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总复习

合集下载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单选多选判断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单选多选判断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单选、多选、判断第1、2章货币与信用一、单项选择题1.货币的产生与_______直接相关。

A.人类的进化B.社会的进化C.商品的交换D.财富的积累2.货币在发挥_______职能时,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3.“劣币驱良币”现象发生于_______制度。

A.银本位B.金本位C.金银复本位D.纸币本位4.一种商品的价值要求由许多不同商品来表现的现象属于_______。

A.简单价值形式B.扩大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价值形式5.在前资本主义时期,流通中的主要货币形态是_______。

A.纸币B.银行券C.金属条块或金属铸币D.银行票据6.企业之间的货币支付基本用_______方式进行。

A.现金B.挂账C.信用卡D.转账7.典型的金本位制是_______。

A.金银复本位制B.金币本位制C.金块本位制D.金汇兑本位制8.目前世界各国都实行_______。

A.金本位制B.黄金准备制C.外汇准备制D.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9.货币在发挥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是_______。

A.观念的货币B.现实的货币C.足值的货币D.货币符号10.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货币是_______。

A.金属货币B.货币符号C.本位币D.辅币11.下述行为中,哪个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_______。

A.分期付款购房B.饭馆就餐付账C.交纳房租水电费D.企业发放职工工资12. 下述行为中,哪个属于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_______。

A.企业纳税B.超市购物C.买票逛公园D.医院挂号看病13.现代信用是指_______。

A.商品买卖B.商品借贷C.货币买卖D. 货币借贷14.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主动借钱负债说明_______。

A.穷困潦倒,难以度日B.很不光彩C.有较高的信誉D.有市场经济意识15.现代信用体系的基础是_______。

A.银行信用B.商业信用C.消费信用D. 国家信用16.在商业信用关系中,提供信用的方向一般是_______。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总复习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总复习

xinzi《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总复习1价值尺度——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

是指货币在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时所发挥的职能。

2流通手段——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

即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

3支付手段——当货币不是用作交换的媒介,而是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4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的职能。

5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过多,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

6无限法偿——有限法偿的对称。

是指本位货币具有无限的支付能力,既法律上赋予它流通的权力,不论每次支付的金额多大,受款人均不得拒绝收受。

7有限法偿——无限法偿的对称。

是指辅币具有有限的支付能力,即每次支付超过一定的限额,对方有权拒绝收受。

8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

9银行信用——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10原始存款—一般是指商业银行(或专业银行)接受的客户现金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

它是商业银行从事资产业务的基础。

11派生存款——又称衍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业务等引申而来的存款。

它是相对于原始存款的一个范畴。

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实质,是以非现金形式为社会提供货币供应量。

12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对称。

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

13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对称。

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活动。

14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的对称,又称应付标价法。

是指用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的汇率表示方法。

15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的对称,又称应收标价法。

是指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的汇率表示方法。

16基础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及商业银行存于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的总和。

货币银行学 考试复习题答案整理版5

货币银行学 考试复习题答案整理版5

名词解释注: 粗体为问, 规范体为答一. 货币及货币职能1.货币: 任何一种能执行交易媒介、价值标准和完全流动的财富贮藏手段职能的物品, 都可以看成是货币。

2. 资产的流动性: 资产在不遭受损失的情况下迅速转变为交易媒介的能力。

3. 通货:流通中的现金。

4. 实物货币: 以自然界中存在的物品或人们生产的物品作为币材的货币形式5. 铸币: 铸造成一定形状并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货币6. 存款货币: 能够发挥货币交易媒介作用的银行存款7. 计价单位: 表现所有物品价值的媒介8. 准货币: 反映整个社会潜在购买能力能够随时转化成货币的信用工具或金融资产9. 狭义货币: 反映整个社会对商品和劳务服务的最直接的购买能力的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10. 限制铸造: 铸币只能由国家垄断铸造11. 货币存量: 一国某一时点上各经济主体所持有的所有现金和存款货币的总量12. 货币流量: 一国某一时期内各经济主体所持有的所有现金和存款货币的总量13. 价值贮藏: 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象征或代表被人们保存起来的功能14. 币材: 充当货币的材料或物品15. 本位币: 一国的基本通货和唯一法定的计价、结算单位16. 金汇兑本位制: 银行券只能通过兑换外汇来与黄金兑现的金属货币制度17. 金块本位制: 银行券达到一定数量后才能兑换金块的金属货币制度18. 金币本位制: 金币可以自由铸造无限法偿;辅币和银行券可按其面值自由兑换为金币的金属货币制度19. 信用货币制度: 以中央银行或国家指定机构发行的信用货币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20. 无限法偿: 在一次支付中有法定支付限额的限制21. 货币制度: 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和组织形式。

22.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格雷欣法则):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 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所谓良币)必然会被融化、输出而去除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所谓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

货币银行学期末考试复习总资料

货币银行学期末考试复习总资料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货币的含义一、流动性过剩(6页):就是货币当局货币发行过多、货币量增长过快,银行机构资金来源充沛,居民储蓄增加迅速的一种现象。

在宏观经济上,它表现为货币增长率超过GDP增长率;就银行系统而言,则表现为存款增速大大快于贷款增速。

第二节货币形式的演变无第三节货币层次的划分一、流动性的大小取决于:(11页)1、将其转换为现实购买力所需要的时间或难易程度;2、买卖资产的交易成本,交易成本与机会成本的差额越大,资产的流动性就越小。

3、转换成现实购买力的机会成本(指购买这项资产而不购买其他资产多牺牲的预期报酬的数量)机会成本越高,资产的流动性越低,反之,流动性越高二、货币层次的划分(计算题11—12页)(一)、一般划分1、第一层次:狭义货币M1=C+D (M1表示狭义的货币供应量,C表示通货,D 表示活期存款)通货是:存款货币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金,包括纸币和硬币。

活期存款:指可以签发支票的存款类别。

货币供应量:代表了现实购买力,对当前物价水平构成影响,反映了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

2、第二层次:广义货币M2=M1+S+T(S表示银行居民储蓄存款,T表示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包括活期储蓄存款和定期储蓄存款。

M2扩大了货币的范围,既反映现实购买力,也反映潜在的购买力,对未来物价水平构成影响。

流动性比M1偏弱。

3、第三层次:M3=M2+Dn(Dn表示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4、第四层次:M4=M3+L(L表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以外的短期信用工具)三、中国货币层次的划分(12页)1979年经济体制改革,中国人民银行于1994年第三季度开始按季度公布我国的货币供应量指标,现阶段的划分为:M0=流通中的现金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类存款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机会成本:购买或消费一种商品时所丧失的时间和费用。

货币银行学总复习

货币银行学总复习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衡量和表现其他商品和劳务的相对价值2,流通手段:货币在交易中发挥媒介的作用3,贮藏手段;货币暂时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作为财富或价值的形式持有或积累而处于相对静止状态4,支付手段:一手交钱,一手交货5,世界货币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货币的选择,货币单位的确定,本位币与辅币的确定,规定货币的法尝能力,同伙铸造,发行和流通的管理,以及发行准备等第二章信用与金融工具(2)信用的形式1,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想联系的信用形式2,银行信用: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通过存款,放款和提供担保等多种方式提供的信用3,国家信用;国家及其附属机构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依据信用原则向社会公众或外国政府举债,或向债务国放债的一种形式4,消费信用:为消费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信用形式5,资本信用:通过资本市场实现的资金借贷和转移信用的作用:积极作用1,促进社会资金的合理利用,优化社会资源配置2,丰富流通工具,节约流通费用,加速资金周转3,推动经济增长4,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功能消极作用:5,引发信用风险,信用危机和经济泡沫第四章利率(3)利率:利息,利息率,收益的资本化,利率的种类:1,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2,市场利率,官定利率和行业利率3,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4,基准利率利率的决定一,古典学派利率理论二,流动性偏好理论三,可贷资金利率理论费用上的优势四,IS-LM模型第五章金融机构(4)金融机构存在的原因:一,信息生产上的优势二,交易费用上的优势三,风险转移优势金融资产(工具)的特征:1,偿还期2,流动性3,安全性4,收益性金融工具:(信用工具)各种信用活动的契约凭证,必须载明信用行为的基本要素直接融资:由赤字单位(最终借款人)直接向盈余单位(最终借款人)发行(出卖)自身的金融要求权,期间不需要经过金融中介机构,或虽由中介人,但明确要求权的仍是赤字单位和盈余单位本身,双方是直接对立当事人间接融资:盈余单位和赤字单位无直接契约关系,双方各以金融中介机构为对立当事人,即金融中介机构发行(出卖)自身的金融要求权,换取盈余单位的资金,并利用所得的资金去取的(买进)对赤字单位的金融要求权1.金融市场的类型:按标的物划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按中介特征划分:直接金融市场、间接金融市场按资产发行和流通的特征划分: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第三市场、第四市场2.什么是回购协议与回购市场回购市场:是指通过回购协议进行短期资金融通交易的市场。

货币银行学复习附有答案

货币银行学复习附有答案

货币银行学复习一、单选题:1.货币的形式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一过程经历了( C )A.实物货币、纸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B.价值符号阶段、商品货币阶段C.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D.实物货币、信用货币、金属货币、纸币2.在一定时期内,我国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三角债问题,三角债属于( A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3.房地产企业向居民以分期付款方式销售住房,这属于( C )A.银行信用 B.商业信用C.消费信用 D.国家信用4.目前我国的市场利率是指( C )A.官定利率 B.浮动利率C.银行同业拆借利率 D.公定利率5.必须经债务人承兑才能进入流通的信用工具是(C )A.支票 B.本票C.汇票 D.期票6.下列银行中,( B )与其他几家的性质不同A.中国工商银行 B.中国农业发展银行C.招商银行 D.交通银行7.不属于我国中央银行职责的是( D )A.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B.发行人民币C.经营国家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 D.接受普通居民存款8.巴塞尔协议中规定银行拥有的总资本不能低于经风险调整后资产总额的( B )A.4% B.8% C.20% D.40%9.下列关于商业银行流动性原则叙述错误的是( C )A.银行保持其流动性的第一道防线是银行的库存现金B.第二道防线是存放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和存放同业款项C.第三道防线是银行所持有的长期有价证券D.银行所持有的短期有价证券随时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转换为现金,所以流动性很强10.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 A )A.资金运用业务 B.存款业务C.中间业务 D.资金来源业务11.中央银行首要的、基本的职能,同时也是中央银行的一个重要标志的是( A )A.独占货币发行权 B.充当最后贷款人C.成为全国的资金清算中心 D.管理国际储备12.中央银行的负债来自( D )A.一国政府与工商企业 B.一国金融机构与工商企业C.工商企业与家庭个人 D.一国政府与金融机构13.投资银行的传统业务是( A )A.协助发行证券 B.交易证券C.证券资产化 D.并购14.下列不属于信用合作社特点的是( C )A.手续简便 B.利率较低C.资金充裕 D.帮助经济力量薄弱的个人解决资金困难15.“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出现在( A )传递机制中A.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净利率趋于下降 B.利率趋于下降导致投资需求上升C.投资需求上升导致就业量上升 D.就业量上升导致产出和收入增加16.下列( C )不属于通货紧缩的主要特征A.物价水平持续下降 B.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C.社会总需求下降 D.经济衰退17.在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当中,不属于财政方面的紧缩政策的是( C )A.削减政府支出 B.限制公共事业投资C.制定物价、工资管制政策 D.增加赋税,以抑制私人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支出18.下列属于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的是( A )A.基础货币 B.经济增长C.充分就业 D.物价稳定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标准( D )A.可控性 B.可测性 C.相关性 D.间接性20.风险被分为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这样的分类是根据风险的( A )A.产生的原因 B.金融风险的范围C.所涉及的对象 D.金融机构的类别21.货币的形式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一过程经历了( C )A.实物货币、纸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B.价值符号阶段、商品货币阶段C.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D.实物货币、信用货币、金属货币、纸币22.格雷欣法则起作用于( C )A.银本位制 B.金本位制C.金银复本位制 D.金汇兑制23.信用的最基本特征是( B )A.付息性 B.偿还性C.双向性 D.流动性24.房地产企业向居民以分期付款形式销售住房,这属于( C )A.银行信用 B.商业信用C.消费信用 D.国家信用25.以下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银行信用的特征( B )A.银行信用具有创造扩张性 B.银行信用只能用于企业短期融资C.银行信用借贷的对象是货币 D.银行信用是中介信用26.目前我国的市场利率是指( C )A.官定利率 B.浮动利率C.银行同业拆借利率 D.公定利率27.必须经债务人承兑才能进入流通的信用工具是( C )A.支票 B.本票C.汇票 D.期票28.一年内的短期政府债券称作( D )A.货币债券 B.公债券C.政府货币债券 D.国库券29.下列银行中,( B )与其他几家的性质不同A.中国工商银行 B.中国农业发展银行C.招商银行 D.交通银行30.下列关于商业银行流动性原则叙述错误的是( C )A.银行保持其流动性的第一道防线是银行的库存现金B.第二道防线是存放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和存放同业款项C.第三道防线是银行所持有的长期有价证券D.银行所持有的短期有价证券随时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转换为现金,所以流动性很强31.商业银行“三性”原则是指盈利性、流动性和( C )A.投资性 B.投机性 C.安全性 D.风险性32.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 A )A.资金运用业务 B.存款业务C.中间业务 D.资金来源业务33.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主要是买卖( A )A.政府债券 B.股票C.公司债券 D.商业票据34.中央银行组织全国的资金清算属于中央银行的( C )A.资产业务 B.负债业务C.其他业务 D.公开市场业务35.下列不属于信用合作社特点的是( C )A.手续简便 B.利率较低C.资金充裕 D.帮助经济力量薄弱的个人解决资金困难36.投资银行的传统业务是( A )A.协助发行证券 B.交易证券C.证券资产化 D.并购37.通货膨胀引起的物价上涨指( A )A.一般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 B.个别商品物价的上涨C.短期性物价上涨 D.季节性物价上涨38.通货紧缩对消费总量的影响是( B )A.增加 B.减少C.不变 D.都有可能39.发生波及地区性和系统性的金融动荡或严重损失的风险,通常涉及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是( A )A.系统性风险 B.非系统性风险C.宏观金融风险 D.微观金融风险40.风险被分为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这样的分类是根据风险的( A )A.产生的原因 B.金融风险的范围C.所涉及的对象 D.金融机构的类别二、多选题:1.金银复本位制包括以下三种货币制度,它们是( ABC )A.平行本位制 B.双本位制C.跛行本位制 D.同行本位制E.金汇兑本位制2.下列银行中属于我国历史上的“三大政策性银行”的是( ABC )A.国家开发银行 B.中国农业发展银行C.中国进出口银行 D.邮政储蓄银行E.中国光大银行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我国商业银行可经营以下( ABCD )银行业务A.吸收公众存款 B.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C.提供信用服务及担保 D.从事同业拆借E.买卖股票4.货币政策目标一般包括( BCDE )A.财政收支平衡 B.物价稳定C.经济增长 D.充分就业E.国际收支平衡5.按照引发金融危机的主体不同可将其分为( ABCDE )A.银行危机 B.货币危机C.债务危机 D.证券市场危机E.保险市场危机6.金银复本位制包括以下三种货币制度,它们是( ABC )A.平行本位制 B.双本位制C.跛行本位制 D.同行本位制E.金汇兑本位制7.下列关于商业本票的表述正确的是( ABE )A.见票即付,无需承诺 B.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C.由债券人向债务人发出 D.一种支付命令书E.一种承诺还款的债务凭证8.金融市场的主题包括( ABCDE )A.企业 B.政府 C.个人 D.金融机构 E.中央银行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我国商业银行可经营以下( ABCD )银行业务A.吸收公众存款 B.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C.提供信用服务及担保 D.从事同业拆借E.买卖股票10.按照贷款五级分类,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包括( CDE )A.正常贷款 B.关注贷款C.次级贷款 D.可疑贷款E.损失贷款三、判断题:1.(×)税务局向工商企业征收税款时,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各章节复习汇总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各章节复习汇总

金融学复习汇总一、判断题1.俗话说的“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表达的金融学原理是分散化投资可以降低风险。

〔A〕2.对于一个经济系统而言,金融体系必须是一个能自我平衡的体系,否则将会引发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乃至政治危机。

〔A〕3.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的银行业务正在遭受来自证券业、保险和基金组织的侵蚀,世界金融体系越来越显得多元化,银行作为各国金融体系的信贷中心、结算中心和现金出纳中心的地位已不复存在。

〔B〕4.钱、货币、通货、现金都是一回事,银行卡也是货币。

〔B〕5.所谓“流通中的货币〞就是现金,即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和发挥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的总和。

〔B〕6.信用货币虽然本身没有价值,但由于其能够发挥货币的职能,所以构成社会财富的组成局部。

〔A〕7.电子货币作为一种信用货币,预示着无现金社会的开展趋势,即完全没有货币的社会。

〔B〕8.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以金融资产平安性的强弱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

〔B〕9.我国M1层次的货币口径是:M1=流通中现金+定期存款。

〔B〕10.在纸币本位制下,如果在同一市场上出现两种以上可流通纸币,会导致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排斥实际价值高的货币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B〕11.货币制度最根本的内容是确定货币名称和货币单位,货币名称和货币单位确定了,一国的货币制度也就确定了。

〔B〕12.金融市场被称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这实际上指的就是金融市场的调节功能。

〔B〕13.资本市场是指以期限在1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为交易对象的短期金融市场。

〔B〕14.金融产品的收益性与流动性一般是反向变动,收益性越强,流动性越差。

〔B〕15.我们经常说高风险高收益,是说只要投资者承当高风险,就可以获得高收益。

〔B〕1.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能力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

〔B〕2.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根本区别在于商业银行是唯一吸收活期存款、开设支票存款账户的金融中介机构。

〔A〕3.分业经营限制了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活力,不利于提高资金的配置与使用效率。

货币银行学总复习

货币银行学总复习

1. 3.
1.中央银行监管的目标、范围
4. 2.
2.信息不对称导致什么负面影响?
利率的种类,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
中央银行的定义,产生的客观必然性
第十六章 央行向政府融资,可以有求必应吗?
1.货币需求的概念
2.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3.简述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内容及函数表达式
第十七章
1.根底货币、货币乘数的概念 2.现代银行体系下的货币供给机制〔过程〕 3.央行控制根底货币的主要手段及影响因 素
第十三章 1.中央银行的定义,产生的客观必然性 2.为什么说央行是“发行的银行〞?“银行 的银行〞?“政府的银行〞? 3.央行集中存款准备金,充当“最后贷款人 〞,组织全国的清算,各有何意义? 4.央行向政府融资,可以有求必应吗?
第十四章
1.货币政策的概念
2.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哪些?各自的具体含义
第四章 1.现代的金融机构体系,现代银行产生的两条途径 2.银行的职能与作用,银行的地位 3.非银行金融机构有那些种类
第五章 1.金融市场的定义及分类 2.金融市场的功能 3.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概念,比较二者的优缺点 4.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及各自发挥的作用
第六章 1.利息的两种计算方法及运用 2.利率的种类,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 3.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
4.简述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的条件与过 程
第十八章
1.通货膨胀的概念 2.通胀的成因及分类 3.通胀的影响及治理对策
第七章 1.股票的定义及特征 2.股票价格的几个不同概念,决定股票理论 价格的因素,影响股票市场价格的其他因素 3.债券的定义及特征;股票与债券的异同
第八章 1.货币市场的细分市场种类;同业拆借的概 念、类型及特点 2.票据贴现的种类,贴现付款额的计算

货币银行学复习含答案

货币银行学复习含答案

货币银行学总复习(共五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单项+多项)货币金融学1-3章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所要解决的是( D )A、实现商品的交换B、表现特定商品的价值C、使人们不必对商品进行比较D、在商品之间进行价值比较的难题2、贝币和谷帛是我国历史上的( B )A、信用货币B、实物货币C、纸币D、信用货币3、劣币是指名义价值( C )的货币。

A、等于零B、等于实际价值C、高于实际价值D、低于实际价值4、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特点是(B )A、货币是一般等价物B、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C、货币运动伴随商品运动D、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5、以下不属于债务信用的是( A )A、居民购买股票B、政府发行国债C、企业发行债券D、银行的存贷款活动6、在经济生活中,商业信用的动态与产业资本的动态是(C )A、相反的B、毫无联系C、一致的D、无法确定7、政府信用的主要形式是是( A )A、发放政府债务B、向商业银行短期借款C、向商业银行长期借款D、自愿捐助8、现代商业活动的基础是( C )A、企业间的赊销活动B、经济中存在大量的资金需求C、现代经济中广泛存在着盈余或赤字单位D、信用货币在现代经济中的使用9、某公司获得银行贷款100万元,年利率6%,期限三年,按年计息,复利计算,到期后本息和为( B )A、11.9万元B、119.1万元C、118万元D、11.8万元10、在物价下跌时,要保持实际利率不变,名义利率应( C )A、调高B、保持不变C、调低D、与实际利率对应11、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是( A )A、基准利率B、公定利率C、实际利率D、差别利率12、民间借贷中的月息5分转换成年利率为( D ) 0.05*12A、50%B、5%C、100%D、60%二、多项选择题1、一般而言,要求作为货币的商品具有如下特征(ACDE )A、价值比较高B、金属的一种C、易于分割D、易于保存E、便于携带2、对本位币的理解正确的是(A C DE )A、本位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B、本位币具有有限法偿C、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D、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一个货币单位E、本位币具有排他性3、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 AE )A、流通手段B、支付手段C、贮藏手段D、世界货币E、价值尺度4、我国货币制度规定人民币具有以下的特点( BCD )A、人民币是可兑换货币B、人民币与黄金没有直接联系C、人民币是信用货币D、人民币具有无限法偿力E、人民币具有有限法偿力5、现代信用货币可以是( ABCDE )等形式。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1.历史上最早的货币制度是(B)。

A.金本位制B.银本位制C.金银复本位制D.金块本位制2.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C)。

A.成正比B.成反比C.相一致D.无关3.辅币的名义价值(A)其实际价值。

A.高于B.低于C.等于D.不确定4.现代经济中的信用货币是纸制的货币符号,货币所有者无论是手持现钞,还是把它存入银行,都发挥了( D )的作用。

A.流通手段B.价值尺度C.世界货币D.积累或贮藏手段5.下列( D )是金融市场所具有的主要宏观功能。

A.价格发现B.减少搜寻成本和信息成本C.提供流动性D.实现储蓄—投资转化6.属于短期资金市场的是( C )。

A.债券市场B.资本市场C.票据市场D.股票市场7.短期资金融通市场又称为( B )。

A.初级市场B.货币市场C.资本市场D.次级市场8.在下列货币政策操作中,引起货币供给量增加的是( C )。

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B.提高再贴现率C.降低再贴现率D.中央银行卖出债券9.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抛售有价证券,意味着货币政策( B )。

A.放松B.紧缩C.不变D.不一定10.下列( D )不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A. 充分就业B.经济增长C.物价稳定D.国际收支顺差11.下列属于资本市场的有( B )。

A.同业拆借市场B.股票市场C.国库券市场D.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12.第一张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是由( C )于1961年创造的。

A.交通银行B.东京银行C.花旗银行D.巴黎国民银行13.( C )是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银行,也是现代银行产生的象征。

A.德意志银行B.法兰西银行C.英格兰银行D.日本银行14.( A )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A.信用创造B.支付中介C.金融服务D.信用中介15.中央银行的产生( C )商业银行。

A.早于B.同时于C.晚于D.不一定16.下列( B )最能体现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的职能。

货币银行学复习要点

货币银行学复习要点

货币银行学复习要点定义与功能货币银行学是一门研究货币和银行体系的学科。

它关注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功能、货币供求、货币政策、银行运作等内容。

学习货币银行学的目的是为了深入理解货币和银行体系的运作机制,从而应对金融市场的挑战和风险。

在现代社会,货币发挥着三个重要的功能:价值尺度、交换媒介和贮藏手段。

这些功能使得货币成为经济交易的基础工具。

货币的供求决定了货币的价值和购买力。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活动的一种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货币供求与货币市场货币供求是决定货币市场利率水平的决定因素。

货币供给包括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和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

货币需求则取决于经济主体对货币的需求,特别是对商品和服务交易的需求。

货币市场是银行间互相借贷和买卖短期货币工具的市场。

在货币供求平衡的情况下,市场利率也会自发形成平衡。

中央银行通过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来影响货币供给和市场利率。

通过降低利率,中央银行可以刺激投资和消费,从而促进经济增长;通过提高利率,中央银行可以抑制通胀和过度投资。

银行运作与银行业务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具有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支付结算和提供其他金融服务的功能。

银行通过吸收存款来形成存款准备金,并利用这部分准备金来发放贷款。

银行可以通过设置利率来吸引存款和借贷资金。

银行业务包括个人银行业务和企业银行业务。

个人银行业务主要包括储蓄存款、个人贷款、信用卡等服务。

企业银行业务则主要包括企业贷款、国际贸易融资、资金结算等服务。

银行运作中存在的一些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

为了管理这些风险,银行需要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制定适当的风险管理政策、建立合理的风险管理流程以及监控和评估风险。

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活动的一种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货币政策的目的是保持物价稳定、实现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

常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再贷款利率等。

货币银行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货币银行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货币银行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名词解释:1格雷欣法则(劣币驱赶良币)(2)双本位制是指国家用法律规定金银两种本位币的比价,两种货币按国家比价流通,而别随金、银市场比价的变动而变动的货币制度。

其缺点是与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相矛盾,于是浮现了“劣币驱赶良币”的现象。

所谓“劣币驱赶良币”,又称为“格雷欣法则”,是指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当一具国家并且流通两种实际价值别同,但法定比价固定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定被人们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2信用、商业信用-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石、银行信用-现代信用的要紧形式、消费信用信用是借贷活动的总称,普通来讲,它是以偿还为前提的特别的价值运动形式。

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临时让渡商品或货币的一种形式本质特征:信用别是普通的借贷行为,而是有条件的借贷行为,即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先决条件。

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别形式。

它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转移或运动。

信用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一)信用产生的缘故首先,信用产生的前提是私有制的浮现。

其次,信用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是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换言之,信用产生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即商品买卖中的延期支付。

最终,信用产生的现实根源在于商品或货币占有的别均衡。

3、从信用对现代经济的作用来分析☆信用保证现代化大生产的顺利举行;☆自然调节各部门的进展比例;☆节省流通费用,加速资本周转;☆信用为股份公司的建立和进展制造了条件。

信用的作用积极作用:1、信用促进利润的平均化2、信用的存在能够节约流通费用,加快资本周转3、信用能够调节居民的消费和社会消费品的供求4、信用能够调节经济,替代国家的行政干预手段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无法按照答应偿还债权人本息的风险经济泡沫是指某种资产或商品的价格大大地偏离其基本价值(一)商业信用的产生和进展定义: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互相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截了当联系在一起的信用。

《货币银行学》复习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货币银行学》复习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货币银行学期复习第一章货币与信用一、名词解释1、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实物货币: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出来的某种产品类充当货币。

3、信用货币:不能与金属货币相兑换的纯粹的货币价值符号。

4、货币本位制度:对本位货币的名称、材料、铸造、发明、兑换与流通等所作的有关规定。

5、无限法偿:无论支付数额多大,无论属于任何形式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6、纸币本位制度:以政府或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本位货币的制度。

7、交易媒介:货币作为商品交易媒介物的功能。

8、价值标准:货币作为衡量商品的价值尺度的职能。

9、价值储藏: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处于一种静止状态时发挥的功能。

10、支付手段:货币作为价值的单方面转移时所发挥的功能。

11、信用: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单方面价值让渡。

12、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以商品赊销和预付货款形式提供的信用。

13、银行信用: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

14、国家信用:国家作为债务人筹集资金的一种信用。

15、消费信用: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

16、信用工具:用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书面凭证。

17、金本位制: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为币材,本位币与一定量黄金保持等价关系的货币制度。

18、格雷欣定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即在实际比价与法定比价不同的两种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量较高的货币成为良币,实际价值量较低的货币成为劣币,在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领域而劣币充斥市场。

19、货币供给弹性:某个时间段为适应一定商品量的货币需要,货币供给在一定幅度内可多一点或少一点。

二、思考题1、为什么说现代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答:社会经济活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均与货币发生着密切的关系,经济的货币化与金融化正在迅猛地发展,渗进国民经济活动的每个方面。

2、货币的基本职能有哪些?答:①交易媒介②价值标准③价值储藏④支付手段⑤世界货币3、货币形态的演变经历了哪些阶段?答:①实物货币②金属货币③代用货币④信用货币⑤电子货币4、货币本位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①确定货币材料,②规定货币单位,③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④规定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⑤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⑥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货币银行学》总复习共32页文档

货币银行学》总复习共32页文档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货币银行学》总复习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谢谢你的阅读

(完整word版)《货币银行学》复习内容整理

(完整word版)《货币银行学》复习内容整理

《货币银行学》复习内容第一章货币供求理论1、理解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理论的异同。

2、比较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的异同。

3、理解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假设前提、结论及主要观点。

4、理解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理论的假设前提、结论及政策主张。

5、理解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供应与扩张的过程。

6、理解货币均衡和市场均衡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利率理论1、理解古典利率理论的假设前提、结论及主要观点。

2、理解可贷资金利率理论的假设前提、结论及主要观点。

3、理解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的假设前提、结论及主要观点。

4、理解新古典综合学派对利率的假设前提、结论及主要观点。

第三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1、理解菲利普斯曲线的内容及其政策含义。

2、什么叫通货膨胀中的资产结构调整效应?3、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成因及其治理方法。

4、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成因及其治理方法。

第四章金融中介体系1、了解资产证券化的含义。

2、了解金融创新的基本方式和内容。

3、了解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

第五章金融市场1、了解风险资本的投资过程。

2、深入理解CAPM模型的基本内容。

3、了解期权定价模型的内容。

第六章金融监管体系1、了解社会利益论和金融风险论对金融监管必要性的分析。

2、重点理解《巴塞尔协议》三大支柱的内容。

第七章货币政策1、理解货币政策的泰勒规则。

2、了解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渠道。

3、了解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及其条件。

第八章汇率理论1、深入理解购买力平价理论的相关内容。

2、了解国际借贷理论、货币局制度等相关内容。

第九章国际货币体系了解“特里芬难题”、牙买加体系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相关内容。

第十章内外均衡理论1、名词解释:米德冲突。

2、理解内外均衡的基本内容。

3、理解蒙代尔政策配合理论的基本内容。

《货币银行学》复习内容整理一、名词解释1.泰勒规则:是根据产出和通货膨胀的相对变化而调整利率的操作方法。

这一规则体现了中央银行的短期利率工具按照经济状态进行调整的方法。

其思想根源,可以上溯到费雪效应,即利率与通胀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货币银行学复习重点与答案

货币银行学复习重点与答案

货币银行学复习重点与答案货币银行学第一章:货币理论一、名词解释:基础货币P482:是中央银行所发行的现金货币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的总和。

基础货币直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它是由中央银行资产业务创造的,并且是信用货币的源头。

货币层次P478: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时,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大小作为标准,并根据自身政策目的的特点和需要,划分了货币层次。

其粗略的分类为:M0:现金流通量;M1:M0+各种活期存款;M2:M1+各种定期存款。

货币层次的划分有利于中央银行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

流动性偏好P:凯恩斯在分析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时认为,货币需求主要受个人对收入支配的心理因素决定。

个人对收入支配有消费和储蓄两种形式。

其中储蓄部分是以现金货币形式持有还是以有价证券形式持有,取决于人们对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偏好程度,即流动性偏好。

凯恩斯认为影响流动性的偏好程度即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倒逼机制P484:在中国目前的经济体制下,大量的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往往压迫商业银行不断增加贷款,从而迫使中央银行被动的增加货币供应,形成所谓的“倒逼机制”。

二、简答题:1、简要说明货币供给的生性与外生性。

P483-484货币供给的生性与外生性的争论,实际上是讨论中央银行能否完全独立控制货币供应量。

生性指的是货币供应量是在一个经济体系部由多种因素和主体共同决定的,中央银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并不能单独决定货币供应量;因此,微观经济主体对现金的需求程度、经济周期状况、商业银行、财政和国际收支等因素均影响货币供应。

外生性指的是货币供应量由中央银行在经济体系之外,独立控制。

其理由是,从本质上看,现代货币制度是完全的信用货币制度,中央银行的资产运用决定负债规模,从而决定基础货币数量,只要中央银行在体制上具有足够的独立性,不受政治因素等的干扰,就等从源头上控制货币数量。

货币银行学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货币银行学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货币银行学考试重点复习资料1.货币的本身是一种商品, 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作为一般等价物。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手段、媒介。

2.货币的本质, 即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3.信用货币也称债权货币, 是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钞票, 硬币以及各种形态的存款货币为主要形态, 它体现了货币持有人与银行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 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 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 是货币发展中得高级形态。

信用货币实际上市一种信用工具或债权债务凭证。

现代经济中的信用货币主要的存在形式是现金和存款。

现金货币是指在流通中得现钞通货。

3.货币的定义: 从货币的现实出发, 指在购买商品和支付劳务或债务清偿中能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东西。

货币通货: 从经济学上, 把货币等同于通货, 定义太狭。

4.货币与财富: 货币经常被人们当作财富的同义词, 定义太宽。

财富包含货币, 货币是财富的一部分。

5.货币与收入: 收入是一个流量概念, 与期间相联系。

货币是一个存量, 与时点相联系。

6.实物货币: 又称商品货币或足值货币, 是指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在生产的某种商品来充当货币。

7.铸币: 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块。

信用货币产生得根源:(1)受资源的有限性的决定(2)货币的性质为信用货币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3)国家可以通过立法保障和有效监督来使公众对信用货币保持信心(国家强制流通)9.货币的职能:(一)价值尺度(价值标准)货币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的职能。

表现形式: 将W的价值表现为价格特征:非现实性, 观念上的或想象的作用: 使会计核算成为可能(二)流通手段, 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媒介的职能(交易媒介)特征: 现实性, 必须是现实的, 但可以是不足值的, 甚至可以是货币符号作用: 降低了交易成本, 极大地提高了经济利益(三)贮藏手段, 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的职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币的本质货币是指在商品和劳务支付或者债务偿付中能够被普遍承认和接受的东西。

货币的职能:1)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价值尺度货币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职能,货币单位,价格的倒数是货币购买力,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可以是观念或想象的货币。

2)交易媒介或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给出价格和媒介交易构成货币的核心3)支付手段结束流通过程的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必须是现实的货币4)积累和贮藏价值货币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贮藏金银是典型形态,银行存款储蓄,直接储存纸币货币制度货币制度(Monetary System)又称“币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币材,货币单位名称和价值标准,货币种类——本位币、辅币及偿付能力本位币(Standard Money),又叫主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价格标准。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

在纸币制度下,本位币由国家垄断发行。

辅币(Fractional Money)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通货,是本位币的等分面值,辅币一般为不足值的货币,依靠法定比例强制流通。

1.金银复本位制1)两种价格,造成流通混乱;(2)格雷欣法则(Gresham’s Law)即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指在金银复本位制度下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良币退出流通被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2、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又可以分为: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

3、金汇兑本位制不兑换的信用货币制度我国的货币制度 1. 人民币是中国大陆的法定货币主币单位为元,辅币单位为角和分,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2.人民币是信用货币 3.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人民币的发行国际货币制度•1、布雷顿森林体系•2、浮动汇率体系(牙买加体系)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在经济学中,信用就是以偿还和付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具体说就是商品和货币的所有者,把商品和货币让渡给需要者,并约定一定时间由借者还本付息的行为。

利息与利率1.利息的概念——借贷关系中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随着信用关系发展而产生的经济范畴,构成信用关系的基础——西方经济学:投资人让渡资本使用权而索要的补偿(机会成本+风险)利息计算1.单利法:I=P•r • n2.复利法:I=P[(1+r)n -1]单利 I=100×5%×3=15复利 I=100×(1+5%)3 -100= 15.76收益率的计算:名义收益率、到期收益率、当期收益率 、持有期收益率利率及其期限结构利率1.利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贷出资本额的比率2.利率表示方法: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利率的决定方式分 法定利率又称“官定利率”,是指金融部门或中央银行所规定的利率 公定利率是由金融机构同业公会确定的利率 非市场的强制力量对利率形成的干预 市场利率是金融市场上由市场因素决定的利率,通常由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直接决定并有借贷双方自由议定的利率。

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是比较典型的市场利率。

利率的真实水平: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划分,主要是考虑了通货膨胀的因素。

实际利率是指扣除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名义利率则没有扣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其中,r 为名义利率,r* 为实际利率,p 为通货膨胀率则 费雪效应: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预期通货膨胀率(正利率、零利率、负利四、利率的作用(一)利率在宏观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调节社会资本的供给——调节投资规模与结构——调节社会总供求,影响储蓄与消费行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二)利率在微观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促进企业加强核算,提高经济效益——诱发和引导人们的储蓄行为第四章 外汇与汇率汇率与汇率制度含义:是一国货币单位所表示的另一种货币单位的比率,也称汇价或兑换率。

汇率标价法a.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成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来*111r r p++=+*1111r r p r r p p p+-=-=≈-++表示汇率。

外币×汇率=本币本币为标价货币,本币标明单位外币价格大部分国家采用的方法,如在中国外汇市场上,100美元=683元人民币。

如果需要比原来更多的本币才能兑换单位外币,说明外币的币值上升或本币币值下降,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上升或本币汇率下降。

反之,则相反。

b.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成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来表示汇率,外币÷汇率=本币,本币为基本货币,外币标明单位本币价格如:在伦敦外汇市场上,1英镑=1.613美元在纽约外汇市场上,1美元=100日元一定单位的本币折算的外币数量增多,说明本币汇率上升,即本币升值或外币贬值。

二者涨跌的含义相反,两个汇率互为倒数,乘积必为1二、汇率的种类汇率的种类划分标准内容制定汇率的方法基本汇率、套算汇率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买入(出)汇率、中间汇率、现钞汇价格外汇交易支付工具电汇汇率、信汇汇率、票汇汇率外汇买卖的交割期限即期汇率、远期汇率对外汇管理的宽严官方汇率、市场汇率汇率制度固定汇率、浮动汇率银行营业时间开盘汇率、收盘汇率(1)基本汇率:是指一国货币与某一种国际上能被普遍接受的关键货币(如美元)之比率。

基本汇率一旦确定,就成为本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确定汇率的依据。

交叉(套算)汇率:是指两种货币通过第三种货币为中介,间接推算出来的汇率。

(2)买入汇率,又称“买入价”。

在采用直接标价法报价时,银行报出的外币的两个本币价格中,前一个数字(即外币折合本币数较少的那个汇率)就是买入价(后一个数字是卖出价);在采用间接标价法的情况下则相反,银行报出的本币的两个外币价格中,后一个较大的外币数字是银行愿意以一单位的本币而买进的外币数,即外汇的买入价(前一个数字是卖出价)。

(3)即期汇率也称现汇率,是指交易双方达成外汇买卖协议后,在两个工作日以内办理交割的汇率,它是由当场交货时货币的供求关系情况决定的。

一般在外汇市场上挂牌的汇率,除特别标明远期汇率以外,一般指即期汇率。

我国的即期汇率,通常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外汇牌价的中间价。

远期汇率也称期汇率,是交易双方达成外汇买卖协议,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进行外汇实际交割所使用的汇率。

远期(差价)汇水:是指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差额,用升水、贴水和平价来表示。

升水意味着远期汇率比即期的要高,贴水则反之。

汇率与利率的关系本币利率高于外币利率,资本流入,本币汇率升值本币利率低于外币利率,资本流出,外币升值如果存在严格外汇管制,前者会造成外汇黑市汇率走低,后者会导致外币在黑市上高涨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Fixed Exchange Rate System)是指政府用行政或法律的手段确定,公布及维持本国货币与某种参照物之间的固定比价的汇率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汇投机活动。

金本位货币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度——铸币平价1单位A 国货币=A 国货币含金量/B 国货币含金量=若干单位B 国货币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以固定汇率制为基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比价浮动汇率制度(floating exchange rate system)指汇率水平完全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决定,政府不加干预的汇率制度。

但目前各国政府或多或少都对汇率水平进行干预或指导,因此也称为管理浮动汇率制。

优点:防止国际金融市场上大量游资对硬货币的冲击防止某些国家的外汇储备和黄金流失,各国无义务维持汇率稳定,不会出现被迫干预汇率形成的外汇黄金储备大量流失有利于国内经济政策的独立性缺点不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使进出口贸易不易准确核算成本或使成本增加,影响长期贸易合同的签订助长了国际金融市场上投机活动,使国际金融局势更加动荡。

可能导致竞争性货币贬值汇率决定理论1.汇率决定的国际借贷说国际借贷说也称国际收支说,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戈申1861年提出,解释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变动的原因,是在金本位制度盛行时期形成的一种阐释外汇供求与汇率形成的理论。

当一国的流动债权(外汇应收)多于流动负债(外汇应付),外汇的供大于求,外汇汇率下跌;反之,则外汇汇率上升。

外汇供求取决于进出口和货币资本的流出入;而它们又取决于国内外国民收入、国内外价格水平、国内外利率水平以及人们对未来汇率的预期值等因素。

因而有均衡汇率模型:2.汇率决定的购买力平价说(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 )(1)基本思想:货币的价值在于其购买力,因此不同货币的兑换率取决于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

(2)这一学说是以两国的生产结构、消费结构以及价格体系大体相仿为限制条件。

()ef d f d f d r i i P P Y Y f r ,,,,,,=具备这些条件,两国货币购买力的可比性较为充分;反之,可比性则较小。

(3)两种货币的汇率应由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决定;而货币购买力实际上是一般物价水平的倒数,所以,汇率实际是由两国物价水平之比决定。

3.利率平价说(Interest Rate Parity Theory)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

其基本观点是:汇率是由两国不同利率决定的理论。

从国际资本流动的角度看,远期差价是由两国利率差异决定的,而且高利率国货币远期必定贴水,低利率国货币远期必定升水。

4.汇率决定的货币主义汇率说基本思想:a.汇率由货币市场的货币存量决定,当货币存量供求平衡时,汇率应达到均衡;反之,当一国货币供应增长过快时,其物价水平就趋于上升,引起该国货币购买力下降;b.在短期内,预期通货膨胀率是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因为预期因素比货币供应量和收入更加容易变动。

其成就在于:把汇率视为两国货币的相对价格,而不是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强调货币市场的货币存量供应情况对汇率的决定作用。

同时,它用货币存量来分析汇率,打破了长期以来国际收支学派和购买力平价论者以流量分析汇率的传统,并取得良好效果。

第五章金融体系概述金融市场:狭义:资金融通。

具体包括:(1)融通的主要对象是货币和货币资金;(2)融通的方式是有借有还的信用方式;(3)融通的组织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广义:货币资金的筹集、分配、融通、运用及其管理的全过程。

包括:货币的流通及其管理、货币资金的筹集、财政和银行的资金分配等。

因此,广义的金融是指货币流通与货币资金的融通⏹金融市场是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货币资金交易活动的场所,是提供资本、配置金融资源的要素类市场。

⏹狭义的金融市场是指以票据和有价证券为金融交易工具的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