:人的延伸C. 热媒介与冷媒介D. 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理论10.根据媒介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可以把迄今为止的人类传播活动区分为以下发展阶段【ABCD】A. 口语传播阶段B. 文字传播时C. 印刷传播时代D. 电子传播时代11.美国传播学家A·哈特把有史以来的传播媒介分为【ABC】A. 示现的媒介系统B. 再现的媒介系统C. 机器媒介系统D. 电子媒介系统.专业整理.12.根据D·麦奎尔1969年对电视媒介“使用与满足”的研究调查,各类节目之间共通的“满足”类型有【ABCD】A. 心绪转换应用B. 人际关系效用C. 自我确认过程D. 环境监测效用13.D·麦奎尔认为,关于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问题的主要理论有【ACD】A. 常识理论B. 培养分析理论C. 现场理论D. 社会科学理论14.以下研究项目中属于经济学派所作的传播效果研究额是【ABD】A. 20世纪20年代的培恩基金会关于电影对少年儿童影响的研究B. 1940年的“伊里调查”C. “意识形态”霸权理论研究D. 20世纪40年代关于昼夜广播剧听众的调查研究15.美国学者F.S.席伯特指出,现代自由主义理论的两个重要原则是【AC】A. “观点的公开市场”B. 沉默的螺旋C. “自我修正过程”D. 民主参与16.根据麦克卢汉的媒介学说,以下媒介当中属于“热媒介”的是【AC】A. 书籍B. 漫画C. 广播D. 电视17.传播学批判学派中的主要流派有【ABC】A. 文化研究B. 政治经济学派C. 意识形态“霸权”理论D. 议程设置理论18.人们接触媒介都是基于一些基本需求进行的,这些需求包括【ABCD】A. 信息需求B. 娱乐需求C. 社会关系需求D. 精神和心里需求19.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传播效果研究开始进入第二个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有【BCD】A. “强效果”研究B. “传播流”研究C. 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D. “使用与满足”研究20.下列著作当中是拉扎斯菲尔德代表作的有【CD】A. 《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B. 《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C. 《人民的选择》D. 《个人影响》21.麦克卢汉的媒介学说的主要观点有【ABC】A.媒介即讯息B.媒介——人的延伸C.热媒介与冷媒介D.电子乌托邦22.信源的可信性包含的要素有【AC】A.传播者信誉B.传播者身份C.专业权威性D.传播技巧23.卡兹等人在《个人影响》中提出的测定意见领袖的指标包括【ABD】A.生活阅历B.社交性.专业整理.C.表达能力D.社会经济地位24.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ABC】A.传播权B.知晓权C.传媒接近权D.获益权25.构成“传播流”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有【ABCD】A.《个人影响》B.《创新与普及》C.《人民的选择》D.《大众传播效果》26.英国学者P·戈尔丁将时间和意图两个要素相结合对大众传播效果进行分类,分为【ABCD】A.短期非预期效果B.长期预期效果C.长期非预期效果D.短期预期效果27.“既有政治倾向指数”从以下几方面显示了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态度【ABD】A.社会经济地位B.居住区域C.教育程度D宗教信仰28.传播过程具有以下特征【ABD】A.动态性B.序列性C.系统性D.结构性29.20世纪70年代后,在对“有限效果论”进行批评和反思的基础上,传播效果研究领域出现了新的理论模式,包括【ABCD】A.议程设置功能B.沉默的螺旋C.“知沟”研究D.培养分析30.在传播学研究中,有几种主要的受众观,分别是【ACD】A.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B.作为使用者的受众C.作为“市场”的受众D.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31. 下列属于控制分析中传播主体“谁”这一要素的有【ABCE】A.广播电台B.报社C.电影制片厂D.电视摄像E.通讯社32. 制约和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主要有【ABCE】A.选择性接触机制B.媒介本身的特性C.讯息内容D.受众的规模E.受众本身的性质33.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传播效果研究开始进入第二个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有【ABE】A.“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B.“使用与满足”研究C.子弹论D.宏观效果理论E.“传播流”研究34. 美国学者P·J·蒂诺奇认为,除了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因素以外,造成“知沟”扩大的原因还有【ABCDE】A.传播技能上的差异B.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C.社交范围的差异D.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专业整理.E.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因素35. 20世纪20年代以后,有四位学者的研究和学术活动对传播学的建立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被称为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他们是【ABDE】A.拉扎斯菲尔德B.拉斯韦尔C.米德D.卢因E.霍夫兰36. 传播学者库利“镜中我”的概念包含了【ABC】A.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B.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C.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D.自己对自己的想象与期待E.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37. 以下理论属于传播学宏观效果理论假说的是【BCD】A.两级传播说B.知沟假说C.培养分析D.议程设置说E.有限效果论38. 卡兹等人在《个人影响》中提出的测定意见领袖的指标包括【ABCD】A.生活阅历B.社交性C.表达能力D.社会经济地位E.工作表现二、填空题(每空1分)1.15世纪40年代,德国工匠古登堡在中国活字印刷和油墨技术的基础上创造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

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新闻传播史论专业课考研真题试卷

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新闻传播史论专业课考研真题试卷

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新闻传播史论专业课考研真题试卷
1、《字林西报》
2、蔡和森
3、KDKA电台
二、简答题(30分)
1、埃菲社是哪个国家的通讯社?简述其发展状况。

2、华盛顿邮报的历史与现状。

三、论述题(24分)
试述中国电视事业的产生以及改革开放以后的发展状况。

解释并评价“四级办电视台”。

新闻传播理论部分
一、名词解释(21分)
1、主流化效果
2、文本分析
3、舆论货币
二、简答题(30分)
1、请谈谈怎样理解新闻自由的相对性?
2、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三、论述题(24分)
传媒与战争的关系怎样?如何加强政府在战争中对新闻报道的控制。

中传2003年传播学理论与历史考研真题

中传2003年传播学理论与历史考研真题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攻略
北京广播学院2003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学理论与历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6个,每个5分,共30分)
1.《察世俗每月统计传》
2.大众传播的四项主要功能
3.《纽约太阳报》
4.《大公报》的“四不”方针
5.申农——韦弗的线性传播过程(可以用图示)
6.施拉姆
二、简答题(4道,每道15分,共60分)
1.简述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主要办报活动
2. “黄色新闻业”
3.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区别
4.简介电视的“教养理论”
三、述题(2道,每道30分,共60分)
1.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理论最初是由谁来验证的?这个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主要采取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有什么发现,这项研究对传播活动或者传播研究有何现实意义)?试举例加以说明。

2.传播学者总结出哪些著名的宣传策略和方法?试举两三种具体说明,并以政治宣传或者广告宣传中的现象或者实例加以解释,谈谈你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史2000真题

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史2000真题

中国人民大学 2000 年硕士入学传播史试题
第一部分 中国传播史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定本制度
2.《知新报》
3.《觉悟》副刊
4.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
二、论述题(共 30 分)
1.简述中国广播事业的出现。(10 分)
2.概述中国通讯社事业的产生及发展(截止到 11949 年 9 月)。(20 分)
第二部分 外国传播史(分)
1.“三社四边”协定
2.“不要纸张、没有距离的报纸”
3.NHK
4.MSNBC
二、论述题(共 30 分)
1.资产阶级报业的发展经历了哪些主要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15 分)
2.试述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合理性与必要性。(15 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史与传播理论试题
一、传播史
1、名词解释
(1)戈公振(2)延安新华广播电台(3)VOA
2、简答
(1)世界上最早的全国通讯社是哪一家?简述全国通讯社的特点。

(2)简述《泰晤士报》的历史和现状。

3、论述
试述从戊戌变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报刊文体的变迁。

二、传播理论
1、名词解释
(1)新闻传播资源(2)知晓权(3)数字鸿沟
2、简答
(1)简述宣传与传播的异同。

(2)简述意见领袖的特征及其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

3、论述
试述新闻业与政治、经济、文化及传播科技发展的基本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