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图习题集答案

合集下载

工程图学基础习题集答案

工程图学基础习题集答案

工程图学基础习题集答案一、选择题1. 工程图学中,第一角投影法与第三角投影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 A. 投影方向不同- B. 视图数量不同- C. 视图布局不同- D. 投影平面不同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工程图中常见的视图类型?- A. 前视图- B. 侧视图- C. 俯视图- D. 透视图答案:D二、简答题1. 请简述工程图中尺寸标注的基本原则。

答案:尺寸标注应遵循清晰、准确、一致的原则。

尺寸线应与所标注的线段垂直,尺寸数字应置于尺寸线的上方或旁边,且应避免尺寸线和数字的交叉。

2. 解释什么是剖面图,并说明其在工程图中的应用。

答案:剖面图是一种通过假想的切割面将物体切开,以显示物体内部结构的图形表示方法。

在工程图中,剖面图常用于展示零件的内部结构,以便于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理解和交流。

三、绘图题1. 根据所给的三视图,绘制一个简单零件的立体图。

答案:[此处应附上相应的立体图绘制,但由于文本限制,无法展示图形。

]2. 绘制一个带有剖面线的零件剖面图。

答案:[同上,应附上剖面图的绘制,但此处无法展示图形。

]四、综合分析题1. 给出一个复杂零件的多视图,分析其结构特点,并指出可能的制造难点。

答案:[此处应根据具体的多视图进行分析,包括零件的结构特征、尺寸精度要求、材料特性等,以及制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

]请注意,以上答案仅为示例,实际的习题集答案应根据具体的习题内容进行编写。

在解答习题时,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绘图技巧。

《工程图学基础习题集》答案(第七、八、九章)

《工程图学基础习题集》答案(第七、八、九章)

20.03 30 17
10.8
18
螺母 GB/T6170-2000 M12
3 垫圈 GB/T97.1-2002 16
7-5 分析螺栓连接视图中的错误,将正确的画在右侧指定位置
7-6 分析螺钉连接视图中的错误,将正确的画在右侧指定位置
7-7 普通平键及其连接画法
7-7 普通平键及其连接画法
7-7 普通平键及其连接画法
第7章 标准件与常用件
7-1 指出下列螺纹画法中的错误,将正确的画在下方 (1)
7-1 指出下列螺纹画法中的错误,将正确的画在下方 (2)
7-1 指出下列螺纹画法中的错误,将正确的画在下方 (3)
7-2 填表说明螺纹标记的含义。
粗牙普通螺纹 20mm 2.5mm 2.5mm 1
细牙普通螺纹 20mm 1.5mm 1.5mm 1
7-3 根据给定的螺纹要素,在图上对螺纹进行标注
7-4 查表5
38
10
24
螺栓 GB/T5782-2000 M16x60
7-4 查表标注下列螺纹紧固件的尺寸,并写出其规定标记
35 20
螺柱 GB/T897-1988 M20x55
7-4 查表标注下列螺纹紧固件的尺寸,并写出其规定标记
粗牙普通螺纹 16mm 2mm 2mm
1
梯形螺纹
40mm 7mm 14mm 2
锯齿形螺纹
32mm 6mm 6mm 1
非螺纹密封的管螺纹 33.25 mm
2.309 2.309
mm
mm
1
圆柱内螺纹
26.44 mm
1.814 1.814
mm
mm
1
右旋 左旋 右旋 右旋 右旋 右旋 右旋

工程制图基础习题集与答案

工程制图基础习题集与答案

第1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之欧侯瑞魂创作第1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2依照左图的形式,在图形右边空白处重画一次。

第1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3尺寸标注练习:填注下列图形中的尺寸,尺寸数值按1:1从图上量,取整数。

1-4 分析下列平面图形并标注尺寸。

(尺寸数值按1:1从图中量,取整数)(1)(2)第1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5尺寸标注改错:圈出错误的尺寸标注,并在右边空白图上正确标注。

1-6 按1:2的比例画下面的图形。

(1)椭圆(2)1:8锥度第1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7在A4图纸上按1:1比例画出吊钩的平面图形,图名为:几何作图。

第2章投影基础2-1 根据直观图中各点的位置,画出它们的两面投影图。

2-2 已知各点的两面投影,画出它们的第三投影和直观图。

2-3 画出A(10,35,15)、B(20,35,0)、C(30,0,25)三点的三面投影图。

2-4 已知点B在点A的左方35毫米,在点A的前方10毫米,在点A的上方20毫米处;点C与点B同高,且点C的坐标X=Y=Z;点D在点C的正下方26毫米处,试画出各点的三面投影图。

第2章投影基础2-5已知点A 的两面投影,点B 在点A 的左方20毫米,前方15毫米,上方10毫米处,求线段AB 的三面投影。

2-6 已知点A ,作正平线AB 的三面投影,使AB=20毫米,α=450,(点B 在点A 的右侧)。

2-7 画出下列各直线的第三投影,并判别直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

(1)(2)(3)(4)AB 是___水平__线 CD 是__正平__线 EF 是__侧垂___线 GH 是_一般位置_线第2章投影基础2-8根据已知条件完成直线的三面投影。

(1)AB是侧平线,(2)CD是一般位置直线,点C在(3)EF是正垂线,在(4)GH是正平线,长度为距离W面18mm。

V面前方22mm,点D则属于V面。

H面上方20mm处。

25mm, 点H在点G的下方。

2-9 已知线段AB的两面投影,求AB的实长和对W面的倾角。

工程制图基础习题集与答案

工程制图基础习题集与答案

1-2 按照左图的形式,在图形右边空白处重画一次。

1-3 尺寸标注练习:填注下列图形中的尺寸,尺寸数值按1:1从图上量,取整数。

1-4 分析下列平面图形并标注尺寸。

(尺寸数值按1:1从图中量,取整数)(1)(2)第1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5 尺寸标注改错:圈出错误的尺寸标注,并在右边空白图上正确标注。

1-6 按1:2的比例画下面的图形。

(1)椭圆(2)1:8锥度第1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7 在A4图纸上按1:1比例画出吊钩的平面图形,图名为:几何作图。

第2章投影基础第2章投影基础2-7 画出下列各直线的第三投影,并判别直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

(1)(2)(3)(4)AB是___水平__线 CD是__正平__线 EF是__侧垂___线 GH是_一般位置_线2-8 根据已知条件完成直线的三面投影。

(1)AB是侧平线,(2)CD是一般位置直线,点C在(3)EF是正垂线,在(4)GH是正平线,长度为距离W面18mm。

V面前方22mm,点D则属于V面。

H面上方20mm处。

25mm, 点H在点G的下方。

第2章投影基础第2章投影基础2-15 判别下列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将(平行、相交、交叉)填写在右下角的横线上。

2-16 求出两直线的第三面投影,再判别其相对位置。

交叉直线须判别重影点的可见性。

(1) (2) (3) (4)第2章 投影基础2-20 判别直线与平面是否平行。

(CD ∥EF )(1) (2)_平行___平行_垂直垂直不垂直不垂直(1)(2)_平行__ _不平行_ 2-22 过点K作直线KM平行于平面△ABC和H面。

2-23求作下列各题中直线EF与平面ABC的交点K,并判别可见性。

2-26 求三棱锥表面上A、B、C的另两面投影。

2-27求圆柱体表面上A、B、C的另两面投影。

2-28 求圆锥体表面上A、B、C的另两面投影。

2-29 求圆球体表面上A、B、C的另两面投影。

2-32 求立体的侧面投影。

工程制图基础习题集(第二版) 解答

工程制图基础习题集(第二版) 解答

分析题目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 量
制定解题计划确定解题步骤
按照解题步骤逐步解答问题
04
习题集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概述
答案准确:习题集答案解析经 过严格审核确保准确无误。
涵盖面广:习题集答案解析涵 盖了各个章节的练习题满足不 同学习需求。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解析详细:每个答案都配有详 细的解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解 题思路和方法。
易于理解:答案解析采用简洁 明了的语言帮助学生快速掌握 解题技巧。
答案解析示例
• 题目:已知点(1,2,3)和B(4,5,6)求线段B的中点坐标 答案:中点坐标为(2.5,3.5,4.5) 解析:根据中点坐标公式线段B的中点坐标为 $(\frc{x_ + x_B}{2}, \frc{y_ + y_B}{2}, \frc{z_ + z_B}{2})$代入点和点B的坐标值即可求得中点坐标。
THNK YOU
汇报人:
• 答案:中点坐标为(2.5,3.5,4.5) • 解析:根据中点坐标公式线段B的中点坐标为$(\frc{x_ + x_B}{2}, \frc{y_ + y_B}{2}, \frc{z_ + z_B}{2})$代入点和点B的坐标值即可求得中点坐标。
• 题目:已知直线方程为x+2y+z=4求该直线的方向向量 答案:方向向量为(1,2,1) 解析:根据直线方程$x + By + Cz = D$直线的方向向 量可以表示为$(B, C, D)$。在本题中直线方程为$x+2y+z=4$因此方向向量为(1,2,1)。
习题集可以作 为学员学习工 程制图课程的 辅助教材帮助 学员更好地理 解和掌握课程 内容

工程制图基础习题集和答案解析.pdf

工程制图基础习题集和答案解析.pdf

1-2 按照左图的形式,在图形右边空白处重画一次。

1-3 尺寸标注练习:填注下列图形中的尺寸,尺寸数值按1:1从图上量,取整数。

1-4 分析下列平面图形并标注尺寸。

(尺寸数值按1:1从图中量,取整数)(1)(2)1-5 尺寸标注改错:圈出错误的尺寸标注,并在右边空白图上正确标注。

1-6 按1:2的比例画下面的图形。

(1)椭圆(2)1:8锥度第1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7 在A4图纸上按1:1比例画出吊钩的平面图形,图名为:几何作图。

2-1 根据直观图中各点的位置,画出它们的两面投影图。

2-2 已知各点的两面投影,画出它们的第三投影和直观图。

2-3 画出A(10,35,15)、B(20,35,0)、C(30,0,25)三点的三面投影图。

2-4 已知点B在点A的左方35毫米,在点A的前方10毫米,在点A的上方20毫米处;点C与点B同高,且点C的坐标X=Y=Z;点D在点C的正下方26毫米处,试画出各点的三面投影图。

第2章投影基础2-5 已知点A的两面投影,点B在点A的左方20毫米,前方15毫米,上方10毫米处,求线段AB的三面投影。

2-6 已知点A,作正平线AB的三面投影,使AB=20毫米,α=450,(点B在点A的右侧)。

2-7 画出下列各直线的第三投影,并判别直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

(1)(2)(3)(4)AB是___水平__线 CD是__正平__线 EF是__侧垂___线 GH是_一般位置_线2-8 根据已知条件完成直线的三面投影。

(1)AB是侧平线,(2)CD是一般位置直线,点C在(3)EF是正垂线,在(4)GH是正平线,长度为距离W面18mm。

V面前方22mm,点D则属于V面。

H面上方20mm处。

25mm, 点H在点G的下方。

2-9 已知线段AB的两面投影,求AB的实长和对W面的倾角。

2-10 根据已知条件,完成线段AB的投影。

(1)AB的实长为25毫米。

(2)AB对V面的倾角为β=300。

工程制图基础习题集和答案解析

工程制图基础习题集和答案解析

1-2 按照左图的形式,在图形右边空白处重画一次。

1-3 尺寸标注练习:填注下列图形中的尺寸,尺寸数值按1:1从图上量,取整数。

1-4 分析下列平面图形并标注尺寸。

(尺寸数值按1:1从图中量,取整数) (1) (2)第1章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1-5 尺寸标注改错:圈出错误的尺寸标注,并在右边空白图上正确标注。

1-6 按1:2的比例画下面的图形。

(1)椭圆 (2)1:8锥度第1章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1-7 在A4图纸上按1:1比例画出吊钩的平面图形,图名为:几何作图。

第2章投影基础2-7 画出下列各直线的第三投影,并判别直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

(1) (2) (3) (4)AB就是___水平__线 CD就是__正平__线 EF就是__侧垂___线 GH就是_一般位置_线第2章投影基础第2章投影基础第2章投影基础2-16 求出两直线的第三面投影,再判别其相对位置。

交叉直线须判别重影点的可见性。

(1) (2) (3) (4)第2章 投影基础 2-20 判别直线与平面就是否平行。

(CD ∥EF)(1) (2)_平行___平行_垂直垂直 不垂直 不垂直(1) (2)_平行__ _不平行_ 第2章投影基础第2章投影基础2-26 求三棱锥表面上A、B、C的另两面投影。

2-27求圆柱体表面上A、B、C的另两面投影。

2-28 求圆锥体表面上A、B、C的另两面投影。

2-29 求圆球体表面上A、B、C的另两面投影。

2-32 求立体的侧面投影。

2-33 求立体截切后的水平投影。

第2章投影基础2-34 根据两视图,求圆柱体截切后的第三视图。

2-35根据两视图,求圆柱体截切后的第三视图。

2-36根据两视图,求圆柱体截切后的第三视图。

2-37求圆柱体截切后的第三视图。

2-38 求圆锥的截交线,完成其水平投影与侧面投影。

2-39 求圆锥的截交线,完成其侧面投影。

2-40求圆锥的截交线,完成其水平投影与侧面投影。

2-41求圆锥的截交线,完成其水平投影与侧面投影。

《工程图学基础习题集》答案(第一章)

《工程图学基础习题集》答案(第一章)
第四步:作连接圆弧R25的圆心和切点
1.7 按图示尺寸,在空白处用1:1的比例画出平面图形。 (1)
第五步:作连接圆弧R25
1.7 按图示尺寸,在空白处用1:1的比例画出平面图形。 第六步:检查、加深图线
1.7 按图示尺寸,在空白处用1:1的比例画出平面图形。 (2)
第一步:先画已知线段
1.7 按图示尺寸,在空白处用1:1的比例画出平面图形。 (2)
(3)作圆的内接正七边形 3于HCG.、、、作直2A水于MH.DG出B5径1以平M、为、并.C七A;B直连E半F延B、等;、为径的顺径M长分DB圆1对次延画交、直、、称心连长弧外径EFM关接点、线圆交,A3B、
于C、D、E
1.5 在指定位置按1:1的比例画出给定图形。 (1)
1.5 在指定位置按1:1的比例画出给定图形。 (2)
第二步:作连接圆弧R40的圆心和切点
1.7 按图示尺寸,在空白处用1:1的比例画出平面图形。 (2)
第三步:作连接圆弧R40
1.7 按图示尺寸,在空白处用1:1的比例画出平面图形。 (2)
第四步:作中间线段R64的圆心和切点
1.7 按图示尺寸,在空白处用1:1的比例画出平面图形。 (2)
第五步:作中间线段R64
1.6 作椭圆,长轴70mm,短轴46mm。
1心弧于心弧2长并03LK心半连..的.J作连与与,,作、、E连,,径心对点AAAOOC短出接MJ分称画线FCCECCA,M轴、M的交再别为,为点、的圆上、K于L于垂以半半以LM延以、弧,为J、MFA直J径径长两COK点、为圆至得K、L为为作平作线点、J圆圆交圆圆分对两线圆点交心, 椭圆
1.先作已知线段
1-8 绘制下面的平面图形,并标注尺寸。 (1)
2.后作连接线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k′
′ ′ ′ ′
′ ′ ′
k
d


k

k′

l k
e
第三章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3-15 过点A作平面垂直于已知直线AB。 3-16 求点M到平面 ABCD的距离。
c′ d′





c

k′

d


k
第三章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3-17 求点M到直线AB的距离。 3-18 判断已知两平面是否垂直。
(1)



m
(2)

n
第三章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3-11 求两平面的交线,并判别可见性。 3-12 求两平面的交线。






第三章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3-13 △ABC与△DEF相交,交线为KL,补面的投影,判别可见性。 3-14 过点M作平面△ABC的垂线,并求垂足K.
n ′

m

n′

m ′ n m
第二章 点、直线和平面
2-32 过直线作平面(用迹线表示)。
(1)作铅垂面
′ ′ ′
2-33 完成下列个题。
(1) 作一属于△ABC的水平线,使其与H面距离为15mm。

(2)作正垂面,使与H面倾角为45°
PV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PH
(3)作正平面

(4)作水平面
(2) 作属于平面的一点,使其距H、V面分别为12mm、20mm。
B A
′ ′
M C D K N
P
M
p
A
′ ′ ′
N

k
′ ′ ′ ′
n′
k
n
p m
第三章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3-25 作一直线与两异面直线AB、CD相交,且平行 于直线EF。 3-26 过点M作一直线,使其与AB垂直,与CD相交。
E A M F
′ ′ ′
P B
C
N D


l n′
′ ′
习题 3-27,28
习题 3-23,24
习题 3-29,30
返回
第三章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3-1 AB平行于给定的平面,作出AB所缺的投影。 3-2 过点作平面使之满足下列条件。
(1) 过点A作平面平行于CD、EF。
b′

′ ′ ′


(2) 过点A作铅垂面平行于直线CD。
′ ′
′ ′


m
′ ′
m n l
第三章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3-27 过M作直线MN,其垂直于直线AB,且平行于 平面DEF。 3-28 在直线MN上确定一点K,使其与两平行直线AB、 CD等距。
P C

N K D B
A M
′ ′ ′ ′ ′ ′ ′ ′ ′
k

n n

k
第三章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
1-8 按规定方法标注尺寸(数值从图中量取,取整数)。
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
1-9 已知椭圆长轴为70,短轴为40,作椭圆。
(1)
同心圆法
(2)
四心圆弧法
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
1-10 按已知斜度和锥度,完成下列图形,并标注斜度与锥度值。
第二章 点、直线和平面
习题 2-3,4 习题 2-5 习题 2-6,7





第三章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习题 3-1,2 习题 3-7,8 习题 3-13,14 习题 3-3,4 习题 3-9,10 习题 3-15,16 习题 3-5,6 习题 3-11,12 习题 3-17,18
习题 3-19,20
习题 3-25,26 习题 3-31,32
习题 3-21,22

PV


PH
第二章 点、直线和平面
2-34 过点A作属于△ABC平面的直线,使 有几解?
2-35 求平面 ,ABCD对V面的倾角。
′ ′





第二章 点、直线和平面
2-36 完成下列各题。
AB为某平面对H面的最大斜度线,求作属于该平面且距V 面20mm的正平线。
2-37 已知△ABC 与V面的倾角为45度,补出其水平投影。


′ ′ ′ ′ ′ ′
k
(1)



′ ′ ′ ′
k
(2)
第三章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3-19 求平行两直线AB、CD间的距离。 3-20 完成下题。
已知点S,直线AB、CD的投影,试过S作一条直线 SK1 K 2 分别与直线 AB、CD相交于 K 1、 K 2 点。
′ ′ ′ ′ ′ ′ ′

c
实长
实长

′ ′
′ ′ ′ ′
′ ′
b c
a
两 解
c
第二章 点、直线和平面
2-26 求两直线之间的距离。 2-27 作等边三角形ABC,使点B、C属于M。

′ ′
实长
′ ′ ′

实长



b
′ c
′ ′
c BC
b


实长
第二章 点、直线和平面
2-28 对照直观图,在投影图上标出指定平面的投影,并说明属于何种位置平面。



n

c n
八解
第二章 点、直线和平面
2-14 判断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 ′ ′ ′ ′ ′ ′ ′


′ ′
(1)
平行

(2)
交叉
(3)
交 叉
a c

′ ′ ′

′ ′ ′ ′ ′ ′
d
b
(4)
相交
(5)
交叉
(6)
交叉
第二章 点、直线和平面
2-15 AB与CD相交,补出线段所缺的投影。
(1)
a
′ ′

c

′ ′
′ ′ ′ ′
b

第三章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3-7 求直线与平面的交点,并判别可见性。 3-8 求两平面的交线,并判别可见性。


PV
′ ′
′ ′ ′ ′ ′
′ ′

PH
第三章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3-9 求直线与平面的交点,并判别可见性。 3-10 求两平面的交线,并判别可见性。
3-29 过点D作DE∥△ABC,且使直线上所有点均与V、H面等距。 3-30 正方形ABCD的边AB已给定,BC与H面成30 ,试完成投影。
d′

b

c′
e′

′ a′



c′′
d
c e
30
第三章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3-31 在△ABC内求作一直线与MN垂直相交。 3-32 AB为一直角边作直角△ABC,斜边AC为水平线, ∠C为60 。
习题 2-36,37
返回
第二章 点、直线和平面
2-3 由直观图作出点的投影图,并量出点到投影面的距离。 2-4 已知点的坐标,试画各点的投影图和直观图。
Z
b a c a b a b b a
X
a
O
c
YW
X
c O
c
YW
b c a
b c
YH
YH
a b
Z
点 A B C H

15 25 0
V
b a a c a
Q P
P面 Q面
Q
P 面一般位置平面 Q面
正垂面 正平面
铅垂 面
P
第二章 点、直线和平面
2-29 完成平面图形的第三投影,并判断属于何种位置平面。
一般位置平面 (1)
(2) 正垂面
(3) 侧垂面
(4)
铅垂面
(5)
水平面
(6)
侧平面
第二章 点、直线和平面
2-30 已知属于平面的点或直线的一个投影,求另一投影。 2-31 作出平面图形的另一投影。
b

a
第三章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3-3 完成下列题。
(1) 过点A作平面平行于已知平面。
3-4 已知
ABC平行于 DEFG,作出其水平投影。



′ ′ ′
′ ′
(2) 过直线AB作一平面△ABC∥DE。

c



c
第三章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3-5 △ABC平行于△DEF,点M属于△ABC,作出其正面投影。 3-6 判别已知两平面是否平行。
′ ′ ′ ′ ′ ′ ′
2-16 过点A作直线,与CD、EF相交。
(1)
′ ′




d c d
(2)
′ ′
(2)
′ ′ ′ ′ ′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