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蒹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蒹葭
教学目标:
1.一咏三叹读《蒹葭》。
2.诗情画意绘《蒹葭》。
课前准备:
学生:查阅有关诗经的相关知识尤其是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
1.自主、小组合作、探究。
2.点拔引导品味赏析。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一)导语设计:
师:在一个深秋的清晨,晨雾朦胧,芦苇随风飘荡。
一位痴情的人儿徘徊河畔,用那颗真诚的心为他心中的伊人唱出了缠绵悱恻的情歌。
你听:(播放配乐朗读)。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那个深秋的清晨,走进那长满芦苇的河畔。
【设计目的: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
(二)一咏三叹读《蒹葭》
1. 学生初读课文(多媒体投影薄雾中的水边芦苇,芦叶萧萧,茫茫苍苍。
在这个画面的衬托下,投影出诗歌原文)。
2.学生仿读。
(三位学生)
3. 全体齐读文章,感受诗经语言中双声叠韵、重章叠句的艺术魅力。
【设计目的:整体感知诗歌的思想内容,体味重章叠句的魅力】【学法指导:朗读法。
】二、诗情画意绘《蒹葭》:
“我依稀看见了”
↓
“我仿佛听见了”(小组合作探究)
↓
“我真切感受到了”(再次齐读,领会美景,体会深情)
【设计目的:品味语言,充分想象文本的诗情画意。
】
(三)拓展内涵
所谓伊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
然不知其何所指也。
-----朱熹《诗集传》
宋代理学家朱熹《诗集传》的一段话拓展“伊人”的内涵,你心中的伊人指的是什么?(点明了诗中所体现的追寻自己的梦想、从不放弃的执着精神。
)
【设计目的:把握人物形象,在此基础上将诗歌内容和思想意义加以延长伸展,让学生进一步畅思遐想,给学生留下回味、思索的余地,深化诗歌内涵。
】
四、小结
我们心中的“伊人“、我们心中的“理想”,我们心中的“美”也正在水一方,送给同学们一段话,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带着这种执着的精神一起走上追寻的道路。
(学生齐读)
五、作业
背熟并默写这首诗。
附:板书设计【设计目的:突出教学重点,便于学生记忆。
】
憧憬
坚持∣信念
主人公惆怅伊人
∣
执着
《蒹葭》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通过初中三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领悟能力和欣赏能力。
教师要善于引导。
启发学生,给学生营造音乐的氛围,激发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
从《关雎》到《蒹葭》,《诗经》中的一咏三叹,重章叠句,读来朗朗上口,学生易于背诵,乐于背诵。
这些,都为学生学习诗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诗中主人公对“伊人”的热烈、执著的追寻对九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易产生共鸣。
但是,《蒹葭》一诗场景朦胧,意境含蓄,学生阅历较浅,要真正完美领会,实属不易。
《蒹葭》效果分析
语文课堂少不了读书声,有了朗朗读书声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通过本节课,学生能够在自由多样的朗读中,初步把握诗歌整体内容,再次领会诗经中一咏三叹,重章叠
句的艺术魅力,从而理解诗歌的内涵。
但是,在第一环节中,读的还不够充分,部分学生对内容还不能确切把握,在第二环节中,想象的不够完美,多数学生对诗歌内涵体会不够深刻。
这主要基于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领不足。
在最后的拓展“伊人”的理解中,多数学生能够理解并深有体会。
总之,本节课还算成功,到达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蒹葭》教材分析
《蒹葭》选自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诗经》两首。
它是《诗经·秦风》中的名篇,是一首怀人古体诗。
本诗中的景物描写十分出色,景中含情,情景浑融一体,有力地烘托出描主人公对伊人的倾慕之情和苦苦追寻的过程,以及欲见而不得的惆怅之情、执著之意。
文字很简单,但却有种美丽至极,百读不厌之感。
《诗经》的双声叠韵,四言句式,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更是让诗歌宛如一曲天籁,有余音绕梁之感。
正是因为《蒹葭》蕴含了无穷的艺术魅力,编者才会将这被誉为“《诗经》中境界最美的篇章”选编进了教材,作为初中阶段最后一册书最后一个文言诗文单元的最后一课。
一、阅读《蒹葭》,回答问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1.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二、阅读《蒹葭》,回答问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从画线句中任选一句,展开丰富的想象,描绘诗句所要表现的画面。
2.“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中的“长”“跻”“右”分别突出了道路怎样的特点? 在诗中反复吟咏有什么作用?
答案:
一、
1.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
2.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二、
1、略。
能突出画面特点,语言生动形象。
2、突出道路的漫长(遥远)、高峻(险峻),曲折。
反复吟咏,渲染道路的遥远与艰险,
侧面烘托对意中人的执着不变的追寻,以及欲见而不可得的惆怅之情。
《蒹葭》课后反思
这堂课,我能够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以“读”开启整个课堂。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要以“读”为主线,特别是诗歌教学更应该是以朗诵为主。
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以及意境,只有通过不断地朗诵,让学生细细品味,才能逐步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
所以,在教学时我采用听读、自由读、个别读、齐读、男女
合作读等多种朗读方式来体会诗歌的音乐美、意境美、情感美。
整堂课注重赏析诗歌的技巧与方法指导,教会学生从节奏、押韵、叠词、重章叠唱来体会诗歌的音乐美,抓住意象研读赏析诗歌含蓄的意境美,在想象描绘画面中体会情感美。
例如:对“伊人”理解,不局限于单纯理解成恋人,还将“伊人”理解成一切美好事物,如:事业、理想、亲情、友情、自由……让学生与华夏经典文化产生情感共鸣,使课堂意犹未尽。
《蒹葭》一诗,场景朦胧,意境含蓄,学生要真正领会,实属不易。
教学中我采用各种方法,极力营造氛围,但还是稍显生硬。
在“一咏三叹读蒹葭”这一环节中,读的时间还是不够充分,学生投入不够,仓促进入下一环节。
“诗情画意绘蒹葭”这一环节赏析难度较大,留给学生的思考讨论的时间不足,意象、意境的分析不太深入。
尤其是对于“伊人”形象的特点把握,未能很好地深挖诗歌文本,流于空泛。
《蒹葭》这节课,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看,个人感觉基本还是达到了对于“伊人”形象的多角度把握,但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仍然有许多地方比较粗糙不够细致,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完善提高。
《蒹葭》课标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所以,教师注重营造特定的氛围,通过富有感情的诵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学生感受、创造美的情趣。